高一化学教学范例

高一化学教学

高一化学教学范文1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应用于教学领域,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慕课,这些依托信息技术不断出现的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化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既是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化学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重点课程之一,高一化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后期发展,决定着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因此,高一阶段做好化学教学工作,对于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中如何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是化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文将对高一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按照教学改革的要求,信息技术在当前各学科教学中应用广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不容乐观,以化学教学为例,教师受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两个极端。

1.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优点,它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有较多的实验课,课堂演示占用时间较多,还比较麻烦,但是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则可以减少这种麻烦。因此,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不利于教师基本功的发展。

2.教师排斥应用信息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而有的教师则因为教学观念的影响不愿意运用信息技术,他们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会弱化化学教学,许多化学实验尽管繁琐,但是只有经过自己亲自动手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观察细致掌握其原理。基于这样的原因,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排斥应用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做好初高中衔接,打好学习基础

高一化学不同于高二、高三的化学学习,学生刚刚进入高一,对于高中快节奏的生活可能还有些不适应,而相比于初中阶段高中学习的难度更大。初中时没有打好基础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学习很容易就会对化学学习产生反感。因此,高一初始阶段的教学必须要做好初高中衔接,让学生尽快适应不同学段教学理念的转变。从初中化学教材与高中化学教材内容设置可以看出,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深入,两者有必然的联系,高一化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延伸。

2.优化演示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有许多定义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论证,有许多假设需要用实验加以证实。因此,在教学中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现象的清晰度至关重要。传统的化学课堂,实验多以教师课堂演示或者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完成。这两种方式都有一定弊端,在课堂上教师演示实验的时间有限,因此,他们常常是以较快速度来完成实验,有些学生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实验的步骤,没有看清实验现象,实验操作就已经结束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时必然存在差距,导致实验效果不佳。如果适时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通过多次播放演示实验课件,直到学生弄清为止。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时,教材提到了“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没有那么长时间去展示,但是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观摩相关的视频,弄清其原理,记住实验现象。再如,在《元素周期律》一节,为了比较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同时规避实验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同时播放从锂到铯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碱金属的活泼性就一目了然。这就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体现。

三、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注意事项

1.教学中不可盲目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化学知识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讲解,教师必须明确信息技术只是化学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被信息技术局限自己的思维,过分依赖这种教学技术,而是要学会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

2.信息技术不可替代学生实验

在化学课堂上信息技术虽然可以辅助教师进行一些较繁琐的实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化学实验都可以用信息技术来代替,实验是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主要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该让学生动手的要亲自动手。

总之,当今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只会越来越广泛,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牢牢把握时展所带来的机会,用好信息技术,做好化学教学工作,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作者:张博 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一化学教学范文2

高一化学中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知识比较抽象,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若通过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如离子化合物NaCl的形成时,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这个电子形成了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在静电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靠近,但没有重合,最后形成稳定的离子化合物NaCl,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定义,即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既不是静电吸引也不是静电排斥)形成离子键.通过动画模拟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这样更容易了解实质,理解原理.例如在讲授高一必修2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时,通过ppt课件展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运用动画模拟显示电子的流向,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运动方向等,运用多媒体讲课使知识点直观、一目了然,学生更容易接受.再如,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化学,觉得很难学.其实有机物抓住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实物展示与三维图片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有机化学反应更注重有机反应机理,在讲授甲烷的取代反应、乙烯的加成和加聚反应以及酯化反应时运用动画演示学生可以很快明白各反应类型的特点.

二、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提高效果

多媒体运用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节奏快,课堂容量大,图文并茂,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质量.高一化学在讲授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时可以对相关概念进行剖析,通过ppt展示一些辨析题进行辨析,有利于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在上复习课的时候,为了保证学生练习的数量和质量,用课件上课,可按照题型分类,有考察概念的填空题,又有理解原理的判断题,以及综合性的习题,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提问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亦提高了速度,加大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再如在练习时为了加快进度和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实物投影,抽查个别学生的答案,把他们的练习放在投影灯下,映出他的答案,师生共同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重点讲授,以利学生加以模仿和纠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演示实验———优化实验培养能力

高一化学教学范文3

1高中化学教学上缺少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全国各地高中还需注重相关教学

根据笔者长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各地调研发现,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化学教学仅仅以教材上知识点的讲解为主,在教学中缺少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学生却很少接触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中严重缺失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发掘课本中蕴含绿色化学理念的知识点。比如说在课本将能源的消耗所带来的污染及新能源开发相关理念蕴含到“化学反应”中、在学习卤素元素中,课本向学生介绍相关元素的性质时,也介绍了卤素元素在工业上的运用和对于大气的危害。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课本中的绿色化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化学知识,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贡献。

2有助于学生塑造优良品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化学这门学科上看,化学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发展迅速并且有些内容不够完善。绿色化学的提出是其本身的改革也是发展进步。在经济上绿色化学提出的消除污染对于经济有难以比拟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到高中的化学课堂上,是化学学科的发展改革机遇,同样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教学应结合实例向学生传达绿色化学理念。特别是在学习与现代大气污染的原因、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应详细讲解尽量让学生认识到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在进行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校实验室分析,让学生发现蕴含绿色化学理念的实验处理设备。充分发挥学校的社会力量,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组团带领学生参加化工工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绿色化学理念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3改善全国高中化学实验室现状,提高相关单位对于绿色化学的重视

阅读我国主要的高中化学教材,不难分析得出:在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对于绿色化学理念虽然有介绍,但仅仅只是简单的介绍并且穿插于各个知识点之间,很难引起注意。在课本的选择方面上,没有给予重视,在教学推广过程中自然就存在问题。高中的化学实践教学是绿色化学理念教学的主要实施方式,但据数据调查显示,高中化学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很随便,高中的化学实验室数量极多,每天产生的化学废液庞大,倘若不加管理,对于环境的污染极大!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实验的讲授有很多。在进行试验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的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有毒气体的产生。作为高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氧气制备试验,氧气产生的实验有很多。在进行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用KClO3的加热分解来制备氧气,代替最初能产生污染气体的过氧化氢分解试验。作为高考重要考点的“CCl4萃取实验”在置换出碘后,会产生有毒物质。如何处理对有毒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现在已经成为高考的热门考点!在实验教学加入绿色化学的理念不仅对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是一种保障,还对于学生高考答题有着重要作用。

4结语

高一化学教学范文4

关键词:高中化学;环保意识;强化;教材;实验;课外活动

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土流失、大气污染、酸雨、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健康生活有着直接的威胁。为此,教育者应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高中生毕业后要么继续深造,要么进入社会,都需要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同时,化学学科与环境污染问题联系密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也能了解环境污染的特性、污染物成分等,这决定了化学学科在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分析

从高中化学教学的情况来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很多高中生毕业后会选择就业,走向社会,学校进行环境教育能让其认识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日后的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环境保护素养。第二,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突出,企业也意识到环保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招聘时会将应聘者的环保素质纳入用人标准,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能够运用与环保有关的知识正确处理工作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实践证明,具有较高环保素养的企业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节能、回收废旧物、防止污染等行为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或减少企业成本。聘用这样的员工,从企业及社会的角度来看,都属于一种潜在的投资。由此可见,高中化学教学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而且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1)以教材为基础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以教材为基础向学生讲解与环保有关的知识,而学生则在课堂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及消化所学环保知识。从环保的角度分析,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很多物质的反应、工艺等都值得深入分析,这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基础,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要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对人们生存存在危害的几种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比如,教学“硫与硫的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二氧化硫、硫酸等知识分析酸雨污染、大气污染及水污染等内容,让学生试着分析并了解“伦敦烟雾事件”发生的原因,由此引发学生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让学生做一个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青年。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购物时,应购买有环保标志的家用电器、生活物品等。这样,学生就能逐渐认识到环境污染的重要性,认识到改造环境的可能性,进而产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又如,教学“电解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废旧电池乱扔的现象向学生解释:废电池含有一些重金属的污染物,如汞、铅等,虽然一粒纽扣电池很小,但是却可以污染600立方米左右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需要的总饮水量。假若有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土地里,那么就会有一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2)在实验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落实环保教育。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落实环保教育。教师在实验课堂上落实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与环境有关的化学问题,能够让环保教育更加直观,促使学生掌握更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规范自身的言行,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首先,做一些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时,教师要着重强调实验的安全性。比如,制取一些有毒液体或气体时需要注意改进实验装置,避免实验中出现有毒液体、气体泄漏的情况。同时,对于实验中产生的有毒尾气,要进行转化,切不可随意排放,如制取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有毒气体时需要运用碱溶液进行处理。其次,在确定药品用量时教师要遵循实验的基本原理逐渐树立学生的定量意识。比如,“磷在氯气中燃烧”这个实验需要掌握好磷的用量,既要避免因为用量过少出现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也不可用量过度,以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好实验药品的用量,强化环保意识。最后,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比较常用的化学试剂的性质、使用知识等,让学生在实验中主动预防环境污染。比如,硝酸的贮存需要用棕色瓶子,且放置于暗处,以避免在光的作用下分解及挥发,造成污染环境。(3)在课外活动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要从多角度着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在课外活动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农村家庭的学生去了解农田的农药使用情况,了解农药残留实际上会对土地造成一定的伤害,提示学生重视环保,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化学知识,将来解决此类环保问题。同时,对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环保问题,教师可以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如何节约用水、用电等,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和环保素养。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调查学校所在地附近的工厂是否存在乱排废气、废水、废渣问题,寻找污染源,分析与测定污染源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识到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从而强化环保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对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具有天然的优势,教师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逐渐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的不良影响,以此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鼓励学生创建绿色家园。教师可以从以教材为基础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落实环保教育、在课外活动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三方面入手,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奎庆.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强化[J].现代职业教育,2017(08).

[2]李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韩会莲.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8).

高一化学教学范文5

[关键词]医药高校;化学教育;融合教学

化学课程是医学院校医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化学课程在大学前两个学年开设,在课程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和理论指导,是重要的基础课程。[1-2]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现在有不少学生认为化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化学教材与医药专业联系不多,给学生一种学之无用的感觉。[3-4]所以,如何使医药专业的化学课程的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且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从加强医药学专业知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为配合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使学生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内以化学的观点从分子水平观察和探索生命现象,能应用化学的理论、规律、方法、手段去分析和解决医药专业相关的问题[5-6],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医药高校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以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为平台,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多学科渗透交叉融合点转化为教学和研究的创新点,教学和研究的的兴趣点

对传统四大化学课程进行改革,重组、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构筑了与医药课程密切相关的化学课程新体系。以化学与医药学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与研究为切入点,形成了能在化学基础课程与生物无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无机药物、物理药剂学等交叉学科中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教学和学习群体。以物理化学为例,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专业课提供方法和理论指导,同时它还是联系药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应用的桥梁,因此,物理化学已渗透到药学专业各个领域。将物理化学基础课程与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渗透交叉融合,将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转化为教学和研究的创新点,教学和研究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热情。下面是物理化学与物理药剂学课程融合的例子。两门课程融合形成新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有效促进了《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以化学实验为载体,使实验室成为综合培养

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最好场所通过编写大学实验化学(应用型医药专业)教材,改变传统的四大化学实验各自为阵、自成体系,各自依附于其理论课程的传统模式,建立一个在一级学科水平上的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该体系从教材编写、实验教学组织等各方面进行实施运行,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调整实验课结构,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基础化学实验精选了元素性质的实验,以60%化学定量分析的综合性实验,保证医学生在医学检验及生化检验方面的基本需要。无机化学实验精选了元素性质的实验,重点突出了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分析检验的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与药剂学紧密结合起来,满足药学专业的需要。综合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占50%,基础实验占50%,增加动手动脑的综合性训练。

3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媒介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工具,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媒介。调整章节内容使基础化学课程与生物无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无机药物、物理药剂学等交叉学科中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大学化学教育与医药专业教育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材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学团队主编或参编了《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20余部教材,其中国家规划教材6部,全国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3部。

4采用多种多样灵活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积极倡导研究性自主学习。以教师引导,选择应用性特点显著的章节(例如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胶体化学等),组织学生实验性讲课。发掘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要求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知识和结论,尽力扩大知识面,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多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提倡学习的多维性、多元性和自主性和自觉性。模拟科研论文的撰写。以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及方法在医药学专业中的应用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模拟科研论文的撰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设计性实验考核。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自由发挥、自由驰骋:他们查文献、查期刊,他们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很有创意的实验层出不穷。学生的研究型自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认真评定,评定时与学生共同论证、共同讨论、不断完善。教师认准后,同学可自由选择时间实施实验。实验室全天候对研究型自设计实验开放。学生完成研究型自设计实验后以论文的形代提交实验结果。重视教学效果反馈工作,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采用两种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1)网上评教;(2)学生座谈会。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教学团队统一进行处理和回复,实现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

5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并重,协调发展。通过教学工作拓展团队的知识领域,带动教学水平提高。在科研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设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团队专业学术水平较高,发展方向多元化,能够满足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学团队形成了生物物理化学及物理药剂学、配位化学与无机药物、手性药物、纳米材料化学和界面化学及生物功能等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通过医药专业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化学教育改革惠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等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为了检验我们的化学教学质量,促进能力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了广西教育厅广西化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两项专业最高赛事,组队参加了“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及化学化工论文设计竞赛,学生参赛涌跃,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学生参加广西高校大学生各届化学(化工)类论文设计竞赛获奖十四篇及广西各届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共10余项,大学生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已汇编学生物理化学论文集3本,共计约30万字。学生在化学基础课程打下的扎实基础也为其在以后专业学习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创新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学生参赛团队在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姚杰,卫建琮,乔华,等.通识教育背景下医学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2):96-98.

[2]肖锡林,廖力夫,林英武,等.专业认证背景下《医学基础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714-717.

[3]李晨,李小强,曹蔚,等.国内外药学专业学位发展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5,29(8):736-739.

[4]田青平,丁红,邢桂琴.物理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4):360-361.

[5]郭恒俊,王晓云,张立立,等.构建生物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新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99-100.

高一化学教学范文6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版画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版画容易受到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导致一些问题出现,制约了我国版画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重视版画,使学生对版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积极、自主地投身于版画创作。

一、版画的简介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广义上的版画包括在印刷工业化以前所印刷的图形,其普遍具有版画性质。当代版画主要是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具体可以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的图画。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缺乏对版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美术教育中设置了版画课程,然而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固化。因此,版画课堂教学开展存在一些问题。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一些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油画、国画等专业课程上,对版画的关注较少,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版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很多高校的版画教学一般开设在第二个学年的基础课程中,开设版画专业的院校较少,部分院校的课时安排较少,版画的教学设施也不够健全,导致版画教学流于形式。

2.部分学生对版画缺乏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没有接触过版画,对学习版画的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在感到学习版画难度较大时,其自信心会降低,甚至有可能对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不愿意投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版画学习中。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上疏忽了这方面问题。此外,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了随波逐流的心理,在版画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

3.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

高校的美术教学内容重点在色彩、素描等基础必修课,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高考学习内容的延续,除了临摹对象发生改变外,对学生的绘画技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版画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固定,一些学生感觉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对版画课程的重视度不足,对版画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很多课程难以深入开展。在实际的绘画训练中,部分学生对版画教学存在一定的误解。这些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其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培养。

4.部分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

当前,部分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学习中没有形成统的知识体系,认知比较片面,难以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的内涵,导致版画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一些学生不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也会导致版画教师的教学效率受到影响。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价值

1.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版画是一种能够将媒介平面、凹面、凸面等充分结合应用的艺术,它主要采用了化学、物理性质的手段处理画面,能够使人们在视觉上间接或直接地将其与其他艺术区别开,具有鲜明的特征。版画与其他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版画是一种间接的绘画形式,它的制作需要用到制版、印刷等技术手段,才能够最终完成作品。如黑白木版画,它不能像油画或者国画一样采用画笔描绘对象,而是通过木刻刀在木板上刻制出来,再进行拓印,在点线面的构成、黑白色块的经营上都蕴含着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创造性思维具有创见性、巧妙性、突发性和整体性等特征。教师应在版画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充分展现自身偶然迸发的灵感,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新材料进行创作,这样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版画教学同样离不开技巧的讲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创造精神与内涵的发展。相比于其他绘画教学而言,版画教学增添了更多丰富、生动、有趣的内容,能够为学生展示出独特的一面。版画由于自身具备的特性,在教学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够展现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风貌。因此,在实际的版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版画技巧,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个性。在版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的挖掘者、引导者和建设者,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培养、完善学生的创作型思维,推动其个性发展。

2.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版画创作需要经过制版、印刷的过程,才能够完成绘画作品,在整个过程中,制版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多样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在版画创作中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现阶段,我国版画的创作从构思到制版再到印刷,都需要创作者亲手操作才能够完成。因此,作品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版画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脑力思考和动手操作结合,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积累一定的艺术经验。在版画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告诫学生,培养学生的耐心、耐力、意志力等。如,铜版画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做到严谨,学生需要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定的工作进程,妥善安排每个步骤和环节,循序渐进地创作出作品。版画的制作周期较长,劳动强度也很大,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应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把控好整个过程,避免出现任何问题,处理好细节。

3.符合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随着版画的发展,其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良好素质的全能型人才。在高校教学中开展版画课程,有利于版画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版画本身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潮流和步伐。学生通过版画的学习,既能够掌握更多版画的制作技巧,又学会了用心观察、认识世界,更学会了用头脑积极思考,用手积极创造,学会了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价值。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一些版画专业毕业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状态,选择了改行。因此,在版画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而且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4.推动版画的发展

中国版画艺术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艺术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版画逐渐被社会边缘化。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部分高校对于版画专业教学的重视度和普及力度不够,一些学生对版画缺乏足够的了解,使中国的版画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导致版画艺术难以不断创新。因此,版画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更多热爱版画的人,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版画的历史与艺术内涵。此外,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后备力量的基地和中坚力量,毕业生毕业之后很有可能要面对广大的中小学生。要改变版画被边缘化的现状,就应当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接触版画教育,逐渐将版画发扬光大,让我国的版画艺术得到充分继承和发扬。随着中小学美术新课标的实施,中小学的版画课程教学日益受到重视,这也是促进版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结语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培养、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版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郑适.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大舞台,2011(5).

[2]阿茹娜.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思考.教育界,2016(3).

[3]郑适.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与对策.琼州学院学报,2010(3).

[4]巨云和.粤西美术教育基地——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观察,2018(6).

高一化学教学范文7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用化学;教学内容

1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各种活动日益频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代职业教育越来越注重德育及人文、环保意识等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德、美等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已形成规模,其特点也是注重人文素质与环保意识的培养。我国高职高专医用化学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故医用化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成为当务之急。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从医用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入手,解决新形势下化学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医用化学教学内容体系,编写适合我国高职高专教学的教材,满足现代高职高专医药卫生人才培养需求。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与破坏。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2)目前高职化学教材版本很多,但多数教材只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新形势下,教材知识体系不但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还要具有丰富的德育元素,便于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开发教材的德育功能,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3)医用化学教材内容多而学时少,导致教材内容深度与教学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后续专业知识的掌握。因此,改革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显得尤为迫切。高职高专类医药卫生学校在医用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较少,医用化学全国及地方性学术研究会议也很少,一线教师课改愿望强烈但缺少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教师知识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2高职高专医用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具体方案

(1)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德育以及人文、环保意识等素质教育要以渗透为主,不能破坏教材理论与实验知识的完整性。如学习了烃、石油、煤等知识后重点介绍“温室效应”,先让学生知晓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再让其了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温室气体”会阻碍地球上能量的扩散,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气温变暖,水的蒸发速度加快,大气环流紊乱,造成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温室环境使害虫繁殖速度加快,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植物生长。地表温度升高,极地及高山冰川和冰冠开始融化,引起海水体积的膨胀,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使一些沿海平原和三角洲被淹没。再如,学习苯、甲醛知识后,要联系到家庭装修产生的污染以及衣服、家纺甲醛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学习聚乙烯知识后,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PE和PVC两种塑料,PE就是聚乙烯,是一种无毒塑料,可用于食品包装以及某些医疗器械,而PVC是聚氯乙烯,是一种有毒塑料,不能用于食品包装;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拓宽视野,又能让其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高职高专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知识面宽,素质高。所以,医用化学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应是“面广、通俗、实用”,不能把高职高专医用化学教材当成普通本科教材的“压缩版”,而要以“必需、够用”为度,通俗易懂,利于学生自学。(3)制定高职高专医用化学课程标准,并在高职高专医用化学学术研讨会上做好交流与推广工作。(4)重视高职高专化学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化学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广,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5)做好化学教学内容改革课堂实践工作。转变观念、更新内容是改革课堂教学的重点。为此,我们优化教学方法,在“教材优组、内容优选”基础上,针对生源结构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独立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难懂的理论内容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自学、动手、综合设计等能力培养,将理论与实践、讲授与自学、基础与专业、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相结合。

3项目研究成果

高一化学教学范文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高职院校逐步发展为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高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同时来实现技能操作,“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便是如此的教学模式。尤其在高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更是需要学生具有抽象的思维能力和高度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本文首先对“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进而对其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在高职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过程,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总结。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高职教育;化学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学作为一种特定的高等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共性,同时又有自己的个性,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是对于实践能力高层次的需求,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复合型高等技术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要将两者高度融合与统一,既要做到内容一体化,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内容一体化,同时又要做到方法一体化,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还要确保资源一体化和师资一体化,就是教师在进行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事实上,“教学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师的教的活动与学生做的活动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师与学生之间边教、边学、边做,共同来对教学任务进行完成与实现。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高职化学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应当根据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将传统教学模式的“板书——讲解”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使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理论——应用——提问——训练”的“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既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又要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以考促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高职化学这门课,是特别适合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存在着重要的意义。在高职教育伴随教育改革大潮的蓬勃发展,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的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实际的过程中受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就足够的,但是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相应的指导实践,为了服务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求,并且作为基础学科为后续的课程奠定学习的基础,高职学生则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因而,在高职教育的化学教学课程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对于提高高职教学效率尤为重要。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对于高职化学教学的“教学中”一体化过程要更加注重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完美整合,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高职化学教学不断得到创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应主要包括下面步骤:

(1)任务的设置

在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过程第一步,就是要先进行任务的设置,任务设置的过程要保证其合理性,使学生懂得此次课程所要掌握的项目和实训内容,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但任务确立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此次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验项目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制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流程,比如通过课程的不同,来设定不同的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游戏等,最终实现此次化学课程的教学。

(2)任务的具体实施

当设定好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任务的分配,从任务布置到任务完成,这个过程就可以被称为是任务的实施,根据当前高职院校进行化学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看,教师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多种的模式,比如进行多媒体的展示,学生的分组讨论,教学之后的实验,实验结果的相互比对等形式,这样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与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

(3)评价与总结

当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与总结,由于化学教学是个阶段性的过程,在每一步骤,教师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可以是小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相应的鼓励和激励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对于每项实验任务的完成,通过教师的评价进行总结,结合实际的操作进行合理的分析,最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高职化学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环境氛围

要想将高职化学教学过程真正的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就必须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构建,只有真实的存在与这种教学环境之中,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传统的高职化学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是相脱节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进行化学知识的讲授之后,不能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学校缺乏配套的实训实验环境,学生只能去想象,因而,学校必须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环境进行构建,对学校软硬件设备进行改善,学校也应当添加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比如实验用的仪器等,传统的教学实验室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要对其进行改造,成为多功能的实训室,另外,学生在实训室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的进行相关化学实验的操作,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实际的操作过程向学生进行演示,在理论与实践中有效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认识和知识技能的掌握。

(2)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师团队

高职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师培养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师团队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又要能够在生产与管理的不同岗位中具有一定的技能,要有工作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对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师团队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更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开展不容忽视的需求。

(3)创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评价系统

除此要想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实施,必须要创建相关的评价体系,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除了相应的理论知识的考核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否则单一的考核方式是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的,必须要对考核方式不断的创新,创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考试是对学生的客观的考核方式,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应,考试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会影响实际操作能力的判断和培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应知识技能评价的时候,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在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时候,可以将实验纳入其中,教师可以结合日产生活中的化学案例进行设置,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评价系统才能真正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高职化学的教学过程要有效的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还要积极的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其中,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教师就要在化学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将化学课程的特色与实际的情况联系起来,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筛选,最终来确定最适合化学课程教学的模式,从而,得到教学多元化的方式。比如,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首先将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开展,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展开和讨论,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技能,积极的将化学的实际生活的案例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开展,最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