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例6篇

工业园区工作要点

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1

一、学习十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

我们深入园区各企业,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十精神,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夺取更大的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有关中国梦的论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认真学习,使广大员工深刻领会和掌握十精神、中国梦的含义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意见,增强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紧迫感,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和美丽,全面落实十精神,做到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工作,去努力实现中国梦。

二、实现员工自己梦,做到奉献在岗位

我们教育引导广大员工要把伟大中国梦与和自己梦结合起来,要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实际岗位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开拓创新,创造辉煌的伟大时代,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给每个员工提供了挥洒激情,成就梦想的广阔舞台。每个员工要牢记自己的庄严使命,承担自己的职责义务,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态,全新的步伐,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事业中,做到奉献在岗位,实现自己梦。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工作,做到人在岗位一分钟,辛勤工作60秒,体现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干出优异工作成绩,为家乡发展建功立业。要讲究工作效果,按时正确、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做到日清月结,努力实现工作的高效和完美。要具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象“春蚕吐尽青丝,蜡烛化成灰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书写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光辉篇章,去拥抱绚烂多彩的美好明天。

三、植好工人先锋林,建设美丽生态家园

我们组织园区各企业员工开展劳动最光荣“工人先锋林”植树认种认养活动。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员工认识劳动最光荣,开展“工人先锋林”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民绿化意识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推进我县城乡绿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广泛宣传,提高了广大员工的思想,统一了广大员工的认识,使广大员工积极投入到“工人先锋林”植树认种认养活动中,认真努力保质保量种好每棵树,认养每棵树。整个月“工人先锋林”植树认种认养活动中,园区各企业员工共认种XXX棵树,认养XXX棵树,为营造全民爱绿护绿种绿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改善我县城乡生态环境,提升生态优势,建设生态宜居、魅力、美丽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参加五一文艺晚会,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我们组织园区各企业积极参加“中国梦•劳动美——“咱们工人有力量,铭党恩、跟党走、促振兴五一文艺晚会”,通过这个晚会,让每个员工铭记党成立90多年来,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丰功伟绩,做到热爱伟大祖国、伟大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政治立场,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尊严,听从党的指挥,永远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到认真努力、尽心尽职工作,干出优异成绩,促进家乡振兴,实现中国梦。园区各企业自编自创自演文艺节目,通过选拔,共有X个文艺节目参加了在县广场举行的庆五一职工文艺晚会,获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演出成效。

五、宣传劳模先进事迹,树立身边学习榜样

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2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县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工业园区、省级产业园区等总体目标,切实加大在中、省、市、县主要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努力提高工业园区知名度和美誉度,确保在省市县的媒体有上稿量,信息宣传工作保持全县中等水平,全年在中省市县主流媒体发表信息 篇以上。

二、宣传重点

(一)宣传省市县关于园区发展的重大决策及工业园区贯彻落实举措。突出围绕省、市、县出台的关于园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进行解析式宣传,并结合工业园区实际,对园区落实政策的情况进行宣传。突出宣传好县政府工作报告、县经济工作会议、市加速推进园区发展各类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对工业园区召开的重大工业项目协调会、园区发展座谈会、银企对接、融资工作等进行及时对外宣传。

(二)宣传好园区重点工作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新典型、新情况。一要宣传园区各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建设、园区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二要宣传报道推进招商引资、银企对接、融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园区管理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新情况。聚集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重大典型,全面展示我县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新成就。

(三)宣传好园区发展的新环境和新气象。突出宣传好工业园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和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主要进展。重点突出工业园区作风建设、政务服务环境的宣传,提高对外吸引投资创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园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挖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园区精神文明正能量的各类典型,激发园区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

三、宣传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畅通信息渠道。各科室、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畅通渠道将工业园区开展的各项工作宣传出去,向上传递工业园区的信息,引起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向下传递工业园区的声音,争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为工业园区的各项工作开展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各科室各企业开展重大活动要及时通知信息宣传工作人员参加,确保第一时间将信息宣传做到位。

(二)要创新思路,捕捉新闻亮点。宣传工作要善于捕捉亮点,总结特色,要善于发现园区经济建设中的亮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宣传先进理念,创新思路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导向作用。同时要变换角度宣传,注意深度报道,写出的新闻报道要画龙点睛、彰显亮点。

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富镇”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依托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壮大园区经济,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工业化进程。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要根据本镇的行政区划、区位和行业布局特点,按照定位准确、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要求,在本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园区布局、规划和建设,分步组织实施。

(二)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把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各种资金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园区建设,提高工业园区建设水平。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工业园区建设,把园区建设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坚持依托资源优势和融合发展的原则。园区建设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自身特点,发展优势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园区经济。

(五)坚持集中建设的原则。园区建设要集中产业,发挥集聚效益。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原则上要向工业园区集中。

三、工作目标

我县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的9个镇,即*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要在一、二年内规划建设好一个园区,引进投产一批项目,推动镇级经济大发展。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政府要以高速公路建设开通和205国道上等级改造为契机,把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作为发展本镇经济的中心工作来抓,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分步建设、滚动发展思路,多渠道筹资,搞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特别要加快*镇*工业园、*镇*工业园、*工业园、*镇*工业园的建设,扩大工业园区建设规模,提高工业园建设水平,增强投资接纳能力。为此,上述各镇必须做到如下几个要求。

一要搞好工业园区的选址、用地、设计和管理等规划工作,争取今年底前出台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已出台工业园区规划的镇,要加快规划的组织实施。

二要每年引进2个以上项目,并加快项目建成投产,确保园区引进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均达80%以上。

三要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开发期,确保每年完成工业园区“三通一平”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3-5年内基本完成工业园区开发与建设。

四要增强本镇工业经济实力,到2008年,各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实现社会工业总产值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0%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0%以上,基本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格局,成为本镇招商引资、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和本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四、工作措施

乡镇工业园区是推动乡镇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乡镇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乡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环节,是乡镇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是实现“工业富镇”战略的重要途径。

(一)科学搞好园区规划。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和依托现有、滚动发展的原则,做好各工业园区的规划工作。园区建设要纳入本镇发展总体规划,既与本镇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又要体现园区的特点,适应园区产业定位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区和控制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适当超前的原则编制园区建设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二)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园区现有基础条件,采取镇府投资、银行信贷、社会融资、引进外资等多种途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抓好园区规划控制区的供排水、道路、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入园企业创造便利条件。各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作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专项资金,以支持工业园区的开发。县政府一次性安排5万元财政资金,作为各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工业园区建设的启动资金。

(三)制定完善优惠措施。根据《*县鼓励投资若干规定》等有关政策,各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要制订好符合本地的优惠措施,对落户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努力兑现土地、电价、给排水价格等优惠措施。县政府加快制订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工业园区内产生的税收返还优惠政策,对上报县政府成立的工业园区,在园区内产生的土地、建设等方面的税收将一部分返还给该镇,作为该镇工业园区建设的专项使用资金。

(四)创新园区管理机制。以服务企业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加强园区建设与管理,强化园区内招商引资、规划建设、项目审批和企业管理服务等工作,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对有两个以上工业园区的镇,要统筹安排,科学调剂,规范管理。

(五)创新园区运作模式。要依靠内力、借助外力、增强活力,积极吸纳外国资本、国内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个人资本,共同投资建设工业园区。要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以出售、出租、转让、抵押等方式进行经营开发。要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经济实体前来收购、参股或单独经营工业园区开发项目。

(六)提高园区土地使用水平。积极做好园区土地的征用、拆迁等前期工作,县国土、拆迁等部门必须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征用农民土地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给予农民经济补偿并落实到位。提高生产性土地利用率,做到规划一片、招商一片、建成一片,成效一片。经营性土地一律要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出让,其收益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超时限“圈而不建,开而不发”的,要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七)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以商招商、以特招商、以优招商。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台地区等发达地区为重点,利用产业转移契机,落实省政府产业转移的有关政策,加强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对接和互动。县五套班子领导成员及县直单位引进的项目,尽可能放在各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的工业园区中。各乡镇也可以参照产业转移的做法与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引资合作,互利互惠,创新举措。对引进项目一律按《*县招商引资奖励补充规定》(东府〔*〕5号)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意见》(东委发〔*〕19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实行一定比例税收返还政策。对园区重点引进项目要重点跟踪、重点服务、重点督查,确保项目如期进资、开工和竣工投产。

(八)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要为进园企业提供审批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要营造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环境、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保证工业园区快速健康发展。要大力倡导诚信原则,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信用环境。要建立以资金融通、就业服务、信息咨询等为主要内容工业园区管理服务新体系。要经常召开企业的座谈会、联谊会、协调会等活动,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五、工作领导

(一)成立园区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对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县成立高速公路和205国道沿线镇工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许德通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钟志坚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工业开发区管委会、经贸局、规划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引进办、发改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外经贸局、供电局、水务局、环保局、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贸局,由包新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镇要相应成立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单位负责人组成,确保各镇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责任到位。

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4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park is the important platform and vehicle to implement "industrial strength state" strategy in Dali, and the eco-industrial park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alize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park of Dali. This paper takes the spirit of related document of Yunnan Province, Dali Prefecture as a guide, proposes strategy and model recommendations of eco-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dynamic situation.

关键词: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策略;模式

Key words: Dali;eco-industrial park;strategy;mode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044-02

0引言

生态工业园区是以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追求更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减少园区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企业环保成本、提高园区整体效益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1],目前正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的方向,是我国继过去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本文运用工业生态学思想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综合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对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策略和模式选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西部工业后发展地区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论和实践有启迪意义。

1大理州工业园区建设概况

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理州着力做好工业园区建设、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品牌建设四篇文章。2001年,大理州率先在全省实施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州工业园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3年,大理州进一步明确了“把工业建成富民强州最大产业”的战略目标。2008年9月,又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工业总体发展思路及具体规划布局。截至2009年,全州共批准建设12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91.2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39.6亿元,入驻企业达156户,完成工业产值120亿,占全州工业总产值39%。工业园区化的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促进了工业空间集约化、空间专业化的发展,推进了工业增长方式的集约发展。

但是,随着大理州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环境问题也因企业集中、生产规模大而成为其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之相关的生态问题也逐渐延伸。现阶段的大理州域工业园区大都是继承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模式,属于在传统的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第一、二代园区。州域工业园区内的各个企业被看作一个整体,注重末端的环境治理,未能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园区资源未能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也未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

因此,要使大理州工业园区纳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就必须突破现有的发展模式,理性选择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发达地区兴起的第三代工业园区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毫无疑问,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代表着工业园区未来的希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工业后发展地区的大理州应抓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础好、来势好、潜力大的有利条件,迎潮流奋起直追,在州域掀起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热潮。

2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策略与重点

当今主流产业生态学理论中,在关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当今有“绿派”与“棕派”两个派别[2]。“绿派”学者支持在政府主导下引导企业在闲置土地或拆迁传统工业园以建设全新的生态工业园。而“棕派”学者认为新建生态工业园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太低的可行性,政府应该对有潜力的、有质能循环基础的现有工业园进行渐进式产业生态化改造。也就是说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两种实现策略:新建生态工业园区与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产业生态化改造。[3]

目前的大理州的工业园建设基础较好,形成了涉足多个产业领域的工业产业园区,但地方政府难以获得庞大的资金支持新建生态工业园项目,难以完成招引新企业或说服企业冒着投资风险搬迁至新建生态工业园的任务,加之地处滇西,交通、信息等缺乏比较优势,生态工业园建设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方面的制约,政府难以保证新建生态工业园区具有持久的稳定性。因此,本文认为,大理州选择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循序渐进的产业生态化改造重构是较为现实与稳妥的策略。即把传统工业园与产业生态理论结合在一起,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现有工业园基础上建设产业共生系统,以使现有工业园向生态工业园过渡,达到尽可能完善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以及能量的高效利用。同时,对将要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当地生态系统以及对州域环境造成的影响。

从大理州工业园区和各地经济结构分析来看,各地发展生态工业的基础不尽相同,由此针对不同对象应有不同的推进策略和工作重点。笔者认为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改造与建设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的工业区域或园区。此类园区内已经形成几条主要的生态工业链,在副产品或废物的交换和能量、废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具备初步规模。对该类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第一,要在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稳固的生态工业网,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将各条生态链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提高生态工业网的经济实力;第二,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计、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生态工业网中各环节的质量。二是普遍存在的门类较多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对该类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第一,要在加强入园项目规划管理以外,对区内现存的企业进行能流、水流、物质流、废物流以及信息流等方面的重新集成,尤其是能流和水流的梯级利用,企业之间建立起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渠道和机制。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在生态工业园区内建立一个企业孵化器或类似的企业孵化机制,它在园区内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政策,给企业间提供共享设施,建立企业间相互合作的机会和渠道,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信息,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等。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建立一个高效的企业孵化器,是园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尚未建设或尚不具有规模的园区。该类园区的工业生产基本属于空白或刚刚起步。因此,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是抓好园区的整体规划工作,设计出主要的工业链,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和提出最初的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四是将来必然要建设的突破地理位置限制和行政区域限制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即不同的工业区域或园区之间的更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或者说生态工业网络。该类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是要依靠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建立起稳定的经济关系,促进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的长期化,由此保证生态工业网络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四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策略应突出“四化”。即对第一种类型的园区(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应突出“深化”,第二种类型的园区(门类较多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应突出 “孵化”,第三种类型的园区(尚未建设或尚不具有规模的园区)应突出“规划”,第四种类型的园区(生态工业网络)应突出“网化”。

3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模式与步骤

对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的研究有助于高度概括总结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有助于正确把握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工作要点。本文根据国内外的自主共生型(卡伦堡模式)、产业共生型(广西贵糖模式)、改造型(美国Chattanooga模式)、虚拟型(美国Brownsville生态工业园)等典型生态工业园的建立和发展方式,特别借鉴浙江省丽水经济开发区合成革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大理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模式(见图1)。整个建设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即确定生态工业园区的关键种企业、构筑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工业链和最后的综合与完善。

3.1 确定关键种企业“关键种”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关键种企业”就是指这样一些企业,在企业群落中,它们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行业的发展,居于中心地位,也是生态产业链的“链核”,它对构筑企业共生体,对生态工业园的稳定起着关键的重要作用[6]。关键种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分工和合作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决定着生态工业园区企业群的稳定性、企业的多样化和企业间工业生态化过程的持续发展。浙江丽水经济开发区合成革生态工业园中,能带动和管制其他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合成革厂即为该园区的“关键种企业”。

3.2 构筑生态产业链构筑生态产业链是依据工业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规律和各成员之间在类别、规模、方位上是否相配,在各企业部门之间构筑生态产业链,横向进行产品供应、副产品交换,纵向连接第二、三产业,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完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建立生态工业系统[7]。构筑生态产业链主要包括生态工业园区系统集成建设与非物质化建设两大部分。系统集成建设具体有物质循环生态链、能量梯级利用生态产业链、水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和信息链。非物质化建设主要是指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与服务等支持系统。在系统集成中,以废物减量化、再循环利用和废物资源化为指导原则。[8] 通过成员内和成员间的物质循环链和能量梯级利用链系统、水循环利用链和信息链的系统集成以及园区科学规范的管理与服务,努力达到生态工业园区内物质和能量最大程度的利用和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向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方向发展。

3.3 综合与完善通过以上两阶段的建设,可以初步确定生态工业园区的大致轮廓。但是,由此构筑出来的生态工业园区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还需要对构筑出来的生态工业园区进行补充完善。此外,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是宏观建设的思路,要想具体地实施建设模式,还需要建设的具体规范的建设步骤流程(见图2)作为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建设的保障。

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循序渐进、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渐进的策略就是从成本与风险比较小的项目开始建设,一个成本较小的合作方式是双边合作,与复杂的网络相比,双边的合作由于具有交易成本低、运作比较稳定的特点而更易于实现。[10] 大理州应立足于现状,着眼于全省经济的最新走势,对园区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科学、全面规划,确保园区建设既切合实际,又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充分拓展园区的时间、空间范围。除此之外,还应采取分步走、有先后、有阶段、有重点的方式进行建设。按照规划,优先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发展一些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通过各种项目、支持系统的不断完善,逐步推进园区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4.2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大理州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机制,全面做好园区建设的规划、政策和产业导向工作,并将市场化运作机制注入园区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地方财政、投融资、民间资本等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合资合作、招商引资、招投标等方式,引进大企业(集团)、大项目。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园区建设的多样化,实现以园招商、以商建园、以商兴园的新局面。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监督。

4.3 注重政策引导和扶持。生态工业的建设需要在多个产业或企业间进行工业生态的链接。[11]所以,单纯靠企业自己进行这种涉及多方面企业的协调和组合,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大理州各级政府必须在生态工业建设中发挥主导的协调和指导作用。一是在政策上向生态工业园区项目倾斜;二是进行政府采购时优先安排向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企业购买;三是针对某些污染型行业,政府要制定必要的强制性法规和强制性措施,促进其向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伟.生态工业园构建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7(3):88-91.

[2]王兆华,尹建华,武春友.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0):149-153.

[3]Lambert, A.J.D. and Boons, F.A. Eco-industrial park: stimul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ixed industrial parks. Technovation,2002,22:471-484.

[4]邓伟根,陈林.生态工业园构建的思路与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7(1):31-38.

[5]冯之浚,等.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4):1-10.

[6][7][8]王春能,等.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的模式构想[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2):145-147.

[9]薛东峰,等.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J].环境科学学报,2003(3):285-288.

[10]董王飞,杨耀富.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4):41-44.

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5

一、工业园区的现状

工业园区是宁河县被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市级开发区之一,该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现扩域控制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地处宁河县西部,紧靠205国道,道路通行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镇党委、政府在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中,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和管理队伍,统筹推进,量化进度,落实责任,园区的承接载体功能已初步呈现。园区管委会与盛达兴开发投资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机制,由镇政府主管工业的副镇长兼职园区管委会负责人,抽调镇工经委、土地站、招商办、水利站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全面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服务等项工作。目前,园区建设面积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亿元。已铺设上、下水管道8246米,道路建设已完工5条,长4660米。在建道路2条,分别长米,形成了“五横七纵”的基本道路框架网络。园区绿化道路87008平米,安装路灯230盏,地埋高压线4800米,设置变电柜6台,配套桥梁及护坡工程正在建设中。园区内基本上形成了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轻工制造功能专业的三个产业布局区,现入驻企业18家,已投产的13家,在建5家;在谈项目2个。

二、工业园区的建设经验

1.高起点做好规划。

规划是行动的指针,制订标准规范功能齐备的园区规划,对于节约投资、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园区按照县委、县政府“抓住两个机遇、搞好三个面向、培育五大产业,建设四个新区”的思路和目标,专门制定了《工业园区扩域开发实施方案》、《征地工作实施方案》,科学规划出工业园区的近期建设和远景建设目标,努力搭建招商引资的载体平台。

一是合理确定用地规划。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8.4平方公里,主要为工业用地,并配套相关贸易物流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并做到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便利企业。

二是科学制定行业规划。针对镇的产业结构,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重点规划出机械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及轻工制造企业三个专业功能区。在产业布局上本着西重东轻的原则,确定机械加工区2.5平方公里,农产品加工区2平方公里,轻工区2.5平方公里,行政商住区1平方公里,物流加工区0.4平方公里。其中农产品加工区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三个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之一,并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控制性规划。

三是务实制定引资规划。园区建设,核心在于项目和产业,没有项目和产业,园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镇按照“以招商促建设,以项目促发展”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项目落地,实现项目带动,产业拉动。不断更新招商方式,实行网络招商、委托招商,聚焦、河北、北京等重点招商区域,开展了上门招商,逐步实现由政府主导招商向企业延伸,由镇级主导向村级延伸,由专门人员主导向全民延伸。同时,按照“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协议,协议项目抓实施,实施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引进的投资项目。达到投产、建设、协议、引资四突破,提高基地投入产出率,逐渐形成了基地产业群,实现振兴本镇工业经济的总目标。

2.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园区按照“优化一期,建设二期,筹划三期”的总体建设思路,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打造亮点,筑巢引凤,实现全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基建工程坚持高质量。遵照园区规划和开发方案实施通水、能电、道路硬化工程。目前工业园区共铺设完成上、下水管道8246米。园区主干道路的高压线路均已实施高压线地埋,为满足入区企业用电需求,设置高压变电柜6台。硬化道路5条,分别长3100米,宽20米的大贾路;长1560米,宽14米的白庙路;宽5米的3条主干道总长5000米。在建道路2条,分别是长为米的一纬路和二纬路,总共投资4000万元。桥梁和护坡正在建设当中。

二是绿化、亮化工程坚持生态园林化。为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品位,投资40万元的路标展牌和园区景观牌以及路灯安装、绿化工程也已完工,共安装路灯230盏,新绿化园区道路87008平米,其中白庙路25008平米、大贾路6平米。努力营造园区的和谐氛围和相容共生的自然环境。

三是配套工程坚持全覆盖。配套工程建设做为园区建设的重点,为主体设施添羽加翼,拓展园区的载体功能。下半年,完成主干道二纬路、四纬路的建设工程、预计投资3000—4000万元用于道路、配套桥梁及护坡工程,并完善雨污处理工程,使园区达到“五通一平”。

3.高质量抓好服务管理。

一是灵活有效化解土地难题。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这个先决条件,该镇党委、政府积极与涉及到征地的村协调沟通,征求群众意见,做好思想引导,有效破解土地制约。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把握好三点:首先把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地,为招商做准备;其次把征地范围内的土地提前流转,方便园区建设时征地审批;再次是提前征求所涉及到的相关村意见,取得村委会及群众的支持。目前,纳入工业园区规划的3个村土地正在协调之中。

二是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镇党委、政府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首先是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园区建设;其次是利用市对区县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植奖金;再次是与施工单位协商采取垫资方式先建设,后补偿缓解资金缺口;另外从土地出让金中列支部分资金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全方位服务。镇党委、政府把诚信贯彻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强化招商引资过程的服务,以高质量的服务感动投资者,以高效率的工作留住项目。首先是切实优化园区发展的软环境,树立政府诚信形象,坚决兑现明确给投资者的各种优惠政策;其次是不等不靠,积极为在园区的投资者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亲商、安商”;再次是对入园区项目从项目洽谈开始到项目竣工投产的所有手续全程代办,努力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真正实现“一切手续由我办理”。

4.高效率招商引资。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工业园区的知名度。镇党委、政府投资5万元用于园区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公共媒体和专业宣传平台,有效扩大园区的影响力。多次通过县电视台和县政府政务网加大园区建设对外的宣传力度。同时,园区制作了长4米、宽12米的宣传展牌1块;长3米、宽12米的宣传牌4块,并在明显位置展挂,印制宣传单0张。利用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洽谈会的形式,大力宣传工业园区在建设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入园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宣传“引企入园”招商、引资、建设情况的阶段性成果。宣传工业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这些宣传措施,扩大园区影响,实现园企对接。

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快招商步伐。园区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类招商活动推介园区、宣传投资优惠政策,园区适时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具体做法是:在坚持镇政府为招商主体的同时,引导企业走向招商一线,实施以商招商,在坚持全员招商的同时,逐步形成人、财、物相对集中的专业化招商,同时突出大项目、高科技项目、高税收项目的引进。目前,江苏雨润集团拟投入21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和上海中技桩业有限公司拟投入7亿元建筑用的管桩项目正在洽谈中。

三、工业园区建设的启示

工业园区经过3年的跨越式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初具规模。镇党委、政府在工业园区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和很好的借鉴:

1.理清思路,解放思想,是搞好园区建设的前提。全镇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本地的产业发展优势和区位优势出发,把工业园区建设做为调整产业结构,培植发展后劲,增强经济实力,富裕百姓的一项战略举措抓好、抓实,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坚定信心、集中人财物的优势,落实好有关优惠政策,科学布局,确定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做好与周边区域经济对接和融合,体现和集聚发展后劲,把工业园区真正建设成“投资的热土”。因此,只要思路超前、思想解放,工作才能主动有序推进,这也是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成功发展的原因之一。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是搞好园区建设的基础。工业园区的建设就是要实现工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因而,园区建设和项目的入驻就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布局。他们依据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了《用地规划》、《行业规划》,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操作性,体现发展的长远性,集中财力,依据规划、统筹安排,高标准、高要求的分步实施,为园区建设的整体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6

依托工业园区发展新疆加工贸易的重要性分析

(一)新疆工业园区发展现状目前,新疆已有各类园区60个(包括兵团5个),其中部级园区15个,省级开发区45个,部级园区中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边境经济合作区4个、跨境经济合作区1个、出口加工区1个、综合保税区1个①。各类园区工业基本涵盖了煤炭、石油、钢铁、电力、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新疆重点产业,截至2010年末,各园区入驻企业近1万家,从业人员37.8万人。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668家,资产达到2271.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7%,实现工业总产值1801.8亿元,占33.7%;利税342.3亿元,占25.0%。2010年,入驻园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比上年增长18.2%;总资产增长42.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2.2%,实现利税增长30.9%。多数指标的增幅均高于新疆工业发展的平均水平②。60家以先进制造业、高科技新兴产业、国际贸易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工业园区沿主要交通干线、资源带和边境线呈“点轴式”分布于全疆,通过产业集聚与产业延伸,促进了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末,52家工业园区在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总值、进出口总额、税收收入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见表2),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引擎,新疆吸引内外资、引进技术的重要基地和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二)依托园区发展新疆加工贸易的必要性1.依托园区发展加工贸易是新疆应对国内外竞争的现实选择。近年来,虽然新疆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但新疆沿边及口岸地区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与周边国家互补性和竞争力不强,总体上仍发挥着初级商品贸易通道的作用,新疆向西出口商品中新疆地产品不足30%,且多是以旅购为主的边境小额贸易;进口资源的70%以上直接输往内地,新疆本地深加工较少,有实力的外经贸企业较少。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到来,国内区域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周边国家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沿海发达省区进入周边国家市场的强劲势头对新疆形成倒逼压力,新疆在中亚各国贸易优势地位面临严峻挑战,急需通过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突破困境,获得竞争力提升。2.各类工业园区是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的最具活力的载体。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对新疆经济发展特殊的扶持政策和优质的服务体系,使园区成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加速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建设的最具活力的载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张春贤书记也在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产业园区,提高园区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力、对生产要素的聚集力。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承载产业聚集和工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并使之成为新疆特色加工产业和加工贸易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无疑是一种明智和现实的选择。3.依托园区发展加工贸易是充分利用新疆区位和资源优势,开拓周边国家市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出发点。受新疆工业化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配套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新疆经济结构中外向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59.2%,东部地区平均达到80%以上,而新疆仅为36.7%。目前,新疆园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7%,高于新疆平均水平,是新疆外向型产业的核心区域。以园区为载体,吸引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投资新疆,既可以充分利用新疆的地缘及资源优势开拓中亚市场,乃至西亚、俄罗斯,还可以通过加工从中亚进口的初级原材料商品提高附加值,再供应中国内地市场,把东部地区过剩的产业资本、经济适用的工艺技术与新疆地缘及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使新疆不再仅仅是一个商品的集散中心和转运站[4]。

依托各类工业园区发展新疆特色加工贸易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