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会计范例6篇

电算会计

电算会计范文1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工作的催化剂,因为它可以大幅度的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会计电算化理论的流行和传统会计工作的实践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需求,会计电算化必然会影响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工作,我们必须要学习这些影响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以达到审计目标并且有效的防止审计风险。

关键词:审计风险效率

First,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has impact on audit work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so that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s widely used.In China,although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s not universal,however,because computers can store a lot of information and it is easy to operate ,this greatly improves the timeliness and accuracy of accounting work,but also greatly expanded the field of accounting data .So,it is an irreversible trend that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will replace the manual accounting.Audit which is based on accounting will change.

Second,the necessity to carry out computer audit technique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the audit risk is increasing.Thus,whether to the manual system or the computerized system of audit, the re-assessment of risk is essential.At the same time as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that enables the computer to cheat without leaving any traces,more covert.Thus,in the United States,58%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in the system testing,while 35% were required before the system is running,the approval signature on the new system,19% have the right to modify the program's approval to participate,64% checked the program code,73% involved in the system development phase of the audit,although the various measures taken to prevent the use of computer cheating,but every year the funds stolen by computer to the billions of dollars higher.This investigation will undoubtedly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the audit and risk,as the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 has pointed out:“Accountants will have to report through the computer is actu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the computerized system,the data handled by the centralized computer,the possibility of error is relatively small.Currently,many software have to cancel the audit,anti-total loss,anti-checkout function,the accounting records of the changes without leaving traces,especially when the person intentionally tampered program,in the computerized system is even more difficult to be aware of,and procedures are being tampered with,it will lead to chain,repeatability error.Memory data can be eliminated without leaving any traces tampering,if there is no relate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its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the impact is immeasurable.Overall,the computerized system,the inherent risk of larger,in most cases,the auditors,it can be set to 100%.

Third,the transformation of accou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urse in the past,is basically based on traditional accounting methods to deal with accounting matters,except for some small accounting software transformation,can not get a breakthrough.For example:

(A) the level of the naming of accounts.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extbooks,subject to the nature of the exercise was called the ledger accounts,ledger accounts is called the secondary subject or subjects under the subheadings,sub-headings under the subject as detailed subjects.If there are subjects under Detailed Account,how to name it? According to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practices,the ledger accounts as a subject,a subject under the subject called the two subjects,and so on.Thus,subjects clearly superior-subordinate relationship,expression is also very easy to use and very flexible.

References

(1)Deng mercial Bank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J〕 Anyang Teachers College,2004,(05).

(2) Wen-Xiang Zhang.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 risk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measures 〔J〕 Accounting Communications (Academic Edition),2005,(11).

(3) Chen Huijun.Accounting for the impact of accounting 〔J〕 contemporary managers (in Xunkan),2006,(21).

电算会计范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安全性;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成熟,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进程中,无论从会计电算化实践还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工作都受制于相应的制度规定、管理环境、软件水平、基础工作、安全管理等。下面就我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安全性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包括人员管理、使用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种管理及控制制度。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有: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岗位职责不明确;在操作管理方面没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在维护管理方面没有系统维护制度;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数据收集不及时,等等。

2、缺乏复合型人才。既懂会计学又懂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关键。目前,会计部门运用电子计算机的热情和期望都很高,但普遍存在会计人员不会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会计知识又较为贫乏的现象。所以,加快复合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3、会计电算化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很多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只满足财务部门会计核算业务的需要,没有考虑相关部门如人事、仓库、生产等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难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动态信息;不能充分利用网络,有关的原始资料还没有实现通过互联网来传递、存储、网上开票等;没有利用互联网来披露财务及相关信息。另外,不同商品软件发展的孤立性,也决定了各软件之间很难对同一数据进行解读、转移。

4、会计电算化涉及范围的局限性。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还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还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然而,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因此其在企业推广较难,这就使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步履蹒跚。

5、会计软件智能化问题。企业的决策者们已不满足于财务软件提供的现有信息,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运行结果与系统内外的很多因素有关,特别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市场的即时变化、人们的消费心理对企业的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它们又是不可预测的,面对这样的情形,目前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还无能为力。

二、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进而推动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2、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企业电算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

3、建好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包括:人员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定期杀毒制度;电子档案管理等。

4、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使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轨道。

5、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业务素质,培训复合型人才。积极支持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

(一)电算化硬件系统安全性。我们应认识到构成电算化系统的硬件部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1、对意外断电的安全性分析。应采用UPS设备,它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在停电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用户能够紧急存盘,避免数据丢失。

2、对存储设备的安全性分析。我们要高度重视硬件系统的质量,特别是重要存储设备,主机或服务器硬盘的质量;要采用移动硬盘,刻录光盘,做到有备无患。

(二)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安全性

1、系统软件应购置正版化的软件。因为目前国内安装盗版WINDOWS和盗版数据库系统的情况很普遍,直接影响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支持。

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由于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计算机要经常与外部计算机交换数据,因此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与影响更是要让我们提高警惕。安装可靠的查杀病毒软件,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提供一个安全干净的运行环境。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软件系统安全性

1、设置操作员权限与口令。操作员的权限分配与口令设置是构成软件安全性的两个重要方面。权限主要分为三种:功能权限、类别权限、数据权限。

2、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功能可以进行会计数据的保全与恢复。数据应存储在系统以外的存储设备上,如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数据备份不是随意的,应该按计划进行。数据备份计划主要包括备份内容、备份方式、备份时间、备份数据、备份介质、保存地点、备份执行者等等。

四、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

经过近20年的实践,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可以预见,会计电算化将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一方面以机代账单位将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

2、“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管理电算化的终极目标。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善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我国软件开发公司推出了“网络财务”战略,为企业适应时代要求的“数字神经系统”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无疑,“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趋势。

3、向“管理一体化”方向扩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只是整个电算化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其他部门电算化的支持,网络、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在技术上提供了向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可能。从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电算化工作将逐步与其他业务部门的电算化工作结合起来,由单纯的会计业务工作的电算化向财务、统计信息综合数据库,综合利用会计信息的方向发展。

4、软件技术与管理组织措施日趋结合,软件的开发日益工程化。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仅有一个良好的软件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与之紧密结合的组织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可靠。在会计电算化初期,重点放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与计算机应用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建设将与软件的应用并驾齐驱,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

5、实现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所有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都存储在计算机磁性介质上,整个账务处理都在计算机内部自动生成。

6、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现行会计体系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如果电算化一直停留在财务会计子系统,而不涉及管理会计子系统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以及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那么也就限制和失去了发展电算化的意义。

五、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突破了传统会计的观念与理论,为财务人员提供了众多机遇。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给会计理论和会计研究带来了新的难题,只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才能使会计电算化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21世纪的会计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会计,我们应抓住这一良机来促进传统会计的革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作者单位:济南中信医药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文京.企业信息化是全球竞争的通行证[J].中国青年,2006.2.

[2]程昔武.网络时代我国电算化会计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技术经济,2004.9.

[3]李建.申玉白.会计信息化管理中数据安全的风险与防范.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8.

电算会计范文3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和对策

1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会计电算化认识偏差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统计调查显示,在美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90%以上,而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普及率有60%~80%,中小型企业的普及率不及30%,并且分布极不平衡。在一些人看来,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所以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1.2政策与法规滞后

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另外,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必须看到,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

1.3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更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很多企业使用的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是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改善。大量的财务分析工作仍需要手工操作,很多单位由于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致使财务数字仍然是不会说话的“死”数,不能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因此,其在企业推广较难,这就使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步履艰难。虽然有少数软件开发商已涉及到ERP,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距离企业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距离。

1.4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较差

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目前软件厂家来说,真正研究数据保密问题、数据可靠问题的厂家寥寥无几。一般意义上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我国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弱,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的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此外、这些软件的容错能力也往往很差,它们对用户的操作有许许多多的限制,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心理压力很大,往往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生怕由于自己无意的误操作而发生问题。即便一些优秀的软件在进入系统时加上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但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2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还不完善、且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发展,针对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2.1更新认识,转变观念

在认识上要明确“会计电算化”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要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同时还要注意到,会计电算化应面向管理。现代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的单纯记录和反映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有机结合起来。管理会计给会计电算化提供了一个先进的理论依据和模型。在信息时代,只有推进计算机在会计中的深层次应用管理会计全面电算化,才能满足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会计要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分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程度。所以,目前财务软件需要实现管理会计的全面电算化。

2.2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作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颁布指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来进行的。只有用会计准则指导会计业务才能规范会计行为。另外,国家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意识到使用电算化的好处,提高企业领导人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仅有一套好的软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套与之密切结合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安全可靠,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作用。国家应该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规范化的模版。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作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2.3改变会计软件开发模式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目标是应用企业财务会计原理和成本与管理会计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处理方法、流程及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报告方式进行改造后而建立的,事前有预测、决策,事中有规划、控制,事后有核算、分析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因此,需要开发真正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改变会计软件开发模式,进一步加速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在广泛吸收取得的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商品化的实用型会计软件,并具有二次开发的能力,以及提高其兼容性,提高满足管理方面需求的功能。为了保证组成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协调一致、迅速、高效地完成整个系统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应本着高效性原则,突破手工系统的框架,改变以手工账表为核心进行会计处理的做法,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使电算化工作取得真正的效益。另外,建议按照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开发设计出适用这些行业的不同的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银行的流动资产、施工企业的产成品等,分别根据其行业不同或客户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模块,让通用会计软件更实用。

2.4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电算会计范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规范;建设

1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单位管理者及财会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当今信息化时展的趋势,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进入信息化的基础,实质上也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技术和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切入点。由于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水平的局限,致使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漠,有法不依。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作了较详尽的规定,但长期以来经济领域的法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由此造成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在工作中就造成对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不够严谨,随意性大,再加上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不懂《会计法》,为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弄虚作假,逃避国家有关法规和纪律的监督,而会计人员又受单位负责人的聘任和管理,在工作中很难坚持原则和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又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清,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

(2)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等工作人员,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目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会计人员非专业化现象普遍存在,会计工作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浅层次上,难以做到合理、合法;二是财务基础管理薄弱,如财务制度不健全,不少单位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正常健康运转。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操作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计算机管理与应用要求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轻人则相反。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二是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快,知识更新周期短,仅几年时间速度就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的变化也非常快。而现在教材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多是几年前的,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会计人员实际操作能力难以适应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

2会计电算化规范性建设的对策

(1)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建设一支会计、计算机和管理三者皆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会计电算化规范性建设中首要的工作。要树立以财会人员为中心,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的思想。经济全球化要求会计人员知识不断更新,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更新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会计人员成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懂法守法的合格专业人才,会计、计算机和管理三者皆知的复合型人才。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进行,进行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应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从而有效地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性建设。

(2)建立健全一整套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在实行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只有建立健全一整套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建立健全一整套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不兼容权限分离原则。即对会计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禁止原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或操作计算机,非计算机操作人员不允许任意进入机房,系统应有拒绝错误操作的功能。二是相互制约原则。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三是安全、保密原则。安全主要是对软硬件、文档的安全检查保障控制。保密主要是建立设备设施安全措施、档案保管安全控制、联机接触控制等;使用侦测装置、防伪措施和系统监控等;规定建立备份或副本的数量和时间,以及由谁建立和由谁负责保管,当系统被破坏需要恢复时,应先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允许轻率地进行系统恢复工作,以防止利用系统恢复时修改系统。四是内部防范原则。主要解决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3)规范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机制。规范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机制是会计电算化运行的保证。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按内容划分为会计数据采集、会计数据处理和会计信息输出。一是数据采集管理规范性。数据采集是指将计算机加工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手工准备的过程。为确保系统提供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道德、规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所有凭证不论是手工编制的还是机制的都要有操作人员、财务主管共同签章后才能进入有关账户。其次,录入的会计凭证除手工应有的信息如摘要、会计科目、金额、经手人、审核等外,还应包括科目代码等。为便于计算机的识别处理和提高运行速度,编制代码工作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作。编制代码时要注意它的惟一性、有效性和可扩展性,录入科目时是以代码的形式录入因此代码输错则输出的自然也是错误信息,所以要特别注意。再次,要对凭证分批记录张数及数量金额总数,防止已编凭证的丢失或插入未经授权的凭证或未经授权随意改动有关数据等问题。再次,建立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凭证编制日期、经手人、凭证传送的手续和时间。二是数据处理机制规范性。手工操作可随时结账,计算机则是分批进行处理的,而且数据的存储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数据记录具有不可见性,数据修改也不留痕迹,中间处理是不可见的“暗箱操作”。所以首先要加强接触控制,杜绝未经授权人员进行越权操作,严格密码权限管理。其次,应设置必要的稽核检查。再次,做好工作日志,以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三是会计信息输出管理规范性。输出是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的最终结果,如账簿、报表。为确保计算机输出及时、安全地送到有权使用者手中,可建立输出文件分送清单,设专人负责传送,设置工作日志等。由于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是以各种数据文件形式记录在磁性介质中,这些是肉眼看不见的,很容易被删除或由于误操作等诸多原因而使文件丢失,因此,应制定备份制度,对数据文件进行日备份、月备份,并按财政部规定的档案管理办法由专人负责归档,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工作,防止磁性介质损失,保证各种档案的安全与保密,保证档案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电算会计范文5

一般的功能要求:

第一,满足财政部规定的核算规则;

第二,网络共享,多用户并发操作;

第三,自动化:各种初始信息及各种设置可通过程序引导实现;

第四,实时汇总、跨月计账、结账、自动转帐等。

除了具备以上一般会计软件都应具有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电费会计核算的特殊要求。

一、自动取数

用电部门经过抄表、计算、审核到电费清单的最后出台,时间已到月底,遇到特殊情况,甚至推到次月。电费会计要等到清单出来才能制作凭证、记帐、汇总。众所周知,一个供电单位面对的用户数量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上万。随着电网改造的进行以及装表到户、计量到户的逐步推行,需要单独核算的用户数量将不断增加。面对这样多的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要保证核算质量确实存在很多困难。现在各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电费计算软件,为了避免繁重的重复劳动,提高效率,减少差错,新开发的电费会计核算软件应有这样一个接口,能将已有的电费数据资源直接地自动地转化为本系统的数据。由于各单位情况有一定差异,管理模式不一,电费计算程序也五花八门,而且在未来的时间还可能变换,因此,需要寻找一个通用的转换平台。最好的办法是能有一套集电费计算、会计核算于一体的软件,这样就可实现无障碍的数据转换。笔者认为这是可行的。现时各单位的电费计算软件之所以未能统一,一方面是由于没有统一组织开发;另一方面是过分强调各单位的特殊情况,日常操作的随意性大,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共同点:电价的规定是统一的,电度的计量方法是统一的,电费的计算方法也无不同。只要抓住这些共同点,同时使软件的功能尽量灵活通用,这样既满足了使用者的要求,又反过来规范了操作行为,克服随意性。

二、特殊的帐本格式和输入模式

电费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应收用户电费的核算,具体的核算科目就是“应收帐款”。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户特别多,少则几百,多则成千上万;二是代收款项多。既包括形成企业收入的营业收入的价内电费,也包括为政府代收的三峡建设资金、电力建设资金、重点建设资金、价格调节基金等。

上述这些电费项目作为用户都毫无区别地当作电费支出,应付款项一般都在“应付帐款”科目中核算,而供电单位则要求区分开来分别核算。在手工核算方式下,要解决这个矛盾非常困难:第一,如果将各电费项目分开核算,就要对每个用户设立多个明细帐,它的科目体系将会十分庞大;第二,将原来一笔分录、一个数字就能反映的内容生硬地分为多个分录、多个数字来反映,记帐过程也要重复几次,使工作量增加了几倍;第三,把电费分项目核算,极不利于查帐、统计和与用户对帐。比如说某用户交来10万元电费,我们分别计入价内电费4万,三峡资金3万,电建资金3万,如果要通过帐本查找这10万元电费就要分别翻出这个用户的所有明细帐,确定凭证编号找出计入各明细帐的4万、3万、3万,再经过计算才能确认用户交来的10万元。电费统计、与用户对帐的过程也大致如此。各供电单位没分开核算,原因就在于此。如果不分开核算,则每个用户各电费项目应收、实收、欠收是多少,需付给政府各种代收款是多少等都是一笔糊涂帐。去年核销重点建设资金时,落实到各用户的核销额就是“摸脑壳”确定的,缺少合理性,产生过许多矛盾。

要使这套程序适合电费核算,必须解决上述的矛盾。传统的帐本格式有“三栏式”和“多栏式”两种,“三栏式”帐本可反映某一对象的借方、贷方发生额和余额:“多栏式”帐本可在一个帐页上显示多个核算对象,但它只能反映某一计帐方向的发生额。如果结合这两种格式的特点,对“应收帐款”科目采用一种新的帐本格式,暂且叫作“多栏式”(格式如图1)。它的特点是在一个帐页上可反映多个核算对象,每个核算对象都有借方、贷方发生额和余额,“总额”栏的各项分别等于后面各栏相应各项之和。这样无需扩大科目体系,既可满足分电费项目核算的需要,查帐、对帐也极为方便。

确定了帐本格式,那么对“应收帐款”科目核算内容的输入模式也基本可以确定。笔者提供一个参考模式如图2.这种模式的优点是:(1)与帐页格式相对应;(2)输入直观、方便,输入每个用户的发生额时,提供各电费项的当期时点的余额,方便电费金额的输入和在各项目间的分配;(3)可自动统计,减少在凭证输入过程中的计算量。

三、电费违约金的计算

《供电营业规则》明文规定:用户在供电企业规定的期限内未交清电费时,应承担电费滞纳的违约责任。电费违约金从逾期之日起计算至交纳日止。这为向欠费用户收取违约金提供了法律依据。收取违约金是催收电费的经济手段,也为电力企业资金被占用提供了一条补偿渠道,甚至可能成为企业的增利因素。利用计算机程序将使违约金的计算快速、准确,但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一)是计单息还是计复息

《供电营业规则》只规定了收取违约滞纳金的范围和收取的比例,未规定究竟是按单总计算还是接复息计算。根据数学推断:如果按复息计算,那么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无论计算几次,在什么时候计算都不会影响一年内应收违约金的总额;如果按单息计算,那么计息周期或计算次数不同,一年内应收的违约金总额也会不同,计算周期短、计算次数多,一年内应收违约金总额越大(假如每天计算一次,就相当于按复息总计算),反之越小。依据以上推断,按单息计算,人为因素会影响违约金的计算;计复息则更公平、更科学、更精确。

(二)是按新欠先还的原则还是按老欠先还的原则确认新老欠费

《供电营业规则》对这个问题未作规定。除居民用户之外的用户新、老欠费计收违约金的比例分别为千分之

二、千分之三,如果按新欠先还的原则,计收的违约金会更多,对供电方有利,反之则对欠费用户方有利。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供电方与欠费用户方的经济利益,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经济争端。所以要么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确定这种确认原则;要么从用户的利益考虑,按对用户有利的原则确认。而计算机程序应提供任选这两种确认原则的可能。

(三)是按权责发生制核算还是按收付实现制核算

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核算方法,凡归属本期的收入,无论款项在本期收到与否,都作为本期收入;凡属本期的费用,无论款项在本期是否支出,都作为本期费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的收入确认标准比较原则,使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具有一定的自。而在财政部同时印发的该准则指南中指出,收取其他企业的违约金不属该准则规范的范畴,这使得企业在确认违约金的归属期时具有更大的选择权。如果按本期计算的应收违约金确认收入,根据现行税法,应计交增值税以及附征的城建税、教育附加。假设某企业不包括这块收入已有利润,那么这块增加的收入还需缴纳企业所得税。按现时的税费比例计算总共应交税费占应计收入的43.7%。企业为了这些不知何时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必须实实在在垫付一大笔税费。这对电力企业得不偿失,也使本已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新晨

基于以上分析,供电企业只能毫无选择地在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收入。但同时必需严格违约金的管理,强化违约金的催收。因此电费核算程序应有一个完备的电费违约金备查系统,详细记录违约金的应收、实收和余额。

四、强大的统计查询系统

电算会计范文6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初始化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初始化工作包括设置系统参数、设置科目、建立各种账簿文件、定义各种辅助核算、定义报表以及录入各种余额数据或者是发生额数据等。初始化工作只能进行一次,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后的核算工作。不论是从手工核算过渡到电算化处理还是更换会计电算化软件,都需要做初始化的工作。在初始化的工作中,将本单位要 采用的核算程序、方法、规则、基础数据录入电脑,使会计软件能适应本单位的核算、管理需要。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的核算方法、规则的选用、科目的设置、报表定义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在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之前,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实施项目的主管人员应该与电算化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做好沟通、协商的工作

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对于本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比较熟悉,清楚实施会计电算化项目要实现哪些功能,达到何种管理的目的。但是,处于项目实施阶段时,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对于电算化软件如何实现某项具体的功能,如何才能达到自己需要的管理目标,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对于自己公司的软件的具体功能,功能之间的细小的差别设置了如指掌。但是,对于实施单位的具体业务却不太熟悉,不清楚实施单位需要实现哪些具体的管理目标,哪些功能对单位的会计核算重要,哪些功能对该单位的会计核算无足轻重,单位要实现功能是否具备了客观的条件。因此,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之前,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应该与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对软件的具体功能和单位的具体管理核算目标进行讨论,将二者之间协调起来,以避免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并且制定出标准化的方案,标准化方案的制定应该做到尽量的细致、明确。在制定标准化的方案中还要注意满足单位现有的客观条件,既要避免那种没有实现条件的功能,又要为实施单位的进一步会计核算管理发展的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二、单位在选择会计核算程序、方法、规则时,应充分考虑电脑处理会计信息快速、准确的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和各行业会计制度确定了很多核算程序、方法,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应用。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且能相互补充。在手工核算方式下,我们往往选用那些计算过程不能很复杂、会计处理不能太冗长、结果要求准确或较准确的方法、程序。而会计电算化由电脑执行程序自动处理会计数据,就可以不考虑计算的复杂性,只要求结果准确就行了。如成本核算中的代数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它的突出特点是计算复杂但是其结果很准确;再如存货收发计价中的个别确认法,它也是结果准确而对会计核算、库管要求甚高。所以代数法、个别确认法等应在会计电算化中广泛采用。然而,在会计实务中,初始化的方法选用问题,往往由软件公司辅助完成,将本单位的现行会计核算模式照搬到电算化中去,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电脑处理信息快、准的优点。因此,我们应当从会计历史上去检索、选用适应电脑高速处理、结果准确的方式、方法和规则。因此,在由手工账过渡到电算化的过程中,应该了解电算化的特点与优点,摒弃传统的一些会计核算方法,采用适合会计电算化,能够充分发挥电算化功能的会计核算方法。

三、科目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账时要将收集到的会计科目加入软件系统,建立账务系统的会计科目体系。一般在建立账套的同时,电算化软件会根据你所选择的单位性质,按照会计规则默认安装一套会计科目。这些会计科目大都是总账科目,一般会满足单位的需要,不用再自行手工建立,但是各单位的会计核算的区别较大,明细科目还需要自己根据本单位会计核算的需要分别建立。在电算化账务系统中除了像手工账务一样要使用会计科目外,还要为每一个会计科目加入一个编码,另外还需要注意科目的性质、余额的方向,需要辅助核算的科目还要进行辅助核算方面的设置。在设定会计科目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一)科目的设置要规范。财政部已制定的各行业会计制度中都系统地给出了总账科目及少量二级科目的名称和科目编码。在设定总账科目编码时必须符合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设立明细科目编码除会计制度有规定的以外,应该按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的管理要求设定,以保证科目代码的规范系统性和统一性。尤其是集团公司,科目的名称、代码等一定要做到规范统一。

(二)科目的设置要简洁。在满足管理要求和适合计算机处理的前提下,力求代码简单明了、位数越短越好,既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录入凭证的速度,应当避免那些冗长而又无用的科目影响日常工作的效率。

(三)科目设置中应该考虑到业务的发展和会计核算的进步,注意科目的扩展性。会计科目体系一经设定,其代码结构就无法改变。修改结构只能通过重新建账实现,而重新建账将丢失已输入的所有初始化数据和已输入的凭证资料。因此在设计代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要求。确定某一级明细科目的代码长度通常是以上级科目中所含明细科目最大可能达到的个数来确定的,例如,假设“应收账款”通常以客户或单位为来设置明细科目,明细科目的数量不同单位差异很大,少则几十个,多则成百上千,两位码长难以满足要求,要增至三位甚至更长,由于同级科目必须使用等长的科目编码,其他二级科目也要使用三位或更长的科目编码先按客户所属地区分类,设置二级明细。如果设定的分段代码位数较长而绝大多数上级科目所包含的明细科目个数不多时,其他科目的凭证输入速度势必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像这样的科目在设置中便需要一些技巧,一般的会计软件会提供一定的辅助核算的功能,可以将这类科目的辅助核算的性质设置为“往来核算”,将往来单位作为辅助核算的明细项进行核算,这样既减少了明细科目的设置,又增加了往来核算的明晰性与灵活性。如果不想采用辅助核算可将明细科目先分类,按分类设置二级科目,然后再设置下级明细科目,如“应收账款”总账科目下细科目,然后再按客户名称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四、初始数据的录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完成科目设置的工作后,即可将各科目余额输入系统,根据系统启用的月份不同,原始数据的录入也有区别。账务系统在一月份启用时只需输入上年余额即可,上年余额既是年初余额又是一月份的期初余额。

如果账务系统在其他月份启用,除需要输入启用月份余额外,还必须输入年初余额和一月到启用账务系统之前各月的累计发生额,这是为会计报表所准备的数据,如不输入累计发生额,由于会计数据缺乏连续性,在以后的查询及报表中如需要全年累计发生额,系统将无法提供正确的数据。但是仅仅是录入各月份的发生额,再查询以前月份的账户的明细时,还是不能得到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如果单位的业务量小,凭证的数量较少,可以采取手工录入追加凭证的方法;另一种方法适用于更换财务软件的单位,与软件公司的人员协商,使用特定的软件,将过去使用的软件的数据转出来,再导入到新的软件系统中,这样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丢失某些数据。总之,在会计年度中间实施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初始所涉及的问题较多,应尽量在会计年度的开始或者是结尾,来更换财务软件。

初始余额发生额数据录入完成以后,软件会自动地核对总账与明细账之间、借贷双方之间、总账与辅助核算之间的平衡关系,但是对这个步骤不要掉以轻心,急于进行日常的工作,应该将录入的数据与手工账之间进行仔细核对,确认二者之间无误后再进行日常的操作。原因是大多数软件在录入凭证后,初始的余额便无法改动,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再发现初始的数据有错误,便没有办法改动,只能用调整凭证进行调整,或者是作废掉该账套重新再建立一账套,重新初始化。

五、报表初始化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会计软件中通常都预置了通用的会计报表,但除通用会计报表外,单位一定还需要其他报表,这些报表是无法预置的,需要重新设定。报表通常由表标题、表头、表体、表尾四部分组成,其中表体的设置是关键所在。表体中有两类数据,一类是固定的表项目,另一类是变动的数值性数据。数值性数据须设置取数公式,从账薄、其他报表中取来,随账薄中的数据变化而变化。但是取数公式的格式在不同的会计软件产品中各不相同,必须参考会计软件所属的用户操作手册。在定义报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函数,财务人员一般不容易掌握。因此在初始化的过程中,这一项工作一般由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与单位的财务人员来共同完成。定义完报表以后还应该注意报表的校验公式的定义,校验报表内部、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避免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集团公司,集团内的各分公司向总公司提供的电子报表应严格符合集团公司所要求的格式,这样集团公司才能够进行合并、汇总工作。因此,为了做到严格的统一,像这一类的报表,集团公司应该首先定义出标准的报表,然后向分公司下发,分公司通过接收报表的方式,将标准化的报表接收到自己单位的账套中,而不应该由分公司自己定义这一类报表。

与一般的报表相比较,现金流量表的制作相对困难了一些。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具体制作,不同的软件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总结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制作凭证的同时将涉及现金流的分录,归纳到不同的现金流项目中去;另一种方法是事后调整,制作凭证的时候不进行归类,等到会计期末,再由专门的制表人统一进行调整制作。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式直截了当,做完凭证后随时可以得到现金流量表,但是对于凭证的制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凭证制作人员应熟悉现金流量表的制作。第二种方式对于凭证制作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是将工作量积攒到会计期末,制表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修改相应凭证后,制表人还得重新进行调整。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方式。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涉及方面较广泛的,内容较复杂的工作。只有在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工作中注意上面所提到的问题,高质量地完成初始化工作,才能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不必要的弯路,才能最大地发挥软件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赵伟。加入wto对我国会计信息产业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2,(7)。

[2]李守明,靳兰春。我国电算化会计与电算化审计的比较分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1,(4)。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上一篇技能教学

下一篇技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