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制度范例6篇

电算化会计制度

电算化会计制度范文1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推动本公司会计电算化发展,规范会计电算工作,按照财政局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本公司。第三条 会计电算化管理内容包括岗位设置、发展规划、建立信息系统、制定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和推广等。公司负责管理工作,各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第二章 岗位设置及职责第四条 各单位应根据工作及人员情况,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定岗定员,保持相对稳定。第五条 电算专管员必须精通财会业务,并且负责以下工作:一、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二、监督会计电算化有关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三、对财会软件进行日常维护;四、保证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财产安全;五、控制会计软件的运行;六、对操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七、负责财会软件的学习、应用和推广;八、负责组织系统内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第六条 各单位必须对操作人员的上机、密码和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管理制度。与会计业务无关人员,没有经过上机培训人员不得作为操作人员。第七条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计算机和财会软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自行修改。第八条 操作人员的密码应当严格保密;更换操作人员或密码泄密后,必须及时更改密码。第九条操作人员如果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在离开前退出财会程序,防止其他人员越权操作。第三章 电算记账的规则第十条 严格按照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软件程序,以及总公司的有关统一规定,进行业务处理。第十一条 总公司对财会软件的使用实行统一管理,未经总公司同意,各单位不得随意使用其他财会软件。第十二条 总公司负责设置一、二级会计科目。二、三级科目各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第十三条 为确保电算记账准确、高效,记账过程中实行三审制,即事前审核、事中审核、事后审核。第十四条 记账凭证原则上由手工填制,如果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已输入计算机或可从机内现有账簿中计算生成记账凭证所需数据,记账凭证方可由计算机打印输出,代替手工记账凭证;这时须由操作员、复核员、主管员共同签章,并按规定装订成册,做为会计档案保存。第十五条 出纳人员、程序设计人员不得兼任凭证录入工作。第十六条 已输入总账、明细账的数据,如有差错,均须另编补充凭证或负数冲正凭证,重新输入;如原始凭证是正确的,操作员输入错误应在输入的更正凭证中注明实际输入数据的更正内容,包括原始的日期、编号及错误原因。第十七条 存在计算机软盘或硬盘内的各种账册,在未打印成文本输出之前,应视同会计档案妥善保存,并应留有副本。

电算化会计制度范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措施

前言

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一方面,计算机的使用加快了会计数据处理速度,提升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与高效性,避免出现人工计算产生误差的现象;另一方面,电算化会计也对相关单位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1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现状

首先,会计电算化控制能力薄弱。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电算化软件质量日益显著。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控制能力较弱,而会计电算化体系的合理运行需要紧密联系着企业的日常体系,但我国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定期安排相关专业人员维护与管理电算化,更多的是基于外部人员招聘与外包促进系统控制的实现,这无疑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其次,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会计电算化体系处理数据的主要依据是现代数据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集中化与自动化,对数据安全性存在较大的影响。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的审核体系不够健全,一个数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会计系统的数据,并有可能出现系统反复性差错的现象。最后,相关会计人才道德建设贫乏。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角度来看,在管理企业电算化中,其岗位分工明确,主要涉及审核人员、维护人员、复核人员与记账人员等。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企业规模与外部条件具备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导致内部岗位存在误差,会计人员岗位杂乱,有的会计人员身兼数职,或者多个人员兼任同一个岗位,这无疑影响了操作密码的安全性,导致内部信息外泄,增加财务数据管理难度。

2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措施

2.1完善会计电算化法制

我国财政部于1994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与《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文件。但这些文件针对仅是传统范围内容,从电算化自身而言,虽然其发展较快,但相关立法较落后,无法更好地适应我国现存的内部控制实际需求,从而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效性。所以,我国需要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法制,结合其发展内容进行科学规范,制定相关的法律与法规,以合理控制,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创建一个和谐宽松的法制环境。

2.2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输入电脑之中的原始数据需要确保精确无比,且需要人工录入,由审核人员认真审核后再签字盖章,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录入,即使已经录入电脑中的数据也需要通过审核才可以继续录入其他的相关数据,以确保每个数据的准确性,因为一个数据出现失误会影响会计系统数据的精准性,甚至可能导致会计系统数据反复。内部审计作为电算化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即内部审计有利于促进会计人员及时准确的完成相应的核算工作。在实际运行中,审计职员通过对会计工作的核实与检验,可以检查出财务软件存在的不足,发现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措施。可见,积极审查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减少电算化实行过程存在的不足,而且可以促进会计核算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2.3培养“双精”人才

“双精”人才,即培养计算机与会计跨领域的人才。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操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熟练掌握电算化软件解决账务的原理,而且需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确保会计电算化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所以,企业需要定期安排会计人员参与培训,真正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值得注意的是,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需要不断加强,并合理遵循国家财政部门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如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结合经验互动沟通,保障培训的实效性。另外,企业除了需要广泛接纳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还需要挑选部分会计优秀人员到相应院校进一步学习,这样的方式无疑可以促进“双精”人才的培养,从而强化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3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满足会计电算化特征需求,需要创建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保障会计数据的准确性、高效性与安全性,而且可以使会计处理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实际需求,如会计法与会计准则,从而避免违法行为发生的现象,以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静,王蕾.浅谈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J].经营管理者,2015(32).

电算化会计制度范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它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它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报表中解脱出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正确性与全面性。但在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更严峻的考验。笔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作一些浅析。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1.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形式与手工会计系统存在差异。在传统的手工系统下,控制的内容主要针对经济事项本身的交易,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控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员的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的内部牵制制度来实现的。而在电算化系统下,业务处理全部以电算化系统为主,出现了计算机的安全及维护、系统管理及操作员的制度职责、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新内容。

2.内部控制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系统下,由于会计信息的核算及处理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控制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控制对象原来为会计处理程序及会计工作的相容性等,会计资料由不同的责任人分别记录在凭证账簿上以备查验,是以对人的控制为主;而在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一般集中由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进行处理,而财务人员往往只负责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和编码,并对计算机输出的各种会计报表进行分析。这样,内控对象转变为对人与计算机二者为主。

3.控制的实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以人工控制实现。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则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由于人们对程序的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加大。

4.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缺乏交易处理痕迹。手工会计系统中严格的凭证制度,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逐渐减少或消失,凭证所起到的控制功能弱化,使部分交易几乎没有“痕迹”,给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5.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存储电磁化。电算化系统下,原先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凭证、汇总表、分类表等书面档案资料被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会计信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如光盘、硬盘等),是肉眼不可见的,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而不会留下痕迹;另外,电磁介质易受损坏,加大了会计信息丢失或毁坏的危险。

6.网络的迅猛发展及其在财务中的进一步应用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网络技术无疑是目前IT发展的方向,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也不可避免受到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Internet在财务软件中的应用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将是革命性的。

二、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1.交易授权、执行等内部控制方法改变。由单一的人工控制转为程序控制和人工控制相结合。在手工会计系统中 ,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内部控制的方式主要是人员的内部牵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帐务的集中化处理,使会计部门传统的内部控制措施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明细账的核对等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内部控制措施,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

2.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得内部控制具有长期的依赖性并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电算化系统中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由于人们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

3.无纸化作业使会计信息系统缺乏交易痕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也就是内部控制的对象发生变化。 手工会计系统中,内部控制的对象主要是会计对象、工作情况、信息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等严格的凭证制度。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并按会计数据处理的不同过程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使会计核算无纸化,修改数据不留痕迹。

4.控制的范围扩大。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针对交易处理,而电算化系统下,由于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包含了传统手工系统所没有的控制,如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等。

5.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存储电磁化,加大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手工会计系统中,会出现由于会计人员的粗心大意、疲劳或处理环节过多等而产生的无意错误。会计电算化后,输入数据正确、计算机程序正确和设备正常运转三者具备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如果上述的任何一方出现差错,就会使处理结果错误。而且 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是肉眼不可见的,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而不会留下痕迹;另外,电磁介质易受损坏,所以会计信息也存在丢失或毁坏的危险,因此,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电算化 会 计 系统中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

三、会计电算化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算化系统下的会计及电算化岗位的职能权限问题。操作权限控制是一种基本的内控手段,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业务处理大部分由计算机操作,人为控制减少,削弱了会计审核功能。有些单位的各岗位操作权限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有的操作员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操作,使分工控制名存实亡。

2.会计人员因主观原因或技术因素造成非法操作或操作失误。这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的主要任务,因其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等很容易被仿造、复制和修改,而不会留任何痕迹,所以某些人员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利用职务之便或不按操作规程进行非法操作,如通过冒名顶替、盗取密码等手段来非法改动、销毁会计资料,给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3.会计软件的安全性及保密性问题。现有的软件系统在设计、开发阶段普遍存在重功能轻安全的现象,以至软件投入运行后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数据库呈开放状态、易于打开等。电脑的系统数据和会计信息资料有面临被不留痕迹的浏览、修改的风险,而现在许多单位缺乏操作的记录功能,出现问题后不便于追究责任。

4.会计资料的备份和保管不及时、不规范,导致财务数据丢失。在会计电算化法规中明确规定,单位应坚持每天双重备份,并分人分处保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并没有真正落实,也没有及时打印并按规定保管凭证和账簿,致使电脑一旦出现故障或磁性介质损坏时,部分会计资料就会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5.缺乏专业的系统维护人员。目前,许多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缺乏;而系统的维护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熟悉,但对会计业务不够了解,使得在系统运行中的故障不能及时分析、排除。

四、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1、建立全面规范的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

强化内控管理,提高电算化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电算化会计制度范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舞弊者大多数具有相当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作案时多采用高技术、高智能的计算机手段。目前舞弊者手法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类:

1.非法改动业务数据。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手法。该手法在经济业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过程中,通过虚构、修改、删除等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

2.非法改动软件程序或文件。是指舞弊者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对财务软件应用程序进行非法改动。或者通过维护程序来修改或直接通过计算机终端修改文件中的数据。

3.非法改动或窃取输出结果。此类舞弊的方式主要有非法修改、销毁输出报表、将输出报表送给公司竞争对手或利用终端窃取机密信息等。

4.其他非法操作。如冒名顶替、盗取密码或磁卡非待进入、仿造或模拟等。

同时,舞弊者大多通过对程序和数据这些无形信息的操作来实现其作案目的,舞弊后对计算机硬件和信息载体可以不造成任何损害,不留痕迹,且作案时间地点不受限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舞弊带来的经济损失一般都比较大。如果电算化管理系统遭到破坏,企业在恢复系统之前难以进行正常的业务活动,损失更是难以预计,甚至有可能危及到企业的生存。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舞弊现象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

1.会计软件的缺陷。目前市场上有数百种会计软件,有些单位还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各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企业使用的软件安全性与保密性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使得舞弊者有机可乘。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杨,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帐目等功能。这些都为舞弊提供了便利。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操作人员可能超越权限或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篡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以达到个人目的。

三、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一整套对会计电算化系统防舞弊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舞弊虽然隐蔽且智能化较高,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舞弊者还是无孔可入,无机可乘。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是指电算化投入使用后,为防止和减少可能发生的风险而采取的一切控制措施的总和。企业由于采用电算化,原有手工操作下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丧失作用,同时计算机数据处理易于篡改、舞弊,必须采取严密有效的措施。

1健全管理制度。包括机房、操作、文档和数据等管理制度。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和防止文档、数据等遭受非正常破坏。

2职能分隔制度。系统维护员、操作员和数据管理员应合理分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预防舞弊事件的发生。

3授权控制制度。各级人员、每个工作人员都得到一定的授权,并以密码加以控制,防止非法操作和越权操作。

4时序控制制度。严格电算化业务处理流程,防止重复操作、遗漏操作和误操作。违反操作流程和操作时序要及时予以制止。

5防错纠错制度。电算化操作中,通过屏幕直接进行业务处理的编辑和修改,一旦存盘就不能直接修改,要修改必须通过冲正或补充登记更正。并要说明理由、修改对象、经手人等,以备事后查证。

6计算机档案制度。为了防止非法改动数据,必要时可把计算机文件定义为可读文件、专用文件、保密文件;重要的文件加以密锁,以加强文件数据的保护。

7建立操作日志制度。一旦出现问题,顺藤摸瓜,可以查清责任者。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制度措施,还可以列举更多,但同时还要加强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两手并重,严格监督,才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曾强.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2,(第29卷):62-65.

[2]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财政部,1994.6.3.

电算化会计制度范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管理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建立使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在会计电算化的前提下,分析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表现和原因,谈谈如何建立一套适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控制度。

一、会计中出现的新问题

1会计存在无纸化的问题二、电算化会计处理系统下内部控制的转变

1由单一的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并存

手工操作下的一些内部控制,如编制科目、凭证汇总表,总账、明细账的核对,在电算化中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其部分内部控制功能在电算化后转移到计算机内,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平衡检查等功能。因此,内部控制也由单一的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并存。

2增加了内部控制内容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内容,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如编程、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内部控制、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操作管理等。

3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变化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

三、加强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1建立全面、规范的会计基础管理制度

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2加强对操作程序的控制

制定相应的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上机守则主要是对电脑机房内工作所作的一般性规定。操作规程则是提出了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包括各种操作命令、各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以及非常情况的处理等。这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严格对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职责分工首先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会计核算软件投入正式使用后,原有会计机构必须做相应调整,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修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等工作岗位。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等。用户部门指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如出纳),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职责分工的目的,是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能(如业务授权、执行、保管和记录)的分离,以及在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通过进行内部职责分工,以补救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

4加强系统安全与网络的安全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

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主要应从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系统各种资源、保护程序和数据的安全,减少因外界因素导致计算机故障等方面入手。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1)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2)设置操作权限限制;(3)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4)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检查,系统被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5)机房的工作环境保护。网络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软盘专用及防病毒感染。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通过上述技术可基本确保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5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审查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有关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等;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6实施人才培训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实施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企业应高度重视电算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或聘用一批精通技术、熟练应用电算化程序的高级技术人才,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

7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2

[2]黄昌勇,黄国胜电算会计基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3]阿妮塔S霍兰德现代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袁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电算化会计制度范文6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系统控制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概念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凭借电脑技术加工会计数据来提供会计信息的一般系统。散落在会计系统内的原始数据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凭证进行重新组合,借着计算机载体的作用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将这些会计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这些会计信息通过一个由会计数据、会计人员、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以及系统运行规范等要素组成的人机系统,形成完整的系统业务过程。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控制制度的特点

会计工作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扩展。手工的会计控制系统中没有数据编码、控制程序的调用和修改等技术性要求。会计进入电算化的时代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对于那些比较复杂冗杂的数据的处理更加得心应手,因而有效的扩展了会计的工作范围。

会计内控制度风险增加。手工操作下的汇总凭证、账目核对表、账目明细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不复存在的必要,这些手工撰写的文件转变为数据被录入计算机内。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大多引用了计算机技术,为会计行业增加了新内容,在这种体系下的会计业需要计算机程序员做好数据的维护工作,警惕计算机病毒的侵蚀,加强计算机操作的管理和安全保护。

(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会计岗位间的相互审核功能弱化和逐渐消失 。在以前的会计行业,一项会计工作的完整进行需要几个部门的相互协作,遵循严格的审核复查机制来确保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每项工作中,手工操作留下明确的笔迹可以追究个人及部门责任。但将会计由手工化转变为电算化之后,处理一项会计业务只要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内,经过程序的作用达到与手工层层审核达到的效果。可是数据录入发生错误,难以及时发现,以致于延误了其他的工作。

会计人员岗位权限的安全意识不高。手工与电算化交错的情况下,会计人员计算机能力良莠不齐,对于信息的保护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密保工作,原先的会计人员也会采取不设密码或者设置简单密码的方法,这使得程序的安保形同虚设,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制度

(一)关于现状问题原因的分析

新技术的应用对原有控制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手工会计时代的行业规则被计算机技术打破,部门的相互掣肘功能弱化,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虽然这节省了资源,但在一些数据的审核上存在着准确度的忧虑。

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目前会计业的人才要求是不仅了解会计必备的基本功,还要精通计算机的应用,对于网络安全的保护更要详细了解。事实上,之前手工时代的会计人员与现代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产生了一定的脱节,他们可能是会计手工时代的佼佼者,但在计算机时代难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样的,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员也不一定可以很好的掌握会计知识,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完善。

(二)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对策研究

(1)建立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在难以找到兼顾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之前,对手工记录工作人员根据能力进行精简,并引进新的计算机技术员。重新制定行业规则,对两者进行新的编排,各司其职,促进行业的良性运行。

(2)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各单位大力开展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在工作期间,错开员工的工作时段,进行分类培训,并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员工考核。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对于数据的基础录入、编排和整合得心应手,避免因为数据录入错误导致的全部失误。与此同时,从业人员可以掌握相关的数据安全维护知识,减少会计电算化时代带来的新风险。

(3)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可以对会计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段时间内,内审部门要对会计部的电算化数据进行检查,查看数据是否有不真实成分的存在。当然,内部审计不仅仅是起着监督的作用,对于会计部的工作失误进行分析,为其指出明确的改善之路,这也要求内审部门工作人员掌握良好的计算机知识,预防计算失误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4)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手工会计时代,每一项会计工作的实行都有人工痕迹的掺杂,相比于手工会计工作的系统,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过程还没有良好体系的建立。从此可见,企业应当加强档案管理的工作。使用计算机建立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资料的录入需要完整的规则,还要做好备份和一系列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