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经济范例6篇

水利经济

水利经济范文1

关键词:水利经济 水资源 探索与实践

水是生命的起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都江堰、郑国渠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古往今来人们在不停地探索和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一种资源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种经济形态就是水利经济。

所谓水利经济,是指人类根据水资源条件在不同的区域所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经济系统。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理解,试对水利经济的概念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水利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水利是一切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建国以来,我国的水利事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我们还应当看到,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依然是我们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瓶颈,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全面发展水利经济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二、水利经济的特点

1、系统性

水利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学系统,涉及到经济学中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同时还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等。

2、稀缺性

根据相关资料报告,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5330亿立方米。其中,北方水资源量为4761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8.8%;南方水资源总量2056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1.2%。世界人均水资源量为6918立方米/人,中国为2220立方米/人,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水资源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别较大,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难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量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将长期存在。

3、竞争性

水的问题,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水利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效、有序的竞争必不可少。这里其实是水与经济的关系。而经济发展,其承载力要有一个度。这种度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是一个综合系统。一个流域应该有一个综合承载力。如果你超过了这个承载力,就会自然的产生竞争,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在开发、保护、竞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4、其它特性

水资源说到底它是政治问题,政府在水利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水资源的特性决定了水利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水利设施加大了投资力度,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更加重视,这给现代水利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水利经济的组成

1、从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发展的水利经济

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是指其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所体现的特征。自然水经过加工处理以后能成为生活消费用的饮用水、工业用水等等。这些都是水资源自然资源属性的具体表现,它能够为人类产生经济价值提供效益。从这方面发展的水利经济体系主要包括水利工程、自来水供应、农田灌溉及节水工程等,其中节水技术是现代水利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2、从水资源的资产属性发展的水利经济

水资源的资产属性是指仅仅通过水的所有权的运用便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体现的特征。作为自然资源之一的水资源,其第一大经济特性就是稀缺性,其稀缺性同时包含着物质稀缺性和经济稀缺性两个方面,当一社会机构取得一定的水域所有权后,那就视为生产工具,能为所有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方面主要包括水电工程、水产养殖、水运、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等。

3、从水的环境资源属性发展的水利经济

水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在作为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要处理分解、净化还原、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它有害影响等,这就需要使用者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进行保值和增值,由此产生出来的经济产业包括污水收集与处理、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水生态保护、水体净化与恢复技术等。

4、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利经济

水资源还具备与人类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或无关的生态功能。这部分功能表现为:水资源不仅是生命的构成要素,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维持的必备要素。所有的自然生命都包含水,都需要水来维持。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利经济主要包括绿化建设、植被与恢复、湿地保持、地下水保护等。这些是生态和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水利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

四、现阶段如何正确发展水利经济

水利经济主要是围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而建立的经济模式,现阶段水利经济则是围绕水资源的属性体系建立起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经济系统。要把和水相关的因素,整合成一个系统,不是靠一个个分散的部门能够管理好的,而是要更好的发展水务一体化体系建设;强调资源整合和政府及市场调节作用。

1、政府的作用

水资源属国家和集体所有,水务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实行水资源的使用权与市场化的原则,政府保留水资源用于生态保护的权利,行使生态保护的一切职能;制订水资源产权相关法律和规划,确定不同水域的功能;制订一般水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市场动作规则。

2、市场的作用

水利经济范文2

【关键词】水利 经济 市场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国土整治开发,国民经济整体布局,生产力合理配置,都离不开水利,所以水利的兴衰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所以说,水利经济的发展是顺应社会所发展的。当然,水利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但在我国,虽然说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我们的工程效率以及水利效率都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有了较大且稳步的提高,但我们刚才说到水利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所以水利经济的继续发展也是必要的。从现在看来,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

一、水利经济的主要问题

想发展或者改革,必须要从现在所面对的问题出发。水利经济可以说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所以说我们不能只通过水或者利来考虑,我们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视角,从而让我们知道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一)增加投入问题

所谓经济,其中的首要问题就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水利行业经济循环要达到良性循环,必须在政策投入、科技投入的同时,增加资金的投入。这包括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社会集资,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资金的投入。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发挥资金的效益,才能达到经济的良性循环。为什么需要增加投入,尤其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呢?这是由于农业和水利的特殊状况决定的。当然,增加投入必然意味着高产出,而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可以为水利经济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也可以有效的节约水利经济以及工程中的成本,也是水利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水利工程供水的水价和综合利用问题

水利经济要做到良性循环,必须尊重价值规律,必须真正做到水的综合利用,为国民经济整体服务,改变过去单纯为农业服务的做法,从而更加有效的为人民提供便利。在为人民提供便利的同时,适当提高水价是可行的,因工业产品价格高于其价值,工业供水水价也应高于其价值,但提高的数额和过程都应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度上,否则容易滋生居民的不满就显得得不偿失了。在农业供水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和工业供水价格高于其价值的部分相平衡或后者多于前者时,水利工程即可以处于自我维持与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

(三)水利参与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水利经济要做到良性循环,必须进行改革,大力提倡综合经营,参与地区经济发展。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应尽一切可能为水电站等某些工业项目的开发创造条件,发展工商业方面的实体,改善经营管理,增加资金的收入。水利工程多在边远山区,远离城市,生产与生活存在许多实际困难。水利建设必须考虑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逐步把水利工程所在地建设成为中小型城市或乡镇,改变边远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四)工程管理的财务分析和收支平衡问题

在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中,不仅要做好国民经济评价,还要做好财务评价。在财务分析中,要研究工程管理单位的经济良性循环问题,使工程管理单位这个非营利性企业能够做到财务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防洪工程当前难以向受益单位收取防洪费用,但工程需要设立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修,它是社会经济大循环模式中的一环。在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收支平衡,由工程主管单位负责解决其工作条件,维持经济良性循环。

二、水利经济应抓好的关系内容

上文已经提到,水利经济不是水与利的问题,而是一个全面的问题。所以说虽然我们研究的看似是一个经济问题,其实经济也是受全方位影响的,可能其中一环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全局的利益。所以我们在水利经济的发展中,更要依托行业优势为基础动力,培养具备高科技知识的水利人才,调整固有结构,顺因民意以及市场,这其中我们主要要注意四点相对关系。

(一)正确处理宏观认识与具体落实的关系

在宏观认识上要正确把握水利经济的内涵,在微观上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对水利经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水利经济不同于水利多种经营,而是涉及水利系统各部门的全方位的经济工作。水利系统所从事的注重投入产出,讲求经济效益的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叫做水利经济。这样水利经济的内涵就非常明确,其主体是水利系统所有的单位和个人;其经营策略是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投入产出,讲求经济效益其业务范围不但包括经营活动,还包括管理、生产活动。

(二)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发挥行业优势的关系

从长远发展战略上,要以市场经济规律指导我们的水利经济工作,树立全方位、多行业、全社会的发展思路,细化到水利经济当中,我们需要的是从水资源来考虑,首先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速度,所以我们还需要壹个细致的规划去帮助水利经济的改革,争取走上一条万无一失的道路。从目前发展战术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于发挥行业优势,捷足先登,突出工作重点,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正确处理执行法律、法规、政策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首先,要用足用活已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资源管理、价格收费是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我们的权利,也是搞好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用足用活。其次,要争取尽可能多地出台一些合理的收费政策,争取多方面的投人。还要尽可能多地出台一些政策允许、群众易于接受的政策性投人措施和社会办水利的投资办法,如城市防洪费的筹集等。

(四)正确处理快速发展与提高效益的关系

水利经济作为经济体的一部分,也必然存在着发展速度与效益之间的矛盾,当然,一个稳定的工作效率是解决矛盾的基础问题。我们现今的水利经济环境发展潜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但切忌的一点就是追求速度而不求方法,这样很容易事倍功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的水利经济虽然一直发展迅速,但是不管在经济原因还是非经济原因上,水利经济的发展仍有很大潜力。但水利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需要建立在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与效率上的,而其全面性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这就使我们需要在多方面几把手全部抓起,毕竟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以,找到水利发展的制约性,就是找到了水利经济发展的方向,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水利经济范文3

(一)思想认识不足

从总体上来看,虽然一些地方水利建设在不断进步之中,但与水利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主要体现为:一是对水利经济建设信心不足,水利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明确,劲头也不足。二是对水利经济谈的比较多,落实的却很少。三是一直将水利经济看成是“副业”,都是小打小闹,没有整体规划。四是市场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差。

(二)没有稳定的投入

水利经济发展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政策不清晰,对水利经济发展没有明确的投入规划。二是在项目上只考虑如何扩大建设,不考虑建成后如何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如何使项目进入良性循环中,在设计阶段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三是项目立项时,责任人为了争取更多资金,故意虚报自有资金,结果导致项目资金严重不足,只能依靠贷款来支撑,对工程项目建设初期极为不利。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

在传统经济体制背景下,水利企业缺乏对市场的适应性,大多是在市场上搞拾遗补缺发展起来的,数量多、规模小,缺乏拳头产品,品牌优势不明显。目前,水利经济传统项目不少受到经济市场的挤压,发展道路越来越艰难。而具有水利经济优势、受国家政策支持的水利项目刚刚起步,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较低,不足以承托整个经济走向。

(四)职工队伍素质整体不高

规模小、工作艰苦、地域偏僻的特点使许多人才望而却步,再加上没有有效的用人机制,所以水利系统的人才问题也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水利企业又是国家的事业单位,靠关系进来的家属子女不在少数,这部分人要么专业不对口,要么文化程度低,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而经营者大多是搞水利出身,搞专业非常优秀,但不一定适合管理,真正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不多。

二、对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放下思想包袱,快速更新观念

在新形势下,水利经济发展要依靠“三种观念”、“五个意识”。“三种观念”指资本观念、资源促进发展观念和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市场的观念。应积极倡导这三种观念,形成科学发展观,为水利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五个意识”是指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和管理意识。机遇意识是指水利企业要有独到的眼光和判断力,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市场经济发展动态,主动寻找和把握机遇。竞争意识是指水利企业善于运用政策和周围环境增强自身竞争力。效益意识是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前提,项目建设投资要作科学性论证。管理意识是向管理要效益,建立和完善责任制,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依托行业优势做活水电大文章

近年来,各级水利部门通过与市场经济的接触,逐渐意识到依托行业优势来发展水利经济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发展的日趋国际化,水利部门要不断变换思路,强调发展自己熟悉的项目,在不断缩小的利润空间中,以降本增效来获得效益。从行业上讲,要充分发挥水利人员、资金、技术、场地的作用,大力开发水资源,如兴建水库、建设泵站、发展小水电等。小水电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应依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招商办电”的新思路,改变政府一家独占的传统做法,依靠民间投入,加大小水电开发力度,从而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三)加快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中,任何领域都不可能保持纯粹的一种成分或一种形式,水利企业要加强体制创新,吸引其他市场主体参与进来。水利企业要有忧患意识,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依靠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只有不断提高水利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资源的优势,实现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化水利人才

水利经济范文4

 

现有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深度不能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决策的需要。期望通过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观念的不断深入,使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得到快速发展。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财务评价,主要采用的指标具有明显的财务性质,其依据就是国家现行的行业规范、财税制度、价格体系等,在不违背现行政策的前提下,从纯粹财务的角度对项目的投资、回报进行计算,从而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及运营发展能力等,财务评价主要是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是从国家的整体角度来看待项目的社会性效益,剔除项目资金运转过程中的内部转移支付后,采用影子价格计算工程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即社会性效益,主要评价的是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其宏观内涵十分明显。

 

2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作为国家的一项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首先,水利工程都有投资的连续性。也就是这是一项一次性的大规模投资,这样的投资是不能够分开间歇性进行的,只有保证资金的规模和连续性,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其次,水利工程一般收效较慢。它需要大量的投资,长期的建造,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取得收益,因此,它们都需要大量的闲置资本作为创始资本。再次,水利工程具有基础性。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其他部门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成为其他部门生产的原料产品。最后一点,水利工程对人们日常消费的作用是间接的,但是对人们消费的作用还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只不过不是直接体现出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水利工程最直接的经济功能就是进入生产领域。这是水利工程最直接也最为实用的表现,是其经济价值的显性表现。第二,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的经济功能,这种经济功能是间接发挥出来的,但是其作用不容小觑。第三,为水资源的调配提供方便的功能。

 

3水利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

 

3.1政策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体制发展机制不灵活,发展思路不开阔。上有的水利部门难以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圈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收效甚微。

 

3.2水利产业经济规模单一、档次低。水利产业经济规模不大,缺乏市场竞争力。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开发力度缺乏完整、长期的科学发展规划。水资源经营企业面临着资产不优、经营无门、财力薄弱的局面,经营的产品还没有形成强势,譬如供水、水利旅游等。

 

3.3水利工程受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制约。水利工程也有其自身的负面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都是客观因素的制约,尽管许多水利工程在建造之前要经过严密的论证,但还是会产生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除了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人为因素在导致水利工程问题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一,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薄弱。第二,管理环节缺失或者滞后。第三,关系网络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大打折扣。

 

3.4资金短缺以及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一J比水利项目亟待开发,但资金缺乏,同时也缺乏筹资策略,筹资数额远远跟不上需求,严重制约着项目开发和经济的发展。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等等。水利系统造就了大批工程建设的人才,但经营管理人才屈指可数。更不能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这是造成水利经济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4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影响

 

尽管我们在形式上已经否认“水资源无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意使用”的价值观,但在实贱上还没有彻底地抛弃,在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只强调人的劳动价值,没有将水资源本身价值考虑进去,就是明显的例证。调水工程极大地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由于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经济因素的变化,水资源价值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大型水利工程的经济评价时,如果仍然不改变“水资源无价”的错误理论,会导致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失真及决策的失误。

 

4.1水资源价值影响供水区供需矛盾。为了研宄水资源价值对供水区供需矛盾的影响,我们假设除水资源价值以外其它因素保持不变,并且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完善,在此条件下水资源价值是调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调解器。具体地说,当水资源短缺时,水资源价值高,水资源越短缺,水资源价值越高;当水资源供求量越大时,水资源价值越低,甚至可以忽略水资源本身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其它因素保持不变,资源价值对水资源供需有很大影响:在考虑水资源价值情况下,由于水价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它给我们一个很大启示:在水利工程可行性评价中,在开展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状况预测时,应该充分地考虑资源本身价值对需求的影响,否则,供需矛盾的定性是不准确的。

 

4.2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影响。污水治理效益表现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为了更好的说明水资源价值的重要性,着重探讨经济效益中水资源本身价值的变化情况。污水被治理后,水资源本身效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污水被治理后因水质变好而升值和减少水资源财富损失。从资产的角度来看,水资源是一种自然财富,水资源污染意味着水资源财富的损失。水资源财富损失是指水资源因受到污染质量下降而导致的水资源资产减少。事实上,如果不对污水进行治理,那么污水将导致清洁的水资源受到污染,造成水资源财富的损失。所以,水资源财富损失确指由于未对污水进行有效的治理导致清洁水资源被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并没有将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包含在内,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必须加以改进。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应该着力于通过经济杠杆高效配置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工程可行性论证时,特别是大型的水利调水工程,开展全面的多方案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开阔思路,为正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水利经济范文5

1.水利风景区的功能。

1.1改善人居环境,保持水利生态。水利风景区的存在保护了水资源,改善了水环境,这对于风景区水系所覆盖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居民也能从风景区开发中获得适当的经济利益,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水利风景区基本的水利防洪减灾功能也能保证所在区域的湿地、湖泊、河流的汛期安全,这也为水利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前提基础。

1.2带动经济发展。水利风景区的作用从最基础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上就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优秀的水利风景区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的形象,在对外展示的过程中提高了相关地区的影响力,吸引外来资金前来投资,调动地区经济活力。

1.3促进水利的发展,改善水利部门的经济条件。水利风景区的开发为水利部门带了直接的收人,在用于水利系统的维护开发之外,还能提升水利职工的收人水平。某些水利风景区含有发电设备,在供电之外还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这无疑都为水利部门改善自身的收人水平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水利部门更加强化的自我发展能力与更加可靠的经济保证,能够增加水利发展的自主性,适时上马更多有实际效益的水利项目。

1.4文化元素的注人提升了水利系统的地位。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往往是综合性的,文化内涵的结合使得景区不但成为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人们探寻文化奥秘、寻找文化源头的上佳场所,人们在休闲度假过程中长了见识,培养了多样的文化情操,促进了精神享受上的满足。而这种文化熏陶会带给人们一种新的认识,给予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提升了水利系统的社会地位。比如街州是浙江的母亲河--一钱塘江的源头,山清水秀,有着18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将街州人引以为豪的“双子文化”—孔子文化和棋子文化融人到铜山源的开发当中,能大大提升风景区的品味,丰富其文化内涵。

2.水利风景区在水利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浙江省西部街州铜山源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铜山源水库空气清新,气候适宜,水面宽阔,水质透明,库区周边群山屹立,险峻挺拔,林木葱郁。其距离街州主城区北侧约20公里,经23省道开车仅20分钟,距南侧杭金街高速街州东出人口12公里,距北侧杭新景高速(规划延伸段)太真出口7公里。这样的自然条件、地域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在其后续开发过程中,能够促进水库发挥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对当地水利经济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强劲的助推器。

2.1旅游带动经济。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到2015年,全国旅游业的经济产值达2万亿左右,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旅游业也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水利风景区对于其他行业如旅行社的带动作用之大,自身的发展潜力之大,令人倍感欣喜。旅游业是一项综合业,它能够带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拉动千万人口的就业。针对旅游业这样的优势,现今的水利风景区旅游依然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积极完善景区服务设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促进整个水利经济的蓬勃发展。

2.2培育生态文明。水利传统经济项目功能比较单一,在可持续发展上往往会遇到瓶颈,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它从前期规划、开发过程到后期服务和维护上都有其他水利项目可以借鉴的经验。水利风景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培育了一种生态文明,为水利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缕曙光。

2.3塑造水利文化。水利风景区是一个集中展示水利设施、水利建设历史等水利文化的载体,将文化元素形象地展示给社会,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形象,水利文化的塑造将风景区打造成了多元立体的文化内涵,加深了人们对于水利建设的认识。

2.4标准化建设。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往往是地方政府、水利部门和当地群众共同关心的大项目,在各方协调统一开发水力资源,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方法,特别是某些标志性工程的建立对于未来水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在以后水利经济的发展中有了更加标准化的操作模式,提高了建设开发的效率,保证了水利工程的质量。

2.5现代化理念。水利风景区的开发是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产物,整个项目的开发理念、开发模式上都是非常具备专业素质的,对于水利规划与水利风景区的结合,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建设者大胆转变思路,解放工作思想。对于建成之后的日常管理有了全面的统筹,制定了系统的管理制度,保障景区的高效运行,后期对于景区的未来发展也有详细的方案,不会因为一时小有所成就坐吃山空。这些崭新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在水利风景区的应用,为水利经济的发展打开了局面,拓展了视野。

二、结语

水利经济范文6

板桥水库位于淮河支流汝河上游,驻马店市区西35km的驿城区板桥镇境内,水库始建于1951年,1956年扩建加固,1975年8月遭遇“75•8”特大暴雨洪水漫坝失事。1987年水库复建工程开工,1993年6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复建后的板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城市供水、灌溉、水产养殖、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驻马店市唯一城市供水水源地。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68km2,总库容6.75亿m3,大坝全长3720m,坝顶高程120m。汛限水位110m,最大泄洪流量达1.50万m3/s。板桥水库现有水面0.27万hm2,周围林草覆盖率达96%以上,湖水常年清澈,水质优于国家II类标准。

2.丰厚的资源优势

2.1水资源

板桥水库水源丰富:水库流域面积768km2,山区占1/3,丘岭占1/3;含水量极其丰富:上游5条主河道四季泉水涌动;水质优良:水库管理局从2005年至今关闭了上游流域内所有厂矿、畜养场,取缔了一切非法取土、抽沙活动,目前库内水质达国家2级饮用水标准;储水量大:水库每年除满足驻马店市供水需求外,正常蓄水都在1.6~2.0亿m3之间。

2.2鱼资源

板桥水库现有水面0.27万hm2,水深平均5m,水质良好,非常适应各种鱼类生长。水产品年产量都在50万kg以上。养殖种类有鲢、鳙、青、草、鲤、鲫、鲶、黄鱼、虾、团头鲂、银鱼等几十个品种。由于水库中的鱼类在生长期间不投放任何饲料,全部在原生态环境下靠天然食物生长。因此各种鱼类色泽鲜艳,肉质细嫩,特别是水库产的鲢、鳙鱼,以其独特的体型、滑嫩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在2008年全国水产品博览会上一举荣获金奖并成功注册“汝河源”牌商标,立品远销东北和京、津、塘地区。

2.3土地资源

板桥水库现有可开发土地67hm2。这些土地大部分地理位置优越:有的背山面水、有的一马平川、有的临近集镇、有的紧靠游园;环境适宜:经过水库管理局的多年植树、养护,这些土地已是绿树成荫、青草遍地,四周无污染、无噪音、无闲杂建筑;交通便利:通过水库管理局多年的基础建设,这些土地周围的主要干道畅通无阻,条条与省道相通,人行道宽敞明亮,条条与主干道相连。土质多样:有肥沃的黑土地、黄土地,有含水量较高的粘土地,还有排水性极好的沙土地。

3.主要做法

3.1立足水资源优势,开发旅游资源

板桥水库作为驻马店市城市供水的水源地,是市区的“大水缸”,关系到全体市民的饮水和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所以必须做到,一要供好水。加强水库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切实保障驻马店市工业扩充、农业灌溉、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二要保好水。板桥水库作为水资源保护地,要严格按照水源地保护有关管理办法,加强对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应急防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水源地保护的认识和法律意识,坚持对库区及库面环境的巡查,全天候对供水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加大水源地保护工作力度,保证驻马店市人民吃上干净水、放心水、安全水。三要用好水。牢固树立水资源既是生活资源、命脉资源,又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的观念,发挥水利效益,搞好综合利用。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的战略思想,凭借区位优势,以秀丽的自然山水生态景观为依托、水源保护地生态旅游为主题、休闲观光为突破口、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为原则;对板桥水库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期建设、滚动发展,加快景区资源的开发和景区建设,使本风景区发展成为以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水利风景区,实现风景区生态旅游带动经济,生态旅游促进生态保护和库区发展的最终目标。板桥水库距驻马店市中心36km,交通便利,是休闲观光的好去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的同时,要加强风景区的宣传,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展示水利风景区风采,提高对水利风景区的社会认可,扩大影响,给水库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利用宜养优势,发展渔业资源

3.2.1实行科学养殖,夯实“汝河源”牌生态鱼的品牌基础。板桥水库是饮用水源地,水产养殖除花、白鲢外其余都是纯天然水产品。产地已被河南省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鲢、鳙鱼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水库中的水产品已注册为“汝河源”商标。板桥鱼作为纯天然水产品,应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宣传力度,巩固本地市场,抢占外地市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2.2开展水产品加工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水产品属于鲜活产品,不易长途运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在积极探索水产品加工上下功夫,实行产业化经营,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在“销”的方式上,设立专卖店,实行挂牌销售,不断提升“汝河源”牌生态鱼的品牌效应。

3.2.3引进新鱼种,增强“汝河源”牌生态鱼的品牌效益作为水产品养殖基地,只有靠良种来打造品牌,靠大规模投放鱼苗来提高产量,引进名优鱼类,实现水库鱼种的名优化、特色化,增强其品牌效益。

上一篇建筑监理

下一篇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