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例6篇

水利专业技术总结

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一、在工作中注重学习,能及时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规范,便在工作中加以应用,坚持根据工作需要学习,将学到的技术及使用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具备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能根据工作需要,服从领导的安排,从事多个岗位上的技术工作。在北干渠三面光防渗工程施工中,我作为工程技术协助人员,负责分配渠段的施工和质量监督,竣工资料整理工作。

二、小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根据工程结构复杂、工期短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合理规划工期、精确制定资源计划、确定施工方案、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该工程被评为优秀工程。施工难度较大,作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我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取、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积极协助现场施工人员解决各种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深入贯彻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严格按照公司质量管理程序组织施工,使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均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实施完成,该项目荣获河北省省级文明工地、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和奖励,赢得了业主的赞誉,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践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石家庄海通大厦工程地处石家庄市最繁华的中山路旁、火车站对面,由于地处闹市中心,施工场地狭隘,施工难度较大,作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我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取、刻苦钻研,积极协助现场施工人员解决各种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严格按照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组织施工,使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均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实施完成,该项目荣获河北省省级文明工地,赢得了业主的赞誉,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践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

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一、加强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党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大力实施水利人才战略,紧紧围绕《“十一五”水利人才规划纲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水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2、目标任务。逐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单位负责与个人履行义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并落实继续教育的配套政策与规章制度;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经费投入,加强培训机构、师资和教材等继续教育基础建设;逐步实现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率达100%,基本达到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或集中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使专业技术人员得到与科技进步、岗位要求和个人发展相适应的培养与训练,知识结构及时更新,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为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水利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

1、大力开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继续教育。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继续教育,着力培养一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围绕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水电开发、城乡水环境整治等水利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科研任务,推出一批创新攻关与培养训练相结合的项目,实现项目、资金与人才培训紧密结合。水利部将以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和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人选为重点,加强高层次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在提高科研成果水平和效益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批跻身国际前沿的水利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水利科学家,并通过他们的影响、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优秀的创新团队。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结合水利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及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引进与推广应用等,积极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

2、加快推进中高级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加快实施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是“十一五”水利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龙头工程之一,涉及水利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建设管理、水土保持、农村水利、防汛抗旱、水能资源及农村水电、水文和水利信息化、水利移民等9个领域,与水利重点工作密切相关。水利部每年会同人事部举办1~2期示范性高级研修班,带动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水利部机关业务司局、直属单位每年围绕水利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技术课题,面向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举办20~30期专题研修班。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要从落实“十一五”规划,推进水利事业发展的高度,按照知识更新工程的总体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狠抓项目落实,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完成培训10万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

3、着力普及初级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初级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是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普及初级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全面落实继续教育工作任务奠定基础。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要以传授知识、提升技能为重点,加强水利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培训,使其夯实专业基础,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水利部将坚持每年围绕水利重点工作,制定并落实面向水利行业举办的培训班计划,及时开展水利工作方针政策、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等培训。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要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鼓励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4、统筹兼顾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加强水利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统筹兼顾水利系统现有的经济、会计、政工、卫生、安全、新闻、出版、

档案、翻译等类别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国家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有继续教育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没有继续教育规定的,水利系统内相应专业的业务牵头部门应积极承担该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指导工作,结合本专业特点,分层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实现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本业务领域内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完善机制,改进内容,创新方法,全面加强继续教育基础建设

1、建立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完善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对水利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实施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通过培训证书和学习档案,连续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水利部直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统一使用《水利行业培训证书》进行培训登记。实行继续教育评估制度,对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的继续教育总体工作、责任目标、活动内容、个人学习效果等实施综合评估;对继续教育培训班实施培训质量评估,考核培训课程和培训组织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实施继续教育统计制度,把继续教育纳入人才工作统计体系之中,对继续教育人数、时间、内容、经费等进行统计。建立完善继续教育激励约束机制,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申报评定专业技术资格的重要条件。

2、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要注意挖掘深度、拓宽广度,以专业科目培训为主导,公需科目培训为补充。专业科目培训要立足水利科技发展前沿,体现专业发展趋势,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水利部将确定部分水利专业培训科目,并印发培训大纲。各地水利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水利工作特点拟定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科目。公需科目培训要立足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发创新思维。公需科目培训按照人事部统一安排组织实施,各地水利部门可与当地人事部门联合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公需科目培训。公需科目的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国家规定继续教育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3、创新继续教育方式方法。开展继续教育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根据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精心设计培训方案,综合运用集中培训、研讨交流、技术考察、自学研究、特殊培养等多种培训形式开展继续教育,重在学以致用,取得实效。水利部将大力推广远程网络培训,充分运用中国水利教育培训网,开发适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特点的水利类网络培训课件,不断提高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探索适应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特点的继续教育方式方法,推广研究式、体验式、导师制等培训方式,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量身合体的继续教育服务,对重要、特殊和关键岗位上的人才可以采取个性化方式进行培养。

4、加强继续教育基础建设。按照兼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快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按照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水利系统各类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每年应参加不少于1个月的更新知识培训。积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聘任政治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实现师资资源共享。组织编写一批高质量的水利类继续教育教材和课程大纲。充分发挥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水利院校、科研院所的继续教育主阵地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专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效益果为目的,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或委托办学,建立生产、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协作关系。

四、加强领导,营造氛围,加大投入,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的落实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要把继续教育纳入人才工作的总体布局进行统筹考虑,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任务明确、人员到位、经费落实的要求,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企事业单位要根据继续教育任务需求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保证继续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各级水利社团和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广泛联络和动员会员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

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一)区专利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负责区专利奖的评审工作,评委会委员10至15名,主任委员由分管科技(知识产权)工作的区领导担任。评委会办公室设在区知识产权局。

(二)评委会委员应包括直接从事科学、教学、生产和管理的具有中级以上职务的专家,以及行政部门中从事科技(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领导。

(三)评委会设立专业评审组负责区专利奖的初评工作,专业评审组委员7至15名,设组长1名。

(四)区专利奖的评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每次授予数不超过15个。

(五)专业评审组委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

2.对本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或省内外本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

3.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

(六)专业评审组可以聘请本区以外的专家作为评审委员。

(七)区专利奖的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区专利奖的候选人不得作为评委会及其专业评审组委员参加本项目的评审工作。

(八)区知识产权局负责区专利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评审程序

区专利奖的评审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形式审查:由区知识产权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提交专业评审组;不符合要求的,通知申报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补正后仍不合格的,不予受理。

(二)设立专业评审组:区知识产权局根据申报项目和内容所涉及的专业和学科,聘请组成专业评审组。

(三)初评:由专业评审组完成。专业评审组选出组长1名,由组长主持专业评审组的初评工作。初评以会议形式进行,审查申报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也可进行实地考察、检验、测试,验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必要时专业评审组可进行质询,由申报者答辩。专业评审组根据审查情况、测试数据及质询情况,按照评审标准及评价指标表综合评价,产生初评结果,报评委会审定。

(四)公示:评委会将初评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对提出的异议按规定进行处理。

(五)评审:公示期满后或异议调查处理完成后,评委会召开评审会,听取专业评审组的汇报,对候选单位、候选人及其项目进行评定,表决确定评审结果。

评委会的评审会议应当有五分之四以上(含五分之四)委员参加,会议表决结果方有效。

三、评审标准

区专利奖根据候选单位、候选人所完成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评审标准如下:

(一)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构思巧妙、新颖,原创性强,在技术上有大的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实施该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后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已经开始实施并具有潜在的突出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突出的作用的,可以评为金奖。

(二)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构思巧妙、新颖,原创性强,在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实施该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已经开始实施并具有潜在的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很大作用的,可以评为银奖。

(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构思巧妙、新颖,原创性强,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实施该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已经开始实施并具有潜在的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较好的作用的;外观设计专利在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上具有较高水平,适于工业应用并富有美感,实施该外观设计专利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优秀奖。

四、评价方法

(一)区专利奖的评审按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进行全面综合评价。专业评审按照评审专家投票产生初评结果,表决通过各奖项的票数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

(二)候选单位、候选人所完成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予以奖励:

1.属于高新技术领域的;

2.我区组织、个人自行研究开发,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3.解决我区长期的技术难题,或完成我区重点攻关项目的;

4.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生态效益的。

(三)在申报之后、评审结果公布之前,若出现专利权属纠纷、被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情形,确实影响该专利法律状态的,该专利项目不得继续参与评奖。

(四)经评审符合条件的,授予相应的奖项。

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专利产出;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T-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75-0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1988年始创二十多年至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目前,安徽已经初步形成了合肥部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芜湖LED光电产业、亳州现代中药产业、蚌埠生物产业、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合肥淮南公共安全产业基地、滁州硅基新材料产业、铜陵铜基新材料产业、马鞍山铁基新材料产业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地。2011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330.3亿元,截止到2011年全省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35家,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51家,10亿元以上的83家。2011年全省部级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均居全国第一位,高新技术企业数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位。

但是,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专利产出水平低等问题。因专利具有实用性、先进性、新颖性等特点,是科技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本文章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提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面临的问题,并且在鼓励和加强其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专利产出水平等方面做出了对策研究。

一、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对专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外的研究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主要是将专利作为测度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指标来衡量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R.哈罗德和E.多马建立了著名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提出通过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未将技术进步引入到增长模型中;50年代,索洛等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了修正,将技术进步引入到经济增长的模型中,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的贡献做出了定量分析;80年代,保罗·罗默等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刘华(2002)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对我国专利制度的运行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专利制度具有激励创新的作用,但发明专利与国内GDP的增长和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相关性不强,而专利产出对经济增长有持续的促进作用[1]。张继红、吴玉鸣、何建坤(2007)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专利创新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专利创新具有一定环境依赖性,在地位空间上表现为一种集群现象。另外提出,三种专利产出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发明和实用新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外观设计的创新[2]。毛昊、张洪吉、王锦旺(2008)通过我国地区经济实力、科技研发费用投入和职务发明专利数量产出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科技投入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科技投入和专利产出的效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

二、安徽省高技术产业专利面临的问题

(一)专利申请数量少,行业结构不合理

参照《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有745家,占全国2.64%;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682.2亿元,占全国的0.91%;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的利润为69.6亿元,占全国的1.43%。2010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59683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938项,仅占全国的1.57%,位于全国第十位,占中部地区21.26%。平均每家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的专利数为1.26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2项,与广东(14.48项)、北京(2.54项)、上海(2.43项)、天津(2.31项)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行业结构专利申请不合理表现在行业总产值与专利申请数不协调。例如,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1.89%,但该行业的专利申请数的比重仅达到了34.97%。而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36.16%专利申请占46.8%,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3.99%,专利申请占10.66%。专利申请的行业结构不合理反映了安徽省某些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域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

(二)发明专利相对较少

在专利的三种分类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相对于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比较高,其数量很大程度标志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4]。2010年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发明专利占总专利申请数的比例42.64%,低于全国(59.26%)17个百分点。其中安徽省的发明专利在各领域中的比重分别为: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4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31.4%,医药制造业为67.9%,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为50%,而广东、上海、北京等地这些领域的发明专利比重都超过了70%。

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占拥有的专利比例也很小,奇瑞汽车是全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1年申请的专利数在全国汽车制造业位居第一位,但是在其累计授权的4595件专利中,发明专利仅有587件,仅占12.77%。

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一、抓住试点契机,推进专利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专利工作协调机制的建立

(一)健全制度,加大专利保护力度

制度、体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专利法律制度有效实施的组织保证,是专利工作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城市专利试点工作的启动对专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从健全制度入手,出台了一系列涉及专利管理的行政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强化专利保护。20__年6月15日,市政府以市长令的形式颁布了《宜昌市专利管理办法》,对专利产权管理、专利技术产业化、专利保护、专利扶持与奖励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市知识产权局分别与市科技局、外经贸局、海关、工商局等部门联合制订了《宜昌市科技发展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宜昌市对外贸易专利管理暂行办法》等6部规范性文件,将我市历年出台的专利工作规章制度汇编成《宜昌市专利工作规范性文件汇编》,发放到相关部门和企业,充实加强经济、科技、外贸等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

(二)完善体系,夯实专利管理基础

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专利管理体系的建设,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科技、经贸、海关、工商、版权、知识产权等部门为成员的全市专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专利管理与经济、科技和外贸管理的衔接融合;市长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专利试点工作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制定了符合宜昌市情,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专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__年,市委、市政府首次把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及专利成果转化等指标列入所辖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各县市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设立了负责专利工作的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秭归、兴山、宜都、长阳等县市出台了发明创造奖励办法,专利申请大幅增长,各县市区20__年专利申请量达到506件,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64.7。全市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效能显著、基础扎实的专利管理体系。

(三)建立机制,加强协调合作

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是保证专利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城市专利试点工作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了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以及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建立了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小组办公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办公会,加强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协调;将知识产权工作列入城市科技与经济发展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了知识产权管理与经济、科技、外贸管理相互融合、协调的工作机制。近年来,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经常联合开展宣传咨询、执法检查、打击假冒侵权、集中销毁盗版制品等活动,有效遏制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积累了协调合作开展工作的许多成功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20__年4月,工商和版权部门的代表首次出席全市专利工作会议,介绍了全市商标和著作权保护状况。

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

(一)政策先行,加大扶持力度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市逐步加大对企业专利申请和实施的扶持力度,20__年,在全省市州率先设立每年20万元的专利奖励资金,20__年变更为专利发展资金固定设立,20__年又将其增加至30万元,用于专利申请资助和扶持专利技术产业化,激励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及时申请专利并积极实施合法获得的专利技术,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市知识产权局制订了专利申请资助办法,着重加大对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申请的扶持力度,市政府颁布的《宜昌市专利管理办法》还提高了专利报酬标准。一系列鼓励技术创新主体发明创造和依法获得

自主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二)对口服务,提高企业专利保护意识

我们把提高企业创造、利用专利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专利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实现角色转换,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变坐守等候为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我们根据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模式的不同对全市企业实施分类指导、重点扶持。以我市优先发展的水电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新型建材、载电体等优势产业为重点,选择了葛洲坝集团、安琪集团、宜化集团、三峡新型建材公司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技术先进性、市场主导性的上市公司,给予政策、资金、信息利用、专利保护和运用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派专人实施对口服务,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专利管理制度,制定实施专利战略,有效运用专利制度保护创新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安琪集团是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酵母研发生产中心,目前已拥有近300件专利,从生产工艺、配方到产品包装,所有产品都已申请专利。三峡新型建材公司是省内玻璃制造业中唯一的上市公司,该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研究开发的二氧化钛薄膜自洁净玻璃项目,是国内玻璃制造业唯一由我国自行研制开发并拥有专利的特种玻璃制造技术,在市知识产权局的帮助下,该项目已获得2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3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对制造方法、生产设备、检测方法进行全方位的专利保护,该项目曾在20__年大连国际专利技术产品交易会上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王景川局长的高度评价。宜化集团是湖北省最大的化工企业,其核心技术全部为专利所覆盖,其中“用气柜稳定变压吸附真空泵出口压力的方法”获得第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该集团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专利试点企业。

(三)实施和申请并重,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民营企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大幅增加。我们根据民营企业的现状,采取以实施促申请,以申请促创新的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民营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提高其创造和利用专利的能力。市知识产权局制定了专利实施奖励办法,对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领先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的中小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服务的多重扶持,加快其专利产业化进程。市知识产权局多次举办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培训班,为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举办讲座;组织民营企业携优秀专利项目参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专利技术产品博览会和交易会;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4集介绍我市优秀专利项目的电视片,该片在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全国各地的厂商纷纷来电表达合作意向。在各种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措施促进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规模效益、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脱颖而出,这些企业专利技术实施率达100%,专利技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22.6亿元,利税3.8亿元。同时,实施专利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极大地激发了民营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永固科技开发公司研制的具有极佳密封性能、可常温迅速固化的“液体橡胶”获得发明专利,成为该公司的主导产品,在国家重点工程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垂直提升机的永久渡槽的施工中采用,得到施工方好评。燕狮科技开发公司从事气动开铁口机的开发生产,系列产品申请了20多项专利,完备的专利保护有效避免了仿造、假冒等侵权行为的发生,维护了该产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三、构建水电专利产业化平台,使专利工作与产业优势紧密结合

(一)立足资源优势,打造优势产业

宜昌市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水电资源,水能蕴藏量3000万千瓦达以上,到20__年,境内的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等大型水电站以及星罗棋布的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到2720万千瓦,年发电量1300亿千瓦时。围绕水电资源优势,全市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包括水电施工、机组安装、配套设备生产、载电体工业、电力产品制造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工业的水电产业链。这些属于水电产业的企业创造和利用了众多涉及水电的专利技术,仅三峡工程建设者在工程施工中创造的专利技术就有96项,三峡工程已经和正在利用的专利技术达到700多项。

(二)依托产业优势,构建水电专利产业化平台

为了发挥宜昌独特的水电产业优势,使专利工作与优势产业紧密结合,20__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了宜昌市政府和湖北省知识产权局的申请,在我市建立了国家专利产业化(宜昌水电)试点基地,该试点基地以三峡开发总公司为支持单位,以红旗电工集团、能达电气集团等水电企业为依托。目前,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试点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遵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推进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宜昌独特的水电资源和优势,依靠和运用专利制度,积极探索行业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机制和路子,在试点基地内逐步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产业,幅射和带动全市的技术创新,构建水电专利技术产业化平台。我们也将通过成功构建水电专利技术产业化平台,加快水电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电专利技术落户宜昌,培育和发展宜昌独特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电产业,使我市专利工作借助与水电产业优势的成功结合,逐渐由城市经济发展的插曲上升为主旋律。

四、严格依法行政,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

(一)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执法水平

为了提高专利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手段,市知识产权局制定完善了专利执法责任制、专利执法公示制度、错案和执法追究责任制、专利执法督察制度,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行政执法保护的水平和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市知识产权局注重案例的收集和分析,建立案例档案,总结侵权行为发生规律,实行打击与防范相结合,20__-20__年共受理专利纠纷案件27件,结案26件,查处冒充专利案件7件。我们坚持日常行政执法和专项整治相结合,依法严格查处和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大力维护和整顿市场秩序。20__年9月起,我市开展了专利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对大型商场、商品批发市场及食品、医药领域等重点环节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市知识产权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查处冒充专利商品2件,调处专利侵权纠纷5起。

(二)加强沟通协作,提高执法效能

市政府主持建立了由知识产权、技术监督、工商、版权、外贸、海关、

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全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案件移送制度,统筹协调,扩大跨部门联合执法的范围和效能,从源头上切断侵权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途径。针对宜昌中小企业多,企业普遍缺乏合理利用专利制度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的现状,由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合技术监督、工商、版权、外贸、海关、公安等部门共同建立了专利行政执法联动快速反应系统。系统对首批5家专利保护重点企业(安琪集团、宜化集团、三峡新材公司、稻花香集团、枝江酒业集团)实施专利保护跟踪服务,及时通报情况,使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各协作单位分工合作,实施快速高效的联合执法,较大程度地遏制了专利侵权行为的发生,有效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20__年10月,我市工商部门受理了一项涉及“变压式排风道”专利技术的侵犯商业秘密案,市知识产权局应工商部门的请求,根据快速反应系统的工作流程,立即指派执法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依法做出侵权鉴定,使工商部门得以及时结案。

20__年9月,全国人大《专利法》执法检查组充分肯定了我市建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利行政执法联动快速反应系统的尝试。

五、着眼未来,加强青少年创新思维和专利保护意识的培养

我市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起步较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市知识产权局多次组织专家走进校园为青少年学生讲授专利法律知识,对学生申请专利进行大力扶持,20__年宜昌一中就因学生获得123项专利而被业内人士称为“专利第一校”。城市专利试点工作的开展,更是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登上了新台阶,使其不再停留在单纯追求专利数量上,而是从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引导青少年科技创新向富有创意,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实践能力方面发展,培养他们的专利保护意识,提高青少年科技发明创造的水平。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因此在部级大赛中频频获奖,近两年,我市青少年获得全国性奖励24项,省级奖励400余项。

水利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1)认为如要按规定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构配件等作抽样检测,需要花费一笔不小的资金,这样会增加工程成本,减少企业利润。

(2)认为没必要设专职资料员,收集、整理、归档资料等工作让施工员兼职搞一下就行了。但实际上,施工员本身工作千头万绪,根本无暇去搞技术资料,其结果只能是:到工程接近尾声,才发现技术资料有很多缺项、漏项,于是只好补做“资料”,甚至托熟人或花钱买通检测单位做假资料。这种假资料怎能如实反映工程质量的真实情况呢?其后果不堪设想。

1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应从思想上端正认识,懂得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归档施工技术资料,不仅对在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能起到随时检查、总结和不断提高的作用,而且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也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水利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技术资料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和奖罚制度,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项:

1.1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部应加强对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建立健全技术资料管理机构,配备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专职资料员;在施工现场决不能让施工员来兼任资料员。

1.2技术资料应实行企业或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并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现场应指定专职资料员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

1.3技术资料应按质保资料和技术管理资料及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分类归档,按规定格式填写和签章,不得有缺项、漏项;技术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同步汇集,不得事后补做,更不准搞假资料。

1.4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按专业、系统归类管理,确保资料完整、真实,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核;质保资料还要求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及单位签字盖章。实行总包的工程项目,总包单位还应负责汇集、整理各分包单位编制的有关施工技术及施工方案。

1.5建立奖罚制度。施工企业或项目经理部应把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的奖罚制度中。对能按要求准确、及时、完整地收集、整理、归档技术资料的,应予以表扬和奖励,对随意涂改、伪造、抽撤或损毁、丢失等失职、渎职行为造成资料不全或不合格者,应给与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6在工程开始时,由企业总工程师向各项目部经理、主任工程师、施工员和资料员对技术资料应包含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作较详细的介绍,使他们既懂得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又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和如何相互配合、监督检查,共同搞好水利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施工企业领导和项目经理部还应定期深入施工现场,督促、检查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发现有不合要求的技术资料和弄虚作假等情况,立即予以纠正和作出处理,免得问题成堆后积重难返,无法挽回了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由于水利工程涵盖的专业和分部分项多,各专业的技术资料所包括的主要内容不尽相同;现就按阶段来分述施工技术资料的主要内容。

2.1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技术资料的主要内容

这个阶段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施工合同、施工许可证、施工企业营业执照、承建资格证书、开工报告、项目经理任命通知书、项目经理部组人员设置通知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如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主要工种技工操作上岗证书、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标准等)、图纸会审记录、地质勘测资料、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意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水利水工建(构)筑物定位测量放线记录、桩基检验报告及验收证明、地基验槽(坑)记录以及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试验报告,部分原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进场检验报告等。

2.2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技术资料的主要内容

这个阶段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有关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和材料、成品、半成品等的质量保证资料;比如:钢材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进场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钢材质量检查记录、钢筋焊接接头工艺性能检验报告、对有特殊要求的钢筋抽检报告、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配件合格证及其工艺性能检验报告;水泥应有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其内容包括厂名、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和有关主要性能试验数据及试验编号、所代表批量等;水泥进场后,专职材料员除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外,还应对其主要技术性能作抽样复检,特别是水泥安定性和初、终凝时间,必须做抽样复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以确保水利工程整体工程质量。对有特殊要求的水利工程结构,有时需要在拌制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外加剂必须有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书,其内容包括厂名、品种、包装重量、性能、主要成分和使用说明、出厂日期等,外加剂使用前必须进行性能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商品混凝土相关技术指标资料及其施工记录混凝土抗压试块试验报告、抗渗试块试验报告、砌筑砂浆试块强度试验报告;防水材料合格证及其检验报告、隐蔽验收记录、检验批验收记录、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记录、建(构)筑物沉降观测记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施工记录等。

2.3竣工验收阶段施工技术资料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