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范例6篇

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范文1

一、关注每个学生

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出来,回归生活,注重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生命的尊重,这样,德育才能走进学生心灵。德育不是我们凭空捏造的,而是源于人们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关照人的生命,而小学德育只有回到学生生活需要这个本源中去,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动,引领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爱心地生活。

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新课程标准出台,使教师的角色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一些民主,少一些指令;多一些弹性,少一些刚性;多一些个性张扬,少一些天性的压抑。多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力,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舞台场景,引导学生自主、民主地实现德育目标。让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从班级做起。

然后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氛围。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氛围,是教师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与学生进行平等互动的对话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主人,我组织了一次队会,讨论“你如何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同学们提出“希望我们班是一个卫生先进、学习优胜、纪律严明的班集体,每个人都奋发向上。”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班集体呢?在这种前提下,每个成员都积极发言,讲自己和班级成员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在班级同学们都应该把自己的困难、疑惑和心里话与老师同学交流,作为班主任我也及时疏通他们的心理障碍,解决他们的困难,释疑他们的各种疑团,这样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以智慧开启智慧,以情感激活情感,以心灵碰撞心灵,为引领学生的自主发展铺设了大道。

二、让德育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源于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生活的交往联系,德育只有通过生活,适应于生活,才会焕发活力,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1.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化

德育要回归生活,我们就不能将学生一味地圈在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主渠道,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互动网络,全面实施德育,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和社会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留优去癖,明辨是非。再引导学生在班级同学间讨论、交流,使其深化道德认识,促使道德内化。

2.善于创造性地进行随机教育

教师要抓住一切“道德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它往往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学生心理的内求性,只有准确把握机会,才能找到学生心理需求的突破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但又不能消极被动地“随机”,应充分研究分析并准确把握德育契机出现的集中点,巧妙利用和开发。

三、在德育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

对学生来说,受教育的历程本身就是生活,是构成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忽视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就会抹杀小学生的“童趣”和“童乐”,从而让学生过得非常压抑和被动,也就不能表现他们主观能动性,更别说创造性。因此,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合理设计教育进程,把德育总目标,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将德育目标分成若干层次,再把不同层次的目标分别制定不同的具体目标,使不同学生都能达到他们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便摘到果子”。如“热爱祖国”,我就引导学生从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爸爸妈妈做起。具体表现为升国旗时要肃立敬礼,拾一片校园垃圾,给爸妈倒一盆洗脸水等,让他们感受到事虽然小,但却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生活德育范文2

一、课堂导入要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创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设计出新颖亲切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比如笔者在讲《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一课时,以活动“超级模仿秀”开始,请学生上台来模仿身边的老师,让学生们猜猜他(她)是谁?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上台表演。演到逼真处,引来学生们一阵快乐友善的笑声。接着播放我们身边老师的工作照。看后问学生:“你们长大后愿意做老师吗?”学生们纷纷述说老师在我们学习、生活、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表演、观看、讲述,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老师、亲近老师、喜爱老师。所以思品课要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知识教学的做法,要变说教为心教。思品课应该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亲切交流。

又如,在导入《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请学生们模拟在学校超市购物的一个场景,包括选购的商品、选购的过程、与店员的对话、店员的态度等。然后问学生,“你在购买的过程中,享受了哪些权利?有没有权利受侵害的情况?如果有,你准备怎么做?”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的维权途径,并在今后的消费中增强维权意识。生活化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成为生活的舞台,把固定的文字变成形象化的内容,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了教学和生活的关系,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情境案例要生活化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出发,设置真情境,提出真问题,引导学生真思考,实现学生真参与,努力使教学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例如我讲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课时,播放视频“因路线争执出租车司机撞死乘客”一例。这则真实的事例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乘客心胸狭隘”,“司机不懂得控制情绪”,“他们都没有宽容的心”。“如果双方都能宽容一点,那事情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接着请学生模拟乘客和司机之间的对话。

第一组学生是这样说的,“对不起,前方正在施工,只得绕道通行。”“没关系。”教师接着问“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呢?”

第二组学生说,“对不起,我走错路线了。”“没有关系,这条路我还没有走过,正好欣赏一下沿路的风景。”“你去做什么呢?”“我去体育馆打羽毛球。你喜欢这种运动吗?”“我也很喜欢,我们下次一起去,好吗?”“当然好啊。”

这个身边的事例感染了学生,教育了学生。“多一点宽容,内心就多一份平静和安宁;多一点宽容,甚至能赢得友谊。”学生从中感悟到今后在自己的生活中应多一些宽容,宽容利人利己。所以,我们要善于对情境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进行充分地挖掘,配以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层层深入,以实现“三维”目标。

我在讲授《文化习俗多姿多彩》一文时,先播放视频,展示南通的民俗特色。然后我问:“作为南通的小主人,你能告诉大家南通的哪些民俗风情最能吸引八方宾朋吗?可以从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名人、风土人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介绍。”学生畅所欲言,“张謇”、“近代第一城”、“西亭脆饼”、“蓝印花布”……通过身边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我们本土多姿多彩的文化习俗,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作业设计要生活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作业的功能不能仅仅局限于巩固和检查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应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重在体验和引导。作业的设计应该追求个性化、开放性,生活化、参与性。

比如我在讲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后,给学生布置了个“快乐人生”的作业。

1.每天对你周围的人微笑三次以上。

2.对你的亲人要表示感恩。

3.原谅无意伤害你的人。

4.一个星期至少做一件帮助别人的事情。

5.每天对你身边的人说一句赞美的话。

如此富有生活味道的作业,把知识和生活紧紧相连,相信学生一定会在兴趣盎然中愉悦地完成,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理践行。

再比如,讲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后,可以让没有亲身参观上海世博会的学生在网上参观世博,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用E-MAIL发送给网友看;也可以让学生向信息技术老师求教,利用网络技术为班级创建一个主页,在虚拟的社区里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园网的BBS上一些有创意的话题,吸引更多的同学进来参与讨论。当然在网上运用一些搜索引擎查找有关资料时,对于弹跳出来的不良网页,要加强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及时关闭,绝不浏览。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让学生真正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让学生真正做文明守法快乐的网络人。实践性的作业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并在体验感悟中发展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生活德育范文3

传统很大程度为我们提供了道德生活的规范和方向,但我们不可能回归传统社会,因为从制度伦理的角度看,传统社会存在不合乎民主正义的要求。换句话说,传统社会存在的制度之恶,妨碍了德性的践行。为了保证传统美德的践行,我们必须除却制度的恶,确立和增进制度的善,实现制度的正义。正义的实现在于民主,民主意味给所有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指出,“中国梦”就是为了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每个人有追求和实现与祖国和时代一起进步的理想机会,并能与人共享,是社会美好的状态,也是正义的社会。但这种正义的实现需要民主作为保障,民主是产生正义的条件。罗尔斯认为,要为正义观念的产生创造条件,即他在《正义论》中所称的“原初状态”和《政治自由主义》中所关注在多元对话的环境。根据导向两个正义原则的程序设计的“原初状态”,可以概括出以下合乎正义的条件或平等协商的条件:

(1)有达成共识的意愿;

(2)处于相互对等的地位;

(3)理性而相互冷淡(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也考虑他人的利益);

(4)达到反思性平衡。这种“原初状态”就体现了民主所要求的平等、理性、尊重他人利益等价值,符合这这种状态就会产生正义观念。民主不仅给人们带来正义观念,也带来团结。罗尔斯希望借助正义观念达成社会永久合作的理想状态。他认为,自由平等的公民有了正义的观念并依此行为就能达成永久的合作,或者实现自由平等公民的联合或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方法就达到了这一目标。将我们党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总结为“团结—批评—团结”的民主方法,“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按照我们的经验,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正确的方法”。也就是“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他说:“我们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党外。在各抗日根据地里,我们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处理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几部分军队之间的关系、几部分干部之间的关系,都采用了这个方法,并且得到了伟大的成功。”民主之所以是实现正义和达成团结的条件,在于民主规范我们的行为,对我们发出了道德要求。如果我们希望与人联合或团结,我们就必须要接受他人意见,理解他人,与他人达成共识的意愿;如果我们要说服他人,我们必须有说服他人的理由,这就要求我们有理性;如果我们与人讨论,我们就必须尊重他人,将他人视为与我们人格平等的主体;如果我们能展开批评,一方面我们必须在制度上保证批评者的权利安全,避免被批评者的侵犯,另一方面被批评者也要有接受批评的胸怀与勇气;如果我们能做到自我批评,我们就必须有自我反省的道德意识。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实现正义和团结,就必须过民主的生活;我们希望过民主的生活,就必须接受民主所要求的道德。正是基于民主生活导致道德生活的信念,杜威将道德的训练等同于对民主生活的参与,开展经验、思想的交流与分享,通过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方式,让人获得道德发展。“民主是共同生活方式,在共同生活里,相互自由协商支配一切,合作而不是残忍的竞争是生活的规律;民主是一种社会秩序,有利于友谊、审美和知识的一切力量受到热爱,一个人能发展成怎样的人,就发展成为这样的人。这些东西至少给我们一个出发点,把灌输民主的思想和目的作为参照点”。在杜威看来,只有参与广泛的民主生活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将自己闭锁于狭隘的社群的人不能称其为有道德的人,“一切能发展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参与范围越广大,个人的道德发展就越充分。科尔伯格认为,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到最高水平,即公正阶段,只有通过民主参与,过公正的生活,“通过一个公正的生活共同体的活动过程,可以达到自我管理和自律的目的,同时也成功地提高了团体成员的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他指出,“提供道德和公民品质发展所需要的主要参与经验是学校”。与杜威一样,称尔伯格也要求将学校转变为民主的学校。

二、结语

生活德育范文4

【关键词】学生德育生活

新课改对学生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树立“生活德育”的观念,学校德育应走到学生生活中去,让学生充分释放学生潜能,激发创新精神。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发展德育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生活。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它走进学生生活呢?

一、更新观念,尊重学生人格

传统的学校德育重灌输,轻体验,向学生一条一条地灌输古今中外的美德和规范,全然不顾学生的体验;重防范,轻赏识,一旦学生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像交警对付违章车辆一样,唯章独尊,把学生赶进机械服从的狭路。这样教育虽然能取得短期的效益,但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伤害了学生的人格。

教师面对的是具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仅是教育的条件,而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尊重学生人格意味着绝对接纳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论他们在种族、年龄、家庭背景、个人表现上如何;意味着完整的接纳学生,教育者不应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和习惯爱好对学生予以接纳或排斥,不仅接受学生的光明面、优点和长处,而且接受其阴暗面、缺点和短处;意味着充分相信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价值的人。教育者尊重学生的人格,就会亲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乐于感受和了解学生鲜活的思想,进行耐心而细微的帮助和教育。实践证明,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德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德育进入学生生活的前提。

二、突出重点,优化生活德育

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学生的生活是广阔的、丰富的,如课堂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等。由于各种生活有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学生参与不同的生活,就会有不同的要求,突出重点,以提高生活德育的有效性。

1、课堂生活,应重在感悟和体验。学科本身就蕴涵着许多德育内容,如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感悟课文的情境、情节,在情感上同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收到陶冶情操,启迪心灵,影响发展的教育效果。又如数学课,要让学生多体验辩证的思想,严密的逻辑,精确简洁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与自然的能力。而且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丰富情感,严谨的治学态度…… 都将感染学生,甚至影响学生一生。这实在是比僵硬的说教强一百倍。

2、课余生活,应重在交往能力,做人准则的培养。“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在课堂学习之余,师生在生活中以平等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在建构师生间交往关系的同时,也创造着生活,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也建构着自我。另外,在自然、真实而直观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间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交往,学会如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何与他人共存、共享、共进,习得做人的本领,提高做人的能力。

3、家庭生活,应重在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过去,由于物质的贫乏,生活的磨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弥补了学生德育的软弱。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家长往往把孩子生活中的困难、劳累和挫折一起承担起来了,致使不少学生自理能力差,碰的困难、遇到挫折时往往束手无策。无论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还是面向未来的要求,都要十分重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4、社会实践,应重在参与。当今的我国社会生活涌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育德的大课堂。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这片热土,从看周围的变化来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自我思想,自我提高,以学生的眼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例如,开展“法庭听证”、“我当售货员”、做护路先锋“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各种社会职业的作用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倘若学生不参与社会生活,就不可能获得深刻感悟,他们在学校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就不能上升为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

三、注重参与,发扬主体精神。

在德育过程中,把学生看做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的生命体,就应为他们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发展的良好环境,注重主体精神的发挥,注重参与的全体性。

1、注重良好环境的创设。学校的一切德育活动,如文明礼貌教育活动、晨会活动、爱国卫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应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德育活动的系列化、制度化和阵地化,努力构成一个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实现潜移默化。如在晨会课开创“生活万花筒”、“欢歌一曲”、“教师点评”、“实话实说”等有现代气息的栏目,为学生喜闻乐见。又如,天降大雪,带领学生一起踏雪、画雪、写诗;春风送暖,和学生一起踏青、放风筝等;在野外开展自护、自救等演习;组织学生写友情劝诫信,帮助好朋友一起改正缺点等。

生活德育范文5

关键词: 德育 生活化 学校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关系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工作起到导向和保障作用,然而中学德育现状不容乐观。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比较低,原因多种多样,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德育脱离了学生生活。中学的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导致学生虽然能受到感性的思想教育,却无法真正内化为现实的理。为此,要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归根到底还是要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着手。教育是为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并更好地立足社会而服务的。因此,生活与德育必须相结合,用生动的生活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与发展告诉我们,德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土壤,日常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因此,要大力提倡在生活中实施德育,促进德育生活化,积极创设社会化的德育内容,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如何才能让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目标贴近学生生活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呢?我结合我校德育工作情况,针对如何使德育工作生活化,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谈谈认识。

一、营造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润物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校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有潜在的育人功能,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同化等方面的功能,它能净化人的灵魂,规范人的言行,对学生起熏陶和感染作用。营造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

为了更好地加强德育教育,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我校结合办学理念和宗旨,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营造学校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进一步抓好校园整体布局,努力营造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环境。例如:特别重视绿化、美化建设,做到见缝插绿,从小小的滴水池到古木参天的古银杏树,校园中到处可见花草树木,目前绿化覆盖率达65%以上,让学校深处绿色之中,教室前后不是葱绿的树木就是宜人的花朵,校园内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四季常春,学校成了学生学习的花园。这种花园式的教育环境,既让学校充满了活力与生机,又营造了美好的意境,促使学生养成了爱整洁、讲卫生、爱绿化、爱劳动等良好习惯,在无声中起到了激励、教育、感化的作用。在加强绿化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关注人文环境的建设,争取让每一块墙壁都能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熏陶学生、教育学生的阵地:在校园里布置醒目的名言警句、通俗易懂的标语,在校园的绿地上树上“爱护花草,人人有责”标语牌,在走廊上挂上一块“轻步慢行,悄声勿语”的标语牌,从校门口的“天道酬勤、学无止境、厚德载物、玉汝于成”到教学楼顶的“爱……”,时时处处给予每位师生启迪;在教学楼道内装饰名人画像、格言警句;教室统一布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常规》,教室墙上挂着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的画像及其名言警句,激励学生珍惜光阴,刻苦学习,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处处体现出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逐步形成正确的理想道德。

二、打造特色文化阵地,引领德育发展

树木植根于土壤中才会茁壮成长,德育只有植根于文化土壤中,才会根深叶茂。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以校本课程教学为载体,以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为基础,建立仓中传统文化特色阵地,引领仓中德育教育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德育资源。我校德育本着传承文明、更新文化的要旨,从优秀文化传统和儒家伦理的精华中汲取养分,并同当代社会的道德理念相融合,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思想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德育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是学校开展部级德育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大渠道。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窗口”,集展览、学习、活动于一体,为我校学子营造了一个浓浓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学校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积极开展“无锡诗歌”、“祗陀寺文化”、“倪云林其人其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读本――走进经典”等校本课程活动,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修身的人文氛围,为学生道德的发展提供导向,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传承民族文化、提高道德素养的自觉性,为仓下中学充分利用和挖掘本校特有的人文资源,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夯实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三、塑造德育榜样,润物无形

一些学生喜欢“追星”,其实“追星”就是追榜样。榜样示范是有效发挥德育功能的好方法,一个好的榜样胜过千言万语,对中学生的说服力是极大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要重视发挥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

1.地方历史名人的典范

无锡历史悠久,山水秀美,人杰地灵,名流贤士辈出。泰伯、李绅、倪云林、华彦钧、秦邦宪、钱穆等名人贤士的诗文和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他们传奇的一生、炉火纯青的思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品德和光辉的形象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激起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积极上进。因此,中学德育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崇拜偶像心理,发挥地方名人的典范作用,让它为德育“服务”。我校在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专门设立了二贤堂,用来纪念仓下地区的地方历史名人唐代诗人李绅、元代大画家倪云林。把他们作为学生学习的道德榜样,让学生在了解认识家乡的历史名人的过程中,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增加他们的道德认识,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学生置身于二贤堂,在这里学习、诵读,无形中感受到了历史伟人的魅力,受到了无声的教育和感染。这对德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胜过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

2.学校教师的示范

教师肩负着培养青少年的重任,其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世和各方面的表现,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潜伏着某种才能的素质,这种素质犹如火药,为使他燃烧起来,必须有引火星,而教师的榜样就是引火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将是学生模仿的范本,只有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学生才可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发挥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基于这一认识,我校积极强化师德建设。例如: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规定仓下中学教师校园文明用语和禁语。每学期与每一位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我校于2009年3月9日全面启动了“师德规范在心中”大讨论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全体教职员工在认真学习《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进取,努力做到在反思中不断整改,在实践中完善自我,使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3.学生的样板

在中学学习生活中,总有一部分学生走在前面。他们的表现恰恰是老师要求其他同学做到的,给予他们肯定性的评价,介绍他们的事迹,鼓励同学向他们学习。这种“样板”的方法对教育学生有很直接的示范作用。为了在学生中树立德育学习榜样,我校每学期都由学生自己投票选出每个年级的优秀标兵:三好生、学习、双学、劳动、体育、见义勇为标兵,将他们作为学生学习和赶超的榜样。另外,我校还在校门口、楼道口、宿舍门口、走廊张贴优秀学生事迹、往届考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学生的情况,让学生每天都能见到,每天都能受到触动和感染,通过榜样的无声鼓励,起到无声的督促和鼓励。因为他们从学生中来,与全体学生朝夕相处,为大家所亲近和熟悉,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使大家感到更真实、更亲切,因此容易引起共鸣,容易激起上进心。它可以促进中学生互相学习、你追我赶、共同提高。

四、创造德育实践平台,增强情感体验

“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博物馆墙上一句醒目的格言,其核心就是“我做了就理解了”。而做,就是实践。德育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单一的德育知识灌输和说教不仅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兴趣,有时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中学德育要提高实效性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实践。德育一定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积极感受,不断体验,不断内化积累,健康发展。中学德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实践。实践体验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前提。

为此,我校在社会上为学生铺设了泰伯庙、倪云林的墓地、云林纪念堂、钱氏故居、阿炳故居、许巷惨案发生地、陈凤威烈士战斗遗址等多处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到基地参观、学习,使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培养了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还不定期地开展“精彩人生从《弟子规》开始”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邀请陀寺主持本智大师、无锡市德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津容先生到校,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我国数千年优秀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了前进的动力。通过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把家乡名人的故居和纪念地作为德育课堂,让学生追忆家乡名人的生平故事,感受家乡名人为学的刻苦与勤奋和热爱家乡的情感。这样的参观实践活动将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真切的印象,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塑造学生的人格。

生活赋予中学德育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现实生活也成为德育的一大动力。把生活还给学生,让德育回归生活。生活化教学给德育涂上了色彩,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体验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能力。生活化的德育使中学德育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为中学德育增添了生命力。

参考文献:

生活德育范文6

学校的生活是制度性极强的生活。自“制度化”教育产生以来,“学校是一种制度性存在”。[1]学校制度指的是为了指导和约束学校的行为和学校有关的组织、机构、人员等的行为而制定的教育法律、规章等成文的正式规则体系。[2]学校制度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由政府有关部门颁布,学校必须执行的国家政策和法规;另一类是学校自行制定的有关规章,这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组织内部公约之类的文件。学生的学校生活大部分都处于制度的制约之下,在作息方面有生活管理制度、课表安排制度,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有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在学习方面有考勤制度、考试制度。制度具有自己的德性,我们可以对制度本身进行道德上的评价,也就是可以对学校制度的合道德性以及合道德性的程度进行道德评判。由于学校制度所具有的规范性、强制性以及超越情境性的特点,有德性的或合德性的学校制度,能够通过营造道德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其蕴含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可使人在德性道路的追寻中去体验、感受德性之美,认识它对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进而在主动选择中追求德性的完美。但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如果学校的制度不符合德性的话,它必将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当前的学校制度在制定过程和内容上都存在着不道德的因素。

一、从学校制度的制定过程来看,学校制度制定的程序不民主

学校制度关涉各方利益,出于民主原则,学校制度应体现学校整体意志而不是某些个人意愿,应关照每一个学校成员,平等地关怀学校成员的应有权利。因此学校制度的制定应该是学校成员民主参与选择和确认的过程,而不是相关管理人员权利博弈的结果。学校制度的起草人应对学校成员讲清相关制度制定的目的和意义,对有关条款进行解释说明,并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大家充分讨论,要切实考虑制度的可接受性。尤其是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德育制度的确立,更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听取学生的意见,得到学生的支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权利与资格。学校制度要真正起到对学校成员的道德教化作用,就应该得到学校成员的理解与同意。这也是学校制度得以确立存在的基础。但是,在当今科层制的主导下,学校制度的制定更多的是出自学校领导层的单向操作,很多时候,学校制定制度时并不会征求学生和一般教师的意见,制度的目标和内容反映的是管理者的需要,是成人角度的制度,这就很可能会忽视教师教育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和一般教师只有服从制度的义务,而没有制定制度的权力,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成了具有强制性、单方性的教育条文。这样的制度制定过程中体现出的是专制主义、成人主义,是一种制度性的不公正。学校制度德性的不公正,不符合民主、公平的道德价值要求,不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二、从制度内容上看,学校的制度有着功利化和去道德化倾向

学校制度的功利化倾向,主要指在升学压力之下,学校制度重视学校升学率的提高,忽视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以及在此前提下,追求制度的即时、显性功效,轻视制度的长期效益的“急功近利”取向。学校教育具有实现社会分层的功能,在我国,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靠的是“开门又关门”,[3]通过“开门”,学校为所有人提供通向上层社会的机会与可能,又通过“关门”,将大部分人挡在上层社会之外,而“关门”的最主要措施便是学校教育的分层,将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因此,如何实现从低等向更高等级的上升便成为向上流通的关键,这也就使得学校的升学率成为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最重要指标。伴随着高升学率而来的是名校、名师的称号以及显性或隐形的高收入,这就注定学校必然通过种种方式来实现理想中的高升学率,而规章制度,则成为其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比如,非常普遍的或明或暗的快慢分班制度,就是一种典型的为了升学率而集中优质资源对一部分“有前途”、“有希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而对升学希望不大的学生进行“战略性放弃”的不道德制度。学校制度的功利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重视制度的及时效果、显性效果,忽视制度本身所应该具有的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比如,大部分制度的重点都在与学生所应该遵守的规范以及应尽的义务,强调的是对学生的控制,缺少对权利的思考与设计,重视的是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上,轻视积极健康行为的养成。这样的制度往往给人一种强制与压抑感,无法唤起人的道德自觉,不利于品德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学校制度的功利化倾向导致的后果之一便是学校制度的去道德化倾向。学校制度的去道德化倾向是指学校制度的运行越来越不受道德的约束,道德已经不再成为一个考量的尺度。[4]这种在道德上不置可否的倾向,使得制度中的很多内容违背道德的要求,也容易使处身其中的人逐渐适应这种不道德而逐渐丧失道德上的敏感性。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对个体道德发展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可能从积极的正面作用转化为消极的发面作用。

上一篇幼儿品德

下一篇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