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管论文范例6篇

会计监管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范文1

政府一方面作为社会公共秩序的管理者,另一方面却又是国有资产所有者。就后者来看,政府是以地位平等的私法主体的身份介入了私法领域。此时,会计监管所调节的便是政府本身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要将其强行划入公法或私法的任何一个领域显然都不太合适。会计监管还包括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性监管。这种监管规范是通过民主程序由该行业所有成员共同制定的,属于当事人之间的私人协议,具有私法性质。但是,自律监管规范一旦制定出来便会对所有行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要求其共同遵守,违规的注册会计师也会受到行业内部的自律性处罚。这种强制性的权力行使方式对应的却又是公法。可见,会计监管兼具公法和私法的特征,其调节范围属于私法领域,采用的调节方式却又主要是与公法相对应的公权力行使方式。二者融合进同一部法律,如何协调不同的调节手段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市场上客观存在的失灵现象使得监管成为各国政府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增强投资者信心的普遍做法。我国政府也设置了庞大的会计监管部门,相关政策、法规层出不穷,但监管效果却不理想。这说明目前的监管体制肯定存在问题。

(一)从历史上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始终以刑法(公法)为主

基本不存在私法精神,市民权利长期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建国后,实行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计划就是法律,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也一直没有得到体现。由此形成了事实上的公法一元化法律结构,和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一脉相承。这一点,反映在会计监管方面就是政府对会计的监管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政府监管部门权力的过度膨胀必然导致对社会个体的权益保护重视不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其造成侵害。例如,《会计法》对会计违规行为的处罚大多强调从严从重,殊不知,从严从重本身就是执法者对法律的背离。政府监管机构畸形发展的另一个后果是遏制了社会自发机制的形成,无法调动社会资源。而仅凭其有限的人力物力,恐怕它既无精力也无可能对纷繁复杂的会计市场进行监管。

(二)权责对等是防止权力滥用的基本要求之一

但我国立法在赋予政府监管会计市场权力的同时却没有明确监管无效时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这就为政府寻求监管权力的过度扩张解除了后顾之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监管部门本身不愿接受社会评价,另一方面也在于监管效果难以衡量。就后者来看,资本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衡量政府会计监管效果的做法也仅仅是检验监管政策给股票价格带来的影响,尚未深入到会计市场其他方面。而我国则步入了另外一个误区,以查处的会计违规金额、涉及的单位数目、被惩处的人员数量、罚没的款项以及历年的增长数来衡量政府会计监管的效果,客观上刺激了监管权力的滥用。

(三)多头监管导致的权利之争以及责任的相互推委也是一个突出存在的问题

1951年以来,我国财政部一直是会计领域的权威管理部门,但1992年成立的证监会在会计监管问题上却与其存在权力交叉。前者无法摆脱其将政府利益置于优先地位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后者则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最高目标,冲突难以避免。例如,财政部制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会计准则(包括披露准则)与证监会制定的适用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规范就存在矛盾。权力界定不清的直接后果是监管工作不协调,企业会计疲于应付、无所适从。证监会2001年年底出台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要求企业上市或上市公司再融资需要进行双重审计的规定则是多头监管的另一具体表现。

三、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改进

(一)框架构建

在构建不同的会计监管框架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从法学角度考虑,最为重要的是违规行为的危害范围;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则主要取决于监管成本(主要是信息获取成本)的大小。就前者而言,如果违规行为侵犯的主要是私法利益,通过私法手段足以遏制违规行为,就无须采用公法的手段;反之,如果侵犯的主要是公法利益,或侵犯的虽是私法利益但私法手段不足以保护受害人,则应该采用公法的调节方式。就后者而言,如果受害人自然拥有违规者的信息,那么通过民事诉讼手段就可以调动其私法执法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信息,极大地节约社会成本;反之,如果没有特定的受害人且不易获取违规者的信息,则应设立统一的公法执法机制以降低众多个人私法执法的社会成本,因为公法执法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公法执法机构可以借助国家权力获取信息。就会计监管来说,虽然涉及的主要是私法利益,但作为私法主体的受害人并不确定且难以掌握违规者的信息。以上述标准来看,似乎公法形式的监管比私法形式保护更为直接有利,但如前文所述公法手段也存在缺陷,这使得私法手段在会计监管中的运用又受到重视。理性的选择只能是两种调节手段的改进与融合:一方面通过权力制约加强对公法监管机构自身的监管,另一方面通过成本和收益的重新设计为私法调节提供足够的诱因和制度保障。

(二)实现机制

会计监管论文范文2

(一)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监管的基础性条件一般情况下,会计监管总是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无论是行政性的会计监管,还是自发性的会计监管,都是基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满意度而考虑的。会计信息质量不佳,要通过会计监管行为来改善。只有掌握了会计信息质量状况,才能针对性地采取会计监管措施。

(二)良好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会计监管的针对性客观、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能够给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的相关信息,以便政府、股东、其他利益相关者作出合乎自身利益、科学的决策,同时有利于企业自身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进行能动地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市场发展。会计信息质量也给会计监管指明了方向。譬如,在债务重组业务中,会计信息能够反映出企业重组后,资产的变动,收益或利得的增加(减少),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利益重组来调节利润,此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下降,因此在会计准则相应将该部分调整为“资本公积”,不再确认为收益。

(三)科学的会计监管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监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会计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会计监管不到位,会计信息质量较差,会计报表反映出来的内容几乎给决策者没有任何帮助。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内控规范等会计监管体系文件陆续出台、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也推动了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

二、强化会计监管,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一)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信息提升质量的前提。一般来说,会计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企业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之一。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各会计主体要按国家会计工作基本规范、会计准则或类似规范性文件,从人员配置、业务办理、授权审批等进行会计基础工作。很明显,只有严谨的会计基础工作,得到的会计信息质量起码才是真实可靠的。

(二)加强行政性监管,按相关准则与制度衡量会计信息当前,我国会计工作是由财政部主管,其他相关部门根据业务要求进行管理的。当前,我国会计行政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在于人员监管、制度完善等角度来进行管理的,而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实质性的监管不强,这方面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财政部门应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配置情况进行检查,要求持证上岗,对于账务处理、内部控制情况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增强在具体会计业务处理中的话语权,辅之其他监管部门的行政性要求,这样才能切实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三)完善自发性监管,满足会计信息质量使用者的要求会计处理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参数需要估计和预测,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残值、或有事项等,这种预计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预计的结果是否与实际情况吻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这个角度上说,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自发性监管的基础。事实上,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地纠偏过程。企业除会计人员在业务中进行自我监管外,其他手段也很重要。如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等,对于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三、结语

会计监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铁路建设;财务管理;会计监督

当前铁路建设项目财务会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为了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完善路网体系,铁道工程将在铁路现代化这个新层面上全面展开。根据国家2004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2005年的《铁路“十一五”规划》等政策文件,我国将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加强对铁路的投资建设。“十一五”规划指出:2006年—2010年期间,铁路拟建设新线17000公里,总投资约12500亿元,平均每年投资2500亿元。为了应对2008年9月以来国际爆发的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2008年11月国家批准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调整规划指出:至2020年以前,铁路拟建设新线57000公里,铁路总投资将超50000亿元。建设规模之大,标准之高,投资数量之多在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运动,作为铁路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人员,铁路建设资金符理和使用的直接执行者,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确保铁路建设项目如期建成交付运营,这是艰巨而具有挑战性的光荣任务,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笔者自2000年以来有幸参加了我国铁路火中型项目神木一延安铁路、西安一南京铁路(西合段)、宜昌一万州铁路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一线的专业管理人员,深感责任与荣誉并存,机遇与风险同在,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谈谈如何加强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监督。以期抛砖引玉,为广大同仁拓展思路提供参考。

一、铁路建设项目财务会计的作用及重要性

铁路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技术含最高,涉及专业面广、不确定因索多,风险火等特点。铁路建设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铁路建设项目,从计划到建成投产,一般应经过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即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阶段和路网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交付运营等步骤。财务会计的主要作用是在实现其职能任务的过程中,对铁路建设工程备项经济活动施加影响,对资金使用及其运动进行核算分析,作出预测,对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实行严格监督审核把关,达到投资控制的目的。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经济活动,它以资金管理为主线,会计监督为手段,成本控制为目标,必然会渗透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这无疑是现代铁路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任何阶段忽视了财务管理,就会使整个财务管理链条脱节,这是财务工作的连续性决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客观需要。铁路建设项目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有效的财务管理,要达到依法、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科学概算、规范执行和有效监督,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目标,加强铁路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尤为重要。

二、铁路建设项目财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的深入,铁路基本建设项目暴露出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监督和投资控制观念缺失、管理缺位,造成很多不应有的建设流失等情况,严重的甚至导致项目不能按期完成,达不到预期建设目标。主要表现在:①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不细致,帐目乱列乱支,随心所欲,领导和审计检查部门需要了解的基础数据一问三不知。②建设资金管理不严,监控不力。建设资金随意存储,遍地开花:挪用、串换建设资金搞非生产性开支:长期大量保持较高的银行存款余额,造成建设资金闲置浪费:为了完成投资计划搞虚假验工计价,超拨工程款,造成建设资金流失:对施工单位资金缺乏监控机制,建设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工程进度。③会计参与决策职能缺失,部分建设单位领导和工程技术部门人员认为财务分析论证麻烦,会计监督碍事,所以很多决策意见直接绕开财务部门。④建设项目部门之间沟通联系不够,信息不畅,造成财务部门对工程内容、质最、进度一概不知,工程技术部门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一窍不通。⑤会计监督不力。

有些项目会计职能仅限于记账、算账,会计监督职能弱化,各项经济活动如脱缰野马,恣意违纪违规违法。

原因:1、从客观上讲。铁路建设规模的高速发展和建设项目的临时性客观上造成了专业建设财务管理人才短缺,铁路现代化必须要有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的财务管理队伍,2005年以前铁路建设每年要完成500亿元的投资任务,而铁路跨越式发展要求到2020年平均每年要完成投资3000—4000亿元以上,专业建设财务管理人员的严重不足,有些项目机构财务人员大多数都是从铁路运营或者多经单位临时拼凑而成的,财会人员素质和队伍结构不适应将在铁路建设中长期存在。另外,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国家法律监督机制、项目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备,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导致会计人员执法标准差异较大。

2、从主观上讲,①建设财务工作人员学习不努力,工作不扎实、遇事不坚持原则,专业素质亟待提高。②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观念上对财务工作相当抵制,他们总是认为财务部门对投资的严格控制是对工程进展的一种制约,多多益善、毫不设防的资金才是工程进度的保证。③建设项目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非常淡化财务、会计的作用,只重视项目工程进度,忽视财务管理,视财务会计机构为现金出纳的工具,资金管理都是领导说了算,领导说多少就是多少,财务无法插手,无从监管。

三、如何加强铁路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

第一、牢固树立依法建设、依法管理的意识。

随着铁路基本建设规模高速增加,中央对如此大的投资也十‘分关注,为确保管好用好这些资金,财政部、铁道部先后出台了许多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法规和规章的出台,为铁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性的参照文本。我们首先必须以真地去学习这些铁路建设财经法规和规章,对法规、规章制度等文件规定要了如指掌,在自身学习和掌握的同时,还要广泛宣传,对部分专业性很强的财经法规知识,要经常与领导及同事们沟通讲解,使全体成员都能熟悉理解财经纪律制度。如果在学习和了解这些法律和规章之后,人人对财务工作相当理解与支持,并且都能自觉地去遵守和执行这些法律和规章,那么财务管理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二、规范铁路建设项目会计基础工作,提高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质量。

会计核算是财务工作最基础最重要职能之一,会计核算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它有一套严格的确认、记量、已录报告程序与方法,建设单位会计依据的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它为整个会计核算提供了规范,同时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也是我们的工作指南。这些工作包括:根据合法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严格按规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范围和开支标准进行日常报销业务,及时、准确地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工程预算、验工计价报表等会计资料,定期收集,审查核对,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册,妥善保管: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利用电算化的手段,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单位领导报送反映资金到位、使用情况的月报、年报,项目竣工财务决算,项目竣工后的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及其他可供领导参谋决策的数据资料。

第三、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

根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必须合理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行机制和资金控制约束机制,建设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预算管理的原则:根据预定的计划,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提高资金效益为出发点,通过编制来源预算、使用预算,保证资金供给,控制资金的管理与使用,保证实现预定的项目效益目标。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首先,在资金的供应上要科学合理,既能保证项目建设的需要,又能维持资金的正常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在资金的占用比例上要相互协调,防止一种资金占用过多而造成闲置,另一种资金数量过少而影响项目进度,再次,在资金供应时间上要与项目建设的需要相互衔接,保持收支平衡。2、依法管理的原则: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必须遵守国家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严禁挪用,杜绝贪污、浪费现象。3、封闭管理的原则;即专款专用(不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按时列报(以经过审计的支出数作为实际支出数列报)、单独核算(按项目分别核算)、及时报账(及时报送月报、年报、竣工决算等)。4、效益原则:会计人员编制合理的资金预算,既要保证工程项目有足够的资金,不致因资金供应不足或不及时而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又要尽可能不占用过多的资金,减少利息支出,减少资金筹措的困难。

第四、发挥会计参与决策职能作用,实施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

在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和勘察设计阶段),财务根据国家的现行财税政策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建设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赢利能力、偿债能力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财务监督就是对所作的建设项目财务预测分析指标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进行评价,对项目风险要尽可能预计,防止人为提高财务收益来达到项目建设的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发生。

在工程实施阶段,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参与招投标工作,了解招投标的全过程,了解施工队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情况,了解工程的特点、工期、预算价格、承包方式等,对于结算办法以及财务有关的条款,可以从财会角度提出合理建议;参与签订各种经济合同,因为各种经济合同最终都要由会计人员执行;参加各种生产决策会议,参与工程管理,了解验工计价情况,了解工程形象进度、工程质量、重难点及控制工程情况等等,财务人员只有深入了解了工程管理方面的各种情况,才能将财务监督的触角涉及融入到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及时办理工程价款及其他款项的拨款支付,财务人员应按照合同条款及时支付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结算款等,结算支付时要审核手续是否完备、审批程序是否规范、结算凭证是否合法真实,防止高估冒验和虚报冒领。

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财务部门应按照财政部、铁道部有关要求组织协调工程技术等其他部门搞好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和竣工资产交付使用,以实现项目早日完工、早日投产,尽早发挥项目的使用效益。

第五、加强会计监督,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实现某一经济活动目标,维护资产财产物资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和决策,保证经济活动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要使财务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为之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相关的财务内控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使全体成员都能熟悉理解各项内控制度,参与到内控中来,支持财务工作,协助财务监督管理。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应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1.组织机构。建设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分工,应合理解决领导层、各职能部门及个环节之间相互牵制,互相制约。2.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职责分工。健全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如人、财、物等管理制度,将各项经济活动划分到具体工作岗位,按照岗位确定任务、职责和权限,用制度来规范建设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3.完善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

第六、加强建设项目单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构建信息共享的项目信息系统。

建设项目中财务部门与工程技术部门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严格控制与现场需要是财务部门与工程部门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但是这种矛盾只要双方加强认识,相互沟通,信息共享,就完全可以和谐统一。财务部门应该认识到工程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抓好工程管理,可以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会计人员要参与工程管理,经常到施工现场,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有关工程管理方面的常识,了解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等等,掌握第一手材料。工程技术人员要向财务部门及时提供工程进度方面的信息,工程管理和财会管理两个环节密切联系、协调配合,共同构建信息共享的项目信息系统。

第七、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建设财务队伍。

会计监管论文范文4

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公司普遍存在着的内部会计监管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公司内部会计监管,提高会计监管实效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治理制度

第一,立足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监管机制。针对当前国内公司会计监管不力的现象,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国情、公司具体情况,在治理标准中纳入内部行政管理、内部会计管控等方面的内容,将内控机制与应对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规范。实践中,应当不断健全和完善治理机制,规范市场化长效约束规范。第三,完善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不断强化公司内部的制衡。同时,还要明确规定公司独立董事的职责,通过强化制衡、监督,有效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优化和改善公司内部会计监管环境

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公司文化建设,摒弃传统的、只注重短期效益或者小团体利用的思想,为公司内部会计监管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在应对公司董事会内部人管控、董事会责任淡化问题时,建议全面推行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摒弃通过对公司董事会机构的外化,积极引入独立董事,并以此对公司内部人员形成监督制约力,维护公司股东尤其小股东的合法利益;明确公司董事会内部分工和责任,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委员会,以此来加强公司内部会计监管。

3.强化会计人员培训和教育

首先,应当加大对公司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加强职业道德观建设,对公司会计人员加强监管,建立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人才队伍,从而为提高公司会计监管水平,准备条件。实践中,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不断强化公司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在法律体系下能够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公司会计人员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说真话、讲诚信,这是会计人员赖以生存的要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高、综合能力要强,并为他们提供继续的再教育平台,及时地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用新政策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及时了解当前最新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才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4.充分发挥公司监事会作用

公司会计监督管理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公司监事会的作用,不能只做摆设、搞形式。实践中,若想有效确保公司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得以发挥,必须保障其至少能够享受四个方面的权力,即董事任免权、监督权、薪酬确定权和股东大会权限范围以外的决策权。同时,公司董事会一定要定期地向公司监事会报告生产经营状况,以及未来公司发展规划,并且及时向公司监事会报告重大事件,保证监事会具有充分的知情权。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扩大公司监事会的发展规模,不断增加不易受管理层左右,具有加强独立性的监事,将监事报酬、活动经费交给股东大会决定,以体现其公平性、公开性和公正性,而且还能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这有利于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总之,充分发挥公司监事会作用,是公司内部会计监管的基础和保障。

二、结语

会计监管论文范文5

本文作者:郭庆祺工作单位:河北唐银钢铁有限公司

企业内部监管—内部控制目前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产权结构不合理,企业内部监管主体的社会和法制意识薄弱。比如,在国企股份制经营中,企业内部形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局面,经营管理无约束。其他企业也会因为投资人与经营者不一致而产生上述问题。2、内部会计监管独立性差。企业内部会计监管依附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其利益与荣誉融为一体,缺乏独立性和工作的主动、系统性。社会监管社会监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监管乏力。注册会计师是社会监管的核心力量,弥补了政府监管的缺陷。除此社会监督的渠道比较单一,目前主要依靠的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但是很多企业中整体资金薄弱,融资渠道有限。相对而言,我国企业资产总体规模偏小,经营的模式也单一,整体的资金实力较为薄弱,在集团全面发展中,可能无法全面有效地支持集团的需求和战略目标。企业的资金募集来源还存在相对单一的情况,集团内部的资金有限,制约了资金池的集聚和高效率的配置使用。

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进入不同的阶段,并能够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都需要集团公司能够通过财务管理实现资金资源的专业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在平台内部有效管理,不断适应企业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达到运营成本降低,战略目标实现的目的,增强企业集团的整体竞争力。2、独立性及从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较低。独立性是社会监管客观公正履职的保证,也是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社会监管客观公正的根本。企业在发挥资金调剂作用中,主要是通过吸收有结余的成员公司,形成资金池,再通过资金投向,将资金转移到有需求和能够进一步创造更大价值的成员中,有利于资金资源的高效率配置,降低集团内部资金使用的成本,并有创造更大利益的能力,内部资金的优化配置,可以促使集团内部的资产结构优化,有利于集团公司内资金管理的发挥。

针对现行会计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时,由于体系中的三个层次监管是有机的一体,相辅相成,所以完善的措施应在综合考虑这一因素的情况下提出。笔者认为要完善现行体系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建立国家诚信体系,为会计监管提供社会基础建立国家诚信体系(包括职能部门、企业和从业人员),加强社会信用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有重要意义,为会计监管奠定坚实有力的社会基础。加强各监管主体的合作首先是政府监管中各监管主体的合作,我国现行的政府监管主体,对企业的会计监管都是“单线”的监管。

如果主体之间能够适度的沟通,例如在某同一时间进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检查,这样既可以避免企业被重复检查的的局面,又可以避免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买通某一监管部门的风险,还可以解决各个监管主体“一线”执业人员不足的问题。其次,三个层面的监管主体之间的合作,各个监管主体对企业监管的信息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共享以实现各部门的合作,这将有利于发现违法线索,堵塞执法的死角,以解决社会监管乏力的问题,从而使监管更加有效并且不断扩充社会监督的渠道。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问题,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并结合经济形势的发展状况才能加以解决。长久来说,其完善还是应重点放在内部监督的完善上。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相信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在一系列措施的完善下,必会促进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会计监管论文范文6

(一)会计监管标准不明确

目前,我国企业从事生产活动主要以《会计法》为准则。近年来,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条例和政策,确立了较为规范的会计监管标准体系,但是监管工作中仍存在大量不足之处。我国对原有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行业制度和专业的核算方法并没有彻底的废除,以致于在实行新标准的过程中,企业依然依赖旧标准。要保证新标准在企业中顺利实施,单位财务负责人需和财政、国资等相关部门进行财务标准对接和沟通,使财务工作人员积极履行相关规定,及时改旧换新,执行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的决策。否则,就会扩大行业监管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影响国企财务监管效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束缚企业经济的发展,对监管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二)内部监管体制不健全

账目造假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总会计师是财务部的首要领导,是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力量,总会计师岗位制度欠缺易导致企业出现造假现象。另外,从事会计监管的人员有本部门员工,他们虽然对公司的财务工作较为了解,但受到人情世故等因素的影响,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完善财务部各个岗位的制度,是做好企业内部监督的关键步骤。总会计师制度的缺陷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对财务最高负责人的行为起不到监督的作用。第二,岗位职责不明确,这也是造成会计管理工作混乱的直接原因。杂乱的岗位分工将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综合到一起,员工之间不能有效配合和相互制约,降低了工作的透明度,增加了总会计师作弊的可能性。第三,管理者素质欠缺。因此,完善内部财务监督体制,是管理国有资产的有效方法。

(三)会计信息质量较差

较以往的会计行业信息质量,如今已取得很大进步。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私自挪用大批资金,进行违法炒作和放债。例如,1996年至1997年,佛山照明企业擅自动用资金3.11亿元进行炒作本公司股票,而且还将6.3亿元贷给证券公司和银行,严重的损害了广大员工的知情权、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灾害。其次,账目做假,隐瞒实际利润,偷税漏税。2011年,江西省赣州市某国有企业将本厂实际生产的羽绒服件数为204682,谎报为89613,隐藏了115069件产品,偷税金额可见一斑。再次,监管环节薄弱、监管力量不集中。企业没有明确规定会计监管工作负责人,致使领导者对监察工作出现从众管理现象,有时齐抓共管,有时无人问津,导致会计信息误差较大。此外,加大企业的利润,用以掩饰亏损,从而平稳或抬高公司的股价。最后,侵占流转税款。国企通常要留有流动税金,以及时缴纳增值税,由于税款额度较高,企业将资金进行转借,有时会出现收款不及时的情况,延误了交税日期。

二、强化国有资产会计监管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标准和制度

统一企业财务标准是提高监督水平的有效途径。企业根据内部发展的需要,适时成立权威性的会计鉴定和法律咨询技术机构,为公司的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指导,防止因执行标准不统一引起各部门得出不同的财务结果,提高惩处和监管的力度。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审核制度,有利于打好财务监管的基础,提升企业整个财务系统的工作效率,使监管效果更加突出。比如,公司对会计结论制定合格的标准范围,综合核对所有部门的财务结果后,对与统计误差较大的部门给予惩处,并督促其找出出现失误的原因和环节,转变工作方法。保证内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才能使公司的工作正常开展,为进一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积蓄力量。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监管制度是当代经济对会计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公司要主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促进财务监管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

(二)及时调整和规划企业财务部的组织架构

建立完善高效的监督机企业应和政府部门相结合,在单位内部成立严谨的监督体制,从而形成监管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在治理会计信息市场混乱现象的作用,配合企业部门做好财务监督工作。为了防止部门之间出现恶性竞争和小团体主义,有效地节约社会资源,在组织设计中应注意分工明确,避免出现多头监管的问题。在企业内部成立监事会,专项负责监察企业经营中的漏洞,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监事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公司高层为了自身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保持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监事会主要由股东、职工、政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的代表组成,通过检查经营方式、资产负债等经济状况,使其符合国家的相关会计监管标准。设立监事会维护了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部署,调整对利润和投资的分配比例,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水平在完善监管制度和机构的基础上,要注意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在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应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公司的财务信息是市场发展方向的航标,也是国家做出重大经济决策的参考。在资源共享的社会,公司在吸收和利用社会信息的同时,有义务为市场反映更多的准确信息。会计信息是知识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共事性和转移性,它能解决技术力量无法应对的经济难题。会计信息能够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创新的源泉,是市场良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我们应该结合现代科技,扩大计算机在会计监管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融合,也为中国经济事业的飞速前进保驾护航。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