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论文范例6篇

互联网安全论文

互联网安全论文范文1

[摘要]Intenet所具有的开放性是电子商务方便快捷、广泛传播的基础,而开放性本身又会使网上交易面临种种危险。安全问题始终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安全网络安全商务安全

2003年对中国来说是个多事之秋,先是SARS肆虐后接高温威胁。但对电子商务来说,却未必不是好事:更多的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种组织,甚至包括政府都在积极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电子商务中去。电子商务是指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商务活动,现在主要是指在Internet上完成的电子商务。

Intenet所具有的开放性是电子商务方便快捷、广泛传播的基础,而开放性本身又会使网上交易面临种种危险。一个真正的电子商务系统并非单纯意味着一个商家和用户之间开展交易的界面,而应该是利用Web技术使Web站点与公司的后端数据库系统相连接,向客户提供有关产品的库存、发货情况以及账款状况的实时信息,从而实现在电子时空中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交易活动。这种新的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将内部网与Internet连接,使小到本企业的商业机密、商务活动的正常运转,大至国家的政治、经济机密都将面临网上黑客与病毒的严峻考验。因此,安全性始终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总的来说分为二部分:一是网络安全,二是商务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工作人员和环境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商务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Internet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即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依赖性。

一、网络安全问题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的漏洞和其他人为因素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潜在威胁。一方面,计算机系统硬件和通信设施极易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电磁场等)以及自然灾害和人为(包括故意破坏和非故意破坏)的物理破坏;另一方面计算机内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易受到非法的窃取、复制、篡改和毁坏等攻击;同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的自然损耗等同样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计算机网络系统内信息的损坏、丢失和安全事故。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

一个全方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包含网络的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和管理安全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主机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系统漏洞检测技术、黑客跟踪技术,在攻击者和受保护的资源间建立多道严密的安全防线,极大地增加了恶意攻击的难度,并增加了审核信息的数量,利用这些审核信息可以跟踪入侵者。

在实施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时,首先要加强主机本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配置,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程序,减少漏洞;其次要用各种系统漏洞检测软件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扫描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加以修补;从路由器到用户各级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措施,安装防火墙,加强授权管理和认证;利用RAID5等数据存储技术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

对敏感的设备和数据要建立必要的物理或逻辑隔离措施;对在公共网络上传输的敏感信息要进行强度的数据加密;安装防病毒软件,加强内部网的整体防病毒措施;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网络安全技术是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而出现的,但直到80年代末才引起关注,90年代在国外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各国计算机安全界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也因此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安全核心系统、VPN安全隧道、身份认证、网络底层数据加密和网络入侵主动监测等越来越高深复杂的安全技术极大地从不同层次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安全性。安全核心系统在实现一个完整或较完整的安全体系的同时也能与传统网络协议保持一致。它以密码核心系统为基础,支持不同类型的安全硬件产品,屏蔽安全硬件以变化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实现多种网络安全协议,并在此之上提供各种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

互联网已经日渐融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中,网络防护与网络攻击之间的斗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就对网络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网络安全技术将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中,但围绕电子商务安全的防护技术将在未来的几年中成为重点,如身份认证,授权检查,数据安全,通信安全等将对电子商务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商务安全要求

作为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系统,首先要消除客户对交易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担心才能够吸引用户通过WEB购买产品和服务。使用者担心在网络上传输的信用卡及个人资料被截取,或者是不幸遇到“黑店”,信用卡资料被不正当运用;而特约商店也担心收到的是被盗用的信用卡号码,或是交易不认账,还有可能因网络不稳定或是应用软件设计不良导致被黑客侵入所引发的损失。由于在消费者、特约商店甚至与金融单位之间,权责关系还未彻底理清,以及每一家电子商场或商店的支付系统所使用的安全控管都不尽相同,于是造成使用者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担忧而犹豫不前。因些,电子商务顺利开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保证交易的安全性,这是网上交易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技术的难点。

用户对于安全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下方面:

1.信息的保密性。交易中的商务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如信用卡的账号和用户被人知悉,就可能被盗用;定货和付款信息被竞争对手获悉,就可能丧失商机。因此在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一般都有加密的要求。

2.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网上交易的双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因此,要使交易能够成功,首先要想办法确认对方的身份。对商家而言,要考虑客户端是否是骗子,而客户也会担心网上的商店是否是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确认对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

3.交易的不可否认性。交易一旦达成,是不能被否认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因此电子交易过程中通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是不可否认的。主要包括:源点不可否认:信息发送者事后无法否认其发送了信息。接收不可否认:信息接收方无法否认其收到了信息。回执不可否认:发送责任回执的各个环节均无法推脱其应负的责任。

4.交易内容的完整性。交易的文件是不可以被修改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交易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5.访问控制。不同访问用户在一个交易系统中的身份和职能是不同的,任何合法用户只能访问系统中授权和指定的资源,非法用户将拒绝访问系统资源。

四、电子商务安全交易标准

近年来,针对电子交易安全的要求,IT业界与金融行业一起,推出不少有效的安全交易标准和技术。主要的协议标准有:

1.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依靠对密钥的加密,保障Web站点间的交易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2.安全套接层协议(SSL):由Netscape公司提出的安全交易协议,提供加密、认证服务和报文的完整性。SSL被用于NetscapeCommunicator和MicrosoftIE浏览器,以完成需要的安全交易操作。

3.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SecureTransactionTechnology):由Microsoft公司提出,STT将认证和解密在浏览器中分离开,用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Microsoft在InternetExplorer中采用这一技术。

4.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SecureElectronicTransaction):1996年6月,由IBM、MasterCardInternational、VisaInternational、Microsoft、Netscape、GTE、VeriSign、SAIC、Terisa就共同制定的标准SET公告,并于1997年5月底了SETSpecificationVersion1.0,它涵盖了信用卡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交易协定、信息保密、资料完整及数据认证、数据签名等。SET2.0预计今年,它增加了一些附加的交易要求。这个版本是向后兼容的,符合SET1.0的软件并不必要跟着升级,除非它需要新的交易要求。SET规范明确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付款安全,确定应用之互通性,并使全球市场接受。

所有这些安全交易标准中,SET标准以推广利用信用卡支付网上交易,而广受各界瞩目,它将成为网上交易安全通信协议的工业标准,有望进一步推动Internet电子商务市场。

五、商务安全的关键CA认证

怎样解决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呢?国际通行的做法是采用CA安全认证系统。CA是CertificateAuthority的缩写,是证书授权的意思。在电子商务系统中,所有实体的证书都是由证书授权中心即CA中心分发并签名的。一个完整、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合理的CA体系。CA机构应包括两大部门:一是审核授权部门,它负责对证书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决定是否同意给该申请者发放证书,并承担因审核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因此它应由能够承担这些责任的机构担任;另一个是证书操作部门,负责为已授权的申请者制作、发放和管理证书,并承担因操作运营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包括失密和为没有获得授权者发放证书等,它可以由审核授权部门自己担任,也可委托给第三方担任。

CA体系主要解决几大问题:

1.解决网络身份证的认证以保证交易各方身份是真实的;

2.解决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保证在网络中流动的数据没有受到破坏或篡改;

3.解决交易的不可抵赖性以保证对方在网上说的话是真实的。

需要注意的是,CA认证中心并不是安全机构,而是一个发放”身份证”的机构,相当于身份的”公证处”。因此,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不仅要依托于CA认证机构,还需要一个专业机构作为外援来解决配置什么安全产品、怎样设置安全策略等问题。外援的最合适人选当然非那些提供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的厂商莫属了。好的IT厂商,会让用户在部署安全策略时少走许多弯路。在选择外援时,用户为了节省成本,避免损失,应该把握几个基本原则:

1.要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2.要了解厂商的信誉;

3.要了解厂商推荐的安全产品;

4.用户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能够正确加以评估。有了这些基本的安全思路,用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六、相应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就像传统商务一样,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后盾。商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电子商务也一样。在电子商务中,合同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发生改变,但其形式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是互不见面的。所有的买方和卖方在虚拟市场上运作,其信用依靠密码的辨认或认证机构的认证。

2.传统合同的口头形式在贸易上常常表现为店堂交易,并将商家所开具的发票作为合同的依据。而在电子商务中标的额较小、关系简单的交易没有具体的合同形式,表现为直接通过网络订购、付款,例如利用网络直接购买软件。

3.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所代替。

电子商务合同形式的变化,对于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一系列法律新问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与现存的合同法发生矛盾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但对于法律法规来说,就有一个怎样修改并发展现存合同法,以适应新的贸易形式的问题。

七、小结

在计算机互联网络上实现的电子商务交易必须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等特性。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在保证其计算机网络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安全的基础上,应该还具备以下特点:强大的加密保证;使用者和数据的识别和鉴别;存储和加密数据的保密;连网交易和支付的可靠;方便的密钥管理;数据的完整、防止抵赖。电子商务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安全的双重要求,使电子商务安全的复杂程度比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更高,因此电子商务安全应作为安全工程,而不是解决方案来实施。

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基础》尚建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9

互联网安全论文范文2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360公司总裁兼企业安全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的主题是“协同联动,共建安全+命运共同体”,由网信办安全协调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和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联合指导,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和中国互联网协会、今年新成立的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共同主办。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在会上表示:“ 如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我们经常说我们赶上好时代,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多家互联网企业成为世界顶级企业,电子互联网交易正在扮演重要的角色,国家对于互联网给予很大的期望和前所未有的重视,希望互联网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发挥更关键的战略支撑作用,成为带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世界来看,网络安全威胁风险日益突出,更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的风险隐患,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互联网也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在现实社会出现的犯罪攻击等现象和手段在互联网上出现,当前网络盗窃、网络攻击、网络犯罪此起彼伏,这些问题也是世界共同难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要维护互联网安全,我们必须有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意识,合规的网络行为以及能力和规划建设,要有强大的网络安全产业支撑。目前来看,无论是从基础设施、技术、产业还是网络安全和网络话语权,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建设网络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中俄两国合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发表了《中俄协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指出,中俄双方将在网络空间领域的经济、科技、威胁信息共享、恐怖及犯罪活动打击等方面加强合作。

8月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将举行闭门论坛“观潮”上,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观潮2016洲际论坛主席郝叶力表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应该为人类带来福祉,而现实世界中,由于国情和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国家对于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有着不同认识、对于国际规则的制定也存在一定分歧。观潮论坛将本着直面问题、坦诚交流、寻求共识的精神,力求寻找网络空间多边合作、共享共治的原则、方法与路径,共同推进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与繁荣。”

2016ISC大会秘书长韩笑详细介绍了大会的亮点。本次会议增加了有意思的互动活动,其中最关键的是汽车破解,在大会现场会有多款汽车无钥匙破解。安全训练营涉及几个方面,2B是针对各个企业的技术主管。2C是涉猎热门的像iOS、安卓漏洞利用、无线电通信安全各方面。

热门的技术方论坛,本届大会将设置工业互联网论坛、电子取证与发展论坛。

威胁情报论坛是大会连续做了两年的论坛。还有大数据分析论坛,向P2P方面一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

互联网安全论文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步骤。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力促网络文明的建设,这既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当前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1)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起步晚,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在我国普及,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我国互联网普及初期,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够,所以忽视了对互联网的管理,直到网络犯罪、青少年沉溺网吧等问题的不断出现,才提醒了人们网络也需要加强管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效率、进程都远远落后。西方国家无论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都占有较大的优势[1]。

(2)互联网自身的一些特点增加了网络文明建设的困难。互联网自身具有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现实世界中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观念在这个人类自己创造的虚拟空间中难以起到约束作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又不能很好地抵制网络垃圾从而出现了网络犯罪、网络侵权等现象。互联网自身的这些特点被一些网民随便利用,严重破坏了网络秩序,阻碍了文明网络氛围的形成。

(3)我国现有的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滞后,网络文明建设缺少坚强的后盾。近些年来,我国有关互联网管理文件虽然不少,但多以规章、办法、通知等工作性文件形式体现,不具法律效力,关于互联网建设的基本法律法规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互联网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我国互联网在起步之时,政府部门就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条例来约束人们的网络行为,但大都比较模糊,不够详细,而且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远远赶不上网络的发展速度。二是现有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条例存在一些不合理成分。《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在西方国家的小学生已经习惯利用互联网来学习和娱乐之时,我们却规定自己的孩子18岁以后才能接触互联网,这是在保护他们还是在断送他们?

(4)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在互联网上的作用有限。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三者结合而起作用的[2]。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的世界,现实世界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人们缺少了约束力,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被压抑的阴暗的一面在互联网中寻求到了生存的空间,网上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增多;同时,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一些腐朽的思想,不断冲击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加之网民自身道德修养不高,极易受其影响。

(5)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加紧文化渗透,给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有一半以上都设在美国,西方文化在网络上正处于一个霸权地位。互联网作为一个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意识形态的斗争。西方国家利用其在互联网上的优势不断向我国传播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攻击我国社会制度,以达到其文化渗透的预谋。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安定团结,对我国的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 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建立一个文明的互联网世界,是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当前的重要目标。

(1)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网络活动。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还要准确地分析互联网以及人们网络行为的特点,将思想与特点结合起来,用先进的理论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引导网民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自身道德修养,确保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依法治网,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对于网络犯罪,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必须综合治理。法律相对于技术和道德具有更大的威摄力,所以在互联网世界中,法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网络立法,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健全互联网法律法规,把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使人们知道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他们正确上网。同时,针对互联网的一系列问题,都要及时合理地立法、执法。

(3)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伦理资源,建设网上文化基地。互联网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忽视网络中的伦理道德教育。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年的凝练,博大精深,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有关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有步骤、有计划地把中华优秀文化成果、伦理道德资源推上网络,用优秀的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同时从整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入手,通过教育和引导,使网民自动担负起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伦理资源的神圣使命[3],建设网络文化阵地。

(4)提高互联网科技水平,加强网络的安全防范措施。网络文明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网络垃圾产品,不但需要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对其约束,更要技术做保障。要积极开发和研制一些网络安全技术,推出新的网络安全产品,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对互联网中的不良垃圾产品予以过滤和查封,或从源头上予以堵截,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破坏作用。

(5)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首先,政府机构及相关文化部门要不断加强互联网管理和监督,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来引导网络行为;不断完善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网、合理管网,坚决清除不良网络现象。

其次,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要依法经营,加强管理,尤其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网站经营要起到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播优秀文化及伦理道德、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作用。

第三,互联网用户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熟知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要严于律己,争做文明网民,积极促进网络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秋波.关于网络文明建设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1年7月 第4期,第102页.

互联网安全论文范文4

生活新领域,治理新难题

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也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它是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意见表达的广阔平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实现一瞬间的资讯分享、刹那间的信息分发,人们前所未有地被连结在一起,结构成声息相连的网络命运共同体。互联网还具有极大的聚合性,新闻、教育、医疗、政务、金融、交通、科技、市场等几乎人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放置在同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实现同一个网络、同一个世界。

接入国际互联网21年来,截至2015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68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网站总数达413.7万个,域名总数超过2230万个,.CN域名数量约1225万个,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中排名第二。10多年来,互联网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传奇,2014年互联网经济在我国GDP中占比已达7%,超过美国。中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并正在向网络强国迈进。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环节,并逐渐成为各类产业可以借力的重要平台和腾飞翅膀。

互联网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消极的一面。色情、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犯罪,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歪曲历史、造谣污蔑、侵权盗版、虚假新闻,破坏舆论环境,侵蚀主流价值;煽动、宗教极端、网络、网络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国家和社会稳定,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编造传播谣言、攻击国家体制、侵蚀意识形态、破坏公共秩序、损害公序良俗、恶化道德风气等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在国际互联网治理领域,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少数网络强权以邻为壑,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而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互联网领域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国家治理的新难题。解决网络侵权、违法与犯罪,依法管网治网,净化网络空间,成为了国际治理的重要主题。究其实质,互联网助长违法犯罪滋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沦为犯罪乐土,不仅是由于人类的治理能力尚赶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由于互联网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日益凸显的国际治理缺陷所致。少数互联网强国利用不对称甚至压倒性网络信息技术,奉行网络霸权,控制、支配、宰制国际互联网,甚至以邻为壑,侵犯他国网络,对他国互联网管理政策进行粗预。

网络空间,中国愿景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强调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依靠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在现实空间,战火硝烟仍未散去,恐怖主义阴霾难除,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而网络空间也日益有成为各国角力战场和违法犯罪温床的危险。对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的恐怖、、贩毒、洗钱、等犯罪活动的防范和治理,对无论是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行为的打击,在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匮乏的情况下,都很难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予以有效管制。

面对问题与挑战,主席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际互联网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作用,不搞单边主义,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在尊重网络的基础上,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这正是互联网发展的美好中国愿景。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互联网发展美好愿景与当前互联网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的现实,根源于不平等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国际互联网巨头不仅在数量上超过2/3为一个国家所垄断,尤其是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和规则也为其所垄断,从而产生了以所谓网络自由为名,对各国网络的侵蚀与破坏。

正是基于对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存在问题的深刻认识,主席提出了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四项原则是:尊重网络,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五点主张的具体内容是: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动力与目标,四项原则是指导精神与基本遵循,五点主张兼顾当前与长远,既提出了应立即着手解决的具体任务,也指明了未来应该着重努力的重要方面。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不仅是互联网国际治理上的中国表述,更是我们为互联网国际治理所贡献的中国方案。

“尊重网络”原则是中国方案的根本与出发点,“网络”概念是中国贡献的核心与灵魂。网络承载的是人类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公平正义的理想和愿景,也是针对当前互联网治理不公平、不合理的现状,站在人类未来的至高点上所提出的重塑互联网国际治理秩序的中国方案。以互联网为切入点重塑国际公正合理新秩序的中国努力,集中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心声,彰显了国际道义的力量。尤其是在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信息鸿沟最大的地方,部分发达国家以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压倒性优势垄断国际网络治理,而中国则倡导同发展中国家充分合作,体现了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在网络问题上,当前国际互联网治理领域存在深刻分歧和两种主要认识:

一种是享有不对称、甚至压倒性技术优势的某些网络强国扭曲的网络“自由”论。他们一方面否认网络,不同意别国将平等原则适用于网络空间,将互联网视为所谓全球公域,坚持超越客观条件的网络自由,否认自由与秩序的张力,试图将他国网络空间变成法外之地或不设防的环境而予取予求;另一方面却坚决维护自己网络空间中的,甚至提出散布着硝烟味的所谓先发制人的网络自卫权论,利用能力优势在全球网络空间无限扩展自己的边界,将网络空间变成了充满压迫、剥夺、支配、宰制的角力之地。

另一种就是由中国倡导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认可的网络论。中国坚持《联合国》确立的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覆盖国与国交往各个领域,其原则和精神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强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

网络针对的是网络霸权,是以反对网络霸权来保障网络权利,其要义就是在国际互联网领域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和构建良好秩序。由于不合理的互联网国际治理机制和严重失衡的国际互联网基础资源分配,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某些网络强国的全球监控以及正在蔓延的网络犯罪,不仅严重威胁全球所有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也使许多被监控对象的国家安全和利益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大数据沉淀、挖掘和利用能力上的差别,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自由贸易中面临不公平竞争,发展权利受到侵害。而在坚持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加快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可以保障各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真正使互联网发展惠及全球所有地区和国家,造福人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是包括国家、地区和普通公民在内,所有网络主体平等享有网络权利的重要基石。

中国方案的重要价值

在关于网络和互联网国际治理的两种争执中,否认网络的论调不过是自相矛盾、曲论狡饰,用以掩盖自己网络霸权实质的陈词滥调;而尊重网络才是真正符合所有国家安全、与利益,构建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正如当年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中国对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大贡献一样,今天主席所提出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方案和四项原则,也必将成为中国为构建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所做出的重要思想与制度贡献。

事实上,我们看到,尽管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提出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主张不愿接受和认同,但维护网络作为中国关于互联网治理的核心理念,因其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意愿,赢得了广泛响应和支持,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世界,触动了国际互联网治理的旧体系。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范围内的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互联网虽然是全球化的,但它必须被置于法治和之下。在信息领域没有双重标准,各国都有权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互联网安全论文范文5

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权力源,也是威胁源;它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冲击甚或破坏。它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成为社会监督的利器,另一方面也为谣言的传播设置了平台。面对这样的形势,如何兴利除弊,有效治理互联网成为我国政治和文化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互联网对政治、文化安全的利弊分析

在政治生活领域,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全新的政治生活空间,改变着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政治交往方式,也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环境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 互联网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

从积极的方面讲,互联网有助于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政治价值的传播与认同;它促进了公民参与意识的高涨;它有助于我国公民政治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素质的增强;它有助于弥合各种政治文化之间的裂痕,增强社会信任。

(1)互联网有助于正义、平等、自由等现代政治价值的传播和认同。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政治民主、实现人的平等自由和社会正义。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也有赖于公民对正义、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的接受和认同,从而为这一理想社会的实现提供心理和文化基础。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这些现代政治价值的传播和认同。在互联网中,“参与政治的网民无不表现出对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的追求,网络群体通过独到的方式将这些问题突出、扩大,使这些价值追求回归现实社会”。【1】

(2)互联网拓宽了民众参政议政的渠道。

长期以来,党的舆论主阵地较多地集中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互联网的出现,迅速改变了舆论阵地的固有格局。互联网不仅从传统媒体“抢”走越来越多的读者,而且以其独特的魅力正在迅速成长为重要的舆论新阵地。从公民的政治参与角度讲,互联网为公民提供了全新的政治参与途径,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促进了民主制度的发展。

(3)网络提供了民众监督政府的新形式。

互联网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架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成为中国政府执政为民、改进工作的新渠道。互联网上的公众言论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纽约时报》称,“微博是观察中国正在发生什么的实时观测体系。”微博有如一个“辩论和批评的加热器”,日益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舆论场。【2】

(4)互联网成为宣泄怨愤的舆论阵地。

“精明的政治家都懂得,容忍在议会中和在报刊上对政府批评是一种防止造反的疫苗。自由抗议是一种‘安全阀’,它让蒸汽溢出,因为,如果蒸汽受到限制,就有可能把锅炉炸毁。”在当前中国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多发期的关键阶段,互联网发挥了社会情绪的出气筒和减压阀的重要作用。限制网民在网上的正常表达,会失去随时了解民意的机会。正如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所说,“与其让人随地大小便,不如修个公共厕所。”网络舆论的某种对抗性,还不等于现实政治的对抗性,互联网对“维稳”的威胁是极其有限的,反过来,“骂娘”恰恰减少了“动手”,“上网”取代或推迟了“上街”。【3】

(5)互联网有利于促进社会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有效地弥补了政治制度在社会信任态度建设上的缺位,它对社会信任态度的促进主要体现在它搭建了一个社会范围内政治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如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网络空间中迅速蔓延的同情、鼓励和帮助的感情让人感动,兴起于全国的捐款热潮以及后来巨额的捐款数字经互联网中的互动都让人印象深刻。

2. 互联网给政治安全带来的难题

在看到互联网对民主政治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对政治安全的威胁。

(1)互联网为西方国家干涉我国内政提供了工具。

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别国进行政治干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媒体已经成为超越时空限制的全新信息传播工具,为某些发达国家进行政治信息有效快速渗透提供可能:不仅利用传统的广播宣传、电话宣传、发放传单等方式,还运用网络电子邮件、黑客攻击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及时的政治信息渗透,通过全方位信息战,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2)网络为西方意识形态宣传提供了新渠道。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技术与经济优势,使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经过其意识形态过滤的信息。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美国提倡的新自由主义网络运动实际上是美国意识形态君临他国的代名词。” 它们以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为借口,在互联网上诋毁和歪曲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党的方针路线,竭力标榜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封锁中国的真实情况和中国主流舆论。【4】

(3)网络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侵蚀。

互联网使全球的文化信息交流日益紧密和频繁,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际上的“数码鸿沟”的存在,决定了这种文化交流的不对等。如果说过去对西方文化产品的输入中国还可以从质量和数量上把关的话,那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西方文化的疯狂入侵对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久而久之对同一文化理念的理解、接受,会使受众产生亲近感、信任感,与此同时渐渐地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意识形态逐步就会发生动摇嬗变,精神支柱就会锈蚀乃至坍塌。

(4)网络打破了传统的政治舆论宣传方式。

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式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模式,传播方式具有权威性、单向性、正面性、导向性和强制性等特点,使人们对自己意识形态的形成丧失了主动性,也几乎没有了任何选择的余地【5】。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动摇了这一切,打破了传统的政治舆论传播控制模式,弱化了国家对政治舆论传播的控制能力,大大突破了党和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范围,必然给舆论导向的调控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难以驾驭。

(5)互联网成为孕育集体行动的温床。

对许多人而言,网络是极端主义的温床。互联网是一个无中心结构,任何一个支点都可能变为中心,也没有终极管理者,信息传递与交流完全自由或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政府管理和控制。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任何一个想法也许都可能导致一群人的盲目赞许,所有人都可能被同化为“无个性的流氓”,自觉或自愿地放弃自我意志,放弃智识,放弃信念。

二、互联网治理的四大原则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对政治的安全是双方面的。这就决定了面对挑战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一堵了之”,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来兴利除弊,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国际上对网络管控的认识已经进入网络治理阶段。所谓网络治理,是指为了维护公民、企业、社会组织、国家机构及国际组织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网络秩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理论和各种法律、法规等措施,促进网络空间的互动和协调,以确保网络空间的健康、安全、畅通与和谐发展。网络治理具有这样几个特征:(1)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种过程;(2)治理不是控制,而是协调;(3)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4)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行为。

结合中国的国情,笔者认为互联网治理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 攻守结合,主动出击

与传统的三大媒体相比,我们对网络“第四媒体”的研究、开发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我们在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的整体建设水平还比较低,在信息网络的发展和人们思想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因此,我们应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关于互联网事业“三好”的目标和要求,主动出击,疏堵结合,扩大阵地。主动出击,就是要在网上传播主旋律,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创办优秀一流的意识形态建设网页,吸引网民点击、浏览和访问,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力。【6】

2. 疏堵相伴,加强引导

疏堵相伴是指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对信息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简单的行政手段去阻止甚至禁止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必须通过教育疏导的形式。这里说的“堵”是面对网上信息良莠参杂,有必要构建相关的监控机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或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疏”是指切实加强对网上各种主页和网站的管理引导,占领网上舆论阵地。“疏”的办法,看起来比较复杂,见效慢,但是那样能够得民心、顺民意,真正打败各种不良意识形态。

3. 内外结合,以内为主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外部力量不足以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和危害,真正的威胁和危害主要还是来自于国内,来自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体制转换不彻底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及其造成的日趋增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内忧大于外患”。因此,在制定有关国家安全战略时,坚持把国内安全放在整个国家安全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面做好反渗透、反颠覆、反破坏工作,正确处理好等人民内部矛盾,坚决挫败西方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

4. 松紧适当,逐渐放松

互联网治理要注意适度,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要松紧适当,逐步放松。控制太松容易造成流言泛滥,太紧又可能会限制言论自由,易造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共信丧失,流失民心,反而会得不偿失,所以要松紧结合,但总体来说要逐步、有序放松。

三、中国互联网的治理模式研究

1. 互联网治理的四种基本模式

根据参与各方不同的组合,可以得出互联网信息安全管制的模式有以下几种【7】:

(1)纯粹“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即信息安全主要依靠个人和互联网运营企业之间达成私人协议来解决。互联网运营商控制着互联网的运营,处于市场的强势,个人可能没有机会索取企业收益,因此在此模式下博弈很难形成一个合作协议。

(2)“自下而上”+第三部门的治理模式,即信息安全主要依靠个人、互联网运营企业、第三部门三者来实现,在个人与互联网运营企业达不成一致协议时,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仲裁。

(3)纯粹“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即信息安全完全通过政府协调、司法裁决进行管制。

(4)“自上而下”+第三方机构的治理模式,即内容管制依靠政府司法部门结合第三部门实现。

(5)“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集合的治理模式,充分调动政府、互联网组织和个人的多方力量来实现互联网的治理。

2. 构建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治理模式

从我国目前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现状来看,最主要的治理手段还是要依靠政府制定的法规和行政规章,通过行政命令进行“自上而下”的管制。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互联网运营企业和个人的主动性,要发挥“自下而上”的补充作用。这种集合的治理模式将是互联网信息安全管制最佳模式,它既解决了参与各方的利益共享平衡问题,又保证了模式可实际操作的效果。

互联网安全论文范文6

公民文明上网倡议书一:

全县广大团员和青少年朋友们:

为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市民网络安全意识,我县决定于9月19日-25日开展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并将9月24日定为青少年主题活动日。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带给人们快捷、方便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网络上的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等有害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广大家长朋友忧心忡忡,社会各界关注度不断提高。在建设安全的网络环境,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过程中,广大团员和青少年也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团县委向全县广大团员和青少年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让我们依法上网,严格自律,提高媒介素养。网络不能成为法外之地,人人在网上知法守法,网络秩序才有规范,网络才能健康发展。我们要严格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讲诚信、守底线、不信谣、不传谣,远离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用从自身做起的点滴努力,为法治网络、法治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让我们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新风尚。网络不能成为文明荒原,与现实社会一样,需要坚守和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崇尚奋斗、崇尚美德的思想观念,为励志进取点赞,为好人善举点赞,对假恶丑现象坚决说不,唱响网上孱陵好声音,让我们的网络空间风清气正、充满阳光。

让我们理性上网,明辨是非,释放正能量。网络上的思想探讨本是常态,但面对当前一些片面极端的思潮、别有用心的言论,我们要拿出青少年的正义感和担当精神,理直气壮地倡导正确思想、驳斥错误言论,不让网络成为消减国家发展信心、消解民族凝聚力、妨碍社会平安稳定、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舆论场。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社会和谐,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广大团员和青少年不做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要做勇于担当的生力军。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坚持文明上网,携手共建绿色网络空间,奏响网络文明的和谐之音!

公民文明上网倡议书二:

为进一步规范上网行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 ,让互联网世界真正成为人们获取真实信息、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生活质量的百花园、知识窗、服务台,特向全体干警发出如下倡议:

一、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制作、不、不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违公德的有害信息,抵制一切违法、违规行为。

二、崇尚先进文化、尊重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陶冶美好心灵,大力推动文明使用互联网和互联网道德建设。

三、增强网络道德意识,知荣辱、辩是非、施美德,坚持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虚假、低俗信息,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净化网络环境,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互联网。

四、加强互联网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的网络言论和提供的新闻信息来源合法、客观真实,导向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