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产品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产品实训总结

电子产品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素质 职业技能 能力平台 实训模块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是国家级示范学校,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研究、教学基本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有近五年的实践与探索,深刻体会到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训练为突破口,建立实训基地,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者的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制造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为此,我们将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这两个方面。

1.电子工艺实训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遵纪守纪、操作规范的职业作风。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求实创新的职业意识。

为落实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实训中心结合每个实训模块制定和完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并结合技能培训题目,专门设计培养团结合作、求实创新意识的内容,将素质养成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电子工艺实训的技术基础能力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个涵盖多个技术领域、门类齐全、专业众多的产业。因此电子工艺实训的技术基础能力目标确定为:

(1)电子基本能力平台――从事电子操作技工必备的基本能力。

(2)电子专业能力平台――从事电子产品开发、制造,维护技术人员必须的基本能力。

(3)电子职业能力平台――从事高新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和对高新技术设备进行操作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环境对实训课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和实际操作的效果,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均按照电子工厂的环境、氛围设计实施的。

1.实训场地

目前实训基地一期建有三个实训车间,每个车间建有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设有20个工位(每个工位配备一套工具和一只万用表,可供一个学生使用),总共120个工位,可同时接纳三个班120人的学生进行电工、电子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培训。实训基地二期建设已启动,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和职业能力的培训。

2.实训车间工位的布局

由于电子工艺实训离不开手工焊接、装配、调试、总装等工艺流程,故将实训车间分成两个区域:装配区和调试区,装配区有40个工位,调试区有6个工位,这两个区域完成的功能、培训目标不同。装配区用于完成手工焊接练习、电子产品装配等过程,调试区用于完成电子产品的测试、调试等过程。

3.实训车间的环境布局

营造一种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氛围对于实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实训车间的墙面上悬挂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等,并布置与电工、电子工艺实训相关的实物(各种电子元器件)展板。

三、实训教学管理

实训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实训的效果。

1.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模拟工厂的管理模式,设立拉长(Line)、总拉长负责制,即每条生产线配备一名拉长(指导教师),指导20名学生的实训工作,各拉长服从总拉长的统一管理。拉长和总拉长都设立了相应的岗位负责制度。

2.实训教学课程及内容。电子工艺实训属于电类各专业最基础的技术层面,也是学生动手操作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同时也为专业能力训练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已开设的实训教学课程有初级、中级电子工艺实训、实用电工实训、电气工程实训、计算机拆装实训等。将要开设的课程有:集成电路应用实训、彩电维修实训、表面贴装实训、印制电路板制作实训等。其中初级电子工艺实训内容包括三个模块:手工焊接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简单电子产品――数字万用表的组装;中级电子工艺实训内容包括六个模块:手工焊接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较复杂电子产品――调频调幅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电路工作点的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收音机故障分析排除能力等。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3.学生实训管理。为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首先要接受实训前的教育,内容有实训的目的、意义、要求及安全用电教育等,学生考勤要打卡,上下班各一次,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必须穿工作服,佩带胸卡才能上岗,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其次,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实训内容的实施、操作要点,设立一些实训内容专门训练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4.学生实训考核评定。学生实训成绩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结果,采用模块考核与评分结合的方法,例如,电子工艺实训成绩100分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两部分,职业道德素质考核占30分,操作技能考核占70分。在教学内容的实施操作中,始终把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并贯穿在实训的全过程中,培养出工科电类、非电类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四、在实训教学中完善实训教学文件

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积累和总结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逐步完善了实训教学文件。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还应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此,实训中心把教师分批送到电子工厂参加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电子工艺生产实习,熟悉工厂生产程序及全面质量控制,掌握电子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从电子工厂引进技术人员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六、取得技能资格认定,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电子工艺实训面向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学生。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岗位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从事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高。因此,经过正规培训并获取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信息产业部进行相关的技能等级鉴定方面的工作,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取相应的毕业证书,经过培训考核后,还可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或上岗证书,这也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职业技术基础。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短短两周的实训,学到了课本以外的许多东西,有岗前培训之意,这适应2l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陈桂珍等.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实验技术与管理.

电子产品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职;光电子技术;课程设置

在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笔者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要求,重新对以前所开设的课程进行梳理,分析该专业人才在社会中所承担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归纳出培养该专业人才所需的相关具体能力,并结合学校实训条件确定了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

一、专业建立初期开设的相关课程与存在的问题

我校光电子技术专业(LED应用技术专业)的设立构想是在2010年初形成的。当时本地政府为了大力发展绿色照明产业,培养一批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满足LED新光源产业发展需要的初中级人才,决定2010年秋季在我校(中职)新建LED应用技术专业。

在专业开设初期,并没有对当时相关工作岗位进行调查了解,只是根据中职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和学校的实训条件,初步制定出光电子技术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主要有以下几门:

光学基础课,是一门了解光的本质,光的基本规律和光学基本知识的课程,培养学生对光学基础知识的初步了解。LED封装技术课,了解LED芯片与LED灯珠的生产工艺过程,掌握有关生产设备的使用操作。LED电源驱动与控制,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介绍LED驱动电源的各种类型与工作原理,是LED产品应用的重要知识。在开设这门课之前必须开设电子技术(模拟、数字)课程,这是电子知识应用的基础。同时还开设单片机技术课,实现对LED的编程控制。二次光学设计课,此门课是对LED出光效果的二次设计,使LED灯具更加符合产品的有关功能要求,采用的软件是Trace PRO,其功能是进行产品的建模与光学仿真。

以上几门重要的专业课的开设,使学生能够了解LED的基本知识和封装结构,并且基本上可以将LED灯珠应用于灯具产品上,懂得电源驱动与控制方法。但是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上哪些具体的工作岗位呢?又具有哪些必要的素质和能力呢?学生毕业后能否找到适合的工作呢?我们并未详细分析和考虑过此问题。很明显这样的课程设置,不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如何调整光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它更适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是光电子技术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岗位与应具备的能力调查

1. 人才培养要适合相应的社会岗位和工作任务。

经历了前期的课程设置探索与教学实施,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人才的培养不能与社会对相应人才的要求脱离。故我校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对口专业的企业实习;通过派遣有关专业课教师到LED企业学习;通过走访当地很多LED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到当地LED产品批发市场的市场调查等,使我们对光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工作使我们了解到LED企业有哪些典型的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具备哪些具体的素质,掌握哪些工作能力;了解到LED企业产品的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机制,LED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状况以及LED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对我们实现“实训即生产”的实训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帮助。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总结出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岗位:LED封装工艺生产岗位、LED灯具设计与组装岗位和LED产品采购与营销岗位。

2. 典型工作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

LED封装工艺生产岗位是LED封装企业在生产LED灯珠产品过程中,需要操作有关设备的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对LED芯片与LED封装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要熟练操作设备机器,要求心明手快,手脚协调能力较强,还有能承受长时间上班的身体素质等。

LED灯具设计与组装岗位是LED灯具企业在产品外观创新方面对人才的要求。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同时能熟练使用几种产品外观设计软件,又能掌握简单的编程能力实现对产品的智能控制,并能正确组装有关LED灯具配件。

LED产品采购与营销岗位包括产品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产品的宣传销售工作,故要求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待人品德,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懂得产品销售的有关途径和方法等。

三、学习领域的新课程改革

在对社会工作岗位的调查和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总结后,就可以考虑对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重新设置,但是笔者认为专业课程的设置还应考虑另两个方面的因素,那就是中职学生的自身认知能力水平和学校的实训设备条件。

作为中职学生,他们不同于高职或本科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整体较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厌倦,但对于动手操作等技能的学习却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故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不能太理论化,要多一些技能操作方面的训练课程,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另一方面,学校的实训条件也是制约课程设置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专业技能的提升都需要有配套的相关实训室及实训设备,否则实训课程无法开展,学生的技能训练也无法进行。我校的实训室建设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相继建成LED封装室、LED检测室、LED驱动室和LED灯具组装室等。

根据以上分析,我校光电子技术专业的新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适用于LED封装工艺生产岗位开设的课程有:光学基础课、LED封装技术课和LED检测技术课。同时配置了LED封装生产车间和一整套LED检测设备。通过以上课程和实训的开展,可以使学生适应LED封装工艺生产的相关岗位。比如LED固晶机操作工、焊线操作工、灌胶操作工和分光检测操作工等。

(2)适应于LED 灯具设计与组装岗位开设的课程有:电子技术课、单片机技术课和灯具设计课(Trace-PRO、PRO—E软件)。同时配置了单片机实训室、灯具组装实训室和计算机软件设计实训室。通过以上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适合灯具外型设计岗位的人才和LED产品组装岗位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3)适应于LED产品采购和营销岗位开设的课程有普通话和应用文课、礼仪课、电子电器采购和营销课等。通过以上相关课程的开展,能培养适合于产品销售、来料检验、LED产品业务跟单和LED产品网上开店、实体开店销售等具体工作岗位的人才。

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设,应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要求开展,由社会工作岗位或工作任务归纳出具体的行为能力,再转换成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并进行学习情境或学习单元的设计。以上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具体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来说,具体的课程设置应视特定的情况而定。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电子产品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思考;实践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近年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教研室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面作阐述之。

1 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1.1 为什么要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们已经建立了电子电工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子设计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电子检测实训室,在实训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中,电子电工实训室可以完成电路基础、电工基础方面的实训。电子设计实训室与上海因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因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具有数模电培训系统、单片机开发培训系统、智能项目开发训练系统、EDA学习及开发培训系统、FPGA学习及开发培训系统、嵌入式实践开发系统、电子产品项目设计培训系统、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训练项目等,能完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训,以及电子类竞赛项目的培训。电子工艺实训室完成电子产品组装方面的实训,如收音机组装、功放组装等。电子检测实训室主要完成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实训,及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测的实训。

这些实训室完成的电子产品虽然是真实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组装、功放组装等。但总感觉还缺什么,总觉得学生就业与市场有较大差距。经过调查分析和研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1.2 建立什么样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立什么样子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丁金昌指出,建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校内实训基地要做到生产性实训,必须要实现“八个合一”:(1)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是业务的工作室。(2)学生与学徒合一。(3)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4)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5)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6)作业与产品(作品)合一。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7)教学与科研合一。(8)育人与创收合一。通过生产性实训,既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又生产了一定的物质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此,我们确定建立一个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实现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

2 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

我们利用财政部教育部支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进行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建立了一个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

我们依据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管理模式来建立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

我院的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的生产任务可以来源于社会真实的项目(即生产商品),也可以是模拟的教学任务(即生产产品)。对产品的用途、性能、设计、选材、成本、工艺选择、验收标准、完成时间等都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做。对技术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技术规范、最终成果的形式等也严格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管理模式包括考勤、调度、计划、制品、定置、统计、“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到着装等都严格参照企业的制度执行,以实现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技术服务成果的质量、效率、成本、工艺选择等在接受学院“教学标准”评价的同时,还要参照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

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与企业的电子产品生产车间还是有一个较大区别,就是目标不同,我们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因此,校内生产性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是生产的“机器”,而是“职业人”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产品的选择需具有典型性、递进性。参加实训的学生和学生实训的岗位具有轮换性。

目前,这些工作我们还在进一步完善,以期培养更合格的电子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电子产品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彩电原理与维修》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

1.引言

《彩电原理与维修》课程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搭建的公共平台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技术很强的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定位目标,本课程将向学生提供“CRT-TV系统”知识和“故障检修类”知识的教学,以及CRT-TV故障检修技能训练的教学,以适应CRT电视机的生产、检测、调试、修理等技术工作。它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几乎包揽了电子专业的绝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具有很高价值。所以将本课程作为电子类产品检修公共平台,既要训练电视机检测,修理的基本技能,又要迁移到各类电子产品检修。只有把该课程创建为精品课程,才能形成较好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2.1课程设计的理念

课程设计应服务于高职电子类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原则,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该课程定位于搭建电子类专业的公共平台,为电子类专业学生提供基本电子设备维修能力、故障分析能力,同时提供电视机维修的系统结构知识和维修技能,使学生就业时能够从事电视机及视频相关行业的工作。通过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三大能力:一是整机电路的读图能力;二是整机电路的分析能力;三是整机故障的分析能力。

2.2课程设计思路

2.2.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真正让每位学生实际维修。在教学过程中,先不过多讲解枯燥的理论,而是在实践中引入。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一人一机,教师设置故障,学生维修,真正动手操作。修好后,教师总结故障现象,故障特点,数据特点,故障原因,故障维修思路,故障维修流程。这样学生以后就能够真正理解消化此类故障。

2.2.2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实践教学的后期,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分析研究主板某些部分电路的数据特点,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自己总结维修此类故障的方法和流程。

2.2.3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与康佳和上海达丰、富士康等相关企业公司一起合作,参考他们的员工工作技术要求,制定合理的实用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使学生毕业经过很短期的培训既能胜任公司的工作。

2.2.4考核系统。改变以往的只是笔试的考核方式,加入实践操作考试成分,真正实现以能力考核为主,而不是培养书呆子。

3.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针对所有电子专业搭建的一个电子类产品检修公共平台,为学生提供基本维修能力。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目标,对传统的电视技术重新筛选、编排组合,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3.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遵循一边讲理论,一边实训的原则安排组织课程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3.2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3.2.1详尽的实训指导书。学生每次动手实训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实训指导书中,就详细地写出了每次实训所作的项目,应该记录的详细数据,电路的正常工作条件,维修过程中的数据,数据与正常值的差异,故障现象、故障特点,故障维修流程和整个故障维修好后的总结。

3.2.2突出实用性,教学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机型,让实训有可操作性。

4.教学方法与手段

4.1教学方法

4.1.1情景教学法。由于电视技术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一开始就讲述理论知识会过于抽象,所以在开课初期就利用彩电示教版进行讲述。讲解电视机的整机构成,每部分的作用,每部分引起的简单故障,让大家对彩电结构、组成和故障现象有初步认识。

4.1.2现场教学法。一人一机,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并测试数据。上课时,由教师亲自为每位同学设置相应电路的故障,让同学自己处理。这样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真实的电视机维修,提前进入工作环境。

4.1.3案例教学法。每个同学都可能遇到不同的电视机故障,在讲课时,把其他同学遇到的故障作为案例讲解,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分析讨论,共同解决故障。

4.1.3“黑盒式”教学法。对于高频道、集成芯片,把它看作一个盒子,只需要关注它的相关引脚和特性即可,摈弃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原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4.2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4.2.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实物,教学效果好。

4.2.2利用彩色电视机示教版进行演示,更生动形象。

4.2.3利用Internet资源。在网上查找更多的电路图和故障现象。

4.2.4学校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利用校内网络资源,把所有资源传输到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并开设在线答疑、QQ答疑等,和学生近距离交流。

5.实践条件

5.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校内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实训中心。加上学校迎接教育部评估时创建的试验实训基地。实训场地充足,足以完成教学和实训需要。

5.1.1专用的CRT实训场地4间,CRT彩电200多台。大屏幕实训场地2间,大屏幕彩电50多台。

5.1.2配套的液晶实训室3间,配有全新32寸液晶10台和26寸液晶40台。

5.1.3配套的其他辅助实训室和辅助设备。包括全新电子装配工作室、电子电工实训室、制冷制热实训室、PLC/单片机/EPROM综合实验室和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5.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系领导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上海、苏州、深圳、成都等地考察。了解Intel、必胜半导体、台积电、英飞凌、中芯国际等IC企业的情况。与凌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凌阳科技大学计划”合作协议,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专门从事061板的综合开发、教学、科研。与世界500强之一的广达电子集团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培养笔记本电脑维修、服务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技术保障等人才。中芯国际、Intel等知名半导体企业也多次到我校考察、招聘员工。与成都西部维修服务培训中心保持紧密联系,为改进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6.结语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对《彩电原理与维修》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真总结了行业的先进理念和对实践的要求。如今,本课程已经被批准为学院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还在积极探索更适合新形式下行业对本课程的新要求,并为创建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精品课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宋烨,凌晨.基于工作过程的电视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吴锦锋.电视机原理与检修的实践教学[J].职教论坛,2009,(5).

[3]黄鹏.浅论新时期下“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教学[J].科学文汇,2009,(9).

[4]韩广兴.彩色电视机电路识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电子产品实训总结范文5

一、取得的成绩

截止目前,共引进电子商务运营平台3个,入驻商家15家,开设网店56个,快递物流企业16家。实现电商交易金额达34609.44万元,其中2017年为11404万元;网络零售额4080.27,其中2017年为2506万元;实现线上销售1820万元,其中2017年为1024万元;建设县级电商运营中心1个;建设了乡镇电商服务站3个、村级电商服务站49个;发展电商网民数量35000余人;带动就业人员300余人;带动130户贫困人口就业。

二、主要措施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与机制创新相结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风管处处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商务局。从相关部门抽调了5名综合素质较强的人员充实到办公室工作(目前已考走3名)。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实施、行业监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建立了“赫章县电子商务微信公众号”,要求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加入公众号,随时了解工作情况。强化商贸流通规划,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制定出台了《赫章县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赫章县电子商务实施意见》。印发了《赫章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赫章县电子商务考核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出台了《赫章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我们还制定出台了《赫章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宣传方案》,通过赫章电视台、赫章报社等县内新闻媒体,对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并通过悬挂标语、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努力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坚持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相结合。抢抓“互联网+”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等机遇,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毕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848.5公里,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达98.9%,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全县3G网络覆盖面达100%,大部分行政村已通宽带。县邮政公司在所有乡镇均建设了邮政分局或邮政代办点,3个电子商务旗舰店建设全面完成并开始营业。全县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镇商贸中心2个,农家店354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仓储中心、电子商务培训基地、产品展示厅、创客空间已建成。乡镇电商服务站和先期的1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村建设村级网点已选点。总占地面积10亩,集农产品展厅、O2O体验馆、物流中心、培训中心、办公和停车场为一体的平山乡中寨村电子商务精品示范点建设已全面完成,将示范带动全县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建设。全县物流仓储面积达15.5万平方米。乡镇快递物流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电商服务点已全部配送。

三是坚持壮大产业与产品销售相结合。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立足于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特征和资源禀赋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800个,已种植核桃166万亩,挂果面积达30万亩,常年坚果产量达3.75万吨;中药材15万亩;猪、牛、羊存栏分别达45.38万头、12.79万头、34.75万只,全县蛋鸡存栏达31万羽;茶叶3.26万亩;樱桃5.5万亩。加大农特产品策划包装力度,助推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核桃、苦荞系列农产品,可乐猪、黑山羊、生态蛋鸡、樱桃等特色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加强与淘宝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不断推进电子商务交易的增长。支持农村合作社、农村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销售,通过开设的网店推销当地农特产品,并为农村当地居民提供生活性服务。

四是坚持主体培育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牢固树立“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求突破的发展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扶持电商企业。全县共引进贵阳云尚贵商网络有限公司、易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农村淘宝等5个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全县进驻了圆通、申通等16家物流快递配送企业,个体运输户181户,整合圆通、申通、韵达、百世汇在县产业园区建设综合快递物流配送企业1家。把人才科技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力量,引进了100名“一村一大”大学生进驻1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村,引进品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人才10名、易田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5名常住赫章县从事电子商务工作。同时,大力实施“赫章县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采取开设电子商务大讲堂等方式,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青年等各类群体的培训力度。邀请了贵州电商云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人员到我县进行电子商务培训,举行培训3期,全县共有 800余人参加了培训,其中贫困人口创业培训达350人。发展电商网民数量35000余人,带动130户贫困人口就业。

五是坚持金融扶持与助推发展相结合。根据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际需要,县财政连续5年内每年安排1000万元电子商务专项资金作为电商配套发展资金,明确用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创新资金支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加大投入。积极协调农业银行等金融单位及其担保机构对农村电子商务相关项目给予信贷支持。加大对农村青年,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电子商务应用带头人的授信及贷款支持,促进创业发展。坚持把电商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贫困户为重点对象,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扎实抓好党政推动、市场运作、基础配套、协会牵引、试点示范等关键环节的电商工作。

三、目前发展电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使用电子商务群体有限。随着农村城镇化、“空心村”及青壮年外出务工等现象的加重,只有部分青壮年在家创业,知识结构不足以支撑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目前,我县大部分村已通水泥路,但大部分通村水泥路只到村办公楼,还未通达组,还难以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农村只有少数家庭拥有电脑,虽大部分乡村实现网络信号覆盖,但网速相对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工作的开展。

三是农村电商人才缺乏。由于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还处在启步阶段,懂得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大多在县城,乡村电商人才较少,这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严重缺乏。

四是电商企业总体规模较小。我县虽引进了部分知名电商企业,但由于历史等原因,电商企业总体规模还较小,且组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同进,入驻企业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交易流量较小。

五是电子商务工作启动相对较晚,工作推进缓慢,离上级部门考核验收要求差距较大。上级部门考核要求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建设覆盖率达行政村50%以上,我县共456个行政村需建设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要达230个以上,但目前建设还未真正启动。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村级服务点建设。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行改造。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传统商贸”等项目实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对乡村服务站进行改造。到2018年底,预计改造建设456个乡村服务站,依托“两个中心、一个网络”实现物流全县100%全覆盖。

(二)加强赫章县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启动位于中心加油站对面妈姑社区搬迁房一楼的赫章县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设面积为1200平方米,总投资预计81万元),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三)加强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继续加强电商人才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对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青年创业者等进行培训,年底前实现电商培训300人次以上的目标,不断解决电商人员稀缺和就业难的问题。

(四)强化物流快递建设工作。一是县级物流快递综合配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西城区物流中心建设,引进县邮政公司、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快递等物流企业入驻西城区物流快递综合配送中心,不断提高快递物流配送效率。二是推进汤丹物流建设。加快汤丹物流在野马川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作,积极为企业做好相关服务,争取尽早完成项目建设,努力降低大件物流运输成本,有效解决大件物流的进出问题。三是加强与县邮政公司的合作力度。及时与县邮政公司签定电子商务及物流发展框架协议,加强对县邮政公司的物流扶持,支持邮政公司到建设有电子商务服务点的村开展快递物流配送业务,对邮政公司在行政村(乡镇所在地村除外)开展快递物流的,每个物流网点给与2000元的补助。

电子产品实训总结范文6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技能与能力培养体系

(一)课内实验课内实验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学习到创新”的思路,设置了由操作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四个层次”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操作性实验,重点针对电工电子技能方面的工程训练,使学生掌握元器件的辨识、使用,仪器仪表的操作,基本电工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测试方法等。验证性实验,重点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想模型与实际物体相结合等问题。通过实验比较深入的理解基础理论,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以及在实践中运用、推广和提高知识的能力。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组装实验系统以及调试、测试、分析和总结等能力。综合性实验,以自由组合形成选题小组,通过自选或自定设计题目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从选题、方案论证、电路设计、电路实现、装配调试,直到最后的文档整理和总结报告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二)集中技能培训集中技能培训是针对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器件选择、产品制作、安装调试等训练,熟悉电工、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以及器件和电路的安装、测试和调试方法。在内容选择上,与现代电工电子技术实际应用并将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在训练方法上,让学生身临实践现场“真刀真枪”地训练。(三)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针对各专业常见的实际问题以及电子设计竞赛、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工技能鉴定等活动,开展综合训练、创新设计或自主实验,对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行再提高。同时,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设备的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候,根据现场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实际,给学生布置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实习内容,学生在专业实习的同时,得到电工电子技能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查阅文献、咨询等多种渠道开展自学活动,构建各自独到的见解。组织讨论。教师在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疑、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思考,踊跃发言。对于错误的、模糊的观点,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效果评价。评价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之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同学评价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共同进步;通过教师的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布置课后思考题,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升华。PBL教学法的灵活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整合和交流表达、团队合作等实际工作能力。集中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电工工艺实习和电子工艺实习等集中实践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1.电工工艺实习首先进行电工安全知识、电工工具使用、电工仪器仪表的选择与使用、导线的连接与绝缘的恢复、室内线路的敷设与安装、动力线路的敷设与安装、电缆接头的制作和常用低压电器的选择与安装等基本技能与能力训练,然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典型机床动力配电盘或电气控制柜为载体,将相关教学模块、训练项目与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电工产品的安装、调试以及技术文件的编写,掌握电工产品的生产工艺与调试、测试方法。2.电子工艺实习首先进行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方法以及电子器件辨识与检测、电路板制作与焊接技术等基本技能与能力训练,然后,以方波发生器、电压报警器和SMT技术的FM收音机为载体,将教学模块、训练项目与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和测试以及技术文件编写等训练,掌握电子产品整机装配与调试工艺流程以及整机装配与调试的项目和方法。

作者:张运波 郑文 姜志宏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