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管理范例

电子文件管理

电子文件管理范文1

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带动和影响下,电子文件的管理方式也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本文在结合当今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的数字签名方式以及校验管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相关在职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作为借鉴,在工作生活当中通过应用现代化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构建至上而下的电子文件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当中生活于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服务工作开展的质量以及效率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需求内容。为全面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开始不断革新自身的发展观念、采取现代化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力求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全面优化和完善我国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1简析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公共服务体系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逐渐进入到科技信息经济发展进程中时产生的一项新生词汇,是一个现代化的分布式高科技应用管理系统。在现代化的新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当中同时具备着众多类型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同服务体系之间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服务功能。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之内,经过同行业发展领域当中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开展的研究和分析,发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当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分为近十种不同的服务类型。进程间通信、命名服务体系、异常操作服务、信息安全服务以及电子辞典信息查询服务等,都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共服务体系的安全保障服务

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的众多服务内容当中,立足于PKI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之上而实现的数字签名,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共服务内容之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又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中PKI签名的这一安全保障性服务功能称之为数字签名服务。数字签名通过电子信息的展现和记录形式,应用于识别或者记录他人的个人身份信息。数字签名安全服务技术能够将人们的签名笔记作为信息识别的解锁钥匙,将指定个人的信息内容进行总结和记录。通过利用PKI的电子记录功能,将信息内容与相应的签名笔记进行一一对应。在保证签名者个人身份信息完整性的同时结合加密解锁的技术应用手段,全面提升网上签名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的安全数字签名技术,在数年时间里已经发展成形了多种不同的应用类型。单位签名、设备签名以及个人身份签名等,都是安全数字签名当中主要包括的内容。单位签名主要可以根据签名主体发展地位的不同而进一步划分为机构签名以及部门签名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部门签名主要用以证明相关单位的法人身份,而机构的数字签名相比单位数字签名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数字签名可以根据使用的电子设备的不同而划分为安全鉴别服务器的签名、VPN虚拟通道的签名两种主要的组成形式。无论是哪一种数字签名的存在形式,其在扩大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社会影响、提升经济效益以及提升社会服务价值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和影响作用。

3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实施的意义

3.1扩大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在社会上的影响范围

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全面提升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应用效率,让社会上相关的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实现了业务管理系统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全面转化。相比传统的企业业务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将相关工作人员向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的方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OA系统的在线传输管理功能,向接收方发送印有单位机构数字签名信息的电子文件数据。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当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对单位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只有验证有效的元数据管理信息才能成功发送至接收方,工作人员在得到接受确认信息后才能开展正常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相关文件信息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脱机载体机进行离线归档的管理。将单位或者企业的数字签名信息导入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当中进行离线归档管理,以保障信息验证以及文件接受的准确性。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简化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信息验证管理流程,添加了信息文件归档和传输的途径,有效扩大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在社会上的影响范围。

3.2提升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社会经济收益的发展水平

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剧,全国范围内的各大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系当中的经济局势日益严峻。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带来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成为了广大社会成员热切关注的焦点话题。随着社会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方面有关的法律条文也在不断的优化。在法律约束力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可信度和规范度逐渐提升。无论是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数字签名信息移交,还是在电子文件信息的存档管理方面,相关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保密度都得到了提升。将更加可信的公共管理体系引用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广大社会成员对数字签名信息传递技术应用的支持和信任。随着数字签名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帮助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在社会各行业之间收到的经济收益,也将呈现出飞速提高的发展趋势。

3.3突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社会服务价值

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有着更加便捷的服务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突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社会服务价值。相比传统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有着一定的区别,在公共服务提及的影响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网络用户被细致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用户类型。其中一种是在网络在线的应用状态下利用全部开放的电子文件,不需要申请个人独有的数字签名,被称之为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普通用户。另一种则是分布在国家电力网络建设公司当中的特殊服务用户,这类用户有权使用电子文件管理当中不开放的电子文件。这一类公共服务对象因其拥有较为特别的使用权限,相关专家学者将其称之为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特殊用户。在公共服务体系的推动下,电子文件管理以及数字签名信息认证的过程当中,所有涉及到网络在线传输的信息内容都能够得到适时的加密处理。只有指定的数字签名用户本人,才能解开信息加密钥匙读取其中的信息内容。全新的管理模式使信息传输的保密工作深入落实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运作的始终,让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能够更好的被社会成员利用,从而突出体现出了其重要的社会服务价值。

4结论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是一项现代化、高科技的数字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支持。在广大社会成员个人生活节奏以及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必然的社会发展趋势。相关工作人员要将相应服务管理系统的构建严格遵循国家认证系统构建的法律法规。只有拥有较高可信度的服务系统,才能为社会成员的生活带来真正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殷文杰.基于WebGIS上海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动态管理系统研究[J].科学发展,2014(10):89-95.

[2]张正欣.应用于公共电子医疗领域的SOA服务组件管理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4(02):19-21.

[3]黄小平.依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文学界(理论版),2012(05):337-338.

[4]肖秋会.中国电子文件中心的功能定位、管理机制及发展对策[J].图书情报知识,2012(03):119-124.

电子文件管理范文2

档案管理者应顺应时展的潮流,正确积极地认识电子档案的特点,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的研究,使人类社会原始历史记录在信息时代得以真实、完整、可靠地保管。

【关键词】

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新挑战

一、电子文件档案的特点及优越性

(一)打破场所限制,拓展服务领域。

电子文件档案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地分享传递到任何地方,以前的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基本只是向本单位领导、同事提供档案资料信息,利用价值没有完全展现出来。而现在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已拓展到其他单位、其他部门,通过电子文件的传输,方便快捷。我校每年开发利用档案400多人次,其中通过网络等借阅参考的档案文件资料占了三分之一,兄弟学校、相关部门都通过网络向我校借阅相关电子档案资料,为他们的创建、验收、评比等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此凸显了电子文件档案的重要性。

(二)开拓利用空间,推进资源共享。

在电子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档案管理,所有的复制、打印、汇总以及统计和分类等工作都更加便利。当围绕一个专题对档案进行汇编时,电子文件比手工编辑更快速,加工更方便。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档案内容不断丰富,因此利用需求也不断提高。全市教育系统档案员充分利用档案信息网站、QQ群、讨论组、邮件等先进的现代化网络信息形式,推进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让全体档案工作者能及时查询了解档案文件信息和政策,进一步拓宽了档案公共服务的内涵。

(三)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经济环保。

相比于传统纸质文件档案而言,电子文件档案对于能耗的消耗需求更低。例如,我校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制订了《新区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其中包括教职工奖励条例、教学质量奖奖励办法、教师考勤与劳务补贴规定、笔记本电脑使用考核要求、教师学期综合考核办法等相关规定,长达20多页。方案的最后实施首先需要反复听取全体教职工的建议意见并不断修改,学校教职工有90多人,如果每人一份的话,需要大量的纸张,学校通过现代信息网络,传到了每个教职工的电脑里,然后通过电脑网络,听取大家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最后顺利完成了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制订并加以实施。电子文件的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既节省了纸张,又减轻了文档人员的工作负担。

二、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自身的难题

第一,电子档案在存储过程当中所用到的介质容易受到外部影响,从而造成数据信息丢失。例如磁带和光盘等,虽然他们可以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存储非常多的电子档案文件,但是这些文件却容易被覆盖、删除,甚至是发生缺损,可以导致数据丢失。第二,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性还不能完全得到保障。由于一些主观或是客观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文件被窃取、销毁或是修改。第三,电子档案的储存和显示都需要一定的格式和软件。但是不同的电脑和使用的版本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互不兼容的电子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生成的电子档案,使得同一个电子档案在不同的使用终端无法共享,失去可读性。

三、提高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档案人员要转变思维方式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需要。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起新的认识,要认清电子文件档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要建立起新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模式,摆脱纸质档案管理工作下的种种思想束缚,顺应电子文件档案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转变。

(二)档案人员要重视和加快电子文件管理的技术培养。

一是要重视吸纳专业型的人才充实到档案队伍中来,如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或数字通信技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对此类人才可以经过短期专业培训就基本能够达到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加大教育投入,抽调一批学历达到一定水平且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对他们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教育,使他们迅速掌握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解决电子档案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

(三)档案人员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电子文件档案的灵活度非常之高,可操控属性也非常之多,它们都对档案的管理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为了确保电子文件档案的一致性、规范性,我们必须要合理控制电子文件档案的各种属性,或根据其属性对其进行科学的组织。例如,电子文件档案应当要根据格式来进行分类存储,与此同时又要具有时间顺序性,不能顾此失彼,这样才有利于查找和利用。还有就是应当要采用固定的文件格式来存储同一类别的档案信息,不能混乱处理,否则会给后期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难题。再一个就是要做好对相关硬件的维护工作,完善环境、网络与硬件条件,保障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稳定开展。

(四)档案管理部门要规范电子文件管理和健全检查审核制度。

为了规范、有序、高效地推进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专门的管理制度与审核制度,要在一定的规范之下进行各种管理操作。要从各个技术环节出发,提出规范要求,不能盲目地进行档案管理,否则就会使工作陷入混乱。同时要加强对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审核,从而真正确保电子档案文件管理规范化运行。

作者:俞志英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教卫文体办公室

【参考文献】

电子文件管理范文3

(一)公证电子文件的概念。

公证电子文件是以数字、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公证电子文件的一般具有两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公证电子文件由电子计算机生成和处理,其信息以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和表示,因此亦可称为“数字文件”。这是公证电子文件与以往所有其他形式文件的基本区别,也是公证电子文件信息与其他数字信息的共同点。数字信息使用0和1两种数码的组合来记录信息,存储于计算机存储器中,并可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传输。二是公证电子文件是文件的一种类型,应该具有文件的各种属性,特别是有特定的用途和效力。从逻辑上说,公证电子文件是“数字信息”和“文件”两个概念的交集,它是具有文件特征的数字信息,又是以数字信息为特征的文件。

(二)关于电子公证。

在世界各国对于电子文书大多数国家较推崇加密认证技术,经过加密等安全措施的数据电文的证明效力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书证。而在我国现阶段运用较多的是对电子证据进行公证。从电子公证文件形成的过程和特点看,公证电子文件仍像普通文件一样具有形成阶段、管理阶段、处置阶段。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公证电子文件的处置阶段(归档)仍应由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根据《公证程序规则》及我处自定的办证程序规范,将具体办证过程划分为会员登记、公证的申请、受理、公证的审查与审批、公证书打印、翻译、复印水印纸、装订、盖章、出证、公证书的送达、统计归档,这些程序都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辅助完成的,全部流程编入系统。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办证程序的合法性、规范性、完整性,杜绝了违反程序情况的发生。通过计算机系统不仅可以准确地统计各类业务数据,而且也为领导进行业务管理、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制定业务决策提供了依据。

二、公证电子文件的特点

办公自动化信息技术领域的公证电子文件是指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储等处理的数码序列。按公证电子文件产生的工作领域,可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人们在办理公务,处理一般事务或交流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公证电子文件,它们多以文本、图像、声音或影像等形式存在,如E-mail公证电子文件;另一种是记录人们生产或科研活动的技术性公证电子文件,如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生成的公证电子文件。公证电子文件这种新型信息载体给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改变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传统办公方式。与纸质文件不同,公证电子文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具有纸质文件和其它文件无可比拟的快捷性。

它改变了传统收发文件流程。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登记,可以达到一次录入,多种形式输出,方便了文件的查找利用,同时也为档案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公证电子文件具有共享性。

改变了文件处理和运转方式,公证电子文件中的信息不是静态、固定不变的,可以随时进行存储或删除,其内容可以从一种载体上分离出来转移到另一种载体上。其利用也不受时空限制,能够同时满足多用户的需要,实现信息共享。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广泛采集有关站点的数据信息,丰富自己档案、资料内容,向使用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可以在网络上开放自己有关的文件、数据查询系统,或提供远程服务,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展示自我,扩大影响。

(三)公证电子文件对设备具有依赖性。

公证电子文件改变了传统的办文格局,文件的修改、复制、粘贴、移动变得更加便捷。公证电子文件的起草修改、定稿、收发传递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其制作、处理以及归档后的全部活动都必须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才能实现,这就形成了对系统的依赖性。

(四)公证电子文件与传统文件相比具有易更改性。

公证电子文件一般是通过网络来进行转移的,具有可操作性,为我们编辑、修改文件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它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隐患,同时也难以保证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凭据性。其易更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为修改;二是公证电子文件容易遭受病毒侵袭。目前档案界普遍存在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的方式,构成一套既能满足传统模式要求又能体现现代信息化趋势的解决方案——双重管理模式并存机制。

三、公证电子文件特点及快捷查存方面存在的问题

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公证电子文件的流转、归档给传统公证业务也带来了新的课题。现有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容量虽然很大,但面对呈几何级数发展的公证电子文件,总有穷尽的时候。而且应用软件的更新很快,许多早期形成的文件在新的软硬件环境下不能读取,即使同时期的公证电子文件也有应用软件不兼容的问题。每个文件形成部门为存储档案信息投入大量的精力,保留旧的设备和多种应用软件,显然从人力和物力上都是一种浪费。公证电子文件没能和纸质文件的归档建立必要的联系,在公证卷宗归档的内容上(有的缺公证书译文,有的还缺公证书的正文或签发稿。)在归档文件的真实性,一致性,有效性控制以及对归档公证卷宗审定方面,缺乏有利措施和科学规划。例如数据之间传输容易造成数据不完整,如从公证员及助理传输数据给翻译室,复印室,发证室,档案室等,数据不完整,常常出现漏字漏打的现象,有时也会接收指令不对。计算机对通过网络传输的文件资料的保密性还做不到十分可靠,因为一旦文件、资料上网,只要能看到的人都可将文件下载。虽然不同公证员及助理有不同的权限,但文件的保密性仍是个问题。目前公证电子文件安全保护措施只是利用防火墙,密钥技术等来保证文件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如对掌握了相当技术的人来说,进行改动伪造公证电子文件也是很容易的。公证电子文件保存在服务器上,也会给公证电子文件的安全和真实带来隐患。目前,这些问题的消极影响尚不明显,但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成为提高公证电子文件管理水平的严重障碍。

四、加强公证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提高查存速度的方法与途径

公证电子文件有别于传统的档案文件,它必须通过复杂的编码和解码过程,才能提供利用,与载体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可以复制并存储于不同介质之中,利用者只要获得允许,就可以随时随地调出查阅所需的档案信息。面对全新的公证电子文件管理形式,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因此,适应现代管理制度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加强公证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对公证电子文件实行档案化管理成为一个可供选择的出路。

(一)公证电子文件实行档案化管理。

那什么是公证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呢?公证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就是在传统档案管理经验和形式基础上,结合公证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针对性的汲取文件中心、虚拟立卷等前沿档案管理理论,对电子档案实行文件级的管理,对本部门、本地区形成的公证电子文件实行社会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高效、快捷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并相应的成立地区性、部门性公证电子文件中心或公证电子文件档案馆,本着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原则,发挥档案部门的管理和技术优势,相对集中地保存和管理公证电子文件,为公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提供优质、稳定、安全的存储环境和空间,为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二)公证电子文件文案化采取先进管理技术和理念。

以虚拟、开放、灵活的手段来管理公证电子文件档案。专业档案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图文扫描、光盘存储等先进技术手段,对产生的公证电子文件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并集中保管、存储符合公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要求的电子档案,公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全宗构成者)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把日常产生的公证电子文件档案信息,以标准化的格式通过网络传递给档案部门,由档案部门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分别存储在档案部门主服务器相应的存储空间里,在必要时档案信息还可以脱机存储到其它更安全的介质上,并做多个备份,避免自然因素损坏和非法访问。档案部门对公证电子文件档案信息采取维护公证电子文件产生原始性的原则进行管理,为信息存储单位提供信息查询功能。

(三)公证电子文件的归档查存要与传统有别。

一是公证电子文件由于采用电子编码技术,可以编辑修改而不留痕迹,载体无法固定,某些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这些都使公证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因此,公证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以确保档案部门收到的公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公证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地位。二是公证电子文件在保管方式上和传统档案有差异。公证电子文件载体易老化变质及信息多媒体、新存贮介质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影响公证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档案部门可以在接收到公证电子文件后打印出一份纸质档案以作备份,但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文件形成部门的配合,档案部门在接收到公证电子文件后对文件进行格式转换,以通用、统一的格式存储接收到的公证电子文件档案,以便将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后,仍能读取以前存储的档案,保证信息资源方便利用。三是公证电子文件的分类、编目等管理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因为公证电子文件的特殊性,可以达到文件一级的管理,所以,档案部门在接收到文件同时,可以马上给每份文件编制一个唯一的文件号,并给出相应的分类号和档案号,根据上下行文之间的关系,再给出相关文件号,在归档的同时进行主题词标引、著录。技术条件允许时?可以编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工具方便检索查询信息。用户只须给出文件分类号或主题词,即可以找出相应的文件和相关的上下级行文及附件,从而大大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四是公证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方式和传统档案不同。只有符合一定条件,利用者才能注册、登记成为公证电子文件中心或电子档案馆的会员,会员就可以通过远程登录等方式,经公证电子文件中心进行确认身份并确定查阅权限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查询有关的电子档案信息,并要进行借阅登记和缴纳查询费用。

(四)明确公证电子文件的归档标准、条件,严把质量关。

首先,确定归档范围是保证电子档案质量的关键。在对公证电子文件进行归档时,需将经过整理的公证电子文件确定属性后再归档保存。要有完整、齐全的公证电子文件相辅。对于收发文来说,必须是全文信息,从文件设计、修改和形成阶段做起,使公证电子文件格式与环节相匹配。确保公证电子文件的归档质量,认真检查公证电子文件内容是否完整、真实、有效,是否感染电子病毒。一般从计算机或网络的存贮器上拷贝或刻录到可移动的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便于长期保存。严格按照不同的保管期限,分别归档,分盒排列,分柜保管。其次,明确电子文档管理标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随着公证电子文件的不断产生使工作效率及社会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样也涉及到了许多问题。如:安全、保密、归档、管理、利用等问题。这就需要抓紧制定公证电子文件的管理标准,如公证电子文件的登记、命名、归档、鉴定、收集、防护、安全、密级以及专利维护等标准,逐步完善公证电子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制度,做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第三,建立统一的网络体系。公证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还在摸索之中,在某些单位或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不兼容,没有形成网络体系,不同软件形成的数据难以转换,给公证电子文件归档造成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没有统一管理,同一单位政出多门,多层管理,多数档案工作者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使建成的网络系统不能完全符合档案传输要求。二是公证电子文件是靠网络生存,一旦网络被破坏,公证电子文件就会丢失。第四,提高公证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质量,依法管理公证电子文件。由于各种因素,公证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尚不明确,由于没有固定的载体,目前还没有杜绝伪造、删除、修改和抵御病毒的有效办法。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公证电子文件管理体系,经常与形成公证电子文件的部门加强联系,提前介入,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电子档案管理创新,建立一个崭新而不失特色的电子档案体系。

电子文件管理范文4

一、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要求

据统计,我国现有博物馆总数达2300多个,馆藏文物超过2000万件,每年举办展览近万次。但是,从我国众多的人口基数来看,这一数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而利用互联网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可以有效缓解参展压力,使大众享受到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所谓数字化博物馆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对博物馆藏品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存储,并通过网上展厅、文物信息查询、网上商店、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为公众提供服务。建设数字化博物馆,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内容丰富的数字化馆藏藏品,查阅相关文物信息,了解展览动态;还可以连接内部局域网、接入互联网,借助多媒体电子阅览终端,实现人机交互;同时还可以进行藏品信息管理,形成藏品的“生命档案”。

(一)立足于实际发展

将数字化应用在博物馆建设中,对博物馆日常管理与工作开展具有重要影响。不过,数字化建设阶段构建资源中心应结合博物馆实际经营与特点展开。由于各区域博物馆各有特色,在藏品内容上更是不尽相同。因此,在馆藏数据库建设上也要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在数字化建设中要有目标、有特点地建立资源中心。在具体工作开展中最为关键的是构建文件目录,这也是数字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确定数字化内容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需要确定数字化内容,进而有目标、有目的地开展。目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环节。第一,文物数字信息采集,应对文物特征有一定的掌握并结合实际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便于文物数字化信息搜集、编码、录入,进而在系统中将不同文物的数字化信息展现出来。信息搜集包括平面文物图像搜集和实体文物信息搜集。第二,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与使用。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将其录入数字化系统中。同时,展开信息管理进而达到资源分享。这样一来,便能把信息应用于文物保护、文化沟通方面。

(三)建立系统的考古信息数据库

博物馆数字建设应做好文物数字化信息搜集与整合。在具体工作开展时,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文物特征及其考古过程,这不仅对信息保存具有重要影响,还可优化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文物搜集与考古时,若数字化资料与工具不完善,会直接影响文物建设与保护,降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因此,数字化建设中应制定可行性方法,做好考古资料保存工作,建立管理系统。

(四)关联文物展示网站

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时,应将博物馆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并为人们提供多个欣赏渠道。还需要注意文物展示平台的设计,进而凸显博物馆数字建设的深厚底蕴。第一,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建设,能够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特色场馆,通过影音、图像、声音等功能融合,让人们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文物内涵与信息。第二,构建馆内文物信息搜集网站。网站建设要综合档案馆特色与特征,将馆内文物实时传输至网络中。这样一来,便于征集公众意见,加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认知。

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的文物管理

伴随着数字信息的建设,博物馆文物管理也有了明显变化,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管理形式,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效果。如此,可以避免文物受损,便于文物保护和修复,促进文物信息资源分享和沟通,为文物深入研究提供条件。

(一)构建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使得文物管理实现数字化形式,为馆藏文物的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如将影音、图像、资料存档与备份,能够确保文字资料档案的完整性、精准性。同时,应用数字化系统也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如能够展开资料搜集、复制、修改、推送等。构建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成为当代社会建设和工作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不仅有利于提升职工综合素养与工作质量,还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社会效益。

(二)提升文物管理效率

数字化建设有利于文物管理效率的提升,能够对文物输出与输入全过程管理。比如:审核文物出口指令、出库时间、原因记录,掌握文物数量、文物信息等资料。这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能确保文物完整性,有助于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数据标准化建设,注重藏品类别清晰性建设。针对藏品资源中心建设,在满足我国相关文物法律标准的条件下,应进行类别划分,凸显其合理性、清晰性的特点。藏品若无标准划分与规律,容易导致数据库资源混乱,制约学术研究,不利于文物管理系统的应用。因此,分类清晰化也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推动文物研究工作开展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能够推动文物研究工作开展。博物馆文物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借助科学技术,确保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文物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如可以高效率地进行文物信息搜集和整理,便于文字信息补充和整改,确保文物研究更加全面、系统。

三、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承。社会在不断进步,一切事物都有了根本性突破与创新,一些文物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在社会发展中受损或遗失。而进行数字化建设能够有效弥补这一问题,确保文物保存完整与文化传承。基于这一点分析,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也是文化传承的媒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博物馆也是博物馆今后发展的形态,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有助于数据的搜集管理及文物古籍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做好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不过,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信息标准化。我国地大物博,物质资源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所以,在数字化建设中需要注重数据信息的标准化。馆藏文物中开展数字信息搜集、构建信息化的数字管理系统,应确保文物的编目和收录准确。信息标准化作为数字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馆藏资源价值发挥的有效途径,应给予高度重视。例如,我国文物种类繁多,一些文物外表看似相近但其实有着天壤之别,在文物资料输入时应有具体的名称、时间、起源,确保详细、准确地录入与整理,这样才能达到信息标准化。第二,类别清晰化。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也要重视藏品类别的清晰化建设,藏品数据库应立足于国家文物管理要求,类别划分应简单、清晰,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利于博物馆文物管理系统建设。

四、结语

电子文件管理范文5

【关键词】电子文件;应用;电力公司档案管理

前言

电力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要着重发展电力资源,从而为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因此如何完善对电力公司的档案管理,正确的利用电子文件记录电力公司的应用流程,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力公司不断的对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的应用做出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网络技术对电力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实施新的条例。档案管理逐渐转向电子文件应用方面,主要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来对档案进行集中管理。下面主要对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的应用流程作出分析。

1电子文件收集

我们在创建电力公司的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应用功能。首先应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对日常的电子文件进行收集积累。每当电力公司完成一项任务或者是企业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领域时,要及时的将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保存下来。这种档案管理主要是利用电子文件进行实时收集。在平常的管理工作中大多管理者会使用电脑等信息化设备来对电力公司的日常任务做出规范,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有效引导。而这些信息的发出全部是依靠电子文件进行操作,电子文件成为传播的载体。因此我们在进行档案管理中,首先要及时的对档案的电子文件进行收集。将其他格式的电子文件载体转化为档案管理中的电子化信息元素,确保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文件不遗漏,不遗失,保障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电子文件在整个电力公司档案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必须要加强电子文件收集能力。

2电子文件初步鉴定

电力公司的档案都是一些较为精密的电力数据和电力统计,我们在进行电子文件初步鉴定时必须认真鉴定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确保电子文件要符合电力公司的数据信息发展规律。首先要确保电子文件的内容和平时电力公司的基础数据完全吻合,完全是对以前的发展过程中电子文件进行的复制归档。要使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与原始信息进行初步鉴定,确认与形成的原始状况保持一致。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得到证明之后,我们要开始鉴订电子文件的完整性。一个不完整的电子文件不能有效的说明电力公司的发展轨迹,无法使电力公司的发展状况用数据表达出来。因此一定要对电子文件的完整性进行鉴定,确保电子文件的可靠性。最后还要鉴定电子文件的有效性。档案管理中一定要存在档案人个人资料,以便确保档案的有效性。档案管理需要的是还原真实的原始材料,建立完善的管理技术系统。我们要致力于电子文件的正确鉴定,使电力公司能在以后的发展中正确调用电子文件档案。

3电子文件存档

电子文件存档是电力公司单位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促使电力公司的档案管理得以健康发展。电子文件存档主要包括文本型电子文件存档,音频型电子文件存档和图像型电子文件存档,这三种方式的电子文件存档是电力公司目前主要的存档方式。下面我们主要对电子文件存档工作作出分析。

3.1文本型电子文件存档

文本型电子文件是电力公司档案存档的主要方式,在档案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公司开始利用计算机的快捷性原理,编写文本文件来进行档案收集和存档工作。文本型电子文件就是利用数字,文字和符号表达式的综合运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文本文档,然后文本文档进行分类整理。在电脑网盘上选择一个存放电子文件的系统盘,并将企业重命名为档案的主要标题。然后再在主目录里设置各种分目录,开始将对应的文本型电子文件存放到相应目录中。文本型电子文件存档后,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数据会被存入到大型数据库当中。文本型电子文件存档是目前档案管理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电力公司电子文件存档的管理。

3.2音频型电子文件存档

音频型电子文件是以声音和视频等方式来记录各种信息的电子文件档案。电力公司在管理和施工活动中,经常会利用各种出声音文件和视频文件对员工进行培训。这种电子文件具有更加直观和真实的感觉,具有极其强大的说服力。音频型电子文件的存档要遵循严格的存档规范,不能将不完整的声音文件和视频文件存档到档案中。因为随着电力公司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档案管理过程中,一些人会利用职务之便,随意改造个人档案。从而对电力公司的档案管理造成损害。音频型电子文件的存档最后要将不同的电子文件进行分类,同时对每个音频进行编号。按照编号的顺序进行电子档案存档,将整理好的电子文件集中拷贝到U盘或者是电脑盘中,然后将其存档到档案。同时也要对电子档案进行多次保存,确保电力公司不会因为数据丢失而造成巨大损失。音频型电子文件在电力公司档案管理也使用的较为广泛,我们要开始加强音频操作基础知识。

3.3图像型电子文件存档

图像型电子文件的存档和音频型电子文件的存档有着很大的相似度,都是利用特殊的载体来记录各种信息的电子档案。电力公司在平时的管理中,要把平时的图像利用信息化设备储存下来。图像文件能使调用者直观地了解档案中的数据信息,从而迅速完成档案查询。要对图像进行时间顺序编号,在不同的图像下方添加备注,以便后来的调用查阅。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电力公司职员开始利用手机进行保存数据。他们在平时往往是往往习惯使用手机对平时的档案进行拍照,然后上传到个人空间像册。这种图像会在他们的个人设备上长久的保存下去。因此这种文件存档方式稳定性也极高。图像对于加强图像电子文件的发展也尤为重要,促进了电力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4电子文件的档案审核

电子文件存档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子档案。电力公司往往会将档案归纳总结,全部核定封装成为公司的档案手册。在最后的管理工作中,归档单位要严格按照归档的项目类型对其档案进行鉴定与检查。这是档案管理工作中做的最后一次修改,只有在各部门审核合格后才会将档案投入使用。如果各部门发现档案内容和格式中还存在错误,要及时的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最后审核合格后将档案上交给管理工作的领导。领导再次进行核查,如若无误后,将审核结果填入归纳档案中。这是电子文件投入使用的最后一个步骤,只有在这一过程验收合格后,才能将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电子文件的档案审核工作在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中起着最后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定要重视电子文件的档案审核工作。

5结束语

电子文件具有极其强大的快捷性和稳定性,电子文件的使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起着关键性作用。电力公司可依靠计算机技术对电子文件进行分类总结,从而提取符合电力公司发展的文件。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尤其重视各种电子文件的应用流程,处理好各种电子文件间的关系,确保电力公司能够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朱建兴.浅析流程管理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6(01):147~148.

[2]苏茂泉,楚艳艳.医院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的应用流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1):1240~1241.

[3]李勇,贺智.浅谈如何做好测绘单位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73~74.

[4]朱红娟.浅谈档案的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双轨制管理[J].商业经济,2012(13):76~77.

电子文件管理范文6

关键词:电力工程;监理;档案资料;管理;优化

一、电力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信息化意识不强

由于电力工程档案资料在管理中,不太受到企业的管理人员的重视,在潜意识中弱化了档案资料管理的重要性,是对于档案资料管理的质量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再加上当前各个部门都在构建信息化的模式管理,但是档案管理部门始终缺乏信息化建设,这也是因为弱化了档案编制的功能导致的,让监理公司缺乏全面深入企业项目开发环节的研究,对于数字并不敏感,缺乏配套技术的辅助,信息化建设就算是实施起来,也是过于表面的而进行应用,没有深度挖掘电力工程发展特点进行改进。

(二)缺乏实用,未能完善档案编制成果

企业由于档案的编制工作是需要主动的去挖掘资料,开发资料资源,能够在未来需要使用时,快速的进行查找和确认,是一种主动性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电力档案的编制和研究缺乏实际的而有效转换,无法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虽然一些企业在档案部门初期也曾经撰写过一些编制研究,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经营中,档案的管理工作太过于复杂,资料的收集也非常繁琐,所以对于编制档案研究成果,辅助企业生产发展的工作就无限期的被耽搁。

二、改善电力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措施

(一)推进信息化工作,加强档案资料管理

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部门档案的编排管理。首先,制定方案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设计一套完整的方案,按照工程大类进行分类:变电、线路、农网、配网等。按照资料的数量不同进行案卷的整理和分装。其次,组织相应的案卷信息化机制,对于企业的材料收集工作,以及档案资料的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按照提供的资料和实际部门的工作情况组织信息调查。由于一些工程技术材料都是成套的,所以根据工程档案的特点对工程技术文件的数量进行录入,加强管理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案卷分类进行录入。再者,进行案卷机制的组成之后,要按照文件材料的隶属关系,在信息系统中编制编目。方便日后资料的查找和材料的使用,先排列文字,随后排列附表。反映技术材料的问题,按照目录的隶属情况,在原有目录中进行记录,最后对案卷进行编目工作。

(二)加强制度构建,制定档案管理章程

由于档案工作,是电力企业在开展项目工程时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为了能够保障未来电力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管理编制工作。电力档案管理工作是与电力企业工程项目息息相关的,需要重视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坚持档案工作和建设的开发。在档案管理中,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充分细化各个项目环节的竣工资料,按照时间和分类的区别,将资料编制整合,进行移交。通过电力工程的档案管理,应该有效的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相联系,以及与工程中选取的材料标准,构建标准,验收标准的要求相一致才能够开展验收工作。在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时,需要的一体化的流程操作,从文件资料的采集、到最后档案、文件的装订成册,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进行管理和监督,完善工作化流程。

(三)提高专业技能,提升人员编制水平

电力行业的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应该把将资料编制、整理、归类、清点、数据记录等知识深度挖掘、整合和理解进。这不仅仅需要考验传统档案部门人员的编排、整理、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还需要调动企业人力资源的最大化运用,健全电力企业的内部的规章流程和工作守则,同时加大对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档案人员对于档案资料的责任感,同时做好分类工作、整理档案资料、开展立卷管理工作。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充分了解企业营业的涉及专业知识,能够从企业施工的各个环节,开展文件范围的选取和清点。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和指导工作,对于单位的文件包进行有效的调查,确保在不同项目在竣工后,仍然能够将档案牢牢控制。

(四)加强全面接收,做好档案归档手册

对于电力行业的不同类别的档案资料的进行定期清点活动,制定计划,严查审核各个环节的档案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具有规范性的卷案质量,逐页进行点查。分批录入数据。对于过程的隐蔽工程资料进行跟踪记录,不合格的案卷应该尽快提出改善建议。编制归档手册的采集和记录项目施工竣工之前的记录工作,提供资料的阅览,并且在相应的复杂文件进行收集和备份。在整理系统文件时,最重要的是需要掌握资料的先后逻辑顺序,方便日后的查阅情况。对于工作人员在对外借阅和归还资料档案的操作上,也应该将资料的借出要详细的记录,人员所在部门,借还日期,将逾期未还的情况落实,随后催促相关关联方尽快将资料进行补齐。

三、结语

当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电力工程监理档案资料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信息化的管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研究在电力工程企业的档案资料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问题,针对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对电力工程企业的档案资料管理的研究和创新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义.档案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6(21):122.

[2]雍承曙,邵蕾萍.浅谈如何做好项目档案工作[J].通讯世界,2015(11):227-228.

电子文件管理范文7

(一)电子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各领域中的应用。

(1)电子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软件的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项目管理软件P3等软件被应用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其运用主要包括了施工管理中的投标、施工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从建筑工程投标书到项目图纸,从项目开展及项目进度到施工结束中关于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些建设工程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电子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应用。(2)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施工人员考核考勤管理等方面。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使得企业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加快了施工进行的速度,而且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财务监控人员可以知道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出调整以控制超额支出,这样可以保证项目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从而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二)电子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1)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目标。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工程管理系统在建筑企业中逐渐为信息技术所建立的管理系统所取代。我国加强了关于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力度,加速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初步实现了工程作图无纸化。在建设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图纸设计、工程实施以及期间关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方面都用到了电子信息技术,让建设工程的进程变的更加的顺利,这也让众多企业明确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目标。(2)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电子信息系统才可以便于更好的对建筑工程中的工程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分析。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必须要遵循将建设工程中的具体内容与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原理来进行,以此实现对于各项业务模块之间的联合监控,调节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从而形成工作与信息技术一体化的工作环境。

(三)电子信息技术于现实的应用。

随着建筑工程在现实生活的高速发展,建立依托于网络的电子信息化平台和办公软件的种类变的越来越丰富,出现了许多大型建设项目,并且这些大型建设项目往往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包含的内容也极其复杂,涉及到国内外设备的使用,这些往往充满了巨大的电子信息量,而且它牵涉的范围也是非常广的。这样就造成纸质文件的传输对给建筑工程的管理增加了许多繁杂的步奏,很容易导致信息出现错误或者遗失,而且其低效率、高成本的运营方式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纸质文件传输的方法就渐渐变的不为大家所采用。所以我们就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方面的电子信息化平台及网络办公系统,这样可以高效快捷的完成项目工作。此外我们可以扩展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在电子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应用职能,利用网络办公系统完成网络招标、网上采购、网络会议及网上资料查询等工作。

二、提高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措施

(一)寻求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支持。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来提供资金、技术方面的援助。通过在资金方面的补贴,以及政策上相应的减少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可以缓解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负担,解决因为资金到位缓慢而导致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方面的投入减少的问题。而且在相关的专业领域的知识产权,政府应该做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以此来维护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对于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只有全面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才可以推进工程项目信息化的管理的发展。在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中,通常要考虑到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安全施工、等问题,并且在每个方面都要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来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而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要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首先就要让传统的产业模式向着新兴集群产业模式进行转变,进而向信息化产业模式不断发展;其次要将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让其符合我国的国情,加速经济的发展。

(三)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

网络技术在当今时代是日新月异的,它的发展与更新的速度极快,所以在建设工程方面的电子信息化技术也因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更新以保证和时代接轨。而且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和数据量的不断扩展,单一的电子信息系统已经无法良好的处理建设工程管理所产生的巨大的信息数据,因此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就势在必行了。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中包括了建筑材料的信息、参与人员的信息,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等,通过将所有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机结合、整理分析,研究讨论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以更好的为建设工程管理服务。

(四)提高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

电子信息技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来进行,要加深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程度就离不开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用计算机来辅助项目工程的进行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并且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也会减少出现错误的几率,这对于调高施工效率,增加企业的效益也是极为有帮助的。

(五)加快全能型人才培养。

在当今社会人才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是必不可缺的。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他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尤其是全能型的人才。建筑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学历证书方面,还体现在其掌握的各项技术的熟练程度与现实应用上面,需要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能完成多种任务的人才。但是我国对于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却不是很多,所以全能型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影响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水平,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三、总结

电子文件管理范文8

档案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在原有档案理论基础上,吸收档案管理实践经验成果和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并加以融会贯通,让档案学理论呈现出清新的风貌,是档案管理理论研究过程中根据档案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修正、完善自身、使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的表现。

风险是安全的对立面,风险的存在就意味着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管理就是安全管理一部分,而且是核心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安全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安全实践方式。档案管理中的众多风险,正是影响档案安全管理的负面因素。“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后,学者积极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探讨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问题,促进了档案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档案风险管理的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阐述,也有基于实践层面的探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电子文件风险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及防范、专门档案的风险管理等方面。

电子文件(数字信息)管理最先引进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其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这方面,最初的研究文章主要着眼于电子文件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主要基于电子文件管理实践过程中风险因素造成损失的状况和如何防范进行总结,研究偏重技术方面。正式提出“电子文件风险管理”后,国内对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理论的概括论述方面,其次是电子文件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防范与应对方面。对“电子文件风险管理”,已经形成完善的概念基础并提出系统的研究框架。伴随着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重点又将逐渐转向更广阔的实践层面,在理论指导下探讨如何解决电子文件管理实践中的风险问题。

档案信息化建设风险和防范是档案风险管理研究中的另一热点。这一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档案信息化实践状况出发,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目前学者提出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观念和认识风险、投资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人才风险,从而提出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风险应对和防范措施有实行分等级风险管理措施,加强培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预留风险保证金、制订建设规划、防范资金风险,采用逐步更新、持续改进的技术措施,引入信息监理方等。档案信息化建设风险和防范研究,尚未像电子文件风险管理那样提出系统的管理框架和风险应对模型,还未形成严密、系统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