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范例

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

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范文1

关键词:交叉学科;电子商务及法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0引言

电子商务及法律作为由互联网技术时展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培养内容于一体。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之一,这种时代趋势造就的新需求对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培养实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着手,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为培养目标的新型课程体系;确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实现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的技能人才,配合电子商务行业的转型契机;提高学生自身竞争优势,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电子商务实操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高校的培养模式提供借鉴意义。

1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探究的意义及现状

1.1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意义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深入发展及电子商务法的出台和实施,为了紧密切合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进一步推进针对本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契合性改革,本专业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灵活性改革,努力培养拥有坚实基础知识、应变能力强、具有团结创新精神且符合企业、社会所需综合素质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稳定发展。

1.2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为更全面、更客观地把握电子商务及法律人才培养现状、定位、学科特色和发展前景,实地调研杭州电商协会、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阿里巴巴、武汉大学等机构和企业,同时以在线座谈、专家咨询、专业联盟内部探讨等形式深入了解专业本科生培养现状。从本科生培养、高校专业建设、电商行业人才需求三方面开展调研。

1.2.1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本科生培养现状

(1)专业培养重点。专业成立以来专业坚持法管融合的培养模式,但普通高校本科生在毕业后获得法学学位才能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本专业授予管理学学位,在校期间无法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减少了专业学生毕业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机会,从而造成专业人才培养资源严重浪费的后果。(2)课程体系结构分配不合理。纵观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发现,与电子商务紧密相关的技术模块与管理类课程被法学模块占据过多,以至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法轻商,脱离本专业培养目标。(3)毕业生就业选择困境。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简称学院)该专业毕业生仅有两届,整体上来看,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的学生占比较小,销售市场岗位工作的学生居多。此外,在重庆、四川等西南地区就业学生工作后反馈,电子商务运营人才较稀缺,在法律领域就业乏力,电商领域就业需求强劲的格局下专业培养着力点亟待调整。

1.2.2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建设现状

综合各高校的培养模式发现,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作为主要结合新商科和法律的交叉学科专业,应与传统电子商务专业区别开,将教育教学与科研学术结合,提升师资水平,以赛促练,锻造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融合商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的新型人才才是可行之道。同时,专业办学定位要贴近学校发展实际,立足于学校和学院特色及优势,不能盲目跟风,照搬照学,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行业急需的电子商务及法律实务人才。

1.2.3电子商务及法律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据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企业中,电商运营人才需求旺盛。高校需要加强实操性教学和与企业对接,随着企业在产品前端布局的理念在不断增强,运营、技术、推广销售、综合型高级管理成为企业最迫切需要的人才。纵观数据获悉,具备综合素质是企业对电商人才的基本要求,其中学习能力是保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占74%;创新能力是拉开差距的法宝,占62%;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职场生存的基本前提,占50%;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破解难题的通行证,占53%;团队协作能力是团队作战的基本保证,占51%,各项素质必不可少。

2交叉学科建设解析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培养模式问题

学院在建设本专业之前,全国仅有北京邮电大学率先设立该专业,教学经验极为匮乏,加之电商行业发展迅猛,培养思路不清晰、课程设置欠合理,导致2014、2015版课程培养方案中各模块占比不够均衡且培养重点不够突出。(1)师资结构。在课程培养体系向管理学课程倾斜的情况下,本专业院系目前具备电商专业背景的教师数量不足,管理学教师占1/3,法学类教师占2/3,师资配套结构不合理。专业背景的教师缺失,导致对培养模式、技术体系、知识结构的认识有待深化。(2)校企合作。近年来,本专业虽然加强产教融合,但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作为新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深化,当前校企合作规模较小,无法达成产教融合、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目标,加剧了当代企业人才需求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3)学生实务技能培养。调研数据显示,每年电子商务类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企业需要经过前期短期的入岗培训就能迅速入职、后劲足、专业操作技能娴熟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需求。(4)就业观念和意识。由于川渝地理位置和传统地区文化观念的影响,本地学生群体将就业目的地局限于重庆、四川等地区,不愿着眼于沿海发达地区,长期以来,不利于学生能力提升。

3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培养新思路

(1)以OBE为导向,构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紧密衔接、相互支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加强过程监管,改革教学模式,健全知识考核体系的多元化课程设置方案。新型课程培养体系如表2所示。(2)通过人才引进的优惠待遇策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而构建完善的教师团队。除了需要电商理论的教师之外,还需重点引进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电子商务运营和数据分析专业人才,以满足电子商务行业数据驱动和支持的发展需求。(3)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深入到行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国家扶持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企业的工作模式引进学校,让学生学习过程与就业紧密衔接,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和专业内涵建设。(4)推进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强化产教融合,注重学生实务能力培养,进一步拓展电商培训范围,加大市场急需的电商运营人才培训力度,以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人才需求。(5)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教学外,注重学生初入职场的人情观、道德观、素质观的培养,从团结协作、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重点拓展,开设与专业契合的素质拓展相关课程;在电商发达地区设立实习基地,逐步转变学生求职观念和求职意识。

4结语

面对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领域已是包罗万象,由此延伸出的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日趋丰富,旨在培养既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方法,又具备扎实法律与管理理论基础的电子商务运营人才。本文通过调研方式,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资源共建共享、师资力量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对提升电子商务及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涛.“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调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10):50-51.

[2]杨娜.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发展现状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5):102-103.

[3]崔立标主编.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R].2019.

[4]杜华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行业企业调研与分析[J].电子商务,2018(07):59-62+84.

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范文2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农产品;高职院校

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不断升级,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要求“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这是继2014年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相关要求之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要求连续6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之中。CIECC的《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4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增长39.1%[1]。《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指出,2018年农村电商交易额为1.37万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30.4%,农村网店数将达到1?200万家,带动就业人数3?500万人[2]。从当前来看,乡村振兴主要依托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人,而如何提升服务农村产业发展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当下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因此,进行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电商人才需求现况

根据官方测算,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4?700万人,同比2017年增长了10.6%;预计在2019年该行业从业人员将突破5?000万人。但数据中所体现的从业人员基本就职于城市,服务于农村电商的从业人员非常稀少。《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被调查企业当中,有84%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人员招聘压力占78%,有71%的企业急需电商运营人才,37%的企业亟需技术性人才(美工、IT)、50%的企业亟需推广销售人才(客服、电销、新媒体等)[3]。这就说明城市电子商务企业人才缺口仍然比较严重,而农村电商企业更是一人难求。

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投身农村发展事业意愿不强。《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被调查企业在人才学历需求方面,大专学历的员工比例最高,占56%[3]。虽然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普遍来自农村,但是他们大多是“90后”,这代人虽生长在农村,但实际参与农业生产较少。受传统思想影响,走出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极少数有愿意再返回农村就业,而本就数量稀少的城市学生更不愿意投身农村发展事业。因此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着高学历人才稀缺的窘境。

(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滞后。据最新一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村网民数为2.22亿,占总体网民数的26.7%,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8.4%[4]。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与城市电子商务相比,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谓难以望其项背。不仅专业人才数量短缺,且从业水平普遍不高,特别缺乏创新人才、复合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众多地区面临电商人才难引进、难留下的难题,单方面懂信息技术、电商企业经营管理、品牌推广运作的人才尚且不多,而具备以上综合素质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各级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形式多样,但存在师资水平不高、参训人员专业背景不足等问题,培训效果不佳。

(三)地方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现今各地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已有些年头,专业建设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日趋成熟。但拥有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仍然较少,大多是由工商管理类、经济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转型而来。也有农业相关专业教师接受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后,再担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情况。他们普遍缺乏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也无法满足农村电商运营岗位人才培养的能力需求,仅按照传统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较少将农业、农产品知识与电子商务专业应用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不符合实际需求,师资力量薄弱造成学生对农业、农村、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情况不了解,专业知识无法学以致用,这也是导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学校概况。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坐落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腹地,占地面积1?488亩。设有农、医、管、工、文五大类40个专业,其中部级重点、骨干专业4个。学院立足贵州和铜仁山地实际,确立了农业山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的特色发展之路,成立了山地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应用技术服务中心。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为解决电商人才培养输出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矛盾,实现学生能力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自2014年起,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探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先后与铜仁市高新区、万山区人民政府合作,在万山电商生态城和部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展联合教学活动,初步实现“教”、“学”、“创”融一体。经过5年的摸索与努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升,政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效。

1.政、校、行、企合作,形成“多主体、多区域、跨专业”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了政、校、行、企合作育人新制度,形成了政府、行业、学校和企业多方合作参与的理事会议事决策机制、人才需求调研机制、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合作研究机制等。机制创新保障了电商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专业与行业标杆企业、标杆创业院校、众创空间等机构合作。开办农村淘宝订单班、助力企业孵化;承接贵州邮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项目攻坚,助力脱贫攻坚;与本校信息工程学院合作进行大数据人才培养;与农学院共同建设“互联网+农业”开放性实训基地等,初步形成“多主体、多区域、跨专业”协同机制,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2.推行现代学徒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企业和当地政府部门,深入开展“厂中校”办学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学创融合、实岗育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媒体时代复合型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采取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考核评价学生,实现校企政共建共管共育的“双主体”育人;强化学生文化素养、专业认知、岗位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相融合;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运行模式,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8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90%以上。

3.组建专兼结合的“实战型”教学团队。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有校内外专兼职教师22人。在师资储备过程中,把“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到实处,实施校内、校外教师“互聘共培、双岗双职”制度,实现校企人才资源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4.重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计结构。对接电商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形成“教”、“学”、“创”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创业项目为主线,构建了涵盖视觉美工、网店铺运营、微营销、新媒体运营(小程序、抖音、网络直播)、线上客服、电商物流六大模块的“双创”课程体系。

5.实施“理论+实操”、“项目+导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实行双导师制,学生进园区后开展“理论+实操”、“项目+导师”的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围绕创业展开,以真实项目贯穿教学全过程,形成“以创促需、以需促学、以学促教、以教促创”的良好循环。

6.确立专业建设服务“黔货出山”、助推乡村振兴基本思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一是利用学生创业项目,助力“黔货出山”,带动地方农村经济发展。2014级电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注册公司创业,以铜仁当地花卉为原料制作干花产品销售,销售额超过10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2016级学生接手贵州邮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项目“黔邮乡情”,销售万山区高楼坪乡夜郎村冬枣、黄道乡黄道村香柚等农特产品,2个月销售额超过6万元,打开了当地农特产品销售新渠道。二是鼓励学生本地创业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学生毕业后专业对口率高,90%的毕业生在电商领域发展,成为铜仁市农村淘宝馆和电商基地建设的主力军,用人单位满意率达85%以上。

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

电子商务是与互联网发展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也是最适合将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在大众创业的影响下,很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选择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市场营销领域,走上了创业之路[1]。然而,电子商务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加上电子商务市场瞬息万变,这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要求很高。现实中很多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未来的就职上,缺乏创业意识,不了解创业流程,对电子商务岗位的运营与操作缺乏了解,导致真正能在电子商务领域创业成功的学生比例并不高,这种情形的存在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压力和要求。

一、加强创业实践教学,提高创业技能

电子商务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专业知识点较多,包括电子商务支付、网站建设、数据库管理、物流管理、广告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讲授上,学生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即使有机会在网上模拟操作,依然摆脱不了纸上谈兵的弊端。为此,需要加大创业实践教学的力度,学校可以和一些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洽谈,签订合作协议,企业将部分电子商务业务交给学生组建的校内电子商务团队来完成,也可以将整个网站运营交给学生来管理,企业负责提供商品,电子商务团队负责网站运营、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等工作。企业可以派业务经理到学校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也解决电商企业用人难题,取得了双赢的结果。除此之外,也可以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淘宝网或其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网店,代销合作企业产品或销售自购产品,感受创业的真实环境。这种真实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电子商务业务环境,积累了实战经验,也为学生日后创业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创业课程教育,培养创业意识

“互联网+创业”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必须重视创业课程教育。在大一阶段,学校要开设“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通过邀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来讲座、举办创业研讨会及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对职业有清晰的了解,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兴趣,树立未来的创业计划。在大二阶段,可以开设“创业运营与指导”等课程,将电子商务专业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程的融入让学生全面认识职业方向,教师可以讲解马云等电子领域知名人物的创业故事和创业方法,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创业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要举办一系列创业活动,例如,让学生撰写创业设计书,在课堂上交流创业项目等[2]。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创业的类型不仅仅局限于淘宝店,而是涉及很多传统行业,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一些新型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如“互联网+农业”,可以将农村一些特色农产品、文化习俗和乡村旅游等项目在网上销售;“互联网+教育”可以将一些名师讲座视频放到网上销售,也可以探索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及在线家访等多种创新业形式。总之,“互联网+”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三、举办创业大赛,强化技能训练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技能训练的有效措施。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竞赛,通过比赛普及创新创业知识,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目前很多地方举办的电子商务创业大赛都紧密结合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具体问题而展开,既体现技能实训,又体现创新思维,更具有现实价值,这不仅是一个创业比赛的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电子商务实训平台[3]。学生还要在深入企业或自己创业的基础上,写出策划书,每周出工作报告、总结策划,进行PPT展示答辩。通过这一系列竞赛活动,综合考评了学生的基本知识运用和操作技术,使学生熟悉了电子商务的流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增进就业创业成功的信心。总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未来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最适合创新创业专业,电子商务教学与创新创业相融合是未来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付萍,谢爱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4(6):95-96.

[2]童婧.创新创业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5):51-52.

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范文4

一、电子商务行业与人才需求现状

(一)行业现状调查

近些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在目前的经济形势,运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远好于运用传统模式的企业。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金融危机中,未运用电子商务类的企业陷入困境的比例84.2%,而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陷入困境的比例为16.8%,两者相差近5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商务的主要模式。宁波作为贸易开放城市,紧邻电子商务之都杭州,无论是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应用重视程度还是网民对电子商务的依赖程度都较高。而电子商务人才是推动电子商务运用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我们很重视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但是到目前为止专业的发展仍旧跟不上行业发展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普遍匮乏已成为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人才需求分析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中拥有电子商务人才的必要性,并设置专门的职业岗位。但对电子商务人才或者是岗位的分类国内有很多不同分法。有的就简单分为技术和商务两类,有的则按B2B、B2C、C2C等模式来分。根据调查,依据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的不同需求,我们把电子商务的岗位大体分为三类:商贸营销类、技术类、管理类。而在宁波市场上企业最迫切需要的是商贸营销类人才。对于该类人才主要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网上操作技能,基础网络营销知识,市场调研与信息收集、能力等。

二、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现状分析

(一)办学现状分析

1.招生规模与办学机制

从2008年到2010年宁波中等职业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情况来看,总体招生人数稳定(保持在350-400人/年),但单个学校的变动较大,在近几年的招生中共有9个宁波的中职学校涉及电子商务专业,除宁波经贸学校和电子职业中学外,其他学校在专业的规划上存在不稳定性。

2.学生特点分析

从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历年招生情况来看,其录取分数线普遍偏低,整个群体的基础知识普遍薄弱。而即便是5年一贯制和3+2类中职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分数线要求也并不高。这部分学生对于系统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甚至对于自身就读的专业也没有太大的兴趣。调查中,当问及“你对电子商务感兴趣吗?”,有51.5%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感兴趣,只是听从家人或朋友建议”。

3.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对我校2007、2008、2010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有95%以上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电子商务专业无关。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对我市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职学校的调查以及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来看,我市的电子商务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定位不清

很多学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时只是立足于自身的学科背景,根本没有考虑企业对于该类人才的真正需求。培养目标不明确造成了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四不像”的尴尬局面。

2.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为例,目前由文化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而在这调整过程中却仍没有从企业岗位需求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课程体系的合理性问题。因此,现有的课程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体现不出专业方向等

3.师资力量薄弱

电子商务是新兴的专业,高校发展电子商务的时间也并不长,由高校出来从事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老师自然也就不多。从我市电子商务理事会了解到,我市80%以上的所谓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入。

4.适合的教材少

在目前中职教材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这样几对矛盾:教育目标与教材矛盾,企业用人与教材矛盾,学情变化与教材矛盾。

5.实训教学欠缺

通过对几个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职学校进行调研,了解到目前中职学校在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上,有仍停留在最基础的———基于Internet环境的电子商务认知型实验室,也有一些学校购买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使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网上交易的全过程。但利用某一软件操作,仍旧是一种固化的行为,学生走上社会很难做到“举一反三”。

三、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策略探究

(一)清晰定位,明确目标

根据企业需要,笔者认为我市中职电子商务主要可以朝商贸营销类发展。而根据学校现有专业特色,如我校营销类专业是一门传统专业,在这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所以我们选择将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为培养网络营销类人才。而像北仑职高,该校物流、外贸专业建设较好,此类教学资源丰富,建议该校电子商务专业可定位为培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员或者外贸电子商务人员。以此类推,其他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可以培养旅游电子商务人才,金融电子商务人才等。

(二)改革现有课程体系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强调,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应保证专业知识的广度,保持原核心课;对选修课进行模块划分,同时筛选掉那些与岗位需求无关的课程;重视实验教学,适当加强实验类课程的学时数。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不同层次需要,电子商务实践可做多元化安排。根据中职2+1模式教学的特点,建议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可做以下安排。第一学期,学生通过Internet扮演消费者,重在体验、感受实践,从而认识电子商务的整体环境。第二学期的实践安排可以进一步,利用一些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在该这段中加入后台管理。通过模拟实验对软件的应用达到全过程训练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学期,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自己的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由教师组织学生建立各自的商务团队进行校园内部的实际经营管理,并通过经济核算来考察经营效果。通过这个平台熟悉电子商务的运营知识并融入校园的“小社会”环境,甚至找到自己的创业路。最后阶段的实践可以利用淘宝等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学生走出去,建立自己的小店,真正体验电子商务的整个经营流程,去探讨更多的管理理念。此阶段的实践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种实践形式可鼓励一部分同学先参与,而对于全体同学的参与,在控制调控上还有一定难度,有待再探索。#p#分页标题#e#

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范文5

摘要:实习期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熟悉了网上银行等关于电子商务业务。对于纳税系统的搭建,系统维护和网上银行交易的业务流程都有系统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接下来走出学校踏入社会做准备。现将毕业实习的具体情况及体会作一系统的总结。

关键词:网上银行;系统搭建;电子商务

1实习单位简介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公司银行,截止2007年末,拥有272万公司客户。坚持信贷稳健发展,保持中国第一信贷银行地位。中国工商银行经营范围包括:办理人民币存款。贷款和销售信贷,居民储蓄,各类结算,发型和发型有价证券,其他银行委托的各种业务,办理外汇存款、贷款、汇款,进出口毛衣和非贸易结算,外币以及外币票据兑换,外汇担保和见证,境外外汇借款,外币票据贴现,发型和发行外币有价证券,代办即期和远期外汇买卖,征信调查和咨询服务,办理买方信贷,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转贷等。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锡林浩特市那达慕东街支行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为己任,积极发挥自身在资金、产品、渠道和综合化经营等方面的优势,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加快改革创新、加快经营转型、加快提升产品服务供给能力,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宽领域、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努力在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以及拉动消费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国有大银行的社会责任,实现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截止2013年末,各项存款增加155亿元,各项贷款增加175亿元,拨备前利润增长13%。

2实习主要过程

本次实习在中国工商锡林浩特支行进行实习,我在该行电子银行部实习。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同事规划设计全行电子银行系统,并推动电子银行的建设,维护电子银行系统,比如,参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并负责电子商务支付平台的建设各日常运营工作。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亲身经历了在银行的生活,不仅熟悉了各类银行业务业务,更看到了银行运营中的的许多内容,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飞跃。通过此次实习,我进一步的了解电子商务,更深的理解所学的基本理论,运用自身专业相关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获得相关工作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础。

实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了解工行概况和相关结构,对工行以及相关管理制度有大致了解,清楚每个部门的状况和楼层分布,为后面的实习打下基础。在了解的前提下,着重对涉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工作进行了解和掌握,并且对其中的流程和系统有大致了解。

第二阶段主要是对电子商务平台业务进行相关学习和实际操作,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学习和操作,并且了解主要环节所涉及其他部门的主要职能,理清楚这些职能是如何相互辅助的。学习的同时协助经理拓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客户,协调客户的投诉建议,协助提出整改方案。再对全行电子银行业务的系统架构进行了解学习。

第三阶段我接触了更多专业的知识,对全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的系统架构的搭建进一步的学习并尝试实践,同时运用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网络故障的排除和维护。最后对实习阶段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总结,与单位实习指导老师以及学业指导老师进行联系、交流,得出实习体会,从而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3实习主要内容

在工商银行锡林浩特支行实习公为8周。实习的第一周,自己对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性质都还很陌生,所以自己主要是熟悉单位的相关状况,包括单位的所在位置、单位管理制度、部门管理制度以及部门设备借还制度。在我实习部门里,是和专业技术紧紧挂钩的一个部门,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是十分注重员工自身能力的,一方面要做到精通技术,及时解决系统漏洞,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自我学习,另外,在熟悉的过程中,也要了解每个部门,其职能和作用,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顺利进行。虽然在这过程中自己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对某些部门业务的不熟悉,对部门之间的关联缺乏理解,但是在部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对这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部门领导和我进行了沟通,也向我进行了相关工作的安排。

第三周开始在开放柜台实习。不同于电子银行部,开放柜台这边的系统操作相对没有那么的复杂难懂。并且在大堂可以活动自如,但需要面对各种提问和站着,开放柜台这边还考验你的记忆能力还有繁琐的工作。开放柜台主要是对公转账业务,看着银行职员对着电脑录入不同的信息,还有填写一系列的凭证和审核各种资料,我的头一个有两个大。每次一叠回单我都需要花费比他们多一倍的实践完成。不过通过一周的联系我的数字输入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接下来学习其他部门对网上银行的辅助作用,主要涵括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部门,如信息科技部等。通过学习他们的主要业务联系并思考网上银行的环节,分析他们是如何辅助网上银行的进行,从而更加重视和更好的进行部门之间的合作。当然,我也在练习着自己的操作,希望可以更加熟练的为客户服务。

在接下来的实习中,我更倾向于对网站系统的思考。在使用过外网和内网之后,对其前台网页设计和后台的功能实现提出了一些看法。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网上银行系统要完全保证绝对的保密,因为不同的客户要上交自己的财务资料,这是商业机密,如果系统有很大的漏洞,让不法分子窃取的话,会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所以在系统建设中,加强机密保密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几周我开始到电子银行部中心去学习。刚到这个部门之后,首先也是学习基本概念和熟悉设备,了解系统构架和日常的系统维护,系统的改进等。和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是一致的,却有不同,操作和方法更加实际可行,节省成本些。熟悉之后,根据网站体验情况,画出数据流程图等,开始和部门的同事一起讨论设计网站前台的页面设计的改进,最后终于更加的整洁美观些。在后台功能方面,由于系统搭建非常之好经费,所以无法有稍微大的改动,只是做了一些比较小的变动,如将用户界面上的功能叙述更加直白易懂,网页的链接也稍微简洁些。

实习的最后一周,自己主要是回顾整个实习过程,总结相关经验。

4实习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网上银行业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其流程也基本熟悉,对网站系统搭建有所认识,也知道了一些在实际运用中的情况。另外对和同事相处和领导相处也有所提高。作为一名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这次的毕业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很好的试炼,为我今后更好地投入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毕业实习,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首先,让我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差距。在学校里总是在被灌输知识,近乎是得过且过,自己根本没强烈的求知欲。然而这次实习,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知识的贫乏,不能将专业知识系统的掌握。就我们本专业来讲,网站的搭建和前台的改进在现实应用中和书本上的方法有所不同。

其次,我学会工作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实习过程中,我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和纳税人打交道的,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是业务的不熟悉造成的失误,都会造成我们和纳税人之间的矛盾,这是非常不好的。另一方面,在计算机信息中心时,主要面向的是同事,如果工作疏忽,不仅要造成和同事间的不和,要加班,甚至可能会造成系统大面积的瘫痪,非常严重。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实习过程中,我渐渐学习了如何和同事相处,和领导相处,这不同于我们在学校时和同学相处,和老师相处。在进入社会后,应该以谦虚的姿态去面对同事和领导,要学会和他们合作,共同努力使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次的实习,让我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学会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更为我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经过这个实习期的检验,也发现自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还比较差,沟通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应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处理能力还很欠缺。当然,在工作期间也犯过错误。

大学生人力资源部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本文主要从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关于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改善当前问题的建议及措施、实习感悟、几个方面对人力资源部实习报告进行阐述,其中,实习目的从指导未来的学习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讲述,实习内容从日常人事变动的手续办理、招聘进行讲述,关于S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存在不良局面、员工的培训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匮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没有充分利用、日常人事管理的流程不规范进行讲述,改善当前问题的建议及措施从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人员选拔和任用、员工的培训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K3系统的开发利用、人事管理流程进行讲述,实习感悟从坚持做到与实际结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行讲述。本文对人力资源部实习有着参考指导的意义。

一、实习目的

熟悉现实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体系和管理流程,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并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升,以指导未来的学习重点和发展方向。

二、实习时间

20xx-x-xx——20xx-x-xx

三、实习单位

S服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以下简称S公司)

四、实习内容

(一)日常人事变动的手续办理

日常人事变动主要有员工新进入职、离职、岗位调动和适用转正,这些工作都是人力资源部最基础的人事管理,这也是在S公司实习期间每天必做的工作。根据所在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流程,可以总结为以下主要内容:

1.入职

(1)核实入职者的身份,检查其是否带有身份证、两张一寸彩色免冠照片及其他相关的学历或资格证书,身份证或者照片没带的则不予办理入职手续。

(2)收取入职者的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的复印件,没有复印件的提供复印,同时向入职者提供试用版的《新员工入职指引》并简单介绍操作流程。

(3)提供《录用审批表》给入职者,让其拿到所入部门请部门领导审批。

(4)经部门经理审批后,收回《录用审批表》,检查填写是否规范、完整。

(5)指导入职者签订《劳动合同》,需要签订保密协议的岗位同时要签订公司的《保密协议》,办理厂牌、工作证。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电子科技的发展,网络销售和电话销售凭借其方便、快捷及节约成本等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采用,当然也包括收藏业。

工商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规定的实习计划,也为了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作为工作前的最后一次实践机会,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比较的最后机会。2014年2月末,我来到了xx收藏xx分公司----xx藏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到了很宝贵的社会经验,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接触到了别的专业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实习期间也培养了自己如何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次实习收获颇多,非常有意义,让我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飞跃。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一种实践,目的是让大学生有一个了解社会的学习机会,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增强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学习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借以实际地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也希望能带来一些启示。从实习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把课堂学习的理论在实践中学会具体运用,学习在社会上为人处事,接物待人。希望通过实习的机会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为即将真正踏入社会,正式从事相关工作提前做好充足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毕业实习是一门专业实践课,是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后进行毕业设计时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与现代保险销售模式之间的差别。毕业实习更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提。通过实习,我们可以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我们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xx年2月28日----20xx年4月6日

三、实习地点

xx市xx区宿州路宏图大厦14楼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我所在的部门是xx藏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电话销售中心。

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范文6

近年来,跨境电商蓬勃兴起,并呈现出传统国际贸易所不具备的多边化、直接化、小批量、高频度、移动化的新特征。跨境电商行业紧缺复合性、实战性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作为跨境电商行业用人首选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从课程体系、实战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专业竞争力,培养出满足跨境电商要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关键词:

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

一、跨境电商蓬勃兴起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传统外贸“大单”逐渐被小且分散的“碎片化”订单所取代,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逐渐在外贸订单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外贸订单碎片化、小单化时代来临。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运营周期,中小企业开始建立直接面向国外买家的国际营销渠道,传统外贸模式受到挑战,跨境电商蓬勃兴起。跨境电商基本等同于外贸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传统进出口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等环节电子化,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占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

二、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区别

1.多边化

传统的对外贸易以双边贸易为主,交易双方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贸易呈线状结构。而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交易方比传统贸易要多,不仅包括进出口双方,还可能涉及到交易平台、支付结算平台、物流平台等,贸易过程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多边方向发展,更多地呈现网状结构。

2.小批量

传统的国际贸易中的进口商以大的批发商为主,订单还常有起订量的要求,商品运输主要采用箱式运输,交易量通常比较大。而跨境电商主要面对最终消费者,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有国际小包和国际快递、第三方物流模式和海外仓储等。跨境电商需求呈现出碎片化特点,每批订单批量小、金额小、体积小、甚至是单件。

3.直接化

传统对外贸易产品由一国制造商送到另一国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制造商—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多级分销,进出口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而跨境电商借助于跨境电商平台能够实现制造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进出口环节少、时间短,成本低、效率高。

4.高频度

金融危机后,现金流成了全球贸易流通企业最重视的问题,同时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国外进口商为了规避风险,不愿再保持高库存,而是倾向于短、小、快的碎片化订单。跨境电商实现了企业或消费者的按需采购或消费,相对于传统贸易而言,交易频率大幅度提高。

5.移动化

随着互联网移动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贸商机出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更多的询盘信息从移动设备上发送出来,更多的企业或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寻找工厂和产品。以美国市场为例,2013年至2018年,移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增速将达到22%。据调查,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全球五大市场中,76%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更多地运用移动终端设备完成跨境网上交易,跨境电商移动化成为大势所趋。

三、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特征

1.复合性

跨境电商是典型的整合性学科,体现在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和整合。跨境电商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主要有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专员、电商运营、电商平台操作等,用人需求专业多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计算机等。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数量很多,但是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特征的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却很少。企业对人才的复合性需求很强,单一的专业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据阿里研究院《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跨境电商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只占到35%,而复合性的人才需求占比为65%。以阿里巴巴、亚马逊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企业更多地需要既具备外贸基本知识与技能又会跨境电商店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2.实战性

调查结果显示,跨境电商企业对学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训信任度不高,占比只有3%,他们更倾向于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自己的培训,占比分别为65%和13%。究其原因在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实际差距较大,存在着专业知识不扎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实战性较差的问题,难以适应变化很快的技术和市场。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成为应届毕业生的最大软肋。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并不缺纯技术性的人才,也不缺高级的管理人才,大量缺少的是真正能够具备综合能力从事业务的实战性人才。为此82%的企业希望大学增设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

3.紧缺性

跨境电商行业需要复合型、实战型的人才,加之兴起时间不长且发展迅速,相关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人才缺口严重。从事跨境电商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目前做跨境电商的人才主要还是来自外贸行业,英语专业居多。巴西、印度、俄罗斯、阿拉伯、蒙古等国家小语种电商人才缺乏。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人才,除了语种的限制外,还要具备对外贸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外的市场、交易方式、消费习惯,能读懂信用证合同,制作单证等。此外,还能进行电子商务的操作,熟悉各大平台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特征。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很少,跨境电商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业内常态。

4.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为其首选

跨境电商是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是传统国际贸易商务流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的电子贸易、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货运单证等内容。跨境电商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特点,其核心仍然是国际贸易,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结合出现了新特征。所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阿里研究院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国际贸易专业为跨境电商人才首选专业,占比达7成。

四、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1.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更多是针对传统的对外贸易进行的,开设的课程主要是贸易实务、单证、函电、结算、跟单、报关、报检等课程。针对跨境电商对人才培养复合性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可开选择性地开设与跨境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如网店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店铺装饰与推广等,从而使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具备跨境电商店铺运营能力,满足复合性人才的需求。另外在原有的课程中可加入与跨境电商紧密相关的一些内容,如在国际结算实务课程中加入Paypal,WorldFirst,Payoneer等跨境电商中常用到的结算方式。在运输与保险课程中增加邮政物流、商业快递、专业物流等内容,从而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2.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适应外贸形势的变化,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需要。跨境电商需要实战性的人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不仅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与企业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学校教师可以走出去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跨境电商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把企业的人员请进来指导教学。更进一步,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实验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培训学生,签署实习实训协议,安排定向就业,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

3.打造跨境电商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般而言,跨境电商分为技术,营销,运营,采购,物流这五大职能模块,各职能模块之间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地完成跨境电商交易。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在开展教学时可将4~5人组成为一个商业团队,每人负责一个职能模块。每个团队配备专业导师,独立完成跨境电铺注册、跨境选品、店铺优化推广、发货收款、售后服务等跨境电商训练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合作,共享教学资源,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实战训练,提高学生跨境电商各项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为学生走上跨境电商工作岗位和跨境电商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鼓励学生参加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认证相关考证

目前,国务院已取消了包括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资格、国际货运人从业资格、国际商务单证员、全国外贸跟单员等9项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许可和认定事项,这有利于更多的人才进入外贸行业。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需要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达到一定水平的人员是难以胜任的。在国家放宽行业人才准入门槛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参加企业提供的一些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与考证。知名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就开展了面向千所院校招募电商人才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免费参加跨境电商初级人才认证考证FAQ,还可通过-参加实训项目,积累经验,提升电商技能,获取创业资源支持,实现就业对接。

作者:张丽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伟.基于阿里巴巴外贸平台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24):84-85

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范文7

关键词:创业教育;电子商务;校企合作

一、概述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可以将学校与企业的双重资源、信息等进行共享,以两方的资源全力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在这种合作模式之下学生既可以接受学校的理论知识教育,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从实践中验证所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校企合作模式是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各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出更高质量、更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更具专业性和职业竞争力的专业人才,采取了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融合企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特别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简单来说电子商务就是运用电子工具进行的商业活动,电子商务的实现必须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也就是说电子商务必须依托于互联网而进行,离开了互联网络电商也就不存在了。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崛起,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主流行业,电子商务专业便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电子商务专业从概念中便可得知其综合性特征,需要融合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管理学、现代物流知识甚至法学等多个学科,目的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教育方式,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创业精神及创业基本能力的开创型人才。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发展需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尝试。在电子商务方兴未艾之时,加强对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可以为大学生进行电商创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也可以推动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创业教育亟需拨乱反正

我国的创业教育之所以兴起,究其根源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用创业带动就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不能说这是错误的,但这样明显带有功利目的的创业教育显然并不符合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进行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虽然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规划能力及竞争意识,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能力才是最应该培养的方向。

(二)我国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了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也在校园内积极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创业教育的兴起时间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比较模糊、笼统,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足够重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课外能力来培养,一般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或者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进行专项讲座,更没有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的创业教育。

(三)我国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实践能力

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还是在校园内进行的,教育工作多是由校内老师担任,但是教师们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显然缺乏相适应的实践经验,由这样的老师开展的创业教育往往比较空洞,还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校企合作视域下加强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创业教育的重视度

积极宣传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转变大家的认知,引起各方的重视,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电子商务是时下最火爆的行业,在电商领域内进行创业比传统的创业更方便、要求也相对较低,而且大学生对于电商也不陌生,可以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流,因此,要开展电子商务的专项创业教育,引领学生进行电商创业。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及早将创业教育“转正”

为创业教育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根据电子商务的行业特点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设计,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地教育方式与理念,完善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将创业教育划归到正统教育教学体系,改变创业教育“业余”、“课外”、“选修”等现状,设置专门的学科。

(三)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为电子商务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实践机会

学校进行的创业教育往往缺乏实践依据,这时就要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优势,将企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学校老师讲解企业的成功之路为学生提供成功的借鉴,也可以通过引进企业专业人员来进行实际工作运营流程的讲解,向学生传达更清晰、更专业、更具时效性的创业知识,提高教育的实用性。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切实了解电子商务的运作方式,加深对电子商务的理解,积累经验。

(四)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加课程的实用性

开展创业教育首先需要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高校老师们的理论知识自然是不缺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也很强,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是高校老师们的通病,这就需要老师们转变教学观念,做好教学设计,提前搜集资料,增加课堂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结语

我国职业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普遍缺乏实践性,而且也并没有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的创业教育课程,要转变这种现状,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利用好两种资源,培养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学荣.基于校企联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革新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8(23):185.

电子商务毕业实践报告范文8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具有创新动力的商务模式,也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更多更新的就业机会,也需要创新性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具备相应的创业知识和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

(一)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数量增加、结构优化

以湖北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在湖北的40所本科高校中,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有20所。2013年湖北省电子商务本科人才招生规模147人,在校生规模4300人左右。毕业生的数量和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湖北省25万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中对人才的需要,特别是擅长于市场开发的电子商务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的需要。无论从地方还是从全国范围分析,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建立在电子商务应用规模快速增加的基础上,电子商务应用性广泛带来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巨大需求。而目前的现状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在数量上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应用规模的快速发展,在结构上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二)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体现尚未构建

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中包括复合型、应用型及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按其层次不同有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其培养中都强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但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涉及创业教育非常薄弱。以浙江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它是我国最早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学校,2001年开始设立电子商务专业,其本科人才培养定位是在电子商务基础研究与创新应用领域富有现代经济视野、国际经济视域和信息社会视角,并对电子商务活动有敏锐感悟力与创造力,能熟练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基础上的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富有较强的探索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其课程体系中仅有3门涉及创业教育,创业与创新专题(1.5学分)、网上创业(2学分)、创业实践(2学分),占毕业要求最低学分的比例为3.44%。

(三)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必须注重创业教育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的意识相对比较传统,缺乏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意识。通过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其次,网络创业就业资源的丰富,要求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实施成为必需。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3年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过1000万个,有力缓解了近几年的就业压力,并日益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网络创业之所以迅速增长和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密切相关。网络就业因其就业门槛低、就业弹性大、就业方式灵活、就业公平性、衍生性和自治性,增加了就业市场选择的自主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带来了就业方式的革命,也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提出了挑战。

二、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设计

电子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主要依靠课程的优化设计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来更好实施创业教育。

(一)创业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以项目为导向,由学校、政府、社会共同搭建的创业外部环境和创业者个人理论及实践教育环境,构建创业指导团队,通过创业项目实施,完成对创业过程的指导和评价,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

(二)创业教育体系

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提供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业培训创业教育体系要融入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涉及的通识教育、综合教育、专业教育构成。包括创业意识、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商业模式、创业实践等。创业师资团队是创业教育有效实施的根本保障。组建了来自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物流、人力资源、工商、税务等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导师团队,结合校内专任老师确保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探索创业教育方法。有效利用撰写计划书、创业者讲座、案例分析、课程项目研讨、课程实践、考察、政府和行业企业举办的创业大赛等方法,增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三)创业教育实践

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实践是提高创业能力的关键,通过校园创业项目实施、社会创业资源的使用以及各级电子商务专业大赛的锤炼都能有效检验和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创业教育。

1.校园电子商务项目实施

校园创业项目实施是创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通过校园创业项目如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与运营、电子商务服务、电子商务项目代运营等,能将已建成的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有效实施,将学生的创业热情、创业知识在创业行动的得到融合。

2.社会创业资源的使用

目前在全国各地都建设了电子商务创业园,园区优惠的政策和丰富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搭建了平台。鼓励在校创业活动有成效的学生积极走上社会,利用更广泛的资源,提升创业效果。如与杭州、广州、成都并列成为全国电子商务四大产业基地的泉州,2011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482.53亿元。泉州网商创业园二期占地近70亩,投资12亿元,可入驻产品供应商1000家,电子商务服务商200家,电子商务企业3000余家,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为电子商务创业者提供完善的一条龙服务。

3.各级电子商务大赛的锤炼

通过参加大赛促进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促进优秀的创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能更好检验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效果。如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口区人民政府承办,相关电子商务企业和社会机构协办的武汉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项目大赛,通过评选和奖励优秀电子商务创新创业项目,激励和吸引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四)创业教育评价组成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评价主体,根据创业教育目标,遵循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原则,设计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创业教育成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及时的反馈进一步优化创业教育体系结构。

三、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们看到,创业教育的提出和探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虽然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创业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已经开始实施,但创业教育中存在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创业教育氛围不足,创业教育支持力度不够,如相关政策、场地、经费支持等;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构建不够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难以充分融合,过度注重理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忽视实践现象依然存在;校企合作内容和深度有待拓展,创业平台搭建,政策、资金、货源和人才等资源的使用不够优化,创业导师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影响学校创业教育和实践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