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例6篇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1

关键词:高专院校 学前英语教育 学前英语教育专业

一、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仅学龄前儿童就多达1.3亿,是世界同龄儿童数量的五分之一,因此,我国需要配备大量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受到家长的重视,社会迫切需要具备学前英语教学能力的人才。实践已证明,在学前英语教育这个岗位上,高职高专学生是完全有能力可以胜任的。由此可见,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有着巨大的前景。

学前英语教育,指的是根据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对其进行英语的启蒙教育。而学前方向的英语教育专业,则是用以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标准的英语语音、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较深厚的艺术修养,能在各类性质的幼儿园、早教机构、英语培训机构或托幼机构从事幼儿英语教学、培训和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陶行知、张宗麟、陈鹤琴等老一辈爱国学者就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的学前英语教育。其中陈鹤琴就是民族幼儿教育和民族英语教育的典型代表,他除亲自办起具有历史意义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外,还亲自编写了幼儿、少儿英语教学提要和教材,通过唱歌、做游戏、讲故事、说顺口溜等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形式进行英语教学。他的实验和研究后来指导了我国学前英语教育的早期发展。

加拿大从1965年开始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实施法语沉浸教育计划。国家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如组织“语言理论”等系列内容的师资队伍培训。新加坡从1966年开始实施双语教育。英语是其官方语言,双语教育始于幼儿,政府重视,同时提供政策保证,语言环境非常优越,利于幼儿习得。在1989年的巴黎国际语言会议上提出了从幼儿开始进行外语教育的主张。目前,欧洲委员会教育机构提出,每个学生毕业时要学会2门外语,不少国家开始从小学一年级或幼儿园开设第一外语。

由此看出,学前外语教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如今在世界各国受到空前的重视。

三、高专院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

学前英语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目前基本上是空白,而市场的需求及潜在需求不断地在增大。很多幼儿园打着双语园的旗号,或以开设英语特色班、兴趣班的形式来招揽生源。调查发现,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的老师,一部分是幼教科班出生,但他们大多只有中专学历,很难拥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底,对幼儿英语的启蒙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幼儿园是和英语幼教机构联合,每个星期安排固定的时间,请老师到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这种联合的形式,很难长时间保证教师的稳定性,对幼儿英语学习的连贯和延续性有很大影响。再有一部分是聘请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来担当这个角色。他们可能拥有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底,但缺乏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常识的了解和相关的教学技能,因此也很难真正把课程教好。

由此看来,高专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必须根据学前英语教育人才需求的特点,制定贴近市场需求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一体化教学把英语语言、学前教育及综合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使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与学前教育理论及技能、艺术教育技能相互渗透,体现专业的交叉性及跨学科性。为岗位所需建立新的培养模式,从而保障学前英语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增加毕业生的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为了实现专业特色,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建设:

1. 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体化教学模块,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整个培养体系中,第一学年重点完成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和培养;第二学年在所学基础知识之上,与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进行深化和应用;第三学年把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能力运用于教育技能技巧的实训中,配合教育实习,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各课程设置对应的实践环节,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并行。同时设置拓展知识的学习内容,培养职业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除英语专业知识之外,学生需同步完成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育技能和保育实践能力的学习和训练。

2.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校内需要配备满足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需要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语言模拟实训室等。所建立的实训基地能实现英语听说读写等多方面教学要求和训练需要。在校外,精选教学设备先进、管理优良的省市级示范幼儿园若干所,以及英语双语特色幼儿园和早教培训机构若干所,在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有计划性的把他们安排到各个幼儿园进行实习,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幼儿,亲身感受学前教育,以及实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中更快的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3. 给学生提供专业相关证书考试机会(cet4、pets3、育婴师、剑桥少儿英语师资等)。学生除了在毕业时必须拿到的普通话证书和教师资格证外,还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和专业相关的多种有价值的证书考试机会,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率、拓宽就业机会。

4. 加强院系师资队伍的学习和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院系在职教师的培养和深造。通过各类活动、竞赛等形式促进教师更快的成长;提供机会让他们走出学校、走出国门,以开阔教师的眼界,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把适合专业发展需求的优秀教师请进来,不但可以较快的胜任相关教学工作,而且也可以成为其他教师交流和学习的对象。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2

关键词:超常儿童;学校教育;家庭学校;个性化教育

20世纪初心理测验兴起以后,人们提出以智商(Io)作为定义“天才”儿童的标准。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孟认为“天才”儿童是那些智商超过140的儿童。我国大陆的心理学家首先于1978年提出了“超常儿童”(supemor-real children)术语。它一方面指这些儿童的非凡表现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培养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超常儿童只是儿童群体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完全不同于儿童群体的独立群体。“超常”一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低常”、“常态”和“超常”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整体。超常儿童是那些比总体平均水平高出两个标准差的儿童。根据这个标准,一般来说,比总体平均成绩高出两个标准差的儿童占总数的3%左右。根据3%的比例,我国现有14岁以下超常儿童约800多万。

一、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超常儿童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对超常儿童的培养还没有正式的法律规定,国家并没有针对超常儿童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和教材,对超常儿童进行专门鉴定、教育、评估的机构也比较少,大部分的中小学没有专门针对个别超常儿童制定的教学计划,培养措施以及专门的教材、课程;对于那些被父母送进学校的超常儿童应进行哪一年级的教育。学校也并没有进行严格、科学的鉴定评估。虽然有些学校也有所谓的“培优班”、“实验班”,但这与超常儿童的教育在意义上并不完全相同。许多超常儿童在学校并没有接受到能最大程度开发其潜力的课程。虽然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是教育体系应该承担的义务,但是实际上,很多学校对超常儿童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程序、规则和个性化教育方式,这些超常儿童的培养实际仍然依靠父母。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意思就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也就是提供适合其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会。超常儿童的情况千差万别,智力基础各不相同,他们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教育。但是,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由于师资、配套措施等原因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超常儿童往往有各方面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他们的智龄与实际年龄有差距,智力、情绪、身体发育不同步,而这个特点往往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发生矛盾。例如,按照身体发育的情况,10岁儿童如果上小学也许上午下午各上三节课,但是如果他上初中上午下午就要各上四节课。如果上高中的话,在校时间会更长。能不能提前离校?体育课超常儿童如何上?这些看起来很琐碎的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多挑战。·而且由于超常儿童的年龄在班级中偏小。社会化程度和心理发育远不如智力发展的快,极容易被大孩子欺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周围的人的赞誉,无形中会助长超常儿童自以为是的性格,使他们容易养成优越感,形成畸形自尊心,养成懒惰、自私的心理。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也使孩子产生适应社会和交际的困难。儿童期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一般孩子来说很容易的交朋友。对超常儿童来说则要困难的多。在班里,他周围的同学年龄比他大,觉得他太幼稚,没有共同话题。而和他同龄的孩子则不同班、不在一起学习生活。因此超常儿童几乎总是孤独的,他们最亲密的伙伴就是父母。

综上所述,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学校不可能做到对超常儿童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而一般的学校教育也未必是超常儿童成长的最佳方式。

二、对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建议

(一)制定针对超常儿童教育的法律法规

在国外,如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俄罗斯等国。相关法律制度与规章上都有针对超常儿童的专门规定。而在我国,由于超常儿童的教育刚刚起步,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专门从事超常儿童心理研究的人数很少,开展超常教育的学校也非常少。因此,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超常儿童教育的研究投入,以保证对实践有力的指导。

(二)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

在印度,有专门的天才管理机构,叫做“新黎明学校组织机构”,学生一切生活费用都由中央政府负担,除了泰米尔纳杜邦外,每个区都有一所这样的天才儿童学校。印度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儿童占青少年的大多数,天才儿童学校保证了农村天才儿童像城市儿童一样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实现教育公平。同样是人口大国,我国不仅没有专门的官方的教育机构,非官方的类似科技大学少年班这样的学校和机构也很少。我国和印度的经济状况、人口状况相似,可以学习他们的做法。成立专门的超常儿童教育机构,进行超常儿童的鉴别、教育。在这样的学校,超常儿童能够与同龄人生活在一起。更有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给予家庭学校明确的法律、政策支持

在美国,据专家估计,有学龄人口2%的儿童是在自己家里接受系统教育的,而且这个数字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家庭学校已经成为了家庭对教育类型的合法选择,因为10年前美国国会正式确认家庭学校的合法性,并特别指出,在家里教孩子的父母无需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而在我国,根据《义务教育法》,学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也就是说父母不将学龄儿童送进学校读书是违法行为。我国法律这样的规定主要目的在于确保适龄儿童接受教育,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然而我国经济、社会、教育水平发展并不平衡,地域间存在很大差别,而且我国对超常儿童的研究与教育相对落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比较少,像科大少年班这样专门进行超常儿童教育的机构数量偏少,鉴于地域、经济等的限制,不可能每个超常儿童都有条件进入这样的专门机构学习,而在一般学校内又缺乏针对超常儿童的专门的培养计划、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有能力有资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超常儿童的培养工作仍然主要是靠家庭来完成的。因此,希望国家尽快对家庭学校的合法性、父母的教学资格作出明确规定,以使家庭学校在超常儿童或非超常儿童的教育中获得合理的地位。

美国的家庭学校不仅获得了合法地位,国家也有配套措施发展家庭学校。美国有专供家庭学校使用的课本。在一些州还专为这些家庭学校孩子开设网上课堂,无论他们是在农村地区还是城市地区,他们可以在家做作业,参加网上的讨论会。还有的社区设立了资料信息中心,为家庭学校的孩子提供帮助,他们可以在中心选修一至两门学科。家庭学校的父母会共同分担一些学科的教学任务,他们还常常联合,组织学生上体育课,或去博物馆等历史名胜参观访问,可以说,美国的家庭学校已经有了跟进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更成熟的运行模式。因此美国家庭学校取得显著的成绩也不足为怪了:小学阶段在家上学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比公立或私立学校的同级生高出一个年级的水平。到了八年级,更是高出了四个年级的水平。对于刚毕业的第一代家庭学校的孩子,数以百计的大学在查阅了他们的论文、讲义和试卷后录取了他们。

在我国,尽管家庭学校也一样的承担了培养超常儿童的责任,但发展却远没有美国成熟,国家政策支持和社区服务建设远未跟上。家长们往往是单打独斗,没有相应的教材和咨询机构,因此,在教育中出现各种偏差也就毫不奇怪了。尽管中美两国的经济、文化背景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他们成功的管理措施。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3

【关键词】人口年龄构成;教育发展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区域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形成一定结构的人的总体。自人类拥有文明历史以来,人口和教育就互相影响和作用着,在当今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口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更是制约和促进着社会的进步。人口变动及其一系列后果可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使得国家或地区在制定教育规划时必须准确地判断其趋势并做出适宜的决策。年龄是人口最基本的自然属性,一定时期内人口的年龄构成,既是人口再生产的历史反映,又是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口在经历了上世纪50、60年代的快速增长之后,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生育率迅速下降,已经从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的“两高一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低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三低”人口增长模式。中国在短短的50年中经历了西方国家历时百余年方能完成的人口变动,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呈递减趋势。

一、人口年龄构成

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通常用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由于年龄是人口除性别之外又一基本自然属性。所以,同人口性别构成一样,人口年龄构成也是人口自然构成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构成之一。一定地域人口年龄构成的形成是人口出生、死亡和迁移作用的结果。因此,通过分析人口年龄构成可从中发现人口出生、死亡和人口迁移等动态过程,也可以预测未来人口出生、人口死亡及人口迁移的趋势。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反映了总人口中育龄人口与非育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与非劳动适龄人口、少年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等的比例关系。而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在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它社会活动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不一样。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社会负担以及军事力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如果在总人口中幼年和老年人口比重小,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有利于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负担也较轻。可见,研究人口年龄构成可为不合理人口年龄结构调整、教育卫生公共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在研究人口年龄构成时,可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划分各具特点的年龄组。目前通用的划分年龄层次的方法有四种:(1)基本年龄组。即按调查时日每个人的周岁年龄分为一岁一组,组距为一岁,如不满周岁的列为0岁组,满1周岁而不满2周岁的分在1岁组。(2)常见年龄组。即按5岁或10岁为组距将人口进行分组。如按5岁分组,各组排列为:0~4岁、5~9岁、10~14岁……这种分组可与国民经济发展5年计划或10年规划相协调。(3)主要年龄组。即采用国际通用的三种主要年龄为界限将人口划分为幼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三组。其中0~14岁为幼年组,15~64岁为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4)特殊年龄组。即从需要出发,根据人口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把人口划分为若干年龄层次:①0岁为婴儿组;②1~6岁为学龄前儿童组;③男18~60岁、女18~55岁为劳动年龄组;④15~49岁(女)为有生育能力人口组;⑤男22岁、女20岁为法定婚龄组……美国学者将人口划分为7个年龄组:①0~4岁为学龄前;②5~19岁为就学期;③20~34岁为青年期;④35~64岁为壮年期;⑤65~74岁为中年期;⑥75~84岁为高年期;⑦85岁以上为老年期。

目前,世界上一般把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其主要划分指标普遍采用联合国人口学家建议采用的老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系数、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等(见表1)。

人口年龄构成决定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一般说来,年轻人口型地区的未来育龄人群大,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速度快;相反,老年人口型地区的未来育龄组人群小,出生率则较低,死亡率则较高,未来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人口年龄构成现状,并能更好地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可采用一种特殊的图表法——人口年龄金字塔。人口年龄金字塔的横向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人数或比例,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人口金字塔和人口年龄构成一样,基本上可被直观地划分为三种与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相对应的基本的人口金字塔形状。

(1)山型。与年轻型年龄构成相对应,人口出生率高,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其塔形呈上尖下宽的“山”字型。属于此类年龄构成的国家或地区目前面临着:青年人的抚养、教育、就业和住宅等严重问题,未来人口增长速度快。(2)钟型。是成年型人口年龄构成的形象表现,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只是在高龄人口部分才有比较急剧的减少,故塔形类似“钟”型。(3)瓮坛型。是老年型人口年龄构成的形象表现。由于人口出生数量不断减少,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类似于瓮坛。此类年龄构成面临着老年人的照顾、赡养、医疗等问题,年轻人负担重。未来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长,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乃至停滞。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已转变为成年型,1965年老年人口系数达5%,少年人口系数37.4%。发达国家(如西欧和北欧、北美洲)逐渐转变为老年型,人口增长速度减慢;发展中国家仍属年轻型年龄结构,人口增长势头强劲。1987年在173个国家和地区中,以老年系数为依据,属于年轻型结构的国家和地区有106个,成年型的国家和地区37个,老年型的国家和地区30个,中国的人口年龄构成基本属于年轻型。而经过实施30多年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构成已发生根本性转变,60岁及以上人口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由年轻型变为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形状已呈瓮坛型。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情况

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看,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从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看,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705674人,占15.46%;15-59岁人口为26976145人,占73.12%;60岁及以上人口为4212397人,占11.4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12140人,占7.89%。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6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8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根据龙岩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18126人,占16.34%;15-59岁人口为1778646人,占69.49%;60岁及以上人口为362773人,占14.1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0742人,占10.19%。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0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03个百分点(见表2)。

与全省、全国人口构成相比较,龙岩市0-14岁人群比例高于全省低于全国,15-59岁人群比例低于全省、全国,而60岁以上、65岁以上人群比例明显高于全省、全国(见表3),说明龙岩市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看,龙岩市常住人口年龄构成呈现六大特点:

少儿人口比重明显下降。十年来,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要求下,龙岩始终保持较低生育水平,少儿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六普”数据显示,在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比例16.34%,与“五普”25.39%相比,下降9.05%。

人口老龄化加速。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龙岩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4.17%,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0.82%相比,增加3.35%;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19%,与“五普”7.16%相比,增加3.03%,人口老龄化在加速。

高龄人口比重上升明显。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同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比重不断上升,全市80岁及以上人口为5.14万人,与“五普”的3.20万人相比,增加1.94万人。

总抚养比下降。2010年,以65岁为老年人口年龄起点,全市少儿抚养比(0-14岁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例)为15.3%,比“五普”降低10.2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例)为15.7%,比“五普”提高了1.5个百分点。受少儿抚养比快速下降的拉动,全市总抚养比为28.1%,比“五普”降低9个百分点。

劳动年龄人口老化特征明显。国际上通常把劳动年龄人口划分为三个部分:15-29岁为年轻劳动力,30-44岁为中年劳动力,45-59岁为老年劳动力。按此标准,全市现有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177.86万人。其中年轻劳动人口54.55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30.67%;中年劳动人口71.97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43.84%;老年劳动人口为50.34万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28.30%。与“五普”相比,15-59岁人口比例提高了5.7%,年轻劳动力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中年劳动力比重下降了3.2个百分点,老年劳动力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老年劳动力比重的提高将加快龙岩市常住人口的老龄化进程。

年轻劳动力后继不足。2010年,全市5-14岁人口为25.75万人,占总人口的10.06%,而50-59岁的人口有29.6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58%。市人普办表示,如果不考虑人口迁徙的影响,十年后我市的劳动力补给能力将面临压力,劳动年龄人口将比2010年减少3.91万人。

三、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人口数量决定着教育需求的大小,也决定着教育事业的规模。人口增长必然要求扩大教育规模,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教育要大规模发展,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学制不能单一。由于人口增长方式不是匀速而是波浪式推进的,所以人口的波峰、波谷的反复出现对学制和学校内部结构也产生很大影响。此外,学龄人数增加使班级人数过多同样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前者是人口质量的物质要素,后二者构成人口质量的精神要素。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直接影响是指人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一代为对象的学校教育质量。

人口构成对教育结构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人口的年龄构成标志着需要受各级教育的实际人数。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人口的性别结构不同,也会给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人口的阶级构成对受教育权利的影响。人口文化构成对教育的需求和质量也有影响。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校的布局。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增长状况和实居地的人口密度。学校的布局基本上有三种。第一种是人口分布合理的地区,学校分布合理。第二种是人口密度过于稀疏的地区,常出现学校布局不够合理。第三种是人口密度过大的地区,由于人口过密,需要办更多的学校,就要增加教育经费和空间。

从表4看到,1953-2010年间,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如1953年少儿人口系数为36.28%,1964年为40.69%,接近或超过40%,老年人口系数在5%以下,1953年为4.41%,1964年为3.56%,社会属于年轻型人口结构。60年代以来,少儿人口系数不断下降,如1982年为33.59%,到2010年下降为16.60%;老年人口系数不断上升,比如1982年为4.91%,2010年为8.87%,到80年代,近似壮年型人口结构。目前少儿人口系数已经低于20%,老年人口系数已呈现10%的发展势头,可见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龙岩市老年人口系数为10.19%,已先于福建省和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学校布局的影响由于适龄儿童减少,“六普”比“五普”相比,全国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福建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5个百分点,龙岩0-14岁人数减少9.05%,加上近年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进城务工人员都把孩子带进城里上学,导致全国各地城市和各县(市)城区中小学生源爆满,学校不断扩班扩容,普遍出现大班制。而乡村中小学却由于生源不足出现小班制,并不断撤并中小学,有的乡镇小学已只有中心小学,有的出现单人校,学生读小学或小学高年级都要到中心校。有的乡镇中学已被撤并,读初中都要到相邻乡镇中学,造成学生上学的诸多不便,需要重新合理的安排布局中小学幼儿园。

二是对教育结构的影响人口的年龄构成标志着需要受各级教育的实际人数的构成。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适龄儿童减少,导致基础教育中小学撤并减少;成年和老年人比重增加,又会产生更大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老人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需求,需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因此需要因地制宜调整发展与当地人口年龄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级各类教育,以适应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后教育发展的调整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龙岩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的战略目标。结合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应采取以下对策:

1.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坚持多种形式办园,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优先保证幼儿园建设用地。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的住宅小区开发,承建方必须按照规划条件和有关规范标准配套建设幼儿园,建成后将房产产权交政府部门,由教育部门举办公办幼儿园,或由教育部门通过组织竞标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县(市、区)政府应编制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按城区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服务人口3-6千人设置1所幼儿园。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新建改造扩建一批、多元主体举办一批、盘活资产新建一批、改善提升扩大一批,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农村学前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闲置的校舍举办幼儿园。在乡镇和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逐步健全以乡镇中心园为核心、辐射至各村的农村学前教育网络,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

2.完善中小学布局结构

根据城乡建设规划,结合常住人口密度、生源、交通等条件,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原则,合理布局中小学,与城镇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保证做到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学生稳定的前提下,分年、分批对学生数少的初中校进行适时撤点并校或与当地中心小学合并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善中心城市、县域城区和中心镇中小学布局规划,加快中心城市、县域城区和中心镇中小学扩容建设,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必须按规划配套建设中小学,满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和城镇化进程新增人口子女入学需要。按照学校布局规划,抓好有关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作,加快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新建和扩建学校项目优先安排到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确保有足够学位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要。基本解决新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消除“大班额”现象。

3.切实缩小校际、城乡教育差距

加大薄弱校改造力度,加强软硬件建设,切实缩小校际差距。鼓励优质学校组建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实施“名校+乡校”、“名校+弱校”、“名校+分校”等的“1+N”集团化办学模式,在集团内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学、捆绑考核”,扩大优质学校辐射范围。拓展老校与新校、优质校与薄弱校等的对口帮扶途径,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完善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小学升初中招生划片或电脑派位等办法,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统一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经费、办学经费、教师编制、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标准,适当向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完善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县域内的公办教师实行“县管校用”。

4.优化职业院校资源。加强对各地职业教育学校布局、专业设置的统筹,强化资源整合及综合利用。积极创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部级重点中职学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积极培育国家示范专业、国家改革创新重点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着力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相适应的中职学校骨干专业群。打造一批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和区域性实训基地。培育若干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推进县级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能力。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努力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增强职业院校的吸引力。加强农村和农业职业教育。强化县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统筹,办好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基地建设,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调整、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扩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规模,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优化升级的能力。

5.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

积极创建全国、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单位。依托高等院校、中小学校、中职学校、乡镇化技术学校、老年大学(学校)、市民学校等教育资源,建设以市社区大学、县(市)社区学校为龙头、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为骨干、村(居)社区学习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基地,完善终身教育网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农广校、农函大、农校等作用,引导农民结合自身需要参加各类培训,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

6.重视发展老年教育

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设施和场所,支持市、县、乡、村四级老年大学(学校)建设,形成以各级老年大学(学校)为骨干、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老龄协会等老年组织为纽带、远程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老年教育体系,满足老年人就地、就近学习需要。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建设集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公共支持服务为一体的地方开放性大学。建设终身教育资源库和学习超市,做好终身教育课程和网络学习课件的开发工作。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和个人学习成果认证与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侯萌萌,姜弘.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教育的影响[J].统计与咨询,2009(02).

[2]俞金柯.人口与教育[J].人·地·文化,2003-11-27.

[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4]福建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5]龙岩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6]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8]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4

当问起课时价格时,树仁荟属于少儿培训的中高端,平均每节450-500元,而某著名早教品牌的品均价格也只有每节课200-250元。树仁荟每节课的价格在中国内地市场已达到较高费用。2013年,它在中国内地正式开启加盟连锁模式,计划以每年开店20家的速度拓展加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费用,树仁荟到底在教什么?品牌优势在哪里?又是如何运营的?

塑造4~12岁儿童的软实力

与其他著名早教品牌相似,树仁荟也是舶来的儿童培训类机构。2002年它起源于香港,2008年进入中国内地,在上海开设分公司。

但它何以如此高价?

树仁荟中国区总裁吴俊德介绍,0~3岁的早教培训普遍以体能协调感等基础项目为主,4岁是一个分水岭,开始出现才艺类培训,专科学习类等各种划分。4岁之后,小孩就进入了需要持续十几年的“战斗状态”。

树仁荟的卖点是塑造4~12岁儿童的软实力,也就是对智商与情商的引导和开发,尤以情商为招牌课程。很多成年人在时间管理、团队协作、领导力培养等方面有明显短板,树仁荟倡导的价值观是这些短板在年幼时可以调整过来,而且并不困难。吴俊德说:“对于小孩来说,只要每天按照预定的时间起床、学习,保持一定的效率,成绩普遍都能提高。这些好习惯与好的性格特点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树仁荟的教学体系来自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东西方国际级教授的研发,每两个月的课程会有一个不同主题,例如建立自信、情绪管理、团队协作等。每堂课会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单元,,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体验式活动。

例如团队合作主题的一个活动是将孩子们的手绑在一起,要求大家共同完成一幅作品,由于自己的左手与旁边小朋友的右手在一起不方便行动,不能自顾自地绘画,需要彼此间的沟通,甚至会出现一位小领袖来进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会让孩子们体验到从争论,冲突到协调,最终解决这一过程,从而习得如何在团队中协调与同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争取优异的团队业绩。

树仁荟的课程按照年龄段划分为三个阶段,从低级中级到高级,活动难度,根据级别适当提高,例如“自信心”主题中的“价值观”单元中,初级班的孩子会认识到什么是重要的,能够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以及通过一系列挑战来提升自我满意度;中级班的孩子则需要对家庭,学业,金钱等人生重要要素进行排序;高级班的孩子则会通过场景模拟来认识人的价值观念会影响生活方式的选择。听起来寓意颇深,甚至类似于成年人在公司参加的拓展训练。

树仁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与其他打着“情商教育”招牌的培训机构有着本质性的区别,这里不会教孩子喊口号,也不会生硬地灌输一些表面的概念,而是让孩子亲身体验。其中有失败,也有成功。但这不是重点,树仁荟情商教育的重点是实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做”中“学”,从实践中反思,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

打造中国内地教学模式

2008年,树仁荟在淮海路上开设了内地第一家旗舰店。在这几年中,树仁荟更专注于致力于4~12岁情商智商课程的精细化及适用性研发,潜心研发香港纯英文教案内容,让课程更加适应内地孩子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并希望通过一些活动的形式,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和成长。

2013年,树仁荟全新的课程模式开始,培训中心占地面积 400平方米,智商与情商课程的捆绑让孩子在两个小时的活动中,通过不同模块的活动结合,体验到多元化的学习内容。树仁荟还增加了家长的付费选择,设计了季度的支付方式,让更多的家长从季度付费主动补缴年度费用。

树仁荟的课程安排不光是在教育孩子,同时也在教育家长,每节课后的家长分享、每月的主题讲座、每季度的家长分享会,都会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并掌握到更多地教育理念及方法,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改善和进步,是树仁荟教学的最大优势。专享的会员服务及趣味的线上学习系统,每年寒暑假的大型海外儿童交流与学习营,让孩子从小接触不同文化背景,提升其思维与理解能力,并扩大其学习视野与成效。孩子在学习中更多地感受到团队合作,沟通方式,逻辑思考等内容。凭借着树仁荟高标准的教学及服务,目前会员的续费率高达90%以上。

早教是“扎堆”生意

吴俊德曾在某个著名早教机构工作多年。他对早教领域感触颇深,在台湾、日本以及欧美其他发达国家,独立门店的早教机构相对稀少。而内地经过了经济发展浪潮,人们忙于创业与打工,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产生补偿心理,对早教极为热衷。

中国是少儿培训领域最大的开发地。2013年树仁荟才开始开放加盟店,2014年希望有更多的伙伴加入。树仁荟对于加盟地点的判断标准有两个:第一,当地的城市人口与可支配消费情况;第二,是否有同行已经开设中心。吴俊德说:“少儿培训是个扎堆的生意,独自开拓市场反而很窄。”

在一线城市树仁荟的开店密度是每40万人口可容纳一家中心,相比之下其他著名早教机构要达到80万人口才可开一家;树仁荟的店铺面积也仅是其他早教机构的一半,因此成本要降低很多,平均每家店铺成本是其他早教机构的三分之一。而树仁荟品牌属于中高端,课程费用本身又比其他早教机构高,可以更早地收回投入资金。

在加盟体制方面,树仁荟拥有一套独树一帜的培训体系和支持系统。每家新中心开业之前,总部会给到近2000个小时针对不同岗位的全方位实训,从前期的选点装修到中心的启动开业培训,总部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深入支持,全程督导。在人员招聘、市场推广、顾问销售、教学监控上,总部都会给到全面的培训支持及跟进督导。树仁荟对于老师的资质要求及辅导培训也非常严格,完成分中心的岗前培训后,所有教师都要到总部学习训练15天,并经历多次试课和教学主管的测评后,合格的老师颁发证书,并建议回中心待考察一个月后方可展开教学工作。

每周全国各地的加盟中心都会与总部一起召开视频研讨会,中心经理、顾问、老师、市场人员都会总结上周的情况。总部帮助答疑解难,部分中心也会分享经验。吴俊德说:“我们会用这种方式让加盟中心和总部交流更紧密,有疑问可以及时解决,使得各中心拥有好的业绩。树仁荟也在不断地探寻更为专业和全面的加盟体系,让更多的伙伴一起加入树仁荟大家庭,一起成为改变未来的一群人。”

启动资金

一线城市200万;二线城市150~180万;三线城市130~150万(含房租、装修、品牌授权费等所有投资)

加盟费或品牌授权费

不同的级别城市费用不同

选址

小学;幼儿园较多的地方;高档小区

适合哪些创业群体

有教育经验或热爱儿童教育领域的伙伴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终身教育体系;连云港市

1 连云港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1.1 新型城镇化解读

我国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强调城市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新型城镇化则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其最终目的是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仅仅是建高楼、建广场的问题。农村人口不转移出来,农业的规模效益也无法显现,扩大内需自然无法实现。

1.2 连云港市情况

2015年,连云港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60.64亿元,连云港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为13.1∶44.4∶42.5,第三产业比重较上一年有所增加。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48416元,人均生产总值提高。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5.4亿元,其中教育支出约1546.58万元,占民生类比例较大。据官方统计:2015年底,连云港市户籍总人口530.56万人,65岁以上人口4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5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7.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2.6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8.70%。目前有90多万户农民和90多万外来人口。通过该数据可以看出,连云港市不仅城镇化率很高,老龄化情况也比较严重。连云港市是目前我省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地区之一,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超过95%,但与其他城市一样面临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问题。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也是作为苏北现代化建设一分子的连云港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连云港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与国家的城镇化建设保持一致,将“农民”转化为“市民”,从人的转变入手,才是新型城镇化之根本。要实现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关键还是“人”的转变,而实现“人”的转变的根本手段在于教育。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连云港市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终身教育体系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教育体系。构成该体系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一是,在教育对象层面,该体系包括学前幼儿教育、学龄(儿童、青少年)学校教育、以成年人为对象的成人教育等;二是,在教育组织形式层面,该体系包括学校教育和除学校教育以外的社区教育、企业教育等各种教育组织形式;三是,在教育内容层面,该体系包括基础教育(知识和技能)和专业教育(知识和技能);四是,在教育方式划分层面,该体系包括自我教育、面授教育、非面授教育等教育形式;五是,在教育性质划分层面,该体系包括正规教育和各级各类非正规教育类型。

通过调查发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连云港市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基础教育不均衡

在基础教育上,虽然较好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但与实现“上学”还有相当差距;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由此产生的“择校热”“大班额、大校额”等现象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反映比较大;对农村贫困地区以及东部城区的教育支持力度不够,导致这此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学前教育规模和规范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服务体系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政策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特殊学校建设和办学水平还比较落后。

2.2 职业教育方面不足之处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我市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方面存在较大缺口,职业教育不能贴近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职业教育资源缺乏、教师队伍水平有限,导致培训出来的学生水平也不高;以及我市民众学习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

2.3 高等教育规模层次不足之处

高等教育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市高等教育院校少、规模小、层次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主要是市级领导关心、关注、以及支持力度不够所造成的。

3 连云港市终身教育发展路径策略

3.1 加快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在项目和投入上更加注重向农村倾斜,调配师资时优先考虑农村,教研培训上给予农村学校和教师更多机会,有效发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要解决好东部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在学校建设标准化、办学管理集团化、教师交流常态化上大胆探索创新,突破校长、教师校际交流的瓶颈,切实做到县(区)范围内校际骨干教师比例大体相当,从根源上为“择校热”降温;要提升学前教育规模和规范化程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政策,积极开展贫困学子帮扶助学行动,提高特殊学校建设和办学水平,保障各类群体平等教育权利。

3.2 职业教育要做好产教融合

要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产业发展需求。职业院校要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请专业技能教师。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能工巧匠”。

3.3 继续教育要紧跟社会发展

当今社会,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主流。要重点发展面向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鼓励高校,职业院校根据企业和职工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定制化、多样化技术技能培训课程。要统筹发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要办好开放大学等社区教育机构,鼓励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有序发展,为全体社会成员业余学习、提高素养、服务社会提供便利。我市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提高老年人口教育服务能力十分必要,要支持老年大学等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发展,为老年人继续学习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好条件。

4 结语

随着连云港市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逐步推进需要,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我市相关教育的各个单位及部门的共同努力,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采取一系列相关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市现有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现状,建立完善、科学的全民性终身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许青云.河南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当代经济,2012(17):112-114.

[2]王清莲.城镇化进程中常州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11):13-16.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6

2007“金猪年”婴儿潮的来临已是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当“猪爸猪妈”们忙碌完“金猪宝宝”的衣食住行之后,学前启蒙教育也由此提上议程。

“教育从0岁开始”,近年来,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提前,原本0~3岁婴儿的教育“空白期”开始被各式各样的早教所填补。中国历来有句古话,“3岁看到老”,因为0~3岁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身体素质、智力发展、个性品质都自此“打桩”,因此早教以其在宝宝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重视。然而,时下的儿童早教市场未免过于繁杂,许多年轻父母往往深陷庞大的早教大军中,好似雾里看花,在此,我们愿借给“猪爸猪妈”们一双慧眼,让你看得清楚、明白、真切。

启蒙类:强健身体开发智力

代表课程:启蒙训练、亲子游戏、婴儿游泳、亲子瑜伽等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目前市面上提供早教的机构有几百家,开设的都是些综合类的启蒙课程,分为若干个板块,有0~6岁亲子启智、2~6岁蒙特梭利教育、3~7岁儿童感觉综合训练、“PAT”(家长作为启蒙老师)计划,还有亲子游泳、亲子瑜伽等特色教学……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教理念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大掏腰包。高端的早教中心收费150元/课时以上,一年中孩子的早教费用就至少花费1.5万元,主要供高收入家庭消费。多数专业早教机构价格在100元/课时以下,消费对象是中等偏高收入家庭。此外,也有早教机构一节课收费40~50元的。算起来,一个宝宝每月的早教费用将近600元,一年就是6000多元,这与大学一年5000~8000元的学费相比,基本上是并驾齐驱了。许多家长表示虽然也觉得收费不菲,“但为了孩子,没法子。”

宝宝一出生,很多家长便将宝宝送到妇幼保健院下的类似俱乐部性质的早教中心,这类中心是培育0~3岁的宝宝,但主要培育0~1岁的婴儿,服务内容包括健康体检、健康教育课,以及早期的启蒙教育课等,费用约在百元以下,按次收费,比专业的早教机构要相对便宜一些。

而一般专业早教机构通行的做法是按期收费,一期三个月共12节课,平均每周一节课。这类课程往往设置为套餐形式,分成语言、数学、科学、感官、生活几项训练,涵盖了意大利著名“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课程档次的价格跨度也比较大,从480至3280元不等,各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选择。

此外,亲子活动也是很受家长青睐的早教项目。原先的早期教育存在很多误区,很多家长往往把早教与智力早开发划等号,认为宝宝会提前认字、提前背诗、提前数数就算是教育成功,而忽略了他们的体能训练、人际交往培训等。而亲子游戏便能为0~3岁的婴幼儿提供社交机会,也能帮助宝宝的看护人探索学习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因而人气一直很旺,除了早教中心特设的课程外,许多街道社区也会举办免费的亲子活动,热衷于此的家长不妨记得定期关注。

要说到新兴的早教项目,那就不得不提婴儿游泳和亲子瑜伽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宝宝1岁左右就能开始学习游泳了,因为游泳好比通过模拟一种液态的环境,让宝宝重拾“回归母体”的感觉,进而能够顺利度过过渡阶段。有专家指出,一般来说凡是坚持1个月以上的婴儿游泳,宝宝的肺活量、心脏功能、免疫功能、消化吸收功能、睡眠状况均优于其他同龄宝宝。同时,孩子的性格、动作协调性和智力水平也会有明显提高。另一项亲子瑜伽也是塑造孩子身心的一个人气项目,它有助提高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控制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过这两类的费用要略高于一般课程,单次收费的话要达到100~150元上下。

才艺类:挖掘天分发展兴趣

代表课程:儿童绘画、书法、少儿钢琴、小提琴、少儿芭蕾、少儿拉丁舞等

大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长”,于是乎,各类艺术特色班日趋火爆,在炙手可热的早教市场中分得了很大一杯羹。眼下,深知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猪爸猪妈”也在不断寻求能够给宝宝上的才艺课。需要指出的是,婴幼儿的学习最讲究的便是“适龄”,年轻父母切记不能草率行事。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才能。以音乐为例,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并不是具有音乐才能的人才能去学音乐,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触音乐的机会。在学前阶段,通过音乐这种工具,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能丰富孩子的生活。学哪一种才艺或乐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快乐,这也是他将来能不能发挥才能的关键。所以,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来设想。

一般来说,才艺班最主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一种环境和气氛。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发展他的兴趣,进而挖掘出孩子在音乐、美术或舞蹈方面的天分。如果父母没有时间或本身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或常识,可以选择一个适合孩子兴趣的才艺班,接受指导。这类培训的收费通常会有较大的高低价位之分,按上中下三档计算,每一档次就要差个几百元左右。

在选择的过程中,除了费用,还有几个关键点父母一定要纳入参考之列。一是要考虑师资。老师除了音乐、美术等专业能力外,对儿童心理是否有足够的认识,是不是关心儿童、了解儿童,这一点至关重要,对孩子品性的发展会起到某种程度的影响。二是环境。父母要了解教学空间是否宽阔、器材是否周全、学生人数的安排是否恰当等。三是教学方法。才艺班应该是表现与欣赏并重,但一般的才艺班欣赏方面的教学都不够,集体游戏、合唱(奏)、共同创作等活动太少,而较偏重于个体能力的发挥,忽略了群体活动的教学方式,就不能培养出能合群、合作的孩子,更谈不上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是否能对整体社会文化有所贡献了。从这一层面上讲,宝宝“意识”的培养相较其他,应该在未来早期教育的观念中有所加强,进而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

外语类:咿呀之中训练口语

代表课程:快乐外教口语、星级考、特色英语教学

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正常儿童4岁时便能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而且也能学会其他民族的语言。如果想将来在英语上有所发展的话,尽早学比较好,随着年龄增大,过了5岁,母语习惯已形成,发音机制逐渐稳定并限于母语,再学外语就有语音干扰,会困难很多,因而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孩子从小学点外语还是很不错的,1~2岁就开始亲近英语,3岁以后便可以跟着老师正规学习。或许正基于此,催熟了当前“外教口语”这颗硕果。

眼下英语培训机构的少儿课程大致分为三大体系,那就是周末外教口语常规班、星级考以及专项英语教学,如音标课、语法课等,而之中最为热门的便属前两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