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范例6篇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范文1

关键词:基本建设 财务问题 对策

一、引言

近年,随着我国煤矿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煤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日趋完善,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施工监理制的实施,使煤矿基本建设项目在管理上产生质的飞跃,但同时对煤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煤炭企事业单位基本建设中还存在着财务管理弱化、个别建设项目程序不规范、概预算超支严重、项目投资效益较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根据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结合煤炭企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现状,本着进一步加强我国煤炭企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企业规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本文就我国煤矿基本建设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做深层次的剖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二、煤矿基本建设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初探

1.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内涵

基本建设中的财务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活动和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活动相比,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从宏观上看,由于基本建设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内容,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是扩大再生产,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推动技术进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基本建设中的财务管理要求极高。财务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涉及投资效益的好坏,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从微观上看,对基本项目的财务管理,是搞好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基本建设本身具有涉及面广,项目建设期长,技术经济性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点是保证建设资金顺利有效地形成资产。

2.煤矿基本建设中财务管理问题现状

(1)会计科目设置混乱、核算不规范。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第六条规定,建设单位要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按规定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基本建设财务工作;每个基本建设项目都必须单独建帐、单独核算。然而通过检查存在以下问题:有的建设单位将基本建设资金与单位预算经费放在一起混合核算,没有单独建帐、单独核算;有的建设单位将基本建设账务记成“流水帐”。《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计入待摊投资,冲减工程成本。而有的单位将项目存款利息收入与出售废旧材料和设备收入、罚款收入、索赔及违约金收入等一起列为其他收入;还有的列为留成收入。

(2)资金以拨代管,缺乏跟踪问效。由于旧体制、旧观念的影响,对基本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仍习惯于以拨代管,缺乏跟踪问效。尤其以自筹资金为主,财政拨款为辅的建设项目更是如此。财政部门对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效果无法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造成基本建设投资的浪费。

(3)资金运作不规范,容易滋生腐败。为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做出了招投标、政府采购、工程预决算审核等一系列规定。但是由于监督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部分建设单位千方百计编造理由去规避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致使投资成本上升,效益低下,容易滋生腐败。

(4)拨款环节多,不利于资金的安全运行。目前,拨付到建设项目的财政性资金需要经过财政部门到项目主管部门再到建设单位最后才到施工单位,拨款环节多,手续繁琐,时间长,大大增加了在中间环节被挤占、挪用的可能性,项目资金到位率大打折扣。这样既不符合快速高效原则,又不利于资金的安全运行。

(5)重决算轻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有些部门对工程预算审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存在重决算轻预算的情况。这就使计划、财政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和控制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必然造成建设单位对工程的高估冒算,从而浪费了建设资金。

(6)部门之间难协调,财政监督难到位。就基本建设而言,涉及计划、建设、财政、工程监理、投资审核和金融等部门。由于在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中缺乏一套“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监控机制,因此,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对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的难度增加,甚至可能出现扯皮和各自为政的现象,致使财政监督难以真正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煤矿基本建设中存在财务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首先,建设单位执行基建程序不力,基建财务制度执行不规范。超规模建设,超计划投资严重,扩大规模建设导致项目超计划投资,扰乱了计划安排,加大了财政负担。其次,项目没有引入竞争机制,工程招标程序不规范没有实行材料设备政府采购,不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实际造价背离合同造价,形成了工程质量降低,或增加建设成本的恶性隐患。再次,财务管理经验不足,不按工程进度和工作质量拨款,支出随意性大,不能按财政性投资项目预(结)算审查管理程序操作;大多项目完工后,不能办理财务决算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其次,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相对较弱,基建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主要表现是有少数建设单位忽视对基建财务的管理,只注重争项目、争建设、争进度,不抓内部财务管理,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失控,致使违法违规的现象屡有发生。 思想上不重视。不少单位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对工程管理比较重视,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还有的单位认为财务管理重点是多争取建设项目资金,财务人员的职责就是多要钱。

再次,检查监督不力。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制订不少,但检查监督不力。财务部门往往以拨代管,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检查。审计部门往往重视基本建设预(结)算审计,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基本建设预(结)算审计比较严,但忽视基本建设财务审计,对地方财政拨款、自筹资金、合作资金及其他资金等来自不同渠道建设资金的形成、去向、使用效益缺乏审计监督,怕审计后影响今后建设项目的拨款。

四、加强煤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

1.按照“源头控制,规范运作,部门配合,加强监管,提高效益”的原则,规范资金的运作程 序。(1)目前,基本建设资金在运作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落实,产生半拉子工程、资金来源渠道多且分散在各建设单位,致使财政部门对资金的监督难到位,而产生了基建方面的诸多问题,其根源是对基本建设资金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因此,要对基建资金实行源头控制,切实堵塞腐败源头。(2)对基本建设资金规范运作,要做到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实施工程招投标及政府采购,必须进行预算和决算的审核,工程质量及进度必须由工程监理部门进行监理,建设资金不必通过建设单位这一中间环节,由财政部门凭有关文件,直接集中支付给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或其他工程承建单位。即工程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再到决算必须在阳光下进行,要接受公众的监督。(3)要治理和解决基本建设资金在运作、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存在问题,各职能部门,如财政、计划、工程监理、投资审核、建设单位等,必须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发挥门的联动作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切忌推诿扯皮,各自为政。只有这样才能堵塞漏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在监督内容上,要对建设项目从项目的资金来源到立项,从工程开工到工程款的拨付,从预算的形成到工程竣工决算审核,从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监理等各个环节,都要实施严格的监管,加强跟踪问效工作。(5)通过对基本建设资金加强监督和管理,从基本建设资金实行源头控制,从工程预决算的审核,从规范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切实压减和剔除一切不合理、不合规的工程支出,把投资减至最低限度,提高投资效益,以便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2.要制定完善的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设计,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要使基本建设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到位,就必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纪委、监察部门要不定期对基本建设情况及与基本建设有关的部门和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如有违反规定,不按程序越权办事,由纪检、监察部门给予责任追究并通报批评,造成损失和投资浪费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尤其是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

3.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某一经济活动目标,维护资产财产物资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和决策,保证经济活动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1)组织机构。建设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分工,应合理解决领导层、各职能部门及个环节之间相互牵制,互相制约。(2)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职责分工。健全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如人、财、物等管理制度,将各项经济活动划分到具体工作岗位,按照岗位确定任务、职责和权限,用制度来规范建设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3)完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范文2

关键词:高等院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3日

一、高校财务及会计制度发展过程

1997年6月22日财政部和教育部以第8号令的形式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财务制度),从1997年1月1日起执行。该财务制度是结合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实际规范高等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用于规范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预算管理、财务基本要素、财务清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规范性文件。该制度共分十三部分,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等学校。2012年12月19日财政部和教育部以第488号令的形式颁布了最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新财务制度),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该制度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对1997年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进行的修订。

1998年3月31日财政部和教育部以第105号令的形式颁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该会计制度是结合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实际,为了规范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的,用于规范会计核算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会计报表的编制、报送等会计行为。它是涉及核算模式、体系、基础、体例、记账方法、会计平衡公式、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等八方面的内容的规范行文件。内容分四部分,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等学校参照执行。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以第30号令了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是为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结合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对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财预字[1998]105号)进行了修订。

二、高校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分类

(一)财政投入。主要包括国家财政预算拨付的基建经费,即国家用于某一单位工程的专项资金。我国公办院校的基建投资历史上都是靠国家财政投入建设,由各个院校根据已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计划任务书以及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向其主管上级单位在上一年度末申报下一年度基建投资计划。由其上级单位业务主管部门汇总后再和同级的财政及计划部门交换意见,依据国家和地方财力、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统筹计划,对上报的计划进行调整以后下达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各校依据计划批复进行建设。

(二)自筹经费。为了弥补国家财政投资不足,加快基本建设速度,更好地发挥投资的社会效益,各校想方设法不断加大学校基建经费的自筹力度。通过教育事业经费安排的结转自筹基建,来弥补资金不足,但是学校毕竟是一个非营利单位,创收能力有限。

(三)银行贷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保证教育经费不断增长,必须改变仅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单一投资体制,建立高等教育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基本建设必须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所以必须千方百计拓宽资本建设融资渠道,多方面筹措建设资金,以保证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引入社会资金或银行贷款,有效地支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途径就是进行社会融资。

三、高校基本建设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财务预算是进行基本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否具有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体系直接关系到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实现。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高等院校财务工作人员往往忽视基本建设财务预算的重要性。(1)在进行基本建设初期,缺乏对高校基本建设的事前分析、可行性分析等,粗糙简略的编制财务预算,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导致预算体系内容不够完善、缺乏具体详尽的基本建设工程预算,工程后期容易出现资金短缺或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发生;(2)在施工阶段,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预算,在具体实施阶段,容易出现临时更换设计方案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浪费,加剧本身紧张的施工工期;(3)在具体实施阶段,缺乏对财务预算具体实施情况的有效监督,在完成招标投标工作后,全权将权利下放给施工单位,而缺少对具体施工进度以及资金利用状况的有效监督,不重视对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投标合同、设计合同以及采购合同等实施监督,一定程度上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可乘之机。

(二)在资金管理上存在问题。(1)高等院校在进行基本建设过程中,需要筹集大量资金从而保证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但是,随着国家高等院校数量的与日俱增,国家以及教育部所能直接拨款金额受到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高等院校进行基本建设的资金问题,可能会造成资本金不够,或者挪用下一年度的资金使用,长此以往下去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资金断裂;(2)高等院校基本建设资金来源较广。例如,可以通过国家拨款、银行贷款、投资活动赚取资金以及校友等社会人士捐赠等方式获得。但是其资金来源以及其使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配套资金迟迟无法落实等问题;(3)高等院校在基本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项目较多或者工期较为接近,难免会出现超额支付或者重复支付的现象,尤其是在施工合同不清晰、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的情况下,会发生财产纠纷等问题。

(三)缺少严格的成本控制。高等院校的基本建设不同于其他行业建设,其基本设施建成后无法像投资性房地产一样,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且在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因此在基本建设中的成本控制成为高等院校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高等院校忽视对施工成本的控制。(1)在项目设计阶段,为满足扩大校园规模的目的,在进行施工设计方案制订时盲目扩大设计规模,不能够做到建设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实用性,造成预算超支现象时有发生;(2)在进行施工材料成本核算时,根据我国当前的有关规定,应该采用“清单报价”的方式进行成本核算,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市场情况的变化,导致原有核定价格与真实的市场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已经无法真实反映当前经济背景和市场需求下施工材料的准确价值,造成施工阶段中成本控制无法真正实现。

(四)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由于高等院校本身的性质不同于一般盈利性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缺乏对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较高要求。在现有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员中,存在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其专业能力可能仅停留在会计科目核算、登记会计分录、编制会计报表等初级财务阶段,而在工程造价、资产评估以及财务预算管理等方面知识匮乏。

四、完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基建财务管理务必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对基本建设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高校基建工程项目要求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的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要严格实行公示制度、通报制度、备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基本建设财务审批管理、严格控制职务分离,明确各级岗位权责。各种规章制度是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务必严格贯彻执行,不能自行其是,更不能制定同国家关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各项方针法规相违背的规定。

(二)加强基建财务部门岗位设置,提高财务人员基建管理业务理论水平。首先,要按照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基建财务部门岗位,对于财务核算岗、审核岗及出纳人员岗位均需要职责明确;其次,高校基建会计人员必须加强基建会计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基建会计是一门专业,它要求除了要掌握会计的专业知识外,还要熟悉基本建设的相关知识,在工程造价、基建工程预决算管理、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程序、合同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需要掌握。此外,还要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日常核算和管理,便捷高效的基建财务软件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核算与分析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从预算、监督到决算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做好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核算监督和效益分析工作;加强工程概(结)算、决算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是基建财务管理的基本责任。让高校各部门及时了解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情况、基建投资支出状况,基建财务人员务必积极参与工程项目全过程,比如在工程立项、设计、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等阶段,还要深入项目施工现场去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于基建材料价格的市场行情、设备采购流程,做到了然于心,为准确核算和审核基建资金支出做好准备。

此外,开展基建投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全面分析项目的资金来源结构、建设支出成本结构以及项目完工社会效益等情况,对工程项目预算、工程项目概算、施工合同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基本建设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根据项目的分析资料,提出合理化建议,彻底改变只投资无分析的做法,让学校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工程进度情况,让基建财务人员职能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四)加强对已交付使用的资产的财务竣工决算和管理。部分高校基建项目在投入使用多年后仍没有进行竣工决算。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将工程项目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经费账长期挂往来款,造成往来款多年沉积,而基建账户“在建工程”科目不能转入“交付使用资产”科目,使学校经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远低于实际资产价值,造成账外资产数额较大。这使得财务加大了再融资的难度,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发展。应加强对已交付使用资产的财务管理,在主管领导的主持下,相关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的交付使用财产移交的程序与规定,并保证该制度得以贯彻实施;及时联系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编制交付使用资产决算报表,进行财务竣工决算工作,减少高校账外固定资产金额,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使账物相符,积极发挥高校资产应有的效益。在高校基建规模快速增长的形势下,高校的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不断从实践中探索和研究,才能较好地完成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任务,使高校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和学校基本建设工作相适应,把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古爱国.关于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9.4.

[2]郭书英.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2.4.

[3]张秀丽.浅谈高校基建财务管理[J].工会论坛,2006.9.

[4]丁飞鸿.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12.1.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范文3

基础建设单位是执行国家基础建设任务的专职职能部门,科学合理的基本建设能够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按照百度百科上面对基本建设的定义:基本建设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投资进行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经济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基本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财务管理工作是基本建设单位的核心工作,它与基本建设单位的其他工作有着密切联系,是连接和协调基本建设单位其他工作的重要纽带。只有做好了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基本建设单位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政府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基本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在基本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其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日益严重,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会计核算不规范以及财务管理与工程管理没有紧密结合使得基本建设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1.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资金流向不明确造成基本建设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重大问题,也是是基本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资金管理松散、员工素质不高是造成基本建设工程中资金流向不明的两个重要因素。

(1)资金管理松散。当前,许多基本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对单位资金监管不到位,没有制定相关的资金流动管理措施,使得许多资金的流动方向不明,造成了基本建设单位资金的严重损失。由于资金管理的松散,就极有可能会助长基本建设单位工作人员铺张浪费、公款私用等的歪风邪气滋生,导致基本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更好地实现。

(2)员工素质不高。在基本建设单位工作的许多员工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并且缺乏对基本建设工程的了解,这是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资金管理方面缺少经验,就造成了不按工程进度和工程进度进行相关的资金调度的现象,使基本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呈现一片混乱的局面。另外,员工的素质不高,在财务管理方面就有可能出现公款吃喝、公款挪用等现象,使基本建设单位的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2.会计核算不规范

会计核算是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单位的固定资产、工程成本、管理费用等方面的会计核算。当前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费用支出的不规范。具体是因为基本建设单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支出费用,甚至存在将工程建设款外借的问题。另一方面,会计科目记录不准确也是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的重要表现,比如有部分基础建设单位在对存款利息的记录都是“待摊投资――其他投资”,这种记录方式并不准确,应该将记录科目改成“待摊投资――借款利息”。

3.财务管理与工程管理关系不紧密

在我国的基本建设单位中,财务管理人员并不参与到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工程概算和预算、招标投标、签订执行施工合同等相关工程管理工作中,而且跟工程管理部门人员的沟通不到位,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对这部分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进而使在工程建设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更加深入的控制和落实。例如,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预算概算情况不了解,就无法对项目预算概算进行实时监控,就有可能在这方面的财务支出管理工作上出错,给基本建设单位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三、完善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基本建设单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规范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工作以及加强对基本建设单位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三个方面做好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管理工作。

1.完善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

基本建设单位必须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监督体系,对基本建设单位的各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能够对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使对员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错的惩处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基本建设单位每笔资金的流向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单位资金都用在实处,有效防止基本建设单位员工公款私用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设定严格的报账审核要求,对于用途不明、使用不合理等发票不受理报账。

2.规范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工作

规范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使基本建设单位会计核算数据信息更加准确、真实、可靠,才能帮助基本建设单位的高层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各方面工作的决策。确保会计科目设置的准确性是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第一步,对基本建设单位的相关会计科目的准确设置,能够使单位的账目更加明晰,方便基本建设单位快速获取所需信息。与此同时,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中管理费用提取标准进行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不能擅自更改建设管理费用标准,造成基本建设单位建设成本的浪费。基本建设单位的管理费用具体提取的比例如下图:

3.加强对基本建设单位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人为因素是导致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根本性因素,具体来说,就是由于基本建设单位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偏低,导致他们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常常犯错。这就要求基本建设单位积极加强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组织员工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对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使得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此外,基本建设单位还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工程建设概预算、施工工艺流程、招标投标等工作的简单培训,让他们大概了解工程建设中与财务管理挂钩的工作的运行机制,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对工程建设工作中的资金动态进行监督和把控。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建项目;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增加,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越来越严格,如何管好用好水利资金,确保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发挥应有的效益,是摆在广大基建财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通过几年来基建财务工作的实践,谈一下如何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

一、加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基建财务管理是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基本建设的全过程。基建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实践证明,资金管理的好坏,决定着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决定着投资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提高对基建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由于项目建管机构是临时性,大多建设单位的财务人员是临时抽调的,或者是其他财务人员兼职,有些财务人员没有经过基本建设财务专业知识培训,对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的政策性要求不熟悉,缺少基本的会计核算技能,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影响财务工作质量。

2.财务人员对项目的参与度不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水利工程项目重在建设,核心也是建设,而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仅仅是拨拨款,事后的会计核算工作,只起到记账、算账、报账的作用,很多基建项目的财务人员前期根本不了解项目情况,在资金即将到位时,才被动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又无法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主动参与监督,造成被动应付,弱化了项目财务管理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建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3.建设单位管理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相对于概算中其他部分,建设单位管理费往往是建设单位可直接支配部分,此部分实行总额控制和部分费用(业务招待费)限额控制。因此,在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上,建设单位往往只注重概算控制,而对建设单位管理费支出的规范性还重视不够,以致存在建设单位管理费支出结构不合理,业务招待费支出过大,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4.资产未及时移交给管理单位

很多单位认为水利工程项目,只要资金到位项目完工,竣工验收合格后,就算完成建设任务,而对后续资产移交等任务重视不够,一些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由于竣工财务决算主管财政部门未审批,建设单位账上应交付使用资产一直未移交给管理单位,给资产的管理和计量造成一定影响。

三、加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配备合格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是做好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能否管好用好国家投入的水利资金,直接影响着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对每个工程建设项目,在组建建设管理机构时,都要设置独立的财务机构,配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财务机构负责人还须熟悉基本建设业务且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要加强财务人员对基建财经法规、主要会计事项核算等方面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做好基建财务工作打下基础。

2.财务人员必须参与水利基本建设全过程。要充分认识到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管理是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人员不仅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还要让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工程概预算、项目招投标、合同签定等工作,改变财务人员只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被动型工作,真正发挥财务人员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3.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做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建设单位要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一系列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每项业务都有规可依、有矩可循。为使制度不流于形式,还要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制度执行,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及时整改,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范文5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需要,规范基本建设投资行为,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监督,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提高投资效益,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围绕如何发挥财政财务管理职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基本建设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财务制度比较独立,管理难度大,在具体的实施中仍存在着体制不顺、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资金浪费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为此,笔者就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管理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是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的需要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财政在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主要职责,一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二是组织调度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编审、确定下达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预算;三是在建设过程中参与基本建设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对政府投资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监管;四是对基本建设项目完工进行竣工结算审批和效益评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监督职能不断转换和强化,管理监督职能逐步扩张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预算内的,也有预算外的,既有国营的,也有集体的。但由于多种原因,财政的职能在基本建设领域没有充分发挥,基建财政财务管理监督相对滞后,投资效益不尽人意,进一步强化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不仅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需要,更是规范建筑市场管理的需要。

(二)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是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追求的最终目标。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在基本建设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的“三超”现象,有的甚至出现“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劳民伤财。财政部门加强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监督,对于推动经济建设,提高基建投资效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三)是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的需要

近几年来,在我国基本建设领域里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贪污受贿现象较为严重。为此,加大财政对基本建设财务监督管理力度,能够提高建设单位财务管理透明度,促进基本建设健康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基本建设中的不正当竞争,防止违法违纪、贪污受贿行为,抑制损失浪费现象的滋生和漫延。

二、从目前现状看,基本建设和基建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传统体制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仍然影响较大

目前,相当一部分单位从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到施工,由业主全过程实施管理,尤其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自己管理的居多。在这种模式下,投资、建设、管理混为一体,行政权力直接介入工程项目的实施,很难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既不利于资金的安全使用,又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建设项目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现象普遍,浪费严重

基本建设投资概算有很大的随意性,投资效益不准确、不真实,财政资金损失浪费严重。一是建设单位从部门利益出发,通过不同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不重视项目前期基础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提高项目档次,造成资金浪费。二是由于基本建设投资风险约束机制还不健全,一些部门和单位责任心不强,工作中有章不循,盲目决策,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三是“重投入、轻产出”、“重资金、轻资产”。项目完成后竣工决算手续滞后,转固定资产手续办不了,使政府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搁置,资产管理、维护也跟不上,直接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三)缺乏专业人才,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少数建设单位忽视单位财务管理,注重争项目、争建设、争速度,不抓内部财务管理,不抓财经制度贯彻执行,基建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失控。大部分单位没有专职基建财务人员,建设项目开始后,单位通常临时组建一个基建班子,管理人员和临时财务人员往往对基本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缺乏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的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经验,难以做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的科学化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项目刚刚建成,基建班子及管理人员随之被解散或者转入生产管理,基建管理和财务管理经验难以积累,会计信息资料不能有效保全。

(四)财政财务监管乏力

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财政财务管理职能并没有真正到位。一是部门预算与基本建设衔接不到位,基本建设预算编制不够细化。二是政府采购在工程领域推进迟缓,部分基建项目招投标流于形式。三是财政对基建项目的参与深度不够,包括概预算设计、实施过程监控、项目效益评价等。

三、强化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监督管理,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的思路

(一)各级地方政府要规范建筑市场管理

一是地方政府要出台政策,将所有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都要纳入同级财政管理,接受同级财政监督,为财政做好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财政部门要加强与相关基本建设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包括计委、审计、监察、建委、规划局等部门,转变旧体制下的基建管理意识和工作程序,理顺关系,明确管理职责和分工,及时沟通信息,形成整体合力,建立起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科学规范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建立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管理公开制度。对工程的概算,工程招标,工程决算等情况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二)完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一是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部已经出台的制度规定,配合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和完善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编制制度,投资项目概、预、决算审查和财务报表审核制度,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制度。二是加强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不管是预算内投资的,还是自筹资金投资的,其资金都应进入财政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笼子”,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否则,财政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计委等部门不得批准投资项目计划。

(三)严格预算管理,强化约束机制

基本建设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将本部门的基本建设预算一并纳入部门预算,既有利于统筹安排资金,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又能提高资金分配透明度,严格财政支出管理,防止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的行为。财政部门要从基建支出和财务管理入手,积极参与基建项目决策、组织、实施、监督、控制、分析、总结等全过程。一是要把好项目建设的立项关,财政部门必须参与建设项目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和论证,确保立项准确性、科学性、项目建设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可行性、规模上的适度性、经济与环境生态上的同步性,防止重复建设、“半拉子”工程和“钓鱼”工程。二是要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制度,逐步形成有效的政府投资约束机制,财政部门要组织力量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建设项目概算、预算、价款结算和决算的单项审查以及项目全过程的审查,建设工程预算未经财政部门及其委托中介机构审查的,财政部门应停止拨款,不办理有关手续,并限期纠正。三是要把好正在实施项目建设关,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项目是否按拨款进度进行施工,是否按施工图方案施工,是否有偷工减料,是否使用假冒伪劣建筑材料等。对重点项目和财政投资的项目要派出专人进行负责管理,要建立一户一卡档案和台账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建设速度。四是要把好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关,建设工程项目完工后,财政部门要会同中介机构、建设单位,以设计概算和工程预算为依据,认真审查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和交付使用资产情况,审查建设成本、费用开支,结余资金等,全面分析投资效果,并会同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做好交付使用国有资产部分的审查。建设单位接到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审查批复的意见后,建设项目方可投入使用。

(四)推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制度

实施建设工程政府采购,是落实国务院“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要求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治本之策。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政府采购,由政府委托有建设、管理能力的机构管理和建设。项目实行投资、建设、管理和使用四者分离,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达到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的目的。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范文6

关键词 水利建设;项目;财务管理

一、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项目资金管理,财务管理不规范。实践中,不少单位从领导到财务人员不熟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不重视项目资金管理,部分资金不能专款专用,甚至改变资金用途。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财务人员的职能限于会计核算,既不参与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又无法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主动参与监督,造成被动应付,弱化了项目财务管理的职能。

(二)重“争项目”、轻“建项目”。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设计内容粗糙,不适应项目实际建设需要,项目执行时难以按正常的程序做出合理的调整变更,随意调整建设内容。

(三)项目概算不合理,深度不够,项目设计和概算不能准确核算项目成本。同时,由于项目预算细化不够,无法事先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导致概算不适应财务国库支付及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需要。

(四)配套资金不落实。有些单位不熟悉项目资金管理要求,编制概算时,随意或虚报配套资金,用实物抵顶自筹资金,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大多采取国家补助一点,地方自筹一点,受益区群众投入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从对2007年度全市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进行的调查来看,市级配套资金平均到位率90%,县级配套资金平均到位率仅5%,个别县甚至分文未配。

(五)管理不到位,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有些单位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没有聘请正规的监理公司进行施工监督,不符合基建管理程序,基建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一些项目未能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对工程进度款的结算手续不全,资金拨付随意性大。一些项目投产运行多年,迟迟不办理竣工决算,给建设单位、管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六)水利资金由财政部门层层划拨,在财政收入困难的地方,上级下拨的水利资金被滞拨、挪用或占用,工程资金到位不及时的情况较为严重。据调查,至2700年底,我省省级预算安排的2007年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平均到位率为78%,最低的仅37%。

(七)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据统计,我市水利行业财务人员近23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约占1/4,而且素质相对较高的财务人员基本集中于各级主管部门,基层单位财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致使水利工程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做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投资概算力求细化,把握投资概算与概算执行的一致性

1.科学、准确、真实、细化的投资概算是项目财务管理的基础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支出因具体建设内容和实际情况的不同差别很大,概算是否科学、真实、准确,是否符合特定建设项目的需要,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有效执行,因此,在编制项目细化投资概算时,还应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再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保证项目的各项实际支出都能体现在概算中,为项目的概算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严格执行项目概算是完成项目设计目标的关键

水利部规定:对于变更项目地点等重大的项目变更,必须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非重大变更项目的一般项目变更,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从而保证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落实、保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整体规划的实现。

(二) 把握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要求,做好项目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1.按规定设置独立的银行账户,专项专户核算项目建设资金

做好项目的资金管理,应按规定开设独立的项目银行账户,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避免将基本建设专项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存混用,从账户源头上避免挤占、挪用建设资金。

2.建立、健全项目会计核算体系、准确进行项目成本核算

财政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财会字[1995]45号)及其补充规定(财会字[1998]17号)对项目的会计一级核算科目的设置及核算内容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但是,由于基建项目尤其是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千差万别,要准确、全面地反映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本支出,在实际的项目成本核算中,还应对照项目的概算内容,以会计科目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项目实际支出为原则,相应增设二级、三级甚至更多的科目级次,以达到项目完整核算的要求。

3.重视项目资金管理的限制性规定

为保证项目资金能够切实地用于项目建设上, 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解释通知(财建[2003]724号)中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作了一些限制规定,例如: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概算投资规模比例确定,最低0.1%,最高1.5%;项目业务招待费的比例,不能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的10%。;项目竣工验收时的收尾工程资金,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概算的5%,超过5%的,不能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等等。

4.切实做好项目配套及自筹资金的筹集和核算

对于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配套和自筹资金往往是财务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用实物抵顶自筹资金在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为此,水利部在2003颁布的《水利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中明确:“用于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的各种资金,都应纳入概算,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因此,项目配套及自筹资金应与财政专项资金一起,设立专项项目账户进行专户核算,审计署等《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审投发[1996]105号)也将项目配套和自筹资金是否按时落实到位作为验收时项目重点审计的内容。

(三)完善项目财务管理的相关环节,保证项目完成的综合质量

1.完善项目招投标管理

完善项目招投标管理,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要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中的招、投标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应忽视项目招标工作,而要严格遵循招、投标的原则和程序,从确定招标的组织形式、招标的范围、招标书的制作、开标、评标等方面,切实做好项目的招标工作,保证项目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2.完善项目政府采购工作制度

为了配合项目建设的概算管理,财政部在《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财建[2002]338号)中规定,将在基本建设支出中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并把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按国库支付和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规定编报细化概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概算作为项目验收时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结合细化的投资概算,周密计划,完善并做好项目政府采购工作,直接影响项目验收时的综合评价。

3.合理支付工程合同价款

合理支付工程合同价款,可以保证项目资金安全和工程质量。但是,在按项目合同支付工程资金的同时,还应把握工程价款支付的几个原则。一是包工包料工程的预付款,一般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并不高于30%,对重大项目,还应按工程计划逐年支付;二是没有签订合同的工程建设,应按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不得预付工程款;三是有合同并根据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的,工程价款控制在60%-90%的额度扣减预付款后支付;四是在工程结算后,应保留合理数目的工程质量保证金(不低于5%),在工程合理保修期满后支付。

4.完善项目执行的内部监督制度

完善项目建设的内部监督制度,是防范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差错与舞弊,提高资金效益的最后一环,由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除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外,还应建立和完善与项目财务管理有关的岗位分工与授权审批控制、决策控制、概算执行控制、价款支付控制、竣工决算控制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为项目的资金运行和支付安全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四)及时、准确、规范、完整地编制项目会计报表,做好项目建设的财务信息披露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到项目实施及完工验收,时间跨度大,为了全面反映项目的建设情况,按时编制报表、做好信息披露,是做好项目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是通过及时、准确、规范、完整地编制报表,可以直观、全面、清晰地反映项目建设的进度、资金流向,为把握项目整体实施情况起到参考作用;二是通过项目财务会计报表,比较项目概算与概算执行的差距,可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及时纠正;三是,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是项目竣工验收考核的重要内容;四是,及时、规范、准确地编制并上报项目会计报表,也是项目主管部门汇总项目执行情况的要求。

(五)进一步加强财会基础工作和财会队伍建设

继续大力培训财会人员,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财务人员是做好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能否管好用好国家投入的水利资金,直接影响着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责任重大。因此,要继续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 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检查

1.建立健全财会机制,理顺财务关系,各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都必须设立独立的财会机构并配备合格的专职财会人员。

2.建立监督约束机制,逐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