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论文范例6篇

图书管理系统论文

图书管理系统论文范文1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功能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度交流与发展的时代,面计算机系统则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脚色,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馆的计算机化以不容迟缓。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作者针对图书馆手工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系统的调查,阐明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一、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当决定要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获得当前系统的处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设当前系统是手工处理系统。手工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在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的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困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在对上述流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对新的图书处理流程进行整理,图书馆借还书过程如下:

借书过程:读者从架上选到所需图书后,将图书和借书卡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用码阅读器将图书和借书卡上的读者条码2码读入处理系统。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根据图书上的条码从图书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读者如果有如下列情况之一将不予办理借书手续。

①读者所借阅图书已超过该读者容许的最多借书数目。

②该读者记录中有止借标志。

③该读者还有已超过归还日期而仍未归还的图书。

④该图书暂停外借。

若读者符合所有借书条件时,予以借出。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码、图书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

还书过程:还书时读者只要将书交给管理人员,管理员将书上的图书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去相应记录,同时系统对借还书日期进行计算并判断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则结束过程,若超期则计算出超期天数、罚款数、并打印罚款通知书,记入罚款文件。同时在读者记录上作止借标记。当读者交来罚款收据后,系统根据读者条码查罚款文件,将相应记录写入罚款历史文件,并从罚款文件只删除该记录,同时去掉读者文件中的止借标记。

为了对图书管理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对上面得到的逻辑模型做一些补充.首先采用图形的方式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整个系统的用户界面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国助于后续的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其次,说明图书管理系统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书、还书服务花费的时间一次不得大于5分钟等。

前面着重对借还书流程进行了说细的阐述,下面介绍图书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

>借书处理:完成读者借书这一业务流程。

>还书处理:完成读者还书这一业务流程。

>罚款处理:解决读者借书超期的罚款处理。

>新书上架:输入新书资料。

>旧书淘汰:删除图书资料。

>读者查询:根据读者号,查询读者借阅情况。

二、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有关读者种类标准的制定、种类住处的输入,包括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有效期限、备注等。

读者种类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等。

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备注信息等。

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书、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姓名、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参考文献

[1]EWinemiller,J.Roff,着.VisualBasic6.0数据库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郭盈发,张红娟.《数据库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图书管理系统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对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它丰富了图书馆学体系的内容,填补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管理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刘洪波、彭修义、王知津、王子舟等专家学者对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创新、知识组织、知识扩散等问题所作的探讨已经相当深人。2004年,由吴蔚慈教授主编的《图书馆学基础》已经将知识管理写人图书馆学教科书,但现有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研究多是分散的、某一方面的个别研究。柯平教授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年11月出版),对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研究进行了整体的、系统的整合研究。它明确围绕图书馆学的全面创新这一目标,从当代知识管理角度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读了此书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问题提出。《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一书阐述了知识管理基本理论问题,对国内外知识管理文献进行了分析,全面系统地概述了第二代知识管理的主要理论,展示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前沿,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叙述了本领域重要文献与观点,然后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图书馆基础理论特别是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学体系的研究甚少”,这一关键问题,从而引出《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就是为了弥补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的这一空白点。

第二,理论部分。深人浅出地介绍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一书将知识学、知识管理学、图书馆学、知识资源论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对知识管理应用于图书馆进行了分析,从知识视角研究了图书馆进化过程,全面分析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的深刻影响,对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信息管理进行了比较,阐明了知识管理影响下图书馆员的知识角色,最终引出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这一主题,揭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征、基础和对图书馆管理理论的创新以及图书馆管理方法的创新。

第三,实践部分。探讨如何对图书馆进行具体的知识管理操作,并提供了国内外案例。通过对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的设计,讨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了什么是图书馆知识资本,图书馆知识资本管理模式,以及图书馆知识资本评估的原理与方法,从战略知识管理的理论出发,阐述图书馆战略知识管理和学习型图书馆的原理。通过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的典型案例分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第四,再上升为理论。作者在以中外图书馆学体系发展进化为基础,探讨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学体系,运用了知识管理的理论,发现了图书馆学的知识基础和图书馆的知识本质,确立了知识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以知识资源论为基础构建新的体系。包括宏观图书馆学创新体系和微观图书馆学创新体系,进行了学科的抽象描述和发展的探索。

图书管理系统论文范文3

[摘 要]文献采访是国内高师院校图书情报系统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基于对采访概念和文献采访理论的认识,研究了该系统文献采访的现有模式,提出了基于以人为本的“高师院校图情系统学科馆员文献采访模式",以期对这项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启迪。

[关键词] 图书情报系统;文献;采访;图书馆学

在信息时代,文献已成为高师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重要资源之一,关系到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如何依据高师院校图书情报系统实际,更好地开展文献采访,是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高师院校图书情报系统

高师院校图书情报系统(以下简称图情系统)是高师院校的核心支柱之一。国内的高师院校属于多学科大学,就目前现状而言,大多数此类大学图情系统的管理体制为学校建立校级图书馆,在各院、系和研究所分别设立资料室。近年来,随着网络数字型文献的剧增,校网络中心也被纳入此系统。高师院校图情系统各成员的定位是:校级图书馆为学习型图书馆,各专业院、系和研究所资料室为研究型图书馆。就文献采访而言,前者围绕学生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后者满足教师的教学参考和科研创新的需要。校网络中心主要是为数字型文献传播提供网络技术支持。

2 采访和文献采访理论

“采访”一词由“采”和“访”组合而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访”即调查、寻求,“采”即选取、搜集;“访”是“采”的必要前提,“采”则是“访”的必然结果[1]。文献采访就是根据各类图情系统的性质、任务、读者需求、经费状况等,通过多渠道建立和扩充文献的过程。

围绕文献采访,相继诞生了“绝对完整理论”“选择理论”“需要理论”“价值理论”和“协调理论”等理论[2]。在这些理论中,“绝对完整理论”不切实际,过于理想。“选择理论”是一个相对主义色彩浓厚的理论,提出以严格的“选择”,实现文献的特色化。“需求理论”的人本化倾向明显,体现了读者优先的原则。“价值理论”兼顾文献的内容价值和使用价值,以求文献采访达到杜威所倡导的“最好的图书,最多的读者,最少的开支”之目的。“使用概率理论”和“调查选择理论”等将文献采访引向量化轨道,丰富和发展了“选择理论”“需求理论”和“价值理论”,但需加强文献量化采访的可操作性。“协调理论”顺应了当今信息爆炸和文献类型多元化的时代潮流,打破和抛弃了一馆独立采访的广而全的传统方式,突破馆际界限,开展多馆协调和区域合作采访,以真正实现杜威提出的“三个最”为宗旨。综观各种文献采访理论,都是出于一定时代的需要,对过去理论扬弃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据当前国内高师院校的发展实际,运用科学理论,对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文献采访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探讨,实现理论创新,指导该系统文献采访工作的开展是必要的。

3 高师院校图情系统的文献采访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校图书馆是为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保障的服务性和学术性机构,其首要任务是采集各类型文献资料,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文献信息保障”[3]。因此,文献采访是高师院校图情系统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宗旨就是根据本校的专业学科设置和师生需求,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补充国内外的各种类型的文献,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专业文献体系,以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当前,国内大多数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所采用的文献采访模式见图1。

图1 国内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文献采访现有模式

这是一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文献采访模式。校级图书馆在校网络中心的协助下,集中采访国内外专业期刊机读数据库、电子图书、视频文献等数字型文献,通过校园网供校内各终端使用。印刷型专业书报刊等文献采访则是校级图书馆和资料室各取所需,分散进行。高师院校图情系统现行文献采访模式的形成,既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管理体制的延续,更是这类高校办学现状之使然。

随着国内大学教育由精英式向大众化转变,高师院校的办学规模骤增,多校区办学已成为许多这类大学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然而,在每个校区图书馆收藏相同的印刷型文献复本不现实也没必要,让不同校区读者赶往其他校区图书馆借阅印刷型文献更是勉为其难。

校级图书馆行使高师院校文献信息中心的职责,由其牵头集中采访数字型文献,有利于对这类文献的集约化管理。然而,面对印刷型文献多元化的趋势,长期形成的印刷型文献采访制度显现出过于刻板和流程繁琐等弊端,这极大地延缓了这类文献的流通,出现“新书变旧书”的状况。尽管校级图书馆的采访人员掌握文献采访的理论和方法,但他们不可能全面了解本校各专业的最新动态,从而出现“该采访的没采访到,不该采访的却采访了”的现象,导致文献采访质量的降低。文献采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师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高师院校的相关经费长期短缺,面对文献价格飞涨,更是入不敷出。

高师院校各专业院、系和研究所资料室的用户,主要以本单位的教师和研究生为主,他们间有经常性的交流,形成了一种信息情结[4],这些用户将本单位资料室视为学术信息交流的平台和印刷型文献的集散地。资料室开展的印刷型文献采访针对性强、操作灵活,使得用户急需的教学和科研文献能够及时采访到位并流通,提高了文献的使用效率。院、系和研究所自筹的专业学科建设费和研究生教育文献资料费等经费的投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校文献采访经费短缺的窘境。

基于以上缘由,长期以来提倡的大学校级图书馆与各专业院、系和研究所资料室合并的模式,在国内高师院校难以贯彻实施。因此,唯有改革现有模式,提出创新建议,才能开创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文献采访的新局面。

4 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文献采访工作的创新

4.1 结合实际,更新理念

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管理定义为:“狭义的知识管理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理解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还包括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5]。 情报科学的认知范式将情报科学的核心定位于:“促进所需的情报在情报生产者和情报用户之间的有效传播” 。[6]

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是知识集散地和情报加工厂,将浩瀚的信息有序化,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并转化成为有用的情报(尤其是竞争性情报),以供用户使用,这是该系统的命脉之所在。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文献采访是实现其使命的基础平台,应秉承上述理论和范式,坚持以人为本,寻求文献采访与用户所需的最佳结合;坚持协调互动,达到文献最大限度传播和共享;坚持知识创新,实现自身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共赢 。

4.2 面对现实,创新模式

文献采访的主体和文献用户都是“人”。要达到文献采访的供需双赢,实现文献采访主体的角色转变是关键,而突破口就是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高师院校图情系统学科馆员文献采访创新模式”。

图2 高师院校图情系统学科馆员文献采访模式

这是基于知识管理、情报有效传播和信息反馈规律建立起来的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文献采访模式。在此模式中,“学科馆员制度”是前提,“学科馆员”是核心。学科馆员要肩负整个采访过程中的知识管理,保证此过程中情报的有效传播,接受来自用户的信息反馈。

4.3 建立制度,培养人才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图情系统,尤其是其中的院、系和研究所资料室成为学校政策性人事关系岗位,甚至被称为“收容站”和“养老站”。这些岗位上的许多工作人员业务理论和技能偏低,难以担当学科专业文献资源采访重任。因此,在高师院校图情系统中实施“学科馆员文献采访模式",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培养“学科馆员”刻不容缓。

“学科馆员制度”发源于美国,在欧美发达国家图书馆界盛行,20世纪末引入中国,现已在清华大学等国内大学图情系统中推广。它是一种以学科为对象、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方式。在高师院校图情系统中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就是要从上至下地转变传统的“参考馆员”办馆理念和服务方式,着力培养具备图情基本理论和技能,又具有某一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为该学科专业文献建设和使用提供深层次导航和服务的复合型图书馆员,即“学科馆员”,让他们在“学科馆员文献采访模式"中担当主角。首先,从高师院校图情系统,尤其是各院、系和研究所中选择业务水平高、具有某一学科高学历或有一定专业背景和科研能力的人员,让他们摆脱行政和事务性工作,成为专职“学科馆员”,专心致志地追踪某一学科的发展前沿,开展该学科专业文献的采访工作和深层次的专业文献服务。其次,从各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中挑选和培养“学科馆员”。这些研究生长期在某一学科进行专业学习和科研,掌握了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果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图情理论和技能培训,他们便能在实际工作中较快地担当起“学科馆员”的重任。这样,既改革了图情采访工作,又培养了年轻的专业人才。

“学科馆员”的培养既要能成才,还要留得住。这就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以及宽松的学术氛围,同时,强化每一位“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真正成为学科专业文献采访的“狩猎者”“导航员”和“联络员”,以及深层次专业文献服务的“拓荒者”和“探究者”,并将工作绩效与职称晋升和奖励机制等挂钩。每一位“学科馆员”也应该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工作,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研,将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文献采访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提出以人文本,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高师院校图情系统文献采访创新模式,可以成为该系统文献采访改革的突破口,势必给这项工作的开展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曹 均.论高校图书馆图书多维化“访”与“采”[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7(3):18—21.

[2] 庞恩旭.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述评[J].图书与情报,2004(2):35—37.

[3] 资 芸.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OL].http://cnki.net.

[4] 杨小华.试论高校研究生的信息商培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1):130—132.

图书管理系统论文范文4

1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1.1图书馆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领域。何为知识管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者盛小平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组织内知识及其相关无形资产的审计、获取、生产、吸收、应用和保护等过程的系统管理来达到提高组织知识创新能力,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笔者综合他人观点后认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图书馆的各项管理中,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拓宽图书馆原有的管理对象,对用户知识等非编码化的知识进行挖掘,管理图书馆内外的知识流,进行组织知识重构,激发图书馆用户知识创新,从而提高图书馆竞争力,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1.2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

关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观点:一是技术与工具观,二是系统观。前者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支持各种组织知识管理实践的工具与技术;后者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经设计和开发的为组织的决策者或用户提供决策和完成各种任务所需知识的一种系统,即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集中于创造、聚集、组织和传播一个组织知识的信息系统。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将知识管理系统概念及内涵与图书馆相关理论结合,认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系统(简称LKMS)是一种基于收集、存储、组织、传播、共享、创新知识,为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图书馆内部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

1.3图书馆用户知识

从用户知识的来源来说,图书馆用户知识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一是用户从图书馆获取到的知识(显性知识,即所有可编码化存储和系统化收藏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包括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电子数据资源以及用户反馈给图书馆的已编码化的知识等。二是有关用户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包括图书馆用户基本信息,用户个性化需求,用户对图书馆的评价及满意度,图书馆业务流通统计等。三是用户潜在的知识(隐性知识,即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产生和创造出的、个人化的、不能够明确编码储存的知识,主要包含存储于用户大脑中的经验、技能、智慧、思想等)。这部分知识是用户在长期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不断与图书馆交流互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力和技术等高度个人化的无法表达和记录出来的知识。四是图书馆和用户共同创造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图书馆和用户在相互交流过程中,用户从图书馆获取知识又反馈知识给图书馆,在图书馆和用户互相传递和转化知识的过程中,知识达到螺旋上升的状态而产生出的新知识。

2高校图书馆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1)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完善的信息管理技术。首先,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文献中心,不仅信息存储量大、系统、完整,而且信息资源类型多元化、专业性强。其次,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引入了相当先进的网络设备、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这些技术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高校高层次的用户和馆员提供了内容支撑。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受教育层次高,具有丰富、全面的专业背景,在长期的科研和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的有关各专业、各领域的显性知识以及他们潜在的隐性知识都是高校图书馆巨大的资源资产;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员作为整个学校的知识信息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3)知识管理理论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为知识管理系统提供了宝贵经验。近十几年来,尤其是继2000年图书情报学会“知识管理年”后,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数字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创新等方面获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在图书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仓库、建立图书馆知识导航、个性化用户门户、馆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等。这些管理方法、理念和技术的应用,为构建一个完整的、面向用户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构建模式

3.1面向用户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理论基础

知识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仅仅发展了20多年,任何一种模式和技术后面总是蕴含着一种管理思想,目前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型:基于层次模型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系统框架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知识实践框架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生命周期的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基于B/S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知识管理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目的可以得到不同的模式,本文探究的知识管理系统旨在挖掘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知识,激发用户从图书馆获取资源,交流创新知识,最终反馈给图书馆。通过分析上述各个模式,笔者认为层次模型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用户知识的获取、加工、传递、分享、创新到应用的过程。众所周知,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和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迫切需要从以文献资源为主的信息管理到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进军,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协助用户获取信息和隐性知识,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发隐性知识资产。笔者结合日本知识管理学者NONAKA的SECI知识转换模型,参照夏敬华的知识管理3层模型,提出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理论模型。

3.1.1知识资源层知识资源层表示了知识的来源,在基于用户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资源层既包括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同时最重要的是本系统将用户反馈给系统的知识也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将这种资源进行收集、呈现、储存提炼,并在知识生产层上运用NONAKA的知识转换模型对其进行管理和应用。

3.1.2知识生产层知识生产层主要是用于描述知识生产的过程。在此基于NONAKA的知识转换理论,通过隐性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来达到知识螺旋上升的状态。第一种转化:社会化(socialization),即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用户之间相互分享经历而获取隐性知识。第二种模式:外部化(externalization),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第三种模式:组合化(combination),指的是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第四种模式:内化(internalization),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也是人获取隐性知识后将知识升华的过程。

3.1.3知识应用层在知识应用层次,用户通过个性化的知识门户,从图书馆用户知识库中获取知识,并反馈知识给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对用户反馈的知识进行再一次层次上的处理,进一步丰富用户知识库。

3.2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应用模型

上文已描述了基于用户知识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一些知识管理技术,构建出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应用模式。

3.2.1用户知识门户登录用户经过统一登录口,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知识管理系统(KMS)。个人知识门户平台首页主要有“E-learn”“Mylibrary”“我的订阅”“在线学习”“知识推荐”“知识地图”等应用模块,用户通过点击Mylibrary可查询自己借阅图书的情况、新书推荐、网上完成续借、预约馆际互借、发表书评等;“我的订阅”通过RSS技术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聚合,用户不用点开其他网页就能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状况;“E-learn”提供在线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此模块与教师交流、上传作业、分享观摩同学作业,并可以链接到与课程相关的文献并下载;“知识推荐”是基于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多次的浏览借阅信息的记录,分析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知识地图”的主要功能是将知识资源组织起来,系统地管理知识资源,为知识管理提供导向服务,将用户知识仓库的知识源(即高校图书馆用户)连接起来,更加促进用户之间的知识沟通和分享,以达到创新的目的。

3.2.2SECI管理及应用过程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SECI管理及应用过程包括以下4个方面。

(1)用户知识社会化。基于SECI知识转化理论,加之近年来Web2.0的良好发展势头,在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引入用户社交网络功能,构建供用户交流的网络社区。具体技术如:E-Learn学习平台、BLOG、SNS(社交网络)等,使同一领域或对同一问题感兴趣的人结合成为群体,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通过即时聊天、日志、论坛、网络会议等方式传递不易明示的隐性知识。

(2)用户知识外部化。用户知识外部化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开发用户潜在隐性知识的过程,通过知识挖掘等技术将潜在的、有价值的用户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即通过一些表达的技术,将用户的想法或心意利用文字、概念、比喻性文字、图片、影片等视觉器材表达,最后将这些显性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进行分类、整合,储存于图书馆用户知识库中。

(3)用户知识组合化。用户知识组合化是一种将图书馆长期存储的信息资源整合、明示、智能化传递的过程。在知识库知识推送给用户的过程中,关键技术有智能搜索、个性化信息推送技术等。在智能搜索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访问搜索历史来确定其爱好兴趣,将知识库中的知识过滤,主动推送给图书馆用户,帮助用户高效率地发掘有价值的知识。

(4)用户知识内部化。用户知识内部化是用户从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获取知识后将知识升华反馈给图书馆的过程。基于人工智能,在解决新问题,使用以前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来推理,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把解决新问题获得的知识也归入知识库中。高校图书馆用户登录知识管理系统,系统自动将问题反馈给知识库,若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则通过虚拟参考咨询解决问题后发送给知识仓库,这时知识仓库的知识会获得更新。在用户与知识管理系统交互的过程中,用户获得知识,图书馆知识库也得到进一步更新,图书馆与用户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成长。

3.2.3高校图书馆用户知识仓库在本模型中,高校图书馆用户知识仓库主要包括数字馆藏文献、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自建的特色数据库以及用户个人知识库。知识仓库处于一个不断更新、动态的过程中,在提供馆藏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服务。它的主要功能有:知识导入、导出,分类知识,维护知识,存储知识,推送知识。其中用户个人知识库是知识仓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挖掘出的用户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用户在与图书馆互动中反馈给图书馆的显性知识,以及本馆用户尚未出版的学术资源等。高校图书馆用户知识库设置知识产权保护功能,对于上传到高校图书馆知识仓库的用户申明保密个人信息保护,对用户愿意分享的知识资源确定来源和责任者,在保证用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维护通畅的知识分享渠道。

4结语

图书管理系统论文范文5

[关键词]协同理论;图书馆联盟;系统模型

1问题的提出

高校图书馆联盟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而我国大学图书馆间的协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通信设施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功能也不断得到增强,较有代表性的当数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馆际合作从最初的建立联合目录、联合编目、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基础合作发展到资源协调采集、合作贮存、馆员联合培训、资源、协作参考咨询、电子资源共享等。[1]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高校图书馆联盟出现了发展瓶颈。例如:联盟内部管理中缺乏权威机构和统一的领导核心,致使许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和平等的对话机制,导致联盟之间出现意见分歧;联盟缺少共同的组织文化,导致馆员精神涣散;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致使组织内部矛盾激化;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阻碍了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为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切实改变此种状况。

本文通过协同理论这一视角,试图理顺高校图书馆联盟系统内部各种关系,统一战略思想、凝聚组织文化、保证战术实施,最终实现馆际互惠、平等协商、资源优化与合理配置,确保联盟系统内部和谐稳定,构建和培育联盟核心竞争力,真正突破瓶颈,实现快速发展。

2相关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90年代,协同理论已被学者引入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如严继东的《图书馆协同理论初探》,首次将协同理论引入图书馆界,并系统介绍协同理论,将图书馆看做一个系统,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看做子系统,用协同学来探讨图书馆系统运行的某些规律, 并就图书馆宏观有序化问题,初步设想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可以说此文是协同理论应用图书馆领域的开山之作,此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直至近些年随着图书馆学的发展,逐渐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该领域的研究才逐渐兴起,部分研究者运用了“协同发展”“协同服务”的提法,如陈云龙的《部属高校图书馆协同发展的思考》,颜务林、李亚芬的《数字图书馆协同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但在这些研究中没有具体地运用协同理论去剖析图书馆问题,而是仅仅作为一个“共同发展”“共同服务”的概念去提。值得一提的是《图书与情报》2010年第4期王怀诗、李慧佳《图书馆协同管理模型构建研究》,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以协同理论为研究视角,提出图书馆引入协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建了图书馆协同管理模型。图书馆联盟作为一项课题,虽然其研究在我国已经相当成熟,如燕今伟《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一文,系统介绍了图书馆联盟国内外发展历程、模式、功能、现状及特点、从中把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脉搏;李家清《我国图书馆联盟进展及发展策略》综述了我国图书馆联盟进展, 提出了发展我国图书馆联盟应当采取的策略。然而没有理论依据的设想也只能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景。

3高校图书馆联盟系统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协同理论

协同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 其创立者是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此理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近些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其内容包括系统性原理、支配性原理、自组织原理[2],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论成为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应用协同论能够建立协调的组织系统以实现工作的目标,为我们处理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2 高校图书馆联盟系统的协同理论分析

高校图书馆联盟是一个由多所高校图书馆组成的图书馆的联合体,其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并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约束,自然构成了一个开放的系统整体,对外进行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流,对内各高校馆间实现资源的互补共存。单个高校馆只有当序参量起主要支配作用时,图书馆联盟自身才处于稳定状态。也只有这时联盟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1+1>2的效果,实现资源的真正共享和优势互补,也只有这样,联盟才真正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跟形势、造声势。

4联盟内部能力维度构建

高校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其结构、模式、特征不是某一个成员馆所能决定的,其不仅取决于各个组成要素即成员馆,而且更取决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共同合力,即基于系统中各成员馆间的共生关系所形成的关联机制、协同关系,构成了图书馆联盟系统的结构,决定着联盟的功能。因此,运用协同理论,设计和建构联盟系统内各子系统间(成员馆)间的关联机制,使它们联系更为紧密,关系更为融洽,以产生最佳功能效果。这需要在联盟中建立一种增强联盟间团结的黏合剂,即联盟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4.1 联盟文化

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约束力,形成组织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组织内部和谐、步调一致,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界面对文献资源的迅猛增长、价格的不断提升和用户对知识获取的新要求,作为重要学术基地、文化信息储藏中心的高校图书馆站,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探索出资源共建共享之路——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组织,要实现成员馆间和谐稳定的有效运行,仅仅依靠良好的沟通交流是不够的,还需要营造积极、健康和统一的联盟文化,树立共建、共知、共享的服务理念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提高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思维和行为的一致性,减少成员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联盟文化。[3]联盟内还要加强学习,鼓励馆员不断学习,努力促成其全面发展;适时举办各种聚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丰富馆员的文化生活。建立各种信息网络,便于成员馆间情感沟通,达到助推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4.2 联盟组织形式

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服务系统,其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各层次管理机构的建立,各机构间层级分明,关系顺畅,各部门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联盟最终实现合作共赢。“以美国高校图书馆联盟GALILOE(佐治亚州大学系统的34所高校联盟)为例,佐治亚州大学承担此联盟的所有权和一切责任,设置机构GALILOE筹划指导委员会对项目进行管理,制订战略方向、准备预算、进行评估活动等。州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的信息与教育技术办公室负责对战略和预算方针等问题。筹划指导委员会还任命了一些针对不同问题的附属委员会,如技术工作附属委员会、参考咨询附属委员会、评估附属委员会、馆藏发展附属委员会,由来自各个校园的图书馆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筹划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商讨管理有关的事宜,会议向所有成员组织开放。所有的参与图书馆都派代表参加用户委员会,参与对联盟的管理。”[4]目前我国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亦由政府或图书馆协会组建,由图书馆协会商讨建立联盟委员会,并由本地区实力较强的大学图书馆作为核心馆牵头组建,在联盟内部逐层建立各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联盟规章制度,实现成员馆间资源优化互补,达到共赢。

4.3 联盟内部管理

高校图书馆联盟是高校图书馆间为了满足教学及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共同形成资源保障的合作组织,组织有着共同的职业信仰和追求,遵守统一的标准和制度。统一的标准是图书馆联盟共同合作的基础,也是联盟共同管理的基础,由图书馆协会等机构共同确立,并赋予一定的法律效力。

制度是图书馆联盟发挥作用的有效依据,联盟成员共同商讨构建本联盟章程、业务运行基本程序。联盟成员馆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及与具体工作项目相关的协议和合同等。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其内部管理比较复杂,依赖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同时,制度的执行还需要配套的实施细则与监督制度作为保障。宏观层面需要制定联盟的战略规划,以统一思想目标和职业理念。同时在制度建设中,以协议和合同明确各方的权责,适度留有弹性,保证成员馆之间充分的话语权。另外,建立有效的监管机构,保证资金流向清晰,便于各方利益平衡。微观方面,通过分工与协作形成资源互补之势,降低成本,利用资源规模效益,形成资源保障。

4.4 联盟内部激励

激励是一种柔性管理,通过了解员工,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员工在个人情感上愿意为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实现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的融合。高校图书馆联盟是一个以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满足各种用户信息需求为目标的组织,其成员馆间馆藏数量、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资源保障力等诸多方面不尽相同。为此,在提供用户服务过程中,各馆、各馆员所付出的劳动亦有差别。联盟内部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根据各馆、各馆员在联盟中的贡献大小,采取相应的形式,给以精神及物质奖励,不断使组织目标内化为馆员的内在需要,关注馆员的发展,不断使馆员从个人需求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高层次需要发展,培养成员对组织的热爱和认同,增强对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激发成员合作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联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由于各馆在联盟中所提供的资源、技术及知识等价值无法用金钱量化,所以联盟更应在建立之初形成各成员馆可供参考的利益分配方案,例如用合同的形式规定各方的贡献及所得利益,各方所需承担的义务及方向等。使联盟内部各成员在利益分配及任务担当上都有所遵循,更有助于工作的开展和联盟职能的实现。[5]

5协同理论下高校图书馆联盟系统模型建立

协同理论指导下的图书馆联盟,其作为一个组织系统,由子系统(成员馆)组成,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各子系统的状况。当各成员馆独立运作,各行其是时,联盟系统无法形成有序结构,只有当各个成员馆内的支配性要素起到主要作用时,系统才能协同运作,通过系统自组织原理,自觉地形成有序结构。这种在系统内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模式或力量,在协同学中称为序参量。序参量是客观参量,是对一般系统理论提出的非加和性原理的有力证据。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联盟内部各基本能力子系统加和的结果,而是它们通过自组织过程协同形成。联盟内部四大维度同时达到可能发生合作关系的临界状态时,各子系统才会发生关联,形成合作关系,协同行动,进而导致序参量出现,在联盟内部形成核心竞争力。

联盟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四大能力纬度的变化而逐渐形成新的竞争力。正如模型中,随着时间t的变化,联盟文化不断深入人心、组织形式趋于更加合理、内部管理更加科学和内部激励亦更加人性化,在这四大纬度的作用下,内部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变化,通过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作用,演变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6结语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界现在以至将来资源共建共享的大势所趋,联盟的优势是众所周知的,也为业界和学界所普遍认同的。虽然,目前其发展中出现了些许波折,但是笔者相信通过图书馆界共同的努力,困难必定会迎刃而解,图书馆间的合作定会助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燕今伟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24—25

[2] 协同理论[EB/OL][2009-11-04]http://baikebaiducom/view/1455975htm?fr=ala0_1

[3] 翟伟,周伟.近10 年我国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6): 93—94.

[4] 陈秀丽.图书馆联盟建设及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1):6—7

[5] 李晓华.我国图书馆联盟发展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8—33

[6] 左萍.基于协同的内部营销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7—49

[收稿日期]2013-02-14

图书管理系统论文范文6

【关键词】移动数字图书馆 医学院校 IOS系统 Andiord系统 功能设计

1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数字图书馆也随之孕育而生。目前关于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以及它在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地位,多被归纳为移动计算机技术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功能衍生。但就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现状而言,微软极其传统PC端操作系统业务的衰落, IOS、Andiord两大移动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移动数字终端的迅速发展,可以看出移动计算机已经成为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平台。姑且我们可以把基于PC端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定义为传统数字图书馆。而移动数字图书馆较确切的定义应是:依托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信息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

移动数字图书馆技术在国内最早于2005年被提出,发展之初多关注于研究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涉及的相关问题。早期研究从技术角度论证了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伴随着无线网络协议,无线通信、无线网络构建技术的发展,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接入技术成为了研究重点。较为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基于WAP2.0协议下的移动数字设备,通过浏览WAP网页实现了数字图书馆服务;通过3G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无线网络实现移动数字设备与图书馆服务器的数据交换 。随着IOS与Andiord等功能支撑性更优秀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普及,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功能空间有了质变的扩展性。探讨与论述由此可以带来的新服务,是促使移动数图发展变革的关键。

2 移动数字图书馆在医学类院校中的服务功能研究

2.1 医学院校文献服务特点

医学专业的学科划分多达十余种,并且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文献的支撑尤为依赖。但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又有别于其他普通高校。一般分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它们各采取集中与分散的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是读者群流动性大,分布区域广泛,所以给图书文献的服务供应带来的严峻的考验。

2.2 基础医学文献服务特点

基础医学的教研工作场所相对固定,读者群比较集中,有利于传统数字图书馆功能的实现。但受课堂教学和实验室研究场地的限制,PC终端体积较大,不便配备。而且医学教学与科研无时无刻离不开众多的实验,实验的顺利进行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参考文献。相对PC,移动设备更方便读者随身携带查阅信息。摆脱PC终端的束缚,针对基础医学教研工作特点开发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为读者供给一个“移动电子阅览室”,是实现其功能的关键所在。

2.3 临床医学文献服务特点

临床医学的教研工作环境相对分散,学生和教师分散在各个实习医院中,地域跨度较大。集中了优势文献资源的医学院校图书馆因此无法为临床教学医院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虽然传统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了预约借还、文献传递、电子资源查阅等功能。但医院为保证医疗数字化办公系统的网络安全,用于临床一线办公和教学的PC设备都无法访问广域网。再加上高校因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临床教学工作人员和实习学生必须在图书馆或学校网络管理部门登记办理身份核实手续后,才能在校局域网以外使用VPN服务器接入的方式访问本校图书馆文献数据库。这样的服务模式使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必须在脱离工作环境后才能获得所需文献信息。如此被动、滞后的服务违背了图书馆学对于读者服务的平等性与及时性原则。

2.4 应对措施

移动数字图书馆可以以独立的无线网络环境、独立的读者客户端管理系统,采用无区域限制的实时在线方式,弥补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领域中的空白。

独立的无线网络环境:无线网络信号接入方式主要有GPRS(通用无线服务技术)、3G(3rd-generation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WLAN(wirdess LAN 无线局域网)。其中GPRS与3G是由通信运营商提供的实时在线无线通讯信号。WLAN可由办公区域环境内的无线路由器提供加密无线网络接入信号。以上独立的无线网络信号可以使临床教研人员在非办公网络环境下通过移动数字计算机连接图书馆数据库。不但保证了临床医疗工作的网络环境安全,更可以使读者获得实时的文献资源服务。

独立的读者客户端管理系统:读者客户端管理系统由移动数字计算机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管理系统构成。它们之间直接连接,并直接与图书馆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和系统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在线登记方式采集并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对读者进行远程识别与管理。当服务器的客户管理系统核实读者信息后,采取移动数字计算机客户端登陆的方式,向读者提供文献查阅服务。

3 基于IOS与Andiord操作系统设计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

3.1 WAP形式的移动数图

目前移动数字图书馆技术的运用主要是OPACE系统的WAP网页形式。OPACE系统是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代表,用WAP网页来实现移动数字的OPACE功能虽然可以直接把现有PC端数字图书馆的功能移植到移动计算机上,但也只是完成了一个硬件平台的转换。简单点讲就是WAP网页形式的OPACE系统能够实现的依旧是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只是把它从电脑搬到了移动计算机上。正因如此,移动数字图书馆一直被业内人士认为只是数字图书馆的一种衍生品。但要真正运用移动数字科技给人们带来的革命性技术提升,必须依靠可以整合移动技术各种功能的客户端软件系统来实现。而支持软件运行不仅需要性能良好的硬件终端,更需要稳定高效的操作系统。

3.2 IOS与Andiord系统

IOS和Andiord是目前移动数字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普遍使用的操作系统。I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手持设备操作系统, 它也是以Darwin为内核,系统结构分为以下四个层次:核心操作系统(the 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the 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the Media layer),Cocoa 触摸框架层(the Cocoa Touch layer)。支持WAP、PC Free无线传输、mali、iMessage、云处理等技术;Android由Google公司开发,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支持WAP、PC Free无线传输、mali、iMessage、多媒体等技术。并且开放而免费的源代码模式为后期开发提供便利。

3.3 功能实现

IOS和Andiord操作系统都有着优秀的系统稳定性和良好的第三方软件兼容性。支持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功能构建所需要的wifi、RSS、WAP2.0、mali、PC Free无线传输、多维码识别、云计算、GPS定位等技术。移动数字图书馆功能设计的主要是整合利用各项移动数字技术,实现以下4种文献服务模式:

(1)无线文献传递。通过无线网络,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完成文献检索和数据库访问。

(2)个人文献资料同步管理。利用移动数字技术中的PC Free无线传输、云存储功能,可以把某一读者在PC端和移动终端上查阅过的文献资源同步管理。读者只需通过移动计算机就能得到自己在各处查阅过的所有资料。并可对自己的文献进行分类管理和云存储。

(3)文献信息推送。利用服务器客户管理系统对每个读者的信息进行建库管理,抽取读者相关信息资料,分析每个读者的研究内容和阅读习惯。对以上信息源进行云计算处理,统计出每个读者可能需要的文献学科类型。再通过RSS(信息推送)技术把各个研究领域的最新动向或研究成果的发送给相应读者。

(4)定位查阅。利用GPS定位、多维码识别、PC Free无线传输技术,实现读者无线借阅功能。读者在移动数字图书客服端进行检索和预约后,可以通过GPS定位方式快捷的找到分布在各个阅览室书架中的文献资源。并可以通过PC Free无线传输、多维码识别技术直接进行智能化的图书借还工作。

5 结语

移动数字图书馆理论的形成和前期学者对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架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论证,为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完备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移动数字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发展和个人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和广泛的读者适用群。移动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灵活便捷也正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迫切需求。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就是利用无区域理念的服务模式,结合实时在线的灵活特征来打破时间对文献传递的约束。通过分析医学院校教学、科研的特点,结合移动数字技术带来的科技变革,设计全新出的服务功能,可以在提高图书馆校内工作水平的同时,更好的为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文献服务。

参考文献

[1]党德鹏,周立柱,邢春晓.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服务[J].计算机科学,2005,32(4):4-5,15.

[2]江波,覃燕梅.掌上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与移动图书馆比较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2,32(1):69-71,88.

[3]茆意宏,吴政,黄水清.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3-6,27.

[4]左聪.RSS推送技术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57-159.

[5]赖永波.从数字图书馆到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演进与实现途径[J].情报杂志,2011,30(5):165-168.

[6]王岚霞.高校图书馆RSS应用和服务现现状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94-97.

[7]刘红丽.国内移动图书馆研究现状与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92-98,112.

[8]龙朝阳,王灵. 基于3G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8,28(3):8-11.

[9]李忠新.基于3G技术下的高校掌上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0:180-181.

[10]吕蕴红.基于3G智能手机的移动图书馆发展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1(10):66-68.

[11]丰江帆,朱冠字. 基于TD—SCDMA的移动数字图书馆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28-31.

[12]陈茫.基于WAP2.0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J].情报杂志,2010,29:213-216.

[13]李小智.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服务器推送技术的应用研究[J].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4]杨九龙,何淼. 技术人员视角下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1,31(5):59-62.

[15]向林芳.论DRM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以方正Apabi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1(146):85-87.

[16]郁长祥,马明慧,龙旭梅,等.试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1(33):102,136.

[17]萧志华.试论移动数字图书馆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2011,31(4):103-105.

[18]张维蓉,贾爱霞. 手机在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2):3-5.

[19]张素霞.“推送”技术与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实现[J].现代情报,2004(11):46-47.

[20]邱亚娜.信息抽取在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1(179):46-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