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艺术论文范例6篇

视觉与艺术论文

视觉与艺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大众流行文化;当代视觉艺术;全球性;信息

何为大众流行文化?可否解释为:是以社会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是在充分的市场条件下,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机制而催生的新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式,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流行文化即消费文化,以大众消费作为流行基础,以商业运行来制造流行事物,以传媒为核心制造产生着流行符号的一个文化概念,它通过传媒语言将个别的思路转换为普遍的层面上来,它把流行当作是一种意义,使流行的过程成为其本质。

它充分尊重市场和商业规则,主动迎合不同受众的兴趣,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取向。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大众流行文化借助于市场规则和现代科技,全方位的渗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无论是从影视、广告、互联网、娱乐节目等文化产品的消费,还是到各种理念、趣味、形象等非物质文化的流行,大众流行文化产业在带来巨大财富和文化消费满足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它无处不在的威力。

在这个时代中大众流行文化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技术化、媒体化、娱乐化。商业化和消费化是大众流行文化的最大特点。在大众流行文化中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实物消费品转向情感、梦想和欲望等精神方面的感官消费。作为一种感性文化,大众流行文化的消费性是建立在大众本能的直接需求上,而大众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则成了大众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风暴,大众流行文化是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表征。大众流行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系统中一个相对晚出又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文化潮流。流行文化的发展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一元主义文化发展模式,从制度上与观念上确立了社会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开创了文化回归大众的新纪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文化席卷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有目共睹的特殊文化景观。

以视觉为主因的现代文化形态的大众流行文化,实际上是现代传播技术的直接产物和新兴的主导的文化艺术样式。其特点在于精确无误地对世界进行影像记录或是惟妙惟肖地创造一个影像世界,无论是忠实记录或是重新创造,大众流行文化都在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制造一个日常生活形象的完美世界。

大众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必然遵守商业原则,这直接导致了艺术创作者的物化。艺术创作者在进行文化的生产时,不得不将文化当作普通的商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创作。于是,生产代替了创造,摹仿与复制代替了想象与灵感。保罗・瓦莱利说:“伟大的革新将会改变艺术的全部技巧,由此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制技术对艺术品的欣赏、审美、传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消费和占有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品的性质特征以及原作界定的认识。

那何为当代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人类精英文化内涵和视觉艺术的自然结合所产生并为历史所传承的视觉呈现形式,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华,是意识形态的历史沉积,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大众性、综合性、互动性都是当代视觉艺术的特点。

当代视觉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指本质上是以视觉目的为创作重点的作品,例如绘画、摄影、版画和电影。而牵涉到三维立体空间物件的作品,例如雕塑和建筑则称为造型艺术。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也会包含视觉艺术的成份,因此在定义上并不是非常严格。

现如今的社会,由于物质的极其丰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读图的年代。图像在信息记录与传播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地增大,例如,从文字记录到图像传真,从静态图片到动态影片,从无声影像到声画合成,从平面记录到三维动画呈现等各式各样的媒介。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图像记录和传播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大,视觉符号在不知不觉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每天有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快速的传递到我们的面前,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各种各样可以接触到艺术的平台的出现,让曾经与我们有一段距离的艺术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通过网络就可以浏览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不像以往,除非很特意的了解和接触,才能走进艺术。而如今,标志、广告、卡通影像以及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用品纷纷涌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行走在大街上,还是打开家中的电视机,随时随地都能获得艺术方面的信息。艺术已经大众化,平民化,商业化。手边的绝大部省商品或者图片都经过了艺术的雕琢。

大众流行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大众流行文化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各种观念的构建,进而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

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对象不断地大众化、平民化和商业化。架上绘画、影视作品、街头广告或者时尚海报等东西,都是大众流行文化展示的平台。它们以一种最为快捷、直观的方式提供给我们信息。甚至有一些被主流文化所遮蔽了的一些边缘文化也可以不被落下,使大众流行文化变得非常广泛。大众流行文化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

再有,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逐渐地多元化、直观化和模式化。

如今社会出现的媒体化生活和通俗艺术,它们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经典文化的失宠与对经典观念的消解成为潮流。在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笼罩下,经典艺术受流行文化影响,与高科技、时代风尚结合衍生出众多的变种,经典美学的许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也加剧了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当代视觉艺术以个性为特点,无论怎样的表现形式,都是以多元的,甚至光怪陆离地姿态正式进入当代视觉艺术的视野,使我们逐渐弱化了对语言的依赖,让我们的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直观化的图像世界中。而这些图像无不在展示它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因为商业的目的,需要这些图像发挥引领我们消费流行的功用,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生活正悄悄的被这些商业图片改变着。直接影响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以及我们观念的改变。让我们的思想、心理和文化知识结构等都受到当下视觉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步模式化。

结论: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传播载体发生巨大地变化,更多地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迅速的流行和发展。

大众流行文化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视觉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与传统的文化类型相比,大众流行文化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大众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另外,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向。

当代视觉艺术与大众传媒在制造作品上有着一样的架构,所以两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当代视觉艺术与大众传媒统一的发展,不仅构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观,而且实际上是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当代视觉艺术的流行化转型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是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流行视觉艺术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有商业动机的驱动,而且充分表现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商品经济属性。

大众流行文化时代的当代视觉艺术艺术,在表现对象不断地大众化、平民化和商业化。表现形式上多元化、直观化。并且带来了更为新鲜的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马梦雅.新媒介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

[2]唐骅.当代视觉艺术的文化品格[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3).

[3]刘军辉.论流行文化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影响[J].职业技术,2007(06).

[4]梁玉玲,王稼钧.当代流行艺术与文化[J].文艺理论研究,1989(04).

视觉与艺术论文范文2

一、后现论及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换的西方社会,主要集中在美国。由于其本身反对规范和约定俗成,所以各领域就后现代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后现代主义反对统一的、连贯的、确定的、权威的解释,不是否定道德、真理、现象等,而是设定多种可能,从多角度思考。其在文化上具有不追求文化思想内涵的深度,只承认文化具有当下的意义并否认继承关系等特点。由于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社会现实和大众生活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关注焦点。后现代美术也打破了生活和艺术的界限,形成了以生活化来融会艺术。[1]这种多元化特征在各种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商业文化、传媒文化、消费文化、都市文化、大众文化)中得到发展和交融,并注重多学科的联构和融汇。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教授认为:“当代文化正在逐步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2]后现代主义在艺术教育中,青睐于视觉艺术教育,因为视觉图像在不断充斥着社会发展,各种文化也越来越依赖视觉,而我国台湾学者郭祯祥认为:“视觉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这个名词也不一定要有精确公认的意义,相反,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中所鼓励的‘艺术’的多元定义,更可能有助于维持艺术的活力,使之不断改变创新。”[3]由此可见,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推动着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研究领域。

后现代思想认为,经验是非线性的个人自我感觉,且意义与价值是社会建构的,会随着时代、地域和社会结构的变换而改变,因此,要接受“小叙事”,允许多种诠释的并存。在复杂的视觉环境里,学生对各种视觉影像重组及重新赋予意义,建构自己的文化符号。后现代课程的特征是注重代表教师和学生的“声音”,视课程为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产品,学习要同时发生在校内与校外环境中,而且这两种环境中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相互渗透的。因此,课程更强调学生要用自我反映的生活经验看世界,这正是学习意义与知识建构的基础。在美国,学科本位的艺术课程往往只涉及欧洲艺术殿堂里的大师作品,忽略了对非西方的、非主流艺术品的学习和不同文化与民族背景的学生的需要。[4]

二、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多元文化

进入21世纪之后,图像媒体对人们视觉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视觉文化的内涵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其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含有视觉成分、涉及以视觉手段来传递的信息;二是人类的生活经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而视觉文化产品,既包括实体的,如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摄影、摄像灯,也包括非实体的,如文化现象与事件。[5]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各种视觉影像就是视觉文化的内容,视觉文化的现象是当下社会的重要现象,并具有建构社会与解构社会的双重责任。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提高、后现代的张扬、文化交流区域的扩大使多元文化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视觉带来冲击。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有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引导我们学习和探究。关注课程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分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6]而当今的美术教育教学正体现出了这种“不确定性”,只给出课程标准,不固定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当今的美术课程。本文以后现论中的视觉多元文化为基点,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

多样性文化是艺术教育的巨大资源,应该充分利用世界上的各种传统艺术,如戏剧艺术、服饰艺术、视觉艺术等,为了解我国和其他各国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多样视角。重视多元文化观的视觉艺术教育,就要使学生了解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己的特征、独特的贡献和发展规律,提倡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化视觉领域中继承、尊重和创造多样化的美术和文化。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各种价值观、文化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改变和影响着学生,而他们则影响着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要结合我国学生艺术教育的现状,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核心点应在国家教育宗旨基础上调动本土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并为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更持久的传承,建构有未来意义的学生视觉艺术传承模式。

三、开发本土综合艺术文化资源、提高学生民族文化教育意识

当前,在推进视觉综合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艺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艺术学习不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也是一种文化学习。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其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国内经济、教育等发展方面均可定位为中等发达省份,也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具有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其自然、社会、文化资源有很大的挖掘潜能。本土文化资源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积累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他们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其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是当地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长春本土文化艺术课程资源是指具有长春地方特色的资源,是长春本土艺术课程和中小学学校艺术课 程内容、教学活动与艺术课程评价的资料来源。随着新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开发整合为课堂教学,带来一种崭新的文化教学理念。

开发本土艺术文化资源必须具有代表性,具备视觉审美价值,如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又有欧洲哥特式楼房,还有东洋式殿阁,充分显示出伪满洲国的殖民地色彩和伪满皇帝的傀儡性。学生在参观伪满皇宫博物院过程中,既享受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真谛,同时也认识了艺术品的生成背景和蕴藏的文化历史。又如拥有20年历史的长春电影城,也是有益于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资源,其承载着独特文化特色。电影城内的电影历险宫、电影配音馆、电影艺术表演馆以及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表现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力,学生通过参观电影城内景观或美术教师运用影像与图片教学,可大胆运用这种文化资源与学校美术课程结合起来,在美术课堂创造出地方美术文化资源艺术作品。[7]依据这些独特建筑的造型,均衡的构图、和谐的色彩、古朴的风格以及这些建筑与建筑力学、艺术审美、民情风俗之间的联系,可以设计出更加丰富、具有个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艺术教学课例。

利用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已成为优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涉及内容为:1.通过后现论中所涉及的视觉艺术图像、故事等资料揭示本土文化资源所映射出的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2.本土文化资源的功能、形态、色彩、材质及制作方法的分析;3.本土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和课程整合;4.本土文化资源的教学案例和课例;5.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当然,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并不限于上述内容,需要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课程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让他们体验到本土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乐趣,提高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本土文化意识。诚然,我们不能排除艺术作品除了具有视觉冲击力以外还有空间、触觉等方面的刺激。

综上所述,艺术课程不仅是学习审美、创造的课程,也是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图像与影像直接感知、认知发展艺术思维,感悟个人思想与情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艺术课程。而这一课程提倡的是以后现论为思想基础,以适应本土化视觉文化时代的学习方式。总之,在视觉艺术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接踵而来,要在学校艺术课程中导入本土化视觉艺术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突出视觉艺术的能动性。艺术教育者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理论与当代视觉艺术的关系,还应该让他们借鉴前人的方法,创造自己时代文化背景下的视觉表达方式,以新的理论思想和视觉方式创造新文化。每一个时代,因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视觉表达方式也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在面对多元的视觉文化艺术作品时,要引导学生辨别精华和糟粕,培养其审美能力与批判精神,以视觉艺术和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相辅相成,学校综合艺术教育将成为传达文化价值的使者。

(注: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GH12011)

参考文献:

[1]齐凤阁,周绍斌.外国美术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Paul Duncum.Visual culture:Developments,definitions,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J].Studies in Art educatin,2001(4).

[3]郭祯祥.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台湾地区实施“视觉与人文”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4(5).

[4]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陈美.传统方法培育的美术教师能教好当代视觉文化吗?[J].亚太艺术教育学报,2004.

[6]尹少淳.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和教育观[J].中国美术教育,2004(5).

视觉与艺术论文范文3

进入21世纪之后,图像媒体对人们视觉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视觉文化的内涵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其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含有视觉成分、涉及以视觉手段来传递的信息;二是人类的生活经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而视觉文化产品,既包括实体的,如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摄影、摄像灯,也包括非实体的,如文化现象与事件。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各种视觉影像就是视觉文化的内容,视觉文化的现象是当下社会的重要现象,并具有建构社会与解构社会的双重责任。

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提高、后现代的张扬、文化交流区域的扩大使多元文化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视觉带来冲击。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有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引导我们学习和探究。关注课程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分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而当今的美术教育教学正体现出了这种“不确定性”,只给出课程标准,不固定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当今的美术课程。

本文以后现论中的视觉多元文化为基点,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多样性文化是艺术教育的巨大资源,应该充分利用世界上的各种传统艺术,如戏剧艺术、服饰艺术、视觉艺术等,为了解我国和其他各国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多样视角。重视多元文化观的视觉艺术教育,就要使学生了解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己的特征、独特的贡献和发展规律,提倡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化视觉领域中继承、尊重和创造多样化的美术和文化。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各种价值观、文化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改变和影响着学生,而他们则影响着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要结合我国学生艺术教育的现状,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核心点应在国家教育宗旨基础上调动本土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并为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更持久的传承,建构有未来意义的学生视觉艺术传承模式。

二、开发本土综合艺术文化资源、提高学生民族文化教育意识

当前,在推进视觉综合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艺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艺术学习不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也是一种文化学习。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其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国内经济、教育等发展方面均可定位为中等发达省份,也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具有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其自然、社会、文化资源有很大的挖掘潜能。本土文化资源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积累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他们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

其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是当地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长春本土文化艺术课程资源是指具有长春地方特色的资源,是长春本土艺术课程和中小学学校艺术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与艺术课程评价的资料来源。随着新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开发整合为课堂教学,带来一种崭新的文化教学理念。

开发本土艺术文化资源必须具有代表性,具备视觉审美价值,如长春皇宫博物院,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又有欧洲哥特式楼房,还有东洋式殿阁,充分显示出洲国的殖民地色彩和皇帝的傀儡性。学生在参观皇宫博物院过程中,既享受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真谛,同时也认识了艺术品的生成背景和蕴藏的文化历史。又如拥有20年历史的长春电影城,也是有益于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资源,其承载着独特文化特色。电影城内的电影历险宫、电影配音馆、电影艺术表演馆以及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表现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力,学生通过参观电影城内景观或美术教师运用影像与图片教学,可大胆运用这种文化资源与学校美术课程结合起来,在美术课堂创造出地方美术文化资源艺术作品。

依据这些独特建筑的造型,均衡的构图、和谐的色彩、古朴的风格以及这些建筑与建筑力学、艺术审美、民情风俗之间的联系,可以设计出更加丰富、具有个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艺术教学课例。利用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已成为优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涉及内容为:

1.通过后现论中所涉及的视觉艺术图像、故事等资料揭示本土文化资源所映射出的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

2.本土文化资源的功能、形态、色彩、材质及制作方法的分析;

3.本土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和课程整合;

4.本土文化资源的教学案例和课例;

5.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当然,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并不限于上述内容,需要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课程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让他们体验到本土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乐趣,提高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本土文化意识。诚然,我们不能排除艺术作品除了具有视觉冲击力以外还有空间、触觉等方面的刺激。

三、总结

艺术课程不仅是学习审美、创造的课程,也是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图像与影像直接感知、认知发展艺术思维,感悟个人思想与情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艺术课程。而这一课程提倡的是以后现论为思想基础,以适应本土化视觉文化时代的学习方式。总之,在视觉艺术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接踵而来,要在学校艺术课程中导入本土化视觉艺术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突出视觉艺术的能动性。

视觉与艺术论文范文4

在面对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美国学者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CultureArtE鄄ducation,简称VCAE)。美国学者认为美术教育是社会机构,会随着每一个新时代而产生新课程为社会提供再次重新建设的机会,且广义的视觉文化教学应是学生从生活经验中透过视觉对象探索、理解、批判和统整自身与社会文化的学习,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就是学习有关视觉艺术的一切。美术教育者在面对时代转变时,试图响应视觉文化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视觉文化对艺术教育的重要启示,在于其内容构成的选择,在于取得文化与社会意义,并从视觉文化图像的学习汲取一套探索、研究与批判人类所生产的视觉产品的方法。有关“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课程,这种课程是新范式,是跨文化的。美国学者的观点是将历史的文本脉络、社会与文化的观点,带入艺术教育之中,透过社会学、文化学、视觉分析讨论生活中的影像议题及影像创作(image-making),培养学生的批判理解能力(critiqueunderstanding)与为学生赋权(empowerment)(邓肯Duncum,2002)。邓肯(2002)在ClarifyingVisualCultureArtEducation一文中提出更深入的说明:①

(1)影像创作(image-making)和批判(critique)是共生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最重视的是批判理解能力及为学生赋权(empowerment),而非艺术上的表现。强调透过自由的影像创作探索其个人意义,批判的议题包括图像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阅听者的反应、媒体关系、多元主观的建构以及图像的本质,这些都在学生的创作活动中及议题讨论中形成。

(2)“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课程,虽将学习的内容扩张为视觉文化的视觉产物,其意并非将此课程带离艺术的审美领域,而是以融入文化社会观的方式,学习意识如何透过视觉、美感运作,或相反地美感如何推展意识,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

(3)“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深切基于历史:强调将影像放在其历史文本脉络中审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影像的历史,一如同视觉文化必须置于文化的脉络中审视,影像的历史是视觉文化艺术课程的重要构成因素。在具体“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任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道格拉斯?波顿教授(Prof.DouglasBoughton)提出:②学生必须更加“自主导向”,而不是像过去数十年来那样,完全由教师决定课程内容要学哪些知识,由教师安排成容易消化的单元,同一套教材按部就班教给所有的学生……视觉文化的艺术教育,让孩子创造自己的视觉文化,成为教学与创作的合伙人……因为孩子知道的视觉文化层面,也许比教师更多。

二、台湾地区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实施状况

视觉与艺术论文范文5

摘要:

文字、图形、色彩、版式等同为构成平面视觉设计的要素,以其各自的不同特点在平面视觉设计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无论是文字的设计与编排、图形的搭配运用、还是色彩的运用以及板式的编排都同样在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平面视觉设计要素都将成为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对平面设觉设计要素在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逐个分析。

关键词 :

平面设计要素 动态媒体艺术 跨界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33-02

设计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学科交会发展起来的设计学科愈来愈多,我们已经无法单独地将某一设计学科完全界定出来,设计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未来设计将是一种“跨界”的学科综合体。当下动态影像技术与数码科技的发展、成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极大地丰富了平面视觉设计的形式载体,形成了以视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组合方式。所以,设计平面视觉艺术语言是动态媒体艺术形式感法则也是其根本。现如今,人们谈论的比较多的设计新形式就是多媒体艺术设计或者是新媒体艺术设计,但是绝大动态媒体艺术部分都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高度来评断媒体的新旧程度,研究的过程中却忽略了作为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本身的概念,陷入了一味以技术层面的追寻和探究为出发点,从而忽略了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本质的平面视觉设计语言以及构成形式的探究和介入。

一 文字符号设计与排版介入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中

远古时期的人们将抽象的几何符号与象形图符,逐渐发展成文字后,人类的文明就有了质的飞跃。最早的字母符号是古代腓尼基人创造的,后来的希伯莱字母和阿拉伯字母均由其演变而来,古希腊人引入这套字母后,在视觉上演化出与众不同的审美形式。公元一世纪,古罗马人继承和发展了希腊文明,并将希腊字母完善为拉丁字母体系。以罗马字体为代表的早期字体设计充满了优美的节奏感、空间感与整体感,它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书籍设计、建筑设计等各个领域。

当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文字在构筑信息的层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文字的性质从叙述性转向作为表现形式的设计元素时,这时候文字的力量在以视觉设计为基准的平面视觉版式设计中,非但没有减弱原本的文字属性,反而加强设计版面中其他设计构成元素共建成一个完整的界面,设计以及文字编排的方式和方法,力求在视觉设计中寻求更加新颖的表现形式。无论在哪一种视觉媒体中,文字都是其重要的构成要素。无论是在二维的平面视觉设计作品中,还是在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中,文字编排的是否得当,都会直接影响着设计的视觉传达的意义。因此,文字的编排与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设计的最终效果,提高视觉设计作品的感染力,赋予画面更加深刻美感的一种重要视觉设计语言。依靠文字形态变化进行版面有组织的编排,从而达到信息传达与视觉美感传达的兼容并蓄是现代艺术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字体设计创意或好的字体编排与设计,无形中就创造了视觉设计中的亮点同时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新媒体的角度来审视文字,文字作为视觉信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是贯穿于整个视觉信息设计中最为整体的视觉元素。文字设计不仅仅是对视觉形态的设计,而重要在于综合使用。在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中,字体不再是传统理念上中性的信息设计载体,字体的运用与平面视觉设计有些许的异同之处—标点符号被省略了,而文字在屏幕上的识别率、可读性、速度、韵律及运动轨迹都是传统平面设计师所无需顾忌的,但对于动态设计者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对于文字的构成方式、编排方法以及形式美感,二者是完全一致的,不存在任何的差异性。如果设计师是舞美编排者,那么字体设计则是舞蹈者,每一次旋转变化,每一次跳跃都需仔细考量推敲,以准确无误地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意义。

文字作为视觉设计元素在很早期的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中就被运用。1958年,Bass第一次替西区考克的Vertigo(如图1)制作电影片头,Bass在一开始画面呈现出人面部的特写,然后将镜头的视点移到眼睛部位,之后马上眼睛就被血红的画面给遮盖住,同时间片名的文字进行合理的搭配与编排,文字与漩涡的图案编排使画面更加具有韵律感,接着大面积的文字以右对齐的形式进行编排,字体的大小、粗细的对比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字与图形之间的搭配也恰到好处,能看出这与平面视觉设计中的文字与图形的编排手法一致,具有极强的平面形式感。

文字设计的手法再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中被运用,让我用动态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字体设计,富有动感的画面、变化丰富的视觉图形,使得整个动态短片充满视觉生命力。字体发挥着它本身强大的力量,既作为信息的传达元素,又作为图形元素同时出现在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作品当中。

在动态媒介设计中,字体设计与编排的独特魅力和个性可让整个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作品显得更加丰富,更加妙趣横生,在整个动态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 图形、图像设计介入动态媒体艺术设计

图形本身是视觉设计中的一种形象符号,是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直接、较准确地传达元素,它在诠释信息与沟通交流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工具的介入,图形设计的表现手法与应用方式正在日趋多样化。它可以依靠摄影图像、电子新媒介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手绘插图的形式,甚至以最基本平面构成的的点、线、面构成的手法来表现。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无论是二维空间的,还是三维空间的;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都将成为视觉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图形表现是通过对创意中心的深刻思考和系统分析,充分发挥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将想象意念形象化、视觉化。图形设计的形态因素有定形与不定形、正形与负形、平面形与空间形、单一形与复合形、具象形与抽象形。图形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可分为变化与统、条理与反复、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这些形态因素与形式美法则是我们的创作中要遵,填和参照的。易识别的图形语言,才是达到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必要条件,以便于公众对广告主题的认识、理解与记忆。”

相同在动态媒介艺术设计中,图形的设计也同样起到统筹大局的作用,图形自身的静态属性加上动态设计的动态属性,动静结合的特点使得它在功能上有更加新颖的表现形式,动态画面中图形的出场方式也是灵活多边的,每一种设计方式都产生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图形作为视觉设计的重要元素,既可在画面中静止不动,叉可与动态元素进行融合,形成更加独特绚丽的视觉效果。

三 色彩构成介入动态媒体艺术设计

色彩构成既是色彩相互间作用的结果,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出发,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原本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通过利用色彩在空间上的可波动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重新组合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更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视觉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其他两大构成中的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面积、空间、位置、肌理、形体等元素而独立存在于设计当中。

色彩的构成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人对色彩或是对于色彩组合所产生的感觉便是所谓的色彩意象,其相关研究早在40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在设计中,由于我们的设计作品最终都以不同的色彩形式传达以及表现出来,而色彩最能引起人们的视觉共鸣以及心理反应,色彩的构成所能产生效果会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因此,色彩构成无论在任何一种设计当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所以说,色彩这个视觉设计元素几乎贯穿于所有类型的设计作品当中,无论是在平面视觉设计中还是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视觉设计元素之一。多媒体作品应采用艺术学中色彩的搭配手段和艺术学中色彩的心理暗示知识,运用色彩规律,结合多媒体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的拥塞,充分发挥色彩语言的特殊作用,从而传达出多元美感特征。

四 版式设计风格介入动态媒体艺术设计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一种具有个人主管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的方式,既传达出信息的同时,叉产生了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设计是所有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平台,我们在任何时候,无论是做平面设计还是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书籍设计、标志设计等,版式设计都将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穿插于其中。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一种设计的技能,更是一种设计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的综合体。版式设计可以说是设计者所必须要具备的设计基本功力之一。版式设计需要具备的是思想性与单一性、艺术性与装饰性、趣味性与独创性、整体性与协调性的高度统一。

动态媒介设计每个单独的静态画面都必须是一幅极具表现力和构成感的平面视觉设计作品,我们随意抽取其中任何一个画面都必须要具备平面视觉设计的性质和要素,那么版式设计的原理以及各个要素在动态媒介设计中就必然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一件成功的动态媒体艺术设计作品都必须要具备版式设计的原理。

视觉与艺术论文范文6

一、为什么要创建新艺术理论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从“多媒体艺术”的时代特色和艺术属性谈起。

(一)多媒体艺术的时代特色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艺术是在信息时代问世的,

因此在对待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上,不可避免地带着很深的时代烙印。正是由于这一时代特色,需要我们转变看待艺术的观念。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在跨领域、多元化意识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人们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科学技术与艺术,认识到二者实际是人类追求的两大目标:“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

信息时代四大热门课题之一的人性化、自然化界面设计,其显著的特点便是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旨在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例如在去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方面通过“水立方”、“鸟巢”等建筑,体现了“工程艺术化”的设计思想,将一座座现代化的场馆建筑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另一方面通过开、闭幕式的表演,反映了当今“艺术技术化”的时的支撑,有时甚至内化为艺术因素融入到表演之中,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又如在电器商场中,集功能与式样于一身的各种手机、冰箱、电视机、电脑、复印机等家电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使顾客在满足视觉美感的环境中享受购物的乐趣。因此,信息时代对当今科技人员的要求是,除了掌握本专业的技术外,还应该具备起码的艺术修养,通过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结合,才能实行对产品进行人性化和自然化的设计。

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设计、开发媒体教材时,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艺术结合起来,才能将多媒体作品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学习者在满足审美需求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多媒体艺术的艺术属性

讨论多媒体艺术的时代特色,旨在说明信息时代设计观念发生了变化,即人们对产品(或作品)的功能与审美是并重的,应该转变那种重技术制作、轻艺术设计的过时观念;而讨论多媒体艺术的艺术属性,则是强调艺术类和技术类的思维方式不同,学习多媒体艺术要按艺术思维方式去学。

设计、开发多媒体教材,对于许多非艺术专业的人来讲,可能缺乏所谓“艺术素养”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艺术素养包括艺术基础知识和艺术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前者是有形的,可以通过阅读有关书籍等方式很快地补上;后者则是比较容易被忽视,而且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非艺术专业的人,在学习艺术代特色,表演中采用的高新技术,不仅是对艺术呈现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淡化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逐渐养成用视(听)觉经验和审美心理观察事物的感性思维习惯。[2]例如,在学习“点以忽略外观形态为特征”的概念时,一方面讲可以将画面上满山遍野的羊群或马群都视为一些点(需要忽略外观形态);另一方面又讲必须将这些羊或马的形态画出来,而不能用—些圆点替代,否则分辨不出“羊群”和“马群,’(不能忽略外观形态)。像这类“自相矛盾”的问题,只有按艺术思维方式才能学习进去。

特别是多媒体艺术,由于它具有跨领域、多元化的时代特色,更是连搞传统艺术的人也需要更新观念,否则则难以适应设计多媒体教材的需求。现在研究表明,多媒体教材中表现出来的多媒体艺术,不仅包含了美术、摄影、音乐、动画、影视等领域中的艺术元素,而且还涵盖了运用影视领域中编辑功能和计算机领域中交互功能的艺术;不仅需要遵循艺术规则,而且还要遵循认知规律。因此前一阶段为了设计多媒体教材的需要,仅仅通过学习美术或影视艺术来提高艺术素养的做法是不够的,充其量只能视为在新艺术理论问世之前的过渡之举。

综上所述,便可以理解为什么笔者提出要专为设计、开发多媒体教材创建一门新理论的缘由。经过一大批专业人员近八年的努力,现在这门新理论终于建成了。它不仅为上述各类艺术媒体及各类画面组接功能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还归纳整理出几十条可供操作的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以便在设计、开发多媒体教材时有章可循。这门新理论叫做“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TheMultimediaDesignTheory。顺便说明,英文Multimedia有两种译法,即“多媒体”或“多媒体画面”,后者意指在画面上呈现的多种媒体),表明该理论与那些基于画面呈现的美术、摄影、动画、影视等传统艺术是兼容的。

二、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简介

对新创建的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有一条基本要求,即让多媒体艺术所包含的各门类艺术媒体,及其所遵循的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均以统一的形式在多媒体画面上运作,而且由新艺术理论得出的结论,应与传统艺术兼容。由此确立了创建的思路,即在深入研究各门类艺术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并且将新艺术理论建在各门类艺术的共性之上。看来这个在艺术领域中难解的课题,只能跳出艺术领域之外去寻找解法。事实上,支撑该理论框架的基础便是从系统论中引入的:将各门类艺术视为不同的系统,每一系统都由构成该系统的若干基本艺术元素(或基本元素)所组成。这就是各门类艺术的共性,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两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方面按照各门类艺术基本元素(Elements)的异同,对传统艺术重新分类。研究的结果是,将计算机作图艺术和摄影艺术合并,形成静止画面艺术(简称为“图”);将动画艺术和影视艺术合并,形成运动画面艺术(简称为“像”);将计算机文本独立出来,形成文本呈现艺术(包括标题文本和说明文本,简称为“文”);将影视中的声音独立出来,形成声音呈现艺术(包括解说词、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简称为“声”)。这就是说,可以将构成多媒体画面的基本元素分成四类,分别简称为“图”、“像”、“文”、“声”。这些门类的媒体在多媒体画面上的呈现艺术,称为“媒体呈现艺术”。此外,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多媒体画面艺术是由两类艺术组成的,除媒体呈现艺术外,还有另外一类“画面组接艺术”,这便是将计算机领域中的交互功能与影视领域中的编辑功能合并形成的,用于组接(包括电视画面、动画画面在内的)运动画面的艺术。在多媒体教材中,媒体呈现艺术属于教学内容的认知范畴,而画面组接艺术属于教学过程的策略范畴。

另一方面对画面艺术形成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图、文、声、像均由各自的基本元素构成,但是它们在画面上呈现所产生的视、听觉效果,却并非取决于这些基本元素本身,而是由基本元素衍生出来的视觉要素(VisualEssences)或听觉要素(AudioEssences)决定的。[3]换句话说,可以将画面对视、听觉形成的客观剌激分为两类:显性剌激(即基本元素)和隐性剌激(即视、听觉要素)。从主观方面看,由于人在知觉过程中,经常有长时记忆中的经验、知识参与,往往使人的知觉比客观剌激之和还要多,在认知心理学中将此多出的部分叫做“新质”(或“格式塔质”)。画面上由显性和隐性剌激所产生的视、听觉艺术效果,主要是通过这“新质”反映出来的,即通常所说的“纵深感”、“质感”、“真实感”、“动感”等等。研究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发现了艺术领域中视、听觉要素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新质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如果在基本元素衍变视、听觉要素的过程中遵循了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那么便会由新质配合显性刺激的反映形成视、听觉美感,即所谓“亮点”;反之,如果违背了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则会产生不和谐的视、听觉效果,即“败笔”。由此可见,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的功能,实际是用来在画面上选择基本元素,并且规范它们的衍变形式(即视、听觉要素),旨在通过画面达到传递知识信息和传递视、听觉美感的目的。前者可以操作,后者是期待的结果,二者通过艺术规则(或认知规律)建立起一种因果(或函数)关系。这便是画面艺术形成的内在机理。

在传统艺术中,各领域的艺术家探索各领域艺术规则的过程,实际是反过来进行的,即收集大量产生视、听觉美感的画面,对其中选择基本元素、规范视、听觉要素进行分析、归纳,并提炼出一些抽象的规则,这就是艺术规则。换句话说,艺术规则是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的理论框架,余下的任务便是借鉴各门类传统艺术对媒体呈现艺术和画面组接艺术进行细化。具体地讲,就是要对图、像、文、声等门类的基本元素、视听觉要素及其应遵循的艺术规则,以及对交互功能在多媒体画面上运用的艺术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这是一项工作量很大、涉及面很宽的任务。细微决定成败,对其中的每一部分都需要进行精雕细刻,稍有疏忽,便会使新理论的完整性、严谨性或实用性受到影响。限于篇幅,此处仅举两例说明。

例1.虽然静止画面沿用了传统美术中的七类基本元素,即面、线、点、空间、色彩、影调和肌理,并且将其归纳为形态、空间、属性三大类,但是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中的静止画面有两点不同于美术。前者包括计算机绘图艺术和摄影艺术两个领域,而且基于屏幕呈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后再纳入到新理论中去。

为了使美术理论延伸到摄影领域中去,将“图形”概念和“面”的定义延伸,图形即图的形态,包括抽象的几何形态(即矢量图)和具体的写实形态(即位图)两类;美术中将面定义为“在二维空间中由轮廓线决定的形态”,这是指抽象的几何形态而言的。为了将其延伸到写实形态(摄影)领域,需要引入群集点的包络概念,这样便可将写实形态的面类似地定义为“在二维空间中由包络线决定的形态”。

通过用RGB色域取代CMYK色域,将美术色彩理论改为屏幕色彩理论。

在新理论中,对静止画面视觉要素的界定是,将上述基本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的衍变,包括变化、布置和(或)互相搭配。而将在衍变过程中进行规范的艺术规则概括为对比、均衡、变化等几种类型,这些都是从传统艺术中借鉴过来的。

虽然借鉴了传统艺术,但是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认为,还是应该将基于屏幕呈现的静止画面艺术,与在纸介质上呈现的美术、摄影艺术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没有与运动画面实现转换、配合的技术背景。

例2.为了实现静止画面向运动画面的过渡,将运动画面的基本元素界定为:“使静止画面上的基本元素产生变化、运动的所有因素。”如电视画面中采用的各种运动镜头或各种景别组接技术。但是由于运动画面中还包括计算机动画画面,因此需要考査一下后者是否符合上述界定。结果发现,虽然计算机动画与电视的制作手段不同,但是电视中出现的推、拉、摇、移、跟等运动镜头以及对全景、近景和特写等景别进行组接的画面效果,计算机动画不仅都能够达到,而且还能做得更多,如变形、镜像等画面效果便是摄像机拍摄不出来的。如果将两类画面考虑进去,则可对运动画面基本元素的界定略加修改为:“使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或计算机软件绘制的图形产生变化、运动的技术手段。”并且沿用静止画面的思路,顺其自然地将运动画面的视觉要素理解为:在使用技术手段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技巧(这符合“视觉要素是对基本元素进行衍变”的界定)。而且将规范其技巧采用的艺术规则概括为:突出主体(或主题),排除干扰;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将动、静视为一体统一设计等。这些也是从传统艺术中借鉴过来的。

由此可见,整个细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借鉴各门类传统艺术领域中的理论和经验,并且经过修改或延伸后,将其融入到新理论框架中去的过程。实践证明,按照这种“博取所长,为我所用”的思路创建起来的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既能保持新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也能实现与各门类传统艺术的兼容。

三、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的应用

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所具有的兼容性,使其不仅能够适用于设计(或赏析)多媒体教材,而且对于传统艺术领域也是适用的。

一、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应用于传统艺术领域,将意味着门类艺术各自为政局面的转变,代之以用统一的设计(或赏析)思路和艺术规则,分别运用于绘画、摄影、动画、影视等艺术领域的作品,要求画面效果(或得出结论)与各艺术领域得出的相同。显然,这是艺术领域中的一次质的转变。

一般地讲,艺术作品通常是经过创意和制作两个阶段完成的,其中制作是指技术实现,需要设备和使用设备的经验;而创意则是指艺术构思,依据的便是艺术理论。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弱化了艺术构思对艺术门类的依赖,统一按照作品中的基本元素、视觉要素及其遵循的相关艺术规则这一思路进行设计(或赏析)。显然,这种思维方式对于非艺术专业人员涉足艺术是比较易于接受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中,绘画和摄影已合并为静止画面,动画和影视已合并为运动画面,其中的文本、声音也分别划归到各自的门类中,因此设计(或赏析)上述各艺术领域的作品都可以在新理论中找到依据。

二、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应用于多媒体教材时,其设计(或赏析)思路和遵循的艺术规则与上述传统艺术应用时是相同的,但是要注意两点:_是处理好认知与审美的辩证关系,二是用好交互功能。

多媒体教材以传授知识内容为目的。按照现代教育观点,优化认知环境将会有利于认知过程,因此与上述传统艺术作品不同,美化画面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艺术欣赏,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在设计(或赏析)过程中,除遵循艺术规则外,还需要更多地按照认知规律办事,判断标准也应以教学效果的好坏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