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例6篇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1

在赖以生存的设计作品方面,也可以通过管理阶层有意识的引导规划,形成其独特的设计风格,也成为设计组织的差异化特点。对于新进设计人员的培养,也尽可以在此整体风格中快速成熟。此外,在服务企业的同时,设计管理部门也可以针对该服务企业的产品情况、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内部的商议谈论,从宏观上配合其发展规划和设计策略,并由此组织协调各项设计资源,同时建立和维持一个比较长久的系统的设计标准,并对设计结果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效果评估,并加以完善和发展。由此,设计组织可以从整体把握服务企业的发展脉络,并更深入地介入其品牌塑造、品牌管理之中,并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这一点也是十分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组合的发展和壮大的。

二、设计管理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弊端

事物往往有两面性。设计管理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并非是万能灵药,它同样有一定弊端。首先,由于管理的客观性和条理性,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计师的个人发挥。视觉传达设计是带有艺术气质的商业行为,它对设计师的核心作用是高度肯定,尤其需要思想火花的碰撞和灵感迸发。不同的设计师对于同样的设计项目,往往都会作出截然不同的思考和设计,并植入设计师个人独特的风格、气质和印记。设计师的创造力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塑造的,比如天赋,比如多年的专业训练、阅历、日常积累,比如文学、美学修养、比如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思考方式……创造力的温床从来都是自由思考而非理性执行。所以,设计管理所要求的规范、严格的管理流程和控制,在某些时候会大大限制个人的即兴发挥。过多的理性、严格的管理流程会对设计师创作过程形成规范,让设计发展过程沿着一条既定道路行进,不偏离轨道也不探索新的方向,就导致越来越多意料之中的答案出现,而扼杀了可能出现的意料之外的惊喜,当理性因素大大多于感性因素时,设计的灵感、美感必然会受到影响。这种结果让视觉传达的灵性之美、创意之美、艺术之美的出现越来越少。往往真正打动人心的却不是一丝不苟的理性商业营销,而恰恰正是真挚的、独特的、难料的人类情感。因此,由于视觉传达设计略微趋向于感性、个性化及人文关怀的特点,设计管理的运用尤其要注意分寸的微妙把握。第二,设计管理的实施对部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也产生了不便影响。视觉传达设计师通常是分为两种工作形式,一是团队化的设计公司,一是相对自由的个人小工作室。对于设计公司来说,所面对的业务范围通常是比较大型的,需要团队的配合,因此设计管理无疑是打造、整合团队的良方。而对规模较小的小工作室来说,服务对象通常是小规模公司甚至是个人,涉及事项也是多种多样且琐碎的。在这种形式下,设计小工作室的工作方式也是灵活多变,办公地点也是不确定的。例如通过网络淘宝店为客户服务;例如不必受制于写字楼在家工作的SOHO(SmallOfficeHomeOffice);或者是在咖啡厅里和客户交流讨论等等。小工作室的优势就是个性和自由灵活。而设计管理却要求相对规范、有规律的工作方式和流程,比较固定的工作地点,比较模式化的设计生产方式……这些恰恰都和设计小工作室的工作理念背道而驰,对其发展模式来说也是不利的。因此,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设计管理也不是万能通用的法宝,也应该是有针对性、阶段性、选择性的运用。

三、小结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2

关键词:乡村旅游;视觉形象;视觉形象设计

引言

现代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高速发展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与传统的“返乡游”有所不同的是,现代乡村旅游一方面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作用非常大,是目前中国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乡村旅游具有鲜明的特点:1.各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独具特色;2.农民作为经营主体,提供不同的服务项目,例如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等;3.乡村旅游的市场目标为钟情田园风光、淳朴民俗的城市居民。

一、乡村旅游视觉形象相关概念界定

(一)乡村旅游概念

现在在乡村旅游方面我国的国内外学术界暂时未能形成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乡村旅游主要指的是将经营主体限定为农民,将农民所具备的地方资源、经济作物、庭院和土地等作为特色,主要经营手段为服务于游客的这样一种农村家庭经营方式。针对乡村旅游这个独特的旅游模式,西班牙旅游学术界针对乡村旅游的分类一直被后来学者广泛应用。其中关于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的这个分类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乡村游提供了旅游发展定位上的学术区分。作为分类之一的传统乡村旅游始于工业革命后,主要表现形式是城市居民的“返乡”休闲度假。而现代乡村旅游却与之区别很大。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一是传统乡村旅游时间集中于假日进行;此类型乡村游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用十分有限;二是“返乡”游为特征在客观上对乡村就业机会和金融环境意义不大。简言之,在世界范围内传统的乡村旅游都属于一种非常普遍的旅游形式,而在我国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属于探亲旅游。

(二)旅游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在现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明确定义,但是结合视觉形象本身,简单概括为以一系列的标准色、各种标准字和各种标志等作为核心内容形成的一种系统性、完整性的视觉表达体系。那么乡村旅游视觉形象主要指的是立足于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同时与受众特征的相关研究和地方性区域规划的研究相结合,将区域旅游形象完善的外在界面和核心理念等提出。其中,将抽象的乡村旅游的各种规范、服务的内容、文化概念和旅游理念,从而最终将独特的乡村旅游形象设计出来。在具体的设计中最具感染力和传播影响的就是视觉识别设计,要确保视觉识别设计更好地被公众接受,这一点非常关键。

(三)乡村旅游与视觉形象设计关系

视觉形象设计只是一种设计规划,乡村旅游是具体某个视觉形象设计的主题和内容,乡村旅游的理念、范围、文化、服务内容决定了视觉形象设计方案的主体内容,换言之,乡村旅游是视觉形象设计的本质内容,视觉形象设计是乡村旅游的表现形式与宣传手段,一个成功的视觉形象设计必然是乡村旅游规划内容的反映,一个成功的视觉形象设计对乡村旅游的长远规划、远景发展至关重要。

二、江南地区乡村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现状

我国江南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更为迅猛,日益呈现出产业规模化和样化。江南乡村旅游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光型乡村旅游:其主要包括各种田园风光、古镇的绿色景观和江南水乡风光;以江南乡村的特色园林、景观为主,可以将各种江南文化、娱乐和休闲等体现出来的乡村旅游;主题为乡土文化、江南乡村民俗等各种乡村旅游。(一)江南乡村旅游得天独厚江南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广阔,得天独厚。江南地区旅游主管部门深挖资源并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且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江南乡村旅游广泛地采用了山林野味、湖鲜江鲜这些特色品牌餐饮、借助农业观光园、采摘园,依托江南地区各个省份乡村镇的自然风光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得益于乡村的丘陵、各种历史文化和一系列的自然生态等为主的对各种多样化的旅游产业模式进行大力发展。

(二)江南乡村旅游重点项目

1.江南农耕文化园建设江南水乡、功能丰富的休闲农庄、农耕主题的文化走廊。江南乡村特有的果树、花卉、苗木为主,设置了农耕历史体验区、土地利用区、动物养殖区、农家休闲区、乡村能源区、江南作坊区、农家谚语区、生肖区、农户设施区等9个区域,导入农耕历史、农耕谚语、农耕工具、农村能源、农家养殖、农家作坊、乡村休闲等丰富的农耕文化内容,集观赏性、知识性、娱乐性、商业性于一体,采用观摩、参与、雕塑等表现形式,让游客在观赏江南田园风光、品味江南农耕文化中长知识,修养身心。2.江南民俗村利用平江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浓缩各地有代表性的古老而独特的风貌建筑、风味饮食、劳作生活器具、民间文艺、礼仪习俗等民俗风情特色,在风景如画的江南地区仿造一个古香古色、能够展示江南地区古代民俗风情魅力的旅游度假胜地。3.江南田园文化区江南田园文化、独特的传统礼仪习俗浓缩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许多民间文艺诸如九龙舞(已被列入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歌、夜歌、花灯、皮影戏、地花鼓、舞狮、踩高脚等颇具欣赏价值(如图1、图2)。感受古朴的建筑风格,在江南的乡村旅游中别具一格。

(三)江南地区乡村旅游视觉形象设计问题

1.认知程度不够我国现今江南地区视觉宣传形式粗浅、杂乱,江南地区各个景区各个城市相互间没有融合,视觉形象没有特色,缺乏整体规划,根本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完整视觉形象。江南许多乡镇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热情地加入到乡村旅游的队伍中,这样的决策给这些地区周边的乡镇带来了机会和财富。政府的这一行为无疑给许多贫穷落后的乡村带来了曙光,然而,现实中却存在扭曲政府意愿的做法。一些地方看到乡村旅游是个宝,就盲目跟风,有条件要上,没条件甚至创造条件也要上,大搞“无中生有”的景观,违背了政府“旅游扶贫”的初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2.旅游宣传滞后尽管我国江南地区各个城市尝试性地进行过视觉形象设计上的沟通,基础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创新旅游项目及景点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客观上却在旅游宣传方面延迟了,这样就无法打开江南地区乡村旅游潜在的市场,忽略了旅游视觉形象设计在江南乡村旅游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视觉形象设计的研究表明,我国江南地区的很多乡村旅游村镇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其中很多乡村旅游主体并未对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具有高度的认识,同时还存在着包装策划较少、单一性的设计手段等不足,其主要是利用客传客的方式进行宣传,依赖于各种回头客和自然散客进行日常经营,并未真正地将在旅游产业价值链中视觉形象设计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再加上当地的旅游协会和农户未能将开展自我销售的意识树立起来,大多都是依赖村委会进行宣传,不仅没有形成完善的旅游预定和销售渠道,也没有形成一整套的旅游网络体系,无法达到一种整体营销的效果。3.旅游无序竞争现在很多江南乡村旅游开发中都具有十分严重的雷同和无序的问题,严重地缩短了旅游产品周琪。之前的江南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是采用各自为政的方式,不同的地区为了占有本来就不多的市场份额,开展了一系列的恶性竞争。由于具有十分相似的旅游资源,再加上在历史文化底蕴方面相差无几,因此很多地区都在激烈地抢夺名号。水乡古镇旅游的首倡者是民众所熟知的周庄。周庄一直对外号称“中国第一水乡”。

三、江南地区乡村旅游视觉形象设计对策

(一)开展江南地区视觉形象设计

2014年江南地区各地方政府经过密切沟通,开展乡村旅游形象标识及旅游理念的征集活动。江南地区各个旅游乡村及爱好者纷纷响应,积极支持。期间共收到来自江南地区应征作品1000余件。本次征集活动公开透明,最终确定为江南地区乡村旅游标识形象的logo由于争议较大暂时未确定,但是旅游理念:“江南文化通天下,中国近代文化业的摇篮,汉民族城市的水乡景观——一个融合现代文明的古文化观光园”最终被确定下来了。此项旅游理念突出江南古镇特色,区别于西安、江陵和兴城古城;古镇是形象,江南文化是根,二者互相促进,相互映造。为了能够充分地践行上述的理念,需要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和目标以及不同的媒体等有针对性地设计关于江南地区乡村旅游的宣传口号,比如,江南乡村古镇——一个被现代文明遗忘了的梦园;江南文化村——中华五千年汉文明的微缩景观等。

(二)江南地区乡村游景点视觉系统整合设计

由于具备非常显著的互补性、关联性和开放性,因此旅游业属于非常适合开展区域整合的产业。视觉形象设计整合必须要真正地立足于江南自然地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文化传承的层面和商品流通的便捷等方面出发加以整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旅游经济联合体。江南水乡古镇同处长三角区域,各水镇之间交通便利,具有相似的文化底蕴与自然地貌,人文习俗,因此求同存异应当是江南地区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整合的重点。统一采用标准色。既然形成江南地区乡村旅游的视觉形象整合,那么在视觉形象设计中建议统一采用标准色。特别是logo标识的设计必须达成统一,否则视觉形象将大打折扣。标识设计完全可以反映江南地区各个景区的乡村游特点,统一采用标准色形成整体江南地区的形象,再通过logo具体内容的区别来展示各自的特点,这样就解决了江南地区一直以来乡村游各自为政、形象不突出,没有整体规划设计的问题。

(三)规划成立江南乡村游宣传形象组织机构

江南地区乡村游的视觉形象设计如想真正落实,必须依托江南地区各个乡镇旅游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由国家旅游局牵头成立江南乡村游宣传形象的组织机构。对于景区标识、标准字体、指示路牌、广告牌、门票、宣传手册等统一设计、组织落实。只有组织机构确定,江南地区乡村游才会真正落实整合视觉形象设计的目的,利于突出旅游形象的宣传,表现出江南地区旅游的理念,这种互相助力,相互依托的旅游宣传方式得到了有益宣传,形成团队合作的预期效果。

(四)构建乡村游视觉形象设计经营管理机制

江南地区乡村游应当是一个相互助力的整体。视觉形象设计中必须要传达这样的合作理念。那么构建乡村游视觉形象设计这个重任必须到落实到政府的肩上。政府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的职能,制定指导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措施能够为江南地区乡村游的视觉形象设计助力。我们都清楚政府支持将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反之,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特别是针对我国江南地区乡村游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政府的政策、规划和管理体制的倾斜会极大地提高目的地的竞争能力。

结论

现今我国江南地区乡村游遇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是由于视觉形象设计迟缓,单一,落后,根本没有完整地展现江南地区乡村游的特点与形象。江南地区乡村游是国家旅游局近年来发展的旅游重点扶植项目,如果因为视觉形象设计的落后没有对外形成品牌旅游的竞争力,真是非常可惜。因此如何尽快完善整合江南地区的乡村旅游视觉形象设计是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杜佳.河南省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思路探讨[D].河南农业大学2011

[2]李荣辉.乡村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

[3]尹国华.乡土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探索与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

[4]鲍松媛.试论乡村旅游形象的提升策略[J].学术交流.2013(09)

[5]王栋梁,李万莲,胡旺盛.基于体验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02)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3

1 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数字媒体是21世纪发展迅猛的技术,它通过数字技术承载了大量多媒体信息,使感官体验多元化。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信息传递量正在日渐增大,达到以往所不能达到的高度。这一切,依赖于数字技术,也依赖于现代社会公民对于信息的巨大需求。

广义上讲,数字艺术指的就是数字化的艺术,比如采用数字技术实现的现代广告设计,只要是利用数字媒体为载体的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都是可以划分到数字艺术的范畴。数字艺术作品其在制作创作中,基本上是全部或部分采用数字媒体技术参与作品的创作和制作;狭义上讲,数字艺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制作或设计出具有现代美学感的影视广告作品、现代平面设计、动画和其他类艺术作品等等,相对于传统的艺术作品形式,数字艺术在制作、传播、存储等方面具备无法取代的作用。数字艺术是建立在电脑硬件和数字艺术设计软件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数字艺术的发展也受之影响。

数字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新的数字技术的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崭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网络、桌面视窗、数字影视、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形式,数字媒体被我们称之为“第五媒体”。如今,“数字媒体”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手机媒体、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微博、微信等。这些媒体形式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影响意义之深远是以往任何一种媒体形式都是无法媲美的,当然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媒体形式。

2 现代广告的表现形式

基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时间观念”已经被注入现代广告设计视觉语言的表现要素中;在传播上也表现出更为广阔的互动空间。另外,实现了听觉、视觉等感官的综合表现,这都是传统媒介不能企及的。

(1)静态平面数字广告。静态平面数字广告,若从空间概念界定,泛指所有的以长和宽为标准的视觉信息的各种广告媒体的广告;若从制作方式界定,可分为印刷类、非印刷类和光电类三种形态;若从使用场所界定,又可分为户外、户内及可携带式三种形态;若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它包含着文案、图形、线条、色彩、编排诸要素。平面广告因为传达信息简洁明了,能瞬间扣住人心,从而成为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2)动态三维数字广告。三维数字广告与二维平面广告的用户与网站交互不同,三维视频广告让消费者和网络里的模拟产品互动。三维视频广告的界面属性为检视产品提供了天然的方法,并体现出“对象交互性”的形式。例如,消费者检视产品时可以旋转三维产品以便从各角度观察,对细节处或放大或缩小,甚至可以通过指定的动画试用某些产品功能。三维视频广告被越来越多的电脑网站、设备网站、电子网站、甚至服饰网站所使用。三维数字广告的表现效果可以达到更为逼真和更具吸引力,在视频广告中应用广泛。

(3)交互数字广告。交互设计是一种根据环境和服务需求而开发和设计的人工制品,是很好的传达一定信息的有效方式。也许有人会说,交互设计,不就是我们常说的界面设计吗?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不能把两者等同来看待。界面设计更多是在视觉上的艺术化设计;交互设计则更加注重产品和使用者行为上的交互以及交互的过程。

3 现代广告的数字媒体应用原则

现代广告设计的原则是根据现代广告的性质和目的、针对现代广告设计与数字技术结合,文章在此总结归纳出了现代广告的数字媒体应用的根本性的、指导性的原则:创意优先原则、真实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感情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1)创意优先原则。在数字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数字技术为现代广告设计的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这种数字技术并不是绑住设计者的手脚,应该成为设计师的羽翼。如果广告设计师过分依赖数字技术,过分鼓吹数字技术的魅力,而忽略现代广告设计的创意成分、文化底蕴和深层内涵,就容易走进缺乏内容和文化内涵的“外貌学院”。所以,注重现代广告的创意和文化内涵是现代广告设计人员应该遵守的数字媒体应用原则之一。数字技术应该服务于广告创意本身。

(2)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现代广告设计的生命和本质,是现代广告设计的灵魂,是现代广告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现代广告设计的真实性首先是其宣传的内容要真实,应该与推销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相一致。不能弄虚作假,也不能曲意夸大,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其次是现代广告设计的感性形象必须是真实。在平面广告中如何进行数字化艺术处理,其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形象应该是真实的,应与商品的自身特性相一致,要以真善美的审美情趣去感染受众,最终达到预期的传达目的。数字技术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守真实性的原则。

(3)创新性原则。现代广告设计的创新性原则实质上就是个性化原则,它是一个差别化设计策略的体现。个性化内容和独创的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显示出现代广告设计作品的个性与设计的独创性。现代广告设计在创造及维护品牌个性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品牌有鲜明动人的个性时,消费者便会期望使用此品牌。创新性原则有助于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能让此品牌从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能强化其知名度并鼓动消费者选择此品牌。

(4)形象性原则。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是品牌和企业以外的心理价值,是人们对商品品质和企业感情反应的联想,现代广告设计要重视品牌和企业形象的创造。商品的心理价值就是品牌和企业的印象,包括消费者对商品和企业的主观评价,它往往成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指南。在商品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同类商品的品质几乎都是大同小异,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不把商品的功能因素放在首位,而是考虑整个商品所提供的整体形象,可以说消费者买的是商品,选择的是印象。因此,应该努力遵循形象性原则,在广告设计中注重品牌和企业形象的创造,充分发挥形象的感染力与冲击力,让经过创造的独特的形象根植于消费者的心目中,这样才能使商品的销售立于不败之地。

(5)情 感性原则。通常人们在购物选择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可以这样概括成这样一条线: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激发欲望和促成行动等四个过程,这四个过程从前到后自始至终都洋溢着感情的因素。现代广告设计在数字化的使用过程中要明确感情性原则的重要性,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的广告的时候,更是数字媒体时代设计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要通过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激发欲望还有促成交易中享受和体会感情的巨大能量,沉醉于广告设计的创意之中。从而产生购买的愿望。

(6)系统性原则。现代广告设计主要是围绕某种主题而展开的一系列策划、创意、设计活动,以整体策划为设计先导,谋划一个创意性的设计方案,利用视觉符号——图形、图表、文字、色彩等进行规划,这一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有效择取与控制,最后制定视觉符号形式的方案的过程。现代广告设计主要围绕信息沟通这一问题,向大众传达商品和服务信息以及消费观念。作为信息传达的视觉形式,它既要具备规范化、系统化的特征,实现对信息的控制,又要体现审美形式的艺术品质。从规范化的视觉符号延伸到系统化设计,以保证信息得以传播并在视觉上渗透和认同,系统化设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它一方面要规划好视觉要素,以提升视觉形象的品质,体现设计的理念;另一方面强调视觉信息传播要适应数字媒介传导的具体要求,从而体现高功能的传播效果,发挥传播的作用,使与大众之间的沟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规范化、系统化的现代广告设计,是在信息传导条件下对视觉设计新的要求的体现。规范化、系统化设计能够满足直接传达的需求,特别是选择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如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或其他户外媒介的展示等,宣传效果更为显著。始终保持设计形象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保持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征,保持规范化的控制和管理,才能保证广告信息的有效传递。

4 结语

数字媒体体现了视觉传达设计思维和效果,为现代广告设计提供技术交流平台。现代广告设计既受制于数字媒体,又对数字媒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数字媒体的分析讨论和对现代广告设计的语言和空间研究分析,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第一,数字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现代广告设计的诸多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一数字媒体技术的带动下,现代广告设计与其他学科有了机会相互渗透,设计领域和展现形式极大地拓展。第二,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大背景下,现代广告设计也在从内到外地进行着变革。从传统媒体形式的制作到,再到广告效果的检测,再到广告效果的反馈和进一步提高;从相对单一的视觉元素表现,到现在的视听结合和动静结合的多样化媒体表现。这每一个环节上都存在着数字媒体的深刻烙印,预想未来的广告设计必然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第三,受到人文思潮和数字媒体技术的深度影响,数字媒体广告的形式语言开始出现人们个性化的迫切需要和个人更好更高的审美趣味,同时受众愿意参与到数字媒体在广告设计的信息传播上来,参与更多的互动。

总之,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崭新的传播方式,它广泛的影响着现代广告设计的现在和将来,现代广告设计依靠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撑,也将体现出新的艺术内涵、创新思维和表现方式。展望未来的现代广告设计,必将呈现出一个更为广阔、绚烂多彩的数字艺术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罗杰·菲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 高亮.论视觉传达设计中艺术形式语言的构建与拓展[J].美术大观,2008(11).

[3] 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6.

[4] 闫如山.论新媒介传播下的平面设计视觉语言[J].装饰,2007(9).

[5] 廖秉宜.中国传媒数字化转型与广告生存形态变迁研究[J].广告研究,2009(6).

[6]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4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交站台;设计

1908年,中国上海公共租界有轨电车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公交车的历史。如今天,城市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公交站台好比一座城市的名片,它是一个城市自然、人文文化浓缩的精华,是一个城市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品牌,是一个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缩影。公交站台是一种“艺术”的表现,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项重要城市设施,每天承担着大量的交通转接任务。因此,应将公交站台的整体设计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中,设计更加多元化、更加凸现人文气息、更能展现城市的风貌的形象。考虑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来推动城市公交站台形象的提升是必然的。

一、公交站台设计要素

城市公交站台是城市形象信息传达的重要窗口,运用醒目的图形、个性的外观、恰当的色彩组合等设计要素,来优化城市交通、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文化。

(一)图形表达

图形是寓有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物质媒介,是视觉传达中敏感的视觉中心。图形表达作为一种设计要素,在公交站台设计中比较重要。设计出符合城市交通运输线路的图示,让路人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寻到自己的目的地。通常,每个公交站点都有相应的等候时间。在公交站台上附上城市发展形象的相关图片,或者附上某些公益性质的图形,让路人在等车的时候又收获了一些文明知识,将文明候车识记在心。

(二)个性的外观

目前,公交站台设计足以窥见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代城市公交站台的外观设计颇为人性化,外观以休息式为主,以带有遮阴的篷顶为主,打造出集路人等候、休憩为一体的站台,且两侧均设有相应的垃圾存放点。在进行公交站台的设计时,力求突出时代特征,打造出集时尚、功能为一体的公交站台,外观的设计以长方形为主,顶部设计出符合城市空间的挡板,座椅的设计集中在公交站台中间,两侧则设置垃圾存放点,为了方便路人上下车拥挤现象的发生,在公交站台两侧设有前车门、后车门标志,由此方便路人通过前后车门依次上下车。此外,在公交站台设计的时候还注入了科技因子,将高科技因素融入到公交站台设计中,设计出按钮一体化的公交信息站台,让人们能够快速知道自己所等候的时间以及路线。这些高科技因子是时代的象征,必须加以科学、合理地运用,才能够取得成效。

(三)恰当的色彩

不同的城市设计理念,选择不同的色彩。公交站台的色彩应与城市整体规划相互衬托和融合。有的城市倾向于选择灰色系、绿色系作为站台的设计主打色。这些色彩的设计比较简洁大方,适合人们的视觉舒适度,让路人在等候车辆的时候消除了焦躁和不安。因此,在进行公交站台色彩选择时,浅灰白色系为主,不仅时尚而且大气;公交站台的座椅也是配以灰白色,形成色彩的协调统一性。有些城市选择绿色系,为了给道路空间增添一抹绿意,舒缓行人的注意力。引人注目的红色系刺激人的视觉感官,让目光能够快速找寻到目的地。这些色彩都是根据需要进行的搭配,总的目的是本着协调一致为原则。

二、时代背景下公交站台设计的原则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城市的公交站点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公交站台分布无序,导致陌生乘客寻找站台困难;随着城市特殊人群客流量的快速增长,但公交站台没有针对残疾人而专门设计无障碍通道;公交相当拥挤等。 一座城市的公共设施应该符合这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因为公共设施不单单是功能与审美的载体,还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传达物,因此,公交站台设计应坚持同一性原则,与城市规划和文化品味相一致。

(一)同一性原则

站台设计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运用完美的视觉一体化设计,将道路信息与认识个性化、明晰化、有序化,把各种形式传播媒本上的形象进行统一,创造能储存与传播的统一的城市道路理念与视觉形象,这样才能给社会大众留下强烈的印象与影响力。同一性原则的运用能使社会大众对城市形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不会因为城市形象的识别要素的不统一而产生识别上的障碍,增强了形象的传播力。公交站台设计中的各种识别要素,应该从颜色、从城市理念到视觉要素予以标准化,采用同一的规范设计,对外传播均采用同一的模式,达到符合城市形象的目的。

(二)差异性原则

公交站台设计形象为了能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必须是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让人过目不忘的。因此,设计中差异性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公交站台应该根据不同的城市宣传类型采用与之相对应的设计语言,在运用的时候应该打破原本的呆板僵滞,采用与众不同的、别出心裁的形式以突出公交站台设计主题,由此突出城市空间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公交站台在设计时力求突出差异性,使得其与其它公交站台设计在视觉方面有不同的形象特征,有利于识别认同,从而凸显城市空间的风采,脱颖而出。

(三)人性化原则

每个城市在进行公交站台设计的时候都是本着人性化的目的进行设计的,这些设计不论从色彩、外观还是内在潜质方面均以人性化为首要考虑要素,不断设计出更加符合人类需求的公交站台,让路人能够舒适、愉快地候车,这些人性化设计的凸显正是设计的力量表达,只有具备了人性化设计的原则,方能够体现公交站台设计的真正意义。

(四)地域性原则

地域文化对公交车站台的个性化影响主要通过色彩与造型形态体现出来。不同国家或地域由于社会政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因素的不同,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对色彩的喜好是不同的,就我国不同地域而言,人们对色彩的偏好也是有所不同的。作为产品形态很重要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功能与象征意义。世界上的任何人造物都被打上社会的烙印,公交车站台在造型设计过程中也考虑到传统文化和环境等因素,就能设计出符合各地自身的传统特色的个性化的设施。

当然,根据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应长期规划公交站台的未来发展,应用一些科技因素,增强智能化。

【参考文献】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5

关键词:建筑设计;图像;图像表达

1 建筑图像便于人们观看建筑方案的形象,并对其形成判断

建筑图像本身作为应用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物,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研究课题。有研究者正致力于建筑工程方面的图像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工程投标及施工等过程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建筑图像形成直观和准确地判断。

1.1 图像表达和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

广义上,图像就是所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它包括:纸介质上的、底片或照片上的、电视、投影仪或计算机屏幕上的。国际图像艺术推广机构对图像处理流程的阐述是:图像处理是对图像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使其满足视觉、心理以及其他要求的技术。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在图像域上的一个应用。大多数的图像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因而图像处理很多情况下指数字图像处理。

1.2 建筑工程图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

建筑工程图是以投影原理为基础,按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把已经建成或尚未建成的建筑工程的形状、大小等准确地表达在平面上的图样,并同时标明工程所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安装等的要求。它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建筑工程图包括方案设计图、各类施工图和工程竣工图。由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任务要求不同,各类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和方式也有差别。方案设计图主要是为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和供有关领导部门审批服务;施工图是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的依据;竣工图是工程完工后按实际建造情况绘制的图样,作为技术档案保存起来,以便于需要的时候随时查阅。

2 建筑设计领域图像表达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最近几年,未来主义的建筑设计大师们在建筑视觉方面的影响表现得异常耀眼,无论是库哈斯设计的中国央视新大楼、安德鲁斯主笔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还是扎哈・哈迪德“操刀”的意大利卡利亚里现代艺术博物馆等,都充分展示了设计师们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突破,并创造出一些全新的建筑图像表达形式。从他们的设计图像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建筑空间的非物质属性和对文化符号的构筑。

2.1 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以视觉为中心的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符号传播系统发起挑战。图像化造型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这种造型和符号所追求的是引发受众的深层次对文化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库哈斯伦等人执教的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在现代世界新的文化形态作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型方面有着很好的尝试。

因此,信息化的后工业社会中,文化的表现与传播形式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现代传播科技构筑了全新的文化传播系统,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2.2 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在图像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国家出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法规制度。这些制度通过对各类建筑施工图等图纸进行审查等形式,来保证建筑设计过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查合格才能准许施工,能有效保障建筑建成后的使用不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康、环保,以及其他公共利益等造成损失。

除施工图外,建筑图还有其他多种形式,手绘建筑表现图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绘建筑表现图是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及室内装饰等设计行业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图像表现方式。它的目的主要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客观上也是设计师与客户进行项目沟通的桥梁。因此手绘建筑表现图既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借助图像传达设计思维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其在现今设计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建筑图像表达方面主要体现在:其一,无论是设计和施工方,还是客户方,存在着刻意压缩前期推敲设计方案,不求图像表达的准确和美观问题,过于追求建设工期的现象,其中一些建筑施工图在绘制过程中由于欠考虑或赶工期等原因存在一些问题,给设计方、施工方,乃至使用方等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其二,红火的建筑行业也形成了投标环节激烈竞争的局面,部分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建筑图像很“炫”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深究建筑图像的准确性等问题。

2.3 建筑工程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图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

在中国,建筑工程图图像表现研究的应用领域,还未形成具体模式,同类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过去,建筑设计的过程就被看成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建筑图像对于建筑师而言就好比战士的宝剑一样重要。那个时候建筑图像主要是通过草图表现出来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推进,科技发展的浪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在计算机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建筑师逐渐地关注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图像表达的培养。

建筑工程等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图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使过于专业化的工程图,通过技术与视觉艺术化处理,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过程交流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工程图形成直观和准确的判断。

3 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建筑设计中,方案图、透视图以及施工图等的绘制是整个设计过程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些阶段,设计者和图像绘制着密切配合,将头脑中创意构思出的建筑形象逐步由抽象到具象,模糊到清晰,并在位置、尺寸形状上落实出来。这些绘制建筑图的阶段,应该调动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在空间组织上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满足使用方的功能使用要求;在建筑形象上要配合功能定位,既落落大方,又独具美感,牢牢把握住建筑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3.1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建筑设计图纸,是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保障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依组织实施的流程分别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三个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方案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筑方案的宏观定性;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是各专业对方案的宏观定性;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施工图设计的主要阶段,是各专业对(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工程实施的具体量化。

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规范针对建筑施工的表达主要分两个部分,即文字部分和图形部分。文字部分包括:封面与目录、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施工用料表、门窗表、节能及日照计算书;图形部分包括有: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等。

无论所设计的什么类型的建筑,无论建筑规模大小,均严格按照以上规定组织建筑设计图纸制作,并开展图纸的图像表达制作。这是进行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规范性保障。

3.2 充分汲取国内外建筑图像表达研究的最新成果,跨学科进行研究是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主要思路

通过前文对国内外建筑图像表达方面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对具有典型性和类比型的图像进行试读;对繁杂、复样的表达形式与手法进行概括;对不同应用领域、不同面向的图像,从媒介形式与材料技法的角度进行阐述与分析。以上方式可以采用文献归纳法、图像分析法、综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同时,研究者还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图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图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图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图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3.3 确定研究范围,重点及创新点

对建筑图像的表达研究,首先必须力求准确定义建筑图像的表达形式,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把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环节中各种复杂的、综合的图像视觉关系,通过直观且相对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起到指导工程实践的作用。研究者宜直接参与到建筑设计工程实践中,跟踪和调研研究成果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研究内容。

(1)研究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建筑图像运用于非构件性符号。它在建筑空间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信息载体,发挥着所含信息的传播作用,是以一个单独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其二,建筑图像作为功能性构件。它与空间的其他部分共同组成了整体,以此种形式传达空间中所包含的信息。其三,建筑图像运用于建筑结构形态。将图形设计中的构成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形态,使建筑结构具备了图形的因素。

(2)研究的重点。其一,充分调研行业及企业,了解评审专家、设计师、施工人员等对建筑图像表达的看法,总结和归纳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对图像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对国内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建筑设计图,在色彩渲染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其三,借助设计学科基本理论,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图的图像表现在视觉形象构成、图形结构要素等方面的基本模式;其四,相关建筑设计工程投标的标书文件对建筑图像中涉及的材料视觉、触觉等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3)研究方式及创新。研究中,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图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图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

并且,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图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图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突出应用领域的创新是课题研究的根本课题,重点解决应用层面的几个问题,如工程投标图集过于枯燥,图像不够美观的问题,使建筑工程图的图像表现更加直观;解决工程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间沟通不顺畅的问题,使建筑工程图的图像表现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李顺.图像处理技术在建筑视图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朱建国.论土建工程图表达能力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3(06).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6

关键词:品牌;企业识别系统;中小企业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各行各业为求抢夺先机无不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提高竞争力,希望能成为市场上的强势品牌。但对国内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尽管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优质的制造水平,但对发扬品牌知名度的执行力却不足,在历经十几年生产线拓展后,开始面临子品牌经营完善但企业本身母品牌却发展不全的情况。

目前,国内许多大型知名企业都了解并导入了企业识别系统(简称CIS),中小企业也跟着效仿这种经营模式,却没有善用此套识别系统的核心价值,只是一味地模拟外在视觉设计,在经营策略的规划上却未跟进。近几年品牌观念的兴起,许多新创品牌纷纷抛弃传统的CIS做法改采用这股新型的品牌设计风潮,过去传统的经营模式多处于生产者导向,但这种思维如今已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因而经营策略转以消费者为导向,至此,品牌的观念应运而生。

品牌不仅是外在形象识别,更包含了许多内在含义,品牌可以贯穿企业的中心精神与组织特质,并扩大延续至产品品质、对外形象、文化态度等等,在获得消费者认同下,对销售业绩产生实际效益,成为企业永续经营、巩固信誉的关键。对中小企业而言,建立完整的品牌策略系统能让公司的经营效益提升,也能在创新经营上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品牌是一种符号,它代表视觉影像和隐喻,适当的设计将可强化和整合一个品牌的认同,让消费者印象更深刻。因此企业识别系统的建立和品牌的经营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可使企业品牌的整体规范系统化。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人类的感觉器官可将光、声音、味道或皮肤触感等等刺激传达到大脑去,而形成所谓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在成人的世界中,视觉认知约占83%是接受外接资讯最多的感官。利用视觉感官刺激能获得较高的回忆价值,因此,企业若想带给外界一致化与高度识别性,可利用CIS的视觉统一方式来达成,CIS的建立不论对内部员工或对外部消费者都可提高品牌深度记忆的效果。企业识别系统被提出至今也近三十年的时间,虽然新式的设计方法推陈出新,但一个品牌若要经营架构完整,仍需在CIS系统中提取成功经验和制度规范来塑立新型的设计方式,将品牌设计与企业识别做最适当的结合。

品牌经营对企业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精神,企业通过品牌的整合,不再只是单向的跟市场对话,开始懂得聆听消费者提供的讯息,将企业整体品质做良性循环的提升,其中我们也可得知,在品牌塑造的众多项目中,企业识别系统是最直接有力的表达项目,不论是营销或服务等无形的策略都可通过企业识别系统的VI执行功能显示出企业的具体感。要经营好一间公司企业是条艰难且长远的道路,品牌涉及的专业项目更是全方位的策略研究,企业全体都要有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本文研究归纳出视觉设计整合品牌识别与策略改造的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商标识别与企业品牌之间的联结性。一个企业商标代表的是一个精神、一个文化、一个氛围,若能掌握与企业品牌间的关联性,让人一目了然得知该商标想要表达的产业类别、品牌个性、品牌精神,即是一个成功的商标设计,但需注意商标的使用不分促销季节,是个长期性的设计计划,因此要考虑到未来的延伸性与应用性。

(2)设计应用系统与企业品牌之间的实用性。发展到设计应用系统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延续性的问题,无论是商标延续性或是产品实用度,最好先审慎考虑将来的使用率的高低,切忌投资过多的设计项目导致成本过高,设计物对企业品牌而言是否实用与否才是最重要关键。

(3)品牌策略与企业品牌之间的推广性。在制定任何的策略企划时,营销部门与业务部门在思考决策发展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市场消费者的接受度,并跟进时代的趋势潮流,品牌策略也需考虑到环境变因、消费者所处的文化地域差异,尤其是需要和世界接轨的国际企业,更需注重在异地推广的禁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4)企业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性。任何企业若没有消费群的拥戴,就等于不存在任何品牌资产,任何行业都可以称为服务业,因为服务使人购买,即便是制造业也需要下游商的买进才能生存,因此,企业与品牌需重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力度与有效性,买卖是双方你情我愿的商业行为,良好的沟通能使消费者明确得知商品资讯、促销方式、品牌讯息等,利于进一步的品牌知名度的推广与品牌忠诚度的建立。

(5)企业品牌与子品牌之间的未来性。尚有规模的母公司企业多半会发展子品牌以便抢攻更大的市场,但子品牌产业类型与发展方向却不一定会跟母品牌完全相似,子母品牌之间的创建关系有许多种类型,无论是何种企业建构模式,都应以企业永续发展为重心,不应将产业类型过早制定为策略死路,思考未来企业拓展的可能性,但也要注意不要落入只追求版图扩大的陷阱中,应稳健地朝着原先预定的中远期目标发展下去。

综合以上五点建议,所有需制订品牌策略或设计策略的研究者应在构想前先审慎评估主题内容,品牌整合是庞大的项目,牵扯到的领域广、专业度高、耗时长,每一个专业内容背后牵扯出来的主题都相当庞大,这关系到一个企业与品牌的成败与否,因此需要多位专家共同探讨,市面上许多新创的品牌不该只是追求视觉设计的表面整合,还应以品牌核心的价值建立为最终目的,而多数国内的中小企业也不该继续拘泥于早期的企业识别,应结合品牌策略,制定共通的优势目标,发挥更大的整合效力。

参考文献:

[1] James Connor.完美营销:中小企业品牌营销[M].夏金彪,译.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