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范例6篇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范文1

伊韦

A02/身边事·

要闻

曹新平在听取群众安全感测评情况汇报时强调

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晨报讯(记者陈文)5月26日上午,曹新平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市委政法委关于全市政法工作及群众安全感测评情况的报告。他强调,要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开展群众安全感提升工作为有力抓手,积极查找和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真正把徐州建设成为一座平安和谐稳定的法治城市、一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市。孔海燕、孙建友等出

席会议。

会上,市委政法委汇报了今年全市政法工作情况和群众安全感测评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曹新平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说,群众安全感就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生活、生命、财产等方面安全感受的综合体现,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是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法治徐州、平安徐州建设,徐州的社

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群众的安全感

不断增强。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查找和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真正把徐州建设成为一座平安和谐稳定的法治城市、一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市。

曹新平指出,要明确社会治安工作重点,进一步严厉打击打架斗殴、非法集资、盗窃非机动车等违法犯罪行为,认真做好征地拆迁过程中的社会

稳定工作,全力维护和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合法权益。要坚决维护政法工作的公平正义,坚持以群众满意作为政法工作的最高标准,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生命线,着力培养一支能够坚守公平、依法办案的政法队伍,自觉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扎实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严厉查处“以情代法”、“以权代法”的行为,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以执法司法的公平正义维护群众的安全感。要强化技术手段支撑,在加强社会面巡防、技防设施建设的同

时,进一步加强道路、老旧小区和农村地区监控设施建设,加快实现路面监控全覆盖,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水平。要实行严格的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多责”、强化压力传递,引导各地、各部门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更好地协调解决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快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凝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合力。

孔海燕、孙建友也分别针对一些工作提出意见。

翡翠城定销房开始上房

拿到新房钥匙同时签订文明协议

晨报讯(记者陈文)5月26日,我市定销房重点项目翡翠城开始上房,首批150户居民拿到了自家房子的钥匙。

翡翠城所在地为我市泉山区翟山街道办事处姚庄社区,共39栋楼,分为多层、高层和小高层,有58平方米到120平方米共6种户型,共计2200户。

26日上午9时不到,首批上房的150户居民等候在售楼处门口,队伍排出百余米远。“我今年75岁了,在农村住了一辈子,哪想到还能住进楼房?”姚庄社区吴庄一队的张忠雨大爷指着身后两人说:“这是我儿子和

闺女,我一共5个孩子,都分到了房

子!”

张大爷的儿子张志军,是第一批拿到钥匙的。他带我们去看了新房子,80平方米的通透户型,宽敞明亮,一家人很满意。

翡翠城的居住环境雅致幽静。入门是一座3人高的拱门,拱门前喷泉喷涌,拱门后是一处绿树成荫的大花园,整个小区绿化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到总面积的1/5,银杏树、桂花树、柳树随处可见。小区还配有可容纳800辆私家车的地下停车场及一座幼儿园。

在陪同张大爷一家办理上房手续

时,记者发现,每位拿到钥匙的居民都要与姚庄社区居委会签订《翡翠城小区文明守法协议》。《协议》列有随地吐痰、聚众喧哗、占用公共设施等数十种不文明行为,要求居民自觉遵守,违反者将视情节轻重予以教育、批评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协议》一式三份,居民、社区、区里各一份。这是我市首次采用这种方式,对居民进行道德教育和约束。”泉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童黎明说。

据翡翠城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介绍,到本月31日,2200户居民都将拿到自家钥匙。

西环高架桩基工程全面施工

晨报讯(记者龚严巍)5月23日,在三环西路高架快速路二标段主线桥施工现场,随着大型旋挖钻机开钻Z47-1号主线桥桩基,拉开了三环西路高架快速路桩基工程全面施工的序幕,标志着三环西路高架快速路实体工程全面启动。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范文2

履行第一责任 服务第一要务——市局四大警务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近年来,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最平安县域,锻造人民最满意警局”这一目标,在全局叫响“激情干事、精彩创业”的口号,全力推进四大警务,努力创树四大品牌,不断为“安全”城市名片和“满意”公安品牌注入生机和活力。在全省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活动中,排名连年攀升,一跃升至第11位,连续两年列三市四区第一,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政风行风评议连续五年列全市行政执法单位第一名,连续多年荣获“全省公安机关社会治安打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大走访活动先进集体”,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局”和“齐鲁先锋警队”。

一、推进创新警务,创树“最安全”城市品牌。一是推进严打整治常态化。牢固树立“零容忍”理念,坚持“大案”、“小案”齐抓,破案、追赃并重,积极组织开展“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打击多发财犯罪专项行动”、缉捕重大逃犯攻坚战、经济犯罪破案会战、命案侦破战等,始终保持了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郑洪波故意伤害致死案”、“王德义故意杀人案”等5起现行命案全部及时侦破,已连续六年保持现行命案破案率100%。破获王班骗取贷款案等经济案件38起,挽回经济损失2200多万元。同时,摧毁各类犯罪团伙24个,抓获团伙成员89人,成功破获1994年徐典故意杀人案和1992年胡光故意杀人案两起重大命案积案,追回各类逃犯87名。二是推进治安防控社会化。围绕“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原则,在不增加大的投资、不给政府增加大的负担的前提下,大力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扎实开展基层治保组织建设,织严“六网一体”治安防控体系,筑牢“五大视频监控圈”,全面推行巡战结合、警民联防、黄袖标、警灯闪烁等相结合的大巡防模式,切实做强做实最小防控单元,辖区“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连年下降,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在97%以上。三是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化。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先后推出暂住流动人口“三色三标”管理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人民调解机制、消防安全隐患联合排查机制等,加强了危爆物品动态监控系统和砂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实现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治安灾害事故的“零发生”。

二、实施主动警务,创树“最优质”服务品牌。一是“超前式”式服务保大局稳定。结合党的十、涉日维稳、亚沙会、双节等敏感节点的安保工作,提前介入,周密部署,切实加大重点人员稳控、重点部位管控、重点事件导控、网络舆情监控,确保了全市大局稳定,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业务上级的充分肯定。二是“跟进式”服务促经济发展。积极倡树“经济发展我有责、促进发展我有为、我为发展做贡献”的理念,以强化服务效果、提升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完善了《市公安局服务经济发展三十五条举措》,对企业和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涉及公安机关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的,一律特事特办,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主动跟进服务,全力提供便利和支持,努力当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三是“贴心式”服务便民惠民。牢固树立公安机关是群众工作机关、每名民警都是群众工作者的理念,坚持“服务跟着群众走,窗口根据需要开”,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窗口单位均安装了现场服务质量评价系统。每个窗口单位均实行弹性或错时工作制,开通了“网上业务办理”,健全了首问、首接、首办三项责任制度,推行预约、延时、代办和一站式、一窗式服务方式,并在全市大型企业、居民密集区设立警务室57处,为群众提供最直接、最贴心的服务,真正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特别是交警车管所新上的3条环保线和2条安检线,更加直接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车检效率。同时,推行流动服务窗口,要求交警、巡警执勤点都变成便民服务的联络点,每个派出所的便民服务车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将警务室变成便民服务站,真正贴近群众、方便群众。

三、运行规范警务,打造“最阳光”执法品牌。一是硬件创一流。在高标准完成局机关和派出所规范设置和功能改造的基础上,对城区及乡镇道路监控系统、110指挥调度系统、看守所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为一线民警配齐单警装备、配备执法记录仪、视频回传车,并纳入网上督察信息系统进行全程督导。二是全警强素质。坚持法制员带动、网上办案促动、安全监督推动、执法培训提升,使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全年办理的921起刑事案件无一起被检察院退查,审核的3174起行政案件无一起因复议撤销或败诉。三是执法求精益。相继出台了规范执法程序、刑事立案标准、入所体检、警车及涉案车辆管理等规范性文件40余件,使执法标准化贯穿每个执法岗位、每件执法业务、每次执法行动之中。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范文3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5月7日县委常委会、5月6日县政府常务会议意见要求,针对2018年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电话访问反馈的问题清单,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现就2018年以来**街道在全市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中被动落后的原因及今后的整改措施作以汇报,我们将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工作,知耻而后勇,力争后发赶超,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18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反馈问题情况说明

2018年电话访问中,全县共收集问题及建议208条,涉及街道的47条,占比22.6%。其中,反馈要求加大小区监控力度、增加监控摄像头的类似问题共计7条,同类问题占比最高。

二、工作被动落后的原因

(一)工作落实力度不够,重软件轻硬件,特别在法律法规宣传、社情民意调查走访等方面工作滞后。

(二)干部职工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业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由于街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各类矛盾利益相互交织,居民思想活跃,涉及人多、面广,特别是一些遗留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四)对成绩的取得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知晓率低。

三、整改措施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等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单位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整改领导小组具体研究制定印发《**街道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工作实施方案》,全方位的安排部署**街道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工作,切实扭转全街道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工作被动局面。

(二)深入调查,掌握民情。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人民群众的反映问题和类别及时安排驻村指导员到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三)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稳控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一要经常性专题研究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稳控工作,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到人,任务分配到位,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为各类矛盾纠纷的及时有效化解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要排查、摸底、提前介入。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树立未雨绸缪,超前谋划的工作理念,对具有苗头性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排查摸底,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防止矛盾扩大化,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合理的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处理的绝不拖到第二时间处理,能在第一时间表态的绝不拖到第二时间表态,对一时不能处理的,向矛盾双方说明原因,限时处理;对不合理的诉求进行认真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和稳控工作。三要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切实减少胡搅蛮缠、违规,甚至导致违法的无理行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依法行政的轨道上来。

(四)提高巡查监控震慑力度。依托科技手段,服务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社会治安问题。充分利用县、街道及辖区派出所、村三级综治信息可视化平台,利用人防加技防等科技手段,在线不间断巡查辖区内村(社区)、重点部位的治安情况,做到24小时值班,有情况报情况,没情况报平安。提高治安摄像头的安装密度,做到全方位无死角,保证每个楼道口安装一个摄像头,有力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五)强化治安巡逻和法制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积极构建治安防控网络,进一步发挥派出所、村级巡逻队伍的作用,按照“一村一警务”的工作要求,明确工作人员(以各村网格员为主),配备警车、警服等设备,定期不定期的深入到各村居、学校,特别是重点区域进行治安巡逻,提高群众见警率,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严格按照三个“半小时”要求,充分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循环播放《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致广大家长朋友的一封信》等,并利用平安临沂手机移动终端app、短信、微信、微博等方式和载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坚决防止各种违法案件发生。

(六)有效化解群众各类诉求。充分利用12345市民服务热线、**APP“为民办事”专栏和县长信箱等群众问题反映渠道,有效做好各类问题的梳理和化解,尤其是对综治平安建设的有关问题坚决做到人员靠上,重点化解,有效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开发区各项工作的的满意度。同时,对可回访的群众做到逐一致电本人,查找问题症结做到,对症下药,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扎实做好问题整改。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范文4

在全县县乡村三级换届和人大换届选举紧张进行之际,经请示县委陈书记同意,决定召开这次全县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在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测评活动即将启动的关键时期,动员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强化措施,大干当前,全面提升我县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为特殊时期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群众安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刚才,王主席通报了各地公众安全感测评结果,石主任领学了《全县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实施方案》,郑劲松同志就迎接全年公众安全感测评作了具体部署安排。等会儿,何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公众安全感调查作为老百姓对政法综治工作的评判权,已越来越被各级党委、政府所重视,已被列为对各级党委、政府的任期责任目标。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打击与防范力度进一步加大,平安创建水平进一步提升。应该说,成绩是有目共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发展有成效。全县范围内有力防范和打击了各种敌对势力、“”等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确保了政治安全;坚决遏制和减少了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在处置突发事件方面,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亲力亲为,广大干部积极努力,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没有一起激化为影响大局的事件;坚持不懈地加强交通、消防、火灾和安全生产管理,坚决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各类重大节庆活动、重大项目建设安全无事故,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二是平安创建有提升。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平安示范村”、“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县没有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没有发生“”等组织等滋事事件,没有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没有涉及校园和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事)件。“两排查”等一批综治工作经验在全国都产生过积极影响,“创新十户联防,深化四个关照”等社会管理创新做法得到省市肯定。三是攻坚克难有突破。一方面始终保持了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八类案件”稳中有降,连续多年“命案必破”,在全市领先;做好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市;另一方面扭转了维稳工作被动局面。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成功化解稳控了一批纠缠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坚决杜绝了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有力遏制了越级上访、进京非访,积极妥善处置了一批比较棘手的问题。四是队伍建设有成效。英山政法部门执法质量在全市、全省一直位居前列,县委政法委和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分别受到省市表彰或全县“十佳服务单位”,还涌现出“全国优秀司法所长”张明棠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全县政法系统干警无一人违法犯罪。如此等等,充分彰显了英山的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经验弥足珍贵,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有目共睹。应该来讲,在黄冈市乃至全省都是有相当明显的比较优势地位,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应该保持在较好排位。2010年度全省公众安全感电话暗访测评,我县公众安全感电话测评安全指数为91.52%,全省103个县市(区)排名16位,黄冈市第一位。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公众安全感指标动态化特征突出,工作稍有松劲,就会下滑。今年上半年的全省安全感测评中,我县公众安全感指数为75.758%,治安满意率为72.349%,在全省排名有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是在6月下旬至7月份上旬进行的,在此期间,恰逢我县相继发生了三起非正常死亡案件,负面叠加效应,直接影响了我县公众安全感。另外还存在全省共性问题,如街头“小混混”不时露头,“两抢一盗”犯罪活动时有起伏,“黄赌毒”现象屡禁不止等。从刚才通报的各地群众安全感看,这种影响还远未消除。加之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党和政府的企盼也越来越强,对政法部门的期望也越来越大,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治安防控相对薄弱、干部作风能力又有待提高,有的甚至把其他问题也错误地归于社会治安。人民群众或有不满,就把公众安全感测评当做了发泄渠道。

现在,省对各地下半年公众安全感调查测评将于11月初开始。测评不好,将会影响英山的整体形象。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想方设法改变安全感排名与我县实际治安状况不相符的状况。通过扎实的工作,正确引导,塑造良好的形象,来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为此,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行动,及早部署、查漏补缺、综合施策,确保即将开始的全省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测评中取得好成绩。

二、突出重点,强化举措,着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公众安全感,反映的是执政能力,是履职实绩,是形象资源。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务必高度重视,坚决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按照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实好每项工作措施。总体要求是:集中时间和精力,打一场“提升进位”的整体仗,确保全省测评中,我县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率在全省排位明显前移,努力回升到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应有位置。我们要围绕这一目标,具体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要抓打击,严惩违法犯罪,提升公众安全感。公安政法各部门要把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作为提升公众安全感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掀起以“打黑除恶”为主的严打高潮,特别要加强对直接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伤害、侵财性案件的打击力度。对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决不让其坐大成势;对“两抢一盗”案件要快侦快破;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要坚持严查严禁,决不让其形成气候;对各类诈骗、敲诈勒索、制假贩假等坑害群众、侵害群众利益、危害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持打防结合、从重从快从严惩处。要按照省、市综治委的部署,扎实开展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工作,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

二要抓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增强群众满意度。各级、各部门要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民怨、顺民心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推行“三调联动”工作,着力排查化解一批重大案件和矛盾纠纷,对重大案件和矛盾纠纷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亲历亲为、挂号督办。要继续抓好“两排查”集中专项行动工作,下大力气化解“急、大、难”矛盾纠纷,千方百计防止矛盾激化。要妥善处理因企业改制,土地、山林、水利权属和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换届过程中引发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使他们从内心理解和支持政法部门和综治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率。要继续实行重大疑难案件“五包”责任机制、涉法涉诉责任倒查机制、“四长”联合巡回接访机制,及时化解一批社会矛盾,解决一批上访问题。县直政法各部门要继续做好“四进四访”工作,对涉法涉诉案件开展全面大排查、大走访,做到上门入户、逐个见面、了解情况,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以实际行动,赢得基层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全县无、无重大治安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交通事故等案件的发生。

三要抓防控,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居民安全无忧。一是加强治安巡逻,提高见警率。各乡镇、村各类治安巡防队伍要切实开展巡逻防范活动。从现在开始,温泉和各乡镇公安派出所要加强指导,干警带班管理,切实加强集镇街道、小巷里弄、商业网点的巡逻防控力度,提高街面见警率,减少偷盗抢劫案件发生,县公安局要专门检查考核;二是加强科技防控。要全面启动“天网工程”,发挥统一监控、覆盖全程的视频监控体系功效,遏制违法犯罪,守护百姓平安;各单位对重点要害部位要加强物防措施,配备“三铁一器”,对发生入室盗窃案件的居民小区,有关部门要督促业主安装防盗设施,做好应对措施;三是加强社会联防。各居民小区要组织保安队伍进行巡逻看护;各企事业单位要健全内保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广大农村地区要加强“十户联防”工作。营造人人都是治安员、处处都有警戒线的社会治安氛围,确保居民安全无忧。

四要抓服务,密切干群关系,增进干群之间感情。各地和政法各部门要以这次公众安全感调查为契机,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所盼,特别要深入那些生活有困难的群众中,理顺情绪,化解怨气;政法各部门要狠抓户政、基层派出所、法庭立案庭、室、司法所等窗口建设,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在接待群众来访中,要坚持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开水暖心,一片真诚办事,一句好话相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逐件登记,耐心解答,急事急办。各基层派出所要定期实施上门办理身份证,送证到家等便民服务活动,法院要继续推行“马锡五式审判方式”,实行送法上门、在群众家门口开庭等亲民举措,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政法服务的热情。政法各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通过开展政法干警“四进四访”活动,定期向群众通报工作,增强群众对政法各部门工作的支持与认可。

五要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政法工作的公信力。围绕“安全是责任,安全是资源,安全是形象”这一主题,迅速落实两手抓:一手抓上门入户。组织千名干部,带《致全县人民的公开信》(要彩纸打印)和《征询意见表》深入千家万户做宣传工作。主要任务有四个:摸清辖区内所有固定电话底数;对所有固定电话用户的宣传进行包干负责;组织机关干部每人包干十部固定电话进行宣传;向各中小学生下发宣传资料,要求其带回家中进行宣传和普及。宣传工作要突出四个重点:第一,宣传和谐平安建设及政法部门的工作成效。要让居民知道,为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和提高公众安全感,我们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下一步还要做些什么。第二,征求居民特别是“两代表一委员”对政法部门工作、对提高公众安全感的意见建议,通过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上门回访等形式集思广益,问计于民。让大家明白,搞好提升工作安全感工作,作为党代表是“讲党性”的体现,作为人大代表是“讲责任”的体现,作为政协委员是“讲形象”的体现。只能维护,不能拆台。第三,指导居民开展自我防范。比如,房门要安防盗门、装防盗锁;房屋出租要登记,房客走了要换锁;陌生人进村多询问,可疑人来小区多警惕;尽量避免深夜外出,僻静小巷结伴行;有事拨打“110”等等。同时做好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排除化解工作。第四,让群众知晓为提升公众安全感,我们一直在努力,以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不断释放居民的情绪,排泄群众的不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引导群众正确回答电话调查测评。尤其要让群众深知,接到电话调查测评,回答“感觉很安全(安全)”、“很满意(满意)”,是为英山形象叫好,是为英山发展环境叫好。另一手抓营造声势氛围。县政法委、综治委即将开通面向“两代表一委员”的短信宣传。请县委组织部带头利用已有平台,向全县所有党员干部发两条宣传短信。各地各单位还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横幅、墙报等,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氛围浓厚,成效明显的提升公众安全感的宣传工作,提高政法综治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政法各部门要在电视台开办专题节目,介绍政法机关的便民利民新举措、帮扶助困新亮点、治安整治新动态,着重要对政法部门破案、打击违法犯罪取得的实效、政法综治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并通过每周双休日的街头法律宣传服务普及法律知识,给人民群众营造一种切切实实的安全氛围。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力推动公众安全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全省全年公众安全感调查(电话暗访)测评马上就要开始。抓好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县委、县政府希望各乡镇、县直政法各部门及相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高度,经受检验,忠实履行好“第一责任”。

1、加强领导。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统筹安排,切实负起主要责任,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增强群众满意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亲自抓、负总责。这里强调,在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务必亲自组织,亲自部署,做到“三个必到”:动员部署会议必到,重大案事件现场必到,“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议必到。

2、精心组织。为做好提升全县公众安全感工作,县里已制发了方案,做出了明细安排,分级、分部门明确了任务,压实了责任。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本乡镇、本部门迎接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方案,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切实做到人员部署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宣传发动到位。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好抓打击、抓排查、抓防控、抓服务、抓宣传等各项具体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使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3、认真履职。各乡镇、政政法各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职责已明。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将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村(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和每个干部身上,确保工作不漏一个对象。这次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以责任落实促进工作落实。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范文5

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两项指标是评价公安业务工作绩效和公安队伍状况的重要标准,也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好坏和民警综合素质高低“晴雨表”。正如李市长指出的:“是公安执法质量的‘反光镜’,它反映的是民心,体现的是民本,蕴含的是民生”。在20xx年上半年和年底的两次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调查排名中,我县不仅排名靠后,而且较上半年位次有较大幅度的下滑。这种“史无前例”的情况,出现在新一届局党委组织带领全局民警团结拼搏,加压奋进,续写固始公安工作新篇章的关键时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扭转局面,实现“双提升”。否则,无法向党委政府交待、向全县父老乡亲交待。笔者结合“四整治两提升”专项教育整顿活动的学习思考,对当前我县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及对策谈点粗浅认识。

一、原因剖析

(一)来自公安内部的原因

在工作方面:一是打击效能欠佳。近年来,我们在命案攻坚、打黑除恶、追捕逃犯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逮捕数、起诉数和劳教数等反映综合打击效能的数字较往呈倍数上升,对严重刑事犯罪始终呈高压态势且成效明显。但却忽略了与公众安全感密切相关的“小黄毛”滋事、街头“双抢”、多发性的入室盗窃、盗窃家禽家畜等“小案”,加之有案不立、立而不查、久拖不决以及追逃工作不到位,实际破案率低等等问题,导致部分群众没有安全感,心生“怨气”。二是执法不规范、不公正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反映在刑事执法上如取保候审把关不严,变成某些单位、某些办案民警“捞好处”的合法手段,或收取高额保证金,或保而不审,保而不侦,甚至向嫌疑人家属索要“跑腿费”。在行政执法上,滥用自由测量权,导致处理结果显失公正,群众不满意。三是争办、**嫖娼等“两类”案件,社会反映强烈。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单位以弥补办案经费不足为借口,不惜“重金”收集线索,跨辖区、跨警种争办“两类”案件屡禁不止。更为严重的是不裁决、乱收所谓的治安拘留保证金,收钱不开票,甚至连“白条”都不打,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在队伍管理方面:一是部分青年民警怕吃苦,对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了解不多,缺乏群众工作经验,疏漏、不足之处较多,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少数民警思想政治觉悟不够高,党性观念、公仆意识不强,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三是少数民警职业道德差。有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有的纪律松弛、行为失范、警容不整;有的民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耍特权抖威风,“冷、硬、横、推”,引起群众反感。四是个别民警私欲膨胀,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密切,相互利用,谋取私利,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同流合污。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民警整体形象,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整体评价。

(二) 来自群众方面的原因

1、期望过高,认识偏颇

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没有破不了的案件,没有抓不着的逃犯”。加之我们过高的承诺,不切实际的宣传和“包办一切”的形象,导致群众不论啥事都愿意求助民警,一旦希望无法实现或结果达不到“心里想”,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甚至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一些群众由对个别民警形象、作风的非议而形成对民警群体的错误认识;由对一些民警工作绩效的不满意导致对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怀疑;由极少数民警身上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产生对整个公安队伍的不信任。这些有失偏颇的认识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警民隔阂,认同感不高。

2、知识局限,产生误解

由于一些群众特别边远农村群众法律知识有限,一部分可能对实体法有所了解,而对程序法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和刑罚的执行等有关规定不够了解,以至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例如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假释、监外执行等正常法律措施,常因嫌疑人“复出”而被群众误解为“没事了”,“肯定是xx警察受贿”的结果等等,由误解而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三)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1、行政干预,滥用警力

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各类矛盾激增,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有威慑力、纪律性强的公安机关成子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化解群众冲突的的万能钥匙,诸如城市拆迁、环境卫生、取缔摊贩、制止群众上访等,这些本应该由政府其他部门负责的工作,也都由公安机关越俎代庖,无形中扩大了公安机关的对立面。常此以往,甚至造成公安民警在正常行使执法权、纠正和制止违法行为的时候,也引起群众围攻起哄的不正常现象。

2、鱼目混珠,损害形象

五、六十年代,穿制服、戴大盖帽的行政执法者唯有公安一 家。在老百姓眼里公安机关就是“大盖帽”,代表的是政府形象,有绝对权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类行政执法人员不断增多,工商、交通、土地、城管、卫生及联防保安等各式“大盖帽”满天飞,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假冒警察招摇撞骗,严重影响“大盖帽”在群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和威望,也使公安机关的形象受到损害。另外,个别媒体为寻找卖点,喜欢炒作某些案件或民警违纪问题,损害民警形象,进而影响群众对社会治安和公安机关的评价。

二、对策建议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不仅要求公安机关保障财产安全;不仅要免遭潜在侵害;不仅要求侦破大要案。还要求及时侦破一些“小事”;不仅要求严格执法,还期待热情服务。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全面提高工作标准和服务水平,实现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的双提升。

(一)贯彻整治建警方针,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要密切警民关系,必须始终把队伍的政治建设方针首位。一是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政治意识,以维护社会安定、治安稳定为已任,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自觉服从服务与经济建设的大局,全身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加强党性锻炼,讲理想、讲信念、讲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筑起坚固的防线,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诱惑,始终保持人民警察优良的政治本色,严格要求,严以律已,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警察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经常同社会丑恶现象打交道,接触社会阴暗面多,这就需要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继承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和作风,严守工作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不断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公安工作绩效

首先,要高擎打击利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问题。要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出发,及时整治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的突出治安问题,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安全就在身边。既要集中优势兵力,强力侦破杀人、抢劫、黑恶势力等严重刑事犯罪,又要高度重视一般盗窃、打架斗殴等对老百姓生活影响严重的“小案”,切实增加群众安全感。第二,坚持“服务在先”的理念,不断改进和加强治安行政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文明执法,秉公办事,采取多方面、高质量的便民利民措施,从涉及群众利益的窗口单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从群众看得见的实事入手,真抓实干,诚心实意为民服务,使群众真正信服,从而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第三,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每位民警都必须明确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立与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始终把群众呼声当做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深怀为民之责,善谋便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三)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法水平

一要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执法工作,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二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增强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深入开展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使不同岗位的民警都能够掌握本警种、本岗位执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法律知识,做自觉学法、真正懂法、模范守法、正确用法的执法者。三要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质量。执法行为不规范是影响严格、公正、文明、理性、高效执法的主要症结。要紧紧抓着公安信息化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全面推行网上办案,有效解决执法中的不正规、不统一和执法随意性问题,促进执法办案质量的不断提高。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内外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为民警执法架起“高压线”,筑起保护墙。五要改进执法方式方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方法,正确处理打击与防范、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切实把和谐理念融入执法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力争取得最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四)疏通警民沟通渠道,缩短警民距离

一是着力探索建立“大走访”长效机制,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群众之中,通过持之以恒的“大走访”活动,化解“小矛盾”;开展“大排查”,整治“小隐患”;开展“大回访”,消除“小误会”;开展“大治理”,侦破“小案件”,加强警民良性互动,增进警民鱼水之情。二是要认真做好公安信访工作,把公安信访机制推向社会,面向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对信访案件要做到“人人见局长,见见有着落”;三是要改善警务运作模式,大力推行“社区警务”,做到警力下沉,沉到社区,警务前移,移到窗口,与群众实行“零距离”接触;四是大力推进警务公开,实现公安行政管理由防范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推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紧密联系的警种、单位,要及时倾听民声,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把公安工作成效更直接地体现到服务社会、惠及百姓上。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范文6

通过开展“平安建设”大走访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用真真切切的行为暖民心、安民心,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平安”建设活动中来,以确保我镇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和执法满意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主要内容

一是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把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全部排查到位,重点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邻里纠纷、情感纠纷、土地草原纠纷、婚姻纠纷、劳动争议纠纷、房屋拆迁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民转刑”案件和久拖不决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要达到100%。

二是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通过开展大走访活动,重点对镇内交通运输、建筑工地、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主要查看责任制是否明确,规章制度和处置预案是否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操作程序是否规范,确保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三是全面掌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情况。深入了解各村社会治安状况,全面掌握广大村众对社会治安不满意的原因,针对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制定切实可行工作措施,限定解决时限,及时反馈信息,努力达到群众满意为止。

四是了解掌握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涉及民生民利问题。加强民生领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注重排查解决涉及农村危房改造、就业、教育、医疗、民政、社会保障等领域实际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对广大群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三、方法步骤

一是成立走访组。以包村领导为组长,同县委联络员及村上的工作队共同成立走访小组,深入各村、屯开展走访活动,确保走访任务完成率达到100%。

二是开展培训。镇政府于10月10日,对大走访工作组成员进行前期培训,为开展走访工作做好准备,培训主要是明确走访目的、落实走访形式、分配走访任务、进行人员编组等,确保走访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