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范例6篇

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范文1

培养目标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具体化,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工程认证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内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同时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体内容及要求包括如下几点。

1.专业应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内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3.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该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二、培养目标制定依据

1.本专业的社会需求。

首先,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能力”,需要培养大批掌握药品生产制药技术与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熟悉国家药品相关政策法规的工程师技术人才。其次,本专业人才培养应与社会需求状况相适应,着力满足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

2.本专业的学科支撑。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支撑学科是化学工程、化学和药学,具有鲜明的化学、化工特色,以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和本学院创新药物研究平台为依托,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药物研究平台和产业化技术科研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和现代制剂技术等领域,研究方向包括: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研究,手性药物合成方法学和工艺技术研究,经皮给药技术、功能型缓释控释材料和分子跨膜吸收机制等研究,新型生物载体、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造等研究。

3.本专业的性质与学校的定位。

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培养目标的细化和延伸,既要体现专业特点,同时也应符合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近年来,学校顺应国家产业发展的需求,在2010年成立了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并将制药工程专业发展纳入学校“985工程”重点建设,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经费等方面获得了全方位的支持。为适应社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不断对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逐步完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部分正逐渐成为制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由此可见,本专业的性质和定位完全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路,是学校学科和本科专业布局及今后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按认证标准中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成。

1.知识要求:

掌握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药品制造技术与工程设计的专业知识,掌握药物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生产装置与设备的设计方法;熟悉国家关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新药申报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制药工程学科前沿、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2.能力要求:

能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并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药品制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与人沟通能力;具有应用英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检索中外文文献、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3.素质要求:

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良好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勇于面对各种挑战的潜质,具备树立较强的药品质量、安全及环境意识。

四、培养目标的衡量与评估

本专业以学生必须具备的毕业要求为目标,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培养计划,精心设计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以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实施,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过程控制,保证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达成。这样每一项毕业要求被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及其教学实践环节当中,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都围绕毕业要求而展开,同时要求学生参加必要的课外活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并成绩合格,以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为标志衡量培养目标的达成。良好的教学过程控制,得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种竞争优势。

1.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

制药工程专业是大连理工大学重点发展的新专业,本专业具备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良好环境,具有优势的学科支持、强势的科研实力后盾、产学研结合的良好氛围、优质的办学条件和敬业爱岗、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许多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经历和经验,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和企业委托课题,具有从事工程教育的优良条件。秉承“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创新”的办学理念,使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2.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

基于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本专业毕业生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工作严谨认真,态度端正,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本专业的毕业生肯于吃苦、乐于奉献,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五年之后都可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自身发展潜力巨大。

3.具备深造潜质,深受名校认可。

本专业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出国继续深造的比例从2010至2012年平均在40%以上。国内其他研究生培养机构(如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评价较高,认为本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工作踏实、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境外高校也同样认同本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近几年已经有多名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国外著名大学攻读学位。

五、结语

工程教育范文2

关键词: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关于高校目前设计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所存在的不足

(一)在课程设置理念方面还存在误区

目前,在社会上的某些高校中,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理念上还存在认识的误区。其一是具有“单一论”。某些高校的教师和大学生认为这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课程,与其他的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关系。这种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高校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相脱离。这样一来,也就不利于工程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二是存在“第二课堂论”。在某些高校中,教师认为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所以便将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一种“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这种错误的理念,容易把创新创业能力的深处基础忽略掉,也容易将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简单的技巧和技术操作。

(二)课程设置不完善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某些高校中,所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还仅仅只局限于表面。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来看,一方面是在某些高校中一些专业还没有设置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只是单纯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一部分,没有将创新创业课程正规化、系统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某些高校中所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仅仅只是局限在创新意识、创业技能操作的培养方面,没有与学科教学等进行有机联系,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比较窄,没有融入到高校正式的教学体系当中。

二、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工程教育背景下的重构

(一)注重强化高校中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

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高校需要立足学生的发展实际来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在当前社会中,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各大高校也开始注意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纷纷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素质,又是多方面的。因此,高校所开始的创新创业教育就必须要继续积极地开展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为基础。而且,还需要强化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融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素质以及创业技能、创新能力等等。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但不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和知识脱节,还需要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学生对专业教育的学习,并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机地融入创新创业知识。

(二)合理地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结构

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高校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就必须要合理地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结构。为了能够创建出一种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高校就必须要积极地做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协调统一。在公共必修课的设置方面,高校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素质、创业知识等为重点,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说,这种课程适合在大一的时候设置。而在选修课的设置方面,则应该包括着有创业案例分析、创意理论和时间、财务管理等限定的选修课,以及模拟创业、谈判技巧等自由选修课。这种课程一般适合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开设,旨在培养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发展途径,从而促进他们成为未来的开拓人才。

(三)适当地增加一些活动课程

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高校若是想要充分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那么就可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来适当地增设一些活动课程。这些活动课程的设置形式并没有明确的要求,有机结合、专题活动,甚至是项目活动等都可以。比方说,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内部开设的各种文艺活动、科技活动等来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或者是组织学生开设各种校内、校外的活动,比方说社会调查、公益服务等等,或者是专门组织一些创新创业教育的项目活动,并且设置明确的活动目的、活动方式。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同的是,活动课程并不会涉及到直接的生产操作,也不会涉及到直接的经营管理,而是从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动作技能等方面来开展的活动,能够涵盖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

三、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工程教育背景下的实施模式

(一)合理地采用课程渗透模式

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高校可以合理地采用课程渗透模式。这种模式具体是指,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在这里,并不提倡仅仅只增加某些有关课程的做法,而是进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改革,以便能够充分地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具体来说,要进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就需要形成以选修性质的创新创业课程、专业性质的创新创业讲座、以及课程性的创新创业启示来组成的创业教育课程平台。这样一来,在开展专业课程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各门课程所具有的实际特点来挖掘课程所涵盖的创新性、创业性教育内容,逐渐培养和丰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合理地采用专业实践模式

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专业实践模式就是指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期间,围绕学生的专业领域选择一个确切的突破点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模式。这种创新创业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校学校期间就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应用、检验以及发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也能够促进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而且,针对这种模式,高校可以聘请专业的教师作为这方面的技术顾问,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专业难题,降低创业成本,使得学生少走弯路。

(三)合理地采用科研参与模式

在现实情况中,针对于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而言,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大都处在创新的前沿。针对于教师科研平台来说,不管是从专业水平的角度来看,还是创新意识的角度来看,这种平台都是一种高起点的创业服务平台。因此,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高校若是想要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当中,这样不仅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还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而且,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加直观地领略到社会市场所具有的巨大魅力,甚至愿意投入到科研成果市场化的过程中,充当骨干力量,以此来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在实际情况中,科研参与模式的形式比较多,比方说可以采用项目参与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当中,尤其是一些具有使用价值的合作项目。也可以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学校为学生提供专项基金,支持学生的科研活动。

工程教育范文3

一、实践与探索

1.到工程实践中寻找课题

传统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是由专业教师根据学校现有的资料设备满足情况,从学科专业发展及教学经验中引发出来的。就形式而言,教师指导方向明确,完成设计的条件相对完备,毕业设计结果看起来似乎比较规范,事实上却远非如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知循规蹈矩,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务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要积极走出去,主动为企业服务,向工程实践征询问题,并及时将征询到的问题梳理转化成课题,将创新指数不是很高的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创新指数相对较高的课题,以招标的方式组成课题组联合攻关。确定出总学分,根据学生承担设计任务的难度和工作量分配学分,学生最多可以参加3个课题组的研究设计达到6学分。为了避免滋生蹭学分问题,要求其中一个不得少于4学分,保证每个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2.从科研项目中分解课题

科研项目反映了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或相关领域的重点及热点问题,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分解出一些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宏观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可以解决教师科研团队人力资本投入不足问题。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应该有计划地提前进行,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就让学生参与进来,项目完成可以随时申请答辩。将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限延长灵活掌握,既可以分散教师指导工作的压力和学校仪器设备紧张问题,还可以缓解学生求职、就业和考研与毕业设计之间的时间冲突,毕业设计成果还可以提升学生求职的“身价”,有效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敢于放手跨界培养

毕业设计是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一直只由学校的几个专业教师授课并指导毕业设计,难免受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学术视野的局限,不利于学生知识层面的拓展和思维方法的创新,应该跨界培养。学校要敢于放手、肯于放手让那些技术人员较多、技术力量相对雄厚,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或科研院所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从课题选择、内容确定到指导设计,直至答辩评价,完全由企业自主确定。专业教师负责定期与企业和学生沟通联系,作一些必要的提示和规范性指导,确保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4.优秀成果推荐应用

过去的毕业设计多半是题目不出校,成果不出校。半封闭式的教学模式遮蔽了学生的视野,大量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向生产力转化,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极大浪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价值一直被低估、被轻视,这是社会认知的误区。事实上,确有一些毕业设计价值不大,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那些极具应用价值的优秀成果。学校应该组织校内外能够慧眼识珠的专家学者认真筛选毕业设计成果,发现优秀成果及时推荐应用。为了让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该说服学生不去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在保留著作权的前提下,让企业先应用后签约、先无偿后有偿。对于反映出卓越创新思维潜质的学生要向名校名师强力推荐,使优秀人才得以更好地成长。

二、措施与效果

1.调整计划,错时让路

毕业设计通常是安排在第八学期,随着“双向选择”用人机制的逐渐成熟,大学生一般在第七学期就开始先后进入人才市场,在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熟悉企业运行态势,选择就业企业的同时,更要多方推销自己,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自己,认可自己,接纳自己,也让自己对企业有更多的感知。形成这样一种良好的互动局面,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如果到了第八学期才开始搞毕业设计,就会使得大学生与企业的交往止于起步。因此,我们从2007年开始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尝试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并将其与之相应的材料化学、矿物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4个专业进行比较研究。新模式将毕业设计列入第七和第八学期的教学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交叉同步进行,在统一学分(6学分)要求的前提下,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可根据各自的情况自主掌握起止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提前或延后答辩。这样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答辩时间与在企业的顶岗实习时间错开,让学生能够与实习单位有更多的“亲和”机会,增进相互了解,还可以让新生了解实习单位以外的更多企业,多方互选提高签约率。

2.现场选题,研用对接

过去的毕业设计基本上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于校内完成,题目多半是由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引发出来的。由于研究的课题不能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只好采用统一的实习方案,由实习基地批量接待。实习基本上以参观、走访及在校内观看录像等方式“走马观花”地进行。实施毕业设计改革以来,学校从有利于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促进人才素质提高,要求并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实践,寻找课题并完成毕业设计。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互签协议书,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明确毕业设计的方向、主要内容以及完成时限;共同确定毕业设计的评价权、成果著作权和使用权的归属等。现场选题研用对接,使得设计成果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有效地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锻炼,有机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明显提升[6]。

3.多方共赢,促进就业

到工程实践中寻找毕业设计课题,既可以为企业解决部分工程难题,又可以让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工程实践锻炼的机会,缩短了就业岗位适应期,毕业生如果被实习所在企业直接录用,则可实现“零”适应;同时也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性启迪,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多方共赢。研用对接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在给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一些有偿服务的课题还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尚未走出校门就赚到了第一桶金,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在总体就业态势呈现从供需双向选择逐渐转向需方市场的趋势下,企业对辽宁科技大学通过新毕业设计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却呈现出强劲的需求态势,统计分析显示,新模式生实际就业率明显高于旧模式生实际就业率和校均实际就业率。我们分别在上述4个新旧模式专业随机抽取了2008~2010每个年度各专业已就业生各70名(男生40名,女生3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模式生薪酬不但高于旧模式生薪酬,而且,高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2)。尽管影响就业率和个体年均薪酬的因素是多元的,但研究表明,研用对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对提高就业率和个体年均薪酬的影响是正向的、显著的[7]。毕业设计作为一门6学分的课程,安排在第七和第八学期,甚至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就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指导教师接触,无论是参加科研、工程项目,还是毕业设计,时间安排更加灵活、充分。学生在毕业前去就业单位顶岗实习两个月,不但学到了大量的实际工程知识,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提高了工程素质,还了解了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增强了与企业间的“亲和度”,有效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问题与对策

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渐进完善过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我们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积极及时地采取了相应对策。

1.服务工程实践保证理论创新

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制定设计大纲,理论上可以实现实习和毕业设计完美结合,但由于目的指向的差异,实施过程中也会产生要求上的差异。学校希望学生能够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地完成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全面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让学生经历一次严谨的工程设计训练过程,全面提高就业能力。企业则不同,由于一些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更新较慢,学生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与企业设备和技术运行态势不匹配,即使是能够应用也嫌工艺或计算太烦琐不愿接受。遇到上述情况,我们坚持了服务工程实践为第一要务的原则,优先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让企业满意。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提升论证的严谨度和理论及方法的创新性,实现服务与创新并举并重。

2.加大指导力度减轻学生压力

把毕业设计融入顶岗实习,学校与企业间还存在着不同的偏重倾向。学校强调的是如何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企业则希望学生融入工作实际,掌握岗位操作规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学生只能是工作时间偏重满足实习单位的要求,业余时间再潜心思考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要使两者兼顾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在顶好岗的同时完成好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和必要的指导,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电话、短信、E-mail或QQ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学校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和计算机室,帮助学生完成实验、论证、推演和计算。在保证达到相应学术标准的前提下,减少对体现专业课程知识的硬性要求,做到了既保证质量又减轻学生压力。

3.特聘加培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学生深入企业边顶岗实习边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专业教师工程实践指导不到位,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知识陈旧、理论阐释不准确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构建“双师型”人才库的办法,有效解决了毕业设计指导中的理论与实际衔接缺陷问题。一方面,在社会上广揽人才,将那些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特聘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指导教授,定期、定人、定向对学生实施工程实践指导;另一方面,与企业建立了人员互训机制,企业可以根据需要不定期派人到学校学习、交流,更新知识、研讨问题,寻求合作;学校同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参访、合作研究或实验验证,使专业教师成长历练为经验丰富的现场工程师。人才库的建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不但解决了对学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指导不力的问题,还使得学校与企业联系得更加紧密,拓宽了学校为企业服务的渠道和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向[8]。

四、思考与建议

1.明确方向,自觉回归

“卓越计划”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中国从人力工程大国推进到工程品质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卓越计划”实施高校回归自我的根本任务和明确方向。“卓越计划”实施高校要“自觉回归”。所谓“自觉回归”不是要重新回到忽视人文社科专业,只重视理工专业的传统办学模式,而是要通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在提升传统学科优势、培育并延伸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上“自觉回归”,以利于在多元高等教育生态中找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自身既有的底蕴和特色得以传承和延伸。

2.政策扶持,制度推进

政府相关部门要增强对“卓越计划”重要性的认识,在对“卓越计划”实施高校、特别是“卓越计划”实施专业有计划地实施制度推进的同时,给予大力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评价,专业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件及指标配额等诸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与行业、企业、重大工程项目招标与实施间搭建对接平台;审慎对待那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有计划地将其“过剩”资源向“卓越计划”实施专业适当转移,调控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合理匹配,实现供需平衡。

3.更新模式,开放培养

“卓越计划”实施高校要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模式,改变“过度”学科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强调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通过工程实践意识的增强和经验的积累,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品鉴力、批判力、继承力和创新力逐步得到强化和提升,使“卓越计划”实施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零”适应工程岗位需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卓越工程人才成长的学术环境和人文环境,成立由专业骨干教师、行业高管、企业技术专家和人力资源界人士构成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同制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共同确定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和实习实训方案;主动了解行业发展的相关态势和重点工程案例,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4.依托企业,资源共享

实施“卓越计划”高校的现有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可能奢望政府在短期内有突破性投入。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业,校企之间互补性极强,高校要主动走出去,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的实质性校企合作机制,在互惠双赢的前提下实现人才、设备、技术和信息等全方位的资源共享。通过共同开展工程设计与技术攻关,共同实施工程项目,把实习实训基地转移到工程现场,高校可以通过(部分)有偿服务的方式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学生可以在知识运用与实践历练中更快成长;企业既可以减少人力资本投入,又可以得到有力的智力支撑[9]。

工程教育范文4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教委的精神实施两个工程,即:领导干部形象工程,党员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工作重点:

1、加强对党员政治理论的学习。

学习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文件、《十六大报告辅导》、《新》。

学习形式:自学为主,支部组织学习。

2、教育教学工作先锋:党员课堂达标,争当“月之星”。

3、根据教委的要求做到以下几点:搞好群众评议,以群众对干部“月考核”为激励,逐步向“干部月考核”靠,使群众对党员的满意程度逐步提高。

4、依据教委党委的指示精神,党员素质教育工程的实践情况,党员的素质优劣,评选出党支部的优秀党员。

5、要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大张旗鼓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

6、党员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做好自我总结工作。

7、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各部门所搞的活动。

⑴教学达标活动⑵教学论文比赛⑶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⑷区级骨干复审⑸校级骨干重新考核任定⑹校级名师任定

⑺粉笔字比赛⑻新课标闭卷考试⑼课堂教学评比⑽论文交流⑾新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8、组织党员积极参加校园建设和社会公益劳动

⑴爱我校园建我校园活动,与总务处协调,具体内容另定。

⑵参加社区公益劳动。

⑶参加临时性义务劳动。

9、期末做好总结工作:

⑴大力宣传先进事迹,为学校评选校级先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⑵与年度评优评先挂钩。

三、重点工作时间安排

1、参加校级骨干重新考核任定:3月份

2、参加校级名师任定:4月份

3、基本功粉笔字比赛:5月份

4、组织参加新课标闭卷考试,课堂教学评优:5月份

5、学习新课堂教学评价方案:5月份

6、义务劳动、公益劳动:另定

工程教育范文5

关键词:大工程观;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

在“大工程观”理念的指引下,许多学者开展了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1,2]。然而,占我国高等教育人数大半以上的非工程类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却很少涉及,很多高校不重视,使得非工程类学生的工程素质薄弱,不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大工程观”的背景下,本文探讨非工程类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共同关注,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

一、“大工程观”教育理念

20世纪末期,美国开始研究工程教育新模式,提出“回归工程运动”。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高校经过一系列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提出了“大工程观”理念[3,4],认为工程教育要注重工程实际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工程不局限于科学和技术范围,还包括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因素。因此,工程被认为是一个多要素密不可分的复杂大系统。

大工程观要求工程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宽广的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背景,培养学生具有集成知识和系统方法,强调工程实践性和创新性,纠正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从而与工程本身割裂的现象。这一理念指出了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深刻影响着美国的整个工程教育。

1996年原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团赴美考察,中国开始触及“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5]。中国工程院开展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研究,认为从大工程观出发,现代合格的工程师既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基础,又要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必须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审美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2006年,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研讨会上提出,工程课程设置要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传授转变为“大工程观、大系统观”为指导的课程架构体系。近几年,国内一些高校对大工程观进行了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6]。

二、非工程类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浅析

1.工程素质缺失的非工程类学生面临的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物质生产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环境破坏却越来越突出,非工程类学生如何认识这种日益严峻的矛盾冲突,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所限制还是人类工业文明及其思维方式存在危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与工程技术相关的社会问题,如工程或产品质量问题、专利侵权问题等,非工程类学生在今后生活或工作中如何主动面对?现代社会越来越交叉化、综合化和整体化,缺失工程素质的非工程类学生如何与工程师合作,如何与工程师深入沟通,如何更好地服务工程?以上种种难题都是非工程类学生不得不面对的。

2.培养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的必要性

时代的发展除了要求非工程类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涵养外,还须具有宽泛的工程知识和素养。非工程类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远离工程教育的状态,树立“大工程观”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适应力,积极探索独特的工程素质教育模式。

(1)工程素质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目标,为此,人类需要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综合利用。这不仅取决于人们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素养和价值观,根本上还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综合问题及系统解决方案。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强化非工程类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是必须的,也是“大工程”教育观下非工程类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可造就一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2)工程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然结果。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工程观和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观,是当今世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给非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有益的借鉴。在工程技术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科学、技术和工程等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交叉化整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非工程类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服务,关键之一就在于他们是否具有综合素质,包括工程素质,能否综合经济、社会以及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来圆满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所以,非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在“宽口径、厚基础”、“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上必然要与工程技术结合,加强工程素质教育。

(3)工程素质教育是非工程类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成才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大学生要更好地发展,需要的各类知识的集成度比过去范围更宽,边缘性、模糊性更突出,知识结构更完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求更加强,综合素养更全面。当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同时工程活动的社会属性与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生态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此可见,工程意识、工程技术知识和能力不仅是工程师必备的素质,而且也是非工程技术领域工作者需要的基本素质之一。

因此,对于非工程类学生,如法律、经济、管理,甚至艺术和传媒等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了解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动手体验,拥有必要的实践技能,以便更好地融入“大工程”社会。具有工程素质的非工程类学生,就业时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职业迁移能力,使个人更好地持续发展,真正成为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构建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体系结构

1.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内涵和教育目标

对于非工程类的学生而言,工程素质的内涵应该与工程类学生有根本的差别。笔者认为非工程类学生的工程素质内涵是在工程技术领域方面进行一般性素质的拓展,侧重于基本工程知识的了解和一般性工程能力的具备,并具有一些工程实际经验,使其在今后工作或生活中,接触到工程实践活动时,有较强的适应性,包括心理承受力、交流能力和处事能力等。例如,非工程类学生对于一般工业产品(如家电、汽车)能够做出判断、选择及懂得有效使用与维护,能初步解决一些最常见的工程技术问题。

因此,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目标是:(1)宽泛性——对一级工程学科和专业领域有一定了解,对领域内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一般性了解;(2)表象性——对于领域或工程问题以取得直观的、表面的感性知识为主,原理性的只略作了解;(3)实践性——重点是通过观察、动手等实践活动的认知和体验。

2.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的教育结构

结构决定功能。为了达到上述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目标,首先需要科学系统地构建工程素质教育结构。非工程类学生的工程素质作为一个教育内容体系结构,可以表达为: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基本工程知识+一般工程能力+初步经验。

3.非工程类学生的基本工程知识

按照“大工程”的系统性、整体性原则和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的内涵和目标,可以构建基础工程知识模块、行业工程知识模块和环境工程知识模块。

从工程内部关系考虑,可由基础工程知识模块扩展到行业工程知识模块。从工程本身与外界环境关系考虑,可以重点关注环境工程知识模块。基础工程知识模块是相对各生产行业工程而言,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等。由于工程行业分类众多,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如农业、建筑、通信等工程,作为工程素质教育切入点,激发非工程类学生的兴趣。

按照认知规律和非工程类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目标,各模块可设计工程技术基础、典型工程技术应用实例和工程新技术三个层次,教学功能分别是解决工程认知的基础问题,接触工程实际和了解典型行业及生活中的工程技术应用,了解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

对于知识模块,教学内容的细分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特点以及各非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来选择。

4.非工程类学生的一般工程能力和初步经验

非工程类学生的一般工程能力,应包括对工程现象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初步工程经验可让学生介入典型的工程行业载体,进行动手实践和体验而获取。

四、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实施途径的探索

在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改革的呼声以及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共同影响下,一些高校开始探索非工程类大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实施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探索的实例和分析

理论课方面,通过开设“机械工程导论”、“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目的是让非工程类学生了解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非工程类学生的数理基础知识欠缺,很难理解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

实践环节方面,通过安排非工程类学生进行生产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等,目的是让非工程类学生掌握一些初步经验。然而由于教学内容不符合非工程类学生的兴趣等原因,非工程类学生往往只看热闹,得不到相关工程经验。

针对诸如此类经验和问题,浙江理工大学在全校的非工程类专业开设了“工程素质认知实践”课程,将工程基础知识学习和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受到非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喜欢。如汽车发动机的认知教学过程,首先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然后让学生动手拆装发动机,最后让学生进行知识和实践的总结,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机械结构。

2.有效开展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的建议

笔者认为,非工程类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需要从系统设计和组织、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强化软硬件教学条件、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着手。保证非工程类专业工程素质教育环节的实施,切实提高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的质量。

(1)高度重视、整体设计。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将非工程类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纳入专业培养总体方案,处理好与专业教育模块之间的关系,构建全新的培养方案。可以采用两种办法:一是根据前述的工程素质教育结构设计开设工程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在课程类型上作为必修课程管理,制定质量标准,明确考核要求,但必须科学灵活,适合本课程的特点和实施的实际情况;二是鼓励部分学生以个人兴趣选修工程类课程,成绩计入工程素质学分。

(2)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工程素质教育内容广,而学时有限,常规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能力只能是通过实践得到的,知识是通过理论学习得到的,所以工程素质教育课其性质既不能作为单一的理论课也不能作为单一的实践课,需要摸索寻找理论和实践二者最佳平衡点。但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按实践环节分散、管理模式开放比较理想,即安排若干学期且每学期内分散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具体项目由学生自选。

(3)强化软硬件教学条件。首先,根据工程素质的内涵,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系,精选内容编写教材,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系统的工程知识基本体系;其次,调动学校内的相关力量,统一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建设好工程素质教育基地,尤其是利用校内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质资源(有条件的利用校外资源),提供更多的工程素质教育实践项目,以使学生在工程能力上得到培养;再次,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也是新事物,需要统一落实师资培训,理解教学要求,完成教学大纲,编写电子教案。

(4)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非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必须以工程实践为基础,以提高工程问题观察、动手和思考能力为宗旨。所以工程理论知识教学要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现场教学,辅以理论铺垫;关注学生动手,在学生不能动手时采取教师示范或多媒体辅助演示。

(5)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学生的参与,改革的成效需要学生的支撑。学生首先要理解学习工程素质课程的意义;其次,必须了解课程的特殊性,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善于用耳倾听,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手体验,用嘴表达;改进学习方法,提倡边实践边研究;还需要与指导教师积极沟通,学会与同组学生协同学习。

参考文献:

[1] 高鸣. 管析高等工程教育的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1):37-38.

[2] 刘少雪. 21世纪工程素质教育刍议[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111-114.

[3] 王雪峰,曹荣. 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9-23.

[4] Moses, J. Engineering With a Big E: Integrative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Long Range Plan 1994-1998[Z]. School of Engineer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4.

[5] 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团. 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 赴美考察报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1):7-14.

工程教育范文6

我校在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加强了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同时,运用“农远工程”设备,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及当地群众进行有效的服务,真正做到“立足教学,服务三农”。现就我校对农远工程的建设及运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农远教育工作的管理

我校经过认真研究,挑选了两名有技术、有责任心的管理员。负责全校的农远工程管理,我校的设备、耗材无任何意外损失。另外我们每节课都有交接记录和使用记录。另外我校自筹资金建立了校园网,现在运行良好,不仅满足的教学的需要,还同时满足了在校教职工的需要,在校居住的教师基本上每家都安装了网络,从而为学校信息技术的普及发挥很大的作用,也促进了农远工程建设。现有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内装卫星IP接收机,投影仪,中控),光盘播放室两个,另外会议室还安装了网络电视设备,利用网络电视不但可以接收到电视节目,同时还可以收听观看专家教授的讲座,通过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师可以从远程教育中快速地获取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始教师们对远程教育资源不熟悉、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比较陌生,致使资源的利用质量不是很高。随着培训活动的开展和不断深入,教师逐渐地认识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会迅速拓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时空界限,迅速地了解到国际国内的教育信息,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帮助自己更好地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学到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能促进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快地转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同样也使教师尽快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二、注重培训,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能力。

有了优质的资源,不等于就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关键还在于能够把优质的资源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在技能要求上,要求45岁以上老师组掌握常用的操作方法,对中青年老师组则要求掌握计算机、Internet、卫星IP广播接收的基本知识、技能,同时具备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在内容安排上,重点培训“如何利用光盘播放辅助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光盘播放开展校本教研”、“如何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加工,与学科教学整合利用”等。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我校广大老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有了足够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价值所在,对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

三、强化应用,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学校的教学教研拓展了空间,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应用平台,为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课程取向的转变,原有“单打独斗式”的教学研究已经陷入了困境,以往的校本教研活动,由于受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往往以“说、上、评”为主要形式开展,这样的研究运转模式抑制了教师的创新精神活动,比较缺乏理论上的引领,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创新。通过光盘播放让教师观看课堂实录、优秀课例、专家点评,从光盘播放中了解新课标精神、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

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做好开路先锋。活动中,我们有时先上课、听课,再组织观看光碟,把自己教师的课与名师的课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时让教师先看案例,然后立即指导实践操作。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校本教研的质量,对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探索,提高了我校的科研水平。

我校十分强调远教资源对“三农”的服务工作。为此,我校间周开展一次“远教服务三农”的主题讲座。该讲座由我校“远教工程”管理员负责。主要为即将出门打工的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劳技培训等,同时在学生中扩大宣传,积极、主动、无偿地为在家务农的学生家长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信息与技术及市场行情。对不能到校的学生家长进行散发传单的形式提供相关服务,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由部分教师对邻近学校的农民提供上门、免费服务。另外,学校充分利用赶集天,帮助对农民生产中的疑难进行排忧解难。

四、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反思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把我校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特别是如何结合我们学校自身的实际,将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加工,更有效地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受益者和探索者,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通过远程教育不断地改进、更新,它在农村中小学中的应用一定会越来越广泛、一定会有一个美好而光明的前景!在不久的将来,“天上一颗星,地下一片网,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的美好愿景将会成为现实。我们坚信,在远程教育工程的推动下,我校的教育事业必将会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周边农民也将越来越多地惠泽于“农远资源”,生活也会不断改善与提高。

上一篇税源经济

下一篇雨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