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范例6篇

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

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范文1

基本判断之一:数字经济将助力定盘中国经济前行新方位。发展数字经济,发挥其优势和特征,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增强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平等参与的发展环境,从而推动践行我国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我国经济的新发展。

基本判断之二:数字经济将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首先,数字经济将推动消费需求加速释放。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越发广泛地融入居民生活。其次,数字经济将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快速应用与发展,数字技术开始融入到传统产业之中,引领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再者,数字经济将促进新兴业态培育汛蟆J字经济领域不断孕育出新模式新业态,倒逼传统行业领域的变革,打破贿的产业发展格局,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点。

基本判断之三:数字经济将推动构筑中国经济竞争新优势。全球产业与经济竞争愈发激烈,各国家和地区莫不抓紧机会构筑自身竞争优势。我国人口基础大、单位数量多,市场规模大,能够构筑起数字市场优势;网络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移动互联网发展全球领先,能够构筑起数字基础优势;网民的数字消费意识强,对新模式、新业态的接受程度快,能够构筑起数字观念优势。综合来看,数字经济将推动构筑中国经济发展与竞争的新优势。

面向2017年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展现出七方面趋势:

一是数字经济内涵外延将持续陕速扩展。当前全球对数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全球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等已非昔日可比,诞生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和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可以说,今天所说的数字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新数字经济”。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认识的提升,数字经济的内涵将进一步创新。

二是需求增长将鼓足数字经济发展动力。从消费层面看,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期,数字消费又是消费的重点。从产业层面看,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期,大数据正成为与土地、劳动等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正在引发新一轮制造业变革,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技术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将加快向传统行业渗透切入,产业升级需求将孕育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创新层面看,数字经济将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领域,具有规模的智力资源、资金资源将涌入数字经济领域,为其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三是政策创新将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后金融危机时代,各个国家都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力,试图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也在近两年持续推出了多个规划、指导意见,以加快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未来,国家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将推动相关产业政策的创新,从而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的发展环境。

四是数字经济发展将加速完善保障支撑。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需注重配套保障建设。在基础保障方面,将进一步推进宽带网络升级、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发展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在创新保障方面,将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步伐,推动数字技术与各领域的协同创新,打造公共创新服务载体,优化创业创新孵化空间。在安全保障方面,将加快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强数据资源和用户信息安全防护。在统计保障方面,将探索建设适应数字经济特点的统计体系,使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可见、可观,为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鼓足干劲。

五是数字红利共享机制建设将加速推进。要实现共享发展就要让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实现普惠性释放,为此需要推进打造相关机制,比如数字就业促进机制、数字技能提升机制、数字精准扶贫机制、数字政府强效机制等。

六是数字经济与资本的关系将更加密切。信息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已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它与资本的关系更加密切。

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范文2

关键词: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

一、数字经济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数字经济的内涵

“数字经济”这一术语最早是在1996年DonTapscott撰写的《数字经济:智力互联时代的希望与风险》中出现的;是在1998年美国商务部了《新兴的数字经济》报告将“数字经济”的提法正式成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及经济社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的内涵和范畴进一步扩大,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给出了一个权威的定义,指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是G20对数字经济的界定,得到了各方广泛认同。数字经济时代,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也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也会因人类过度依赖技术的发展而给自身安全造成极大的风险。这是数字经济相比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真正内涵体现。

2.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

不同经济术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当下迅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体现出主要特征如下。第一,快速迅捷性。数字经济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互联网的发展推进,无线网络、云计算、云储存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和推广,使得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各种经济活动信息可以快速地呈现于线上,缩短了距离,节约了时间,加快了速度。第二,强力渗透性。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依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经济”OFLiaoningEconomy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有着极高的渗透性,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农业、工业扩张,出现了三大产业之间界限模糊、相互融合的趋势。第三,生产消费直接性。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经营者与消费者在经营循环链条上的位点不同,具有不同层次构造。而网络的发展,使得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从而降低了传统的中间商层次存在的必要性,节省了时间,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第四,经济可持续性。数字经济离不开网络的发展,通过网络,供需双方能方便合理分析市场,发现什么方面短缺,什么方面过剩,什么方面影响生态环境,选择必要的经营方向,合理消耗有形资源,降低加工成本,降低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的整治成本,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信用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1.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此概念反映的信用人(受信者)比较广泛,不局限于金融机构借贷中形成的信用人,符合了本文涉及的中小企业的概念范围。企业发展中面临许多风险,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如企业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因市场变化出现产品滞销、因资金周转不灵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等种种原因,导致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信用风险的发生严重一点可能直接会断送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发展中不可以忽视的风险。信用风险,对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存在,是他们的共性。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灵活性、随意性、目标不准确性、规模小无力性、道德偏差性等原因,会加大信用风险。在如今“数字经济”时代,加大信用风险的这些原因还会存在,信用风险亦然潜在。

2.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

企业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及其他风险。信用风险是最重要的一种风险,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投资者首要参考的目标,也是企业交易资金顺畅流转的重要保证。企业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客观存在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人的思维与行为的不确定性,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必然导致违约即信用风险的存在,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能消除。二是实体间的传染性。经济的发展在实体之间具有链条性。实体一方出现信用问题,很可能会导致下一个或几个实体的经营困难或破产,从而导致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整个信用秩序的紊乱。三是管理者与信用风险具有相关性。中小企业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由投资者即所有者自主决策与管理,企业所有者的话语权在日常经营和重大决策中占最重要的地位。这是自主灵活的一面。不利的一面,这种管理方式缺乏必要的制约和规范机制,企业管理者个人的信用观念和信用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用,企业的信用风险与管理者个人素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四是信用风险具有可控性。有经营就必然蕴涵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能消除的,但并不意味信用风险不可控制,该风险可以通过控制降到最低。信用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应该去探索研究风险的可控性,为企业后续长久发展规避风险。

(三)数字经济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数字经济”是一个时代、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上,演绎万象。数字经济本身与信用风险不是因果关系,信用风险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就已经存在。而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时代,在发展中,信用风险依然存在,只是会变因演绎,演绎的手段可能不同、演绎的多少不同而已,就需要法律手段要更新了。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中小企业特征分析

信用风险经济发展中,各类企业并存。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大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有着不同于大企业的特征,潜伏着一定的信用风险。特征之一,资产规模小,资金薄弱。这是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企业类型划分作为中小企业应具备的根本标准。“资产规模小,资金薄弱”特征,是中小企业不利的一面,意味着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经济业务品种少,经济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存在潜在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尽管处于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依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具有强力渗透性,会助推经济,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信用风险。但是作为信用风险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能消除。特征之二,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这个特征,从有利的一面看,便于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具有决策与执行的快速性,及时抢占经济的有利点。有利有弊,决策与执行的快速性,意味着实现的是少数人的意志,意味着考虑得不周全,意味着潜藏着信用风险。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生产力,优秀的规模队伍才是维护最佳信用的基础与动力。数字经济的发展,固然能提高员工的生产力,但只要有人在,就有信用风险,人员越少,信用风险越大。特征之三,经营决策灵活,市场反应灵敏。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人员少,自然具备着在经营决策上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能较快地调整经营方向、调整产品结构,收效较快,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会助推决策灵活性与市场反应灵敏性。从另一角度看,中小企业的决策亦然依赖于少数决策者的判断能力,存在着决策失误的风险,也就自然存在着信用风险。特征之四,更多关注细微市场,专营某细小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其往往会关注于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微产品市场,专营于某一细小方面。这个细微方面,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会更容易分析发现。不利的一面是细微产品经营取向的选择仍然取决于人的意志,细小方面的市场仍然具有竞争性,细小方面选择的决策依然存在取向失误的风险,存在着信用风险。特征之五,科技创新较快,生产取向小型化、分散化。科技创新,是指工业企业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具体活动。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上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发展,二是向着小型化、分散化发展。产品生产小型化、分散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利的一面,科技创新伴随着一系列原因形成的信用风险,系列原因包括人才问题、技术应用问题、资金问题、市场问题等等,都会导致信用风险的潜在性。

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范文3

论文摘要:数字娱乐产业作为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研究分析,在分析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战略。并针对重庆市在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措施。

数字娱乐狂潮正席卷着整个世界,并已成为当今信息产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新兴产业。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研究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数字娱乐产业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值点,西部地区如何缩小与我国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已成为政府部门所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于数字娱乐产业涉及的各个层面,以重庆直辖市为例,对西部地区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十一五”建设期间的数字娱乐产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对如何提升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1.数字娱乐产业与知识经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趋势。信息技术不仅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推动力量,而且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先导和支柱,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综合实力的标志[1]。 随着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加速发展西部数字娱乐产业,是重庆和西部省区顺应时代潮流,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1.1精神文明需要发展数字娱乐产业

可持续的发展大局要求各个产业的发展更加有效、敏锐,其中也包括数字娱乐产业。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娱乐产业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大起大落的现象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其兴衰已经不仅仅是数字娱乐产业本身的、局部的、行业的事情,而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速发展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是“十一五”建设中数字娱乐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有力推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助于确保重庆及西部省区城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施。

1.2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因此传统经济的增长不具有持续性。而信息产业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靠知识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一个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可节约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产业,具有可持续增长的特点。加之,其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形成新的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势必大力加快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因此,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民族文化品牌

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现代产业区别于传统“行业”的一个本质特征[2]。正是在这种对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追求中,才使文化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是数字娱乐技术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产业。当代数字娱乐业发展的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文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创意文化产业”建设热潮,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纷纷提出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之都”等战略性的口号,“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兴建[3]。加快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建设步伐,有助于推动打造西部省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西部省区的影响力。

2.重庆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1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重庆市正面临世纪性的发展良机。设立直辖市后,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十一五”规划以来,重庆市不断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建设力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目前重庆市已拥有较雄厚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实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精良的科研设备。如今数字娱乐产业作为新兴的一项科学技术与文化并进的产业,其发展的潜力很大。

2.2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随着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其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例如宏信软件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游戏开发平台及引擎,在游戏和动画制作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朝华数字娱乐有限公司,集数字娱乐和文化传播于一身,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引擎whale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最大的sp运营商,先后推出了重庆复生记、天极夺宝奇兵等无线游戏,并通过天极无线平台投入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同时,重庆市拥有众多的高新软件园、电子工业园,目前在重庆大学城正在兴建重庆数字娱乐动漫基地,基地将建立产业孵化园,创办动漫杂志和专业网站,筛选塑造大众喜爱、具有商业价值潜力的动漫形象,开发动漫产品。可见,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加速发展的大环境已初步形成,并成为带动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2.3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正在改善

重庆市具有良好的数字娱乐产业链基础。重庆市具有完整的出版发行机构,也有著名的信息类门户网站——天极网,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基础。在衍生产品设计和制作领域,重庆本地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库,为游戏和动画衍生产品提供了大规模生产的条件。重庆是长江中上游信息中心,凭借其通信和互联网发达的优势,为数字娱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如开发大量高水平的基于电信的增值服务[5]。另一方面,重庆与国际上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来渝投资的外商日益增加,客观上促进了重庆地区国际文化交流。因此,在数字娱乐领域可以较容易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快速引进国际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市场运作手段,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目前,重庆本地已有部分企业与国际著名游戏开发企业展开合作,这将促进国际产业界深入了解重庆,关注重庆经济发展,并为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4高校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重庆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高等院校云集。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每年将培养大量的信息类和艺术类专业人才,为数字娱乐业游戏和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满足数字娱乐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重庆市拥有的各类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经费收入及支出均为西部地区领先水平,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核心发展力,重庆市的人力成本相比北京、上海等地更为低廉,可人才质量毫不亚于东部发达地区。因此重庆完全具备大规模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的人才基础和智力资源。

2.5制约因素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紧密结合经济和智力资源优势,在发展数字娱乐产业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宏观区位中远离经济技术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利于对人才的吸引;多数企业对数字娱乐高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还较差,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风气还有待进一步浓厚,数字娱乐产业兴起的宏观环境还有待改善;知识产权的观念较为陈旧,技术成果转化还比较困难,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企业普遍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未能有效地采取大公司战略,强化产业链的优势作用,导致竞争力较弱。

3.发展战略与对策措施

3.1发展战略思考

针对上述情况,发展战略应立足于:以政府指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区、大学城、软件园及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大力提高数字娱乐企业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民族文化品牌意识,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娱乐技术产品,发挥本土区域经济科技和生产力布局优势,因地制宜,构建重庆乃至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动力基地和示范基地,调整和优化当前经济结构,促进数字娱乐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3.2对策措施建议

3.2.1完善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数字娱乐企业集群化发展。数字娱乐产业主要是由数字娱乐企业和数字娱乐技术产品组成,而数字娱乐开发基地则是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6]。近年来,国内各地兴起了一股动漫热,许多地方都搞起了动漫产业基地或动漫园。重庆市正在建立沙区大学城数字娱乐动漫基地、九龙坡区美视动漫产业及教学基地等一系列的动漫基地。重庆市应在动漫业不断完善的同时,积极拓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途径,结合重庆本地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全国数字电视系统的建设。对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提出以下两点措施:

(1) 目前重庆市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主要放在招商引资上,大部分的开发区和技术城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该地区密集的高校资源和科研基础建设成果尚未很好的充分利用。今后应该在已有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开发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众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快数字娱乐科技园区的建立和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不断拓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途径。

(2)采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施“集群化战略”。目前重庆本地数字娱乐企业还基本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没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字娱乐产品,也还没有本土大型数字娱乐集团性企业。因此,应逐步扩大企业集团的范围,对成员企业进行整合,以资本为纽带、以数字娱乐园区为载体,逐步实现研发、运营的一体化机制。

3.2.2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如何完善城市形象是重庆市政府不断思考的一大问题。重庆市的形象宣传近几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巴渝文化”、“红岩精神”形象的树立,让“新重庆”这块投资热土持续升温。而企业作为城市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其企业品牌是城市形象的视觉窗口,实施“品牌战略”是塑造“新重庆”城市形象的必然手段。数字娱乐产业作为重庆市“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数字娱乐领域的孵化器,起着政府与企业沟通桥梁的作用。重庆市应采取城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与城市形象提升的互动模式。大力推动“十一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想,抓住重庆本土特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选择“数字三峡”、“数字红岩”、“数字磁器口”等具有重庆历史文化特色的精品工程,树立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形象和品牌,为整个重庆的产业化进程增值,使数字娱乐产业成为重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2.3转变企业赢利模式,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产业规模。数字娱乐企业作为数字娱乐产业重要的“孵化器”,风险投资尤其对地处西部的重庆来讲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重庆应该抓住本土人才智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加强政府对动漫及数字娱乐产业的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比如动漫业,应从高附加值的动漫延伸领域获利,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本土原创作品,吸引外资,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重庆市应尽快在香港、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与当地数字娱乐企业展开合作,并建立商业合作促进中心,逐步将重庆本地数字娱乐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当中;加深与国际产业巨头的合作,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承接国际游戏和动画制作的外包业务,并形成一定规模,带动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版权合作或者转让的形式,开始向海外市场出口自行开发或制作的游戏和动画产品,打造民族数字娱乐品牌。

3.2.4以科技为导向,以人为本,实现重庆及西部地区数字娱乐领域价值增值。以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为依托,在高校及企业生产研发基地的发展基础上,开展数字娱乐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基地环境和条件建设,将已有的制作研发机构进行统一规划与整合,初步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人才培训中心及体验实训中心,打造多层次、高水平的西部数字娱乐产业研发、培训一体化的基地,并在基地的建设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开发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同时采取“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争取国家“863”、“十一五”等攻关项目的立项研究。鼓励自主创新,使重庆成为数字娱乐领域的核心地区。

3.2.5完善数字娱乐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化实质上包含了两个层次的任务:第一层次是将数字娱乐技术成果商品化,数字娱乐商品产业化,数字娱乐产业国际化;第二层次是利用数字娱乐业的研究成果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实现产业信息化[6]。目前重庆市数字娱乐企业和产业化基地的发展,没有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很好的结合,数字娱乐产业的辐射和扩散作用远没有发挥。因此,今后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应该在继续抓好产业化基地,高新区、开发园以及数字娱乐企业和关键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数字娱乐产业链的结构优化。以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为中心,建立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链条,形成一条由数字娱乐产品的研发、生产到产品的市场营销,再到形成版权的授权,最后到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的完整的产业链条模式。通过行业间穿插,使数字娱乐产业链条得以扩展和延伸,开拓数字娱乐产业市场。

3.2.6强化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在企业与文化间发挥调节作用。针对目前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中,技术人才优势仍不明显,投资环境培育还不佳,产业链整合不尽完善等问题,政府应强化其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科研机构搞好转制工作,找准市场定位,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与金融环境的改善以及造就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家等途径着力营造有利于数字娱乐产业科技转化的社会环境。营造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的自主调节能力,必要的时候弥补市场缺陷,如给出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加快数字娱乐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工作,增强对数字娱乐技术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数字娱乐产业也属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必须以强大的文化资源为后盾,这就需要政府在企业与文化之间发挥适当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是没有优秀的产品导致中国的动漫不景气,实际上这与市场的开拓、策划也有一定的关系。企业和政府不重视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未能满足动漫受众审美心理和消费需要才是主要差距。例如,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动漫业,特别是动画片,说教味太浓,作品缺乏新颖的创意[7]。政府在这方面应该适当放开,让企业慢慢成长起来,积极鼓励民族文化数字娱乐的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品牌。

3.2.7构建数字娱乐公共技术服务及支撑平台。美国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平台化运作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关键;产业平台建设与风险投资结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加速器[8]。近年来,在市场巨大需求的牵引和政策的扶持下,重庆从事数字媒体产品开发的企业和团体迅速增加,但存在着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脱节,企业和市场脱节,技术与产业脱节的现象,无法支撑数字娱乐产业有效发展。对于高投入的数字娱乐产品开发而言,显然企业开发资金有限,若有标准化、高性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供利用,则可把有限资金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和创意中去。其次,通过平台的建设,可为重庆数字娱乐创业团队提供工作和发展环境,避免人才外流,也就保证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庆市应通过集成和开发数字娱乐产品生产流水线的软、硬件资源,打造该市的数字娱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重庆市数字媒体中小企业、创业团队软件平台租赁服务以及增值技术服务,通过资源共享,降低数字娱乐产业的进入门槛,以促进数字娱乐产业的繁荣;该平台还可利用自己所处“产学研”交集点的优势,为企业提供顾问咨询、技术指导和培训,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加快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化,并推广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及高级产业人才培养。通过重庆数字媒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提高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的技术水平、开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使重庆本土数字娱乐精品大幅增加,为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重庆市沙坪坝区软科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禹.科学的发展观和信息产业的地位及作用[j].通讯世界,2004,17:15-19。

[2] 王文博.发展高新技术促进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兰州商学院报,1999,15(4):31-34.

[3] 李思屈.数字娱乐、营销传播与民族品牌[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32-33.

[4] 卓武扬.网络游戏产业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54-55.

[5] 叶绿.中国移动数字娱乐服务业现状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4:2-4.

[6] 张素娟.数字娱乐产业新的“组合拳”[j].中国电子商务,2005,11:36-38.

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范文4

新兴市场新一轮金融震荡

在美联储继续缩减QE的大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央行政策调整、中美两大经济体经济数据不佳成为本轮新兴市场震荡的直接诱因。1月22日,阿根廷央行为了保住持续减少的外汇储备宣布放弃干预汇率,导致阿根廷比索出现大跌。而此后的1月份中国汇丰PMI数据不及预期,美国1月ISM制造业指数也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引发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减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忧虑。

新兴市场货币抛售潮蔓延,东欧国家货币走软。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南非兰特、俄罗斯卢布等在短时间内大幅贬值,并纷纷创下近年来的新低。其中阿根廷比索自年初以来贬值幅度接近20%,土耳其里拉继2013年下跌17%之后,在2014年1月仍然创新低。这一轮新兴货币抛售潮不仅蔓延到南非、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等经济体,东欧诸多新兴经济体也受到殃及。乌克兰货币格里夫尼亚兑美元自2009年2月以来首次跌至9:1的水平,匈牙利、波兰和捷克等货币汇率也出现大跌。

新兴市场股市下跌带动全球股市走软。自1月13日以来的近四周时间内,新兴市场MSCI指数最大累计跌幅逾6%,一度创下6个月来的新低。新兴市场股市的下跌也波及到了发达市场,美国三大股指、日经225指数在2月初纷纷大跌。根据彭博数据,由于新兴市场的动荡行情,自年初以来至2月5日,全球股市市值蒸发了逾3万亿美元。

新兴市场资金外流趋势未改。根据国际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的数据,进入2014年后,投资者从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基金中撤资的趋势愈演愈烈。自年初至2月5日,新兴市场股票基金流出资金达186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13年全年152亿美元的流出规模。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已经连续15周资金净流出,打破了2002年创下的连续14周净流出的纪录。据摩根史丹利称,这15周内,资金流出总额高达333亿美元,是自2011年8月以来规模最大的资金大迁徙,也是史上第五次资金大规模外流。

两轮新兴市场金融动荡有何异同

近一轮新兴市场金融动荡与2013年中期相比,就相同点而言,引发两轮新兴市场金融动荡的外因均为美联储退出量宽政策,而根本性的内因则是新兴经济体自身存在的脆弱性。

首先,美联储退出QE引发全球资本流向再平衡是导致两轮新兴市场动荡的重要外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为度过危机实施量化宽松,美元廉价融资大举涌现,使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繁荣又延长了五年时间。IMF研究表明,自2009年美联储QE推出以来,新兴市场的累计资本流入接近4万亿美元。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缩减QE规模的预期,导致美债收益率大幅走高,美元的实际利率上升也自然而然地降低了新兴市场“套利交易”的吸引力。随着美联储去年12月宣布逐渐减少资产购买规模的决定,美元流动性收紧及利率上升的前景更加明确,廉价资金流入新兴经济体的过程发生根本性逆转。去年夏天以及今年初部分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和股票遭到抛售,从实质上看是对全球流动性过剩及新兴经济体资本长期净流入的修正和纠偏,是全球货币和资本的再平衡。在这一点上,导致两轮新兴市场震荡的外因是相同的。

其次,新兴经济体自身的脆弱性是主要内因,也是根本原因。2013年中期在新兴市场金融动荡中首当其冲的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主要是由于这两国的经常账户和财政“双赤字”问题突出。而位于新一轮风暴中心的阿根廷和土耳其,既有经济基本面的问题,又有内部特殊性,特别是一些政治原因使得危机化解更加复杂。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恶性通胀是阿根廷经济痼疾,其真实通胀率高达30-40%;土耳其通胀、经常项目逆差情况亦令人堪忧,2013年土耳其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高达7.3%。除了经济基本面不佳以外,土耳其近期国内反腐风暴引发政治动荡,致使投资者担心政治冲突将对土耳其未来的商业前景、投资环境、经济增长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而引发资金集体外逃。

两轮新兴市场金融动荡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受到冲击的经济体有所不同。在2013年夏天的新兴市场动荡中受到巨大冲击的印度和印尼,为抵御资本外流,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依然上调了利率,并开始进行拖延已久的结构性改革。目前印度经常账户赤字有所收窄,财政改革也有所推进。马来西亚等其他遭到投资者攻击的国家则大幅削减了补贴,并通过对进口时间的调整改善了贸易状况。在最近一轮新兴市场动荡中亚洲新兴经济体只受到轻微影响,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巴西等亚洲以外的新兴经济体成为市场动荡冲击的主要目标。近一轮新兴市场动荡中受冲击最严重的国家有几个关键特征,一是外汇储备不足且经济基本面恶化,如阿根廷;二是对外贸易严重失衡,如土耳其和南非;三是大宗商品出口国,如巴西和俄罗斯;四是国内政权不稳定引发政治动荡,如土耳其和乌克兰。

局部风险点的间歇性爆发或难避免

美联储今年逐步退出量宽政策无疑将使新兴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但新兴市场内部分化较为明显,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型新兴经济体虽然经济放缓但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一些中小型经济体因自身脆弱性而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我们认为,随着新兴市场国家采取系列应急措施稳定市场并辅以推进结构性改革,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演变成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局部风险点的间歇性爆发将不可避免,一些中小型经济体的资产泡沫可能被挤破,需要重点警惕。

1.2014年新兴市场面临不利挑战,但整体增长仍将略有改善。IMF副总裁朱民近期列出了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四大不利变化:全球金融环境收紧;中国增长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际贸易疲软。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除以上挑战外还有一点值得新兴市场关注,即欧元区的调整――经常账户大幅转向盈余,以及随之而来的净资本流入,将使得新兴经济体难以承受资本流入“急刹车”的后果。

为了应对这一轮来势汹汹的资本外流和金融动荡,多个新兴市场当局出台系列措施阻止汇率暴跌(如阿根廷央行为提升外汇储备而对商业银行外汇资本比例设限),南非、土耳其和印度还纷纷采取了紧急加息措施,其中土耳其央行1月28日一次性加息425个基点,幅度之大令市场吃惊。但在经济增速下滑、通胀高企、资本大量流出及汇率贬值的多重挑战下,新兴经济体愈加面临政策上的两难困境。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印度央行行长拉詹所言:要么让汇率下行并承受通胀风险,要么提高利率来捍卫货币,并承受经济衰退的风险。就此来看,新兴市场面临的政策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唯一可能的解就是通过有效的结构性改革来推动经济增长,但这恐怕在短期内又难以实现。

尽管面临内外多重不利挑战,但在发达经济体经济好转带动外需回升、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温和等因素下,亚洲、撒哈拉以南等新兴市场区域有望在2014年实现稳健增长,并带动新兴市场整体经济增长的改善。根据IMF2014年1月的最新预测,预计2014年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率为5.1%,高于2013年4.5%的增长率。

2.新兴市场将延续内部分化趋势,“脆弱五国”风险突出。虽然新兴市场总体上面临着美联储缩减QE带来的巨大挑战,但由于新兴经济体各自实力的强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同,因此在2014年仍将延续内部分化趋势。外部融资依赖度较强、经常账户逆差较高、外汇储备规模不足的国家,经济滞胀问题突出、财政赤字大的国家,以及大宗商品出口国、国内政权不稳的国家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根据以上特征综合判断,除了巴西、南非、印度、印度尼西亚及土耳其等“脆弱五国”(Fragile Five)风险较大外,乌克兰、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也十分脆弱。而中国、韩国、马来西亚等自身状况相对较好的国家表现会更为稳定。

我们可以根据新兴经济体在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来判断其在应对资本外流、抵御金融风险方面的脆弱程度。

首先,外部融资依赖度。如果一国经常账户存在巨额逆差,再同时面临资本外流的冲击,那就十分容易导致货币贬值、国家信用风险陡增,从而引发债务危机甚至金融危机。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土耳其等“脆弱五国”均面临着大规模的经常账户赤字。土耳其、巴西和印尼的经常账户赤字在2013年继续扩大,其中土耳其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重高达7.4%。南非的经常账户赤字占比也超过6%。印度尽管有意改善经常账户赤字占比,但2013年赤字占GDP比重仍处于4.4%的高位。

其次,外储规模。相比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当前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外汇储备状况更好。但仍有一些低储备国家,如土耳其、乌克兰、阿根廷和南非等,由于外储规模有限,使其在抵御外部冲击方面缓冲不足。截至2月10日,不包括商业银行存款,土耳其央行只剩340亿美元外汇储备,仅够覆盖该国0.29%的短期债务,成为高盛追踪的14个新兴国家中外储最少的国家。另据IMF数据,截至1月7日,乌克兰、阿根廷和南非的外汇储备规模分别为187.6亿美元、248亿美元和415亿美元。阿根廷因外汇储备急速下降已经放弃干预汇率,乌克兰也被外界猜测于最近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南非的外汇储备仅相当于其GDP规模的12%,不足以覆盖贸易赤字和债务。

第三,经济基本面的健康程度,特别是通胀水平的高低。一些新兴经济体同时面临着经济疲软和通胀高企的“滞胀”困境,如果处理不好抑制通胀和刺激增长的关系,很可能导致投资者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强,从而加剧资本外流风险。根据彭博的数据,2014年1月,印度、印尼的通胀水平均高于8%,而巴西、土耳其、南非、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也都在5%以上。阿根廷的官方通胀水平在10%,但实际的通胀水平可能在30-40%,另一拉美国家委内瑞拉2013年的通胀率更是飙升至50%,完全陷入恶性通胀境地。这将使得相关经济体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更加不堪一击。

第四,财政赤字状况。对于财政赤字高企的国家而言,以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空间有限,经济下滑缺少必要的政策缓冲,导致经济衰退风险更大。若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叠加,形成突出的“双赤字”问题,则引发金融动荡的可能性更大。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双赤字”比较严重的有印度、越南、巴西、波兰、罗马尼亚、乌克兰、立陶宛、土耳其等,其中亚洲尤以印度为最。

第五,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依赖度。新兴市场国家从经济结构来看主要分为两类:制造业出口导向型国家,如中国、东盟等,以及资源出口导向型国家,如南非、俄罗斯、巴西等。总的来看,2014年欧美经济回升,有利于制造型国家,而美元走强、能源革命、新兴经济体增长中枢下移使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不利于资源型国家。

第六,政治稳定性。2014年共有多达12个新兴市场国家将迎来选举,特别是南非、印度、印尼、巴西、土耳其等等海外融资需求最高的“脆弱五国”也面临大选,在外部环境变化较大且自身经济动能迅速降温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在选举年面临的政治风险更加升高,同时也给其经济金融稳定性带来较大的变数。

中国应警惕市场传染效应

在美联储退出QE引发新兴市场金融动荡的过程中,作为新兴市场重要成员的中国客观上难以独善其身。新兴市场经济放缓及市场动荡将主要从贸易和信心两方面影响中国。

首先,中国受到的来自贸易渠道的影响总体可控。从中国2013年出口情况来看,G3(美日欧)经济体占中国全年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39%(见图5)。2014年G3经济体有望实现危机以来的首次同步回升,对中国出口的拉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兴经济体增长疲软的不利影响。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由出口主导转向内需为主和外需共同拉动,净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较前期减弱,甚至在2013年呈现出负向拉动效应。因此,新兴经济体通过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形成的负面影响总体而言是有限的、可控的。

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范文5

1以规模较大的国有老字号作为战略性资产重组的实施主体。

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在《2006老字号发展报告》中指出,许多老字号企业,尤其是条件较好的老字号企业,存在产权不清晰,特别是国有色彩较浓重的问题。很多老字号企业原是纯国有股份的,在体制改革后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老机制老弊病老问题套牢了“老字号”,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行“二次改制”。从理论与实践来看,战略性资产重组比较适合于这些规模较大的国有老字号企业。因为这类企业改制影响面大,涉及大量的职工安置问题、无形资产问题、债务转移问题等等,不宜以其他投资主体将国有资产完全取而代之。而如果以这些规模较大的国有老字号企业作为战略性资产重组的实施主体,就可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吸引其他社会资源的进人,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切实增强企业生命力。

2以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作为老字号战略性资产重组的基本导向。

资产重组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但由于我国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完全依托市场进行资产重组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在资产重组的起步阶段,还需要由政府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政策措施来规划、组织、协调和推进资产重组工作。但政府推进要与企业自愿相结合,防止出现政府干预下“拉郎配”式的资产重组,因为此类的资产重组不仅不能使企业真正摆脱困境,而且很可能拖垮原来效益好的优势企业,有其名而无其实,违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资产重组从根本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首先,市场经济运行是按照供给和需求,即竞争与价格来决定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就要求经济主体资格必须独立化。老字号企业必须摆脱行政的直接干预,成为市场主体,进行自主的经济活动。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化,这是其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则。只有在公平的市场条件下,才能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水平,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因此资产重组应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前提,而不应通过弱化市场环境来维持或提高老字号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应该以老字号企业自身实力和品牌优势为基础,吸引企业外资产,而不应以追求高风险中资本市场的高效益为目的,去进行资产重组;应该从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和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出发,增强老字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吸引非公经济的加入作为老字号战略性资产重组的主要目标。

对于资本,人们往往看到它只是“钱的投入”;对于资本结构,人们往往也只看到是各个出资人的“钱的比例”。其实,除此之外,各个投资者的身份、状况和价值取向形成的关系,才是资本的深层结构问题。企业资本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不仅要注意股东之间股份数量的比例和这中间的权力制衡,还要注意资本后面各投资主体的特点和价值取向,使它们的结合能够形成优势互补,通过资本的整合达到更广泛的各种生产和市场要素的优化组合,才能使企业生成新的竞争力,形成理想的资本结构,在发展中显出其优势。实践证明如果仅在国有资产内部进行资产重组,那么原有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国有企业巨额资产所应拥有的潜力和活力难以释放出来,对企业效益的改善收效甚微。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要从整体上突破,就要按市场需求重新组合有关联的资产,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资产组合体,由此有效地吸引非公经济参与国有老字号的改制。从体制内让集体、私人等多种经济成分进人国有老字号,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优势互补,能够促使非公企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以非公经济对市场经济固有的“亲和力”以及对各个层次生产力水平的“粘合力”形成先进的生产力,盘活国有老字号闲置的存量资产、闲置的人力资源,形成资源集聚效应,使国有老字号焕发生机,实现国家、社会、职工和企业共赢。同时若用参股式股份制形式,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也是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为了从深层次上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各级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代表,在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其所出资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要大力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逐渐杜绝单个企业内部各二、三级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国有资产持股的比例不宜太高,在发展过程中国有股权需要适时减持。这不仅有利于核实资产,防止资产虚增化,而且可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二、老字号企业战略性资产重组应注意的问题

老字号企业进行战略性资产重组,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在体制改革的同时完善机制建设。

1把握适度规模。

老字号企业资产重组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资产的扩张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是,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也不是好事,规模大并不表示实力强,规模经济并不等同于经济规模。一些企业简单地将经济实力、经营业绩与资产规模画等号。认为只要有了“规模”,也就实现了规模经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从资产重组的整合过程来看,各要素的叠加结果可能因要素的优势相加而加强,也可能因为优势相抵而减弱。企业规模大小受本行业技术特点、产品需求量、原材料、能源供应及其他生产资料等要素的影响。一味地扩大规模,由于违反了行业、部门、企业规模的合理界限,反而会降低企业的效益。从生产能力看,当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规模扩大的比率时,扩大规模是合理的;当产量增加比率与规模扩大的比率相同时,应停止规模扩张,当产量增加比率小于规模扩大比率时,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从管理效率看,如果企业规模过大,或层次太多,就会增加协调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难度,大幅度提高组织费用,致使规模不经济。因此,企业规模应是适度规模、有效规模,即企业达到最好经济效益所具备的规模。

2转变经营机制。

战略性资产重组不是一个简单的仅限于股权的体制改革问题。如果仅仅是资本的“国退民进”而不触动经营体制的转变,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字号存在的诸多矛盾。在改制中,必须坚决、彻底防止“改制不转制”的现象。体制改革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转制才是目的。转制就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机制和科学管理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老字号的体制改革必须要与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相配合,以形成发展的合力。如果我们把体制改革比为阵痛,那么机制改革就是长痛,只要企业持续经营,它就会不间断地对企业经营产生持久影响——影响到企业的成功和失败。资产重组后,企业的规模扩大,更需要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巩固改制的成果,从而带动老字号企业健康、稳定地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范文6

    关键词: 数字付费电视 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

    自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家庭影院(HBO)开播以来,付费电视在国外己经存在了30多年。数字付费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一种成熟、普遍的商业模式,成为发达国家电视业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步步深入百姓生活,我国模拟电视时代的光环在渐渐退去,可以说“中国的电视也已过了而立之年”。

    一、数字付费电视的定义

    数字电视(DTV)数字电视的概念则相对于传统的模拟电视,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把电视节目转换成为数字信息,以码流形式进行传播的数字形态,综合了数字压缩、多路复用、纠错掩错、调制解调等多种先进技术。数字付费电视=数字电视+付费电视在很多发达国家,在模拟电视时代就有了付费电视频道。付费电视(Pay TV)付费电视是相对于免费电视而言的,在我国仍是个新事物。付费电视特指的是“付费节目和付费频道”,是除有线电视维护费用之外的,通过收费来选择节目服务。数字付费电视就是“数字电视+付费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收看电视期间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而不受到广告的干扰,使人们由被动收看变为主动选择。数字电视与模拟技术相对应,从技术特征讲是指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接收的全过程都采用数字技术。与原来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高清晰的电视画面,可与DVD相媲美;有优质的音响效果,伴音更趋逼真;有抗干扰功能,数字电视受其它电器的干扰很小,因此画面稳定。以前,我国没有付费电视产品,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付费电视用户。随着数字技术的使用,很多模拟的付费电视改用数字播出,就成了数字付费电视频道。数字电视广义上讲是技术概念,付费电视是商业概念,“数字付费电视等于把数字电视和付费电视的优点全部集中起来,使我们坐在家中可以享受高品质、个性化的电视节目。

    二、数字付费电视的现状

    在十几年前,数字电视之于中国电视业的转型和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业主管部门和从业者来说还没有概念:仅仅在五年前,“数字电视”这个概念还仅仅处于信息技术讨论层面;而在今天,无论是国家广电总局及各级广电主管部门,还是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甚至普通市民都在关心和议论“数字电视”的影响和发展问题。目前中央和各省的卫视节目已近50套,加上各省各市的其他节目,基本节目已超出了60套,同时,总局已批准开办68套数字付费电视、9套数字广播节目,还有几十套数字付费节目正在审核。为推进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加快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根据《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国家广电总局日前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今年要达到主要城市将普及数字HDTV的商用播出,北京奥运会将以数字HDTV方式向全世界转播;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中部地区地(市)级城市和大部分县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到2010年,要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即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到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西部地区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中国付费广播电视是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而发展的。目前,在49个经济实力较强、有线电视网络基础较好的重点城市,数字化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数字机顶盒推广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付费广播电视频道的推广、销售工作也已经启动。目前,49个试点城市中已经有41个启动了整体转换。如杭州己经提前完成了市区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成为继青岛之后实现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城市,并打算在两年半时间内实现70万有线电视用户“模转数”的整体平移,并在2008年全部完成杭州市的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

    三、数字付费电视的前景

    在广电总局提出的“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的主题下,数字付费电视目前发展趋势良好。随着中央电视台数字付费频道的正式开播,我国付费电视将正式进军电视消费市场。从2002年到2015年,国内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由400亿元扩张到5000亿元,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规模将达到2050万台,其中蕴藏的市场机会超过万亿元。而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的数字电视必将得到长足发展,由此带动的产业链市场价值更是以千亿元计算。数字电视将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不仅仅是技术革命,而且将带来广播电视运营体制管理方式以及用户收听收看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甚至对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上海数字付费电视的用户已超过3万户,短期内有望突破5万户,全国到去年底城市数字电视机顶盒用户达200万,SiTV的数字频道信号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的3000万用户,其中数字付费电视全国用户达24.5万,每套节目的市场平均价位则在30元/月。但这个数据与全球数字付费电视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据知名的咨询机构In-Stat/MDR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的数字付费电视用户数为6100万,预测到2008年用户数将新增4000万,并有望在今后几年实现高额赢利,2008年全球这一市场收入将达到700亿美元。

    数字电视可以为家电企业带来新的机遇。有人预计,数字电视可以为家电企业带来至少两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这么巨大的产业规模无疑会刺激中国经济的旺盛发展。新技术产品通常具有宽裕的利润空间,这对于利润越来越薄的家电行业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这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事情政府当然不会不考虑,不会不关心。中国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还非常低下。因此,在市场条件下,政府应该负责的是,为行业的发展制定公平合理的规则,充分调动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就中国的现状来看,尽快打通电信和广电之间的壁垒已成当务之急。数字电视本身就是融合了电视和电信技术和业务的崭新行业。如果这个壁垒不被打破,内容服务商的积极性就提不高。接入服务商应该致力于扩大覆盖面。只有覆盖面扩大了,付费数字电视的规模才有可能大起来,你的服务才有竞争力。电信也好,有线也好,千万不要满足于自己目前这种行业内的垄断。壁垒迟早要打破,竞争早晚要进来,因为这是市场的要求。投资商一定要有耐心。每个投资商都希望尽快得到回报,但是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周期。媒介产业基本属于投入资本高,回报周期长的一类。

    参考文献:

    [1]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