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

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勤俭节约的相关规定,通过开展节约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县师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优良社会风尚。

二、活动主题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争做节俭小公民。

三、组织机构

为推动节约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县教育体育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为成员。

四、主要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节约教育。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深化“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教育活动,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价值观,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的活动主旨,让勤俭节约形成意识,融入习惯,成为自觉行动。

2、全面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把节约粮食教育作为节约教育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务求实效。每所中小学、幼儿园都要制订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并真正落到实处。寄宿制学校尤其要加强营养餐改善计划管理工作,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普遍设立“学生文明就餐监督员”,提倡小份多次管饱的文明用餐方式,确保食堂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通过努力,彻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让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

3、全员参与勤俭节约体验活动。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组织学生开展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到节粮、节水、环保等方面的社会实践基地,观察了解节粮节水节能的知识和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组织开展餐饮消费、办公用纸、家庭用水等情况的社会调查。城市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可进行校园种植养殖,建立“学校+农户试验田”,坚持“绿色证书”制度,让学生获得劳动的切身体验,认识到粒粒皆辛苦,从而真正形成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五、主要措施及要求

(一)充分认识节约教育的重要意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勤俭节约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影响家庭和社会,关系到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强节约教育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二)建立健全学校节约教育制度。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在学校管理各个环节体现节约要求,自觉抵制奢侈浪费行为。要编制学校年度节约计划,推广使用节能的照明、采暖、电教等设备设施。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细化勤俭节约条款。

(三)加大节约教育宣传力度。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利用校园网、广播、电子显示屏、校报、板报等宣传阵地,组织节约教育专题报道,形成宣传声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此次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县教育体育局将把开展节约教育效果显著的学校树立为学习楷模,将其典型经验和做法在全县推广交流。

(四)加强节俭行为的评价考核。各中小学和幼儿园要将节俭行为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评价办法,将学生日常节俭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评优评先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学生“节约之星”争创活动,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参与节约行动。校长、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

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范文2

一、发挥榜样作用,做勤俭教育的践行者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家庭中,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在学校里,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榜样作用呢?笔者认为,在教师中,就要做教师的榜样,不比穿戴比奉献,不比浓妆艳抹比爱心,不赌不醉比慷慨,不挥不费比勤俭;在家庭中,就要做孩子的榜样,勤俭持家,孝敬老人,节制奢侈消费,鼓励孩子攒下零花钱与贫困生结对子,奉献爱心;在社会中,就要做公众的榜样,环保出行常坐公交,不光顾高档酒店,餐桌消费剩菜打包;在学生中,就要做学生的榜样,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建立助学基金,参与农活感受“粒粒皆辛苦”,慰问农村贫困户等等。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做勤俭教育的第一践行者,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挥德育课堂作用,做勤俭教育的引导者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备课时要科学设计、合理安排、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教育。思品课和劳技课是对学生进行勤俭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思品课学生可以从思想上体会到勤俭光荣、浪费可耻,通过劳技课学生可以从行动上体验到“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三、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做勤俭教育的参与者

主题班(队)会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班主任要及时掌握本班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开展以勤俭为主题的班(队)会,提高学生的勤俭意识。也可以开展演讲比赛、书画展、文艺演出等第二课堂活动,在展示学生特长的同时使其受到勤俭教育。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眼目睹铺张浪费、骄奢淫逸的现象和后果,受到心灵的震撼,借此教育学生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多花一分钱、不浪费一张纸,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范文3

一、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让幼儿懂得节俭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节俭的道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诗歌、游戏等形式,有目的地渗透在日常教育之中,让幼儿感知与体验。如结合话题、节日,通过每天的晨谈,有目的地与幼儿交流,或有意识地让幼儿扮演“小小宣传员”,把节俭知识传播给家人。

二、家园合作让幼儿理解节俭

让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理解节俭的真正内涵,单一的教育效果并不显著,必须通过家园携手、通力合作才会取得好的效果。有些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偏重于智育,忽视了对幼儿节俭方面的教育,例如有的家长因为自己小时受过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受苦,所以对幼儿在物质方面的要求无条件满足,有时甚至奢侈。其实无论家庭条件多优裕,还是要防止和克服奢侈、浪费现象的发生。对此,建议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父母率先做到勤俭节约

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习惯要先从父母做起。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幼儿就会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如果父母知道节俭、不浪费,幼儿自然就能学会勤俭节约;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铺张浪费,总是在吃穿等方面与他人攀比,幼儿自然也学会攀比。为此,父母必须为幼儿树立节约的表率,从点滴小事做起,同时把握爱幼儿的方式与尺度,坚决克服溺爱,不要满足幼儿过分的“物欲”,这样,幼儿才会逐步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理解节俭的真正内涵。

2.让幼儿不浪费食物和学习用品

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习惯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幼儿小时候就教起,不能等到幼儿浪费的习惯已经养成时再让他改,也不要有小事情无所谓,只要不浪费大的东西就可以的想法。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因此,家长要严格要求幼儿不浪费食物,吃不完的东西留着下次吃,在外面吃饭、点食物的时候要按自己的饭量来确定,不能什么都要,最后浪费;在学习时不浪费纸张和铅笔等学习用品;生活中衣服、鞋子能穿就行,不和他人攀比。

3.让幼儿在尝试挣钱中懂得勤俭节约

让幼儿学会节约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其直接参与财富创造的过程,学会自己去挣钱,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这样幼儿在生活中就不会大手大脚了。如让幼儿做家务赚零花钱,挣钱不是目的,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手段让幼儿明白钱是怎么来的,体味到挣钱的不易,在消费时不铺张浪费,同时也让幼儿在挣零花钱的过程中体会父母赚钱的辛苦,节约开支,懂得感恩父母。

4.让幼儿看到祖辈是怎样生活的

父母的行为可能对幼儿的感触还不深,但父母可以让幼儿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多接触一下,从他们身上看老一辈人是怎么样生活的。祖辈们大多都经历过穷苦年代,他们更能做到勤俭节约,幼儿通过和他们接触,听一些早年间祖辈是如何生活的故事等,触动幼儿对铺张浪费现象有所反省,进而做到节约。

三、通过游戏让幼儿践行节俭

幼儿最喜欢游戏,为了让幼儿懂得节俭并付诸行动,创设特定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去体验、去行动。如开展角色游戏“小吃店”“娃娃家”,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投入游戏,以爸妈等角色身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节俭,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又如幼儿在玩电动玩具游戏时,发现玩具不动与电有关,进而引出话题“电从哪里来?”在幼儿的交流讨论和教师的启发教育中,幼儿得知:电是发电机发出来的,要经过很多程序,才能发出强大的电,每度电凝结着发电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电,有了电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要节约用电,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这样的游戏无形中增强了幼儿节约的意识,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践行节俭。例如洗手时他们看见水龙头没关紧会主动关紧;吃饭时不掉饭粒,保持桌面干净整洁;知道节俭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节俭。

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范文4

勤劳节俭既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是当前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而勤劳节俭作为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前景却不容乐观。尤其是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一代,他们正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因此现在“老调重弹”,有其相当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宏观背景

在公益广告中,有一句广告词说的特别好: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虽然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我们的生活水平取得了普遍的提高,但我国现在的国情仍是人多而物不博。我国的国土面积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但我们的资源还是相当匮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指出: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我国现在发展水平还很低,人均GDP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还需要大力迅猛发展。中国人口却已占全球1/5,高峰将达16亿或更多,而主要资源耕地、水、能源、各种矿产按人均计,都列在世界最后列。另外,中国的环境也不容许这样消耗下去。这种资源的短缺又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低效使用并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只有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是惟一的出路。

但与此同时,在很多时候,我们见到的恰恰是与之相反的现象。根据有关资料,2004年全国餐桌上的浪费竟然高达600亿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我国当前的国情,在西部老少边穷地区还只是处在刚刚达到温饱、向小康艰难前行的时期,600亿元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而这一数字在2005年又上升至800亿元,可见浪费之大。

曾经主席有过这样的话:“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而眼下,将浪费视为与贪污同样是犯罪的人不太多了。而将浪费视为可耻之事的世风也在大大弱化。于是,有的人也就不再将节约视为美德、大德,视为君子、仁人和真正大智之士的重要标志。殊不知勤劳节俭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真正的德才兼备者,可敬品格之一便是以廉俭为荣,以奢糜为耻。

(二)微观背景

正是由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误导,使得我们的许多青少年也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是老调重弹,早就没有了必要。当前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吃饭时挑三拣四,剩下的饭菜要倒满满几大桶;教室里随处可见丢弃、弄坏的铅笔、橡皮、圆珠笔、尺子等文具;学生离开教室常常忘记关灯、关电源,浪费水的现象也很严重,学生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珍惜。殊不知艰苦奋斗不仅对老一辈很重要,对青少年一代更为重要。

另外,家庭教育的不重视,父母将教育重心全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勤俭节约等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当前的一大问题。许多家长都表示认识到培养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等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也承认在家庭教育中都普遍缺乏对这些传统美德的重视,结果导致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珍惜眼前的一切,铺张浪费成了习惯。但家长同时也无奈的表示在当前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不得不把孩子的学习当成重中之重,因而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内只得有所取舍;另外,当前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祖辈、父辈又都吃过苦,由于现在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大多数家庭远离了往日的艰苦生活,经济状况较好,都想好好照顾孩子,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孩子”,而且现在生活富裕了,勤俭节约也没有以往那么必要了,家长(特别是祖辈)出于疼爱,对孩子的要求几乎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甚至供过于求;更有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一定不要浪费,而自己却肆意挥霍。现如今很多家长自身不重视节约,滋生了攀比、从众、追时髦、喜新厌旧等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缺失家庭节约教育的孩子又怎能体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必要呢?不懂得勤俭节约的父母,怎么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勤俭节约呢?

由此可见,开展青少年节约教育在当前是十分迫切和需要的。怎样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们要好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生活条件较好的大城市,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一代!

二、开展的研究

根据目前情况,开展全民教育,树立节约观念,实为当务之急。总书记担任中央总书记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率领中央各级干部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重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重温的教导,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八荣八耻”的口号,其中一条就是: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提倡全民节约,反对浪费。

由于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塑造人格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节约教育的主课堂。因此,配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也与此同时在全市各大、中、小学校园内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我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年龄特征的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

配合学校的活动,我在班中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具备节约意识,从“小”养成节约的习惯。这里的“小”不仅仅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而言,也是指我们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从小处入手培养学生把节约意识渗透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为了能更好的开展节约教育,我多角度、多线条入手,探索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1、重视认知教育,课堂教育、教学渗透节约意识

根据《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的民族精神教育应遵循坚持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原则,我在语文、思想品德、好习惯养成教育等课程中,挖掘文本资源,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入手,研究将节约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方式。其中,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取得了较大效果。

如:《品德与社会》第五册第一单元“人人有需要”中有“需要有不同”,“需要与付出”“需要有哪些”“学会取舍”“劳动满足需要”等几课,都能从中找到联系,进行节约教育。再如:第二单元“学会购物”中有“价格秘密多”一刻,通过让学生做一份家庭购物统计表的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明白如何合理的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节俭的观念和科学的理财观。最后一单元中“我们制造了多少垃圾”及“垃圾减量大行动”等课,则使同学意识到垃圾的危机,养成主动勤俭节约的习惯。

2、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制造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1)创设情境,开展主题活动,制造节约氛围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围绕“节约小卫士,漂流集宝藏”为主题的,贯穿一学期的系列主题活动。创造一个“节约小卫士”不幸漂流到大海上的故事,让每个学生都以节约小卫士的身份,在海上“节约集宝藏”,比一比谁能节约下最多的水、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能在海上坚持得最久,最后在学期末“找到陆地上岸”,如果不努力,就有沉到海底的危险。同时贴出了评比表,在表上记录“漂流集宝”的情况。活动内容包括每月定下一个“节约集宝”的主题大目标,再围绕大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

如:九月“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制作“节约水和电,我有好办法”小报,在班会课上交流节约的好方法,并选举代表成立监督小组,监督学生在校用水、用电情况,及时提醒不注意的小朋友;十月“节约每一粒饭”,制定班级记录表,把每天吃剩的饭菜称一称,记录下分量。还要张贴光荣榜,让大家学习每天都吃得干干净净的学生;十一月“节约每一分钱”,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小统计活动,比一比谁最会合理使用零花钱,在课上开一个交流会;十二月“节约每一张纸”,搜集资料说说纸的来历和原料,明白到节约纸张就是保护树木,同时开展比赛,比比谁最会节约用纸,不随意浪费、乱涂乱画、乱撕、乱扔纸张;一月召开“节约小卫士、漂流集宝藏”表彰大会,通过召开中队主题班会,总结活动内容,同时通过活动反映出学生的节约意识与习惯有无提高,表彰表现出色的“节约小卫士”。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研究,本班大部分同学较开学初相比,节约意识已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节约的习惯。通过制作交流节约水电的小报,同学们知道了我国现在面临的危机,监督节水节电的小组组员也能每天按时到岗,作好纪录;通过称剩饭的活动,班级里吃饭挑食、浪费的现象也有所进步;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制作的家庭购物单,也明白了科学理财,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而为节约纸张设计的节约角”,不仅使同学养成了节约每一张纸的习惯,而且懂得了怎样为垃圾分类。

(2)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培养做节约的小主人意识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们班四个小队围绕节约分别在各自的社区里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各不相同小队活动。其中有向社区居民宣传节约用水的,他们自己设计了口号,制作了标语,向居民进行宣传;有在小组组员之间进行节约用电比赛的,纪录下一周的家庭用电情况,进行评比;有制作调查表,去小区附近饭店进行饭菜浪费现象调查的;有在小区里以“保护环境、减少垃圾”为主题的减垃圾活动的等等。这一系列形式丰富、有趣新颖的小队活动,都是围绕节约这个大主题,设计小的活动内容来展开的,有的活动还持续或间断连续进行,贯穿一学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们从客观上被要求养成节约习惯转变为主观上要求别人来节约,自己以身作则作榜样,这一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为学生形成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主题班队会的开展,巩固各项活动的效果

本班围绕节约主题,针对班级里出现的较大问题,结合十月“节约小卫士”主题――开展了“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为主题的班队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明白了各种粮食所含有的营养价值,懂得了均衡膳食,不挑食,节约粮食的道理。在第一学期末,还召开了“勤俭节约,从一做起”的主题队会,以文艺汇报演出的形式,通过小品表演、资料收集等途径,反映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思想交流。

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范文5

一、孩子不懂得节约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节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孩子大手大脚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不懂得节约,折射出成年人不良的行为方式。在我们身边,不乏出手阔绰的父亲和随手倒掉饭菜、扔掉物品的母亲,他们的行为自然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节俭、何为“粒粒皆辛苦”。父母常常在生活细节上不注意节约,不能做到爱护物品、一水多用、人走灯灭,孩子又怎么能真正明白处处节俭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我们成年人的行为,反思我们的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讲,“粒粒皆辛苦”是背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远离劳动使孩子对“辛苦”一词没有亲身的体验,这是导致他们浪费的另一个原因。家长除了以身作则外,还要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实际劳动,体会父母辛苦挣钱的不易,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辛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发自内心地理解节约的含义。

2.学校教育的缺失

据了解,目前节俭教育的力度随着年级升高而递减。幼儿园的教师经常教育孩子们节约用水,讲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在小学低年级曾开过“养成节约美德”的主题班会;而在小学中高年级只是偶尔开展节约水电的宣传活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专门的节约教育内容,班会等活动也很少以“节约”为主题。不少被认为节约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也大都侧重于节能环保教育。

二、让孩子明白节约的重要性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是对财物的合理分配,节约是珍惜劳动成果,是对劳动创造者的尊重。古人以勤俭为美德,认为勤俭节约的生活才是最值得提倡的生活。

对小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既能培养孩子合理分配财物的能力,又能锻炼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家长应教育孩子通过认识国情,理解勤俭节约的意义;要使孩子懂得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教育孩子懂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粮食的作用;教育孩子明白浪费是一种犯罪,是可耻的行为。

三、培养孩子养成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良好的习惯,需要从家庭做起、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小培养孩子的节约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必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1.善于启发引导

家长要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水平进行充分了解,结合孩子的知识和经验,从孩子身边的小事入手,在平易近人的谈话中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发现孩子有乱扔馒头、乱倒饭菜等浪费行为时,家长就要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谈话,让他们了解农民春耕秋收的辛勤劳动过程,学会爱惜劳动成果,改正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

2.树立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不仅要抓住孩子喜爱听故事这个特点,讲讲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节俭故事,如《的睡衣》《的板凳》等,而且要讲讲身边贫困孩子的生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剖析故事内涵,让孩子联系自己平时的行为并进行对照,从而启迪孩子的道德认知。

3.体验劳动艰辛

在平时,我们可结合劳动教育,指导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通过劳动实践和自我服务活动,使孩子体验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如农忙时节,让孩子去送秧苗、拾稻穗等,使他们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从而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4.学会变废为宝

我们让孩子学会善于利用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如,用易拉罐做花篮、将旧凉鞋剪成拖鞋等。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的练习和创造。

5.指导合理消费

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03-02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也代表着社会文明道德风貌。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大局意识。但是,目前在大学校园这个教书育人的场所,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节俭意识淡薄表现得较为明显。节俭是指有节制的控制开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节俭意识通常是指支配人的节俭行为的一种思维方式,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2013年,作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其节俭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其个体的发展,反映着国民素质的综合水平,对构建节约型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部分大学生节俭意识弱化问题,须引起高校、社会的重视和思考。

一、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的突出表现

部分大学生,经历了紧张而劳累的高考,进入大学后马上放松下来,离开了家长的监督和管辖,肆无忌惮地浪费时间,逃课、旷课等成为常事,把时间花费在看电影、玩网络游戏、看小说、逛街、网购、谈恋爱和与朋友聚餐等娱乐项目上,不仅浪费了时间,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考试挂科等后果,而且影响了学业,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极其不利。

1.对物质、资源的浪费

大学生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烟台大学的食堂保洁员自发的捡起学生剩下的馒头就餐,对大学生产生了心灵的触动,并且对自己的浪费行为感到惭愧,通过此事多数大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

大学生在校期间自己控制经济支出,由于学生的自尊心和攀比心理等原因对品牌服装、手机和电子产品、化妆品、名牌包等均有较强的购买欲,并且频繁更换,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甚至家庭困难的学生也不例外,不但增加了家庭负担,同时也助长了大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有着消极影响。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节约意识,认为节俭早已经过时,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时买来的学习资料还没有使用就扔掉了,对学习资源根本不爱惜。

2.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精神

目前,高校的校园里学习风气不浓。笔者到图书馆考察发现真正借书学习的学生不多,只有到临近考试的时候人数才会增加,临阵磨枪现象突出。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不肯吃苦学习,总想着不劳而获,助长了不正之风,更有人认为及格就可以了,多了浪费。论文抄袭现象屡见不鲜。个别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中也表现不积极,不愿意从事劳动。在研究方面,照搬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数据。毕业论文撰写方面,抄袭论文、不讲诚信的现象也很多。这样就扭曲了学术之风。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己任,踏实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以勤奋好学为荣,以好吃懒做为耻。

二、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的成因

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代表着我国广大青年的精神面貌,但屡屡出现的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问题。不得不给予高度关注。造成大学生节俭意识缺失的因素由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当等各方面因素组成。

1.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社会是由人与人组成的大群体,我们在社会上学会了成长和自我保护,社会上也有先进人物形象和道德模范事迹,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目标,但相上也有很多不良的风气,例如诱导高消费、个人炫富、奢侈拜金、个别官员等俭德失范现象,由此多种不良行为给社会大环境带来消极影响,大学生也不例外地被社会不良节俭风气所侵蚀,助长了奢侈浪费、互相攀比,且丢失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

2.学校因素的影响

目前,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实践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由以往的被动教育转变为双向主动性,体现了教育主体性质的提升。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部分高校比较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尤其轻视了对节俭品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并且高校在节约型校园的构建方面比较薄弱,缺乏节俭管理长效监管措施,对此不够重视。高校缺乏勤俭办学文化,在课程设置方面轻视了节俭教育课程的设立和考核,没有加大力度宣传和引导。

3.家庭教育不当

现如今在校大学生多为80后和90后,在家里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尤其是隔辈人的溺爱,造成大学生性格任性、自私自利。无论家庭条件好坏,家长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物质方面给予较多的享受,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顾及他人,更没有大局观念,严重缺乏节俭意识、奉献精神等。勤俭节约精神被淡化,甚至个别学生根本就没有节俭概念。

4.自身因素的影响

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偏移和单一,以及社会上不良理念的熏陶和影响,致使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除此之外大学生自控能力差,自尊心怕受到伤害,缺乏危机意识和对国情知识,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以自我享乐为主,缺乏大局意识。另外,当前大学生很少有从苦日子中过来的,体会不到节俭的真正目的,因此要加强引导。

三、大学生节俭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勤俭节约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需要祖祖辈辈不断的发扬和传承。当代大学生尤其要将节俭这一传统美德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并主动接受节俭教育和品德培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其中德育作为其他三者的动力和源泉,是教育的根本。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德育教育是基础。

节俭意识培养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部分大学生缺乏节俭意识。培养节俭品德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成才,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取向。大学生应该时刻保持勤奋好学和艰苦奋斗精神,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更要时刻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是提升个人素质的基础条件。

大揽全局,大学生的主流方向是积极向上的,能通过自身约束做到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生活中能够合理消费,为家长减轻了经济负担,有些同学能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或者参加社会实践,甚至有的同学把勤工助学赚来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种大爱精神,这样不但帮助了他人而且锻炼了自己,为走向社会提前奠定了基础。

但有些大学生节俭意识有待加强,甚至认为现处于生活优越的时代,没有必要进行节俭,并对身边节俭的人进行语言抨击和藐视,歪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走入了节俭误区。这种病态心理必须加以制止。

我国是人口大国,面临着物质匮乏和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我们必须选择节俭这条道路,所以,节俭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大学生节俭意识培养途径

1.提升教师素质建设,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建设节约型校园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分不开的,在校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高校应该鼓励教师身体力行从各个细节中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节俭本是小事,可以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细节中做起,学校应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节俭专题知识讲座和培训等,并如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将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中,使每一位教师都对节俭予以重视并履行其自身的职责,从而影响学生厉行节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

2.结合理论,丰富实践,鼓励行动

培养节俭意识,要另学生从生活的细节出发,自觉地监督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上不浪费,在学习中不偷懒,在物质上不攀比,有针对性的开展节俭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系列活动,并调动全员参加,对节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了解社会,践行社会责任,磨练个人意志,养成艰苦奋斗精神,并从中体会节俭的必要性。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塑造完美的形象。

学生定期为自己设定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坚定节俭意识并不断提升。通过社会实践,重温艰苦奋斗精神。只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在主抓专业知识的同时,学校要重视育人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作为其他课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并开设消费理财相关的经济课程,指导大学生正确支配金钱,珍惜资源,将节俭知识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中,在日常学习中不断提升节俭意识,对资源能源的匮乏具有危机意识,真正做到节俭伴我行,我要带头行的目标。

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能经济器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坚定信念,克服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

3.营造氛围,协同共进

首先,家长应该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消费中给孩子作出榜样作用,并且在给孩子生活费方面要有预算,控制年支出和月支出,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其次,学校方面要建立节俭长效监督机制,发挥学校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社会要加大节俭宣传和鼓励力度,狠打奢侈浪费之风,避免由于大学生的奢侈浪费行为引起的社会秩序不稳定,并与政府协调对学校周边等一系列娱乐休闲场所和高消费地带进行清理或取缔,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也代表着社会文明道德风貌。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大局意识。但是,目前在大学校园这个教书育人的场所,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节俭意识淡薄表现得较为明显。节俭是指有节制的控制开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节俭意识通常是指支配人的节俭行为的一种思维方式,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2013年,作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其节俭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其个体的发展,反映着国民素质的综合水平,对构建节约型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部分大学生节俭意识弱化问题,须引起高校、社会的重视和思考。

一、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的突出表现

部分大学生,经历了紧张而劳累的高考,进入大学后马上放松下来,离开了家长的监督和管辖,肆无忌惮地浪费时间,逃课、旷课等成为常事,把时间花费在看电影、玩网络游戏、看小说、逛街、网购、谈恋爱和与朋友聚餐等娱乐项目上,不仅浪费了时间,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考试挂科等后果,而且影响了学业,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极其不利。

1.对物质、资源的浪费

大学生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烟台大学的食堂保洁员自发的捡起学生剩下的馒头就餐,对大学生产生了心灵的触动,并且对自己的浪费行为感到惭愧,通过此事多数大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

大学生在校期间自己控制经济支出,由于学生的自尊心和攀比心理等原因对品牌服装、手机和电子产品、化妆品、名牌包等均有较强的购买欲,并且频繁更换,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甚至家庭困难的学生也不例外,不但增加了家庭负担,同时也助长了大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有着消极影响。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节约意识,认为节俭早已经过时,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时买来的学习资料还没有使用就扔掉了,对学习资源根本不爱惜。

2.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精神

目前,高校的校园里学习风气不浓。笔者到图书馆考察发现真正借书学习的学生不多,只有到临近考试的时候人数才会增加,临阵磨枪现象突出。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不肯吃苦学习,总想着不劳而获,助长了不正之风,更有人认为及格就可以了,多了浪费。论文抄袭现象屡见不鲜。个别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中也表现不积极,不愿意从事劳动。在研究方面,照搬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数据。毕业论文撰写方面,抄袭论文、不讲诚信的现象也很多。这样就扭曲了学术之风。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己任,踏实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以勤奋好学为荣,以好吃懒做为耻。

二、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的成因

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代表着我国广大青年的精神面貌,但屡屡出现的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问题。不得不给予高度关注。造成大学生节俭意识缺失的因素由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当等各方面因素组成。

1.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社会是由人与人组成的大群体,我们在社会上学会了成长和自我保护,社会上也有先进人物形象和道德模范事迹,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目标,但相上也有很多不良的风气,例如诱导高消费、个人炫富、奢侈拜金、个别官员等俭德失范现象,由此多种不良行为给社会大环境带来消极影响,大学生也不例外地被社会不良节俭风气所侵蚀,助长了奢侈浪费、互相攀比,且丢失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

2.学校因素的影响

目前,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实践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由以往的被动教育转变为双向主动性,体现了教育主体性质的提升。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部分高校比较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尤其轻视了对节俭品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并且高校在节约型校园的构建方面比较薄弱,缺乏节俭管理长效监管措施,对此不够重视。高校缺乏勤俭办学文化,在课程设置方面轻视了节俭教育课程的设立和考核,没有加大力度宣传和引导。

3.家庭教育不当

现如今在校大学生多为80后和90后,在家里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尤其是隔辈人的溺爱,造成大学生性格任性、自私自利。无论家庭条件好坏,家长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物质方面给予较多的享受,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顾及他人,更没有大局观念,严重缺乏节俭意识、奉献精神等。勤俭节约精神被淡化,甚至个别学生根本就没有节俭概念。

4.自身因素的影响

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偏移和单一,以及社会上不良理念的熏陶和影响,致使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除此之外大学生自控能力差,自尊心怕受到伤害,缺乏危机意识和对国情知识,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以自我享乐为主,缺乏大局意识。另外,当前大学生很少有从苦日子中过来的,体会不到节俭的真正目的,因此要加强引导。

三、大学生节俭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勤俭节约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需要祖祖辈辈不断的发扬和传承。当代大学生尤其要将节俭这一传统美德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并主动接受节俭教育和品德培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其中德育作为其他三者的动力和源泉,是教育的根本。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德育教育是基础。

节俭意识培养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部分大学生缺乏节俭意识。培养节俭品德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成才,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取向。大学生应该时刻保持勤奋好学和艰苦奋斗精神,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更要时刻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是提升个人素质的基础条件。

大揽全局,大学生的主流方向是积极向上的,能通过自身约束做到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生活中能够合理消费,为家长减轻了经济负担,有些同学能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或者参加社会实践,甚至有的同学把勤工助学赚来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种大爱精神,这样不但帮助了他人而且锻炼了自己,为走向社会提前奠定了基础。

但有些大学生节俭意识有待加强,甚至认为现处于生活优越的时代,没有必要进行节俭,并对身边节俭的人进行语言抨击和藐视,歪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走入了节俭误区。这种病态心理必须加以制止。

我国是人口大国,面临着物质匮乏和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我们必须选择节俭这条道路,所以,节俭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大学生节俭意识培养途径

1.提升教师素质建设,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建设节约型校园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分不开的,在校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高校应该鼓励教师身体力行从各个细节中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节俭本是小事,可以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细节中做起,学校应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节俭专题知识讲座和培训等,并如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将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中,使每一位教师都对节俭予以重视并履行其自身的职责,从而影响学生厉行节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

2.结合理论,丰富实践,鼓励行动

培养节俭意识,要另学生从生活的细节出发,自觉地监督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上不浪费,在学习中不偷懒,在物质上不攀比,有针对性的开展节俭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系列活动,并调动全员参加,对节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了解社会,践行社会责任,磨练个人意志,养成艰苦奋斗精神,并从中体会节俭的必要性。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塑造完美的形象。

学生定期为自己设定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坚定节俭意识并不断提升。通过社会实践,重温艰苦奋斗精神。只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在主抓专业知识的同时,学校要重视育人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作为其他课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并开设消费理财相关的经济课程,指导大学生正确支配金钱,珍惜资源,将节俭知识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中,在日常学习中不断提升节俭意识,对资源能源的匮乏具有危机意识,真正做到节俭伴我行,我要带头行的目标。

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能经济器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坚定信念,克服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

3.营造氛围,协同共进

首先,家长应该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消费中给孩子作出榜样作用,并且在给孩子生活费方面要有预算,控制年支出和月支出,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其次,学校方面要建立节俭长效监督机制,发挥学校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社会要加大节俭宣传和鼓励力度,狠打奢侈浪费之风,避免由于大学生的奢侈浪费行为引起的社会秩序不稳定,并与政府协调对学校周边等一系列娱乐休闲场所和高消费地带进行清理或取缔,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大学生要增强节俭意识[J].高校理论战线,2007,(7).

[2] 张济.大学生节俭教育的几点思考――从节俭人性内涵视角看[J].中国校外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