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分析方法范例6篇

消费者分析方法

消费者分析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会计; 治理; 核算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其产品和服务被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这里的消费者是指广义的消费者,既包括生活型消费者,也包括生产型消费者和办公型消费者;既包括个人消费者,也包括单位或团体消费者。企业只有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宗旨,与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培养庞大、稳定的顾客群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培养和留住庞大的顾客群体,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为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多管齐下,想消费者之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并做好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工作,真心实意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并做好相应的会计管理和核算工作。

一、消费者权益的内容

(一)知情权

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付款方式、耐用年限、优缺点及售后服务情况应当有知情权。企业必须如实制作产品说明书、广告和进行其他宣传工作,不得弄虚作假,夸大其辞,以便广大消费者能够辨别同类产品的异同点,决定是否购买企业产品。

(二)自主选购权

消费者有权在了解企业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条件,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充分的比较、鉴别,自主选购产品。

(三)索取凭证权

企业在出售产品和劳务时,应当主动向顾客出具产品的合格证、说明书、发货票、包修单等有关凭证,必要时还应当与顾客签订购销合同和售后服务合同,这些凭证和合同是消费者购货后获得售后服务、解决争端、保护自己权益的重要证据。如果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服务时未能提供或提供不全,消费者有权索取这些凭证,企业应当无条件提供。

(四)接受售后服务权

消费者在购买企业产品后的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产品质量或使用不当等原因,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或造成其他伤害,企业对此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在条件允许的地区,要负责送货和安装,对所有售出的产品要在一定期限内实行“三包”服务,即使超过“三包”期限或因用户使用不当造成损害,也应当提供维修服务(可收取工本费),让用户放心满意。

(五)损失索赔权

消费者在购买企业产品后,因产品质量和服务不当等原因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有权提出索赔要求,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损坏程度和给客户造成损失的大小,进行合理赔偿。

(六)建议权

消费者作为产品的使用者,最了解自己的需要和产品存在的缺陷,对如何改进产品常常有独到的想法和建议。因此,企业应当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允许和鼓励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消费者权益的治理

消费者权益的治理不同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治理,其他利益相关者一般与企业具有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利益相关者自身往往也是其权益治理的直接参与者,其权益治理可依据法定程序,通过谈判、签约、履约等形式进行规范性操作。而消费者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一般来说并不稳定,他们在企业权益的治理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一般是凭其对企业的印象和自己的爱好对各个企业的产品及其服务情况进行比较,作出选择。只有在其购买产品后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或遭受损害时,才主动与企业联系,提出维修、退货或赔偿要求。即使是与企业关系比较稳定的客户,当其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及企业信誉不再信任时,其反映往往也只是不再与企业续签合同、不再购买企业产品而已。

但消费者对其权益治理的这种被动地位和方式,并不意味着企业对其权益的治理不重要,失去了消费者,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企业必须对消费者权益的治理给予高度重视,深入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信誉,积极主动地做好售后服务和产品出现问题后的善后处理工作,切实维护消费者在企业中的各项权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保持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消费者权益治理与与会计方法的相关性

会计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者权益的治理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表现如下:

(一)会计信息是消费者权益治理环节所需信息的主要来源

治理消费者权益,需要及时取得充分可靠的与消费者权益相关的经济信息,企业管理所需信息的绝大部分来源于会计揭示,消费者权益治理所需的信息也不例外。会计不仅可以提供治理消费者权益所需的货币信息,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非货币信息;不仅可以提供量化信息,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非量化信息。

(二)会计指标是消费者权益治理效益的综合反映

消费者权益治理的效果如何,必将通过会计指标反映出来。如因维护消费者权益发生的成本费用、增加的收益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会计指标,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消费者权益治理的成本水平、收益水平和治理效果。

(三)会计方法可以为消费者权益治理提供方法支持

会计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其中不少方法可用于消费者权益的治理活动。如通过成本计算,可以获得用于消费者权益治理的成本费用数额;通过设置有关科目和账户,可以对治理消费者权益的成本费用和收益进行核算;通过会计预测和决策,可以对治理消费者权益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优;通过会计分析和检查,可以对治理消费者权益的成本、收益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等。

四、消费者权益的会计处理

消费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是指对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售后服务、进行善后处理、树立企业形象和信誉、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开支及由此带来的效益进行的账务处理。它包括以下内容:

(一)用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支出及核算

企业用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指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美观程度,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减少产品售后发生事故损失的可能性而发生的成本费用,一般在“管理费用”账户中列支。

2.检验成本。检验成本是指对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进行的测试、鉴定费用,一般在“管理费用”账户中列支。

3.内部故障损失成本。内部故障损失成本是指在产品售出前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导致的材料、零件、产品和劳务损失,包括废品损失、重复检验试验费用、停工损失、事故处理损失、产品降质降级损失。其中前三项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账户;事故处理损失可在“管理费用”账户中列支;产品降质降级损失不单独核算,其损失体现在经营损益中。

4.售后服务成本。售后服务成本是指企业在产品售出后对消费者进行跟踪服务所发生的费用,一般在“销售费用”账户中列支。

5.外部故障损失成本。外部故障损失成本是指由于售出的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导致企业发生的维修、更换、赔偿等项费用。包括退货换货费用、维修费用、仲裁诉讼费用、赔偿费用、商誉损失。其中前二项在“销售费用”账户中列支;第三、四项在“管理费用”账户中列支;第五项不单独核算,其损失体现在经营损益中。

6.宣传费用。宣传费用是指企业对其产品信誉和产品质量进行宣传所支付的费用,一般在“销售费用”账户中列支。

(二)因维护消费者权益给企业增加的收益及核算

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关系具有互动效用,企业在以消费者为上帝,尽最大限度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必然也会获得相应回报,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因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而增加的收益。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所谓不断创新,就是不断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着的消费需要。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的销售额和净收益。

2.因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而增加的收益。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需要,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因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而增加的收益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因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增加的收益。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销售额的扩大,从而增加企业收益。但如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有降价因素的影响,应将降价带来的损失额从增加的收益额中扣除。

(2)因价格上升而增加的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般不会把提高产品价格作为主要营销策略,但如果企业从满足消费者需要出发,大力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成为品牌产品,使产品供不应求,也可适当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

因维护消费者权益给企业增加的收益采用传统核算方法,直接记入有关收入账户。

(三)消费者权益支出与其增加收益的相关性分析

企业应当经常将用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支出与由此带来的收益进行比较分析,以观察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努力程度和效果。比较分析的指标有绝对数和相对数两种。如果企业用于这方面的支出过多,而效果并不理想,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看有些花费是否属于盲目开支,无的放矢。如果企业用于这方面的开支比较合理,由此带来的收益又比较理想,也当应进一步总结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赵玉忠.客户关系管理与顾客满意度[J].经济论坛,2006(19):79-80.

消费者分析方法范文2

关键词:消费券;内需;影响效应

中图分类号:F0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1--0074--04

一、相关观点综述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突破当前的经济困境,实现“保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措施,其中2009年初深圳、成都、杭州等地政府采取的发放消费券以刺激消费需求的“扩内需”的新举措也引起各方热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这种方式对扩大内需是否起作用上。一种观点认为发放消费券对扩大内需具有“乘数效应”,它能在短时间内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带动几倍于现金的消费量,同时这种集聚的购买力,能集中拉动产业链条上各个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内需市场的整体启动。一些部门和学者对乘数进行了估算,如据中投顾问数据调查显示,杭州市第一批消费券的跟踪统计中,2041万元的消费券带动了4207万元的消费额,拉动放大效应为2.06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也建议中国拿出1万亿元人民币消费券,认为1万亿消费券可拉动有效需求增长3.5%,而且如果控制在三个月内花完,根据4倍的乘数效应,可拉动有效需求上升14%。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发放消费券只带来一次性收入的增加,不会改变人们的收入预期,对拉动消费的作用有限,相反会产生替代效应,即人们会将消费券用于原定的消费计划,而减少相应数量的现金支出,形成对原有打算用于消费的现金的替代,结果社会消费总量并没有因此增加;而且消费券主要使用于流通链条的末端,并且受时间、范围的限制,即使有“乘数效应”,也是很有限的。相对于各方对消费券截然不同的学术观点,消费者对消费券的看法和态度也应是消费券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视角,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消费券对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影响程度,分析消费券对不同特征的消费人群的不同影响效应,对于客观地看待消费券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尝试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消费者对消费券看法的基础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从消费者角度反映消费券的使用效应,为相关理论分析提供实证证明,为找到更有效的、能更迅速拉动内需的方式提供参考。

二、问卷设计和数据获得

(一)调查目的和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有两个目的:一是分析消费券对消费者增加消费决策的影响程度,了解消费券作为扩大内需手段的有效性;二是分析消费券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影响效应,以评价实践中针对特定群体发放的消费券对需求拉动的效应。

按照研究目的,设计针对一般城镇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表,获取基础数据。问卷调查表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设定情景,了解消费者拿到消费券后的感受和可能采取的行动;第三部分,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的结论,列出影响消费者增加消费的9个因素,用X1-X9表示,X1为收入水平的变化,X2为政府发放消费券,X3为个人税负的变化,X4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X5为经济形势的变化,X6为利率水平的变化,X7为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X8为产品满足需求的程度,X9为满足消费的基础设施等的配套程度。每个因素赋予5种评价方式,要求被调查对象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在问卷的数据统计中采用李科特五点量表进行测度,5=非常重要、4=重要、3=重要性一般、2=不重要、1=非常不重要。

(二)调查对象和数据采集

本次研究以16~60岁城镇消费者为调查对象。2009年7月、8月分别在上海、杭州、宁波、福州、厦门的若干商场和社区进行随机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0份,回收率96%,剔除部分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50份,占回收问卷的95%。在有效问卷中,男性为284人,女性为193人。被调查者按年龄和月可支配收入(费用)分类的分布情况见表1。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为SPSS15.0。

三、实证分析

(一)消费券对消费者增加消费决策的影响程度分析

本文首先利用调查表第三部分的调查统计数据寻找影响消费者是否增加消费的关键因素,并分析发放消费券在其中的影响程度。由于调查表中的9个影响因素间存在相关性,需要使用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进行降维处理,找出关键影响因素。而且在对变量数据的KMO和Bartlett检验中,KMO值为0.730,表示变量间有共同因素,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值是619.497,其对应的相伴概率为0.000,也表明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有关系,进行因子分析是有意义的。

根据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表(主要数据见表2)提取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积贡献率达54.178%,说明这3个因子能反映了原变量大部分信息。为了得到比较明确的综合因子解释,采用方差极大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主要数据见表2)发现这3个因子所含因素的荷载系数都大于0.500,也说明这3个因子能很好地代表所解释的各个因素,因此这3个不存在相关关系的因子可以看作是消费者认定的影响增加消费决策的3个关键因素,命名为:供给影响因子、宏观环境与政策影响因子、收入影响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政府发放消费券和收入的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虽同属于第3个因子,但无论是因素荷载系数还是消费者评价的重要性评分均值都表明它对消费者增加消费的决策的影响最小。

(二)消费券对不同特征的消费群体消费决策影响的重要性比较

不同的消费群体由于特征的差异性,决定其是否增加消费的主要因素各不相同,其中消费券对于不同特征的消费群体的影响效应也不相同。受政府财力制约和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各地消费券的发放以收入、年龄为标准选择了不同的特定对象,如成都市将消费券的发放对象固定在2008年12月1日~12月20日前登记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乡重点优抚对象等三类人员;杭州选择了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退休职工以及中小学生作为发放对象。实践中的选择性做法使得有必要对不同收入和年龄人群的消费受消费券影响的程度进行实证分析,深入认识消费券的影响效应。因此采用单因素单变量方差分析方法(One-way ANOVA)来检验政府发放消费

券对消费者消费决策影响的重要性是否因消费者收入、年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别。

分析结果(见表3)显示不同收入组、年龄组Levene统计量对应的P值分别为0.209和0.664,满足方差齐性要求,适合进行方差分析;两组F统计量分别为18.458、34.460,对应的P值都为0.000,说明政府发放消费券对不同收入组和不同年龄组的消费决策影响的重要性存在差异。而多重比较的LSD检验结果表明这种差异存在于2000元以下收入组、10000元以上收入组与其他两个中等收入组之间,40~60岁年龄组与其他两个年龄组之间。结合各组的重要性评分均值(见表4)也可以看出政府发放消费券对2000~10000收入组的人群和40岁以下年龄组的人群的消费决策的影响比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及年龄在40岁以上的消费

(三)消费群体特征对消费券替代效应影响分析

消费券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发放消费券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大打折扣,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群体使用消费券都会产生替代效应,如果能对替代效应小的消费群体发放消费券,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发挥其对需求的刺激作用。因此,需要了解消费群体的特征对消费券替代效应的影响。

为考察消费券的发放是否对被调查者产生了替代效应,本研究在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设定了一个情景,假设被调查者能领到一份200元的消费券,设置2个选项了解消费者可能采取的行动,即(1)这200元消费券对您来说是节约了一笔既定的消费支出,原有的消费计划不会改变;(2)这200元的消费券使您改变了消费计划,增加了消费支出。以被调查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为因变量,其中,回答(1)视为有替代效应,设为“1”;回答(2)为无替代效应,设为“0”。引入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月可支配收入(费用)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似然比卡方统计量为310.454,对应的P值为0.000,说明模型整体是显著的;Cox―SnellR2统计量和NagelkerkeR2统计量分别等于0.431和0.578,模型拟合优度比较高;同时从表5的Wald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来看,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收入对是否产生替代效应的概率有显著影响;从回归系数的符号看,性别、年龄与产生替代效应的概率成正比,收入则成反比,这说明越是女性、年龄越大、收入越低的人群在消费券的使用中越容易产生替代效应。

四、结论与建议

1、消费券不是影响消费者的主要因素。从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因素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刺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是供给因素、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因素、收入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如果说供给因素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那么收入因素则制约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由人们对未来收支的预期决定,因此政府在特定经济形势下发放的消费券,由于对消费者来说不是一种稳定的、可预期的收入,不会成为消费者增加消费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其对刺激内需的作用有限。

消费者分析方法范文3

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分类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本文试图将其归类,认为可以划分为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也可以划分为外部线索方法与内部线索方法。现简述如下:

1.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

(1)定性方法。定性方法是指利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本质区别来划分,它的基础是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不需要进行定量分析。例如众多营销学教科书中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划分为求廉、求实、求名、求美、求新、求同、好胜、炫耀、便利和偏爱等类型。丁志华(2005)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和价值认知程度的不同,将消费者购买行为划分为价格型、价值型、忠诚型和便利型四类。李国庆(2006)根据品牌知觉中的涉入度、知觉品牌差异和享乐消费与实用消费这三个因素将消费者购买行为划分为冲动购买、习惯性购买、寻求多样化购买、忠诚购买、减少失调购买、影响购买、促销反应购买和复杂购买八种。

(2)定量方法。所谓的定量方法,就是利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数据资料,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技术,从而得到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类结果。

例如张干群(2004)对江苏三所大学的6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得到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八种类型:攀比炫耀型、市场流行型、他人主导型、张扬个性型、小心谨慎型、鲁莽冲动型、调解情绪型和勤俭节约型。

2.外部线索方法与内部线索方法

(1)外部线索方法。所谓的外部线索方法,指的是从消费者行为的外部观察,从而推断购买行为的类型。这类方法与定性方法较为相似,区别在于定性方法是以现有理论为标准来划分消费者行为,而外部线索方法则不一定,它或者以现有理论为标准,或者以经验为标准。例如在通用的市场细分方法中,根据地理环境、人口统计指标等将消费者划分为若干类型。

(2)内部线索方法。内部线索方法是指从消费者行为规律的内部入手,从而得到购买行为的分类结果。这种方法大多是定量分析,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定性分析,它的关键是从消费者的心理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张红明(2005)以心理结构的分化与组合过程及人的精神追求的阶段的区分作为标准,将消费体验行为划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成就体验、精神体验和心灵体验五类。王龙(2004)按照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以及需求表诉的强弱把消费者互联网购买行为划分为四类:确定型、偏好型、习惯型和简单型。总结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主张从外部线索入手,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分类。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摆脱对现有理论的依赖,直接分析消费者行为本身,这样得到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分类。围绕这个主题,本研究拟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量表设计。数据的收集将通过问卷调查这种方式,所以需要设计量表。量表采用里克特5级语义方法计分。量表的问项则通过查阅文献后确定,并经过初试后最终定稿。

2.样本抽取。一般考虑随机抽样,但是为了便于操作,可以考虑分层抽取样本。样本量应该大于500。

3.数据分析。这是本研究的关键。拟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就数据分析数据,得到聚类的结果。

4.结论解释。最后,针对因子分析的结论,结合实际进行解释。

三、实验数据

1.数据来源。刘金平、张松鹤(2003)进行的“汽车品牌跟踪研究”。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根据生活方式对汽车消费者进行分类。根据刘金平(2003)的报道,该项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沈阳、西安、厦门和大连共8个城市,并根据其代表性分配样本量,依次为441、390、391、329、304、131、131和248份。该研究设计了“汽车品牌跟踪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里克特式5级量表法计分。该量表根据生活方式的经典量表设计了45个问句。

2.数据分析。分半信度检验结果为:整体信度系数为0.8601,前半部分的α-系数为0.8105,后半部分的α-系数为0.8301。前十个因子的累计解释能力达到47.72%。这对于大样本、个体差异较大的测试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即决定抽取10个公共因子。为了使因子载荷较为集中,以便于公共因子发挥解释能力,对因子载荷实施最大方差旋转。

3.因子命名与解释。然后,根据各公共因子所代表的项目,对上述10个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刘金平(2003)指出,公共因子1代表条理性;公共因子2代表主导性;公共因子3代表个性化;公共因子4代表金钱导向;公共因子5代表广告认可;公共因子6代表休闲需求;公共因子7代表浪漫导向;公共因子8代表家庭导向;公共因子9代表非家庭导向;公共因子10代表实用性。这十个公共因子反映了汽车消费者生活方式的10种类型。相应的就可以将汽车消费者划分为10种类型。

4.讨论。因子分析的作用在于通过数据表面的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隐性结构。上述研究成果向我们证实了通过因子分析可以获得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类。

但是,因子分析的公共因子抽取与命名却是带有主观性的,所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该注意恰当把握。

消费者分析方法范文4

笔者认为,实训教学的设计必须围绕三个目标,即“消费心理学”的专业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根据“消费心理学”课程特点及其在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来设计。通过实训力图做到:学会从消费者视角去思考企业的生产、经营问题;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活动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就具体企业的产品特征或服务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组合方案;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营销能力,学会辨识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因素并学会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分析以提高营销技巧与技能的方法。实训的内容围绕两方面内容展开:一是组织各种以体验与强化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的理解为目的的实训;二是提高学生实际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技能的实训。着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对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引导能力的训练,实训形式以典型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实地观察与实地调研、游戏体验等为主,根据具体的实训项目安排在课堂、校外现场进行,努力创造机会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二、改革“消费心理学”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增加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的实质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它依据教学内容选定主题,设定模拟情景,再安排学生扮演某些角色。例如,在讲授消费者气质与购买行为时,学生对气质类型这部分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牢固,对自身气质也有所认知,但对消费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还比较陌生。因而,在讲授时笔者做法是:5人一组,学生分小组自主设计售卖的商品和销售情景,然后让学生在情境中分别扮演不同气质类型的营销人员和购买者,探讨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设计沟通场景、具体语言表述。这样学生就在销售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不同消费气质角色的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并找出应对的技巧。这种方法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探索所扮演角色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案例分析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景中,使学生获得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特别是针对较为抽象的概念如“消费心理的差别阈限”时,设计某个企业成本上涨,急需降低成本的情景,通过集体讨论获得缩减产品大小的程度应控制在消费者可觉察的范围(即差别阈限)之内的结论,帮助学生理解。案例的选取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案例选取取决以下条件:一是案例要来源于实际生活。如在讲解消费者的需要动机时,可选取“大学生对游戏的沉迷”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到分析消费者情感时,在教室开展一次活动,名为“讲出你的品牌故事”,加深学生对消费者情感这一心理活动要素的理解。二是突出本地性。这样学生能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提高讨论兴趣和热情。三是案例选择要有新颖性和时效性。尽量选取最近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比如将近来滴滴打车软件和快的打车软件之间的竞争冲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便学生分析理解,引导学生分析消费者在消费时的购买心理。四是案例选择要突出品牌性。诸如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策略,日本本田和丰田的汽车召回事件等,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这样的案例教学可以将本理论知识与实际消费领域的具体案例充分联系,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达到方法能力目标。

(二)改变教学场所实地观察

消费心理发生的地点是在经营活动场所,因此学习的最佳地点也应该是在经营活动场所中。观察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在自然状态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资料。因为动机是假设性的构建———它们无法被看到或触摸、听到,无法从消费者行为中很容易地被推断出来,识别和“测量”消费者动机的有效方法———观察与推断。所以在学习消费者购买动机这部分内容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北京华联、亨特国际、星力购物观察、国贸、永辉超市等,任意选择两个购物区,有针对性地跟踪观察消费者购买活动,并和营业人员交流,进一步了解消费者不同的购物动机和购买表现。考察结束后各小组成员通过结合PPT展示,畅谈考察体会。把学生带到企业现场,在现场调查、考察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市场调查。其具有客观、高效的优点,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市场中某一主题下的大量信息。同时也可以将实地观察与市场调查相结合,这样更有助于了解经营者和消费者行为表现下的真实动机。

(三)根据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1.增强科研训练。由于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天天时时与消费行为和消费者打交道。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了大量消费理论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生动的例子,生活也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消费现象或问题,学生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就地取材。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游戏训练、实地观察与调查等,让学生就生产经营的产品自主选题,制定研究方案,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修正。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就业与创业意识。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融合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在教授过程中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心理学、市场运营、经济、营销技巧等的了解,还可以为将来就业与创业做好良好基础知识储备。例如,笔者在第一节课上,就将学生5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创立一个实体企业。然后结合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丰富实体企业的内容,讨论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诸如市场调查、消费者分析、营销策划、广告等的各类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就业、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兴趣,而且也降低了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时遇到困难的风险。同时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培养一名高素质的从业者奠定基础。四、课程考核的改革———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核过去一贯以结果性方式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种单纯的考核制度已不能满足对学生实践能力衡量的要求。笔者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且缩减结果性评价所占的比重,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例如,过程性评价占70%,结果性评价占30%。在过程性评价中,强调课程参与情况,即课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观察、调研等的参与情况。

三、总结

消费者分析方法范文5

关键词: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6303

1引言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低碳消费行为的研究还是一个前沿课题,特别是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并不全面,更多的是将焦点放在家庭能源消费,或是与低碳消费紧密联系的绿色和可持续消费等方面。近年来,随着低碳化消费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强调“低污染、低能耗、低浪费”的低碳消费相关研究热度迅速上升,文献数目也在增加。经过整理和归纳国内外有关低碳消费行为的文献得出,当前的研究主要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也较为多样。

2关于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2.1人口统计特征

学术界关于人口统计变量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产生的作用程度研究众多,但结论并未达成一致。荷兰学者Abrahamser(2009)对家庭能源使用方式的研究得出,人口统计变量各因素对能源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谢守红和陈慧敏(2012)对人口统计变量中的性别和婚姻状况进行T检验后发现,在低碳产品的购买行为上性别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而婚姻状况上差异并不显著;对年龄、职业、学历和可支配收入的方差分析表明,这些因素在低碳消费行为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而杨波(2012)用LPM 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后发现,消费者在低碳商品消费过程中,诸多个体特征影响因素中收入情况最重要,其他的都不显著影响。

2.2内部影响因素

2.2.1低碳认知

Upham等(2011)研究发现公众“碳标签”认知对家庭碳减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Chen Hong等(2014)对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做了区分,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认知和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认知,低碳消费认知,对他人的低碳消费偏好和低碳消费行为倾向积极影响社会意识消费行为。虽然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低碳消费知识应当对低碳消费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但是江婷和汪兴东(2015)的研究得出了相悖的结论,发现低碳消费知识显著负向影响低碳消费态度。

2.2.2生活习惯

Ouyang(2009)在对杭州居民进行调查后,分析得出改变家庭的生活方式能够为家庭省电 10 %。朱臻等人(2011)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及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频率、地域因素等对居民碳排放有着显著影响。Sandra Bichler(2015)等通过对德国4000个私人家庭进行调查,认为在自动洗碗中提高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行为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消费者们的个人选择和个人生活习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消费者在洗碗机类型、洗碗的项目和预处理方法这些方面的选择,对节能发挥重要作用。

2.2.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众多研究证实从众心理比态度能够更好地解释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张松梅(2012)通过对青岛地区的社区居民和一些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需求的增多,从众心理和炫耀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居民的高碳消费。于君华(201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认为消费者受低碳消费心理不成熟的制约,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至上的消费观的盛行严重误导人们消费行为。

2.3外部影响因素

2.3.1宣传教育

Steg(2008)、Per Gyberg和Jenny Palm(2009)经过研究发现,居民缺乏节能的有效方法知识是造成家庭减少能源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教育和信息宣传手段比一些结构性政策,能较好地改善家庭能源使用行为,起到引导居民节能行为的作用。巢桂芳(2010)在对低碳消费行为的调查与研究中指出,如果政府部门缺少对低碳消费知识的宣传,将会影响整个地区居民的低碳消费程度。

2.3.2实施成本

LI Guozhu等(2009)以中国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研究发现价格和能源产品的易得性影响农村居民的能源产品选择。王继红(2011)在调查农村居民对低碳产品的消费需求时,也发现农村居民购买家电产品考虑节能环保的比例仅为27.3 %,而自己有需求并使用方便才是其购买的主要原因。摩托车购买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价格和油耗,很少有人考虑到尾气排放量。王璐(2014)采取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对各类情境结构因素的调节作用依次分析和验证后,发现经济成本显著影响服装消费和居住消费等相对长期的消费行为,但对饮食等随机性较大的消费行为则无调节作用。

2.3.3相关政策

众多学者认为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对于低碳消费行为会产生积极影响效果。持相同看法的Peter H.G 等(2004)在解决荷兰家庭对能源的日常需求问题时发现,在短期内能源税对居民能源消费产生了虽然小但是十分重要的影响。Eva Heiskanen等(2010)研究表明低碳社区不仅能够解决政府普遍面临的社会困境,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帮助个人解决无助的情况。贺爱忠等(2011)的研究结论表明,农村居民消费信贷和政策感知效果虽然对低碳消费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低碳消费行为却没有显著直接影响。熊冬洋(2012)也认为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和出台有效的财税政策,可以完善居民低碳消费过程中涉及的基础设施和降低居民低碳消费经济成本,让实施低碳消费行为更便利和可行。

3关于低碳消费行为的研究方法

3.1多元回归模型

谢守红等(2013)结合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有效地筛选出生态价值观、便捷性、低碳认知、产品价格和政策感知效果5个主要影响因素。石洪景(2015)一方面运用单因素方差模型考察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于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出对低碳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作用的价值观和关注度等5个解释变量。除了常规的直接以低碳消费行为作因变量,还可以另辟蹊径以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为因变量(彭迪云等,2014),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更精确地分析影响因素。

3.2结构方程模型

肖敏(2014)在研究低碳消费态度―行为差异的主要形成因素时,利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发现,低碳消费认知、感知效力和情境因素三个变量对低碳消费态度、意愿和行为有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强度。由于消费者行为难以被直接观测,所以张蕾等(2015)用行为意向来代替对行为的预测,建立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意向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都对低碳消费行为意向存在显著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相结合来实证研究碳标签对低碳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张露和郭晴(2015)发现消费者认知是通过消费者偏好的中介作用来影响消费者行为。

3.3综合模型

芈凌云(201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ABC理论构建了我国居民低碳化能源消费行为综合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对居民能源低碳化消费的情景调节作用。华坚等(2013)构建综合行为研究模型,分别采取Pearson 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和方差与均值分析方法研究3个维度对城市居民低碳产品消费的购买购置、使用管理和处理废弃这3种主要行为的影响结果,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要加强低碳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低碳知识普及程度和关注低碳宣传教育落实等建议。顾鹏(2013)也用Pearson 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综合模型来探究个体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的影响程度。田云(2015)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调节效应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4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总体而言,国内外关于低碳消费的研究近年才开始兴起,随着关于低碳消费的内涵研究逐渐深入和明晰,学者们转而聚焦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虽然当前相关研究文献不断涌现,但在对象和方法上仍存在研究较为片面的局限性。不过,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备受重视,关于政府低碳政策制定的引领、企业低碳产品技术的革新、全民广泛参与低碳的行为等方面可能成为未来研究方向。

4.1研究对象的选取

国外研究侧重于家庭的节电等节能减排具体行为,证实心理、习惯、信息和技术等因素对居民行为都会产生显著影响;而国内经过前期对低碳消费内涵和概念的明晰界定后,研究对象逐渐开始聚焦城市、城镇居民和大学生这三类主体。然而,在众多的研究结论中有部分并未达成共识,如人口统计特征等因素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这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本身存在较大差异或样本采集周边的环境影响不同。特别是当前研究忽视了占据人口中重要一部分的农村居民这一对象,对处于中国特定国情和环境下的农村居民这一主体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而事实上,2004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用能量为140 kg标准煤,到了2013年已经大幅攀升到311 kg标准煤,增幅达到了122 %,不断逼近城市人均生活用能量。②因此,农村生活中能源使用等消费行为产生的碳排放问题同样不可小觑,农村居民这一消费主体的低碳消费行为也将成为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4.2研究方法的采用

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考察到影响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该领域中涉及到的相关研究方法也愈加成熟和多样化。在实证研究中,有采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的,也有构建态度―行为―情境模型和整合模型等方法来支撑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多还是存在视角单一、统计分析方法过于简单等问题,对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得不够深入,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实证研究的深入性还很不足。通过对比和总结,发现对于存在多个因变量、测量误差和潜在变量由多个观察指标构成的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优势突出、最为恰当,分析的效果较为直观。因此,更适宜的方法也成为未来可能研究的探索之一。

参考文献:

[1]

Abrahamser W, Steg L, Vlek C, et al. A Review of Intervention Studies Aimed at Household Energy Conserva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5,25(3):273~291.

[2]谢守红,陈慧敏.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7~121.

[3]杨波.郑州市居民对低碳商品的认知状况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居民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2(1):122~126.

消费者分析方法范文6

关键词:消费者;移动支付;感知风险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174―02

1引言

伴随消费者移动购物体验的逐渐提升,移动购物的交易规模随之迅速增大。然而,由于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于移动互联网市场,很多消费者对移动支付存有戒心。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11)显示,在整体手机网络应用中,手机在线支付仅占的8.6%。可见,在手机网民中移动支付的渗透率还是较低的。移动支付的低渗透率表明消费者认为在移动支付过程中会感受到更多的风险,进而影响消费者做出最终的决策。对消费者移动支付感知风险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解决移动支付安全性问题,还有利促进移动支付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移动支付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的假设

研究假设的提出:

本文将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感知风险分为如下五个方面:财务风险、隐私风险、功能风险、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影响移动支付感知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消费者认知、技术可靠性、社会环境和无线网络。

(1)消费者认知对心理风险、社会风险的影响。

本文把消费者认知定义为消费者的态度、经历和风险偏好:一方面,消费者的态度、经历和风险偏好影响了消费者进行某种消费的信息量,从而降低了消费者不愿出现状况的可能性――即感知心理风险;另一方面,感知社会风险的大小主要是由消费者是否在意他人对其进行某种消费活动的看法,那么不同态度、经历和风险偏好的消费者对待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态度也不相同。因此,对移动支付越感兴趣的消费者感知到的心理风险、社会风险越小,拥有越多的移动支付经历的消费者感知到的心理风险、社会风险越小,越偏好风险的移动支付消费者感知到的心理风险、社会风险越小。

(2)技术可靠性对财务风险、隐私风险和功能风险的影响。

移动支付技术的可靠性越高,消费者就越愿意使用移动支付进行交易。本文中移动支付的技术可靠性主要包括终端设备的技术、支付平台的技术和移动近场支付的技术。首先,移动支付的技术越可靠,消费者顺利完成支付的可能性越大,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那么消费者感知到的财务风险就越小。同时,移动支付技术的可靠性还决定了消费者隐私泄露可能性的大小:终端设备的技术越可靠,其遭受黑客攻击、信息被盗的可能性越小;近场支付的技术越可靠,消费者隐私被复制的可能性越小。此外,支付平台和终端设备关于移动支付的技术越可靠,其移动支付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小,从而使消费者感知到的功能风险就越小。

(3)社会环境对心理风险、社会风险的影响。

消费者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个体,其消费行为很可能会受到社会环境某些方面的影响,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本文中移动支付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朋友的推荐、完善的法规和社会的宣传。一方面,消费者行为受到社会群体环境的直接影响,也就是说消费者身边人的思想和评价能够影响其消费行为,而且在中国,群体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比西方国家的体现更为突出,那么受到朋友推荐、社会宣传的消费者感知到的移动支付心理风险较小。另一方面,社会对移动支付的大力宣传可以使更多人了解移动支付,完善的法律法规使移动支付的使用更有保障,朋友的推荐也会减少亲友对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负面看法,使其感知到的社会风险降低。

(4)无线网络对财务风险、隐私风险和心理风险的影响。

移动支付能超越时间与地点限制的支付方式为消费者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而消费者之所以能够获得这种便利,主要是依赖于无线网络对移动支付的支持,因此无线网络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消费者移动支付的感知风险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移动支付消费者较关注无线网络传输的安全性,而没有加密的无线网络的安全性较差,消费者若在公共无线网络中完成移动支付,其财务信息很可能被盗用,从而产生经济损失,造成消费者感知到更大的财务风险;由于移动支付以无线网络为依托,无线网络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比如使用移动支付的消费者与网络连接后很容易被定位,从而导致消费者隐私的泄露,造成消费者感知到更大的隐私风险;同时,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给消费者的虚拟感更强,更容易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支付时产生忧虑的可能性越大,造成消费者感知到更大的心理风险。

3实证分析

3.1数据收集

本文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采用纸质问卷发放与网络问卷发放相结合的形式。纸质问卷发放主要针对高校在校生,网络问卷发放主要是通过E-mail和问卷星网站的形式进行。本研究共进行了两次数据收集,在对第一次收集数据的进行分析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对问卷进行了第二次的数据收集。

3.2信度与效度分析

3.2.1信度分析

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显示:除了财务风险、隐私风险、消费者认知的α系数大于.5小于.7,其它6个变量的α系数都大于.7,表明整个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3.2.2效度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根据第一次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于感知风险的5个维度来说,Bartlett球形检验显示的KMO值为.633,在p=.000上显著,表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可以做因子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感知风险维度的14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14个项目都能被这五个公共因子说明,并在其归属因子上的负荷大于.5,且成正比,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对于影响感知风险的4个因素来说,Bartlett球形检验显示的KMO值为.659,在p=.000上显著,表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可以做因子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移动支付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的12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12个项目都能被这四个公共因子说明,并在其归属因子上的负荷大于.5,且成正比,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2)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得出的因子载荷系数与拟合指标来检验各潜在变量的收敛效度。根据第二次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在各测量潜变量上的问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都高于建议的临界值.40,且所有问题项对应的t值都大于临界值1.96,也就是说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充分表明模型的收敛效度较好。

从拟合水平上来看,表1显示模型的各项拟合度指标均达到评价标准要求。

3.3基于AMOS软件的模型拟合及评价

本文整体结构模型中共有9个研究变量,其中消费者认知、技术可靠性、社会环境、无线网络这4个变量是外衍变量,财务风险、隐私风险、功能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这5个变量是内衍变量。通过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发现模型拟合程度良好。

为了验证提出的研究假设,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图3-1是根据第二次收集的数据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法计算得到的标准化后的模型路径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消费者认知对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影响都是负向显著的;技术可靠性对财务风险和功能风险的影响是负向显著的,对隐私风险的影响不显著;社会环境对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影响均不显著;无线网络因素对财务风险、隐私风险和心理风险的影响均是正向显著的。同时,各潜变量上的标准化因子载荷都高于.40,说明模型收敛性较好。

4降低消费者移动支付感知风险的建议

4.1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移动支付的可靠性

图1显示技术可靠性对财务风险和功能风险的影响是负向显著的,通信运营商应加大与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共同投入到移动支付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如加强对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网银手机客户端的安全性研究等,完善移动支付平台技术体系,使移动支付成为一种更加安全、普遍的支付方式。同时,终端设备制造商也应加大对其终端设备安全性的研发,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消费者信息的安全,提高移动支付顺利完成的可能性。

4.2净化无线网络环境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实证分析显示无线网络因素对财务风险、隐私风险和心理风险的影响均是正向显著的,因此需要加大对无线网络的相关技术投入,鼓励通信运营商加强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确保无线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同时,通信运营商还应完善对无线网络的加密设置,规范无线网络使用者对其的使用,以保证无线网络环境更加可靠。此外,积极营造一个以诚信为本、激励守信者和惩戒失信者的社会信用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4.3完善法律法规以实现移动支付市场的健康运行

健全移动支付市场的法律法规,能有效地抑制违法现象。首先,应把安全性作为移动支付立法的重点要求,因为安全问题将会涉及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交易的不可否认性等内容。为了保证支付更加安全,应该在立法的时候把安全控制技术等问题做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同时,对于故意泄露消费者信息、利用无线网络盗窃消费者财产的违法分子,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其的打击力度和惩处力度,充分利用管理和技术手段来确保移动支付市场更好的发展。

4.4移动支付营销方式多样化以改善消费者的认知

移动支付生态环境复杂,产业链较长,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各方应凭借自身的优势资源,推出更加新颖的营销方案,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兴趣。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加强与有团购活动的商户的合作,如商户可以把团购信息做成海报,方便消费者在看到团购信息时可以第一时间利用移动支付进行消费活动;第二,通信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加大合作力度,利用其品牌优势稳定现有用户并吸引更多新的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第三,通信运营商加强与终端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合作,推出更便捷的近场支付技术,并利用广告对这种支付方式进行推广,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来吸引更多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