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的影响范例6篇

数字化的影响

数字化的影响范文1

论文关键词:数字技术,印刷出版,影响

1 数字技术概述

数字技术主要就是指借助多种信息,例如声、像、图、文等进行信息的加工、传送、还原以及存储。数字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速度快捷。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播速度快,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满足现代化印刷出版行业的需求[1]。

2)保密性强。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能够对一些重要信息资源进行保密,避免重要信息被窃取等问题的发生。3)效率高。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印刷出版行业中还能够提高整个印刷出版行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整个行业的优化升级,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 数字化技术对出版文化的影响

在数字技术对出版文化的影响方面,主要涉及到对出版媒介的影响、对出版观念的影响、对印刷出版产品的影响、对出版产品营销方式的影响等等,下面结合具体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

2.1 数字技术对出版媒介的影响

在传统的印刷出版行业中,印刷出版的媒介主要为纸质,例如报刊、报纸等,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印刷出版媒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出版市场已经全面形成,很多现代化的数字读物相继诞生,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外一方面也改变了出版文化[2]。具体如下: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建立印刷出版现代化信息系统,提高了印刷出版的效率,将出版媒介进一步扩展,形成了多样化的出版媒介,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此外,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出版信息的存储,能够实现大量信息的传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2 数字技术对出版观念的影响

在传统的印刷出版观念中,主要是利用实物传播渠道进行知识的传播和扩散,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数字技术在印刷出版行业中不断的应用,出版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知识的传播渠道不再局限在实物,而是在印刷出版行业中,以数字化信息为渠道进行传播,如各种互联网渠道、各种移动终端等,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在知识和信息获取方面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对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2.3 数字技术对出版产品的影响

在数字技术对印刷出版产品的影响方面,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出版产品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在数字技术未出现之前,出版产品的形式较为单一,农业论文主要以图书、报刊的形式出现,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产品、网络出版产品以多形态的形式出现,扩大了出版产品的传播范围以及社会的影响,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印刷出版产品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会出现更多的形式,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及使用需求,同时对印刷出版社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4]。

2.4 数字技术对出版产品营销方式的影响

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实现了文化及信息的传播,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另外一方面也具有盈利的目的。印刷出版行业结合社会的需求,出版相应的产品,并进行出版产品的营销。在传统的印刷出版产品的营销方面,主要以纸质出版市场为主,通过不断的占领纸质出版市场的份额,获得相应的利润[5]。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及与印刷出版行业的有效融合,印刷出版产品的营销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互联网营销、利用数字化广告获利等等,在此种营销模式下,印刷出版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印刷出版行业的优化升级,对整个印刷出版行业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立足当下,结合目前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将现代化数字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以提高整个印刷出版行业的生产效率。

3 结论

实际上,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代表着我国知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印刷出版主要是作为知识的载体进行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印刷出版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数字化技术与印刷出版行业的融合最为典型,形成了独特的出版文化,推动了印刷出版行业的优化

升级。

参考文献

[1]董中锋.论出版文化的亚文化[J].出版科学,2016,13(1):154-155.

[2]丁心镜.新形势下出版文化的历史创新与时代担当[J].中国出版,2013,11(15):109-110.

[3]馨闻.西藏出版文化产业园及八瓣格桑花推介会召开[J].出版参考,2012,15(25):190-191.

数字化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 数字化教材; 高等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4-46-02

Impact of digital textbooks on higher education

Ma Xinnian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07,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textbooks o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for example, on teachers, students, teaching equipments and teaching mode, analysis and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digital material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teaching equipment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数字化”时代。具体到出版业,“数字出版”则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话题。电子书有很强的优势,这一点对教科书出版商和学术出版商来说会有直接的感受,但电子书在教材出版领域仍然处于实验阶段。在出版巨头云集的英美两国,对数字化教材的探索成果已经初现。我国中小学数字化教材计划还未开启,目前仅在几个学校部分科目进行试点,但已有不少软件公司已瞄准了中国数字化汉语教科书市场。在高等教育教材方面,数字化教材项目在许多高校已作为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立项,正处于研究阶段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数字化教材必将替代传统的纸质教材成为主流。本文试从数字化教材对教师、学生、教学设备、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数字化教材对我国高等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或变革。

1 数字化教材的三种形式

1.1 “无书包”模式

所谓“无书包”模式,即是将教材内容电子化,制作成多媒体光盘或电子书等形式。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终端阅读器进行阅读,而不再需要携带课本出行。多媒体光盘和电子书模式在专业类和学术类市场等大众出版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图书馆,将文档制作成pdf格式,读者通过专业阅读器阅读。但在教材出版领域,“数字化”尚处于实验阶段。

1.2 “无校园”模式

网络的便捷性,使用户需求多样性达到最大化。通过前期的尝试,人们意识到,“无书包”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教材,它仅仅是传统教材向数字教材转变的过渡。我们需将视野放在教育的整体数字化上,开发与数字化教材相配套的在线学习工具和在线教学流程,这就随即产生了“无校园”模式。所谓“无校园”模式是指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者其他任何地方与教师直接沟通,接受学校教育。

1.3 “无教师”模式

回顾教材数字化发展的简短历史不难发现,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数字化发展方式都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模仿,它并没有能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思考性。实力雄厚的出版社大多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并正在努力通过合作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一些具体的行动表现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可以自主独立地完成学习,不需要教师的参与,这种模式被称为“无教师”模式。

2 数字化教材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数字化教材时代的来临,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篇章,也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尤其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给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空前的便利和支持,给教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教师面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

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条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数字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学科和课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上,在教学中适度加入自己的研究、分析和归纳的内容,对学科与课程的重点问题做出自己的整理、评价和前瞻,并将学科中出现的前沿性问题加以介绍讲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知识系统的延伸和引导,益于专业素质的培养。

此外,教学内容重点还应锚定在知识的深度性方面,即教学必须向深度开掘。在教学中加强内容的深度性不仅是信息时代使然,更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应尽可能地提供有见地的,有科研含量的个人见解,这也是学生异常欢迎的和希望听到的。这些对教师的要求会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形成良性的链接与互动,真正实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深化的良好局面,这无疑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理想境界。

3 数字化教材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其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很好的路径。数字化教材时代,年轻一代所具有的优势通常超过年长者,这一点已毋庸置疑,这也是人类在数字化革命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数字文化所自然生成的DIY学习理念已成为一种网络的标识性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理念培养的往往是一种互动精神,而互动能协助孩子成长,培育其开发本身的价值,训练其分析力、评估力、批判力和帮助他人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发现、思考、分析及判断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结构,以及学业的需要,自行斟选、组织相关教学资料和学术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生通过接触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获得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得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建构知识的能力首先需要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取与利用等环节的实践,学生的学习从以教师主讲的单向指导模式而成为一次建设性、发现性的学习,从而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教师传播知识到学生自己重新创造知识。让学生直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锻炼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的大好机会,也是检验其学习能力、学习收获的途径之一。

4 数字化教材给学校教学设备带来的影响

目前,各高校学生上课的地点可分为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专业实验室等四类,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是理论课程教学场所,计算机机房是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场所,专业实验室是特定的实验课程的教学场所。目前,学生上课需要带教材、参考书、纸、笔等学习用品,而在数字化教材时代,教材、参考书都是电子版本,学生学习是通过安装在计算机上的终端阅读器或在线学习工具,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的;学生作业也是电子版本,按照任课老师的要求上传到指定的地方;考试也通过网络在线完成。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足够多的计算机(数量与学生人数相当),那些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都要改成计算机机房,在各专业实验室中也要安装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并且需要各机房、实验室的网络畅通。在教学资源分配时,给每个教学系、部分配备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这样该部门机房工作人员就可在学期初将本学期需要用到的教材、参考书、阅读器以及在线学习工具等内容安装好,以便于老师和学生使用。每个学生为了便于自己学习,必须配备一台计算机并且安装学习所需软件。

5 数字化教材带来教学模式的改变

在现行教学模式中,受教学条件限制,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过程。教学结构是线性的,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传播,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的主动性难以体现。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取向和个人喜好等因素均对教学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和权威地位,掌握着主要的话语权。应该说,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里,传统的单向传播式的教学模式,几乎称得上是最佳选择,并在人类的教育史和文明史上起过并还在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数字化教材时代,资源共享对现在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不再是单一的,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数字化知识和资源,都对教师的中心地位构成挑战。网络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条件,面对同样的信息资源,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课题。学生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所具备的才能不一定比教师差,这一点教师不仅不能回避,而应给予鼓励和激发,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数字化教材时代,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老师解惑为辅的模式。

6 结束语

数字化教材项目在我国才刚刚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材取代传统纸质教材已成必然趋势。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好迎接数字化教材到来的准备。在教育领域有很多需要探索与研究的问题,比如,不同学科的教材如何数字化的问题,数字化教材的销售问题,数字化教材对出版业与教育业产生的影响与变革问题等。本文仅就数字化教材对我国高等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发表个人的一些拙见,供大家参考。总之数字化教材必将对教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教育史上起到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材出版如何应对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华读书报,2012.8.28.

[2] 数字化全面开启数字教科书成趋势.http://,2012.5.24.

[3] 探索教材数字化道路.http://.cn/cbck/7s/201101/t20110106_1010562.htm.

数字化的影响范文3

摘要:

艺术是时代的反映,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势必对传统文化艺术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诸多新的可能。数字化技术对文学艺术的创作语言、审美思维、表现手法、审美接受以及艺术的传承、保护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影响。

关键词:

数字化;艺术;创作语言;审美思维;艺术传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艺术是对时代的反映。我们面临的21世纪将越来越受制于世界的数字化,也越来越受益于数字化。随着计算机、电子、通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日益成为获取信息最佳最快的渠道,其跨地域性、可交互性、全天候性使其在各行各业的竞争中具有不可抗拒的优势。信息化发展迅猛,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政府、团体、公民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文艺创作、生产、传播、组织也影响至深。与时俱进,顺应信息化时代,以信息化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文艺数字化,拓展艺术的创作、组织、传承保护和传播的方式,同时迅速、快捷、全方位地满足公众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需求,已成为新时代文艺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和趋势,意义十分重大。人类历史上,艺术的革新往往和技术进步息息相关。科技与艺术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虽说是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但二者具有相互渗透性。科技的进步改变了艺术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技的发展不仅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也拓展了艺术的视角、创作语言与表现空间,并对艺术的理念、表现方式、创作过程和结果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字化技术正引发各大领域的变革。数字化就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线条等信息转换为可以用“0”和“1”表示的二进制代码,转换成Byte(比特)字节。信息技术发展到今日,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转换进入计算机处理,由此打破了信息间的媒介差异,进而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实现多种媒介物之间的信息交互,也更便于各艺术种类之间进行跨领域的渗透和转换。数字化正带来艺术语言、结构、形态、审美、表现工具、表现材料和表现手法等全方位的变革。

自由是艺术的本质,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化技术打破了时空和媒介的差异,开创了一个全方位开放的自由时代,从而与艺术的自由本质高度契合。笔墨纸砚、金属、石材、器乐等传统的艺术媒介都会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是无法随意进行分解、替代并重新排列组合的相对固定的物质实体,但将其转化成全部基于“0”和“1”的数字信息后,却可以自由进行分解和组合。“所谓数字性,就是克服、消解了传统艺术媒介的种种物质特性,用‘数字’‘比特’来替代‘原子’物质作为新的艺术构成材料、新的艺术媒介工具、新的艺术表达方式”[1],故而通过数字技术将有体积和重量的三维实体全部变成无体积、无重量的数字“0”和“1”,艺术创作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想象、审美趣味来创造出任何一种他能想象得到的作品;通过对无数个非现实的、非实体性、可以无限复制再生产的智能化的“0”和“1”进行排列组合,来模拟性、虚拟性地使用多种艺术媒介。一旦传统的物质媒介经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后,基于“比特”数字信息就可以任意进行分解、排列、组合的特性,使艺术家能克服传统艺术媒介的种种物理特性,用数字“比特”替代“原子”的物质,将虚拟化的数字“比特”作为新的艺术构成材料、新的艺术媒介工具、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自由随意的“折解”“排列”“替代”“插入”“重组”“组合”和“转换”,[2]达到传统艺术语言无法想象的“含三千大千世界于一毫端,于一毫端显三千大千世界”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艺术家的创意。

数字化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全新解放,有如老子的“道”,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其中有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字艺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形式得到全新的扩充和演绎。一方面,传统的声、光、色等艺术语言元素更丰富多彩:数字化声音具有可编辑的特性,使得声音的形态、种类更加丰富;数字化色彩对颜色的区分更加敏锐详尽、细致入微且更为系统;数字光线可全方位多角度进行随意调配,智能化的声、光、电等数字艺术语言的组合,可以生成让人眼花缭乱、心驰神往的特效,更是丰富了艺术表现的语言,达到传统艺术难以企及的多元性。另一方面,数字化的新媒体又带来了传统艺术所没有的新的语言元素,丰富了艺术表现的语汇,如互动性的“交互元素”“导航元素”“虚拟元素”[3]等。这些前所未有的艺术语言和形态给人带来新鲜、刺激、震憾等新的审美体验。运用这些艺术语言,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前人想都不敢想的艺术作品,实现对超现实魔幻世界的大胆想象和描绘。

数字化艺术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使用最多。随着数字化影像的兴起,传统观念上的图片、影像、声音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影视艺术工作者表达影像艺术的方式彻底改变,就像作家随意选择字、词、句、段落来编织故事一样,数字影像艺术可以根据艺术家的创意,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剪辑编织动作、声音、色彩、光线、影像等元素,模拟现实,或者创造出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场景,从中寻找、发现最恰当的形式来充分表达其主观创意。没有数字技术,《指环王》《哈利•波特》《霍比特人》《阿凡达》《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记》《后天》《未来水世界》《地心引力》《捉妖记》等展现科幻玄魔、异类生物的超现实主义电影无从谈起。这些影片,除了少部分真人真景拍摄外,其余全部采用电脑数字技术完成。而动画片《冰河世纪》《狮子王》《千与千寻》等,更是“无中生有”,那些在现实中无法通过拍摄来实现的精灵、怪兽都在虚拟的数字空间中得到奇妙的呈现,那些完全由创作主体的想象力和数字技术来掌控和调节的艺术形象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用数字虚拟现实的虚拟技术VirtualReality(VR),通过把现实环境的数字信息编制到计算机,利用高科技手段构造出逼真的“虚拟环境”,可以使参与者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的“真实”场景的感觉,能带给接受者一种“在场”感,极大地拓展了接受者的审美感受。相应地,VR技术在环境规划、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音乐创作、舞美灯光、影视剧制作、动漫设计等艺术领域,成为最吸引人的工具之一,其即时性、互动性、可修改性,既可避免传统方式在设计、制作和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又能有效地降低成本。[4]在数字技术未介入艺术领域之前,艺术家与欣赏者、艺术作品与接受者是相互分离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艺术家、艺术品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接受者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参与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提出建议,指出创作的不足之处,促使甚至帮助创作者进行修改。很多大受欢迎的网络文学作品便是在作者与读者的即时互动中完成的。如果说传统的文学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想象存在一个预设的读者,那么,数字化的网络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就能随时随地接受读者对作品的批评、建议和阅读反馈,甚至有读者能帮助作者进行修改,提供一定的创意。在这里,想象中的读者具体化为一个个具体的人,很多网络文学作品还没全部完成,就已经“火”起来,有了大量拥趸,并被改编成影视戏剧作品。VR所具有的临场参与感及交互能力还能将静态的艺术———如油画、雕塑———转化为动态的,将二维的变成三维的,使接受者更好地欣赏艺术家的思想艺术。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油画名作《雅典学院》被德国一位计算机艺术家进行了立体重构和环境模拟之后,欣赏者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古希腊文化。

数字科技与艺术结合,产生了新的数字艺术类型,有数字绘画、数字影像、数字动画、数字电影、数字音乐、数字设计、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动态雕塑(KineticArt)、光效应艺术(OPArt)、激光和全息艺术等。同时,数字科技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创造空间,带来全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语言体系,也带来了艺术审美标准和审美形式的深刻变革。在数字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艺术专业已将VR技术与艺术设计作为课程模块列入教学计划,将以建筑漫游、网上展馆展厅、全景浏览、交互设计、Web3D等作为入口,为我们打开如梦似幻的艺术之窗。

中国历来注重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保护,然而,以往对于文化艺术的记录、整理和保存基本以文字和图像为主,以竹简、纸张、石料、布帛等材质为载体。很多重要的文化典籍在历史变迁中历经沧桑,损毁严重,有的都没能流传下来。《黄帝外经》《乐记》等都已失传。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人们为此争论不休。而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无法用文字表示的活态的艺术形式,很多都已失传。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霓裳羽衣曲》的音乐和舞蹈均已失传,只能成为美好浪漫的传说。音乐史上著名的乐曲《广陵散》也失传已久。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善弹此曲,他临刑前,三千太学生联名向司马氏要求“请以为师”而未获许,使“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嵇康临终前索琴弹奏该曲,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死后,《广陵散》成绝响。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才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再现,但其意境已相差甚远……类似的永远的遗憾数不胜数。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记录形式和载体的发展,文化艺术的记载和传承已经从纸张和文字进入到了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时代。数字化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艺术提供了有力的高科技技术支持,使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手段、方式和方法都得到了拓展与衍生。文艺数字化不仅仅是日新月异的社会潮流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也成为文艺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文艺工作的新课题。

数字化技术为文化艺术的保护提供了许多全新的采集、记录、存储、编辑、管理和再现手段。通过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数字采集方式,把文字、图片、音乐、照片、影像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在磁盘、光盘、计算机硬盘等介质上,可以无限次地精确复制,避免了书籍生霉、碑刻风化、录音磁带失真、录像带老化等问题[5]。全息、多维的数字化图像复制技术与传统的印刷术、照相术相比,更高速、更清晰、更逼真,不仅能复制、储存古今中外海量的文化珍品,长久地保存,而且所占空间极小,一张薄薄的光盘就可以涵盖一所图书馆所有典籍的内容,携带一张光盘,就相当于随身带了一座大型图书馆。在复制过程中,还可根据作品的内容,配以声、光、色、图,全方位、立体、多维地传达艺术作品的意境。如经数字化图像复制显示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融入了数字化复制者的再创作,比我们仅从二维平面的画作、诗集和散文集中得到的审美体验更为立体和丰富。通过建立相应艺术门类的多媒体网络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便于接受者方便快捷地检索古今中外所有艺术门类的文艺作品,并能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获取相应的文艺数据,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欣赏、学习、研究和共享。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国家和地区走在了前面。早在1990年,美国就启动了“美国记忆”计划(AmericanMemory),以数字化方式整合建国两百多年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此之后,又开始实施“下一代互联网”(NGI)计划,力求通过大范围的科研协作,实现科研成果共享、提高科研效率;在互联网连接速率提高到今天的100倍到1000倍的基础上,还通过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提高教育质量。[6]

1998年,在我国刚刚开始接触互联网不久的时候,法国就已经启动了“文化精品数字化”(JOUVE)项目,法国文化部每年投入8100万法郎,对来自图书馆、档案馆、大型博物馆和文献中心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完成了“e-Japan”的战略之后,又于2004年推出了“u-Japan”的战略目标,计划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实现知识共享的社会环境。2002年,中国台湾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数位典藏计划”,之后又结合数字资源的社会推广,开展了“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计划”(2008-2012年),总规划投入约18.54亿元人民币,力求通过文化资源与科技的结合,为台湾带来文化、经济、科研、教育、民生等全方位的发展。[7]

数字化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媒体数字化;广告传播方式;影响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接近光速的信息流量绝对成了最大的产业”[1]。“接近光速的信息流量”实际上就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这种以信息(计算机)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包括通信领域、大众传播领域的传播技术手段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转变过程即为媒体数字化,它也包括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技术下进行新的整合。

媒体数字化浪潮下的广告传播,新媒体称之为数字媒体。在人类社会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把这些表现形式称为传媒。用计算机记录和传播的信息传媒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就是信息的最小单元是比特(bit)——“0”或“1”。任何信息在计算机中存储和传播时都可分解为一系列“0”或“1”的排列组合。我们称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传媒为数字媒体。[2]媒体数字化后,媒体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传统媒体数字化以后形成的传媒形式,如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电子报刊、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等;另外一种是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数字化的,如网络媒体、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等。

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广告传播方式

广告传播方式即广告信息依靠不同的传播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各种形式。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传媒以及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传媒。第四传媒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或者向数字化网络化延伸出的传媒形式,如报纸的电子版;二是由于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而诞生的“新型传媒”,如新浪网。第五传媒是指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媒,也可称之为手机传媒或移动网络传媒。手机开发出的所有内容都可算是第五传媒的产品,包括短信、彩信、音频、游戏、图像、视频、动画等。

在两大新的传媒方式带领下,新的广告传播方式的主要类别按照传播信息载体的不同主要分为网络广告、移动电视广告和手机广告。利用网络传媒进行的广告传播可分为病毒式广告传播、旗帜广告、按钮广告、弹出式广告、电子邮件广告等。移动电视广告主用是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电视传播工具,通过类似于电视广告的方式传递给广告受众群体,以达到传播广告信息的目的。数字化的发展使手机不仅仅是人们通过电话、短信联系的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娱乐工具,人们利用手机上网浏览新闻、查询信息、聊天交友、玩游戏、看视频……手机现在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接收信息的传媒工具。手机广告就是利用手机终端向用户提供广告服务的广告形式。目前主要通过访问互联网、短信、语音和预先置入四种方式提供广告业务。

媒体数字化对传统广告传播方式的冲击

媒体数字化对当今广告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媒体成为广告主的新宠,引起投资转向;扩大了广告公司的业务,促使广告公司进行内部管理的调整,并使广告公司朝着更专业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种影响与冲击更是剧烈而显著的,它使当代广告传播形式呈现出新的特点。

从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互动。传统的广告依靠传统媒体来进行传播,这些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出版和电影等。传统广告传播方式的特点是由广告信息传播者向广告受众单向的传播,例如报纸广告,报纸作为印刷媒体,从开始向人们传播信息之日起就是这种传播方式,这主要是由广告传播的载体所决定的。而广播广告和电视广告,受众在接受广告信息之后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信息的处理当中。广告受众听到和看到的信息都是传播者精心安排好的内容,在这种状态下,广告受众很难与广告传播者形成互动。而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使它具备了更多的有利于双方互动的交流模式,从而使传播信息能够双向互动,进而使品牌、企业与受众建立真正的联系,拉近了品牌、企业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从有限向无限的延展。受传统传播媒介的限制,传统广告信息传播的内容是有限的。拿报纸媒介来说,报纸的版面再怎么扩版也是有限的,再者除了纯粹的广告报刊,报纸都是以新闻报道为主,因此广告信息的数量就受到限制。而广播和电视在一定时间内,每个频道也都只能传播限量的信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的广告传播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技术却为广告传播方式带来了一场真正的变革,在数字媒体上,广告体现在时间和空间的形式不再明晰可辨,而是消融近无。在这种广告形式趋于消融中,广告信息则从两个方面进行变形:一方面,数字传播的广告形式变为信息专栏,其简洁、个性化标题背后,连接的是一个个虚拟的商品展厅、电子商务全套事项;另一方面,则是硬性的或显性的广告变为软性广告、隐性广告,或曰植入广告,如将广告信息嵌入影视作品或者电子游戏中,《反恐精英》游戏中的“可口可乐”炸弹,便可视为隐性广告信息。

媒体数字化时代广告媒介的改变

从传播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都意味着广告传播方式的变化,而广告传播方式的改变又是随着传播媒介的改变而改变的。口头语言的诞生使原始人摆脱了愚昧落后的生活状态,产生了“一对一”的人际传播方式。印刷技术使人类可以将信息与知识记录和保存下来,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进行传播,形成了“一对多”的传播方式。电子媒体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综合产物,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全球传播。网络传播则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方式转变为综合传播方式。人类的传播历史一次次验证着广告传播方式改变与媒体变革之间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

数字化使广告媒体之间相互融合。数字化技术改变了媒体的形态和格局。传统的广告媒体是各自为战的,然而在媒体数字化大发展的形势下,各种广告媒体纷纷改头换面,相互融合,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自己,如许多报纸、杂志开设电子版;国际互联网络以锐不可当之势席卷全球;传统的大众传播无论在媒体形式、采编方式、报道方式、传播方式,还是在受众地位、受众行为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报纸、数字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形式相继问世,加快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步伐。

如果说数字电视本身就是网络的一个变形,那么通过短信群发的手机广告,其基本就是互联网向手机发送的。随着3G技术的普及,手机与网络无缝衔接,一定意义上将融为一体。由于手机等通讯设备作为“第五媒体”已逐渐融入媒体阵营,相应地,“手机电视”也已经在开发。

在数字媒体一体化的趋势下,各种媒体虽然还保留着自身的特色优势,但是却兼有了其他媒体的特征,并开始在数字化基础上实现系统性的融合。

数字化使广告媒体之间竞争加剧。随着大量数字媒体的涌入,数字媒体成为广告主的新宠,据权威调查机构报告显示,自2006年以来,数字媒体的广告投放呈逐年上升趋势。网站、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直接进入了传统的媒介市场,手机微信、手机飞信、网络游戏等又吸引着人们的消费与娱乐的注意力,进而获得了广告主的重视与青睐,这些势必直接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广告预算和市场份额。另外,数字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它突破传统行业的壁垒,使跨媒体与跨行政区成为整合营销传播的一种基本传播方式,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广告媒体之间的竞争。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状态。为了获取更好的广告传播效果,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为了获取广告媒体的新战场,各种媒体的运营商、投资商和生产商都大显身手,各显其能,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激烈的白热化的市场竞争。

媒体数字化对广告受众的影响

媒体数字化发展,打破了传统广告媒体之间的壁垒与界限,使新旧媒体不断在竞争中整合、发展,具有新的传播特性,而广告受众作为广告信息传递的终点和归宿,在广告传播活动中也因广告媒体的改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变化。

数字化使广告受众由“大众”到“小众”。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消费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从选择媒体到选择信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广告信息明显供大于求,因此针对消费者的细分以及相应的个性化定制就成为必然。例如我国在电视方面,专业化频道内容已经趋向于“窄化”,收视对象的定位也更为明确化,频道开始以“风格”和“个性”来取胜。数字媒体由于其所具有的传播与接收的便利性,小众传播的特性更加明显。

媒体传播的小众化,使得广告告知的对象更为明确,在一定意义上,数字广告已经是由“广而告之”转变为“针对告之”了。针对明确具体的受众所传播的广告内容将更加有效,同一企业用不同的广告传播方式所传播的广告也会在内容形式上有所区别,以适应个性化群体或个体。

数字化使广告受众由“被动”到“主动”。从数字媒介的传播特点来看,由于数字媒体的信息传播有了双向传播与一对一传播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方式,使广告传播对象不再是被强迫的接收者,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相反,广告受众拥有了高度的自,过去,人们只能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而现在在电脑面前,人们既可以读,也可以听,还可以看,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信息,点击鼠标,就可以下载、录音、录像,还可以进行存储、整理、评说、复制、剪辑,并可以自由地调用和发送信息。信息的传送是以受众的兴趣、消费需求、消费习惯为中心的,受众的地位受到了尊重,主体性得到增强。

在媒体数字化时代,随着广告媒介和受众市场的变化,企业与广告公司也应该针对广告传播方式发展的新动态在广告观念与广告管理等各个方面做出调整与变革,尤其在广告媒体投放与广告创意这两个很关键的广告传播环节上。首先,从广告投放的角度来看,应注重多种传播方式的整合。在数字化发展形势下,由于广告受众逐渐掌握了广告信息接收的主动权,广告信息可先针对不同需求的广告受众进行细分,在广告受众细分的基础上再使用多种广告传播方式,真正达到各种传播方式的相互融合。其次,改变传统的广告创意策略。以网络传播方式为例,广告受众减少是因为其广告创意缺少体验性,虽然有的作品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不能让受众参与到其中从而无法达到心灵情感的能力释放,造成受众减少,那么以网络为载体的广告传播方式应该在体验式广告创意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广告在具备吸引力的同时,与消费者形成互动,让消费者参与其中,主动去获取广告信息,从而实现广告信息的有效传播。

[本文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字化进程下吉林省广告传播面临的新课题》(课题编号:2009B124)及吉林省教育厅课题《广告学专业产学研结合机制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0.

[2]王文科.传媒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331.

数字化的影响范文5

1.1数码时代的优越之处。我们知道,传统相机必须依靠感光胶片为影像承载媒介。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时代的到来,感光元器件影像传感器的使用影响着整个摄影史乃至人类的社会生活。,它突破了传统摄影术的限制,大大简化了可视影像的呈现步骤。这就是数字相机的两大优势,一是对拍摄来说。即数码相机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即时回放影像,这样一来拍摄者就能够及时查看所拍摄的照片,发现曝光、构图、定格瞬间的不足之处,并能够及时的调整解决。这样一来,不但大大提高了拍摄效率,影像质量和效果也大大提高。二是对于影像的后期调整或是二次艺术处理来讲。数码相机所拍得数码照片具有强大的可调整空间。色彩平衡、曝光补偿、二次构图等等。这在传统相机中为了色彩还原正确,或是主观画面色彩的需要往往要在镜头上使用各种滤镜以达到预期效果,而若是曝光不正确则影像感光颗粒的成像,后期则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数码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在后期处理已逐步取代传统暗房工艺。而现今媒介融合下移动数字终端的更加智能软件更有一键美化,点击即可保存的优势。使我们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的得到较好的画面效果。

1.2对影像资料的保存以及管理功能上的优势。对于传统胶片的保存,我们要花费相对多的时间、金钱进行保存。而保存条件也是极其严格,温度、湿度都会影响胶片的保存时间和质量。而数码时代可以凭借强大的数字扫描技术将胶片进行转化成数码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一个小小的U盘甚至人人必备的手机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张的照片。照片的拍摄信息和数据一目了然,这也极大的方便了人们调用所需照片。

1.3媒介融合下的摄影技术需要推动网络与信息交互的快步发展,同时摄影本身也在这些技术的促进下稳步前行。众所周知,互联网、移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等是它最显著的天然优势。各种移动数字终端的软件也订阅号推送使我们每天眼前都充斥着各种不同类型的摄影照片,同时也能够借用网络宣传甚至售卖自己的摄影作品。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艺术家都可以打破地理限制进行沟通,看到各种各样的摄影作品,丰富自己的艺术世界,激发创作灵感。在这个手机可以拍照,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强大的移动数字终端更是对世界各地的摄影家共同交流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媒介融合下影像数字化促进摄影艺术手法的创新

2.1?德肷阌巴卣沽松阌按醋骺占洹J?码摄影发展不仅在摄影构图、内容、观念上追求个性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更加注重对摄影者艺术思维的再创造表现功能。在当今这个资讯爆棚的读图时代,拍摄者常常将视觉效果的独特性作为现代摄影艺术创作的目标,同时更加注重对个性化影像效果与特征,在影像语言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媒介融合下,人们对影像的展示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摄影人在掌握现代化数码摄影技术的同时,更要具有开阔的创作思维,预见性地考虑数码后期制作的需要,及展示传播方法,这样才能让好的作品得到更好的展示。而同一作品不同的展示方法往往使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看感受。比如运用喷墨打印、投影、灯箱展示。

2.2数码摄影拓展了摄影艺术的语言。在传统摄影阶段,一幅作品是否成功常常取决于摄影师的艺术表现力,和拍摄技术的娴熟与否、拍摄设备的好坏、暗房制作的技巧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摄影师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属于自己的摄影艺术语言。而在强大数码技术支撑的时代,后现代主义摄影、观念摄影那种多画面重构、虚构荒诞的艺术思维已经变得易如反掌。

数字化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 监视;注意资源

中图分类号:TM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008-02

0引言

核电厂操纵员的操作是一系列认知活动,如监视/检测、情景评估、响应计划和相应执行等。在这些活动中,正确的情景意识是提高绩效和减少错误的关键之处。要准确并及时的了解情景状态,进行有效的监视必不可少。

1监视行为的涵义

在数字化系统中,监视是最常规、最频繁和最重要的工作。监视是指有关从环境提取信息的行为,包括检查系统是否正在正确运行和对某些已经变化了事物进行识别确认。人对信息的加工分为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发生在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自上而下的加工发生在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自下而上的监视为数据驱动监视,而自上而下的监视为知识驱动监视[1]。数据驱动的监视很大程度上是受信息源的显著性影响,而知识驱动的监视则主要是受操纵员的情景模型的影响。

2注意资源的涵义

注意是人类很普遍、熟悉的心理现象。注意资源理论,又称为资源限制理论,是由卡尼曼于1973年在其著作《注意与努力》中提出的。他认为完成每一项任务都需要运用心理资源。操作几项任务可以共用心理资源,但是人的心理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这些加工过程产生一定数量的输出,人在操作几项任务时根据特定数量的资源和输出在质量上的变化,将资源量分配给这些任务的操作。注意资源主要分为三类,即选择性注意、分配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2]。

视觉与听觉是获取注意的两种主要形式。人对外界的感知过程中,大约有80%的信息是由视觉所获取的。大多数的听觉输入是短暂的,与之相比,视觉输入更为持久。因此,视觉是最主要的感觉通道。在监视过程中,注意被不停地中断,然后又重新定位、聚焦。特别是在紧急状态下,操纵员可能会因注意资源不足而出现注意不集中或注意分散等情况,而这些极易导致人因失误。

3核电厂主控室数字化后的主要变化特征

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人机界面随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人性化而不断发展进步,从简单的图形、图表、数据表格等简单的信息形式,发展到立体化图形、丰富的颜色、生动的多媒体动画等。同时对于大量的信息,采用状态导向法用窗口的方式能直观且准确地引导操纵员进行操作。

Mumaw等人是早期研究监视行为的学者,基于对传统的模拟技术核电站主控室的现场观察,总结出了操纵员监视的信息源和使监视行为变得复杂困难的影响因素。基于对核电厂数字化主控室的观察和与传统主控室的比较,可知主控室在数字化后其操纵员的监视信息来源,在以下几方面较传统主控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1 信息显示电厂的屏幕显示系统及信息系统为操纵员提供了电厂参数的动态信息,以便于操纵员监视、控制电厂系统的运行并获取反馈信息。当大屏幕信息系统所指示的电厂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操纵员能迅速到工作站的显示画面中寻找到更详细的信息,而大屏幕信息系统提供了从屏幕显示直接进入最佳工作站显示的功能。

3.2 警报系统在数字化系统中,警报系统嵌于大屏幕信息系统、电厂信息系统和音响系统中,报警系统有不同的优先级,且根据报警的重要程度设计了不同的音响效果。报警信息的出现、确认、恢复都有醒目的提示,并且还增加了诊断和报警响应功能,能够诊断引发报警的具体原因;根据事故模型和有关的报警来诊断事故;提供计算机化的响应规程,引导操纵员响应报警。

3.3 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控制盘开关相比,数字化系统采用软操虚拟开关代替了传统的硬件接线的开关。主控室内的软操分为非安全级和安全级软操。非安全级软操在操纵员控制台上进行操作,而安全级软操要求操纵员到安全盘上操作,并且为了减少人误,软操的操作需要多次点击鼠标进行多次确认。

3.4 规程系统不管电厂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异常状态,操作规程对操纵员和电厂都至关重要。数字化核电厂的规程系统是一个基于计算机软件,由数据驱动的动态系统,代替了传统的纸质规程指导操纵员执行异常运行规程、应急运行规程和总体运行规程。

3.5 电厂日志/记录和检查表电厂日志是重要事件的记录文件,检查表是现场操纵员对电厂状态变量的记录文件。

4核电厂主控室数字化对监视行为中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分析

4.1 核电厂主控室数字化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选择性注意是将注意转移到重要事件或忽略不相关事件的能力。由于注意容量的有限性,操纵员使用这种认知技能来克服此缺陷。选择性注意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刺激通道、显示因素和环境期望。

Woodworth和Schlossberg研究得出听觉刺激的简单反应时间比视觉刺激快30-50毫秒,分别约为130毫秒和170毫秒。这种差异归因于两种通道的感觉加工速度的差异。在数字化核电厂中,操纵员进行监视活动的主要信息通道是视觉通道,而在双通道任务作业下,听觉通道会更加容易唤起操纵员的注意。

某些显示特征容易吸引视觉注意,从而影响注意的选择与分配。数字化控制室中的信息系统显示内容的颜色、字体大小、符号等都能影响操纵员注意资源的选择和分配。相比传统的模拟技术主控室,在数字化系统中,设计者从数据驱动的角度考虑得更为细致。比如,对每种颜色的含义作了规定,让操纵员一看到颜色,即使不看文字也能大致知道显示的内容。同时控制颜色种类的数量,以减轻操纵员的记忆负荷。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显示,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以卷动、分层等方式为操纵员传递信息。但是操纵员在获取某个信息时,必须要通过“界面管理任务”经过许多单个页面的层层选择确认才能获得,要求操纵员在操纵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检索、记忆、整合等。在监视过程中,与目标可能被发现的位置期望有关的认知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驱使着对目标的搜索。操纵员更倾向于注视那些包含着更多重要信息的区域。此外,操纵员扫视路径的变化主要依赖于其期望提取的信息的内容。当操纵员监测到某个刺激后,信息就会与其基于知识和经验的心智模型相匹配。因此,操纵员的期望源自于其心智模型,从而能有效的选择监视的信息源。

4.2 核电厂主控室数字化对分配性注意的影响分配性注意是指人们在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输入时,必须同时注意这些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2]。因为人的信息加工和注意资源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分配策略对注意力资源进行分配。注意的分配和选择是相辅相成的。

操纵员的主要信息来源是显示电厂全貌的大屏幕和显示重点部分画面的工作站小显示屏。操纵员的注意资源在大屏幕和工作站小屏幕、工作站小屏幕之间的分配对监视的影响极为重要。工作站的小屏幕一般有6台,操纵员主要操纵其中5个屏幕。以某数字化核电厂主控室操纵员工作站的屏幕为例(图1、图2),屏幕画面的位置安排便于操纵员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操纵员注意资源的分配。

操纵员可借助听觉通道,通过多重通道提供更多的冗余信息来促进对目标任务不同维度的平行加工,从而提高监视绩效。在数字化系统中,操纵员听觉通道主要有警报系统及现场操纵员的交谈。警报系统的优先级设计,及诊断和相应功能帮助操纵员将注意力分配在重要的信息源上。在大量的报警产生期间,按报警产生的时间顺序显示报警,并且可由操纵员逐个查看报警,避免引起视觉上的混乱。

核电厂主控室数字化后使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综合能力大大提高,而人的信息加工也存在自动加工模式。自动加工是在刺激与某种深层类别之间存在一致映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反应迅速并准确,对资源的需求较低。

4.3 核电厂主控室数字化对持续性注意的影响警戒是持续性注意中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持续性注意中研究最多的一个领域。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维持在那些不经常出现的和预期想不到的目标上[2]。在监视任务中,操纵员需要长时间地检测信号。信号往往是间歇出现,不可预测的。

目标的突出性、多通道加工、时间压力和心理负荷等都能影响持续性注意。数字化系统在人机界面、信息系统方面结合了人因工程学进行了精细全面的设计。数字化系统条件下的软操系统用虚拟开关代替了传统的硬件接线的开关,操作地点集中,降低了对操纵员的行为要求,减轻了时间压力。但多次鼠标确认可能容易产生惯性思维,降低操纵员的警戒水平,使操纵员产生认知混淆而出现新的失误模式。

5总结

尽管数字化核电厂的大屏幕图像显示、警报系统、计算机化规程系统及软操系统等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但随“小孔效应”而来的大量信息要求操纵员在监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检索、记忆、整合等,操纵员要不断的对注意资源进行选择分配。操作员的注意资源的选择分配会受到显示界面特征、自身经验及身体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数据驱动的监视可以通过改进人机界面设计,增强界面的显示特征,以提高其绩效;知识驱动的监视可以通过对操纵员加强培训,改善心智模型来预防和减少因监视行为而引起的人因失误。

参考文献:

[1]Man Cheol Kim, Poong Hyun Seong. A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knowledge -driven monitoring of nuclear power plant opera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theory[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2006:P283-291.

[2]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M].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