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策略

加强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策略

当前地质档案资料生成速度较快,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快推动地质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更好地发挥出地质档案信息的重要价值。在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地借助于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来完成地质档案信息的接收、编排、著录、统计和检索工作,构建完善的地质档案信息系统,实现地质档案的网络传送和在线查询,以全面提升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

一、加强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档案资源实现充分共享。当地质勘察资料和地质灾害治理资源实现数字化管理后,在地勘单位内部这些信息资料能够实现互相交流和共享,并能够与其他单位之间进行信息的传统,有效地实现了地勘单位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地质勘察档案信息的相互传递和共享,有效地促进了地勘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二)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在传统地质档案管理模式下,由人力和手工完成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花费时间较多,而且档案所占空间也较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误,难以实现地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地质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后,档案从生成、传递和利用等诸多环节都由计算机来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快捷性和高效性,有效地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保证档案的机密性和实效性。由于地质档案具有科技档案的属性,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机密性。实现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后,可以通过设置具体的管理权限来实现对档案的保密管理,以此来保证地质档案信息的安全。而且在对地质档案信息进行查询时,只需要输入一些关键词就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使档案利用更具便捷性。

(四)确保档案保存更具安全性和完整性。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存和利用都实现了电子化,不仅档案资料保存更具完整性和安全性,而且保存时间也更为长久。同时存储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及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加,为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存和传递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加强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地质档案管理理念的更新。对于地勘单位来讲,需要树立良好的信息管理意识,加快对档案管理理念进行更新,推进地质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通过对地质档案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可以为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通过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地质档案数字化的转换。

(二)建立健全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对于地勘单位来讲,在加强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为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地勘单位还要进一步构建相关的制度体系,以此来推动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

(三)构建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地勘单位要构建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即对数字化系统内网和外网进行分离,实现档案管理办公的自动化,构建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等,以此来为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很大一部分地勘单位都着手于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具体构建过程中,需要严格对数据进行过滤,以此来保证档案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完善地质信息资料数据库。首先,完善地质档案目录搜索信息资料库。严格按照地质档案上数据库收录要求,并与地质档案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做好地质档案资料收录工作,加快开发出信息化与数字化相结合的地质档案目录检索体系,实现地质档案资料的合理利用。其次,构建基础地质学信息资料数据库,实现对地质档案的双重管理。最后,建立地质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现代化化技术来对现有纸质地质档案进行扫描和编辑,使其转化为数字档案,存入到电脑中,并建立相应的电子文档,在确保纸质档案原貌的基础上,还能够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查阅的便利。

(五)加强地质档案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在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来实现对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信息的统一处理和存储,即以多种形式来表现相同的档案,改变档案单一的表面形式,为利用者提供更加多样性的档案信息。通过加强地质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大量和不同形式的地质档案信息的有效存储,通过网络利用者即能够对档案信息进行了解,实现档案信息的利用。

(六)挖掘地质资料的利用价值。在具体数字化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有效应用,并对现有地质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不断开发,促进地质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还要重视与各地质单位的协同合作,加强联系和交流,并对现有的地质档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更好地发挥出地质档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姚淑梅.赵志杰.孙莹.小议加强地勘单位地勘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1.34

2.赵金凤.浅谈档案管理现代化与档案信息化建设[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12

作者:魏巍 单位:黑龙江省煤炭地质勘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