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研究方向范例6篇

服装设计的研究方向

服装设计的研究方向范文1

关键词:服装专业 毕业设计 教学模块 过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67-02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专科教学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对于服装设计专业而言,毕业设计(论文)是提高学生在专业理论与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对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全面检验,也是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深入研究、探索得到的感悟与体验。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不同于其它专业,它直接反映学生从整体策划、设计构思、服装板型设计、工艺设计及管理设计项目的能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设计内容方面必须围绕设计主题展开,同时根据当前的流行时尚以及市场需求,结合毕业设计(论文)主题方向,以多种表现形式,突出实践性、原创性的特点,从而为过渡成为未来的“准服装设计师”作好铺垫。

1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块”的构成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综合训练阶段,也是服装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多年的教学中,实施“模块式与过程监控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是将服装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其次是按各教学模块的特点,确定学生完成的时间、内容和要求,专业教师将按每个模块的特点要求,进行相应的指导和训练。另外,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校可根据各个模块要求,分别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完成情况实时监控和考核。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是一套管理有序且实效性强的教学方式。如图1。

2 按服装专业教学模块分阶段教学,指导教师将对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2.1 服装专业毕业调研阶段

毕业调研是学生们收到老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针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既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了解社会与市场的过程,也是为毕业设计(论文)收集资料、素材和寻求论据的过程。一般可以采用采访录音、问卷调查、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毕业调研的地点根据不同选题来确定,例如到沿海城市调研服装市场动态与当前流行趋势,到知名服装企业调研服装设计、生产及企业管理制度,到服装零售市场调研橱窗展示、各类服装饰品的特点与销售及各类销售人员的服装消费观念,到面料市场调研当前的面料、辅料状况为后期制作做好准备等等。此过程中,专业教师一般采用定期集中或通过网络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指导学生如何现场进行调研,如何将调研的素材进行整归纳,最后形成一份具有充分依据的文字材料。调研结束后由学生上讲台主讲选择调研的过程,收集素材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拟定选题的想法,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建议和意见,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与互动中,专业教师的实践知识同样也得到了很好的拓展。

2.2 收集服装主题设计相关资料及选择论文选题阶段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是学生自觉参与专业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的过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首先明确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方向,定位及整体规划。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亲自参与论题选择实践。此教学环节是在毕业调研过程中穿行,在实施选题方向之前,专业教师可提示出几个选题方向。即:(1)与国内外服装设计大赛主题相吻合的设计主题;(2)与企业合作进行成衣产品开发或流行趋势预测的设计主题;(3)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课题;(4)研究服装展示、品牌、企业形象及服装市场营销的课题;(5)研究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的主题;(6)研究服装流行趋势、传播媒介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的课题;(7)研究服装CAD技术、人体计测与服装造型的课题。要求学生每人至少选一个课题,同时课题研究要求学生需尽可能的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进行选题。针对选题范围通过图书馆、网络及服装期刊等方面收集查找相关资料。毕业调研及收集资料阶段结束后,指导教师将组织学生讲解论文选题的思路,和学生共同分析、筛选适宜的选题,对选题进一步考察、论证,同时要求选题应具有典型性(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结合),最后确定选题;此过程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又利于深化学科知识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2.3 确定服装设计方案阶段

选题确定以后,指导教师将根据选题的已知要求、条件和学生交流,并对学生进行具体分组,初步拟订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内容包括:毕业设计预案(色彩、款式、风格、面料分析)、设计草图、服装效果图(设计一个系列服装5—10套)、服装款式图及工艺设计说明等,同时要求学生对每系列设计方案分别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确定最佳设计方案。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学会全面、综合考虑在创作实践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即:服装的面料、服装的款式、服装造型、服装色彩、服装工艺及配饰等整体协调与统一。

服装设计的研究方向范文2

【关键词】解构;组合;结构;创新

【Abstract】Like building, clothing structure to support the protean clothing style; Also like building, clothing structure inner singularity in rich the clothing external aesthetic feeling. Clothing struc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fashion design study, whether it is the so-called “structure” in the past era, or today or in the future of the so-called “deconstruction”, or “restructuring”, it i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Key words】Deconstruction; Combination; Structure; Innovation

通过对服装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性别等分类及心理需求的分析,了解到服装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动机,理解消费者对服装需求的个性特点,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同时设计与制作出相应服装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服装市场的发展。

1 解构与组合服饰

为了满足新一代年轻人穿着时髦,方便、快捷的心理需求,进行服装款式、造型、面料等的创新势在必行。而我们所研究的服饰解构与组合专题设计正是这样一个项目,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这个项目主要研究休闲服饰款式设计、服装款式分解、服装部件组合,在服装新材料应用、服装结构分解工艺制作与网络营销策划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探索服饰款式设计与服饰解构组合新形式。

通过分析国内服装需求情况可知了解到:当今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变越快,人们对服饰在结构等方面有了更高的穿着需求,为了满足人们在视觉上、心理上对服饰的新需求,项目组确立了服饰解构与组合专题设计以青年休闲服饰为主导的研究方向,通过市场调研与项目组自身的设计开发选择了特定的目标市场。如下图所示,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分解与组合可以随时变更后背的图案,与此同时会带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享受,也不会存在视觉疲劳的现象,操作起来简单易行,毫不费劲。然这只是针对于图案这一邻域,另外还结合款式,造型等领域来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服装材料的品种也越来多了。新品种不断得以开发,新功能不断得以实现,服装材料不断地更新换代,应用范围日趋广阔。

在这个新的科技时代,服装材料已经突破了传统材料的定义,向着多元化发展。材料是服装最表层的物质基础,任何服装都是通过对材料的选用、裁剪、制作等艺处理,达到穿着、展示的目的。没有服装材料,就无法体现款式的结构与特色,也无法表现色彩的运用与搭配,更无法反映功能的好坏与完整以及穿着的效果。服装材料的种类、结构、性能等,影响着服装的发展。我们在进行服装设计时,要要研究织物表面所呈现的肌理效果与美感,使服装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同时合理运用材料的悬垂性、柔软性、塑型性、保型性等特点,提升服装的品质 。有了新型的好材料,再通过独特的设计构思制作满足以青年人为主导的服装穿着新理念,继承当今时尚风格的设计思想,结合穿着审美与服饰面料特点,设计出可以分解与拼接组合的新式服装,服装部件可以在服装基础部分上进行重组,这类似于汽车与汽车部件、零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容易灵活变换风格,款式造型,从而达到服装款式、图案、造型、面料等的多变性。服饰部件解构与组合的灵活设计将为现代服装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

2 服装结构与创新

服装结构设计作为服装设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款式造型设计的基础又是服装工艺设计的前提。它要将服装造型设计所确定的立体形态服装轮廓和局部造型分解成平面的结构衣片,展示出服装各部位的形状、整体与局部的吻合关系。修正款式造型设计图中不可分解的部分,设计出合理的衣身款式。

2.1 解构与组合服装款式设计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看到一些款式新颖,造型独特,具有时尚设计感的服装,这些服装都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设计――解构设计。

解构设计包括内在解构和结构边缘解构。其中,内在解构主要是指以人体为基准的服装结构部分,例如:袖山解构、领口解构等。服装边缘解构是指服装结构衣身的外形解构部分,例如:裙子的下摆部分,上衣的止口线、翻领的边缘等。这些解构创新设计与服装的款式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服饰解构设计要符合视觉审美与功能的需要,要遵循服饰设计基本原则,而不是简单的替换或仿照。

服装解构设计不是服装结构添加和减少的问题,它还包括对服装款式、造型的设计,甚至是服装款式设计的一个延续。这样,在服饰结构中的解构造型考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体现出对服装创新设计效果的影响――现代服装视觉美感设计。另外,服装解构设计还包括了对人机工学的设计考虑,例如,裤子曲线的造型解构设计不仅要符合人体的局部造型,还要考虑人腿部运动的幅度及臀部的动作要求。一件好的解构与组合服饰设计要经得起多方面因素的推敲,这样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服装效果。

2.2 困难及解决办法

在解构与组合服装设计实践中,从想法形成到衣片画图、剪裁,都经过小组成员有目的有计划从调查到确定思路到做出成衣经历有序过程而获得的设计成果。在研究解构与组合服饰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困难,例如:我们现在的设计能力、与工艺水平有待提高,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会遇到各种难题,做出的服装与工艺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我们会积极向导师寻求帮助。我们缺乏市场更敏锐的洞察力,一些思路想法也与老师探讨,并且时常关注市场动态,向资深的服饰设计人士请教。小组成员也不断通过查阅资料来提高自己的知识视野。小组成员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浓厚的学习与研究兴趣,想方设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3 解构设计与服饰营销

图片为影响购买力的各项指标,我们从图中能够看出品牌所占比率最高,品牌形成与服装设计、工艺两个基本因素是分不开的,我们小组立足于实用、创新服饰设计,把解构服饰设计按照虚拟‘品牌’的思路进行创作。高速经济发展多元服饰个性需求时代,服饰解构与组合设计或许具有广阔的社会发展前景,适应时展人群的需要。

4 结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交流越来越频繁,一件衣服一个场合,一个用途已越发不太适应这个社会,急需一种变换自由的服装――解构与组合服饰。解构与组合专题服饰设计体现出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表现为款式、造型结构多变,色彩、图案等紧跟时尚脉搏。当今社会经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变越快,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上、心理上对服饰的新需求,通过市场调研与项目组自身的设计选择了特定的目标人群,确立了服饰解构与组合专题设计以青年休闲服饰为主导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点理论与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http:///v?q=服装统计图&src[OL].

[2]张晓黎.服装设计创新与实践[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2.

服装设计的研究方向范文3

关键词:系统论;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第一作者:吕尧,1986.8.19生,女,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服装设计方面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通讯作者:雒薇艳,女,研究生导师,教授,长期从事服装专业的相关研究,有资深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模式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面对国际化、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形式,服装设计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以改变服装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设计与社会实际脱节现状,从教学自身的环节来看,现有课程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成为制约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艺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学科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发展更深入的要求。形成与国外服装设计课程想切合的教学体系,提升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我省工科类院校服装专业的整体水平。

一、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模式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束缚,面对国际化、世界一体化,服装设计教育迫切需要改革,改变服装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从教学自身环节来看,现有的课程结构、教学手段、教学环境都存在一定弊端,成为制约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系统论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基本特点是讲究系统不是个体、单位的,而是整体性、关联性的一个集合体。系统论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各个部分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作用。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依存与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整体。系统论基本思想方法是将相互联系、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包含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它有明确的目的,是可以控制的。而服装设计是集艺术性、应用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系统学科。

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系统论改革服装课程内容之间缺少联系性,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与优化,对教学知识结构内在关系的同构与整合,形成“专业教学、实践操作、课题设计”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真正践行教学、研究与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系统论研究针对服装设计学科应用性强与市场结合紧密的特点,强调教学中设计与实践、课程案例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顺应服装产业化需要,具有极大地应用与实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一)教学特色----体现人文与工程相结合

作者对长春市内工科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不同年级近400多名学生,进行有关服装创意思维方面问卷调查,经过数据整理统计,其共性问题是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在创意思维方面明显不足,缺乏形象创意思维,设计思路与表现手法单一。可见,工科院校有它自身的教学特色及学生优势与不足。

(二) “专业教学”案例化, 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

通过多样性思维如发散与辐合、正向与逆向、横向与纵向及多向与側向等形式,设计仿生、移用、派生、想象、异形同构与主题构思等思维训练方法,课程注重深度以教学案例为主线,服装造型和工艺技术相融合,建立工科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科学、理性、富有个性化的思维设计能力。

(三)“实践操作” 教学一体化,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集中开设30学时实践课程,将抽象理论应用到具体设计,将平面设计向立体设计、效果图向成衣转化, 独立设计并绘制服装效果图、结构图,工艺流程图与成衣制作,使学生设计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设计能力,设计作品具有实施性与合理性,体现工科类服装设计专业侧重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课题设计”,参与服装设计大赛

“课题设计”工作室模式, 使学生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顿悟,在顿悟中掌握服装设计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服装设计工作室,任课由学校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同组成,采用大量实际案例与具体项目进行教学,拓展专业深度和广度,锻炼学生专业应用能力。“课题设计”使理论联系实际与服装市场、企业相结合,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学生了解最新服装动态与设计理念,实现设计理论、实践环节、最新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增强课堂实效性,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服装设计大赛。

总结:综上所述,系统论方法运用于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改变了学生设计思维定势。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将系统论的方法应用于传统服装教学中,探索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新的模式,提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服装教学与社会实际、市场、企业相联系。充分发挥服装教学中各个环节的优势,使各教学环节之间相互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升我省工科类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为服装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肖海龙;张亮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运用 2007(08)

[2] 文颖 模块式教学在服装工艺课中的运用[期刊论文]-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6)

服装设计的研究方向范文4

有关“服饰品牌文化”的研究一直都是当今企业界与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提升品牌文化,增加产品附加值”也一直都是谈论的热点。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服饰品牌设计越来越要求我们能够将“合乎品牌精神的”品牌文化融入其中,从而体现出“品牌个性”,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湖南地处内陆,除株洲服装批发市场及宁乡男装外,省会长沙及各地州市服装品牌企业相当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品牌文化的动力支撑,无法实现品牌设计的创新与持续性发展。因此,如何在广泛研究服饰品牌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其可操作的一般性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运用到设计教育中,是目前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国外,有关服饰品牌文化的研究多数为行业(公司)内部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多半是以案例的形式见诸品牌策划书之中(如日本、法国等国家),理论性研究并不多见。在我国,就宏观而论,有关服饰文化研究的书籍可谓浩如烟海,但就服饰品牌文化来进行单独展开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基本上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概括:

一、宏观较多,微观较少。这种研究视角是从文化入手,从宏观上研究讨论服饰文化。如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及华梅老师的《中国古代服装史》。该类研究在大量研究史实的基础上为服饰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文化依据,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风格特征,找出其不同的风格特性,从而在文化符号的表现上为“风格”找到文化渊源。但是这种研究依然是将文化这一广义概念置于服饰风格研究之中,缺乏与品牌文化这一特殊研究对象的有机联系,此种研究范畴依然只能将其归纳于服饰史论领域中的研究,而不能将其与品牌策划等量齐观。

二、研究多从市场实践出发,将品牌文化融入到品牌设计案例之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这种情况多见于国内外品牌公司的实际品牌策划案例之中,各个品牌根据自己品牌的实际策划需要,提出自己的品牌精神,通过非系统的文化“挖掘”,形成自己的品牌风格。在这方面初步形成的研究成果在张灏所编著的《服装设计策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有所涉及,该书在论及服装主题设计相关内容时,提到了将品牌文化融入到服装设计的相关环节中去,但并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

三、从微观领域入手,将品牌文化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而非全面系统地研究品牌文化与风格的关系。这种研究多在选定某一研究对象后,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品牌文化或者品牌风格等问题,但并未将此问题作为重点,而是稍有论述或将二者割裂开来进行论述。如《服装品牌文化定位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7期)等就属此列。此种割裂不能从本质上说明服装品牌文化所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

由上述概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应该从服饰品牌文化入手,较为全面地探讨品牌文化与服装主题的设定、品牌文化向服装主题设计的转化途径、品牌文化对服装设计的影响与渗透、品牌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实现与表现等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对服装企业品牌文化发展、指导区域品牌建设及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实践性参考价值。

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加强,我国服装业由加工和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形式模仿与外在渲染、人才更新与内在充实、自主创新与独立形象三个阶段。无论品牌消费还是品牌经营,都要经历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国的服装企业要做大做强,不是简单地扩大规模,而是把品牌做大做强,是一种品质、品位的提升。面对产品过剩和国际化竞争,如果我国服装品牌的经营不能始终走在品牌消费的前面,不能对自身及产品有明确的定位,不能通过设计文化提高品牌原创性竞争能力,是难以将自己融入国际市场经济竞争体系之中的。

服装设计的研究方向范文5

[关键词]纺织服装 特色数据库 校企合作 宁波

[分类号]G250.74

1 引言

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已有10余年的发展史。迄今为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产、学、研相结合,尤其是面向企业服务的特色数据库项目还较为少见。宁波市数字图书馆(NBDL)下属的特色数据库,秉承产、学、研结合并面向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是其区别于国内其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个建设要求对承担项目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提出了全新的挑战。2007年以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主持承担了宁波市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在校企合作建立特色数据库以及面向企业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2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背景

特色数据库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选择与确定特色数据库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模式以及服务对象关系到项目建设成效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建设前期,把好立项关、选好项目非常关键。我们把当地的产业优势和学院的学科优势作为申报和建设特色库项目的基本背景。

2.1 特色库建设的产业与学科背景

纺织服装业是宁波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有杉杉、雅戈尔、罗蒙、唐狮等众多中国著名的纺织服装企业。但是,宁波纺织服装业还缺乏能支撑产业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信息平台,因此,建设宁波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有望填补这一空白,为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的提升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宁波纺织服装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地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集聚、利用企业信息对于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地处宁波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就将纺织服装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学院图书馆收藏的纺织服装类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对于特色数据库建设具有资源优势。

2.2 特色库建设的校企合作优势

学院建立了家纺研究开发所、纺织服装经济贸易研究所、染整技术研究所、纺织服装技术研究所、中国衣型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这些科研机构先后与地方政府及雅戈尔集团、维科集团、博洋集团等纺织服装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我院承担的纺织服装特色文献资源库,以该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巧妙通过校企合作的优势来进行建设,将科研项目作为校企融合的提升。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以学院人才智力为支持,既让学院享受到企业的技术,同时企业也分享到学院的人才优势。

3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目标与内容

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特色数据库是“宁波市数字图书馆(NBDL)”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遵循“统筹规划、综合集成;需求导向、服务社会;多方共建、共建共享;分步建设、边建边用”的原则。

3.1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总体目标

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特色数据库集成数字化资源,为宁波纺织服装的教学、科研、产品开发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为全市提供纺织服装资源共享服务,为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打好坚实的基础。到2012年,把宁波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初步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功能齐全、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区域性特色数据库。总数据量达到20万条,并通过NBDL中心门户和本特色数据库专业门户,深度揭示和充分调度本地区纺织服装数字资源,提供方便、快捷、顺畅的数字化文献服务环境。

3.2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内容

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特色数据库主要分为四大类:“纺织服装期刊数据库(引进+自建)”、“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库(自建)”、“服装款式图片库(自建)”、“服装样板图片库(自建)”、“宁波服装博物馆藏品数据库(自建)”。

纺织服装期刊库包含了国内外的各种期刊,依托省内纺织服装专业高校的合作共建,组织丰富的文献资源,使数据库在综合性、专业性以及完整性上得到充分的保证。同时提供新的文献搜索引擎和查询手段,使读者能更便捷、更广泛地获取所需的文献、期刊资料。

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信息数据库将建成一个拥有纺织、家纺、服装、印染、服饰品、面辅料、印绣花、服装专卖店、服装品牌、箱包、包装箱及相关企业名录和简介的平台。在每个项目中,包括单位全称、地址、联系方式、经营内容、企业文化等基本资料,并配以图片、视频等。此库意在使宁波本地纺织服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可以借助该平台推销自己,提高企业知名度,开拓市场;同时也能使该行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迅速了解本地企业的新动向以及可横向合作单位的相关信息,建立起纺织服装产业的信息链;同时此平台的建立亦能为外地企业来甬寻找合作伙伴提供方便。

男女装、童装款式数据库,将包含服装品牌、流行趋势、国际动态、服装货品、产品宣传册、服装面料等内容。通过对各类服装图片以及相关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和深度揭示,使每条数据包括产品名称、产地、图片、编号、品牌、设计师、设计主题、色彩、款式特点、面料、服饰搭配等信息,并对服装流行的趋势进行分析。使服装设计师、时尚人士直观地浏览到带有文字描述的高清晰图片,获得翔实的数据以及服装设计的前沿信息,从而为设计方向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本库中的作品集锦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师生历年的优秀作品集,是纺织服装企业了解高校研发水平的一个窗口。

男女装、童装样板数据库,主要有工业化成衣样板,高级定制时装样板,梭织服装样板,图片库有衬衫、裤子、外套、风衣/大衣、马甲、半身裙、连衣裙、T恤。还包括领形、袖片、口袋及各种的原型。

宁波服装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内有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展示的宁波服装博物馆的所有藏品。进入这个库,可以直观地看到100多年前美国制造的“胜家”缝纫机;半个世纪前使用的熨斗、剪刀、弯尺、水壶等工具;60多年前编印的《西服裁剪指南》;辛亥革命时期的圆下摆半袖女装、长衫、旗袍、三寸金莲等。无论是从事纺织服装历史研究的专家,还是喜欢怀旧的读者,都会从中各有所获。同时本库也是基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创建的,利用数字技术将历史的文化遗产进行记录、编辑、保存和再现,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全方位感受。

上述特色库,既有对纺织服装流行前沿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亦包含宁波当地传统纺织服装手工艺的整理、归纳和展示,形成时尚结合传统、国际结合本土的特色。

4 特色库的构架与检索

纺织服装特色库是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简称NB-DL)建设项目之一。是由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各在甬高校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及广大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NBDL门户平台功能分层框架如图1所示:

4.1 特色库的构架

特色库的资源构成是按照性质和功能分类建库的,目前建成的特色资源库主要分为:①地方特色文化库,有宁波金银彩绣图库、宁波博物馆藏品库;②地方支柱产业资源库,有纺织服装款式与样板库、纺织服装企业名录库、纺织面料库。如图2所示:

4.2 特色库的检索

纺织服装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是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组成部分,统一整合到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网站(nbdl.省略)上,随着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而同步对外开放试运行,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直接连接到本资源库网站进行检索,也可与其他3个特色资源库进行统一检索、浏览、下载或人工全文传递。如图3所示:

5 校企合作建设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实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本校的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广泛地与宁波市内外的纺织服装企业、行业协会和文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目的是为了使建设的特色数据库适合于纺织服装企业的需要,同时促进学院纺织服装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提升专业教学、研究与产业服务的水平。

例如,在“服装面料数据库”建设中,在学院日常教学中,面料的知识点比较传统单一。如何获得最新最流行的面料,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一线企业获得,企业是新面料设计和生产的源头;此外,从服装企业出发,他们亦迫切希望掌握面料的流行趋势。面料数据库就是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以学院人才智力为支持,进行校企合作的建设。面料的元数据主要来自绍兴柯桥轻纺城及相关企业,将新面料进行整合、分类,再加工,以图文并茂的数据条目的形式清晰展示,每条数据包括面料名称、织物分析、生产厂家、联系方式等信息。然后,将建成的面料库反馈给纺织服装企业,品设计开发应用。

我们还注意与宁波市的服装相关学术文化机构合作建库。例如与宁波服装博物馆合作,把博物馆藏品数字化,让市民不出家门就能看到服装博物馆的全部物品;另外还专门做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宁波金银彩绣”特色库。它是宁波工艺美术史上最为悠久的“三金一嵌”工艺(金银彩绣、朱金木雕、泥金彩漆和骨木镶嵌)之一。但是作为地方小绣种,宁波金银彩绣的困境在于它不仅仅和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它同时还面临着大绣种的同化。因此,“宁波金银彩绣”特色库的建设,对于保护、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通过走访老艺人,收集分散在民间中的绣品实物、刺绣材料、刺绣工具、刺绣文献等相关产品,并把它拍成照片,加上文字描述后人库。目前已有了800多的物品图片,这对保护、研究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与宁波红帮服装研究所合作,以红帮的精湛技艺为突破口,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服装工艺间的渗透,寻求传统服装文化内涵延伸的进一步多元化,挖掘红帮洋服技术传承与发展的数字化途径,从而促进宁波红帮服装文化的传播。一方面是收集整理以往红帮洋服的传统板型,作为企业样板师学习借鉴红帮洋服的传承研究依据,结合当前红帮研究所量体定制的高档手工西服样板,把不同体型的样板分类并标注尺寸入库,建设特殊体型的板型结构图库,为企业提供特体西服样板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是与红帮研究所合作,探讨红帮洋服与现代西服样板结合的新技术,综合英式、美式、意大利式等不同风格的西服样板数据,建设自20世纪初始各个时期流行趋势下的西服样板图库,为企业产品开发提供齐全的西服样板技术。通过样板库建设小组、红帮研究所及企业三方的合作交流,推广传统西服手工特色与工业化生产的融合,推动企业西服样板技术的优化。

6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为企业服务的实例

向社会开放,为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必然趋势。在满足校内师生的基础上,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在金融危机冲击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利用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资源,努力探索高校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

一年多来,我们积极利用特色库资源,与宁波纺织服装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接,提供先进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服务。如服装款式数据库,已与宁波俊亿服饰有限公司、宁波狮丹努集团、宁波“黑蜻蜓女装定制”等多家企业合作,尝试进行个性化服务。根据企业不同服装品牌的需要,将国际流行趋势、服装货品、装饰设计、款式风格等方面的图片资料进行分类、提炼和深度揭示,为企业提供及时的信息推送服务。

例如,宁波俊亿服饰有限公司主要是做外贸童装,年产各种童装400万件,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为应对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公司计划做内销,已于去年注册了内销品牌。虽然已有了较好的生产基础,但缺乏设计力量。我们利用特色库,一方面收集整理国际上的童装流行趋势,为他们提供童装的流行款式、色彩、图案、工艺等信息;另一方面再根据该公司JS品牌的风格要求,将童装款式图片进行分类提炼,并将各种相关风格的服饰元素图片进行组合打包,及时提供给设计人员,使他们及时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料,节省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时间。

又如宁波“黑蜻蜓女装定制”企业,针对不同职业女性的穿着需求,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制服装的服务。因此,企业的图片风格需要多种多样的。我们通过对国际五大服装之都的各个国际品牌(Dior、Chanel、Givenchy、Calvin Klein、Guess、Donna Karan、Max Mara、Gueci、Armani、Versace、Valentino等等)的高级时装或高级成衣的服装秀场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将不同风格的款式以高清图片形式提供给设计师及定制顾客。由于这家服装定制企业不仅款式多样,而且板型合体工艺精湛,深受职业女性们的青睐。目前的规模已来不及应对,计划将普通定制转向高级定制,来缓解定制人多的矛盾。

服装设计的研究方向范文6

关键词:地方服饰;特色教学;服饰设计

中国分类号:G642.0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在“《瑶族服饰设计与制作》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课题的开展是全面推进课程教育改革的基础,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健全的机制是课题研究的根本保障,创新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所在。具体而言,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宣传发动,营造课题研究氛围

2008年1月,我校服装课题组接到学校通知:申报一个市级服装课题。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有了服装课题,将会为老师们带来更广泛的交流机会,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忧的是课题研究并非易事,能否做下去,能否做得好还是一个未知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过反复斟酌,我校服装课题组申报了市级课题“《瑶族服饰设计与制作》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3月15日,我们得到了市教科中心签发的课题立项通知。即日,我校领导召集服装教师开了专题会,并承若对此课题的研究给予大力支持。

(二)网络人才,组建课题研究队伍

接下来,我们成立了服装课题研究小组,由谭海英、李旭东、万凌燕、李荣方、蒋昌书等7人组成,其中有三名是服装教师,蒋昌书老师是校办工厂“瑶妹子服装厂”厂长,经营瑶族服装生产10年多,瑶服生产经验丰富,所以也被吸引进了本课题组。这是一支年轻而团结的研究队伍,学校也对我们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希望。

(三)反复论证,筛选课题研究内容

为了能够确定最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内容,我们进行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查阅资料,反复论证。身为瑶家人,长在瑶家,我们却对瑶族服装了解甚少。我们究竟研究瑶族服装的哪一个方面呢?为此,我们课题组老师在一起联系学校和学生现状进行了慎重讨论,并走访了地方瑶族服饰名人,最后将课题研究题目定为“《瑶族服饰设计与制作》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四)民间调查,搜集瑶族服饰资料

为了能获取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联系了县民族服装厂,县图书馆、文化馆等争取到了这些单位大力且无偿的支持。

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学校领导亲自过目,并提出了可行性意见。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课题研究很快拉开了帷幕。学校领导全力支持,在学校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让我们外出学习,整理课题资料,并常常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

(五)甄别选择编写校本教材

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些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我们感觉课题研究有了方向,顿感明朗了许多。为了使这些难得的资料更加层次化、集中化,我们从中选择了部分编缉了两本课题校本教材。

(六)制定项目优化课程资源

2009年冬,课题研究已进入关键的第二个阶段:我们根据开发的校本教材制定课程项目,经过研究和讨论最后确定为五个项目:瑶族服饰文化史、江华瑶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其他瑶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新瑶族服饰设计、瑶族服饰综合设计与制作。

(七)项目实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新的课程资源和项目法教学的结合帮助我们走进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与学生达成一致,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再现,也是教学新思想观念在教学方法上的体现。

(八)及时总结,归档课题研究资料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做到边研究、边总结。①对那些技术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的内容。②为了拓宽教学空间,我们让学生到校办工厂进行瑶族表演服饰的接单制作。③及时将上课的教案、反思以及撰写的课题文章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类,交给课题组长保存。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反响

1、经过对本课题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已经比较完整地了解了江华瑶家服饰的种类,特点及瑶服设计与制作,研究理论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2、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我们在服装专业课程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以富有创造性、启发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在积极的专业技能操作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就了课题教师的专业成长

其一,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观念决定行为,只有树立与课题研究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内化为行为外显出来,才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

其二,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其三,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的开展,迫使老师们去学习、思考、研究、探索,课题组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四、研究结论及分析

瑶族服饰是我县一大特色亮点,作为本县唯一的中职服装专业,继承和发展瑶族服饰是责无旁贷的,也是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1、继承、挖掘与保护地域性民族传统服饰为专家学者所倡导的

对瑶族服饰的继承、发展和研究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传统瑶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

2、结合地域性服饰文化特点进行教改,这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我校服装专业课程理应带有地方服饰文化的元素和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脱离这一实际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结合地域性服饰文化特点进行教改,符合地方服饰文化建设需要。

“根植于地方,服务于地方”,是地方性中职学校办学的基本宗旨,地方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理应成为地方性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我校服装专业结合地方服饰文化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就是要在调整和修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服饰文化,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原生态瑶族服饰,触及到更多的无形教材。

五、问题讨论

我们感到这样一些困惑:

1、如何将瑶家服饰的设计与对瑶族服饰继承的整合,如何把服装专业课程与瑶族服饰有效的结合。

2、如何将瑶族服饰中共存的主要民族服饰元素,在瑶服设计中的继承与开发,设计出更具瑶族服饰特色的瑶服

“《瑶族服饰设计与制作》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已经结束,但对本课题的研究将会始终贯穿我们教学工作的始终。

参考文献

[1]邢颖:“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辽宁丝绸》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