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范例6篇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范文1

[关键词]学校知识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21-04

[作者简介]张中文,江苏省南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南通226019)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历史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协调发展的时期。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辩证统一,全面反思学校知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超越片面知识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切实解决当前学校知识教育中存在的知识与文化、知识与素质、知识与能力、知识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知识的类型

知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所获得的文化精神成果,因分类的标准不同而具有多种形态。

(一)依知识载体形式分类

知识可分为意识形式知识、符号形式知识和物化形式知识。意识形式知识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知识,或存储于人们记忆之中的知识,也称主观形式的知识;符号形式知识是由言语、文字、图画等符号所表述的知识;物化形式知识是指凝聚在人造物中的知识。意识形式知识是人类最初的知识形式,符号形式知识和物化形式知识都是意识形式知识的“外化”(符号化和物化)。可以说,意识形式知识是“知识之源”,是人类最先获得的知识形式,这个“最先”主要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从知识的历史发展形态上看,其他形式的知识都是由意识形式知识派生出来的;一是从知识的结构发展形态上看,意识形式知识是其他形式知识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意识形式的知识是个体性知识,具有个体性、主观性和综合性,是生命个体在长期生活实践基础上所获得的知识,是生命个体知、情、意的统一体。而符号形式知识和物化形式知识属于公共性知识,易于在人们之间、世代之间广泛传播的知识。近代以来不断发展起来的科学知识主要是符号形式和物化形式知识。

(二)依知识的自觉程度分类

知识可分为日常知识(简称为常识)和专业知识两类。常识有两层含义:其一,人们在日常生活(包括日常劳动)中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知识,主要是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或者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者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经验;其二,一个时期被公众知道的知识。我们通常所说的常识,主要是指第一种含义。专业知识是由特殊人群(专业人员)研究出来的知识。同日常知识相比,专业知识是高级形态知识。常识是不系统的经验知识,具有自发性,而专业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专业化(分为各个知识领域)的知识,则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常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专业知识则是关于因果性的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常识浅显并易于理解,不需要多少背景知识,不需要学习就能掌握,而专业知识深刻却不容易理解,需要丰富的背景性知识,需要通过学习、接受教育才能逐步掌握;常识有待于发展为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也客观需要不断地下降并转化为常识。近代以来学校知识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专业知识。

(三)依知识的功用特点分类

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客观陈述和揭示事实真相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人们采取什么样的程序、方法和步骤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人们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应对的知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实施知识教育过程中,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往往是一种陈述性知识,更多地忽视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操练与传授,致使受教育者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需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应对能力和实际操控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强调“知识”的结构系统性等特征,强调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总之,知识具有不同的类型、层次和结构,是一个在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系统。不同类型、层次和结构的知识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它们在人的实践关系中产生,又在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不断分化、整合与发展。在学校知识教育过程中,我们如果片面强调一种类型、一个层面上的知识的教育,就会造成知识教育良好生态的破坏,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最终导致人与社会的片面化、畸形化发展。这里存在一个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等,科学实施学校知识教育的问题。

二、学校知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客观知识的片面追求破坏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对符号化、数字化、逻辑化和抽象化客观知识的追求,是近代以来学校知识教育的最大旨趣。一方面,这与近代以来工业生产对客观知识的大量需求不无关系;另一方面,这也是人类知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知识是人类知识存在的主要形式,客观知识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使人从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经验世界中历史地超脱出来,走进一个客观的人造的符号世界,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彰显出人的能动性、超越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人的本质力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为知识的生产、普及和快速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我们说,随着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客观知识的不断追求具有客观必然性,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现在的问题是:现行的学校知识教育由于过分强调分门别类的客观知识教育,已经造成不同类型、层次和结构知识的隔膜。知识与人、知识与生活、知识与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严重脱离,知识与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本真联系被切断,知识的素质化和能力化道路受阻等,客观要求学校知识教育打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知识与社会,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真、善、美的关系通道,重新恢复知识存在的多元生态,让知识回归到人本身、人的生活本身。

(二)极端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导致了人文知识的衰微

现行的学校知识教育观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颇深,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在有意无意地用功利主义的尺度来对待知识,他们依据知识的实际效用大小把知识区分为有用知识和无用知识,重视所谓有用知识而忽视所谓无用知识。结果只能是:人文知识日渐衰微,与科学知识的迅猛发展联系着的工具理性不断加强,知识被简约化为人们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手段。这样,“人们只知研究外在的对象为学问,并不认生命处亦有学问。人只知以科学言词、科学程序所得的外延真理(extensional truth)为真理,而不知生命处的内容真理(intensional truth)为真理”,最终必然导致“生命处无学问、无真理,只是盲目发狂之冲动而已”。正如鲁洁教授所言:“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着力于教会人的是‘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它的基本缺失就在于它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不能让人们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也必然前提性地要抛弃塑造人自由心灵的那把神圣的尺度,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

(三)片面知识化教育阻碍了受教育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在现行的学校知识教育中,由于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核心地位,过分追求知识的符号化、数字化、逻辑化和抽象化,致使受教育者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远远高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与人的生活体验、审美情趣、兴趣爱好、价值追求等失去关联的、缺少丰富性、生活性和人文性的极度干瘪的“死知识”。这种知识是人们把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知识逐步抽象提炼出来的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理应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知识教育实践,通过教育者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阐释以及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认知实践过程,重新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密切关联着的“活知识”,并使之内化为受教育者素质和能力的一部分。然而,片面发展的学校知识教育不仅破坏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造成了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分离。而且一方面,与之相应的灌输式教育教学实践,挫伤了受教育者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生产生活实践的有力支撑和有效整合,最终导致了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能及时有效地素质化和能力化。

三、学校知识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突破近代形而上学知识观

知识观是知识教育观形成的基础。“解剖知识的教育实践,我们会发现,原来应试教育的弊端之所以屡纠不止,个中原因除了有教育体制、文化机制和社会心理等外在原因,还有我们通常所谓的思想观念原因,更隐秘的是有我们知识观的原因”③。我们要走出片面知识化教育困境,就必须在全面检讨近代形而上学知识观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和把握知识的本质,形成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对知识有如下认识:(1)知识与其说是人们对封闭的、稳定的客观认知对象的反映,不如说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复杂多变现实的一种把握方式。(2)知识与其说是一种认识结果,不如说是一个动态认识过程。它是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他人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建构与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事业和社会建构,不存在终极真理。(3)知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属人性;知识不仅是社会的、历史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而且是个体生活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具有个体差异性;知识不仅体现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反映特性,而且体现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超越特性;知识作为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具有“分”的特性,而且具有“合”的特点。知识与人、知识与社会、知识与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之间本质联系的科学揭示与呈现,标志着“以自然科学、特别是以数学的模型为典范,力求使知识的前提、内容、结论以及形式‘纯而又纯’,因而把包括社会因素在内的所有各种与这种做法相抵触的因素,都当作‘不合理性的’东西而拒之千里之外”的近代形而上学知识观已经过时,发生在知识观层面上的这种变革必将极大地促进现代知识教育观的形成,推动学校知识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让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教育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教育原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教育脱离了生活,就会失去进一步发展和存在的根基。“只有把教育当作是一种生活,教育才能回归它‘自然’的本位”。面对近代以来学校教育日趋严重的知识片面化发展的事实,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呼唤教育超越狭窄的理性世界,开始了近代教育现代转型的理论创建与实践探索。斯宾塞在《教育论》中说:“教育就是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为他的完满生活作好预备。”怀特海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杜威从实用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地改组或改造”的著名论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诠释教育,同样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站在现实基地上反观当今的我国学校知识教育,我们认为:(1)学校知识教育既要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驾御生活的实践能力,更应该让受教育者获得快乐的幸福体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2)学校知识教育过程与其说是受教育者接受、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不如说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的文明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和谐发展的过程。(3)学校知识教育必须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即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把受教育者的知识学习过程与生活智慧的凝练过程和生活能力的培养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受教育者走向完美人生。因此说,让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实现教育生活化和生活教育化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不仅为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学校知识教育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范文2

[关键词]创新型体育教师 知识 能力 素质 培养途径

一、前言

在以现代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和身心健康及发展个性为目标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下,对体育教师的思想素养、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其自身的思想作风、业务水平、综合素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①。为此,在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中加强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构建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途径,不仅是学校体育教学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教师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有关研究资料十二篇,并对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与能力结构研究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2)问卷调查法。根据问卷调查量表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化要求设计了有关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与能力培养内容的问卷调查表,采用“调查―再调查法”对量表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检验。(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获的数据运用常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体育教育的特征分析

1.学校体育教育的科学化特征。体育教育的科学化是指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体育教师及其教学辅助人员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订科学的教学训练计划,广泛地运用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实施最佳调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②。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科学化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特征。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学实施有效的优化监控。第二,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使其方法和手段不断得以改善,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成果加强教学的研究工作,重视体育教学信息的搜集与传递。第三,运用现代人体学科知识,排除危及学生健康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医务监督,使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基础。

2.体育教师知识的全面性特征。由于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与技术的传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中,采用科学而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育知识的全面性越来越突出,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其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也越来越系统化。这就使得教师必须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体育学科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应用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去从事教学工作。

3.体育教学过程的人性化特征。教学活动的人性化是对学生的内在需要、主动精神、个性发展视为崇高目的的一种教育③。人性化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所要求的是:注重从学生的内部去寻找创造性的源泉,通过对学生兴趣、动机、情绪及个性的培养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教育,既是针对现代学生的片面发展和人格缺陷而提出的,也是对当前体育教育功利性倾向的纠正。这就要求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实际需要出发来设置教育目标和规划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趋向于娱乐化、生活化和个性化,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目的。

(二)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分析

1.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分析。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指组成教师知识系统的各学科之间组合方式及其比例关系。通过一定中介形式,使各学科的知识组合为创新型体育教师体系中的“元素”。就创新型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元素”而言,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这种基础知识又是多元的,既包括教育学科知识,又包括人体科学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人体科学知识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等知识。基础知识既是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新问题的工具。其次要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这一点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仅是构成知识结构的核心,同时也是从事体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元素。因为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体育教师才可以熟练地把握体育技术的发展规律和教学特点,并能够迅速获取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各种信息,掌握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不断更新教学理论和方法提供保障。再次高校体育教师还应具备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管理学科知识。这些学科知识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因为现代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才有可能驾驭其教学活动④。

2.创新型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分析。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上完成创新过程。这种应具备的能力不仅仅指的是某一种专项能力,而指的是各种能力的集合和多种功能及多个层次的综合体。其内在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1)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表现为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善于敏锐地观察旧事物的缺陷,准确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胆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并拿出可行的体育教学方案来付诸实施。(2)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将创意付诸于教学过程并让学生在实践中顺利完成体育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该能力表现为创新型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综合、移植、改造、重组等创新技巧。(3)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体育教学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会涉及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步骤的各个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课的组织上进行周密的设计,以使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得到落实。

有关体育教师能力的研究已大量存在,但如何结合现代体育教学发展趋势的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能力方案,可以说还不多见。为此,我们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创新型体育教师创新能力构成的五种因素:(1)观察能力:包括灵敏感觉能力和对技术战术敏锐的洞察力;(2)获得信息和分析利用信息能力;(3)创造思维能力:包括想象力、多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捕捉敏感能力;(4)创新预测能力;(5)创新设计能力。为了进一步说明创新能力构成因素的重要程度,我们对百色市八所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见表1。从对“非常重要”的选择频数中明显看出,获取信息和分析利用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所在。

3.创新型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分析。素质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心理因素及专业技术与技能的综合体现。创新型体育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优良的心理品质;(3)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与技能;(4)非常注重对体育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具有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为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各种素质在体育教学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程度进行了调查,其统计结果见右表2。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体育教育的创新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途径

由于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为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提供了不断创新的机会和条件,同时也使得体育教师为了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素质,以求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⑤。为此,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1)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不可缺少的手段。(2)在不断更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同时,采用培训、进修等方法全面更新教师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以增强体育教师的知识面,达到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3)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使教师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束缚;积极引导教师根据现代教学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改革思路并大胆运用于教学实践,变单纯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全面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锻炼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4)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师的个人潜力,体现个人特长,为营造创新型体育教师的良好环境创造条件。

五、小结

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是进行创新的基础。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完善,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注释]

①张洁.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4):118-119.

②申立,兰自力.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其培养途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64-167.

③何忠,许志林.论体育教学过程的人性化与课程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116-118.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范文3

1知识观解读:教育的内在价值线索

1.1知识观的历史发展

从古至今的哲学一直在思索什么是知识,人类对知识理解经过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古代知识观以宗教或神学为依托,追求形而上学的知识,希望为世界提供终极性的本体论解释;现代化哲学观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为分界点,实现了“知识论转向”,希望能让知识庇护在现代科学的光芒之下,强调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中立性、统一性;后现代知识观以现代知识观批判者的角色登场,追求知识的境域性、个体性、差异性,通过对现代知识观的质疑、批判与超越,改变现代知识观对社会的垄断,具有一种强烈的解释学意味。

1.2知识与教育

“知识观与教育的固有联系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斩断。”叫特定的知识观总与特定的教育模式紧密联系,首先,知识是教育进行代际传递的重要内容,离开一定的知识观,教育无法进行;其次,知识是教育得以进行的载体,其他的教育影响主要附着于知识之上进行;第三,教育反过来作用于知识,教育是知识的生产母体,在教育的不断良性循环中推动知识世界的丰富完善。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知识观都有其特定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很难以某一种知识观应对所有的教育问题。虽然西力一文明兴起以来的数百年问,西力一学者努力以西力一知识体系的标尺来整合所有人类形成的知识。然而,这种尝试的结果却是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文化差异。

1.3中医知识观的特点

中医知识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独特的一支。与西力-医学知识不同,中医知识往往“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其知识的大部分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川。中医药知识往往世代传承,具有典型的隐性特征。‘已更多立足于中医药学家长期的临床实践与体验,在过去往往为个体所独有,难见诸于文字。中医药知识与西力一传统的生物医学知识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类知识体系。当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兴起,一力一面暴露了院校教育的不足,另一力一面则允分体现着中医知识特征的内在要求。因此,中医高等教育需要高度关注中医的知识特征,以适合于这种知识建构特点的教育模式来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

2中医师承教育研究的知识观解析

中医师承教育虽然源远流长,但面对肇始于西力一的现代教育制度,特别是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批量生产式的教育培养机制,因其“效率低下”而饱受垢病,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未允分认识到中医知识观与西力一医学体系的差异,未允分重视教育模式与特定知识观的匹配问题是其关键。

2.1传统师承实践中的知识观解析

以传统师带徒的力一式在中医高等院校内或医疗机构展开师承教育是当前师承教育的主要实施力一式,同时亦是被垢病之所在。例如,上海的师承学位班川,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师承培训叫等,基本保持了传统中以师承教师为核心,通过跟师临证的力一式展开,与传统做法基本没有差异。亦被认为容易导致门户之见、缺乏规范性、效率低下、简化和忽视西医知识等不足川。从知识观角度来看,上述中医传统师承的缺陷却正是中医自身的特点所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决定了每个医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力一式,每种病都需要根据当时当下的各种情况对诊疗的力一案与策略进行灵活调整与运用。而这种特点将必然导致所谓门户之见、缺乏规范性等“缺陷”。因此,传统师承的实践需要考虑特定的知识结构特征,走出一条与西力一医学高等教育不尽相同的道路。

2.2传统师承改造研究的知识观解析

与实践领域对中医知识观的忽略相类似,理论研究亦未能摆脱这一倾向。基于对传统师承的批判,有学者提出应对传统师承力一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中医高等教育体系。如将传统师承抽象成为课程川,将传统师承以补充临床实习的力一式纳入等叫。然而,这些建议虽然能够保留传统师承的形式,却有可能会失去师承对传续中医临床知识经验的价值。这些建议未能避免从西力一医学教育的角度来评判中医。近代中医高等教育本身即来自于对西力一的学习,而不是对中医自身规律的研究。中医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其中以隐性知识为主川,而西力一医学则是以显性知识为主建构起来的。从知识观来看,中西医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传统师承的改造与当代中医院校教育整合的研究,必须以中医知识观为基础。

2.3传统师承的借鉴与整合研究的知识观解析

借鉴西力一医学教育中的经验,探讨传统师承与中医院校教育的整合亦是当前师承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通过对比牛津导师制与传统师承,进而探讨在中医高等教育体系推行导师制的可能性mo。然而,这类力一法往往只关注了那些形式上相似的制度,却并未注意从知识内涵层面寻找比较对象。长期以来,向西力-学习的经验让我们不自主地容易产生西力一医学教育比中国传统医学教育先进的先在理念,这导致在借鉴过程中容易出现不顾自身特点,一味强调西力一优秀的倾向。但正如上面所讨论的,既然教育模式是为特定的知识观服务的,那么借鉴就首先要考虑借鉴对象的知识特点,只有立足于知识观的特殊性,对西力一医学教育模式的借鉴才是有意义的。

2.4重视中医知识观的特殊性是中医师承振兴的关键

中医师承教育正在兴起,这体现了中医知识观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实际上,中医师承在建国后长期被排除在院校教育之外,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重新开始受到重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院校教育在中医隐性知识的传递上存在先天短板,而师承教育在这力一面的作用则是有口共睹的。师承的兴起在提醒我们,中医和西医的知识观存在着重大差异,脱离中医知识观特殊性的教育容易丧失自身特色,进而阻碍中医的发展与兴盛。此外,教育本身对知识的建构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医师承体现着中医知识的最本质的特征,重视中医知识观的特殊性是中医师承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必然会导致对中医知识观特殊性的更深入探讨。

3以中医知识观为核心的中医高等教育再构

3.1以本土为主,借鉴西力一有益经验

师承制度在中医师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努力协调师承教育与现代学校制度之问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既有中医学的知识与能力,又具有更为开阔的世界性医学眼界。总体而言,“西力一现代制度,从市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到民主政治,几乎己全球化,启蒙的-些价值如民主、公正、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己为大多数的现代化国家的人们所承认”mo,具有较多可以参考的地力一,而且,西力一高等学校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时代,比我国的近代大学要早几百年,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中有许多东西可以供我们借鉴。不过,虽然西医的带教力一式确实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许多有积极意义的经验、技能,却并不能让我们放弃师承教育理应坚守的教育立场,尤其是作为精华的、具有本土传统的医学价值取向与实践操作的经验,这对于中医师承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是中医师承教育能够继续走下去的根基所在。

3.2以学院为主,吸纳草根力量参与

当前中医呈现出民问与学院两个重要的发展取向,在民问有大量真正具备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的医生,但口前民问与学院基本上径渭分明,没有太多的交往与沟通,民问中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甚至处于一种被正统看不起的角色定位。实际上,民问的许多中医人才具有较高的水准,将他们称之为草根绝不意味着水平的高低,而是从掌握资源的角度进行的权力话语界分。他们是传统中医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支柱,也是不可多得的中医教育资源。学院派与草根力量互动合作取得成功不是没有先例,我国西部唯一个以客家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广泛吸收高校、科研机构和地力一文史工作者等力一力一面面的力量参加,在推进西部客家文化研究与开发中起到了巨大作用yz}。尽管合作发生的领域不一样,但是,其中的道理和路径是完全可以迁移的。

3.3以“术”为主,提升“道”的修养

中医的精髓在于临床实践,这也是医学存在的根本立意所在,传统的教育力一式过于强调理论,对于将理论转化为临床却力量有限。因此,一定要加强“术”的培养,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一些实践操作力一法,而不是轻松地坐而论道。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道”的修炼,当前临床带教的培养制度,由于受到时问制约,而且不停地在不同的科室轮流学习,无法在某一个中医师那里得到较为长期的指导,也很难得到作为中医诊断治疗灵魂的灵活性,而从“道”的角度来说,这会影响学生对中医学更深入的把握与体会,客观上亦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毕业后,更习惯于以西医力一式开药,而不是看中医之道。总之,“道”“术”结合才是中医师成长的路径。

3.4以外显为主,关注内隐知识转化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范文4

论文摘要: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引导师生树立尊重知识产权成果,增强广大师生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能力。文章将分析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增强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激发他们智力创造热情,促使其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能力。推动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科技和制度创新,增强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知识产权教育为我国知识经济的构建和发展承担着重要使命,这不仅表现在知识产权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现有思维方式的变革,实现知识经济的人才要求,而且它能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随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6月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科技研发的风向标。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科技工作者、管理者,是发明创造的潜在力量,是实现经济腾飞的主力军,是知识产权的生产者。高校是培养人才,普及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重要主体。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可以培养、激发广大师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树立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知识产权的应用能力。高校知识产普及权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将对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增强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激发他们智力创造热情,提高其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科技和制度创新,增强竞争力。

1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现状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智慧成果所有人对其特定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在一定限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及时间性的特征。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占有量最终仍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而如何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能力,就在于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

1.1国外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德、英、日等国家,高校均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美国、日本是世界上知识产权强国,也是最重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先驱者。美国所实施的“2061”教育创新计划重点强调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学生了解科技进步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掌握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科学常识,运用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个人与社会的问题等。日本是世界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比较重视知识产权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已经把知识产权教育列人高等教育内容。2002年7月,由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高度。

1.2国内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民大学,至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得到了国家和高校高度关注,先后成立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一些高校还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由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知识产权的启蒙教育基本上为空白,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高校除了法律类和法学类学生必须上知识产权课题以外,多数高校只将知识产权课作为选修课开设。

不过,与知识产权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与需要继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掌握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对学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有强烈的愿望,但他们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主渠道却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都还比较缺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知识产权教育普及没有跟得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知识产权师资力量匮乏

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匮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教育的师资数量不足;二是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十多所高校中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总数不足500人,其中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或有过海外知识产权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更少。目前知识产权专业教师队伍中,理论研究能力相对较强,具备熟练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实践能力的教师非常少。在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高校的教学机构中,专职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人员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个人。高校师资严重缺乏很难担负起知识产权普及的重任。

2.2知识产权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多数院校没有把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几近空白,仅仅是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章,部分教师对其内容或者一带而过,或者干脆删节。少数知识产权教育基础比较好的院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或涉及知识产权内容的选修课,如《知识产权概论》、《法律基础》等,但教学方法上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法理教育而缺少实务技能教育,教育方法单一,缺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其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从而难以系统提升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3高校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层次性认识不足,没有将知识产权教育放在应有的高度。据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有关教育的不足总人数的5%。超过70%以上的高校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教学机构,而且既未设置知识产权教学必修课程,也未设置选修课程。

3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有利发挥高校“教育、科研、创新”功能。大学生:圮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学生都是将来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研发骨干力量,而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意识的将直接影响我国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2004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表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问题,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点:

3.1高校树立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观念

知识产权意识淡漠是导致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实施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要全面推进大学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必须重视大学教育理念,也就是说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关键,首先应解决思想认识层面上的问题,即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把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放到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确定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如同普及外语、计算机教育一样,并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高校教学大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使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掌握相应的知识产权知识,从而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和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成果。另一方面,成五捌墟的教研室或研究机构,制定具体的教学力案,明确学校知识产权教育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部署,安排落实有关的教学教材和课程设置。

3.2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师资短缺问题可以从三方面解决:一是自主培养;选派本校有一定基础又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或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系统培训,整合到知识产权专职教师队伍中来二是引进人才;引进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教学人才,将精通经济学、法学、科技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吸引到知识产权教师队伍中来。三是外聘兼职教师;聘请优秀的知识产权律师、人、法官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兼职授课或在学校开办专题讲座,弥补专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

3.3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和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主要有以下3种途径:一是通过知识产权法选修课;二是校内外专家以专题讲座或系列讲座的形式讲授知识产权的知识和前沿动态;三是通过校园展板、条幅、宣传小册、校园广播以及网络等媒体并配合国内有关部门的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与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可以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演讲课和讨论课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3.4知识产权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贯穿到专业教育中,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的融合。也就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如对于工科学生,可重点介绍专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知识,对于文科学生,侧重有关专利管理、商标和著作权保护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侧重的知识产权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有利于达到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竞争意识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如:联系学生的专业特点,介绍本专业中如何申请专利、如何进行专利信息检索等。

3.5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高校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是推进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必要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经验,建议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开设知识产权必修课或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系统传授知识产权知识。同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规范教学大纲,以及编写高水平的教材。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应以著作权、专利、商标等法律关系为主线,对不同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进行系统介绍。北京大学陈章美等教授建议把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作为大学公共课的一部分,以必修课的方式列入教学计划。

4结语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范文5

关键词:知识管理;成人教育;人力资源;教育有效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成因

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教育的实施者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评价等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成人学生学习目的的达成,最大化地满足不同成人学生的多样需求。保证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育过程与学生需求的匹配,但在成人教育实践中却发现,这种有效性的达成并非易事。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深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模块,熟悉劳动法、经济法,并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基础。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该专业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用性强的同时兼顾了专业性,总体学习门槛较低,对各种学习能力的要求比较平衡,适合各种学习背景的成年受教育者学习。选择该专业入手研究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不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而且对于研究成果的迁移也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成人教育实践中,一直以来存在着学生需求与教学效果不匹配的矛盾。一方面,成人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从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形成的。学习能力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不善于记忆性学习与复杂概念的理解,而且不管是个人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还是工作经历均呈现出一种复杂多样的特点。另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人教育中,教学目标却主要是以知识本身是否得到掌握衡量成人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而忽视了在课堂中成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注和需要,教学目标是传授知识,教学内容必然是以理论为主,固守教材。课堂在教师的完全操控下朝着教师预定的目标运行,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目标。这种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与课堂教学的单一性矛盾,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沉闷和程式化,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于获得保障。

目前,随着全日制高等院校逐年扩招,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需求逐年萎缩,招生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越来越多的成人教育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混张文凭的低层次需求。文献综述发现,成人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受到着教育改革研究者的关注,各类问题成因都有着较为细致的分析,但对于相关问题的对策分析,却也常常进入知易行难的困境,虽然言之成理,但却难于落实。因此,寻找新的问题解决框架,才是目前解决成人教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解读

知识管理是一个管理学科提出的概念,一种常见的知识管理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无论组织还是个人,当其对知识进行管理活动时,都必然要经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日本著名的知识管理学家Ikujiro Nonaka将组织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知识转化模式划分为四大类活动,默化(Socialization)、外化 (Externaliza

tion)、整合(Combination)和内化 (Internalization),由此建立了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创造性的清晰描述了知识生产的全过程。其中,默化活动是指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对于个人知识管理活动来说,默化主要指对于通过各类观察、模仿和实践活动对于隐性知识的获取以及在获取隐性知识之后的消化整合。外化是指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是对隐性知识加以符号化表述的过程。整合是指从显性知识碎片转化为系统化显性知识的过程。内化是指从外部获取并经过整合的显性知识,经历个人的重新消化,成为真正的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四种知识转化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知识学习、知识转化、知识共享和新知识创造的完整过程。

从知识管理SECI模型的视角审视成人教育教学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活动,其实不难看出从学生需求说,成人教育教学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活动两者的核心知识转化活动是有所不同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活动核心在于整合活动,即通过对外部外显知识的获取、收集和整理,从而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而成人教育学生对于知识体系构建本身并无太大兴趣,其需求的核心,往往在于知识的内化活动,即通过教师的引导,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个人理解进而提升个人能力的过程。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提升措施

(一)建设基于职业认同的初始场(Originating Ba)。在初始场,个人之间基于情感上的认同,因而得以排除自我与他人之间的障碍,彼此交互表露其感觉、情绪、 经验与心态。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建立学生的认同感,包括对教师的认同感、对同学的认同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对专业的认同感。而在这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认同感是学生认同感的基础,只要建立了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认同感,教师认同感可以通过强调自身的专业背景与工作经验初步建立并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强化。

(二)建设平等开放的互动场(Interacting Ba)。在互动场中,师生以开放态度,彼此充分对话,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以便创造新知识及价值。建设互动场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学员与自己是平等的对话主体,教师的权力在互动场中应该来自于专业背景和个人魅力,而非制度性权力。

(三)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信息场(Cyber Ba)。当今社会早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稀缺性已不复存在,但挖掘信息的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来说,快速挖掘整理与掌握陌生领域知识的能力变得比单纯的记忆书本知识更重要。因此,今天的成人教育不应该拘泥于教材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电子资料库,实现立体化网络化的知识整合。

(四)建设立足实践的练习场(Exercising Ba)。在练习场,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多渠道知识转化为个人理解进而提升个人能力,其中的关键在于设计贴近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题目。具体来说,可以设计创业策划、场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观摩或实际演练等方式不断的练习,而非只坐着听教师讲授分析性的教材,能应用实际生活上或进行模拟的显性知识,并持续将这些知识内化。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范文6

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需求分析,并致力于帮助用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将知识服务的思想应用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以满足知识需求为中心,构建基于分层知识需求的模块化教学模式,通过建设知识单元库,创新知识服务模式,开展知识教育评价,调动知识提供者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知识教育价值增值和创新。

【关键词】

知识服务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 课程建设

知识服务概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知识服务的定义有许多,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2000 年张晓林在《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一文中提出的:“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之后戚建林、彭俊玲、谢家禄、黎艳、陈高潮、靳红、程宏、张玲等也提出了对知识服务内涵的理解[1]――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知识服务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即重视用户需求分析,贯穿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致力于帮助用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等。知识服务是面向增值的服务,它希望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成为用户任务的核心部分之一,通过知识和专业能力为用户创造价值,通过显著提高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效率来实现价值,通过直接介入用户过程的最困难部分和关键部分来提高价值[2]。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及研究源于信息检索课,以教育部1984年的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为主要标志[3]。文献检索课对于普及图书馆利用及相关文献检索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已不再限于文献检索与利用层面,树立信息意识以及培养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技能是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的新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很多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仅限于开设文献检索课,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①把信息能力等同于计算机能力的培养;②把信息素质教育等同于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这两种认识都必然会影响到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也存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合作交流和沟通的问题。国内信息素质教育的合作目前只在高校图书馆分别开展,各类型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公共机构之间、图书馆与企业之间甚至图书馆与本校院系之间都鲜有合作[4]。信息技术时代,人们获取资源的途径、方式和方法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单一化(缺少层次性和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需求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致使一方面积极宣传引导学生参加信息化素质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学生却在消极被动地学习。因此,科学规划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体系和内容,提高其知识价值和教育实效,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知识服务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思考

知识服务是基于自主和创新的服务,它通过对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并利用知识发现、知识分析、知识挖掘等先进技术进行知识加工,使知识充分发挥作用。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对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培养,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 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将知识服务的思想应用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就是利用知识服务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充分调动和发挥知识服务用户(学生)、知识服务提供者(教师)的能动性,做好知识本身和知识环境的组织和管理,创新课程体系,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保障、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

3.1基于分层知识需求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设计

了解研究用户的知识需求及其规律,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有效的知识信息,提高知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知识服务的核心问题。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学生,贯彻知识服务的思想就是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生活各个阶段的成长及其对知识的人性化、个性化、阶段化的需求。信息素质教学的目标、任务、过程和效果要与这种需求的变化相联系、相适应、相匹配,也就是对教学的对象及其需求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区别对待,并将这种差异性落实在教学设计与实践中[5]。基于分层知识需求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设计即是考虑到这一点,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划分信息素质知识能力需求层次,并按照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思想,根据知识内容的关联性构建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信息素质知识能力需求以及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要求,组合知识单元,构成对应级别的课程,不同级别的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时数以及学分上分别有所侧重和不同,同一级别还可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设置多门课程,如针对文理科开设不同的课程。不同级别的课程可用A、B、C……分级命名,学校可通过设置必修课、选修课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以四年本科学习过程为例,可按照学习阶段将信息素质教育知识能力需求划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三个层次,基础层针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转变不久的一、二年级新生,其信息素质知识能力需求主要是了解信息理论基础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培养信息意识,了解信息道德的概念;提高层针对三年级学生,此时学生已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需要撰写专业论文并为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做准备,因此,信息素质知识能力需求是掌握更加专业的信息检索工具,能够正确评价、合理利用信息,进一步深入理解并认真履行与信息相关的法律、政策和道德;拓展层针对四年级学生,此时学生除了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外,可能会继续深造或走入社会,因此信息素质知识能力需求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之能够利用专业的信息检索工具,深入分析和利用信息,掌握学科前沿和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基于分层知识需求的模块化教学设计就是根据不同层次的知识能力需求,设置教学目标,组织知识单元,形成课程教学内容。

3.2 教学运行与组织管理

3.2.1 教学运行过程

知识服务以解决知识服务用户问题为直接目标,通过对用户知识需求的特点及问题环境的分析,进行知识的搜集和整理(制订用户解决问题的方案),向用户提供经过筛选加工处理的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6]。因此,基于知识服务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运行过程以知识单元库为基础,通过教学需求分析、知识单元库组织与开发、知识服务模式应用、知识教育服务评价4个环节,形成循环反馈机制,开展教学活动,不断完善知识库、知识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2.2 教学组织与管理

教学需求分析。教学需求分析是实施基于知识服务的教学活动的前提,以此明确教学服务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单元库的组织与建设,形成适合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基于分层知识需求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设计就是以教育培训对象的不同阶段知识能力的不同需求为中心,设计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问卷调查、沟通交流、网络调研等,通过需求调查了解教育培训对象的需求信息,并对所获得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和管理,使之成为指导服务的知识。

知识单元库组织与开发。知识单元库是构建教学内容的资源基础。按照知识服务的思想,根据设定的知识能力需求,合理组织开发知识单元,形成教学内容。知识单元库组织与开发包括知识单元的设计和知识单元的组织。基于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概念,知识单元设计根据课程所需的知识点或知识技能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合理的知识模块,每个模块涵盖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例如,信息素质概念及含义、信息检索工具、信息检索策略、毕业论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等都可分别作为一个知识单元,甚至还可以细分。再如,信息检索工具还可进一步分为工具书、搜索引擎、数据库等内容,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细分的程度。知识单元之间相对独立,可根据教学需求,灵活组织,形成新的知识单元,组织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到内容组织时知识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性,知识模块划分应以教学分析和课程分析为基础,考虑问题的关联性和衔接性,使得知识单元组合的课程能够满足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要求。在结构上既能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模块与模块间还存在知识的递进关系,由浅入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7]。

知识服务模式应用。知识服务模式应用在这里主要是指基于知识服务的思想开展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团队建设、共享与交流活动等。①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基于知识服务的思想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满足知识学习者的知识需求和方法需求,调动知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信息能力的有效提升。除了传统文献资源的开发、组织与利用外,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环境的新要求,应积极拓展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个性化服务、知识导航、知识服务平台的搭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便捷的知识获取渠道。通过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嵌入专业课程教学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课程学习、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和需求,提升信息素质课程的教育效果。②教学团队建设。在基于知识服务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因教师承担了知识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故对其综合知识水平要求很高――应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和图书情报知识,同时又精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着知识教育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嵌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与学科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有很多途径,如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知识素质,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政策激励调动教师组织和创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等。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是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良好实施的重要保障。③知识资源共享与交流。知识服务是在知识、信息共享与交流基础上提供的知识增值服务,它不基于固有资源或系统,而是通过开放式服务模式,联合、协调、利用多种知识、资源、人员、系统组织和提供协同服务。从知识单元库的建立到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与管理,基于知识服务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融入了开放式交流、互动式学习的思想,强调了知识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知识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知识服务提供者与知识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促进了个人知识逐渐增加扩大为组织知识,教学相长。

知识教育服务评价。作为教学组织与管理的重要环节,知识教育服务评价是对基于知识服务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知识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重要方式和反馈形式,可为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供重要参考。知识教育服务评价是双向互动的,既有对知识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应包括对知识服务提供者的评价,需要建立良好的课程考核方式和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对学习者的评价可采用过程评价法和效果评价法,即直接通过评价教学活动过程评价其效果,或通过对比学生受教育前后信息素质的差异间接地进行教学评价。过程评价法比较成熟,而效果评价需要通过学生的试卷、实验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来综合反映[3]。对知识服务提供者的评价可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开展教学效果评价。

小结

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知识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知识服务思想应用于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以满足知识需求为中心,构建基于分层知识需求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建设知识单元库,通过合理组织与管理知识单元库,创新知识服务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知识教学团队质量建设,促进知识资源共享与交流,开展知识教育服务评价,有利于充分调动知识提供者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的知识价值增值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袁懿,吴新年,等. 图书馆知识整合与知识服务研究:以西部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 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5):34-37.

[3] 洪拓夷.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J]. 图书馆建设,2007(3):42-45.

[4] 陈琳,胡海燕,丰华文,等.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面构建――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3):49-53.

[5] 赵静,张焱,王玉平. 知识管理下的分层多阶信息素质教学模式设计[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2):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