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范例6篇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范文1

关键词:青少年;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051;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1-0005-07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point of view of "health in all slip", based on related national and regional health policy text analysis, under the premise of unique stage in determining teenagers, the author defines youth physical health policy system as the all the essentials that can improv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eenagers’ physical health of, promote health equity and accessibility in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sports, health, nutrition and rest.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policy content is mainly embodied in 5 areas: education, sports, health, nutrition and rest. By analyzing the corresponding progress of typical national youth physical health policy, the paper presents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policy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dolescent physique health promotion and improving the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physical health policy.

Key words: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physical health policy

收稿日期:2015-11-15

基金项目:上海市大文科学术新人项目资助(xsxr201300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制度研究”(13BTY013),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TY15-012)。

作者简介:郇昌店(1980- ),男,山东临沭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作者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2.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管理系,天津 300381

1.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Tianjin 300381, China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全球性和严峻性,长期以来引发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政府针对与青少年体质健康关联的肥胖、运动能力不足、压力过大等问题,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治理,如美国政府出台的《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技术框架》、日本的《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和我国《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上述政策均指向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个别层面,通过对独特要素的改善,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通过政策实践与研究进展梳理发现,当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研究领域,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认识存在片面化、局部化的问题,尚未明确把握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内涵,大多数政策属于部门政策,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不明显。综观此类问题的出现,一是源于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二是过于关注某个层面的社会影响因素,而没有意识到全面的健康社会决定要素。

鉴于此,在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下,本研究从国际上逐渐开展“健康寓于万策(Healthy in All Policies,HiAP)”实践框架出发,论证和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决定要素,并据此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体系。

1 健康寓于万策(HiAP)的理论框架

世界卫生组织推进的“健康寓于万策(HiAP)”为提高人口健康和卫生公平,构建跨部门的公共政策解决方案,系统地考虑了健康和卫生系统的影响决策,寻求协同效应,并避免有害健康影响。尽管直到2006年,“健康寓于万策”才在芬兰总统健康主题论坛(Finnish Presidency Health Theme)上正式提出,但世界卫生组织长期以来的健康实践为该政策的提出奠定了良好基础,见表1所示。

“健康寓于万策”的提出源于对健康影响因素认识的不断深入。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及健康的多维影响因素。2003年后,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应国家也在探索健康的其他影响因素,较为关注健康政策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等,了《National Public Health Policy, Sweden,2003》《California Health in All Policies Task Force, United States,2010》。2010年,阿德莱德世卫会议再次《所有政策中的健康问题:走向共同治理健康和福祉》的会议声明,由表2即可见健康涉及到多个领域,表明了政策领域与健康的交叉关系。

“健康寓于万策(HiAP)”的提出更与国际社会关注“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密切相关。“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即在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外,由居住和生活环境中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条件不同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导致疾病出现的“原因的原因”[1]。这也是西方社会关注健康服务公平性的重要着力点。源于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重要性的认识,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设立了“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致力于通过公共政策对社会因素的改造,在推进健康公平的前提下提升健康的福利水平。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了《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的报告,对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提出针对性改革建议。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及其政策实质就是通过政策设置,改变健康的不公平状况,推进全球范围内健康目标的实现(图1)。

由图1可见,针对健康的相关影响要素,健康社会决定委员会的政策框架强化整体性的治理思路。该治理框架的构建强化宏观政治制度、中观社会地位改造、微观卫生保健系统的构建的思路,致力于健康与福利的协同分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学者Dahlgren就提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模型”,按照关联层次分为五个类型:年龄、性别和体质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和社区网络;教育、工作环境等因素;最后是一般性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等。由此可见,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是超越了卫生领域,且融合了诸多领域和部门的认识突破,对提升健康致因的认识具有重要影响,如图2。

综合而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HiAP理论框架不仅与相应的政策实践关联,也与健康的社会因素认知相关,属于对健康改进的全新理念。该理论框架包含五个层面的内容:促进健康、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支持部门间协同;借助多元主体的利益;吸引利益相关者;实现结构性或程序性的改变等。“健康寓于万策”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私人部门和民间团体开展协同合作以解决复杂的卫生问题[2]。为了推进国家的实践,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出台了“‘健康寓于万策’的国家行动框架”,针对国家或地方政府提出包含确定HiAP的需要和优先活动、构建行动计划、确定支持性框架和过程、促进评价和参与、确保监测、评价和报告、构建行动能力等六个部分的国家行动计划,并建议相关政策主体可以借助该框架进行调整。

2 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体系厘定

2.1 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体系的背景

当前的诸多研究成果,展示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青少年群体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健康状况更是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质健康差距的决定因素包括贫困、机会不平等、医疗保健、环境条件差、教育不公平现象。就个案层面而言,青少年在成长阶段与 HIV 患者联系在一起,其未来生活质量和体质健康状况均受到一定负面的影响[3]。学者以洛杉矶周边的公园为案例,研究发现环境(公园的距离和布局)和社会因素与促进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强度水平相关,建议决策者需要强化这种认识。

就我国而言,因公民健康不公平问题较为突出,健康政策更是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鉴于我国日渐严重的国民健康问题,党的十七大和十报告中连续两次提及“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世界国家健康排名,中国在145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第55位[4]。我国民众与世界发展国家的健康状况相比,差距依旧较大。

我国国民健康状况不佳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更为突出。青少年群体中,肥胖症、近视和传染病等健康问题极为严重[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7~18岁城市男生、女生和农村男生、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3.23%、13.76%、13.76%和8.56%。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0.31、0.61、0.23和0.27。同时,青少年近视率持续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同样是2010年的调研结果,7~9岁青少年的近视检出率为30.07%,10~12岁的近视检出率为47.58%,13~15岁的检出率为65.59%。16~18岁的检出率为76.99%,与2005年相比,各年龄阶段的近视检出率均呈现上升趋势[6]。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略有改善,但情况依旧较为严重。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与青少年未来的社会担当产生了尖锐的矛盾。201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务院妇女儿童办公室联合题为“青少年期:充满机遇的年代”的报告指出:青少年绝对人口数量和比例都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2.28亿(18%)下降至2009年的1.8亿左右(13%)。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极为严重,未来必然将降低有效劳动力供给,影响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造成深远影响[7]。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国青少年数量降低,且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必将成为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尽管未来可借助技术升级和产业调整,一定程度可摆脱人力资源短缺的制约,但未来我国社会建设,将更加仰仗数量逐渐减少的青少年群体。鉴于此,国家通过公共政策投资发展青少年事业,必然能展示长远的战略价值。

与其他年龄阶段比较而言,青少年时期的体质健康具有独特性。首先,效果影响的长期性。青少年时期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状况对其一生都有长期影响,是成年人疾病干预的敏感期和窗口期[8]。其次,健康行为的可塑性。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塑造可有效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很多国家或地区视青少年时期为个体健康教育的关键阶段,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个体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再次,病患表现的隐蔽性。除一些遗传性和传染性疾病,青少年群体罹患严重疾病的可能性很小;最后,投资主体的国家福利性。青少年群体缺少自主生活能力和必要资源,属于经济弱势群体,因此青少年健康需求需要在国家福利责任框架下予以满足。由此可见,青少年时期的健康投资对其后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各界高度关注。当前,各国政府倾向于利用公共政策推进健康福利实现,多部门鉴于部门职责实施了多项公共政策。

2.2 基于HiAP确定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体系

根据健康寓于万策(HiAP)的理论观点,其关注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注重跨部门的联合管理,明确健康的多维度影响等对认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这对促进政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就当前国内外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及其政策实践来看,青少年体质健康关联至少体现在教育、体育、卫生、营养和休息等领域。因此,本研究将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体系界定为多领域内可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促进健康公平和可及之政策要素的总称。

结合我国学术界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领域的认知,发现目前的观点集中在几个领域。党权(2014)认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与运动、卫生领域相关联[9],而(2014)对日本[10]、杨成伟(2015)对美国[11]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进行讨论时,将论域局限在体育运动方面。根据国外相关实践,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行为包含了体育和营养、卫生等方面[12]。为探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与社会决定因素的关系,我国学者对0~16岁的1 118名调查者的社区、家庭、母亲和个人4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调查人群在健康水平和保健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而母亲和家庭等社会因素对不公平程度的贡献较大[13]。同时基于我国部分地方性法规,如《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昆明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等,并根据专家访谈的结果,认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领域。

2.2.1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教育要素政策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体质健康促进的主阵地,教育政策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键措施。教育政策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推进,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教育、健康理念教育和校园健康环境建设等。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政策的直观体现。

国际社会很早就意识到教育对体质健康的促进意义。1974年,加拿大政府《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将健康政策的重点从“疾病诊治”转向“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提出在青少年时期的疾病预防。同年,美国国会通过《健康信息和健康促进法》《国家健康教育规划和资源发展法案》等政策,成立了专门的健康教育局,致力于学校健康教育的推进。在英国,健康教育主要通过更宽泛的生命教育实施。1988年,政府通过了《教育改革法案》(Education Reform Act),要求学校教育过程中重视教育的均衡性。1990年,倡导建设包含健康教育在内的跨领域国家课程。1997年,成立“文凭与课程局”,开始增订社会与健康教育新课程。在很多发达国家颁布健康教育法案中,很多将校园健康教育作为重点领域,通过内容多样、方式多元的教育形式,使得健康教育成为学生健康促进的重要途径[14]。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非常重视校园健康环境塑造,促进在校学生的健康教育。

我国健康教育政策开始较早、内容较为宽泛。早在196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除四害 讲卫生的指示》,要求在国内开展卫生教育,校园和学生就是政策重点关注领域。上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卫生部、爱卫会联合《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对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具体指导,在后续健康教育实践中,基于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控烟”和“校园环境”等教育行动。在学校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健康教育与体育、卫生等结合,将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成“体育与健康”,期望借此推进学生体质健康。

2.2.2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体育要素政策

青少年体质健康通过体育促进形成共识。由于青少年处于学习的黄金阶段,每天大量的时间处于静坐状态,长时间静坐影响了体质健康。针对静坐时间过长的状况,很多国家和组织建议通过体力活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力活动是指由骨骼肌运动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活动,包含职业性、交通性、日常体力活动及闲暇体育锻炼[15]。

国际上青少年体力活动政策极具启示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17岁的青少年每天不能少于6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强壮骨骼和肌肉的身体活动。加拿大政府建议青少年通过体力活动减少静坐时间,每天静坐的推荐时间不超过6小时,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2014年美国体力活动协会了全美第一个儿童和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该报告描述了美国青少年体力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和影响要素的指标体系,并阐明了交通、学校、家庭和休闲娱乐的政策[16]。体力活动政策已成为“健康美国2010”的首要措施,通过科学的指标设计和量化措施呈现,促进青少年群体的体质健康[17]。

在体力活动政策中,体育活动是重点领域。美国青少年体育国家联盟(Nation Alliance for Youth Sport ,NAYS)颁布了《青少年体育国家标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提供体育活动指导。英国体育理事会颁布了《为认识培育体育习惯:青少年体育新战略》(Creating a sporting habit for life-A new youth sport strategy ),为培育青少年群体养成体育习惯提供政策建议和健身指导。澳大利亚的《国家体育运动与久坐行为指南》,为5~12岁儿童和13~17岁青少年制定了健身标准:每天应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至高强度体育运动。儿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应包含一系列的有氧运动,并包括一些剧烈运动。每星期至少有3天,儿童、青少年应进行一些有助于强壮肌肉和骨骼的运动。

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是我国长期的政策选择。加强课堂体育教学、完善课外体育锻炼,促进体育教学、训练设施与环境的建设,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重点工作。2001年,国家体育课程改革将“健康第一”确定为国家体育教育政策的核心指导思想,国家通过学校体育制度建设,完善了课程标准、师资配备、监督考核、体质监测等环节,而“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等在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探索成效突出。但我国体育健康促进亦存在政策设计过度依赖体育部门,呈现体育部门专业治理的局限性,应建立教育、卫生和体育多部门参与的协同机制,避免权责不清和重复浪费等问题[18]。

2.3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卫生要素政策

校园卫生政策也是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领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通过保障校园卫生环境、饮用水安全和流行病预防等措施,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日本在1896年就通过制度建设设置了“学校校医”,并赋予其公务员身份。二战后,日本政府陆续通过了《学校保健法》《学校保健法施行令》《学校保健法试行规则》等。文部科学省更是将散见于不同部门的学校卫生保健的法规文件进行汇编为《新学校保健实务必携》,以推动校园卫生保健工作[13]。美国国会通过《协作性学校健康计划 》,整合健康教育、校园环境、体质健康等内容。美国国家教育协会颁布的《校园健康、心理健康和安全指导》中包含健康与安全教育、体育教育、健康与心理健康服务、校园环境与交通、健康环境和社会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等部分。

我国校园卫生政策不完善,学校卫生体系建设缓慢。建国后就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长期以来高度关注校园卫生。以后,我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学校卫生,扬州会议后卫生部、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和《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等政策,为学校卫生管理提供了政策参考。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学校卫生管理条例》,2012年卫生部下发了《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为学生公共卫生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国家针对校园生活设施、流行病预防和突发卫生事件等方面颁布了系列文件,较为全面对危及青少年体质健康健康的多个层面要素进行针对性治理[19]。

2.4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营养要素政策

充足的营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亟待关注的政策领域。青少年阶段是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国际上很多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营养问题。日本在学生营养立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二战结束,日本在国内经济条件极差的条件下,启动了学生营养餐供给,并通过逐渐制度化保障营养餐发展。1954年,日本政府制定颁布了《学校营养午餐法》(历经1956、1957、1974、1978年多次修改、完善),从立法角度对学校营养餐提出要求。2005年在实施《饮食教育基本法》的基础上,启动了《“饮食教育”推进基本计划》,其中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计划是其重点。美国在学生营养政策方面的探索也较为出色。一战期间,美国无法招募到充足的兵员,国内对青少年健康关注较高。恰逢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大量经济物资被浪费。美国国会要求美国农业部利用关税收入的30%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大量过剩的产品供给学生,这成为美国学生营养餐的起源。1946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国家学生午餐法》,1966年颁布了《美国学校早餐法》,1997年出台了《特殊牛奶项目规划》和《学生奶行动计划》等。2004年美国公法中《对1966年Richard B Russel 国家学校午餐法和儿童营养法的修订》,强化对儿童增加食物和营养援助,简化了计划的实施与改善的管理,重新制定了儿童营养计划。2011年美国通过的 “营养教育培养健康儿童的法案”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更有推动意义。美国实施的校园营养餐制度,在覆盖人群和投资方面发展较快,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从美国校园营养餐覆盖人群和投资总额来看,美国政府在营养餐的供应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青少年的营养问题较为复杂,纳入政策视角的时间较晚。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经济条件较差,“营养不良”成为学生常见病之一。1992年教育部、卫生部和全国爱卫会《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首次将“营养不良”列为六种学生常见病首位。1995年,《学校午餐营养与卫生要求》属于我国政府首次对校园营养问题的政策实践;随后,《国家大豆计划》《学生饮用奶计划》颁布。针对贫困农村学生,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随后教育部联合发改委、卫计委等部门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营养改善提供了良好条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关于学生营养的政策建设较为滞后,学生营养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国家对青少年营养保障的责任承担不足。

2.5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休息要素政策

充足的休息时间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作为教育强国的美国,在里根总统期间,高质量教育委员会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研究报告,认为美国青少年基层教育阶段压力过大,应该进行及时改革。基于此美国组织了40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4年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后,于1989年了《普及科学:2061计划》,政策旨在改变过去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简单化和应用化;提倡为青少年学习减负,大力增加青少年的休息时间。在英国,中小学生时间安排较为充足,课程安排主要以实用性知识为主,且高等院校招生对特殊能力学生具有特别关照,所以英国基层教育学生对减负的要求不高。

针对学生负担过重、休息时间被侵占的状况,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建国之初,就提倡“身体第一、学习第二”,倡导降低学习时间。建国之初,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的紧急通知》《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指示》等政策,关注处理青少年在校学习和休息间的关系。1988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200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要求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将小学生的过重负担降下来。教育部2006年《教育部关于贯彻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后,于2009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决纠正各种随意侵占学生休息的做法,正确引导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切实把课内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2013,教育部门为彻底减轻学生负担,出台《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在征求意见阶段,从入学、编班、教学、作业、考试、等级评价等方面探索破解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有效方法。

3 结束语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跨界性、跨域性,必然呈现治理的艰巨性。从我国长期以来的政策实践来看,呈现出过于依赖体育领域政策,对教育、卫生领域略有涉及,营养、休息领域提及较少的状况。借鉴发达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计划,未来的政策实践应更多关注跨部门政策制定与执行,通过体育、教育、卫生、营养和休息等领域的制度协同建设,保障青少年群体健康权的实现,进而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岩,谢铮.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及其国际经验[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1(2):125-128.

[2]Commision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CSDH)Closing the gap in a generation: health equity through action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R] .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3]Skovdal, Morten and Belton, Sara.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as they relate to children and youth growing up with HIV infec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4(4,5):1-8.

[4]马军.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北京大学:医学版,2013,45(3):337-342.

[5]杨雪,侯力.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和微观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11(4):46-53.

[6]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蔡若愚.投资青少年,是时候了![N].中国经济导报,2011-05-26(B07).

[8]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术语汇编[M].郑伯承,薛建平,译.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9]党 权.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历史变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0]曲 辉,张学政. 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的对策研究――论日本“青少年体力提高实践事业”对我国的启示[J]. 辽宁体育科技,2010(6):10-12.

[11] 杨成伟.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演进及执行路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

[12]日本是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 饮食教育功劳大[EB/OL]. http:///20081126/n260858802.shtml.

[13]儿童健康公平性的社会决定因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3:252-257.

[14]王定功.英国青少年生命教育探析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3(9).

[15]谵晓安,王人卫,白晋湘. 体力活动、体适能与健康促进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4):363-372.

[16]吴薇,陈佩杰,何晓龙.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及其2014年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工作报告解析与启示[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34(4):420-424.

[17]徐士韦,肖焕禹,谭小勇.体力活动: 美国国家健康政策之要素――基于美国健康公民战略的考察[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28(1):25-30.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范文2

一、健全组织,壮大队伍

今年,市委对市关工委进行了调整,设主任一名,常务副主任一名,副主任四名。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勇同志任主任,原人大副主任张贵善任常务副主任,原人大副主任李合昌、原政协副主席李福仁、人大副主任王素芳、政协副主席陈建亭任副主任。并从公、检、法、司、工会、卫生、党史办、史志办、宣传部、党校等部门选拔了26名老同志,组成了“五老”报告团;从公、检、法、司部门选拔了10名老同志组成了“关爱工作团”。由市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团市委、老干局、教育局、人大办公室、政协办公室等26个单位为成员单位,各单位一名副职为关工委成员。我市26个关工委成员单位,21处市属中小学,193个市直部门企业,23处乡镇、街道以及1385个行政村都已建立了关工委组织。各级关工委通过以组织荐“五老”、以工作邀“五老”、以“五老”聚“五老”等多种方式,广泛组织动员离退休老同志加入到“五老”志愿者队伍中来。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动、组织“五老”志愿者达7000多名,每个市直部门、企业、学校和村都有三、五名“五老”志愿者。

二、工作情况

一年来,我市关工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了一些工作。

1、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市关工委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安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多次听取市关工委的汇报,并作了批示。市委书记王继怀同志亲自听取市关工委的工作汇报,并对我市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做了明确指示。4月份,市委经过研究,对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分管领导做了调整,由市委组织部部长陈勇同志分管我市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市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将关心下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经费,保证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召开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潍坊市关心下一代表彰大会召开后,我们向市委作了详细的汇报,经市委同意,3月23日,召开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传达贯彻潍坊市表彰大会精神,对去年工作情况作了总结,就今年工作任务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市委副书记许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还为受潍坊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3、认真落实潍坊市文件精神。潍坊市关工委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学习贯彻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07年潍坊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的通知》,我市关工委对文件的学习贯彻高度重视,由团市委书记李金峰同志向市委副书记许华同志作了详细的汇报。许华书记结合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实际做了批示。4月4日,我们召开了主任办公会议,集体学习了潍坊市文件和市委副书记许华同志的批示精神,研究制定了《2007年安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会后,关工委办公室转发了潍坊市关工委《关于认真做好〈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学习贯彻工作的通知》,将《2007年安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印发到各基层关工委,要求各基层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潍坊市文件精神和《2007年安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点》,立足实际,狠抓落实,全力做好我市的关心下一代工作。

4、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按照潍坊市关工委《关于开展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的通知》和《关于开展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对调研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班子成立后,召开了市直有关部门会议,就调研工作做了部署和分工,由教育局负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发展状况的调研,市关工委协调劳动局、农业局、林业局、农机局、水利局、科协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目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调研已经结束,并书写了调研报告,新农村建设调研正在进行,近期也将结束。

5、举行全市青少年“青春与健康同行”活动启动仪式。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为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我市关工委与团市委联合开展了“青春与健康同行”活动。5月30日在市实验小学举行了启动仪式,活动以积极推进“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目的,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为活动宗旨,以宣传、倡导青少年科学健身理念、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适时组织系列体育竞技运动为主要内容,促使全市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6、各基层关工委围绕青少年下一代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眼科医院关工委结合全国“爱眼日”,免费为全市中小学生检查视力,为全市350名患近视且家庭特别困难的小学生免费配送每副价值160元的眼镜,对发现患常见普通眼科疾病的学生免费进行治疗。旅游局关工委在“六一”期间,向市直中小学校发放免费门票,让学生到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游览,对游园的学生进行传统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金冢子镇关工委,利用去年市直学校的法制报告会讲稿,组织“五老”志愿者到学校做法制报告,2000多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兴安街办关工委在六一期间,组织“五老”志愿者向街道中小学校捐献图书活动,截至目前,已收到各类图书1200余册,计划近期送到学校中。

三、下步工作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坚持以科学

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发挥“五老”作用为依托,以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基层活动为重点,依靠和协调各方面,进一步探索规律,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把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以“天下父母,亲情教育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目前,我市关工委组织的“天下父母,亲情进校园”活动正在进行中,通过开展活动,对全市广大青少年进行深入地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范文3

中国青年网络(China Youth Network,简称CYN)是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CFPA)倡导和组织下,在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的支持下,于2004年6月成立的一个为10~24岁年轻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同伴教育和生殖健康与权利的全国性青年志愿者组织。它本着“由青年人组织,服务于青年人”的原则,倡导维护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权利,并致力于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以及预防艾滋病的工作,实现青少年项目中青少年参与从设计、实施到评估的全过程。

近几日,寒流侵袭我国大部分地区,北京更是狂风乱舞。寒气逼人。马路上行人稀少,但朝阳区民族园快捷酒店二楼会议室里却很温暖,这里有个大家庭正在聚会,他们热情洋溢的话语。激昂向上的精神使人倍感温暖。

2010年12月14~15日本是极为平常的日子,风依旧吹着,但有了青年人一腔热血的灌注便不寻常了。这几日是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项目――中国青年网络项目的总结大会,来自全国三十个市县的青年网络成员(包含青年代表、指导老师和志愿者)满载着成功与收获而来,齐聚一堂,两天的会议内容有严肃有活泼,丰富而又饱满。

开幕式

14日上午,中国计生协秘书长李艳秋、项目部部长洪苹,项目负责人李立鹤、联合国人口基金北京驻华代表Elina、玛丽・斯特普国际项目官员张晖女士,《青春期健康》杂志社执行社长曹献民等一行人来到会议现场。李艳秋秘书长、洪苹部长及Elina女士分别为中国青年网络项目终期总结会致词,总结了以往的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工作,并对未来致以良好的祝愿。项目虽然结束,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计生协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继续关注青少年生殖健康,使青春期健康教育永不落幕。

地方总结:沟通、合作、特色、人物、挫折、遗憾

这次总结大会少了许多程式化的内容,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便进入主题。现场播放五年来中国青年网络队伍发展及组织各项活动的视频,层次分明,细节生动,当时在场的青年代表和指导老师深有感触,欣赏视频时眼里含着泪,这是喜悦的泪水,是成功的泪水,一路走来,有辛酸,有坎坷,但是他们挺过来了,所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十个项目县的青年代表、指导老师和青年志愿者大多来自计生部门,教育部门或者是教育工作者、大学生。总结大会上他们分成六组,分别从沟通,合作、特色,挫折,人物、遗憾六个方面对五年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他们五年来所做出的努力与付出是源于对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热情。点点滴滴汇成溪水滋润人心,使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工作更顺畅。

五年,中国青年网络记得每位成员的付出与努力,会上核心小组成员宣读了表彰的集体和先进个人,并为其颁发奖状、奖杯,这是五年工作努力付出的回报得到了组织的认可,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

未来展望:明天会更好

15日上午8:30,几分钟的热身小游戏使与会者顿扫困意,激情昂然,开始了未来工作的展望。各小组从新的活动项目创意,合作机构,宣传方法以及地方组织机构等多方面提出各自的建议与措施,并发挥众人的智慧对中国青年网络(CYN)建言献策。

活动现场,项目负责人李立鹤老师倡导各地青年网络成员写一封信,写给三年后的自己,三年后由青年网络核心小组成员寄还给本人。青年代表及指导老师们积极参与,对未来信心满满。

联欢:五年来最后一次相聚

15日晚,离别的时间一点点近了,这是五年来最后一次相聚,晚上聚餐时离别的愁绪很明显。但此时他们的心拴得更紧了,珍惜每个人的签名,留言,彼此祝福。晚餐过后,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一起欢笑,希望留住最后的相聚,互相拍照留念,留下快乐的点点滴滴。

精彩的舞步、豪放的歌声,表达的是青年网络的拳拳赤子心,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虽是最后的相聚,却是结识的开始。

离别:不是过客,而是朋友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范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校外教育;方法

一、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校外教育指的是校外教育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之需要,也是丰富校外教育功能的一条途径,更可以对学校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不断尝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内容。在青少年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亲职教育及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辅导室建设指导和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及方法

1.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欧美及台湾地区早有发展,近几年在我国大陆地区不少学校开展了研究和实践。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就是基于人的生命规律,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实现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教育。

在实践中,生命教育可以分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首先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如: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教会儿童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的教育;教会儿童有效逃离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技巧;使儿童能够具有救护和自我救护的能力等。其次是发展生命的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具体可以包括信仰教育、感恩教育等。信仰就是我们相信并仰望的、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感恩教育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怀。再次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就是以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让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

实施生命教育,我们最成功的实践是开展“生命如花绽放”青少年心智成长团体辅导。辅导依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目标,借助体验式游戏、拓展训练等辅导形式,实现青少年团体意识和团体价值感培养、接纳和欣赏自己、珍爱生命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目标。为此,我们通过培训教师、推广教材等方式积极引荐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有几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心理活动课中实践该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因此,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的行为,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的内容。

为此我们面向家长,通过公益讲座形式,积极传授亲职教育的理念和技术。“绘本阅读,悦读阅美”讲座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借助绘本故事,教授家长亲子阅读的理念和技巧,提升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品味,同时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一条好途径;“亲子沟通的态度与技巧”则教授家长亲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等。同时,我们还通过家长联谊会、家长成长工作坊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理念和技术,满足家长自我发展的需求。

3.面向教师,开展心育培训。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育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们首先组建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沙龙”,沙龙吸收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及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参加,通过系统学习,帮助教师们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目前我们已开展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学校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专题培训。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范文5

Abstract: The campus football development should follow the pace of policy goals,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policy oriented,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ootball curriculum,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football, enhance th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enrich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 the training system of football talents, create a football social environment, expand the football population and enhance the football level. Secondly, the school should dare to innovate, dare to try in the campus football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look for suitable model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关键词:校园足球;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发展模式

Key words: campus football;football talents;training system;develop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258-02

1 校园足球

1.1 概念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倡导下,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密切配合,共同开展的一项造福子孙后代,振兴中国足球的重要活动。

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其目的不是为了竞赛和选择,其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顽强拼搏精神等。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校园足球活动,建立并完善四级足球联赛,可以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学习、了解足球,进而培养出更多的足球后备人才,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当然这离不开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只有所有机构和部门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地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1.2 政策发展现状

201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共20条,其中第七条提到“重点办好一批开展足球项目的体校和足球学校。支持职业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扶持开展足球项目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和足球学校,创建中等职业教育足球特色学校”。

2015年1月26日,《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经国务院审议通过,报由中央深改领导小组进行审议。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行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把校园足球史无前例地变成了国家战略的一部分。2015年3月24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印发〈河南省校园足球行动计划〉的通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指示和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在河南省前一阶段校园足球发展的基础上,制定河南省校园足球中远期行动计划。

2015年10月28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精神,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联合加快发展河南省校园足球的实施办法,到2020年支持建设1500所左右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每三至五年进行一次专项评估。2020年前,完成对5000名左右足球管理人员、指导人员、裁判员的一轮培训。

2 河南启动校园足球工作

2.1 启动工作

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从2013年启动,首先在河南省教育厅设立了校园足球办公室。然后于2015年3月由河南省教育厅牵头成立了河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来自教育厅、新闻出版广电局、财政厅、发改委、体育局及共青团河南省委等。校园足球领导小组下设校园足球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教学、活动、竞赛、训练等指导小组,校园足球各项工作的业务指导由指导小组负责。

2.2 河南省校园足球行动计划

为更好地发展和普及校园足球,河南省教育厅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法规,指出校园足球应以普及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足球运动。大力推广足球运动,其目的不是为了竞赛和选拔,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运动技能、合作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等,进而提高我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为此,河南省努力把校园足球做成育人项目,发挥其育人功能,重点是让孩子动起来,具体如下:

第一,遴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工作的通知”,要在全国范围内遴选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河南省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踊跃报名了九百多所学校,后经过简单筛选提交了七百所学校,推荐了三个县(区)(分别是漯河市临颍县、洛阳市涧西区、郑州金水区)上报至教育部。第二,开展各类人员的培训,强化校园足球师资。根据校园足球发展和各类人员的实际需求,河南省对于校园足球相关的各类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比如指导教师、裁判员、校长、行政管理人员等,通过开展各类人员的培训,可有效强化校园足球师资,促进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组织实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虽然过去河南省也组织开展过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但是由于只是在小范围内试行,效果并不明显,为此河南省今年扩大了四级联赛的规模,积极吸取过往举办四级联赛的经验,建立并完善了新的校园足球四级联赛。

根据《河南省校园足球行动计划》,原则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级校园足球活动的经费保障。河南省教育厅今年从教育经费中预留500万用于支持校园足球的活动,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参与、多方筹措的校园足球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尝试通过建立足球发展基金会,吸引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加入校园足球活动。

3 河南省校园足球研究与实践

河南省针对青少年足球,河南省体育局将实施“四个一”工程:依托郑大体院或省体校现有资源建成一个省级足球培训基地;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将青少年赛事与校园赛事统筹规划,形成一个完善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建设一批足球特色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基层体校转型为足球专业学校。为了进一步推动足球在学校的发展和普及,河南省近日出台了校园足球行动计划,设立了校园足球发展目标。根据行动计划,河南省将用三年时间,按照小学、初中、高中6∶3∶1的比例,根据学生基数,参考其他因素,合理分配布局,在全省创建150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不断提高校园足球的普及程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实行动态管理,每三至五年进行一次专项评估。

用三年时间实现对全省校园足球管理人员、校长、指导教师、裁判人员的轮训,提高校园足球师资的业务水平,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建立并逐步完善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校园足球的四级竞赛体系,为校园足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发展动力。

4 河南省校园足球管理、实现方式

在管理过程中,应该突出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重要性。首先,学校作为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接触最多和所处时间最长的环境,学校所开展的健康教育是进行青少年健康促进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青少年在学校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对于今后步入社会和新的工作环境,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伴随青少年终生。其次,体育运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提高体质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另外,除了从外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管理,也应该重视青少年自身对于体质健康促进的意识,培养青少年关注自身健康的习惯。

4.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但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通过这种调研的形式培训学习,交流校园足球开展的经验,不仅能加强教练员的技术技能,而且能打开长期以来校园足球开展中的“条框”束缚,重新找到适合本校足球工作开展的切入点,进而促进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4.2 搞好足球文化建设

足球文化是校园足球的灵魂。校园足球要想得到普及和广泛开展,需要将足球文化融入每个学生的生活。学校要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展会员单位之间的足球活动,发挥网站、广播、板报、宣传栏等阵地对青少年进行引导和教育作用。通过介绍各类足球活动及比赛情况,报道足球新闻、讲述明星故事、宣传足球精神。学校还要有计划地开展普及性的学生足球训练,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足球实践活动。

4.3 校园足球促进身体健康

青少年处在青春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对其身体的成长发育都有很大的帮助。青少年参与到足球运动中一方面有利于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发育,包括身高的增长、体重的增加等;另一方面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包括耐力、心肺功能、身体协调性等等。而且校园足球的发展,让青少年可以在学校中接受到相对正规的教育和训练,教练和老师都可以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计划,扬长避短,促进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身体健康发展并且最大程度地降低伤害。

4.4 校园足球促进心理健康

青少年所处的青春期不仅是身体迅速成长发育的时期,更是心理问题高发的年纪。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找到释放心理压力的出口,而且体育运动中所体现和包含的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也会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乐观的个性,使青少年充满正能量。

足球运动作为一项团队运动,强调队员之间默契的配合和团队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所需要培养的。参与足球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建立团队意识,重视团队精神,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团结协作、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校园足球的开展对于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促进问题解决的好坏与否就决定了国家未来的质量。而校园足球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校园足球的发展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尧,王田雨,何~丹,李节.中国足球产业价值链探析――基于欧洲足球联赛比较分析[J].中国市场,2015(38).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范文6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1)04-0001-04

Important Measures Facilita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 hina’s Sports

――On the 1st Anniversary of Dept. of Juvenile Sports of the General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ZHONG Bingshu

(Beijing Sport Un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Soun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trong willpower and vitality of juven ile are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 veness.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health growth of juv eniles and there is a requirement to build China into a sport power. However,the juvenile sport work is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continuous de clining physique of the juvenile, shrinking scale of the sport talent pool andthe unfavorable situation of school spor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pt . of juvenile sports,it has,on behalf of the government,perform the duty bound responsibility in guidance, management, service and regulation. To th e requirement of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juveniles by exercises andsports, the juvenile sport work shoulders heavy responsibilities.

Key words: juvenile spor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从2010年开始,本世纪进入第二个10年,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当世界以慨叹的目光,打量中国体育“从极度落后发展成为成就卓著、举世瞩目的体育大 国”[1]60年不平凡的拼搏时,“中国体育依靠60年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宝贵经 验,已经踏上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新的奋斗历程。”[2]此后,应该靠什么保证中国 体育60年辉煌成就的持续性?中国体育必须做出回答。

“不断探索、创建和完善具有特色、富有实效的发展体育的中国模式。”“进一步认真 履行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基本责任,强化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2010年初 全国体育局长会议新的远见开始凝聚,新的任务迫在眉睫。其中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 理、坚强意志和昂扬精神的青少年一代就显得更加紧迫。

1 党和政府高度关心和重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党和政府始终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志针对学生健康 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要求“要把学校体育工作 搞好……要发展少年业余训练”。同志也强调“保证和提高亿万人民的健康水平和体 能素质,始终是体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2007年同志主持通过的7号文件,明确 要求“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 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3]、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更是能够身体力行 ,用在青少 年时代练就的健康体魄为祖国的建设鞠躬尽瘁。另外,“劳卫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系列法规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青少年体质的提高和优秀体育后 备人才的培养。历史经验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为我 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面临多方面挑战

与党和人民的期望、与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体育发展现状仍存在相当的差距。15 岁以上人口经常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23.5%,[4]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体育后备 人才培养规模萎缩,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人才梯队建设出现危机。学校体育工作不容乐观。 学校担心体育课发生危险,因噎废食,把单双杠、丢沙包统统列为危险项目;家长只关心文 化课成绩,怕体育活动占用学习时间,很少顾及孩子健康;学校更多想提高升学率,重智育 轻体育,重考试分数轻身体锻炼;地方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关心不够,资体育设施投资不 够,校园场馆开放开放,导致青少年学生无处可锻炼。现阶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刻不 容缓。

长期以来,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搞体育的人往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受这种观念的 影响,人们看到的只是体育运动的健体作用,忽略了体育运动对人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培养功 能。其实,运动训练过程本身就是教育过程,是体育和教育的手段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 人的重要途径,塑造着被训练者的体育精神、道德品质。如果看不到这点,就无从解释运动 员在运动场上表现出的体育道德、优良作风、过人才智、拼搏精神是如何形成并成了各行各 业学习榜样的。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影响下,应试教育越演越烈。北京孩子每天学习 时间约为14.4 h,上海学生13.2 h,广东学生11.9 h。[5]这种做法造成的结果 是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不断增高,眼睛近视率居高不下;[6]新兵 体质差影响部队正常训练;体育锻炼和课余训练被排挤,参加业余训练的学生无法完成学业 要求,中小学业余训练无法维系。致使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呼吁“把中 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呼吁“加快教育改革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12月就加强学校体育工 作出台《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提出“把加强学校体育 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7]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或过分强调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 度等生物学指标,使体育教学带有过多的强制性,教学过程趋于军事化、程式化,忽视或压 抑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或过分强调“快乐”,“放羊式”教学,学生想怎么玩 就怎么玩,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和培养;或“健康第一”被“升学率第一 ”所替代,体育教学也步应试后尘,注重学生运动会成绩,忽略学生体育教育。[8]

长期以来,在传统苦练观念影响下,长期、反复的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导致或诱发运 动性伤病,致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群体出现较高的运动损伤比率;运 动员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文化学习和其他活动。“体育系统内各级各类体校文化教育师资严 重薄弱,文化课难受重视。运动员承担的大量训练和比赛任务,又严重挤占了文化学习的时 间,学训矛盾突出;省级以上的专业队长于运动训练,短于文化教育,有的地方虽然挂了运 动技术学院的牌子,但往往重文凭不重文化,文化课甚至形同虚设,有文凭无文化、有文凭 无水平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体校培养目标单一,学生如果不能成为尖子运动员,既无文化 ,又无技能,难以就业。”致使我国高收入家庭不愿意孩子从事运动训练的比例高达77.8% ,中等收入家庭为74.6%,低收入家庭也达69.8%。[9]

长期以来,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居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 及恶性肿瘤等疾患。中国疾控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 1亿人以上。就在青少年体育司正式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当天,湖南永州发生了枪杀法 官事件,其它诸如校园伤害事件,富士康13跳等等,都需要我们关注人的心理健康。体育运 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容置疑,因此加强体育运动,关注今天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就能 够减少明天精神疾病所造成的巨大社会危害。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存在规模小、结构体制不完善、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数据 显示,美国体育产业对于美国经济的贡献占到11%,而我国只有0.7%。在我国,居于体育产 业核心地位的体育竞赛市场始终开发不力,其中的问题多样,但全民体育意识的薄弱是制约 我国体育市场开发的重要因素。今天再不努力转变青少年体育观念,未来的体育产业在哪里 。没有在青年时期培养出的体育观念做基础,成年后参与终身体育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低, 体育产业、赛事开发等都将成为失去发展根基。只有全民体育观念转变,把参与体育、观赏 体育作为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才可能全面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3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3.1 各国重视对现代人格的培养在“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10]的时代,世界各国为了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 上的发展态 势,都在调整和改革自己的教育,以培养更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年青一代。 国外许多国家能从基础教育抓起,把体育放在教育的突出位置。

日本“把在‘轻松愉快’中培育孩子们的‘生存能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今后孩 子们必须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 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严于自律、为他人着想、与他人协调、感情丰富和充满 人性。更要有能强健生存下去的健康和体力。”[11]

韩国提出21世纪的韩国人必须是:具有很高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生存的人;具有 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懂得劳动 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精神的实干的人。[12]

美国公布了21世纪美国学生所需具备的技能:了解整个世界、跳出思维的局限、懂得聪 明地对待新的信息来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13]

尽管各国的社会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不同,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都要求所培养的人必 须具有现代人格。

3.2 开创我国青少年体育管理工作新起点 2007年4月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强调“增强青 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 度重视、全社会的关心支持。”[14]

2007年,我国教育部发文,要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15]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3]

2007年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让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2009年8月8日第一个全国性体育节日“全民健身日”诞生,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 群众体育活动,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9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中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 加1小时体育活动,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运动会,要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远足、 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体育活动,以切实保障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健身权益,增强他们的 体质健康水平。”

2010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地方各 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资源整合工 作,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16]

2010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成立青少年体育司,统筹规划青少年体育发展,指导和推 进青少年体育工作。

2011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要求,“切实加强青少年 体育。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 ”[17]

青少年体质的持续下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规模的萎缩,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客观上 为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供了难得机遇。国家体育总局成立青少年体育司的科学决断, 坚定了人们从危机看生机的决心,预示着中国青少年体育管理的新的发展起点。

4 少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健康合格的接班人

4.1 青少年身心健康是民族昌盛、社会进步、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4]“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 养良好品 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3]“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 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和谐机制,一种财富基石。”[18]

“强健而活跃的身体对培养强健而活跃的头脑至关重要。”“如果孩子能在一生中早 早地养成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成年以后,他们更有可能成为活跃好动的人。如果他们成为活 跃的成年人,他们可能会避免他们的祖父母现在正面临的命运:渐渐陷入轻微的认知损伤, 最后发展为老年痴呆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得出如此的结论并号召人们要像光顾 图书馆一样光顾体育馆。[19]

此时此刻,国家体育总局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的政府指导,把加强青少年体育摆在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 认识,摆在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来认识,不仅顺应了时展的要求,符合广 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更关系到我国体育在未来竞争中能否获得新的优势,我国青少年在未来 发展中能否拥有健全的现代人格。

4.2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体现了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现代社会中体育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体育运 动,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法》也有同样条款,因此任何公民均 有享受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2010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 要更好地履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要大力 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20]这对各 级政府和体育 系统加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正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其“根 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1] 学校体育工 作也应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 结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青少年体育司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的关怀,是新时期开展我国 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里程碑。青少司成立一年来,对全国业余训练、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 总局各项目中心青少年体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调研,制定的《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 ,为今后开展青少年体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5 青少年体育工作任重道远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青少年体育工作,勇于创新,努力开创新局面,国家体 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成立一年来代表政府履行着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5.1 把青少年身心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中国的学校体育是有组织的、带有强制性的体育教育过程,它有别于以健身为主要目的 的群众体育,有别于以提高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竞技体育,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 和结合部。从历史过程来看,抓住了学校体育就等于抓住了中国青少年体育,抓住了中国人 的体育。搞好学校体育,要求体育部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作,通过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的实 施和学生体质的监测,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把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 况,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这方面,青少年体育司履行着自己的指 导职责。

5.2 建立管理体制,构建运行机制要制定可操作性的政策,规范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性质、任务、评价指标等,使其在政府 的监控和调控下逐步推进。要构建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保障机制,重点解决制约青少年体 育工作的关键问题。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和业余训练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 建立教练员、体育教师综合考核办法,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强化培育全面发展人的意识和观 念。在这方面,青少年体育司履行着自己的管理职责。

5.3 构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业余训练是中国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 人才及群众体育骨干的重要任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青少年业余训练主要的组织形式。搞好业余训练,需要体育部门加强 与各级教育部门的配合,完善青少年业余训练体系,指导和推动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在这方面,青少年体育司履行着自己的服务职能。

5.4 丰富青少年体育的服务功能关心、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加大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投入,加大体育场地建 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和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对青少年开放,是青少年体育得以发展 的基础。丰富青少年体育的内涵,发挥多元化功能、带动功能、辐射功能,积极与社会力量 结合。把应该由社会和市场发挥作用的真正交给社会和市场,调动全社会参与青少年体育投 入的积极性,利用社会资本加快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呼吁社会对青少年体育的关心和投入 ,需要体育部门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建立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和发展规 划,组织协调重大综合性青少年体育比赛和体育交流活动,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 青少年体育服务网络。在这方面,青少年体育司履行着自己的监管责任。

6 小 结

人类历史往往由那些影响巨大、引出历史变化的重大事件引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 中国人、对中国体育无疑是一次重大事件。她标志着“靠多拿金牌证明中国人行的时代已经 过去了。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已完成,中国体育要实现更高的目标,为增强全民体质、提高 人民生活质量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多做贡献”[22]。每一次的重大 事件,往往 引起目标的变化,常常带来调整的机遇;每一次抓住机遇的调整,都会成就影响深远的变化 。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又一次站到新的历 史起点。

参考文献:

[1] 刘鹏.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新中国体育60年[J].求是,2009(16 ):27-29.

[2] 刘鹏局长在2010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国家体育总局网站,2010-11-28.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 7-05-25.

[4]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9-02-27.

[5] 王怡.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不相关[N].北京晚报,2009-03-18.

[6] 学生体质呈连年下降趋势[N].中国体育报,2007-03-6.

[7]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 教体艺[2006]5号.

[8] 慈鑫.只求名次体育教学也步应试后尘[N].中国青年报,2007-05-12.

[9] 数字解析羽毛球业训的昨天和今天[N].中国体育报,2003-01-13.

[10]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N].人民日报,2006-08-31.

[11] 蔡宝来,徐李洁.21世纪日本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2 ):4.

[12] 刘力南.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项战略措施――调整培养目标[J].教育研究,1997 (10):15.

[13] 美国《时代》周刊发文称美国教育制度正在落伍[N].新民晚报,2006-12-11.

[14] 主持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等.新华网,2007-4-23.

[1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 号.

[16]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 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010〕23号.

[16]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中国政府 网,2011-02-24.

[18] 刘鹏局长在2010年全国群体工作会上的讲话,群体司,2010-03-30.

[19] 〔美〕玛丽•卡迈克尔.更强•更快•更聪明[J].美国新闻周刊,2007-03-26.

[20]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