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范例6篇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趋势;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

从中学升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论是校园环境、人际氛围,还是学习方法;也不论是个人目标、家庭期望,还是自我定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大一新生基本上都需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近年来,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多方面,尤其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和精神卫生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在教育学界,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专业化心理健康机构的建立、机制的完善和队伍的优化,共同引导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就是发展模式下的重要工作之一。位于滨海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燕山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自2002年起,该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房树人投射测验等在每一届本科新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和筛查。根据测验结果,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针对筛查出来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了如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的干预和辅导工作,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笔者从近三年燕山大学的新生心理普测结果和后期干预的有效经验出发,谈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

对燕山大学近三年(2006-2008级)新生心理普测数据中的SCL-90的结果作以比较、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四方面的结果和启示。

1、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以因子分≥3作为检出标准,2006、2007和2008级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24%,7.86%和4.83%,三届新生总体的检出率为7.89%。国内其他采用SCL-90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一般为2.3%-26.1%[1-3]。燕山大学的研究结果与其他高校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说明国内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本研究中三届新生总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9%,没有超出上述同类研究结果的范围,基本处于同类研究的中下游水平,提示该校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正常。

2、三届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CL-90的总分和9个因子分在三届新生之间无一例外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并且有明显的逐年降低的趋势(p<0.01)。提示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升。

3、三届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的比较:三届新生总体的SCL-90的所有因子分与大学生常模和全国常模相比较,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与大学生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9个因子分均较低,提示该校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乐观,同时也表明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自己的群体特征,与大学生常模存在明显差异。与全国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躯体化、抑郁和敌对3个因子分较低,其余6个因子分较高,提示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人群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方面的薄弱是三届新生的共性,应引起该校相关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的因子分布:结果显示,三届新生中重度症状比例最高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偏执,2007级为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和抑郁,2008级为人际敏感和强迫症状,三届新生总体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接近或大于2%;重度症状比例最低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2007级和总体均为躯体化,2008级为躯体化、恐怖、焦虑和精神病性,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小于0.5%。不难看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两项的异常,是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通病,这无疑给该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开展工作的方向和侧重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众多关于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论述均指出:大学新生的适应主要表现为生活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学习适应问题、自我认识与定位问题等方面[4]。燕山大学心理中心针对大学新生的上述常见心理适应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性和服务性措施,这些措施是在借鉴国内众多兄弟院校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总结提升出来的,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行之有效的体系[5]。燕山大学以国内外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和涵盖了上述诸多方面的因素,充分体现了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的基本思路。从燕山大学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出发,引申和扩展到我国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应着重从观念的转变和措施的开展两大方面入手。

(一)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

1、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目标定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的典型方式。从服务对象和目标的角度来分类,有矫治模式和发展模式两种类型。矫治模式以有心理障碍学生为对象,以消除症状为首要目标。此种模式带有浓厚的医学色彩,其特点是注重心理问题的具体分析,通过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使双方能在共情的基础上平等、真诚地对话,有针对性地消除心理问题。其局限性也很明显:矫治模式是一种被动的教育策略,即当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后再采取补救性的措施;而且,矫治模式对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甚至带来负面效应。 转贴于 2、施教者主体的转变

在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施教者的主体是为数不多的校内专兼职心理教师。即使是按照教育部对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与在校大学生的数量配比要求——1:3000的比例来配置,对于像燕山大学这样一所仅本科生就达三万名的高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也不足十名。这样为数不多的数名心理教师肩负着维护全校几万名学生的心理健康重担,很明显是超负荷的,所以仅凭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协调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此模式的核心是构建“校—院—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统筹协调三级网络的工作,使之服从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此模式不但能够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高校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以燕山大学为例,该校自2003年起就逐步构建起了由校(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学生科长和辅导员等)和班级学生骨干(班干部和“心理危机阳光小组”成员等)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一级网络,主要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估以及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技术指导等;学院的学生辅导员等为二级教育网络主体,起衔接、沟通、强化教育的作用;班级的学生骨干为三级教育网络主体,主要负责及时发现和反馈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该网络体系中各级的责任、分工和工作重点不同,但大家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密切合作,通过二级、三级教育网络系统向全校范围辐射,有助于心理中心对于全校危机学生情况的掌握,信息通畅且有效[5]。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操作体系的丰富

针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中的两大转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1、与发展模式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矫治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不外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热线、危机干预等几种形式。上述工作形式中,心理教育工作者基本都是坐等心理问题学生上门,然后给予相应的辅导或干预。其工作对象是少数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不正常状况的学生,教育和服务的范围较小。而新型的发展模式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其未来发展问题,主要任务是使大部分学生学会自己应对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所以是以前摄性预防为主导思想的。此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将大大扩充,主要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学必修课或选修课、心理健康常识和技能的宣传(如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报纸、网站等形式)、佳片心理解析、心理知识大赛、朋辈心理辅导、新生心理普测、各年级心理问题排查以及根据普测或排查结果给予的约谈、团体辅导、主题班会、新老学生座谈等活动。

2、与施教者主体扩大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预防发展模式的兴起必然要求施教者主体的改变,正如前文所述,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者从少数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扩展到遍布全校的三级工作网络全体成员,此工作网络中,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心理骨干(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等)、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成为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随之丰富起来,主要有辅导员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或主题班会(常见主题同上),辅导员或学生心理骨干组织的老生经验谈、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素质拓展等班级活动,学生心理骨干自办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板报、报纸、广播节目,同学间的朋辈心理支持与辅导以及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习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个案研究——吉林师范大学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74-77.

[2]王玉.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0-632.

[3]王希华,赵广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趋势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87-290.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生活质量

1引言

大学生如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实现健康化,是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应该说是达成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健康教育”和规范化的“体育锻炼”为干预手段,探讨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年龄介于18-25岁之间的男性大学生;(2)身体健康。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严重精神病等重大疾病,无智力缺陷,(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且能保证在研究展开的一年之内能够按照“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的要求服从安排。

经过初步遴选,确定210名大学生作为本研究之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要求,按照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知识结构等、)将这21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四个组。在为期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有多名研究对象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了研究。最后,用于统计分析的研究样本数为:实验一组(健康教育)50人;实验二组(体育锻炼)50人;实验三组(健康教育+体育锻炼)50人;对照组(无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50人,合计200人(平均年龄19.42±2.38,最小18岁。最大25岁)。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现场实验研究。具体措施如下。

2.2.1 健康教育

对实验一组及实验三组的大学生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教育形式为健康讲座、阅读指导、讨论与咨询,每月2次,共计25次。主要内容包括:一般健康知识、大学生常见慢性病防治、自我护理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知识等。

2.2.2 体育锻炼

对实验二组及实验三组实施体育锻炼干预。研究样本中的大学生都是在操场活动者,他们在研究开始前都从事着某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主要活动内容为跑步与打篮球等)。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不能确定。本研究所设计的体育锻炼的标准是:固定某一项目,持续坚持,每次锻炼达到某一运动量。根据大学生的身体机能特点,确定以跑步为锻炼内容。要求: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一小时的跑步包括6分钟活动关节11分钟自然走,36分钟的跑步,7分种放松走。36分钟的跑步过程中,要求参与者匀速跑,尽量保持一定的速度。跑步距离在2000米左右,最高心率以不超过110次/分钟为佳。

2.3 评价方法

以“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评价大学生运动量,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此三种问卷都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时机分别为实验开始前三天、实验结束后一周及实验结束后三个月。

3 研究结果

3.1 运动量分析

实验前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运动量均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运动量组别之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观察实验后各组间运动量均数发现,实验二组和实验三组均分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四个组实验前后自身对照分析发现,实验二组和实验三组大学生运动量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运动量明显高于实验前,其它两组实验前后运动量无显著性差异。

3.2 实验前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分析

实验前,三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在“SCL-90”及“GQOLI-74”两个问卷各测试指标上的得分经F检验,未发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3.3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比较分析

如表1和表2所示,实验结束后一周和三个月,三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在“SCL-90”之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及卷总分和“GQOLI-74”之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问卷总分经检验,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结合分析各组各因子均分,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SCL-90具有显著差异的因子得分和总分较对照组低,实验组GQOLI-74具有显著差异的三个维度均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实验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

3.4 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分析

如表3和表4所示。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实验一组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五个因子及问卷总分上实验后一周和三个月比实验前得分低,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二组和三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

表1 实验结束后一周SCL-90及GQOLI-74方差分析

表2 实验结束后三个月 SCL-90及生活质量方差分析

表3 实验结束后一周与实验前 SCL-90及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敌对六个因子及问卷总分上实验后一周和三周比实验前得分低,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明显提高。

生活质量方面:三个实验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生活质量维度和生活质量总分上实验后一周和三个月都比实验前得分高,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经过一年的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

表4 实验结束后三个月与实验前SCL-90及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3.5 交互作用分析

以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作为自变量,以实验后一周SCL-90总分和GQOLI-74总分作为因变量,根据实验设计的2×2因素(无健康教育与有健康教育×无体育锻炼与有体育锻炼)实验模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方面,健康教育的主效应显著(F=58.250,P0.01),体育锻炼的主效应显著(F=77.951,P0.01),而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872,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健康教育的主效应显著(F=11.389,P0.01),体育锻炼的主效应显著(F=24.864,P0.01),而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323,P0.05)。说明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彼此独立起作用。

4 讨论

针对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教育,制订相应的健康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水平。有研究者发现,大学生最喜欢以阅读和听讲座两种形式来获取知识。本研究借鉴前人的经验,采取讲座、咨询与讨论的形式展开教育活动,同时辅以相关内容的知识读物与参考资料供参与者学习阅读。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健康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结束健康教育三个月具有显著意义的相应结果说明,健康教育的作用比较稳定。

日益增多的研究显示,身体锻炼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田质全等运用元分析手段发现,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与不参加锻炼的大学生相比,在心理健康综合评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胡纪华等人研究发现,长期参加篮球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人,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吕少华采用跑步的锻炼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指导与研究,结果表明,强度适中,持续时间较长的跑步能有效地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研究结果也充分支持诸多文献资料揭示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这一观点。本研究采用跑步这一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锻炼方式对确定的样本人群实行干预。干预结束后一周和三个月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诸多测试指标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干预效果明显且稳定。也就是说,长期坚持跑步这一运动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

本研究以志愿人群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为基础,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被试分为三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有效地控制了无关变量的干扰。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是独立的,没有交互作用存在。

研究前后对所有被试大学生进行运动量评定,旨在精确地分析科学锻炼方式的价值。实验前测试显示,他们的运动量的均值都在小等级范围内。深入分析发现,他们参与运动具有自由、随意、无定量、无定时特点。针对这种状况,本研究采用跑步运动方式,规范样本人群的锻炼模式,定量、定时、有序,富有规律性和可操作性。实验后测试表明,实验二组(体育锻炼组)和实验三组(健康教育+体育锻炼)两组大学生的运动量比实验前以及比实验一组(健康教育)和对照组有明显增加。体育锻炼的干预富有实际意义。

采用SCL-90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九个不同侧面和总体水平的研究结果发现,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症状总分比较敏感,实验组实验前后出现明显的差异;“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相对不敏感,实验前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这种结果似乎揭示,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于促M“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症状的改善更有价值。

以GQOLI-74四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和问卷总分五个方面来评价实验前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之“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问卷总分在实验前后出现出现明显差异,“物质功能”则没有出现明显差异。比较而言,个体的物质生活状况在一年之内出现明显变化的可能性较少,大学生尤其如此。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物质生活的影响不起作用符合客观实际。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对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种生活质量维度比较敏感,展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途径。值得一提的是,GQOLI-74每一个维度都包含了五个因子,20多个个因子涵盖了生活质量相关内容的许多层面,详细分析健康教育和体育对锻炼对这20多个因子的影响肯定有益,限于文章篇幅问题,本文在此没有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5结论

5.1 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的健康教育和规范化体育锻炼(跑步)能够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影响作用比较稳定。

5.2 健康教育和规范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是独立的,没有交互作用存在。

5.3 选择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和体育锻炼方式,是实现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大学生开展健康知识指导、加强保健意识、丰富生活内涵,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健身活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树勋 洪泰田 曹志发.《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王汝英等.《运动训练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出版.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左成.21世纪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的思考 [J].体育科学研究.1999年.

[5]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M].中国协和儿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年.

[6]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7]田质全等.《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冶金出版社.2013年.

[8]候光文.教育评价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9]廉永杰.转型期高校德育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范文3

积极心理健康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注个体潜能的发掘、个体幸福生活的获得以及个体积极心理机能与品质的发展。研究指出,在面对压力事件时,通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1]。美国心理学家Keyes认为,心理健康是主观幸福感的症候群,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从情绪状态、心理机能、社会机能等方面对自己生活的看法和评估,反映了人的心理健康状况[2]。Keyes于2002年提出了情绪性安康、心理性安康和社会性安康三因素构成的心理健康连续模型,并据此编制了心理健康连续体简明量表(MHC-SF),以测查个体的积极心理健康。该量表由我国学者尹可丽进行了中文版修订,表明量表用于测量我国成人积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4]。

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揭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心理健康素质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5]。本文采用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成人版)(简称MHC-SF)对农村499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考察其积极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探索积极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以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有目的随机抽样选取云南省德宏州农村中小学教师499名,发放问卷530份,回收521份,有效问卷499份。其中,男教师121名,女教师378名。

2.研究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成人版)(简称MHC-SF)[3-4]进行调查,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Keyes编制,并由我国学者尹可丽教授进行了中文版修订。量表由情绪性安康、社会性安康和心理性安康三个维度构成,得分越高代表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同时,根据计算指标区分出三种心理健康的状态:“振作向上”、“颓废萎靡”和“中等程度”。

三、结果与分析

1.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状态处于中等程度水平,仅有29.3%的教师处于积极心理健康的“振作向上”状态。其中,情绪性安康水平最低,而心理性安康水平最高。见表1。同时,男女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得分情况(N=499)

2.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年龄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性安康及总体积极心理健康得分具有显著的差异,见表2。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46~55岁教师的情绪性安康、社会性安康、心理性安康水平及总体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25~35岁教师水平,36~45岁教师社会性安康水平、总体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25~35岁教师水平。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发展随年龄的增加呈“V”型曲线趋势,即26~35岁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表2 不同年龄段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

健康差异分析

3.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教龄特征

表3结果提示,不同教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性安康、心理性安康及总体积极心理健康得分具有显著的差异,具体反映为,16~20年教龄、20年以上教龄教师的社会性安康水平、总体积极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11~15年教龄教师水平,16~20年教龄教师心理性安康水平明显高于5年以下教龄、11~15年教龄教师水平。

表3 不同教龄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

差异分析

4.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学历特征

表4结果表明,不同学历农村中小学教师情绪性安康、社会性安康、心理性安康及总体积极心理健康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主要表现为:高中或中专学历、大专学历教师的社会性安康、心理性安康及总体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科学历教师水平,高中或中专学历教师的情绪性安康水平显著高于本科学历教师水平,即农村中小学教师情绪性安康、社会性安康、心理性安康及其总体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学历差异。结果提示,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积极心理健康看,其发展随学历的提升呈下降趋势。

表4 不同学历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

差异分析

四、讨论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国内外对积极心理健康的研究不断增多。在国内,研究者主要聚焦于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并对积极心理品质的结构与内容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均未涉及有关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状况的探讨。本研究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心理健康作以下分析。

1.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心理性安康水平最高,大多数教师总体积极心理健康处于中等程度水平;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处于“振作向上”状态的比例(29.3%)明显低于以往研究发现比例。尹可丽对我国1981名成人的积极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发现[3],我国成人积极心理健康处于振作向上状态的比例为42.6%,总体积极心理健康的均值为3.24,而本研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积极心理健康均值为3.01,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成人水平。

2.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第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表明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承受的各种压力具有普遍性,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学检查与考评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并且男女教师均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及其家长等方面的压力,从而可能促使他们都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而尹可丽研究报告中国成人在社会性安康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3],这可能是由样本群体不同所致。

第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发展随年龄的增加呈“V”型曲线趋势。26~35岁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这一结果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心理健康可能与其自身的专业成长、发展相联系。一般来说,25岁以下教师更多地属于新教师,他们面临的主要是职业适应问题。按照富勒和布朗的观点,25岁以下教师正处于“关注生存阶段”;而26~35岁教师则进入“关注情境阶段”,此阶段需要教师获得相应的专业化发展,但教师专业化发展涉及个体的方方面面,当个体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受挫,极有可能影响并降低他们的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进入36岁以后,中小学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培养了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就使得他们能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基础教育,即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不断发展。而尹可丽的研究结果得出中国成人积极心理健康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这可能同样缘于研究样本的差异,也说明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第三,教龄、学历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具有明显影响。教龄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任务,因此对积极心理健康影响较大。而不同学历层次则可能直接指向自我期望水平的不同。一般而言,学历层次低的教师,其自我期望值相对低,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更容易体验到成功;而学历层次高的教师,其自我期望水平更高,高期望与农村基础教育相对滞后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极有可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从而降低积极心理健康水平。

五、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之维护

积极心理健康诠释着人身上积极的力量,作为工作于基础教育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农村中小学教师,其积极心理健康对学生健康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力,因此更需要得到维护与发展。

本研究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尤其是积极心理健康处于“振作向上”状态的比例偏低,这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急需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维护与促进。针对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一,注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品质的培养。如乐观、博爱、宽容、进取、智慧、责任心等。由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就要求教师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才能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其二,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针对26~35岁教师和11~15年教龄教师,应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促进他们顺利度过“关注情境阶段”。学校及相关部门应提供给他们培训、进修、学习的机会,以促进他们自我成长与发展。同时,教育管理者应创设民主的氛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与决策,以激起其工作、生活的幸福感、归属感与成就感。其三,转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摈弃以教师学历为基础的评价定势。新课程改革指出教育评价应注重发展性评价与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发展性评价的重视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肯定,其不仅有利于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更有利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获得,进而促进他们积极心理健康的发展。

诚然,由于农村中小学的既定条件,如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不稳定、学生基础偏差、工资收入偏低以及福利待遇不完善等,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逐步解决。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教育管理者就应该更加注意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人文关怀、积极心理健康维护,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消除职业倦怠、减轻职业压力,促使他们更快乐幸福地工作与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并最终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学进展,2003(3).

[2] Keyesc.L.M,& Ryff.C.D.Somat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diom of distress hypothesis.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3,57(10).

[3] 尹可丽.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研究.成都:西南大学,2011.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范文4

1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

21 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还是当前班主任工作的重点。班主任能否能够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的学生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意义包括:第一,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第二,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提供“防患于未然”的心理辅导,以便尽早发现学生心理的异常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如此重要,但是这项工作在我国却起步较晚,针对中国学生的特定情况,无论在理论的指导、体系的完善、实验的成果上都处于摸索阶段,对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指导,更是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当前,必须加快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让班主任尽快学会掌握学生的心理品质,提供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维持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

2 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2.1学习压力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家长教师都特别重视学习成绩,因此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增加。

2.2以自我为中心。小学生是家里的宠儿,往往以自己为中心,稍有不满就发脾气。

2.3自制能力较弱。小学生经常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转变,学生的成绩很难得到提升,对于生活中的困难也会容易受到挫折。

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

3.1整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针对班集体,进行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具体做法:

3.1.1班主任要主动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

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来维护小学生心理的平衡。课程的内容可以借鉴地方专门的心理健康教材,也可以针对班集体的表现情况,自己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课程时间可以与学校设立的课时同步,也可以利用班委会等活动随机安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立多方面的情感体验活动。例如:班主任观察到班级内有一部分同学总是很胆怯,不愿意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家里来客人也不愿意主动打招呼。针对这种心理,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写出班级里最勇敢的人,至少写出五个。”“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你仔细的总结一下,想一想,要如何向他们学习?”学生总结了勇敢的特点之后,教师请同学们模拟情境,家里来了客人,自己有礼貌地接待。最后,集体总结克服胆怯的心理要做到:多与同学接触,向勇敢的同学学习,敢于表现自己,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绝不放过。

3.1.2班主任要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让同学们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例如:班主任发现班级内很多同学抵制不了诱惑,沉迷游戏,学习成绩下降,缺乏意志力。针对这个问题,教师组织了集体活动“总结学习方法,抵制诱惑”,课堂以沙龙的形式进行谈话,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每个小组总结出一种。然后教师多媒体展示情境:作业没写完,同学叫你去溜旱冰,这时的你应该怎么做呢?除此之外,开展演讲比赛、集体体育竞赛活动等都是可行的,对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至关重要。

3.2个案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进行整体教育之外,还需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谈话内容要能够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学会倾听,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他们产生共鸣,这样,可以缩短空间上、情感上的距离,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例如:班级里的小明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什么事情都是其他人不好,因此在班集体内没有朋友,又四处惹事,同学们都讨厌他,小明自己也日渐消极,同时也就更容易与其他人产生冲突。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后与小明进行了谈话。首先,教师出示了一份问卷调查的选择题目,让小明做出了选择,最后教师深入地说明了中国人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让小明明白要真诚地对待同学,多为别人着想,才能获得大家的喜爱。谈话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教师和儿童谈话时不能使用同一模式。有的儿童个性强,脾气急,服软不服硬,和这类孩子谈话就得慢言细语,以柔克刚。有些儿童自尊心强,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和这类儿童谈话就不能“直来直去”,可以先从他们的优点说起。其次,教师要结合家庭教育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要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开展家访活动,鼓励家长转变观念,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让家长们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综上所述,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秉承平等对待、民主辅导、共同进步的原则,让小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到温暖,积极面对生活学习当中的困难,尽早成为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任亮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 2010(06) .

[2]张勇.浅谈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职业技术,2010(01) .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家长;家庭教养方式;中学生;心理健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间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历史沉淀,文字语言,风俗习惯等,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形成具有其特殊性。在国内外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大多只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涉及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匮乏。鉴于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因而探究家长文化素质与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针对此课题选取的调查对象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彝族。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04万人,其中彝族231.07万,占总人口48.85%。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彝族家长的素质及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凉山彝族自治州五所中学的1050名在校生及其家长,其中包括三个乡镇中学,两个城镇中学,学生年龄从13到16岁不等。

(二)研究工具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ental Health Inventory of Middle-School》Students } MMHI-60,该量表由王极盛教授于1997年编制。它由60个项目组成,分为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6个项目组成。这十个分量表分别是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性和心理不平衡性。总量表反映总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按5点记分,1 }- 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根据信息采集地区的特点,问卷选取其中40题。总量表与分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所反映受试者心理健康的问题越大。家长的文化素质调查研究采用自制家长文化素质调查问卷,问卷包括社会交际,文化水平,家庭教养方式,文学认知,价值观等五个维度。

(三)统计方法

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二、研究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776份,有效率为73.90%。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调查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分布特征一(见表1)

表1 调查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分布特征一(性别)

(良好) 81~120分

(轻度) 121~160分

(中度) >160分

(重度)

男生(393人) 29.6% 58.7% 41.3% 0%

女生(383人) 25.1% 65.2% 9.7% 0%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调查样本的中学生中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样本中没有学生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

(二)调查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分布特征二(见表2)

表2 调查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分布特征二(年龄)

(良好) 81~120分

(轻度) 121~160分

(中度) >160分

(重度)

12~13(63人) 22.2% 54.0% 23.8% 0%

14~15(242人) 36.8% 53.7% 9.5% 0%

16~17(262人) 34.4% 54.5% 11.1% 0%

18岁(8人) 37.5% 62.5% 0% 0%

表2的统计结果显示调查样本的中学生中14岁到15岁之间的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余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均反应大多学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三)调查地区的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家长教育沟通方式为虚拟变量,要求孩子完成家长自己认为正确的为1;任由孩子,认为孩子应该管好自己为2;反复说教孩子为3;跟孩子像朋友一样交流为4。

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沟通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总评分,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心里不平衡,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与强迫没有显著相关性。

三、分析与讨论

在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口学分布特征的分析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样本的青少年学生中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如表5所示)。这可能与青春期的男生相对于同年龄的女生,内心更为叛逆,心理发育更为不成熟有关。调查样本的青少年学生中14岁到15岁之间的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余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均反应大多学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样本中没有学生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如表6所示)。14岁到15岁之间的青少年刚从小学升至初中,相对于小学课业的轻松,初中里学习负担会显得更为繁重些,再就是环境的改变和此年龄段学生在生理上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等因素,都可能是造成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要更为严峻些的原因或是诱因。

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总评分,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心里不平衡,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与心理健康总评分,敌对,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心里不平衡性等心理健康因子的相关密切度更高(如表3所示)。在过往的很多研究中都提到过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次研究调查中也表明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相关性。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着显著的特殊性,家长应重视处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应注意采取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方式来更多的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予以指导。针对中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家长与学校应积极共同进行辅导。

参考文献

[1] 朱远来,冉建平.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 康小华.贵州少数民族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

[3] 谢芳.高一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 阿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解决对策[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边疆地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163-02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和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少关注到职校生的心理问题。笔者通过对地处边疆地区的云南省某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该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并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地处边疆地区的云南省某职业学校300名学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260份,有效回收率为86.67%。其中男生130人(50%),女生130人(50%);一年级学生228人(87.7%),二年级学生32人(12.3%)。

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共含100个项目,由八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八个内容量表分别为:A.学习焦虑,B.对人焦虑,C.孤独倾向,D.自责倾向,E.过敏倾向,F.身体症状,G.恐怖倾向,H.冲动倾向。《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的是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的10个条目的量表,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

对被试采取团体施测,将《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装订在一起,发给每位被试,对所回收数据运用SPSS18.0进行处理。

结果

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八个内容量表中,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各有15个项目,所以中值为7.5;其余内容量表均为10个项目,所以中值为5;除了效度量表,量表还有90个项目,所以全量表分中值为45。经数据分析发现,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内容量表得分的均值在中值以上,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得分的均值在中值以下,说明边疆地区职校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相对于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比较严重,需要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此外,全量表分得分的均值也在中值以下,说明边疆地区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而言是良好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各内容量表和全量表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和总分的相关 将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各内容量表和全量表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和总分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0.05水平(双侧)上,学习焦虑与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过敏倾向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孤独倾向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身体症状与主观支持分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各项均无显著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讨论及建议

边疆职校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经调查发现,孤独倾向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当学生得不到社会支持时,其孤独感会增强;身体症状与主观支持分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有效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个体主观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可以有效缓解身体症状。然而,学习焦虑与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却呈显著正相关,过敏倾向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更多的社会支持会加剧学生的学习焦虑与过敏倾向。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不一定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心理就越健康。对于职校生来说,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学校。在学校里,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差、纪律差,常常被教师忽视;大部分职校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家长忙于赚钱养家,很少关心子女的生活和学习。

对策与建议 为了促进边疆地区职校生心理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笔者就如何开展边疆地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看法:(1)成立校园专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这一机构主要负责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出现异常行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此外,该机构也会就在咨询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定时在学校开展讲座,以便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传递给更多学生。(2)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课程并科学实施教学。学校建立专业课程,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十分必要。不过,必须建立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且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课程,因为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但由于过于理论化,学生学起来困难且没有实际效果。(3)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和班主任。(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由于学生自身素质、心理状态、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各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家庭教育不理想造成的。学生将来必定走向社会,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提早了解社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为职校生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5)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对于职校生来说,家庭和学校的支持至关重要,职校的领导和教师可以联合家长,通过家庭、学校以及与职校生本人的及时沟通,积极建立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罗小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置[J].现代教育研究,2000(3).

[2]方双虎.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