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例6篇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经纪人;旅游经纪人;佣金

中图分类号:F590.6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日益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达到21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26万亿人民币,入境旅游1.34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世界旅游组织早在1997年就作出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但我国的旅游服务的“软件”却不尽人意。在旅游业中,吃、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涉及不同的行业,其信息构成具有多元性,很容易造成旅游者和旅游产品提供者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并且,旅游者通常离开常住地,也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等,旅游消费涉及要素较多且具有滞后性(先付钱,后消费)的特点,往往需要较专业的知识,否则会大大增加旅游消费的风险。因此,对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来说,旅游经纪人的产生是有理由的,且是必要的。本文以“旅游经纪人”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经纪人”概念的界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给旅游决策部门和相关理论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一、“经纪人”的概念界定和分析

经纪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萌芽到发展,从中断到出现,“经纪人”经历千年更迭,饱经百年沧桑,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社会进程中的不可或缺,在经济大潮的举足轻重。尽管名称不断变换,地位也起伏不定,但经纪人对经济的发展,尤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早在古代就有“经纪人”,从西周的“质人”到西汉的“驵侩”,从唐朝的“牙人”到清朝的买办,都印证了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繁荣景象。但新中国成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经纪人被当成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政府采取限制和打击政策,连同整个社会对该行业的鄙视和唾弃,使经纪人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纪人重现生机,开始活跃在保险、金融、期货、房地产、文化、娱乐、甚至旅游等各类市场。人们对经纪人的认识也由表象到本质,形成主客观较为符合的科学概念。200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4号令的《经纪人管理办法》中指出:“本办法所称经纪人,是指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在经纪活动中,以收起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等经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在国外,近代经纪人起源于欧洲,在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中,经纪人已逐步涉及所有经济领域。西方国家中最早把经纪制度正式写入法规的是德国。美国布莱克法律大词典将“经纪人”定义为:经授权委托人进行交易,或独立行使为委托人提供与第三人订约的机会,或是充当订约媒介促成委托人与第三者订约和守约的中间人。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对经纪人的解释是“在商业交易中充当居间商的人”

对不同国家的“经纪人”概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它们在内涵上基本相同,只是外延上有所区别。我国经纪人虽出现较早,但市场经济形成时间较短,因此,经纪人概念较宽泛,而国外市场经济已经很成熟,经纪活动较规范,经纪人概念较具体。

二、旅游经纪人的概念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然迅速,但旅游企业多为中小型的经营形态,在旅游业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性的超大旅游企业势必将与国内的业者竞争我国旅游市场,因此,我国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及规模将必须重整与调适,旅游经纪人将为旅游业寻找一崭新行之有效的调整方向 。笔者为此对旅游经纪人的概念进行探讨,“旅游经纪人”是“经纪人”的下位概念,从经纪人到旅游经纪人,外延越来越小,内涵越来越明确和具体。

(一)国外对“旅游经纪人”的界定

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对“旅游经纪人”的概念界定也有差异。国外没有单独旅游经纪人的概念,完成旅游经纪人业务的是旅游中介机构。旅游中介机构主要有旅游经销商和旅行组织商和连锁旅游零售商。欧洲的旅游经销商是以交通、住宿及景区服务为代表的某些形式的各项服务进行组合并销售。如汤姆森集团(Thomson)、空旅集团(Airtours)、首选集团(First Choice)等。这些大型旅游经销商通过一次性批发整个销售年度的飞机舱位和饭店客房存货来实现资金运作上的规模经济。而旅游者则通过两种方式受益:一方面,包价旅游的低廉花费与个人自助旅游所需花费相比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旅游超市中,消费者只需通过电话或互联网即可轻松预定所需的旅游产品。旅行组织商是指任何能够将住宿、交通或者其他重要服务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要素进行组合并销售给过夜或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的游客的企业或个人。1993年英国实施了《包价旅行规范指令》,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旅游者的经济利益,同时这项指令也使旅行组织商从法律上对于包价旅游的各子产品和服务环节负有了合同义务。连锁旅游零售商即是所谓的旅游商,因为它们在全国各地都设有零售机构,而在这些零售机构之上通常都有一个较大的母公司在负责全面的经营和管理。通过比较,上述中介机构业务上虽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四点:以获得佣金为目的;委托合同保证实施;引导旅游行业的消费趋向;为委托人提供与第三者订约的机会。

(二)我国目前对“旅游经纪人”的认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旅游经纪人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因此,国内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社会上对旅游经纪人的认识还较模糊,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旅游经纪人”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分析。

1. 旅游经纪公司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误认为旅游经纪人指的是个人。从法律意义来讲,旅游经纪人这个“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如国外的旅游经销商“汤姆森集团”。因此,旅游经纪公司实际是“旅游经纪人”组织形式的一种。

2. 旅游经纪人与旅行社

传统的旅行社经营包括从代售火车票到出售包价度假旅游产品等多项业务。从其行业及游客出游所取的作用来看,具有很强的中介性质。从这个职能来看,旅行社的职能和旅游经纪人有很大的重合之处,但旅行社和旅游经纪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虽然中介是旅游经纪人的职能,但旅游经纪人不仅仅等同于中介。就二者比较而言,旅游经纪人和旅行社的区别体现在:

(1)旅游经纪人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旅游市场意识,将引导旅游行业的发展,而由于大型的旅游集团通过纵向并购增强了自身的控制力,传统旅行社的生存也因此面临严峻的考验。

(2)旅游经纪人的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高度一致,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降低旅游者的消费风险,既是旅游者的专家,又是旅游者的管家。而旅行社在经营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旅游者处于被动的消费地位,在经营中过分注重旅游产品供应商的批零差价,造成旅游者对旅行社的不信任感。

(3)在信誉方面,二者虽有共同的地方,但旅游经纪人受自身较高的信誉风险较大,而旅行社受旅游产品及其提供者的经营风险较大。

因此,不能简单的把旅游经纪人等同于旅行社,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旅游经纪人对旅游者来说,是旅游者利益的坚强后盾,为买方市场形成集体优势;对旅游目的地相关旅游服务产品提供者来说,充当其市场触角,为卖方市场形成优势。这样,旅游经纪人就能使三方实现真正的共赢。

3. 旅游人

2004年国家工商局颁布《经纪人管理办法》在经纪人定义中明确指出,与居间、行纪同属经纪活动方式。说明经纪的外延中含有,而旅游活动实际上是旅游经纪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旅游人一般不拥有旅游产品的所有权,无经营风险,其的对象既可以是旅游者,也可以是旅游企业。旅游者人主要为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提供服务,同时负责安排他们参加旅游活动,旅游者人与旅游企业之间没有较固定、连续的业务关系,只是松散的为旅游企业推介产品,招揽介绍旅游者。旅游企业的旅游人则相反,他们一般与旅游企业订立正式的委托合同,为其旅游产品的销售业务,旅游企业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活动的服务。有的旅游人具有旅游者人和旅游企业人双重身份。

(三)旅游经纪人的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在旅游经纪人概念上尚无一个科学、统一和权威的定义,而概念不准确性又影响到旅游经纪人这一事物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经纪人的定义和当前我国旅游经纪人的发展现状,试着给“旅游经纪人”定义为: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取得经纪人资格证书,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旅游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和等旅游经纪业务的自然人和法人。

获得旅游经纪人资格证书者可合法从事以下工作:旅行社业务;旅游咨询;旅游广告;旅游保险;旅游交通;旅游培训;旅游酒店管理咨询;旅游票务;景区景点招商引资中介及其他旅游相关中介服务。

(四)小结

首先,旅游经纪人应以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目标,要为旅游者提供审美价值、愉悦价值、健康价值、文化价值、知识价值、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等。人的旅游需求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它是基础物质需求满足后才产生出来的。旅游经纪人就是要为游客着想,去捕捉和满足游客的需求,即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买什么、住哪里等。事实上,真正抓住了这些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消费的卖点,就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产业效益。第二是桥梁作用。 旅游经纪人要把握资源、资本、制度、智慧的结合,发挥智慧在资源、资本之间的桥梁作用,最有效地使旅游资源资本化,同时依靠制度创新来保障和推进旅游业的发展。第三是多种视角,即用学科专家、政府官员、投资者、媒体和旅游者五种视角的结合来提供优质服务。用多学科专家的视角可以保证科学的建议,避免委托人走弯路;政府官员的视角可以体现出很强的趋势把握;投资者的视角可以更好地把握效益;媒体的视角能对市场敏锐反应,把握住卖点。

参考文献:

[1] 辛欣. 经纪人――悄然复生的新阶层[J]. 现代商业, 1991(6).

[2] 史蒂芬•佩吉, 保罗•布伦特等著, 刘莉等译. 现代旅游管理导论[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2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但是少有人研究特定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对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分析,提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rise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and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creasing,people began to explore the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but very few people studie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existing analysis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was proposed.

key wordsrural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则区域发展较快,反之亦然。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实施,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各种负效应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威胁。例如: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建设的过度膨胀;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和载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特定乡村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作一探讨。

1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帕克和伯吉斯在1921年提出来的。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lrmi和clem a.tisdell对承载力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人类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开始退化,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引入到草原管理中,于是提出草原承载力、最大承载畜牧量等相关概念。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于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土地承载力概念。美国的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段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土地承载力是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后来,很多学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全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因此,了解承载力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环境单元可容纳某种事物的量,后来人们在研究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时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早期的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旅游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游客容纳量。此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环境发展对旅游活动有着很强的反作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崔凤军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丰富和发展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2-3]。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等同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或将环境容量定位于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总的来说,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使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旅游环境承载力更能体现出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环境容量作为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概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环境发展的主动性;其次,旅游环境承载力更加强调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

3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研究概况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理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行为)。

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2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4-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和楚义芳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类:第1类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第2类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旅游承载力的涵义、指标体系的建立、定量估算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方法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考虑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发展为权衡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承载力[7-9]。

3.2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更成为衡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动态监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仍没有完全统一,其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普遍应用意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对2个概念还有所争议,但是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来看,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即研究的侧重点大多放在旅游点区的游客数量方面。二是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些测算模型大多为静态模型,对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类型、分布状况等因素考虑较少,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瓶颈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环境承载力的量测中应该体现这些差异性,这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三是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是针对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缺乏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其是缺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乡村旅游地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旅游系统,其中集成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旅游点区。各个旅游点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4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4.1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特征

4.1.1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分布上看,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季节性更明显。由于乡村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当地居民的心理因子和管理者的水平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这些影响因子决定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设施承载力、社会心里承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也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承载力分量所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就具有时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首先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系统,各种旅游景点在规模、质量、区位等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在整个系统内部,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非均匀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作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基础的自然环境其生态恢复力、敏感性等特征存在空间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综上2个方面,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空间分布差异性。

4.1.2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除了受旅游地空间规模、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到乡村居民素质、当地政府政策、乡村环境恶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不像以前是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旅游只是乡村多种功能中的一种。乡村各种功能之间具有互动性,任何一种功能活动的变化都要影响到其他的功能活动。例如,乡村的农耕活动是为乡村的各种活动提供基础性资料,如果乡村中的农耕活动增多,就会增加对于土地、人员的需求,在土地、人员数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转为旅游的农耕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水平。

4.1.3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乡村的性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承载力、乡村旅游设施承载力、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不同性质乡村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要素也会不同。例如,对于观光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乡村生态承载力。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

4.2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规划通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以下4个承载分量构成。

4.2.1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space bearing capacity,rsbc)。相对于单个风景旅游区而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般而言,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大小和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都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4.2.2经济设施承载力(economg establishment bearing ca-pacity,eebc)。经济设施承载力是指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的大小。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住宿和交通运输等设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设施属于乡村基础设施范围,依赖于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住宿设施主要为旅游活动服务,其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设施承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

4.2.3生态环境承载力(zoology environoment bearing ca-pacity,zebc)。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破坏条件下所接纳的游客数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例如,土地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等。

4.2.4社会心理承载力(society mentality bearing capacity,smbc)。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促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乡村旅游一方面会将旅游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展现在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面前,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产生冲击。旅游活动超过一定的强度不仅会造成游客旅游质量的下降,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反感。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表现在这种不断交流过程中的游客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水平2个方面。

4.3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通过总结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构成得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为:反映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地环境、旅游者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所研究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二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可分为明确需要和潜在需要。明确需要是指那些为人们所公认的、不必明确表达的、大家都知道的需要。潜在需要指那些必须要加以分析、研究、识别才能够确定的需要。三是当地居民的认可度。即当地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持有的观点或承受能力。四是特性是指乡村旅游所特有的性质。五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游客需要、当地居民认可度、当地环境会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进行定期评审。六是优良、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受益对象不仅是旅游者,还包括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员工、社会投资者、当地政府等。

5参考文献

[1]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2]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3] 崔凤军.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4]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0-130.

[5] 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9-44.

[6] 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77-83.

[7] 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旅游活动;旅游业;发展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旅游业态;双层嵌套多元;概念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4—0064—07

业态(type of operation)一词最早源自日本零售业,20世纪60年代起,其理论研究有了长足发展。“零售业态”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传人中国,之后逐渐有人用其分析我国零售业,90年代中期被广泛使用。1998年,国内贸易部颁布了《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试行)》,表明该词得到中国官方正式认可。在国外,旅游业界较少提及和使用旅游业态概念。在中国,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已有概念难以描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一部分旅游界人士将“业态”一词创造性地引入旅游业。最近几年,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旅游业态”一词使用频率趋高。

随着旅游业态说法的大量使用,旅游业态概念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杨济诗、孙霞琴较早提及旅游业态概念。邹再进认为旅游业态是一个复合性、动态性和特色性的概念,是对旅游行(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特色和经济效率等的一种综合描述,包含业种、业状和业势三大内容。许南垣提出了旅游业态评价指标体系,并研究了旅游业态的发展趋势。王洪伦认为,某个地区把旅游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就会存在行业“业态”。杨玲玲、魏小安就如何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传统业态的提升,进而开创新领域、形成新业态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旅游业中出现的新业态从市场、产品、经营方面进行了类型划分。贺颖洁、钱莉莉认为,旅游业态具有时代性、虚拟型、多元化、定制化与规模化结合的特点。张文建探讨了旅游业态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分析了旅游业态的要素构成、生成机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旅游业态创新基本模式与路径。

虽然旅游业态概念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现有研究不足以完全揭示旅游业态内在逻辑和特点,容易造成混淆。为此,本研究从辨析传统零售业态概念出发,分析三种旅游业态概念的内在关系,建立模型对旅游业态概念进行解析,以利于旅游业态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传统业态概念辨析

清楚业态概念及其演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旅游业态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零售业也产生了许多业态形式。各种不同业态之间互相竞争、学习、模仿,一部分业态整合或分化,演变成其他的业态;一部分业态没有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便遭到淘汰而退出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业态概念研究也经历了很多演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定义:

(一)基于空间属性

业态是零售经营者关于具体零售经营场所——店铺经营战略的总和。在零售业的研究中,分为业态与业种(kind of business)两个概念,业种描述“卖什么”,业态描述“怎么卖”。由于零售业自身生产商品比较少,所以业种、业态问题是分离的。零售经营者要以某一目标市场为对象来进行选址、店铺规模及销售方法等方面的决策,从而形成零售店铺的形态。这种业态概念主要考虑了“具体零售经营场所”问题,是一个相对较局限的空间范畴,只考虑如何组织、运营经营场所,即考虑如何完成销售商品的场所。该概念没有考虑以经营场所为基点的上下游产业关系,如上游的商品供应、下游的售后服务等因素。这是一个以经营者为主导、从经营者空间属性来考量的概念。

(二)基于服务属性

业态包含了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该概念不再局限于“零售经营场所”的提法,认为业态是“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的变化相适应的零售经营者形态”。业态不单是商品的贩卖,也是一种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结合的活动。通过全过程的商业活动,零售业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生活便捷性、享受性、资讯性方面的要求,实现健康、休闲、趣味等目标。该业态概念考虑的空间范围上有所扩大,涉及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全过程。业态形式强调经营者服务于消费者,是一个经营者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

(三)基于层级属性

第三种业态概念把业态看成具有相同经营方式、相同经营技术和方法的零售商业机构的集合。在零售业中,根据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可以分成不同类型业态,整个零售行业分为日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电话购物等17种零售业态。日杂店业态就是以销售香烟、酒、饮料、休闲食品为主,独立、传统、无明显品牌形象的一种零售业态,是无数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日杂店集合。

上述三种业态概念之间存在递进的逻辑关系,在发展路径上表现出延伸和扩展——从个体向过程延伸,过程向集合扩展,反映了人们对于事物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入。

二、旅游业态概念继承与发展

旅游业态是零售业态概念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和发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反映了中国旅游研究和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工作的与时俱进。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需求;旅游行为

【作者】刘润,兰州大学资环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永春,兰州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巍,西北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讲师。兰州,730000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156-009

旅游需求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参照与依据,是影响旅游经济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旅游的产业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旅游需求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①旅游需求模型与预测理论的探索,如人工神经网络、Web数据挖掘、SOM网络、灰色模型;②旅游需求影响因子分析,既有王艳平(2005)、翁钢民(2007)和雷平(2009)等的综合因子分析,也有诸如职业分异、黄金周制度、重大事件。等单因子研究;③旅游需求实证研究,包括不同类型旅游需求、不同区域旅游需求和不同群体旅游需求等。旅游需求既是总体趋势,也是个体诉求;既涵括空间特性,也服从时间规律;既由环境刺激形成,也凭借行为导向作用于环境。目前,国内对旅游需求研究主要以服务经济为直接导向,探讨旅游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其与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注重旅游需求的结果分析,对过程、动态研究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旅游需求的全面认识。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深入,大量外来游客涌入(尤其节假日期间)。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少民族地区直接将旅游需求视为其旅游发展依据,对于旅游需求的合理与否未经论证,采取了一系列不顾地方实际的发展举措,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关系恶化、文化变异等。因此,民族地区旅游业面临着如何实现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的多重统一协调发展的重大考验。本文便在此背景下,以旅游需求内涵、影响和过程的多维透视为主线,进而探讨旅游需求对地方旅游行为决策的启示,以增强地方行为主体旅游决策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需求的内涵

1.概念界定

关于旅游需求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主要以经济学的定义为主。谢彦君(1999)指出:“旅游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核心旅游产品的各种可能价格和在这些价格水平上,潜在旅游者愿意并能购买的数量关系。而旅游需求量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格而购买某种核心旅游产品的数量”。根据该定义,可将旅游需求理解为时间和价格的函数,是因为购买而存在的数量关系,无法反映出旅游需求究竟是什么。对此,王艳平(2005)指出目前“旅游需求”与“旅游需求量”存在混淆的现象,进而提出旅游需求应该包含“需求什么”和“需求多少”两个层面的问题。此外,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学科对旅游需求概念也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界定。

心理学概念。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为代表,以研究旅游动机为核心,将人的动机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5种类型,并认为如果层级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将支配人的行为。按照马斯洛的解释,旅游需求即在基本需求得以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人类学概念。“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是一种“世俗的精神追求”,也是一种特殊的仪式。旅游是为了“倒换生活体验的需求”,到外面去寻求一种真实的、属于自己心灵的家园。据此,有学者将旅游进一步引申为“一种现代新形式的精神文化‘朝圣’”,是为了不断丰富、改变、创造自己的精神素质,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和精神价值。

社会学概念。旅游是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旅游活动可满足人们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促使身心健康发展,是人类通过旅游交往而参与社会与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人们可体验旅行中的新奇和生活变化所带来的愉悦。因此,旅游需求是交际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在全国蓬勃开展,这对提升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闲散人员就业、创建城乡和谐的新局面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问题,这里我们选择几个极为重要的提出来就教于各位同仁,望引起重视。

一 规范指导理念

指导理念是指开发乡村旅游时应该树立的目标和和观念,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乡村旅游”这一概念的准确定义和阐释。二是推广这一活动的目的、价值、意义所在,即开发理念。

目前流行的概念有农家乐、休闲农业、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业部门用休闲农业,旅游部门用农业旅游;农村工作办公室则使用农家乐。内容相似,交互替代,并且各自推出了示范户、点、村。虽然使人们感受到了通力建设新农村的大好形式,却也暴露了步调不一,各自为政的行政弊端。概念不规范,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有人认为搞好农家乐就是搞好了新农村建设;也有的认为做好休闲农业,便做好了乡村旅游。概念不规范,也使人们认不清方向,抓不住重点,尤其是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面对多种概念,更是无所适从。事实上,国家对这个概念已经有过统一,这就是“乡村旅游” 。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议中提出了“乡村旅游”一词;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应该是基于对中央精神的理解。所谓乡村旅游,是指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这是一个相对于城市旅游的空间概念,除已建成的景区、高尔夫球场、大型度假设施外的一切在乡村旅游活动都包含在乡村旅游概念之中。这个定义阐明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这是一种以乡村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游主体是市民,而不是农民;同时需要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备。第二层,以旅游为纽带,转移消费热点,既满足了市民求新、求异、求知的心里需求,又自然的促进了城乡交流,达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目的。农家乐是指在农户家庭中进行的吃、住、娱的活动,概念内涵狭窄,只是乡村旅游的一部分,何况外来人员在农家吃住娱的过程中,更多享用的是公有资源,而不是一家一户的私有资源。休闲农业是从产业的角度的单一定义,就内容而言,也只是乡村旅游中观光的一个方面。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旅游发达的国家,尽管有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之说,但正式文件多数仍使用乡村旅游概念。因此,我们应该同国际接轨,把农村、农业、农户旅游的概念统一到乡村旅游之中,以规范视听。

基于对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我们在开发理念上应该以提高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就业,造就城乡和谐为目标。而不是以开发乡村旅游为幌子,把占有土地资源的矛头由城市转向农村,或租赁一片土地建造企业的疗养院;或修建自己的后花园。吴仪副总理在给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大力开展以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和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应该规范到这条主线上来。

二 设置开发门槛

从经济学角度看,乡村旅游说到底是因游客空间位移形成的经济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乡村旅游开发,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导向。我国乡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适合开发乡村旅游。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适度开发。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必然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我们根据对浙江、四川、陕西、山东、江西、广东五省的大规模市场调查和1500余个乡村旅游点的实地考察,依靠GIS、旅游流等技术分析,借鉴国外经验,得出三个结论。

1.地理位置选择三种类型

一是年游客量在10万人以上的大型景区周边,尤其是山水型景区周围的村落倍受中老年游客和自助游客欢迎,也是对景区接待设施的一种有效补充。二是环城市游憩带(城乡结合部),车程在50分钟左右,有一定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作依托的村落。如山林、庙宇、河溪、农业科技园、特色农产品基地等,以双休日家庭、亲友市场为主体。三是景观或建筑或民俗奇特的边远山村。如气候、水质特别的长寿村,建筑布局奇异的八卦村,风俗少见的民族村等,是自驾车、驴友市场重点关注的地方。能满足多层次城市居民的心里需求,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点都属于这三种类型。

2.每一个村庄称为一个乡村旅游点

同类型的村庄,优先考虑具备开展旅游活动条件、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的村寨。小的自然村可以两个或三个组成一个乡村旅游点,建筑风格只要能够协调统一即可,不必过于强求所谓“原始”,乡村的内涵可以多种多样。每个乡村旅游点从事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的农户,不能超过总户数的40%,否则,将会形成产业链条中断。余下的60%农户可以从事养殖、种植、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工作,尤其是本地生态型餐饮原料的供应,一般一个农户需要8~10个供应户,产业链还可以合同形式由本村延伸到无条件从事乡村旅游的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