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状分析范例6篇

农业现状分析

农业现状分析范文1

1.1粮油生产平衡增产

加强土地保护,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攻单产,粮油产量持续增加。2015年,全县种植粮油作物13.55万hm2,比2010年增加0.70万hm2,粮油总产60.75万t,比2010年增加4.69万t。

1.2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按照“名、特、优、新、稀、缺、淡”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以“千亿示范工程”为抓手,着力抓好黄花、柑桔、蔬菜三大产业,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截至2015年,全县柑桔、黄花、蔬菜、茶叶、蚕桑、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4.33万hm2,比2010年增加了1.33万hm2,增幅达44.29%。

1.3现代农业发展提速

依托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强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聘请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进行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了中滩、渠南2个“万亩柑桔示范园”,示范带动全县建成6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并由省农业厅认证命名。同时,在渠南乡全力打造渠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植物组培工厂,集成应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控制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休闲农业,提升现代农业档次,延展服务功能。

1.4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推进。借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财政现代农业生产(水稻)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先后建成高标准农田0.84万hm2。农机化综合水平大幅提高。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00余万元,补贴农户超过1.8万户,带动农民投入超过9000万元,共购置各类机具超过1.8万台(套)。全县发展各类农机服务组织95个,农机大户87户,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31212人。机耕、机电灌溉、机械植保、机械脱粒、机收、机插水平大幅提高,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1%。

1.5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市场主体带动能力增强。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渠县已培育壮大宕府王、华橙酒业、天一蒙山、秀岭春天等省、市龙头企业12家,企业自主创建“渠县呷酒”“渠县黄花”“秀岭龙芽”“华橙原酿”等知名品牌10余个。二是专合组织规范建立。2015年底,全县已建立黄花、柑桔、红粮、油菜、蔬菜、畜禽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56个,其中省级示范社9个、部级示范社4个,三板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三是种植大户大量涌现。全县工商注册成立家庭农场100余个,种粮大户300余户。

1.6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全县6.52万hm2耕地已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渠县黄花”商标、“渠县黄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功注册和认证,有9个产品获得部级绿色食品认证,1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创建了渠县黄花、三汇特醋、渠县锦橙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2面临困难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农机化程度不高。渠县的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36.1%,与四川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55%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全县工程蓄水及库容严重不足,病塘库堰数量大,提灌设施量少、渠系垮塌损毁重,全县80%的提灌站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时间长,超龄服役,设备严重老化,现有200处提灌站带病作业,220处提灌站己经损毁和瘫痪,全县近二分之一的耕地“靠天吃饭”,被动局面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观。三是中低产田土面积大。渠县有中低产田土4.65万hm2,占总耕地的75.15%,近年虽新建高标准农田0.84万hm2,但仍有3.81万hm2中低产田土待改造,较大程度制约着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2农业自然灾害频发

渠县属川东丘陵伏旱区,大巴山暴雨中心地带,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不干就淹”,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和频发,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发展。S|四川农业与农机/2017年5期|

2.3规模经营比例较低

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发展不平衡,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占主导地位。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土地季节性撂荒现象较为严重。

2.4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小、实力弱,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程度不高,真正吸收农民为会员、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专业合作社少,专合组织带动效果不明显;农产品品牌少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3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3.1发展思路

1)坚持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油生产,推进蔬菜、黄花、水果、茶叶、蚕桑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2)坚持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不断壮大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主攻农民增收重点领域,拓展农民增收发展空间,优化农民增收政策环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3)坚持产村互动相融协调发展。统筹协调精准扶贫、新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既合理布局、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又综合配套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产村相融协调发展。4)坚持“三位一体”合力推进。形成“政府扶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业工作良好氛围。强化政府支持作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5)坚持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6)坚持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流通方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农业综合效益。

3.2发展举措

农业现状分析范文2

关键词:池州市;现代农业;现状;对策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是皖江经济带和“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地形多样:东南部以山区为主,森林资源丰富;中部为丘陵地区,是粮、茶、林、桑,麻的重要产区;西北部沿江地带为洲圩区,河湖交错。全市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

一、池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生产总量稳定增长

2006-2008年,池州市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7.7%,高出规划3.7个百分点,高出全省2.8个百分点,2008年农业总产值达64.33亿元,比2005年增长57.7%。粮食生产平稳,三年产量均超过60万吨,其中2007年产量为67.76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经济作物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2008年棉花产量为2.81万吨,比2005年增长47.3%,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水产蔬菜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8年肉类产量为7.29万吨,水产品产量为10.35万吨,蔬菜产量为28.66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13.4%、20.1%、11.1%。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全市各地围绕《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池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目前已形成粮油、棉花、茶叶、水产、畜牧、茧丝绸、蔬菜、经果林主导产业。“512”强龙工程顺利完成,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到2008年,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9家,年产值超过40亿元,利税2亿元,带动全市16万农户增收。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84个农产品获得国家认证,560种农产品进行了商标注册。“一村一品”初见成效,已形成特色明显的南部山区林茶果药、中部丘陵区桑麻畜菌、沿江圩区粮棉油渔菜三大产业带,“秋浦花鳜”、“皖南土鸡”等十大农产品基地初步建成,农产品优势逐步凸显。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农产品进入全国400余城市的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销售额3.5亿元。

(三)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2007年、2008年,池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9%、19.9%、18.6%,高于十一五规划目标7.4%,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58元,提前完成4200元的规划目标,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2%[农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快速增长,三年来分别增长了13.65%、15.27%、22.78%;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7.3%下降到2008年的46.5%,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2008年这三类消费支出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80.6%、36.1%、31.3%。

二、池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由表1、表2可以看到,池州市的林业资源和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池州市农业经济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的产值比重达到44.32%,而林业产值仅占8.87%,远低于其他产业,渔业的产值也相对较低,仅占14.35%。可见池州市的农业经济结构与农业资源结构并不完全匹配,农业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使得池州市的区域资源优势无法发挥出来。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农户生产经营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条较短,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知名品牌较少,特色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在农产品加工上,以粗加工为主,加工产品大多停留在一、二级加工层次上,精深加工度不足,大部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全市还没有一家部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没有一家涉农上市公司,带动力和辐射力十分有限。

(三)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的。一是农民文化素质整体较低。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池州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5年,排名全省末位,远低于全省7.2年的平均水平。同时由于重务工,轻农耕的思想普遍存在,大量相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年轻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妇女和老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导致农村劳动力科技水平较低。二是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健全。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业推广人员数量较少、缺乏专门的科研机构和专业科技人才等原因,各乡镇地区农技推广机构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导致正常的农技推广活动难以开展,很多新技术、新产品难以深入到广大农户,农业科技水平得不到提高。

(四)农产品市场不健全

目前,池州市尚无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从进到销的全过程基本上呈现为“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仅有的几家农产品交易市场普遍存在规模小、建设水平低、布局与功能不合理、年限陈旧等问题,不能满足池州市农业流通和发展的需要。市场内部交易方式主要是以摊位制为主,在经营管理上各自为战,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市场竞争力薄弱,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群体优势。

三、加快池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一是注重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工程,提高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比重;立足于山区重点开发林区特产与林副产品,并加大林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力度,提高林业生产经济效益。二是合理利用水域资源,重点发展珍珠、秋浦花鳜、青虾、毛蟹等特种名优水产品养殖,建立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提高水产品养殖集约化程度,加快渔业的发展。三是重视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发展。积极推进粮、油、棉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立一批优质粮、油、棉生产基地,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粮油作物新品种,并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

(二)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一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围绕农产品主导产业,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为依托,县级龙头企业为基础,重点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业,延长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提高整体效益。加大龙头企业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组织银企对接,吸引信贷投入,鼓励和引导各类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拓展龙头企业融资渠道。二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各县区要围绕龙头企业,依托资源优势,按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扩大品牌效应,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三)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以九华山景区为龙头,结合各地的农业旅游资源,打造北部以垂钓休闲、水生农业为主的水体观光休闲农业带,中部以蔬果采摘、农事体验为主的丘陵观光休闲农业带和南部以山地旅游为主的山地观光休闲农业带。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知名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广告等媒体,宣传池州观光休闲项目。策划各种观光休闲农业宣传活动,如继续举办冬至节、石台茶文化节等有特色的农业旅游活动,带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观光休闲农业品牌。三是加大对观光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在财政、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投资力度,拓展投资渠道,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向观光休闲农业项目集中。

(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贯彻落实国家对农村学生入学的优惠政策,保障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建立农民技术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农广校、职业中学等农民技术教育主渠道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掌握、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基地、人才基地的建设,重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加强对粮油、中药材、茶叶、林竹、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四是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新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主导和带动作用。

(五)完善市场体系

一是要加快有形市场的建设。依据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的特点和供求变化,建设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改造和扩建现有的农产品市场。二是完善农产品的流通网络和信息服务系统。借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做好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工作,及时为农民提、供、销的信息服务。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政府应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加大对中介组织的扶持和培育力度,积极引导其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联合,使其充分发挥出连接农户、企业、市场和政府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池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池州年鉴(2009卷)[M].黄山书社,2009.

2、鲍勇,荣家平.池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调查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7(9).

3、胡文海.池州市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7(89).

4、李敏.大力发展农产品交易市场[J].中国统计CHINA STATISTICS,2002(3).

5、许旭.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促进新农村建设[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农业现状分析范文3

关键词:创业;农科大学生

当前,大学生创业方兴未艾,很多大学生都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高校也相应地加强了创业教育。然而,据统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不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生存年限不超过两年。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创业的总存活率不超过10%。作为农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如何?如何推进农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根据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现状,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农科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一、农科大学生创业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实际情况,笔者从云南农业大学近十年来涌现出的创业者中,随机抽取26位,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创业动机分析

动机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重要因素。根据访谈,笔者将农科大学生创业动机分为三类:一类是为了继承家业;一类是锻炼自己;还有一类是以创业为目标,其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继承家业的共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2%。由于家庭的支持和需要,这些学生不缺资金。这些学生创业是为了继承家业,创意意愿不是非常迫切,动力不强。第二类学生主要以锻炼自己为目的,共有10人,占本次调查人数的38%。这些学生看到很多创业同学获得了学校、社会的资助和奖励,这导致了其也想尝试创业。这些创业者也没有坚强的决心,遇到困难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会选择退出。第三类是以创业为人生目标的学生。这部分创业者共13人,占本次调查人数的50%。这部分创业者虽然大多资金有限,经验缺乏,也没有太多社会资源,但他们勇于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尝试。

(二)创业行业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科大学生创业情况,笔者对其创业项目进行了分析,其情况如图2所示。

通过统计,笔者发现,农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有65%的创业者创业行业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即使是不直接从事农业的创业者,其所选择的创业项目大多也与农业有关联。这表明,农科院校大学生创业主要依托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关服务业。此外,笔者发现,选择农业领域进行创业的大学生中有73%的学生创业基于所学专业。

(三)创业持续时间

虽然社会上创业失败率很高,但对于农科大学生创业者,由于学校、政府和社会的扶持,与一般的企业相比,生存时间相对而言较长。经统计,其创业持续时间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在这些大学生创业中,坚持不到一年就退出了创业领域有3人,占11.53%;坚持了两年的有9人,占34.62%;坚持了三年、四年的各有2人,各占7.70%;坚持到了五年以上的有10人,占38.46%。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坚持五年以上的,熬过了艰难期,多数创业者的路越走越宽,企业也越做越好。

(四)创业规模分析

由于很多大学生资金和社会资源有限,笔者将农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的企业规模分为10万以下、10—20万和20万以上企业,其情况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很多农科大学生创办的企业是1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有的是结合自身特长,有的是结合专业,有的是因为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从而创办起来的。

二、农科院校大学生创业面临主要问题

经过调查和发现,发现农科院校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不高

当前,虽然政府对于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简化审批手续,免费提供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服务,减免征税,提供小额贷款等扶持政策,高校也相继出台提供创业指导导师、创业园等鼓励措施,但总体上来说,社会各界更关注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激励、支持措施并不多,整个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氛围也并不浓厚,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重视程度并不高。

(二)创业者承受的压力较大

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工作和社会等方面。在家庭方面,农科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这些学生进行创业时,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资金上,家庭支持都有限,甚至有部分家长反对大学生创业,认为风险太大,希望他们的孩子能考上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过上稳定的生活。在工作方面,由于创业本身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面对企业的生死存亡,不断作出决策。在社会方面,由于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创业重视程度还不够,大学生创业还会遇到很多挑战。

(三)创业者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部分学生只看到创业成功者光鲜的一面而盲目地投入创业,他们不知道创业的艰辛。有些创业者不是想着如何去开拓市场,让企业存活下来,而是想着如何对仅有的几名员工发号施令,如何能坐享其成,如何买豪车等。有些大学创业者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常常留不住人,造成人员流失,最终导致创业失败。还有一些创业者缺乏市场运作的相关知识,不会作成本收益分析,他们往往只看到消费者市场所带来的销售金额,而忽略了对成本的控制。调查显示,在中国,有创业意愿的大学毕业生比例高达70%,而实际创业者不足的1%。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知识不足、创业能力不强。对于欲从事创业的学生,一方面应加强创业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应注重创业激情和冒险精神、创新创造力、顽强创业品质和创业领导力的培养和提升。

农业现状分析范文4

[关键词]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赤峰市

1赤峰市气候特点及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同时也是广大河流流经区,多山地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同时赤峰市属于半干旱地区和暖温带地区,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寒冷且漫长,春季又比较干旱少雨,并且大风大气也比较多,夏季和秋季都比较短暂,因其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加上在市内多山地丘陵,使得赤峰市境内经常天气变化多端,气象灾害频发,大风、暴雨、冰雹及干旱等是赤峰市主要的几种灾害。赤峰市近年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立了一些优质的蔬菜示范区和林果业种植,其产品销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赤峰市的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设施种植受到天气影响较大,再加上该市的农民对设施农业投入的大棚的结构简单,其抵抗大风、冰雹、积雪的能力比较差,因此遇上大风天气、冰雹天气和下雪天时,大风、冰雹和积雪容易破坏设施,为设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也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是有效保证设施农业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

2赤峰市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现状

赤峰市为了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市内气象各部门不断的增加设备和引进先进设备,加强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对于市内一些偏远的乡镇地区,通过安装气象服务站或者通过给用户手机免费的发送气象信息等方法把气象信息送到每家农户中。以便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3赤峰市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3.1气象服务内容单一

赤峰市气象服务相关部门对于设施农业方面的气象预报涉及的方面比较单一,不够全面,通常只是一些常规的天气预报和灾害天气的预警而已,但是不同的地区,其气象会有所偏差,但是赤峰市气象服务部门很少将这些大环境与小环境相互联系起来,没有完全深入到基层农户中去,没有很好的了解设施农业种植户的真正的需求。

3.2气象检测服务不够全面

设施农业种植户,通常会在设施大棚类安装气象要素的检测仪来获取小气候的资料,同时这也是气象部门为设施农业提供气象服务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气象部门除了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服务以外,其余在农业种植前以及收获后常容易忽视一些气象预报,使得在选种育种以及收获储存和运输方面依然容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目前这种不全面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仍然存在。

3.3缺少专业人员

赤峰市内有的气象服务站的气象专业人员比较少,有的气象站台一人有着多种职务,也有的地方气象服务站的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比较低,这已经不适应现展较快的农业产业结构,同时有的地方的气象服务台的设施设备还比较单一,因此设施农业气象服务除了急需引进一批先进的技术之外还需要引进一批高技术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队伍。

4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对策

4.1加大科技投入

气象预报的及时、准确有利于气象服务的开展近年来,赤峰市各级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在财政上也对其进行大力的支持,使得各地方的气象部门的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气象化水平较以前也有所提升,但是气象服务事业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同时气象服务事业也是一项科技性的事业,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气象服务事业的科技投入。

4.2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现代农业其科学技术含量较高,需要广大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民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因此气象部门应该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大力的宣传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开设一些培训班,为农民讲解气象要素和设施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帮助农民掌握一些农业气象知识,让农民学会用一些科学的、先进的技术进行设施农业的种植,从而更好的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5结语

农业现状分析范文5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企业 存在问题 对策

农产品加工业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载体。近年来,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圩丰镇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将对该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此思考提出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分析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处于规模增长,盈利能力逐步提高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以紫菜加工、饲料加工、渔业养殖等优势产业。2014年,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余家。由于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逐年增长,逐渐带动畜禽、渔业养殖等产业快速发展。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深加工和精细加工发展。

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者科技意识普遍增强,认识到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引进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实现产品种类多样化。现阶段,圩丰镇农产品企业正逐步利用国家和地区的优惠政策,对设备和技术进行改造升级,特别是紫菜加工企业积极探索深加工,向二次精细加工发展。

(三)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

农产品原材料基地建设初具成效,2012年圩丰镇获批江苏省灌云县渔业产业园,逐渐形成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即农户与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产业链。同时,通过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推动了农户、基地、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品牌战略意识淡薄。

一是管理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管理者受教育水平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不愿意在技术方面进行投入,造成企业不具备产品研发能力,产品同质化高,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二是品牌战略意识淡薄。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在树立品牌上花过多的资金和精力,宁愿只占据小块市场,没有长远的品牌战略。

(二)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信息不灵。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各自为阵,组织松散的状态。同时,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缺乏、滞后,造成企业所掌握技术、市场等信息不够,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销售,以至于严重制约企业长期发展。

(三)受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由于原材料和人力等成本上升,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出现了过去所没有的困难。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状况都受到影响,特别是紫菜加工、泥鳅养殖等出口型行业销售收入都大幅度下降。

(四)企业融资困难,资金投入不足。

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不高,难以得到扶持企业的财政贴息款。同时,银行担保条件要求过高,大多数企业缺乏可供抵押的相关证明,造成融资范围窄、难度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取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的利率比较高,过多的民间借贷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资金还款压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三、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机制,完善政府服务功能。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联合企业建立信息平台,及时通过网络等媒体搜集和农产品相关信息和政策。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扶持农业企业的优惠政策,把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地向企业传达,让企业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切实解决企业经营中所需资金。

加强企业金融信贷服务,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推动企业与各银行间合作机制的建设。商业银行可以开通贷款绿色通道,根据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及时调整贷款额度,加强贷款资金调度,适当降低抵押和担保条件,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三)优惠产业结构,推动原材料基地建设。

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优化涉农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广以“农民+基地+企业”或“股份合作”等新型模式,以促进企业在更深层次与农户结成利益合作体,进而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形成稳定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材料供应链。

(四)搭建农产品加工行业电子商务网站。

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的建设,搭建电子商务网站,是将企业产品推向市场的重要手段,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依托现有的农业信息平台,建立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专门信息服务网站,为全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相关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及企业发展所需的最新动态等信息,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五)推动企业提档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

合理资源配置,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技术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要按照合理配置市场资源的原则,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一些发展快、思路新的企业从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并支持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当积极联合相关科研机构,共同将新的科技和设备运用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步伐,努力扩大企业的规模。根据市场需要研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多样化和专业化,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农业现状分析范文6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补偿标准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4-0065-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4.17

一、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为提高补偿效率、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和谐社会生态的途径。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调查问卷共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为96.2%。此次调查范围在河北省11个地区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样本分布。调查对象广泛,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现状,问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制约河北省农民生产的自然风险种类较多。具体而言,由气候异常产生的干早、洪涝、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为严重,早灾、水害尤甚;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态灾害;由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灾害正逐渐成为农民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灾种;地质灾害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制约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与之交织。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经济社会落后――破坏性开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社会落后”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河北省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随着河北省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建设挤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等也加剧了自然灾害的暴发频度、范围和强度。

正因为河北省存在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的灾害,对农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对农户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调查中发现,农户认为应该补偿的主要领域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看出,农户认为政府补偿的领域大部分在土壤(61.09%)。农户主要以耕作为主,所以希望政府在之前给予补贴,在受灾之后通过政府财政、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途径得到一些补偿。目前生态环境补偿相关政策很多都是短期性的,缺乏一种持续和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和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宣传不到位

许多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概念还不了解,在关于“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很了解的农户有25户,占调查农户的5.19%;一般了解的农户有239户,占调查农户的49.59%;不了解的农户有218户,占调查农户的45.23%。通过上述数据可看出,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比例均未达到50%,这表明了解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农户存在但数量不大,说明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和补偿力度不够大,以至于农户对此概念不了解。

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意愿”调查中可看出,“很强烈”的农户占27.18%,“比较强烈”的农户占28.01%,“一般”的农户占32.99%,“不大强烈”的农户占8.51%,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没感觉”的占3.32%(见图1)。

从图1可看出,居于首位的是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愿“一般”,其次是“比较强烈”,然后是“很强烈”。可见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不大,大家没有看到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益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

在“是否享受过政府的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调查中发现,认为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20.68%,没有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50.00%,不知道的农户占29.3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力度不到位,甚至有29.32%的农户不知道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存在,没有享受到补贴的农户竟然占到一半,可见政府应加大补偿的力度和规模。

在“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的调查中发现,认为没有作用的农户占10.60%,认为有一定作用、作用一般和有作用的农户分别占比30.15%、30.56%和20.17%,认为作用很大的农户占8.5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没有作用”和“一般”大约占到一半比例,可见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有待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的状况应改善(见表2)。

(三)基层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

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必要性调查中可发现,认为有必要的59.58%,认为还可以的占比31.46%,认为没有必要的占2.50%,不清楚的占6.46%。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但意识还较为淡薄。

(四)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7.71%,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8.33%,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7.50%,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0.42%,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4%。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好处较大或者很大,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11.92%,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6.95%,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0.79%,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4.27%,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7%。可见多于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好处一般、很少或者没有好处,表明这种补偿机制在提高产量方面作用不是很大的。

(五)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单一

调查发现,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较为单一,接受政府补贴的农户有278人次占比62.61%,得到种植业灾害保险的农户有72人次占比16.22%,得到养殖业灾害保险的农户仅有19人次占比4.28%,接受政府征地补偿的农户有63人次占比14.19%,接受企业污染补贴的农户有12人次占比12%。这表明现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主要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其他的补偿形式比例较小。

(六)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标准过低

调查发现,对补偿服务非常满意的占2.34%,满意的占23.57%,一般的占38.85%,不满意的占29.94%,非常不满意的占5.31%。对补偿方式非常满意的占3.19%,满意的占22.13%,一般的占48.72%,不满意的占21.28%,非常不满意的占4.68%。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过低,满意度不高。

三、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整体框架

现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整体框架,通过上级对下级、国家对地方的纵向公益补偿,区域之间、上下游之间横向利益补偿和对资源要素管理进行部门补偿等三种方式,制定相关政策,以便为地方生态补偿运行导向,逐步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生态补偿[1]。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地方对政策的需求非常强烈,可以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上升至国家政策层面进行整体考虑。

(二)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

在补偿标准的制定上没有能充分考虑农民、牧民、企业团体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意愿,造成补偿的标准过低。如果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生态补偿机制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应[2]。另外,资金使用未完全体现生态补偿。因此,要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充分发挥机制应有的效应。

(三)形成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格局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的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渠道,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

(四)积极鼓探索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

通过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将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方式以及补偿标准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促使农业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以适应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需要。并以此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4]。

加快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永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8).

[2]孔凡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研究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