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含义范例6篇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范文1

山西省怀仁一中038300

1.教材分析

《市场配置资源》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节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说,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根本区别,为此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4.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6.课前准备

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导学案的印制

7.课时安排:1课时

8.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案例分析: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学生讨论:邓小平的上述讲话说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教师分析: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可以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分。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目标,理解学案的有关要求,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其预习情况解决疑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加强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与共同富裕)决定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它们的关系如何?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回顾:(1)什么是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含义分解

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延伸: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共同富裕。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原因:一是公有制决定了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

注意区别: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宏观调控;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手段

概念区别: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五年规划等法律手段: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活动等

行政手段: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9.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

2、基本特征

加强宏观调控

1、必要性分析

2、宏观调控的含义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4、宏观调控的手段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范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度 制度伦理

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变化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社会是高度制度化、理性化的社会,它的秩序基础更有赖于制度力量的整合,而非个体德性力量的发挥。制度伦理不仅与伦理道德的建设密切相关,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社会转型的核心―――社会秩序重建的基础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改革表现为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转型.本质上分析,社会转型实际意味着社会的更替和社会的变迁,它既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实现结构性整体性转变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人类存在方式的现代化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随之而出现了重大的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运行诉诸制度化法制化和秩序化的需要,更加推动了伦理观念从个体伦理转向制度伦理的诉求.尤其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着自由与秩序问题的凸现,制度及其伦理问题应该成为社会科学各学科关注的基本问题.更具体地说,研究和探讨市场经济提出的制度伦理课题,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对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制度的伦理设计自古有之,我国古代儒家的规范社会方案就是对制度的伦理设计,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更是制度与伦理的高度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制度创新迫切需要良好的伦理环境,制度和伦理的关系再次凸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作为一项崭新的经济制度,其伦理同样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人们对该经济制度是否合理、道德、公正的伦理评价;另一方面又是经济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原则和价值取向。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制度伦理,既是人们对转型经济制度是否合理的道德评价,又是指在市场经济制度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原则和价值取向。

何谓制度?社会学和经济学长期以来一直对其进行研究.有论者在综合两大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制度进行了界定:制度是直接或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而间接规制或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交往规则,因而制度具有伦理意义.关于制度伦理,大致说来,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制度化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依靠制度力量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第二层含义指的是体现在制度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理念,强调的是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制度化不单是为了减低经济生产和交易的成本,或者是为了促进和保证经济生产和经济交易的效率增长,它同时也是为了更有效和合理地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减少甚或消除社会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或实际出现的利益矛盾冲突,从而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秩序,使之能够真正维持长久的稳定和效率。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制度伦理的研究之所以会迅速发展成为当代社会伦理研究的前沿课题,根本上缘于社会生活的制度化趋势不断强化。在现代西方,制度伦理的研究直接缘于上世纪70年代初社会规范伦理学的复归,具体地说,就是以罗尔斯为思想领袖的社会正义伦理研究的复兴。在这一理论重心的转移过程中,罗尔斯在1971年发表的《正义论》一书,的确具有“轴心式转折点”(哈贝马斯语)的地位。上世纪60年代前后的美国,正值社会政治生活陷入深刻危机、社会秩序严重失序的严峻时期,反越战、反种族歧视运动、以及随之而起的青年激进“左派”思潮等等,都使得美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社会秩序重建任务。而当时的欧洲也并未幸免于类似的社会因境。以法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如发生于1968年的著名的“五月风暴”)直接危及整个社会政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时值今日,面临社会生活秩序建构课题的,已经不只是美国或欧洲这样一些西方国家,而是整个人类的生活世界。对于我们这个正处于社会改革开放前沿和社会现代化转型之关键时期的国度来说,这一课题无疑具有比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更为急迫和显要的时代性、重要性。日见强劲的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当代世界呈现空前复杂的发展态势。“冷战”时代的两极张力业已消失,原有的两极均衡秩序不复存在。虽然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和平与发展已然且依然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题,但失却张力均衡制约的世界秩序不是更趋于稳定,而是更趋于失衡和紊乱。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各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别和紧张、诸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分化、组合和冲突等等,都在加剧而非减弱。这一切都使得当今世界的生活舞台更像是一个等待重新洗牌的牌局,有待秩序的重构。在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急速转型,尤其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转换,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和生活观念,因之使社会生活秩序的重建成为最为急迫优先的社会工作。

西方市场经济几百年的历史表明,即使在运行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无法避免的市场失灵的时候,而相关的政府干预也有缺陷。为了弥补市场经济制度中伦理的上述不足之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化伦理是十分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不仅是经济人,同时也应该是道德人。制度伦理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前提和道德境界提升的标的。它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规范直接制约人们的行为,它因具有规范的明示性而成为市场中的一只“看得见的手”。制度伦理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而且它本身还为超越市场经济的道德发展奠定了现实的基础。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期,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变革与创新都需要做出合理性的说明。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伦理的标志是什么?实质上,制度伦理就是关于制度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根本目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基本标志。制度的建立与选择、变革与创新是否与人的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本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相一致或符合,就成为制度伦理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也是衡量制度是否合理的根本尺度。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也包含了对制度的伦理要求,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生活的社会公共化和制度化程度日趋强化。或者说,它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制度资源的供应。当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聚集于社会公共空间而非私人领域时,也就意味着现代生活的社会化或公共性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公开、透明和秩序规范,而能够使其达于公开、透明和秩序规范的惟一有效方式,只能是社会生活的制度化。在政治伦理的意义上,制度即规范、即秩序。事实上,只要人们以社会公民的身份生活于社会公共空间,就会对社会产生秩序、安宁、关系和谐等方面的制度要求。因为只有合理良好的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长久地保证他们的个人权利和自由,保证他们私人生活的安宁,保证他们免除暴力、恐怖、侵犯和伤害。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它能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但同时,市场经济体现出来的各种利益之间的竞争,势必带来经济上的不平等,利益关系和经济不平等加剧了伦理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建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之上的伦理观念和伦理思想已明显不足以协调和整合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制度伦理建设涉及到的原则,目前来看,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三条原则:

第一,公平、公正原则。罗尔斯认为社会公平是一个社会制度首要的价值,要通过公平原则来调节主要的制度,从全社会角度来处理这种出发点的不公平。其代表是罗尔斯自由主义公正理论,是想在自由和平等这两方面都做到公正。进一步说,公平包含以下含义:1.法律前人人平等,这是竞争规则的平等。2.机会均等。由于自然与历史原因形成人们对资源占有的不平等,通过国家的干预为每个人提供资源,让他们享有同等机会。3.分配公平,包括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每个人获得与自己投入有效资源相称的收入。4.结果公平,人们在最终消费的平等,也意味国家通过对收入的再分配向每个人提供等量的优质服务。综上所述,公平是一种有关社会成员之间按比例平等的分配的思想和制度,也包括该理想与制度的救济和保障制度。社会制度公正最终要落实到利益分配的公正上。所谓“利益分配的公正”就是在社会制度下,既要追求“共同富裕”,又不能搞“平均主义”;既要创造人人平等的机会,又要给弱势群体一定的社会补偿;既要承认社会差别,又要承认差别必须合理;既要体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又要体现合情合理相适应的社会公正精神。

第二,公平优先效率原则。从制度伦理上讲,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效率与公正。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说过,如果一个经济体系由于无效率和生产不足而不能满足人的根本需要或不能实现人的潜能,维护它不仅是不合理的,而且是不道德,至少是不人道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体制一定是合理、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极大的发挥。这就是说效率有助于公平的实现;反之公平有助于效率的提高。然而,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效率与公正没有很好协调,促进社会发展,相反其矛盾性比较突出。追求公平,效率就打折扣;追求效率,公平便有失公允。其结果势必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这就陷入“两难”的困境。

第三,平等原则。或者说“以自主为前提的平等原则”。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制度内设,因其对于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又因其具有积极的伦理意义而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但是,理想和美好东西的获得并非易事,它是需要有前提条件的,即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平等性是与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主体是否获得真正的自联系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主体经济,经济利益主体地位的确定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 一位参与市场竞争者,需要某种商品,他不是购买质优价廉者,而是买进了价高质劣者,且并非是上当受骗,这是为什么?原来是出于某种权势的压力或体制的需要不得已而为之。市场参与者完全丧失了选择的权力而成为一种附庸。在这里,没有自的一方和交易的另一方并不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没有竞争公平可言,因而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显而易见,平等要以自主为前提,自主能给平等以必要保障,平等性的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特性与自主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目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活力和效率的现代经济制度。其优越性和道德合理性就在于它能够在制度上保证各经济主体享有充分的经营自,同时为各经济主体实现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存在自主性、利益最大化冲动、自由竞争、平等交换、以人为本等观念。市场经济制度所坚持的分散化自主经营原则强化了各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平等性原则唤起了人们对公正精神的渴求和有序竞争。制度伦理作为一种新型伦理,它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与传统的以单向义务型关系为特征的修养论道德有质的区别.在由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和计划经济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转换之中,原来的生活方式的相对稳定与生活空间相对狭窄的情况,已让位于由社会生活空间的高度开放性和生活秩序的高度流动性造成的“陌生人社会”。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以个人行为直接评价和约束对象的个人伦理,其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主导规范的地位就让位于以全体社会成员为评价和约束对象的,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的新型伦理,即制度伦理。这种非个体非情感化的制度伦理是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董建新:制度与制度文明[J].暨南学报(社科版),1998(1)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4页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范文3

关键词:博弈;斯密悖论;制度;群体行为

一、问题的引入

2008年的“三聚氰胺”风波,几乎令中国乳制品企业一蹶不振。余惊未平,余痛未了之际,又出现了2009年特仑苏事件、2011年小学生饮用纯牛奶导致集体中毒事件,这些接连不断的乳制品安全问题更是令“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口号显得颇具讽刺意味。乳制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牵扯消费者神经的重要问题,关系到政府和国家形象的重大问题。各类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使得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产生质疑。这背后既有企业的失德,也有监管的漏洞,乳制品安全监管问题被推向了风口浪尖。监管的成本使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探讨乳制品安全究竟是什么问题?将如何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这些问题具有现实的研究价值。现本文尝试从制度建设和群体行为两方面进行研究。

二、“斯密悖论”不悖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是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斯密的两部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译名《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形成了认识的冲撞,在与斯密同时代、广出哲学家的德国,掀起了关于“斯密问题”(也叫斯密悖论)的研究和辩论的热潮,并在全世界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货币大师密尔顿・弗里德曼曾说,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阿马蒂亚・森说,“斯密问题”是英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是过去的问题,还是将来的问题。的确,三百多年来,斯密问题的辩论从未停止。现在,它是我们中国人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乳制品安全问题频发向我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在逐利和守德两方面企业如何做到两全。

亚当・斯密的利他心和利己心的理论(或者说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关系,约从1860年开始,尤其是在《国富论》出版大约一百周年前后,以德国(尤其是德国的历史学派及边际效用学派)为首的其他国家的后世学者围绕上述问题长年论战不休。亚当・斯密问题所争论的焦点是斯密既撰《道德情操论》,又著《国富论》,前者旨在论德,后者则全力言富,二者似乎缺乏一贯性,即在立场、观点等方面存在着矛盾。事实上,在理论上,“亚当・斯密问题”是并不存在的,温奇认为,《道德情操论》包含着斯密关于道德或者说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从研究对象看,在一般的理论层次上,它高于《国富论》,但是它的经验性、现实性主义的程度低。因而可以说《国富论》是将《道德情操论》关于社会行为(含经济行为)的一般理论专门而详细地运用于经济活动领域。然而事实上的“亚当・斯密问题”是追求解决近代化乃至现代化的任何一个落后国家的一般问题。

三、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对乳业个体行为的分析

(一)对“纳什均衡挑战斯密‘看不见手’的原理”的分析

有人认为牛奶掺假是竞争过度的恶果。然而,在完善的市场制度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与增进全社会福祉并不矛盾。

一些学者认为,纳什均衡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了挑战。从纳什均衡我们可以得出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截然相反的一个悖论,即“从利己的目的出发,最终损了人也没有达到利己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纳什均衡提出的行为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即个人理性并未导致集体理性。实际经济生活中,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不注重企业的发展和前途,以谋取眼前利益、短期利益为目的的行为,必然会为市场所淘汰。在消费者货币选票的仲裁下,损人利己的无德者必然在市场经济中失去生存地位。纳什均衡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一般概念,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用在这里,旨在说明:若要实现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去调节企业追求公共利益、实现社会繁荣,必须有健全的市场制度。

“理性经济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最基本的前提假设,经济人假设反映了人的行为的固有属性。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会指引和驱使社会的整体繁荣。事实上,市场具有净化、过滤的伦理机制。弗莱夏克总结道:“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提高道德水准(virtue-enchancing system)的机制,它的本质就是训练我们创造并且平等地拥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只有在市场社会里,私恶才能转化为公益。“我们知道,市场机制的基本特性是企业、家庭等各个经济主体皆出于利己心而自由地追求自身的利润极大或效用极大。尽管如此,却能增进社会全体的福祉。单一经济主体的个别意图和其社会结果之间的关系,一向被认为是彼此相克、相悖,但随市场社会的形成,二者之间确乎并行不悖,彼此协调一致。”

(二)合理的制度引导合理的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既然人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特征,认为人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那么机会主义行为的行为主体会借助各种不正当手段追求自身利益,不惜损人利己。而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约束行为主体的这种机会主义倾向。制度可以通过它提供的刺激来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不合理的制度,会导致基于经济人假设的行为主体理性地选择“不合理行为”,而合理的制度引导人们更加合理地去行动。可以这样说,制度可以通过激励影响行为主体的选择行为。制度类似于博弈规则,规则不同,处于制度中的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就不同。改变博弈规则,在纳什均衡中加入信用规则――背信弃义、损害他人将受严厉惩罚,那么博弈的结果就会发生改变,囚徒困境则得以解决。斯密说:“商人本来最怕失信用,正是丧失顾客光顾的恐惧,才使他不敢造假,不敢疏忽大意。”从市场交换的经济意义看,正是由于要使交换成立,才必须在满足利己心的同时,也必须满足对方的利己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利己与利他得到统一。

如果制度安排不合理或是非效率,经济政策就很难实现基本目标,即使实现了,成本也很大。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来冒充蛋白质,是利用了国家标准的漏洞。根据国家标准,在测定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时采用的是凯氏定氮法,这种方法通过灼烧样品释放其中的氮元素,测出氮的含量,再换算成蛋白质含量(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食物的主要成分中只有蛋白质含有氮)。三聚氰胺分子式为(NH2),含有66.6%的氮,如果把它偷加到牛奶中,在用凯式定氮法检测牛奶蛋白质含量时,就会把三聚氰胺中的氮含量也换算成了蛋白质含量,这样就虚报了蛋白质含量(参见《环球科学》2007年第9期《蛋白测量的“作弊”风波》)。没有鉴别混入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的简单办法,要鉴别它,需要用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等高科技手段。我们可以发现,若要发现造假行为,必须增加成本,这只会让具体制度的制定部门的成本不断加大、疲于应付。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往往比博弈本身更重要。什么样的制度能使企业在面对囚徒困境时做出合理选择?唯有完善的市场制度。正是在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框架下,企业对失去顾客、破产产生恐惧,自然会使其萌生道德之心。正如弗里德曼所说:“最为有效的保护消费者的手段就是自由竞争。对消费者而言,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私人独占,或者是公共垄断…通过竞争而保护消费者并非依靠企业经营者比政府官员慈祥、慷慨和富有爱心,而是保护消费者恰好是企业自身的利益所在。”

黑龙江飞鹤乳业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检查中,未查出添加三聚氰胺。消息传到美国,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的飞鹤乳业的股票一开盘就逆市大涨,并一路飙升,收盘暴涨29.89%。而另外一家也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奶粉企业―圣元则因被查出含三聚氰胺而暴跌54%,可谓是悲喜两重天。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社会繁荣所做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是完全市场经济的运作,无德的商家最终成为昨日黄花。因而,完善的市场制度才是杜绝个体为逐私利而损害公众利益的一剂良方。

四、对乳业的群体行为分析

22家乳品企业的曝光,我们看到在乳制品中掺三聚氰胺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无非是多少而已。无论检查出多少批次,含量多少,其行为的性质是相同的。以下应用群体行为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尝试用“斯密悖论”解释企业如何能在逐利和守德方面两全。

制度经济学是群体行为分析方法的坚持者和发展者,但又坚持了最大化行为的基本假定。200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谢林提出“关键多数(Critical Mass)”理论。他认为在社会决策过程中,有许多强制能力能让决策行为达成共识。这些强制力包括文化、习惯等因素。一旦社会形成诸如风俗等一些特定的惯例,就难以改变,即使每个人都知道选择的惯例不是最好的,但是也无力改变这个局面。谢林在《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中对相互依存的选择和行为理论进行了阐述,表明个体的决定最终导致出乎意料的集体行为的现象。在这本书中,他描述了很多社会现象,每个参与者的行为取决于在他的预期中,其他人如何对他的行为做出反应。并且其他每个人对该人将如何应对他们行为的预期也同样地影响到其他每个人的行为。这样,人们在不断对自己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然而他们并不关心他们的行为与其他人的行为一道将产生何种后果,这些后果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

人们的基本行为动机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人们行为的差异则在于收益之成本的差异,在同样的制度下,此差异主要来源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习惯、规则的影响。人类具有社会性的特征,人们总是看到大多数人的行为,大多数人总是会模仿和跟风,个体很难不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诺斯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制度变迁》中,用很常见的实例来描绘意识形态对行为的影响。在他看来,“好的意识形态可以降低社会支持费用,减少其他制度的安排成本。”

生存在竞争环境中的个人和企业,其行为必然受到其他竞争者的影响。乳制品安全事件提醒我们净化企业生存环境、形成良好竞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在斯密看来,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本性,但人还有另外一个本性,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人类是天生的社会动物,时刻生活在他人的评价之中;为了顾及他人的感受,人不得不对自己原始的激情加以节制和改造,从而产生羞耻心和荣誉感,这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维持、保持和谐的秘密。

乳制品安全事件又一次对我们警示:完善市场经济,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净化企业环境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8.

2.孙绍荣,宗利永,鲁虹.理与非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李非.富与德[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4.刘继云,孙绍荣.制度影响行为的机理分析[J].科技创业周刊,2005(5).

5.贺卫,伍山林.制度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郝云宏.经济学研究中的行为分析方法[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2).

7.姚海鑫.经济政策的博弈论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正义;经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精神领域与伦理道德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一些贪污、渎职、买官卖官现象;制假贩假、走私贩私、坑蒙拐骗、恶性竞争现象;人对人的某些陌生、冷漠、隔膜等等。其实,产生的这些道德问题所反映的决不仅仅是人们的"思想品质"变"好"了或变"坏"了的问题。从客观方面来看,恐怕与旧制度的失效和新制度的缺位有关。而究其根源,这些道德层面的问题所折射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正义发展和完善的问题。正义是道德的基础,没有正义就难以解决道德问题。

2007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发表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章,首度定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是实现公平正义和发展生产力,并特别指出,“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什么是正义?正义包含着正直、公平、公道等基本语义。从思想史上看,正义虽然对于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语境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着不同的涵义,但是,正义总是就特定社会关系而言的,"正义是一个表示关系的概念"①。正义是人们对某种社会关系所做出的价值评价。正义是表明着道德最初发源的观念,其实质是对人生存方式及社会关系是非、善恶、美丑的追问。

对正义的追问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时代,正义问题的内容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个人正义到社会正义,从政治正义到经济正义。当下经济正义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因为现时代,经济关系成为支配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所谓经济正义,就是把正义的价值理念导入到经济领域,关注人类如何不以自身异化为代价发展经济,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经济正义原则是经济伦理原则之限度,它拷问着经济伦理的正当性,它关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经济行为进行正义价值评判和原则规定。

二、经济与正义关系的一般考察

经济与正义总是相互关联的。考察“经济”的词源学意义,可以发现,经济行为的原初意义是一种道德行为,是满足人的正当需要的道德行为。亚当?斯密以理论概念的形式概括了这一联系。在斯密那里,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一种伦理目的,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倾向。与古典学派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则紧紧围绕以“人”为中心展开,在马克思那里,经济理论所要探讨的不只是经济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经济过程的研究,探讨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应采取何种经济制度及运行机制。因此,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一种将经济分析、政治哲学和政策综合的体系”。②

从历史上来看,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伦理(正义)环境中进行的,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有其特有的伦理观念和规则支撑。同样,任何一种伦理也都有经济作为基础。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生存的自然需要,面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人们只能结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的实践方式决定了当时的整体主义的伦理。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催生、成长着新的伦理。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渗透到社会的一切关系之中,使得个人从“人的依赖关系”里解脱出来,以独立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与此相应,这一时期的伦理便是个体主义为主的伦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日益拓展和深化,相信知识经济、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伦理思想也日渐呈现新的趋势,伦理将进入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有机结合的阶段。

再从现实的经济实践活动来看,经济与正义也是紧密相关的。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性实践活动,正义则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合理性实践精神。实践活动与实践精神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经济与正义的相互关联:经济与正义都是 以利益为共同基础与最终指向。经济是以利益为核心的物质性交往活动,正义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合理性实践精神。经济与正义都有规则的含义。经济既是活动,也是规则;正义是一种实践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交往规则。经济规则更注重现实操作性、交往的实然性,与利益直接关联;正义规则更注重观念反思性、应然性,对利益有一定的超越性与距离感。经济与正义都体现了人类的理性原则,体现了人类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经济与正义总体上是一致的,但这并不否定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经济与正义的冲突,是经济和正义具有内在关联、统一基础上的主体间行为方式冲突、利益冲突、规则冲突。从本质来看,这种冲突是由社会分工为前提的实践方式的分化所引起的,是以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工为前提的。随着经济活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的确立,随着经济独立化进程的展开,经济与正义的冲突也日渐凸现。

首先,经济与正义的冲突体现在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冲突上。在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中,经济发展只是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尺度。但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经济的高速发展固然给人类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的生存危机。不仅如此,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还造成了人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物化。人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重视,而他的人格价值(个性、尊严、权力、生命价值)却被吞没了,使人成为物质巨人和精神侏儒。总之,由于经济发展仅仅从物与物的关系出发,仅仅以物的扩张、GDP的增长为价值标准对经济发展进行评判,这种单向度价值取向导致经济发展与人的整体发展的严重冲突。

其次,经济与正义的冲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冲突上。通常人们往往把经济发展仅仅看成是研究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却忽视了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另外一面,即“为何发展”这一价值论、目的论问题。而这后一方面,正是前一个方面的理论前提。如果我们不能对“为何发展”做出合理的回答,我们的发展就会因失去价值论基础而发生意义危机。与此同时,我们却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现实社会发展中经济与正义的紧张关系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伦理问题,即:“我们能够做的,是否是应当做的?”“能够做”和“应当做”之间的冲突实质上反应了经济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间的冲突。

再次,经济与正义的冲突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的冲突上。市场经济是以利己心为动力驱动的,它强调自由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它可以极大地发挥人的积极性,最大地促进生产效率,促进社会财富的极大增长。然而,从分配领域来看,由于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个人贡献的界定,贡献多者,收入就高,贡献少者,收入就低。而收入差别的相对过大,则公平的程度相对就低,这样公平与效率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如果收入差别大到足以影响到人的尊严、平等的权利、社会的稳定时,就不能说这种任其发展的市场自由效率还是公平的。因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一方面会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从而导致效率与公平的冲突。

三、社会主义正义与市场经济正义的融合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否定物出现的,社会主义正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不正义。因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阶段,由于生产资料公共占有取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利用生产手段占有他人劳动的客观条件不存在了,于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了。平等、自由、和谐成为了社会主义正义的基本理念,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正义的一般含义。然而,马克思提出的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彻底解决公平、平等的假设,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了问题。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要素不可自由流动,公有制经济运行行政化,收入分配平均主义,最终形成了社会成员的共同贫穷和严重的经济不平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中国社会由原来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转换是否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正义”一般含义的改变呢?答案并非如此。“社会主义正义”曾经被视作中华民族的翻身理念和民族国家重新建构的某种价值理性,那么我们发现这一命题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一致的。尽管它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但它首先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反抗,而后才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即先是工具理性,然后才是价值理性。正如学者们所强调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既是我们评判改革的阿基米德支点,也是评价我们现代化成就的全部出发点。但是,它不仅仅是作为对抗西方资本主义的特征而存在,它更重要的任务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而出现的价值变形、道德滑坡、腐败堕落等现象进行抵制和批判。它同样是作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但更多地则强调了其价值理性的一面,即对社会种种不公不良不正现象之价值偏离的匡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正义”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也是有着内在深刻的一致性。

当代的社会主义本质上依然要求平等、自由、和谐等社会主义正义的理念 。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义的根本体现。共同富裕强调所有社会成员享受社会物质财富的平等性,决不允许一部分人的富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富裕幸福为代价的现象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从事经济活动所应遵循的正义原则,是人们判断现实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公正的标准,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社会主义追求的一个核心目标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是共同富裕。温总理提出的“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则再次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需高度重视正义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再从市场经济的正义原则来看。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它的正义原则是经济个人主义。经济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本质上肯定个人占有、支配财产的自由。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目标决定其正义原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市场经济的机制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运作的载体,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发展前景决定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将是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价值目标。

市场经济正义作为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精神,既是人的一种实践精神,又是人的一种精神实践。首先,市场经济正义作为人的实践精神,是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文明,它不单是一种经济运行形态、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文化道德形态,包含着一种价值品格和道德气质,从伦理方面规定着人们谋利的路径、手段和方式。因此,作为人类实践精神的市场经济正义正是从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机制、内在运行逻辑中提炼、概括出的其内在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它反映着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同时又反作用于市场经济,为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道德立法。

其次,市场经济正义作为人的精神实践,也是对市场经济的超越。 从市场经济发展自身看,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正义的进步,但市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产生完善的道德伦理。市场的趋利性、拜物教以及市场运行原则的泛化诱发了一系列的腐败丑恶现象,导致了人们道德精神的缺失。但是,市场经济这种内在的正义局限性并没有否定伦理道德的力量,相反它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市场经济正义对市场经济超越的必要。市场经济正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生成的伦理价值,它不仅是围绕经济活动而具有的纯工具性存在,而且还表达着人们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对理想价值的崇尚和向往,蕴含着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对其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求。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正义除了具有工具价值外,还具有终极价值,具有批判性、否定性、超越性和崇高性的特征。所以,市场经济正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不只是被动适应,不只是停留在吻合经济人的行为特性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建构的层次上,更应超越经济人的功利视角和市场经济的自身局限性,达到由经济人到道德人、直至全面人的提升,从而为完善市场主体的人格,也为完善他人和社会提供一种特殊价值的实践精神。

通过对市场经济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市场经济正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着道德精神的支持。由此,市场经济客观上需要在更高的道德层面,为市场的良性运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进而为在社会主义指向上,基于规范和诉诸良心的统一,开拓更大空间的道德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经济正义秩序,不仅包含了一般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而且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伦理承诺和道德规范。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深度抑制,而且与社会主义正义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它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所以,社会主义正义观与市场经济正义观完全可以相互兼容,融合成一种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四、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为统领,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转轨时期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文精神。没有植根于人文精神这块沃土上的人类关怀,人只会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丧失人所应具有的一切生存意蕴。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为其自己的国民寻求公平和正义,将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在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面对正义缺失和种种道德伦理危机,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为统领,建构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一是发展正义。发展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基础。诚如马克思所言,正义是“特定的历史与社会的经济结构所派生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③。现展正义最早来源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公平分配物质财富,公平承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和义务,即保证当前共同利益的代内平等和未来利益的代际平等。而无论是代内平等还是代际平等,都强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要求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树立平等、合作、共存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这种伦理观本身就内涵了经济正义的思想。

发展正义已成为当下新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发展必须被视为是一个既包括经济增长、缩小不平等和根除贫困,又包括社会结构、国民观念和国家制度等这些主要变化的多元过程。”④我们党在总结我国过去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借鉴国际上发展观的得与失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反映了当前我国发展正义的根本要求,其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在当前实现发展正义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是经济制度正义。经济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核心。经济制度正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制度本身的正义,二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正义。经济制度本身的正义强调的是经济制度本身的价值取向,强调经济制度本身包含着正义价值追求。任何经济制度的设计和建立都离不开一定的正义观基础,有什么样的正义观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设计。经济制度运行的正义即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它要求在经济制度运行时必须按照制度安排中所确定的规范和模式而施行。比如经济制度的运行需要有一定的权威机构来保障,于是就面临着制度运行中一系列有关正义的问题,如权威机构的存在是不是正义的,机构的权限和职责应该如何才是正义的,机构所追求的正义目标是优先保障自由还是优先确保幸福?机构通过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种正义观及其相应的规范和经济活动模式?等等。

经济制度正义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一方面,经济制度正义是一种实质正义,隐含着经济活动“是什么”和“为什么”方面的正义。另一方面,经济制度的运行又是一种形式正义,它关涉“怎样做”的正义,是经济制度在运行时严格地服从和坚持实质正义并依据它来一视同仁地处理各种事务,它要求类似的情况类似处理,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使实质正义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和落实。经济制度正义也是经济制度得以创新的内在动力。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经济制度都是正义的制度,也并非所有经济制度都自然地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和正义性,而现实的经济制度总是存在着种种局限。于是,对经济制度的正义追求就成为不同于实用性要求之外的另一种理性要求,其目的是指向社会一定目标的“善”。

三是权利正义。权利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关键。经济正义从本质上来看,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人身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它要求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平等的人格尊严,享有正当权利的自由,同时也承担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正当权利的义务。所以权利正义问题构成了经济正义的重要内容。实现权利正义可以调动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可以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正如诺齐克所言:“经济社会有效运行的首要问题应该是个人权利的自由保障问题。”⑤

罗尔斯认为,“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⑥在经济发展中,社会合作体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具有同样的尊严、同样的基本权利,人的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应当得到保障。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经济的、自然的、生理的条件,必然会出现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形成对于弱者不公正的事实,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与非制度安排来维护和保障弱者的利益和权利。经济正义首先体现在人们所应具有的各种权利的公平上,这是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上。没有权利公平,就不可能实现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在我国现阶段,每个社会成员应平等地享有:基本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迁徙权、言论权等基本的自由权利;基本的生存权,包括维持生存和人类再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基本的卫生保障,基本的安全保障;基本的发展权利,包括接受义务教育,平等的进入市场等。

四是分配正义。分配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基本形式。分配正义就是要使分配尺度与人的发展尺度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不正义分配的矫治。罗尔斯认为,“分配正义是要通过制度安排在社会成员中对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使每个人对自己的分配所得及自己与他人分配所得差距与自己的条件及他人的条件感到均衡,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⑦相反,如果分配不公正,人们就会感到不均衡,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会出现不安定。因此,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制止各方为了私利而进行损害性的竞争,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是分配正义的主体内容。

目前,我国的分配不公正现象较突出,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已相当严峻,其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和东西部地区之间,还表现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等各个方面。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中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在非均衡发展的一定阶段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一定的合理性。收入差距的合理性扩大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但是收入差距过大,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会增长,经济增长的环境就会破坏,从而又会损害效率,进而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实现公正分配,确保分配正义,已成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何建华.经济正义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王睿欣.市场经济伦理的哲学透视[J].理论前沿,2006,1:45-47.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范文5

[关键词]《资本论》;历史贡献;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1-0110-03

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40周年,2007年11月5日至6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联合举办“《资本论》及其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意大利、越南等国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资本论》的当代价值与研究方法、《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构建、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资本论》与经济全球化等主题展开了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资本论》的当代价值与研究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提出,《资本论》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与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态度,马克思主义也要进行创新发展。复旦大学张薰华教授认为,《资本论》在当代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发展观,因此,研究《资本论》不能拘泥于马克思的个别词句或结论,而是要研究《资本论》阐释的经济规律及其对中国的指导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振中研究员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和雇佣劳动仍然存在,《资本论》就仍然有效,我们要运用《资本论》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裴小革研究员认为,《资本论》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学说,运用《资本论》有助于使经济改革目标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使利润和经济增长得到全面彻底的揭示,有助于我们理解收入分配对支持鼓励财富生产的积极作用。美国共产党国际部巴格多亚(Baghdoyan)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剥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合作,社会主义共同体正寻求理论上的说明,《资本论》将为此提供重要基础。

要加深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认识,必须进一步深化对《资本论》结构及研究方法的认识。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张建君博士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中,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和政策研究是一个严格而完整的体系,它们突出地与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中所揭示的有关经济学科学性的规律论、现实论和实践论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张宇教授认为,《资本论》虽然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及其运动规律,但它所阐明的原理和规律,特别是它的方法论,对于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经济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世界观方法论,二是立场和价值观,三是基本理论,四是分析工具。中央编译局李其庆研究员强调,要将《资本论》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研究结合起来,目前理论界很多研究无法深入甚至还有一些误解、曲解都与方法有关。

二、《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构建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后,如何以《资本论》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当前十分关键的问题。它首先涉及的就是对《资本论》相关原理及观点的理解。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强调。受到广泛推崇的萨缪尔逊关于两大部类的投入产出表示法实际上并没有正确反映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它的关键错误是在最终需求中包含了原有的可变资本。广州大学徐跃华副教授和广州行政学院朱殊洋教授提出,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之间孰大孰小的问题取决于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函数的特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至多只是某一时期的产物,而不是经济的稳定均衡状态,因而不是一个普遍的经济规律。中国社会科学院程恩富教授强调,不能滥用“重建个人所制”概念,《资本论》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在协作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与股份制没有任何关联。厦门大学任力博士提出,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资本论》包含了一个比熊彼特更全面、更深刻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奠基者是马克思而不是熊彼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资本论》虽然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规律的研究。但却揭示了许多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因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中南民族大学郭广迪教授认为,贯穿《资本论》的一条主线构成了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体系,这条主线是:价值规律的两层含义决定其两个作用。分别通过竞争的两种形式得以实现,并分别追逐两种形式的超额利润:垄断的两种形式分别是长期占有两种超额利润的前提,地租的两种形式则是两种垄断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教授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详尽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全面剖析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法律表现的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科学巨著,它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大厦的主体工程。复旦大学顾钰民教授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制度经济学思想,研究和发掘马克思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思想和理论,是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唐珏岚博士认为,《资本论》包含着丰富的国际资本流动思想,对于我国合理利用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防范金融风险。具有巨大的指导价值。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庄荣盛教授提出了社会主义级差地租收入Ⅲ的观点,并认为如果要尊重和确保当代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就必须把社会主义级差地租收入形态Ⅰ、社会主义级差地租收入形态Ⅲ的巨额土地级差收入,主要分配给土地的使用权人――当代中国农民。中共中央党校彭劲松博士则认为,《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交换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及其阶级利益关系的分析当中蕴含利益关系学说,对于我们今天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状况、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性发展和完善都具有重大借鉴价值。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时青昊博士认为,《资本论》贯穿着生态思想,马克思运用生态思想对资本的循环进行分析。将商品的价值循环和自然界的生态循环融为一体,值得我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建康研究员认为,应加强对《资本论》中包含的危机理论的研究。以应对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三、关于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理解及应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的,是《资本论》的理论基础。而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

则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学说。如何理解并运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朱华教授根据商品的当代形态。对商品及其价值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可以定义为服务,是一种社会关系;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权利;劳动创造价值,但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需求;生产劳动、确定生产目标的劳动和销售劳动都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劳动力的价值同样取决于社会需求。海南大学张尔升教授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创造、表现形式和分配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即剩余价值合作的创造性、剩余价值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剩余价值分配的广泛性。吉林大学赵显钧教授提出了源泉资本和条件资本概念。批驳了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和非生产要素或非经济要素也创造价值的理论观点,认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完全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框架内得到解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鞠立新教授认为,从根本上讲,劳动创造价值、价值范畴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属性以及价值规律和其他一系列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等,这些依然是确定无疑的,因此,既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分析我国的实际,也不能以我国实践的重大变化而否定劳动价值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刘志广博士提出,劳动价值论是人类交换活动发展呼唤价值标准阐释的必然要求和产物,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代表了劳动价值论的最高发展成就;劳动价值论可以成为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并不限于劳动价值论。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何崇文(Ho Trong Vien)教授认为,剩余价值在当前存在和被占有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这种不同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取决于历史环境和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罗宾・维利(Robin Wylie)博士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劳动价值论为我们解释现在的经济挑战和劳资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而且,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私人资本自主性的增长将促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探索间接管理劳动者的系列模式:在此过程中必须借鉴英国、俄罗斯和韩国的经验教训,通过政府行为来设置劳动的基本社会条件,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同时对于工人维权来说。工会也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含义范文6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三重产权模式;股份公司;证券市场

1 前言

我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的举世瞩目的经济改革,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进一步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 正确理解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发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所在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都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做了高度概括,那就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现在,当人们讨论国有企业转机建制时,往往对这四句话没有全面的分析和理解,或褒此抑彼,或模棱两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怎样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呢?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句话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产权清晰是基础;权责明确是产权清晰派生、延伸出来的内容和要求;只有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才能分开;政企分开了,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体制才能理顺,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就有了法律、法规依据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可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既互为因果,又互为条件。只有四项特征都充分地体现出来,才能综合地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而产权清晰是基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只有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才能明确,政企才能分开,企业才有以法律和法规为依据的科学管理。

3 明确产权的含义,才能找出解决产权清晰的办法

“产权清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其中,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而只有明确产权的含义,才能找出解决“产权清晰”这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难点的办法。

3.1 产权的含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之所以是“产权清晰”问题,是因为有些人对产权、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关系仍然模糊。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虚置,主人翁地位缺欠,形成了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贷、政府负债的状况,就是对产权、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关系没有弄清。

其实,产权并不等于所有权。产权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产权是从所有权中分离出一部分权能所形成的一种财产权利。产权的主体是指具体的出资人,谁向企业注入资本金,谁就拥有该企业的产权。产权的主体和所有权的主体可以是合一的,也可以是分离的。理顺产权关系,即理顺所有权、产权及法人财产权的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的基础和难点。。

3.2 探索企业产权模式,找出解决产权清晰的办法。正确选择企业产权模式,从本质上解决产权清晰问题,才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企业在产权制度变革的过程中,共形成过三种不同的模式,即一重产权模式、二重产权模式和三重产权模式。

3.2.1 一重产权模式:指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模式。在这种产权模式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全部集中在所有者手中,企业的产权并未发生分离。我国旧体制下的国营企业就是采用了这种产权模式。这种产权模式下的国营企业本身不但没有自己的所有权,也没有经营权,即企业产权空位。因此,国营企业既无压力也无动力,更没有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3.2.2 二重产权模式:指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模式。这种两权分离使企业产生了两重性,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企业产权空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这种二重产权模式是建立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两权分离理论基础之上的。二重产权模式的具体形式就是经济承包责任制。这种产权模式下的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但是没有所有权,使企业只有利益约束,没有财产约束,只能负盈,不能负亏,企业普遍出现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这种情况下,不仅企业的经营机制难以转换,而且由于企业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也不可能成为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2.3 三重产权模式:指企业的产权出现了三重性,即不仅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产生了分离,而且,企业的所有权本身也产生了分离。具有此种产权特点的企业是股份有限公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出资人即资产的最终所有者行使股东的职权,依法享有资本收益权,全体股东分散地掌握着公司的股权,股权是一种最终所有权;股东大会或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整体地掌握着公司的法人所有权;董事会选举董事长,行使企业的重大决策权;企业法人即总经理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具体地掌握着公司内部的经营权,组织、指挥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投资活动;企业组建监事会,监事会应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参加,员工代表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代表,代表着广大员工的权益,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构成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它们有各自不同的职权范围,谁都不能越权行事,形成了彼此间的相互制约。同时,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被统一在一个完整的利益机制下面。

可见,三重产权模式是解决产权清晰问题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产权清晰的问题。这种三权分离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产权上的特点,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股份有限公司充分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

4 推动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运作,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股份有限公司充分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了产权清晰的问题。而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的排头兵,其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所认购的股份承担财产责任。这里,产权和股权实现了对等,产权关系更加具体化。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业绩联系在了一起,上市公司与股票市场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机制。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能够促进股票市场的交投,而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的高低对上市公司起到了一种业绩评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