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基本特点范例6篇

三农问题的基本特点

三农问题的基本特点范文1

一、农村基层干部眼中的“三农”问题

此次调查研究主要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及关键问题,接受调查的农村基层干部涉及临安市下辖农村,因此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调研研究报告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关于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村工作的重点认知调研

总共设置如下选项,分别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的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工作上台阶,农业专业经济组织建设,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占80.6%的基层干部选择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农村基层干部认为农村经济发展才是解决农村现状的核心点,可以鼓励同村较为富裕的群体带领其它群众共同实现富裕,以点到面,慢慢壮大集体经济。此外,要积极思考如何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例如农家乐、农家旅游、农产品众筹等一系列农村特色项目的实施。

(二)关于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村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知调研

总共设置如下选项,分别是: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水利等基层设施建设,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孩子读书问题。调研结果表明,其中选择“农村道路建设”占到40.8%,选择“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分也高达38.5%,针对这一结果,反映出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水平的薄弱,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未及时跟进落实,导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严重滞后。

(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的关键问题认知调研

总共设置以下选项,分别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而适应本地的发展规划,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建设,新农民队伍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结构。通过调研数据可知,农村基层干部主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增加村民收入,丰富村民创收的经济渠道上,而且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也能起到引导作用,为新农村建设献策献计。

二、关于本次调研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农村基层干部应继续致力于“三农”工作,村干部要真正起到??头作用,树立农村发展全局观念,以多角度,多层次来提高自身服务意识,积极出谋划策来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如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问题,主动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帮助解决,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2.坚持富民政策优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如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是当前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可以着重于因地制宜,发展自身区域优势,调整现有的农村经济结构,例如丰富现有现代特色农业的数量,将农村的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劳务输出以及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广告宣传来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购买、旅游等,从而带动现有经济的发展。

3.农村普遍存在教育体制落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应真正落实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鼓励优秀的教师积极投身于农村基层教育工作中,为农村群众提供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此外,针对农村贫困生,应给予救助方案,让他们同样能享受到教育,切实解决上学难的问题。针对农民工等一些知识薄弱的群体,应在业余时间组织起来进行文化培训,加强他们自身的素质技能提升,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农问题的基本特点范文2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新视角;主体;客体;介体;载体

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以下简称农村基层党建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通过研究寻找推动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基层党建创新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看,它所面临的和所要解决的,有个性问题,也有共性问题;有孤立性问题,也有相互关联度很强的系统性问题;有历史延续下来的旧问题,也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宏观问题,也有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微观问题;有通过方法创新就能解决的浅层次问题,也有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才能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聚焦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找到问题关键,抓住问题本质,把握不同问题表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当前所需要的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应是以系统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时代背景,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更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根本目的,以促进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前行方向,以历史考察、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为基本方法,以推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及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着眼点的探索过程。研究要立足新形势、新任务,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得出新认识,找到新方法,在坚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个性研究与共性研究、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紧密结合的同时,研究的切入点也需要有新的视角。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的实践性、系统性、关联性特点,要求对它的研究,须从主体、客体、介体、载体四个方面入手。

一、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的主体

主体作为哲学概念,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客体存在意义的决定者。这里的主体,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创新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和主导力量,是解决好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主体研究需要关注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面临或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什么样的党组织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解决自身哪些问题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首先,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党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法规制度已有明确规定。十通过的《中国共产程》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第三十二条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要“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些规定,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定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就是要找到有效途径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使这些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关于什么样的党组织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什么要求,前后提法也不相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一段时间后,有的根据当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四个有”,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并逐渐成为地方党委的共识。所谓“有人管事”,就是要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建设好,特别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所谓“有钱办事”,就是村级集体经济要有一定的实力,能够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和运用科技等提供更多的服务;所谓有章理事,就是要建立健全规范村“两委”关系和村级事务的规则制度;所谓“有场所议事”,就是要有村“两委”班子办公和村民办事、议事的设施与场所。“四个有”看似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也是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其中的“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一些地方至今仍然没有解决好或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0年5月转发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提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素质优良,有较强的党员意识,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四是工作业绩好。本单位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五是群众反映好。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与“四个有”相比,“五个好”要求更高,真正做到的难度也更大。按照“五个好”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使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达到这样的标准,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关于怎样建成这样的党组织。解决好这个问题,涉及两部分人,需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两部分人,一是支部班子成员怎样选拔,如何产生,事关农村基层党组织能不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二是党员怎样发展,如何管理,事关能不能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两大关系,一是村“两委”关系如何协调,事关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能不能很好发挥;二是党群关系怎样密切,事关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是不是扎实,执政基础是不是巩固。在前述党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确定之后,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使这些目标、任务成为现实,就是创新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可以有用武之地。近些年的许多实践探索,都在围绕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而且着眼点多聚焦于体制机制创新,如着重解决党支部书记选拔问题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着重解决带领群众致富问题的“领头雁工程”,着重解决农村权力配置问题的“一制三化”,着重解决完善办事规则问题的“四议两公开”,着重解决党组织、党员联系群众问题的“两会两评”,着重解决村干部激励保障问题的“一定三有”等。围绕主体,聚焦问题,抓住关键,找准切入点,是这些实践探索的共同特点,也是其能够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重要原因,对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的客体

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通常是指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客观事物。这里的客体,是相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主体而言,是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相对应的工作领域和工作对象,具体则是指“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建设要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这条经验,民主革命时期适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适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也适用,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同样适用。当前适用的含义,就是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必须联系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最大实际问题,就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虽然不能等同于党的政治路线本身,但它是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内容,解决好“三农”问题,是贯彻党的政治路线题中之义。党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就内含有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稳定和谐发展,以及农民民利的实现、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内容,具体则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中。农村基层党建创新要从研究“三农”问题入手,一方面,因为它本身就是“三农”问题的一部分,解决好“三农”问题,既离不开解决好农村基层党建问题,也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的首先解决。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农村基层党建搞得好,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哪个地方农业生产就搞得好,农村就和谐稳定,农民就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反之,哪些地方矛盾复杂,问题多,往往是那里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或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甚至连“两委”班子都建不起来的地方,不首先解决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那里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幸福等都将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解决好“三农”问题,本身就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规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种领导核心作用,就体现在要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农业、农村政策,统筹领导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等各个方面。这既是党的政治路线在“三农”问题上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责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准确把握“三农”问题在本地的特殊表现,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创新要与研究“三农”问题紧密结合,并非一切“三农”问题都要研究。“三农”是个大课题,非常复杂,内容涉及农业农村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城镇化进程、土地流转、人口流动、美丽乡村建设等,农村基层党建创新要对所有这些问题都进行研究,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它所应该研究的,是基层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是基层党组织能够解决的问题。另从现有“三农”问题研究队伍现状看,同是研究“三农”问题,不同的学者既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也有不同的研究视角或切入点,使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据此,我们认为,农村基层党建创新要研究“三农”问题,在视角上,要从党的建设研究角度切入;在方法上,主要运用党的建设研究方法;在内容上,必须与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相联系;在研究基础上,要以当前的农村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为基本前提;在研究目的上,应着眼于探索规律,聚焦难题,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的介体

介体,通常是指主体用以影响、作用于客体的媒体或中介。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所要研究的介体,是指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及其相关要素,核心内容是与此相关的体制机制。众所周知,事物具有什么功能和作用,与它能否表现应有功能或发挥应有作用,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在许多情况下,特定事物功能和作用的发挥,还需要借助介体才能实现,如发动机要驱动汽车四轮,就需要借助齿轮、皮带、转轴等动力传导装置,后者就是介体。依据基本的机械原理,在发动机动力确定之后,传送动力的介体不同,发动机输出的功率不同,力量作用的方向也不相同甚至有可能相反,这对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富有启示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在主体的问题解决之后,介体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也是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研究的重点所在。决定介体效能优劣的,是其内部结构,即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所要研究的介体,是以制度为载体、以内在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动力传导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择优机制,即怎样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保证党员质量,怎样把优秀干部选出来;激励机制,即怎样增强支部班子及其成员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怎样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协调机制,即怎样正确配置农村权力,处理村“两委”班子以及与其他村级机构的关系,使其在处理村政村务及做好农村各项工作中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监督机制,即怎样保证村级权力受到监督制约、资金使用合法、办事结果公开,农民群众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民主机制,即怎样在完善村级治理体系过程中将法律赋予农民群众的各项民利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以上诸方面,不仅有创新必要,存在较大的创新空间,而且实践价值较高、能够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实践创新,也多集中在这些方面。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对介体即机制的研究,应把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作为重点。近些年,服务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地围绕基层党支部设置、党支部书记选举产生、党员发挥作用、党员管理监督、党员权利保障、党员教育、党内关怀等,在完善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探索,创造出不少成功经验,也推出了一批理论、实践和制度成果。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承认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多,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少;二是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孤立性创新多,解决综合问题的系统性创新少;三是单纯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问题的创新多,能够实现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问题和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的创新少;四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新多,具有普遍意义并能在更大范围推广的创新少。这说明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加强对介体问题的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很有意义。

四、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的载体

三农问题的基本特点范文3

什么是“三农问题”?一般而言,“三农问题”就是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具有一般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三农问题”,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旧中国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历史问题”。“三农问题”的普遍性在于,二元经济结构普遍存在,而且长时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然而,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质,它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而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而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并不是只要与农有关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泛泛地使用“三农问题”这个用语,会迷失了问题的要害和本质。什么是眼下的“三农问题”及其性质?我认为,目前的“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产业、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具体说,“农业问题”——农业不稳——实质是城乡产业生产方式的差距过大;“农民问题”——农民太穷——实质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过大;“农村问题”——农村太落后——实质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三农问题”表面上是“农字号”问题,实质是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凝固。

“三农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三农问题”的根治也非一日之功。“三农问题”盘根错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既是发展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解决农业问题,核心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提出纲领性的发展战略。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可以把分散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联接进来,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第一,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党和政府并不是今天才面临和解决“三农问题”,然而,“三农问题”屡治无效,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奉行“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累积性后果。在既定发展模式下,治理“三农问题”局限于农内言农,必然使“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城乡统筹发展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第二,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核心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大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以满足温饱。在农产品供给总量短缺时,农产品数量扩张,就可以达到农民增收,供给目标和收入目标“一举两得”。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务农,收入增长受到农业资源不足、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过多、农业经营规模过小的致命制约。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来源也多元化了,虽然农业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第四,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当统一起来。改革以来,虽然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都获得了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没有根本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明显改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三农问题的基本特点范文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近10年的篇名含有“农村社会保障”的文章,达1000篇有余。通过对上述文章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整体制度研究;二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三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研究。本文着重讨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整体研究状况

1.1农村社会保障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讨论农村社保制度。其观点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对健全或完善农村社保制度进行思考,二是提出了建立我国农村社保制度的基本思路或构想,三是关注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社保制度的构建,四是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下的农村社保制度建设问题,五是从具体角度分析了立法、财政支持、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社保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六是讨论了农村社保制度的责任主体及其框架建设和现实选择问题。其他论文还涉及到农村医疗保障,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以及农村生育保障问题。此外,还有几篇是基于上海浦东、贵州贵阳以及福建的实证研究,不仅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对供求关系进行了研究。

1.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关于农民工社保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社会保障的热点、焦点话题。归纳起来,有如下观点:一是从总体上对农民工的社保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要妥善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保问题;二是具体分析在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特别是建立农民工社保制度时遇到的障碍和挑战;三是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基本思路或对策,如“以土地换社保”、“以实物换保障”等;四是强调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建立要有法律作保证,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权益缺失问题的研究。

1.3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被征地农民(失地农民)是指因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或公共事业需要被依法征占土地后,由于土地改变使用权而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目前还停留在呼吁阶段,即从总体上进行思考,强调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保是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的根本途径。由于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因此,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农民就业、生活、医疗、养老等体系之前,土地必将是“农民社保的载体”和“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经济基础”。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而且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卢海元基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的分析,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与社保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进行了可操作性构想。此外,也有人提出了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保制度的原则以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金的设立与管理问题。

2.简要评述本文由收集整理

2.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研究

2.1.1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重点的讨论

第一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保机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农村原有的集体保障机制和土地保障制度受到冲击,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被大大削弱,这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非常重要和迫切。第二种观点认为,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首先把重点放在社会救助保险和福利服务的层面上,重点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第三种观点认为,现阶段中国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责任重点应当集中在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家庭保障,同时, 还可以考虑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1.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讨论

对于现阶段怎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当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最佳路径的选择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

第一种,分类分层。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分层,制度设计因分层化后对象的性质、需求不同而有所差别。第二种是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李迎生认为目前要做到社会保障体系完全实现统一是不可能的, 他设计了一个“ 有差别的统一”的城乡整合模式。第三种观点,建立弹性、创新制度。

2.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2.1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归口问题

农民工的社保问题作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 在一定时期内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外, 理论界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讨论异常的激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农民工社保的“统”与“独”。

“独”派基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以及传统农民的工作、职业性质和需求的区别,提出建立独立于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社保模式。“统”派又有将其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和农村社保体系之分。

2.2.2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

鉴于农民工数目庞大和短期内其转移潮流不可能停下来的事实,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也成为学者们关心的焦点。卢海元(2005)提出了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缴费门槛较低、缴费方式灵活、可随人转移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想。徐赛嫦(2003)认为,应该建立“混合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2.3农民工的其他社会保障及保障权益问题

依照《劳动法》以及现有的各项城镇基本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农民工与其他类型的职工一样应当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险项目,即现有制度并未排斥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2.3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卢海元(2007)提出以被征地农民为突破口,建立城乡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险的问题,国内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一致,认为现阶段应该采取“以土地换保障”、“以土地换就业”、“以土地换长期收入”的方法,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但是,至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专家学者又持有不同的意见。李扬、陈文辉(2005)认为,现阶段在农村适宜推广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经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这种模式考虑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现实情况,有利于将政府行政手段和商业保险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党国英(2004)提出,建立“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

宋斌文、荆玮(2004)提出实行“三方”付费制,倾向于给失地农民建立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应是个人账户式的完全积累制,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成德礼、董克用(2004)提出,吸收失地农民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即“农转工”。

三农问题的基本特点范文5

一、“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复兴,没有大多数人的积极主动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20世纪中国的复兴和强大,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农民作为民主革命的主体,积极参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了三座大山压迫,建立了新中国。1978年开始的改革,也正是由于广大农民首先参与所带来的巨大活力和示范作用,使得中国改革获得了稳定的基础广大的发展空间,避免了重蹈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覆辙。在今天,我们要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贫困落后问题,因此也同样离不开动员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可以说,“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成败是密切相关的。

(一)“三农”问题是贯串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这80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也是所谓中国国情(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实现农业产业化、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以及人口城市化;同样的,教育的普及、民主化、法制化等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有赖于广大农村和农民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二)“三农”问题是在中国共产党革命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力军以及农民占人口的比重,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好如何动员和领导农民的问题,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才能建立自己领导的政权。1945年,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指出:“中国现在的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目前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基本上就是解放中国的农民。”[1]他又说:“伟大的中国农民战争,如果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之下,就与历史上一切农民战争不同,是完全能够胜利的。”[2]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特点和解决了如何领导农民革命的问题,才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无论是从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阐述思想,还是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都需要研究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农”问题。

(三)“三农”问题同样又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由于中国面临的国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没有遇见到的,在这样的国家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没有现成的答案,甚至遇到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某些论断矛盾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怎样解决个体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条件下,无产阶级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0年里,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的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认识变化基本相一致,发生过三次大转折,实现了两次认识上的“飞跃”。第一次大转折发生在1949年前,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模式向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转变,实现了第一次认识飞跃,形成了思想。第二次大转折发生在50年代前半期,即由新民主主义向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转变,并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曲折探索。第三次大转折发生在1978年以后,即由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第二次认识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认识,也经历了三次大转折和两次飞跃,第一次转折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由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形成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第二次转折发生于50年代初期,农民由革命的主力军变成被改造的对象,户籍制度和制度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失去自由,农民的要求被视为“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一再受到压抑。第三次转折发生于1978年以后,党承认了农民的创新行为,特别是当这些创新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发生冲突之时,坚决站到了农民一边,充分肯定了家庭经营和乡镇企业,并推动了整个改革。

(四)“三农”问题是中国未来50年现代化需要完全解决的最大问题。2001年3月,国务院总理朱熔基在关于“十五”计划的报告中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经过5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2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我国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但是买方市场的形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强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因素,将会使得“三农”的核心问题——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受到较大制约,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那种低成本、外延型扩张的乡镇企业黄金年代,将不会再现。同时,由于农业人口严重过剩,生产率太低,农民的收入增长将会遇到较大阻碍,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又将进一步影响农村消费和积累。另外,世界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冷战格局的解体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越来越多地溶入国际经济,既能够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将遇到国际资本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尤其是落后的农业和技术落后的乡镇企业。这一切都使得解决“三农”问题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大于前20年,因为前20年我们基本上可以通过对农民“松绑”的办法,依靠计划经济造成的短缺空间,使得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获得迅速发展。但是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则要在买方市场、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条件下进行,并且经过20年发展所留下的问题,更多地存在于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弱势群体,转移难度也更大。

总之,“三农”问题并不单纯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它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三农”问题解决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时。

二、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和基本的问题。80年里,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以及党的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也就是第一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即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52年民主革命和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第二个时期是从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至2001年,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二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53年至1978年“三中全会前;这个阶段是建立和实行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三中全会”到2001年,这个阶段是建立和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在这漫长的80年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三农”问题的认识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认识飞跃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第二次认识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过曲折探索,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建设道路。

论文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及其启示来自免费

在第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即解决革命的主力军和革命的道路问题。由于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内忧外患日益深重,资产阶级既无力领导民主革命,城市中的无产阶级力量也很弱小,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民主革命胜利,必须找到庞大的主力军,也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而这两个问题,都是在城市里无法解决的。在1921年至1927年间,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建立了统一战线,通过国共合作的方式,迅速扩大了队伍和影响,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但是1927年资产阶级背叛革命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必须有自己的庞大主力军,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而这一切,在反革命势力强大的城市显然是不存在的。大革命的失败和城市起义的一再失败,迫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一大批过去就非常关注农民问题和熟悉农村的共产党人,如、彭湃、邓子恢、、等,开始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尽管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干扰,革命根据地遭受重大损失,但是中国共产党却形成了以为代表的领导核心,更重要地是通过建党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已经找到了如何依靠农民、如何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办法,即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可以从当时所著的《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反映出来。

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后,在发动农民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立即遇到了如何发动农民、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问题,也即是如何打倒农村中的反革命势力和从人力、物力上支持革命战争以抗击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围剿。于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就自然成为党在农村的三大任务的组成部分(另一个是武装斗争)。因此,从1927年到1949年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前的22年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农村奋斗,在、农村政权建设、发展农业经济以及动员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办法。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就农村来说,除继续完成和民主建政任务外,党在农村工作的重心已经开始到如何尽快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来。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开始成为以后的主要问题。首先,党一直认为只解决了反封建问题,但是没有也不能解决小农经济的落后、分散、生产率低下问题,并且小农经济自发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资本主义化:生产资料向少数人集中,大部分农民陷入破产和贫困。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既摆脱资本主义式的发展道路,又能够迅速改变农村经济的落后面貌,就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考虑“三农”问题的焦点。

三农问题的基本特点范文6

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20*年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区的部分县市进行试点。20*年在总结安徽等地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试点省份扩大到20个。试点地区的乡村人口约6.2亿,占全国乡村人口的3/4以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农民负担大幅减轻,初步遏制了农村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试点地区农民减负率都在30%左右。农民从改革中得到的好处一年在300亿元以上,考虑到治理乱收费等因素,实际减负效果更加明显。

二是农村税费制度得到规范,初步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试点地区实行了以农业税及附加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制度,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步将农民负担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三是密切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规范税费制度,改进征管办法,不仅把基层干部从过去繁重的催粮收款中解脱出来,而且从制度上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干群矛盾,减少了农村不稳定因素。

四是促进了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税费改革推动了乡镇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推动了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村级组织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有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

农村税费改革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得到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三年来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各地按照中央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周密制订改革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是搞好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前提。税费改革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根据中央的政策和部署,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制订符合实际的改革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只有把各项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改革试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第二,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是顺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条件。税费改革的过程是各方面利益调整的过程,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这不仅是搞好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条件,也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

第三,推进配套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税费改革必须与其他各项改革配套进行。只有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改变“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局面,才能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第四,积极探索,完善政策,是顺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然要求。税费改革是一项新的事业,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改革试点的时间还比较短,许多问题还在研究和探索之中。把税费改革引向深入,必须在认真执行中央政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依靠群众,尊重农民意愿,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二、认真研究解决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的突出问题

在三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实践中,一些地方的农民负担得到了切实的减轻,但农村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暴露出来。认真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任务。

第一,关于粮食主产区和种地多的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减轻农民负担,重点是减轻粮食主产区和种地农民的负担。由于近几年粮食持续供大于求、价格低迷,主产区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困难,负担水平相对较高。这次税费改革实行税随地走,原先按人头分摊的收费改为按田亩分摊,加上有些地方计税面积、计税产量和计税价格偏高,一部分种地较多的农户负担相对加重。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农村税费改革的成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粮食主产区和种地多的农户负担重的问题。一是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减轻粮食主产区和种地农民的负担,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基本政策取向。中央和省两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要重点向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倾斜。二是严格按照中央的规定,合理确定计税面积、计税产量和计税价格。计税面积要以第二轮土地承包确定的承包面积为依据。计税产量和计税价格过高的,要实事求是地予以调整。三是确保改革后每个农户的负担水平都有所减轻。这要作为一条硬杠杠。对种地较多的农户可以考虑实行减免税等办法,把他们的负担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如果改革后负担出现加重的,一定要调下来。四是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各种补贴,要重点照顾主产区和种地多的农户。

第二,关于农业特产税问题。农业特产税是在粮食短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出台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的关系,促进粮食生产。目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增收困难,需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压力,并把我国有优势的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也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在这种形势下,继续征收农业特产税,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也不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特产税税源分散,情况复杂,计算和征收十分困难,很容易造成平均摊派,激化干群矛盾。因此取消农业特产税,应当成为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又一项重要措施。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具备取消农业特产税的条件,这些地区可以取消农业特产税。但少数地区现在要一下子全部取消还有难度,因为一些特殊农产品(如烟草、原木等)特产税已经成为这些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取消农业特产税后如何弥补这部分财政缺口,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这个问题上不强求一律,由各省根据本地情况自主决定。一些目前尚不能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的省区,要逐步缩小征收范围,降低税率,创造条件,最终取消农业特产税。

第三,关于乡村债务问题。乡村债务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在这次税费改革中,由于精简机构,调整职能,堵住了向农民乱收费的“口子”,乡村债务的问题集中地暴露了出来。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乡村两级债务已达到3600多亿元。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仅影响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也直接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由于负债数额大,负债面广,情况复杂,化解难度很大。对这个问题我们既要认真对待,积极稳妥地解决,但也不能草率行事。总的要求是:防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化解。一是要坚决防止发生新的债务。乡村办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取消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纠正脱离实际向基层下达税费任务的错误做法。二是要真正摸清债务底数。分清债务形成的原因,明确债务人和债权人,在此基础上区别情况,根据债务不同性质和还债能力,分期逐步归还。三是不准突击清收税费尾欠。对改革试点前的税费尾欠不能搞突击清收,以防止激化干群矛盾,干扰税费改革试点正常进行。四是不能把乡村债务分摊到农民身上。化解乡村债务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农村财务制度。近年来,一些地区在化解乡村债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农业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等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抓紧制订指导性意见,切实解决好乡村债务问题。

第四,关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必须改革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方式,更多地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过去我们通过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等方式,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但主要是补在流通环节,农民直接得到的好处并不多。这几年,我们在退耕还林、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振兴大豆产业等方面,探索了一些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办法。对农业和农民直接补贴,与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必须统筹考虑。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取向,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要把对流通环节的补贴逐步转变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补贴的方式要尽可能简便易行,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让农民得到实惠。补贴的资金要多渠道筹集,逐步扩大资金来源。安徽等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试点。要继续探索,及时总结,逐步扩大对农民直接补贴的范围。

三、加强领导,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中央决定,今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推开,这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彻底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推动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做好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各地情况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很大,目前改革还属于试点阶段,改革方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由于改革涉及面宽,政策性强,与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工作难度相当大,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通盘考虑,精心设计,周密部署。改革还将触及农村许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稍有不慎,会引发出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积极、稳妥地做好工作。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不只是试点范围的简单扩大,而且要完善相关政策,解决好改革中的突出问题。有些问题,今年开始试点的地区会碰到,先行试点的地区也没有完全解决,还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

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全国推开,但仍然属于试验阶段。这主要考虑到:一是现在的农村税费改革还不彻底。这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和现代税制的要求,逐步取消一切不应该由农民负担的税费,彻底减轻农民负担,现在的方案还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二是目前的改革政策还有待完善。有些政策还需要深入研究,一些突出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三是如何从根本上制止农村各种乱收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现在还缺乏有力的措施。另外,国有农场、林场等特定地区和对象的税费改革怎样进行,也还没有拿出具体的办法。同时,从长远看对农业和农民的税收体制如何设置,更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加深对农村税费改革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策,把这项工作搞好。

第二,落实政策,精心部署,扎扎实实做好试点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要按照中央的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实事求是地制订改革方案。新试点的地方更要认真做好改革的数据测算、方案制订等基础工作。要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农业税及其附加不准超过国家规定的税率上限,不准超范围、超标准进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不准在农业税及其附加和“一事一议”之外对农民进行任何形式的摊派和收费。国家规定的税率上限不是要求各地都要达到的,我们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尽量降低农业税的税率,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把税费改革的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农民,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加强对从事改革试点工作的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衡量农村税费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做到“三个确保”。无论是新试点的地区还是先行试点的地区,都必须把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作为基本要求,把减轻农民负担真正放在首位。

第三,加大力度,整体推进,搞好配套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最终能否成功,能否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关键取决于配套改革。近三年,试点地区虽然在配套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总的看,力度还不够,机构膨胀、人员过多的问题在不少地方还很突出,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和隐患仍然存在。因此,在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教育体制和政府财政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财力向下倾斜、经费缺口上移”的要求,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村级收入管理。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精简教师队伍,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国家财政今后每年新增加的教育、卫生和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制订具体办法,把中央的这一决定落到实处。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实施范围,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第四,明确责任,严格监督,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党委、政府都要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摆上突出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对改革方案和重要政策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实施;对涉及面广的各项配套改革,要加强协调,周密安排;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妥善解决。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出发,齐心协力,主动配合,积极做好工作。要抽调精干力量,充实税费改革的工作机构和队伍。要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体制。加强涉农收费管理,全面实行收费项目、标准公示制,完善群众查处反馈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度。建立和严格执行税费改革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侵犯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先行实施改革试点的省份,要对照中央的有关政策开展一次“回头看”,全面检查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使农村税费改革真正见到成效,让农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