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保险论文范例6篇

三农保险论文

三农保险论文范文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通过部分地方的试点逐步推广建立起来了。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原有的以计划经济为依托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制度转型和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只有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彻底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二、论文对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制度现状,对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与启示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和建立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概述、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借鉴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第一部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概述包括养老保险制度的涵义及特征、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三部分。第二部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包括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两部分。第三部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借鉴包括外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特点和外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两部分。第四部分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包括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和建立健立我国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两部分。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具体分析我国农村养老金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2、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养老金保险制度的特点以及与国外的对比提出完善农村养老金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论文将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将结合的方法:从对我国农村养老金制度内涵的梳理、意义的分析、制度演进的说明,然后深入到剖析我国农村养老金制度现存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最后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养老金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描述性研究法、调查法等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一、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1、2010年12月10日前: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

2、2010年12月10日:开题论证 3、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修改

4、收集资料,修改论文研究框架,撰写论文。 二、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1、寒假:继续收集完善资料,继续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2、开学:提交初稿,收集资料,反复修改论文。 3、毕业论文定稿

4、答辩阶段(2011年5月22日前):第一次答辩 5、答辩阶段(2011年6月5日前):第二次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杨翠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理论与政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4-16 [2] 陈长民.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5.9:29-31 [3] 于超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77

[4] 汪岳、曲绍旭.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以法国的农业社会保障为例[J].社会保障,2006.10:218

[5] 王昊.部分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与分析[J].世界农业,2007.11(343):26 [6] 涂玉华、张宝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低效运行的原因探析[J] .考试周刊,2007.23:125-126

[7] 李逸波、胡灵红、李一鸣.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44-12045

[8] 张美红.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 .现代商贸工业,2007.8:19(8):31-32.

[9] 李长远.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解读及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8:17(4):105-108

[10] 胡宇飞.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12:286 [11] 常晓梅.关于改革与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思考[D].2003.6:1-2

[12] 郑军、张海川.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8.7:126-129

[13] 王海燕.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2004.4:10-11

[14] 凤启龙.创新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探析[J].唯实.社会纵横,2006.7:53-55.

三农保险论文范文2

关键词:期望效用;风险偏好理论;风险规避度量;农业保险;政府补贴

中图分类号:F72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3-0008-06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3.02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强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2010年中央已连续出台七个“一号文件”都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支农政策的创新,越来越引起国内学术界和政府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对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实践中也很少有成功的经验[1-2]。2004年以来,国内很多地区开始试行农业保险,从而使农业保险有了更多的试点,然而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论根据的研究仍不充分。

对农业保险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福利经济学的层面上,国外理论界对农业保险较早使用福利经济学进行分析的主要有Roumasset和Hazell等人,其中Hazell认为农业保险带来的产出增加不仅有利于生产者(农户),也有利于消费者,如果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农场主的平均收入可能会降低,而农业保险带来的收益将被消费者全部占有”,从而提出农业保险具有收益外溢特点的正外部性存在[3]。Siamwalla、Valdes和Mishra用图形的方式将农业保险影响作物曲线进而影响社会福利的过程表示了出来,但是对是否补贴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4]。国内对农业保险福利分析大都源于Siamwalla、Valdes和Mishra的总结。在分析农业保险福利问题时,国内学者大多都使用了Siamwalla和Valdes的消费者剩余分析方法,同时都使用了农业保险影响作物曲线右移、需求曲线不变的假设。李军(1996)在分析农业保险的性质时,提出鉴于农业保险社会效益高而自身经济效益低,在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应当属于准公共产品[5]。庹国柱、王国军(2002)认为农业保险的利益是外在的,农业保险经营处于农户和保险公司需求双冷的状态,因而不能够相交。孙香玉利用开放二分选择式的条件估价法(CVM)获取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从而测度不同补贴率下的福利值大小,该文通过个人支付意愿的加总扣除农民支付的保费和政府补贴的成本,测算出总体的福利值[6]。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2007)从经济学理论上对有无补贴时农业保险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推导出社会福利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是对农业保险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分析[7]。

国内经济学家在认同国外学者对市场失灵原因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联系我国的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学者认为农业保险具有的双重外部性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如李军(1996),庹国柱、王国军(2002),费友海(2005)等。冯文丽(2004)指出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和供求的双重正外部性是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一般原因,但在我国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则是制度供给不足,缺乏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规范,因而提出了颁布专门的农业保险法,构建合理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以纠正市场失灵的主张[8]。也有学者指出,农业保险外部性的概念在市场失灵理论中并不严密――农业保险在微观上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然而在宏观上却并不足以导致市场失灵,如张跃华、顾海英(2004)等。同时认为农民在收入低下的时候其风险偏好趋向于中性,从而导致农业保险这种风险管理方式对农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9-10]。

张跃华(2005)认为以农民为风险偏好型作为分析我国农民风险类型起点的假设太弱,他在文章中引用von Neumann 和 Morgenstern 创造的VNM效用函数,借鉴经济学对于风险偏好的分类及对风险规避程度的度量,构造伯努利效用函数分析中国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他们的假设是如图1所示,效用函数中存在A点,在A点处的曲率为最大,这意味着在A点处消费者对于风险的规避程度最强。当财富或收入的值超过A点时,其对风险的规避程度越来越低;同时在财富或收入的值低于A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其对风险的规避程度越强。当收入水平或者财富水平在A点以左的时候,随着财富或者收入水平的增加,农民对于风险的规避程度增强,即购买保险的动机增强;当收入水平或者财富水平在A点以右的时候,随着财富或者收入水平的增加,农民对于风险的规避程度减少,即购买保险的动机减弱①。其效用函数概念模型的表达形式如下:

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国外的学者在分析农业保险供需现状时,多以农民是风险规避型偏好为前提,而国内传统农业保险分析中也多把农户的风险态度假设为风险规避的理性人,如有部分学者认为农民的风险态度是风险中性。而事实上,农户的风险态度是否为典型的理性人或单纯的为风险中性,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因此,本文在张跃华对农户风险规避程度度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户风险态度采用变化的假设前提,运用期望效用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政府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通过模型计算得出政府对农户的保费补贴的范围。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威胁。发展农业保险,发挥其在分散农业风险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快速发展。1982―1992年我国农业保险得到快速发展,保费收入从23万元飞速增长到8.17亿元,在这期间,农业保险险种不断增加,覆盖面也得到不断扩大,发展非常迅速②。第二阶段:业务萎缩。1993―2003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进入萎缩阶段,不断出现波动下滑趋势,如表1所示。第三阶段:新的探索。在经历了长期波动下滑之后,农业保险迎来其发展的新契机,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首次确定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性质③;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给出了在部分地区选择部分农业保险产品进行试点的部署④。2004年3月,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批准了上海安信、吉林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三家保险公司,并在黑龙江、吉林、上海等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农业保险试点。新一轮的试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表l可看出,2004―2009年保费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保费收入由2004年的4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110.7亿元。赔付率有所下降且较为稳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即便是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比较高的年份,如2008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10.7亿元,其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0.39%,占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仅为4.53%。此外,纵观农业保险业务开办以来的赔付情况可看出,农业保险的赔付率比较高,自开办业务以来,有8年赔付率超过100%,其他年份最低的赔付率也在55%以上,再加上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实际情况是保险公司经常盈利甚微,甚至存在较大亏损。但这也预示着我国农业保险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且从第一阶段快速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业务萎缩的原因可看出政府引导和政府补贴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从实践上看,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方向。

三、效用理论与农业保险市场失衡分析

(一)农户风险态度的新讨论

在Von Neumann 和 Morgenstern 创造的VNM效用函数中,把人们对于风险的偏好分为风险规避、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三种情况。大部分学者对于农户的风险态度,几乎都假设为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其风险态度都为风险规避型,所做的分析也都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前提得出的。但笔者认为农民的风险态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收入增加或者政府对农业相关补贴的增加,农民的风险态度是会发生变化的,甚至可能会产生质的变化,即便同为风险规避型,其风险规避程度也会随着农户所拥有的财富值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1.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方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11]。他认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吃穿住行等问题之后,才会考虑其他层次的需求。不失普遍性,农民只有在自身收入达到一定程度、自身低层次需求得到完全满足之后,且同时又具有规避农业风险的需要时,才会考虑购买农业保险这样的高层次需求产品。

2.弗里德曼和萨维奇假说

关于收入的效用,1948年弗里德曼和萨维奇在他们的经典性论文中提出了颇负盛名的假说。为解释许多人既参与同时也购买保险,他们提出效用函数一定既含有凹的片段,也含有凸的部分(见图2)。在凹形部分,个体会选择参与(冒险自担风险),即使得到的收益可能低于自己所付出的成本;而在凸形部分,个体会选择购买保险。在不确定条件下,如果该个体要在结果R1和R2之间作出选择,该个体可能会将他的财产投保;如果该个体要在结果R1和R3之间作出选择,该个体可能会选择(冒险自担风险)。

3.风险规避程度的度量

关于风险规避的理性人,其规避风险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按照西方学者的理论,风险规避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个人收入财富超过一定临界值时,其选择规避风险的方式可能就是风险自留,因为自身所拥有的财富已经足够抵御可能发生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12]。西方学者采用的风险规避程度的度量指标是:rA=-u''(x)/u'(x),如果rA(x,u)是x的递减函数,则称货币伯努利效用函数u(x)显示出递减绝对风险规避。即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如果效用曲线曲率越来越小,其对风险的规避意识越来越弱。

4.农户对待保险产品的风险偏好函数推测

基于以上理论可初步推断出农户对于农业保险产品的风险偏好情况如图3所示。效用曲线分为凹凸两部分,且在农户收入水平较低(WW1)的层次上是凸的。其经济学涵义为:在农民收入比较低的时候,农民更多的考虑是满足基本层次的需求,无暇顾及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所以在0

(二)效用函数分析

假设投保人(农户)在无风险情况下的收入为W0,其效用函数u(X)为VNM效用函数,在保险期间内其农产品可能面临的损失是一个随机变量X(0≤X≤W0),且E(x)=W为农产品遭受损失的期望值,Var(X)=?滓2为农产品遭受损失的方差。基于上述分析,可把农户的收入层次分为两大部分:当0

1.保险公司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

假设不考虑保险人的投资收益,即保险公司唯一的收益是保险费,保险价格为p(0

2.低收入层次投保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根据上文的假设,若农户不购买保险,其效用u(W0-X)将是一个随机变量,这种情形下农户的预期效用为E[u(W0-X)];若农户购买足额保险,其效用u(W0-pW0)是一个确定的值。显然,农户能够购买农业保险的唯一条件是购买农业保险所得到的效用要高于或者至少不低于不购买农业保险的效用,因此构建方程:

E[u(W0-X)]≤u(W0-pW0) (1)

将方程的左右两边泰勒展开得到:

左边=E[u(W0-X)]

此时p无解,即农户不会购买农业保险。

四、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的市场均衡分析

农业保险市场具有其特殊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保险市场依靠自身很难达到供需平衡,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一)政府补贴使得农户风险态度发生改变的下限

在农户处于低层次、风险偏好者阶段时,政府的补贴必须达到一定下限使其改变为风险规避者,才能够真正达到刺激农业保险需求的目的。假设政府给农户比例为s的保费补贴,则上述分析过程会产生如下变化:在不投保的情况下,农户的预期效用为E[u(W0-X)];在投保的情况下,农户的效用为u(W0-pW0+sW0)。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唯一条件变为:

E[u(W0-X)]≤u(W0-pW0+sW0) (4)

方程左边泰勒展开与(2)式相同,方程右边展开式为:

右边=u(W0-W+W-pW0+sW0)

≈u(W0-W)+(W-pW0+sW0)u'(W0-W)(5)

将(2)(5)代入(4)式得:

(二)基于伯努利效用函数推导政府补贴的上限

根据张跃华等的观点,当农户拥有低于W2的收入时,其风险规避程度会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当其收入水平超过W2时,其风险规避程度随收入增加而递减。其经济含义为当农户收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时①,其购买农业保险的欲望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其收入水平超过一定水平W2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欲望会逐渐递减,因为其拥有的财富足以使自己承担所面临的农业风险,所以政府补贴不能超过农户风险规避程度最强的A点所对应的收入水平。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商业保险的需求是自发形成,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有效调节并最终和供给实现供求均衡。而农业保险需求无法通过市场实现调节并达到供求均衡。实践证明,离开政府支持的后果就是农业保险需求明显不足,保险经营无以为继,农业保险市场萎缩消失,所以农业保险需求水平的提高有赖政府的大力扶持。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需求息息相关,农业保险需求的产生源自农业风险规避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农户风险态度的讨论和重新界定,建立了农户风险态度随收入水平而发生变化的模型,得出以下结论。

(一)低收入层次农户受政府补贴影响更大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其收入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农户必然优先考虑其基本层次的需求,而对于购买保险规避农业风险这样高层次的需求基本无暇顾及。政府应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农业补贴力度和农业保险补贴力度,同时创造条件发展这些地区整体经济状况,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这些地区的农民由风险偏好转向风险规避,进而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和推广。

(二)政府对于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地区应加大补贴力度

我国中等发展地区农民的效用曲线很可能位于图4中A点左侧,这里假设A点为效用曲线的最大点。此时,农户的风险态度已经处于风险规避阶段,具有购买保险的欲望,因而其对货币的边际效用非常高,政府补贴能够刺激购买欲望转化为有效需求。

(三)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不能过高

引入风险规避程度度量有力的解释了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并不是越多越好,补贴也要有上限。过高的政府补贴,可能会造成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下降,更趋向于用风险自留的方法规避风险;同时,过高的政府补贴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道德风险,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和,皮立波.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应实施“三阶段推进”战略[J].经济研究参考,2004(31).

[2]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3]Hazell.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for economic analysis in agriculture[M]agrecon.mcgill.ca,1986.

[4]A Siamwalla. Should crop insurance be subsidized?[M].PressBaltimore (USA),1986.

[5]李军.农业保险的性质、立法原则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6(1).

[6]孙香玉,钟甫宁.对农业保险补贴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2).

[7]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一个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

[8]冯文丽.美、日农业保险制度对我国农险模式选择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2(12).

[9]张跃华,顾海英.准公共品、外部性与农业保险的性质――对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理论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4(9).

[10]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4).

[1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三农保险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业保险;最后要价仲裁博弈;政府补贴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引言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保险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民收入,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

国内学者对农业保险有不少研究成果,但运用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的却为数不多。王韧,邓超(2008)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农业保险行为主体分析发现,面对损失程度较高的农业风险必须由政府实施补贴才能实现纳什均衡,指出必须通过制度供给,明确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实施机制,保证充分的补贴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关服务推动措施。

本文利用最后要价仲裁博弈模型来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博弈中的主体。发现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农业保险的最终定价是两者要价的中值;而在政府的支持下,保险公司与农户的福利会更好。本文在最后还对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建议。

二、博弈理论分析

1.理论假设

(1)商业保险公司和农户满足“理性经济人”假设,他们的行为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2)政府是非盈利的,政府的博弈行为是为了社会总效用的最大化。

2.农业保险定价的最后要价仲裁博弈

起初,保险公司开出农保价格,农户开出农保价格。这里因为农民希望价格更低自己才能获得更多收益,保险公司则仅考虑到公司收入,因此。中立的第三方作为最后仲裁人,仲裁人理想的农保价格标准s,并且按照最接近s的农业保险的补贴作为最后的合理结果。如果,农户选择否则选。保险公司和农户要价分别为和,被选中的概率分别为和。

据此,期望农保价格为:

假定农户的目标是接受保险价格补贴最小化的仲裁结果,保险公司则设法使其最大化。双方的要价组合是政府和保险公司间博弈的纳什均衡,满足

且必须满足:

从而双方对农保的要价组合必须满足上面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

可以求得

即双方要价的平均值一定等于最后方案的中值,进一步代入求得

表示双方要价之差等于最终方案中值点概率密度的倒数。假设仲裁者的偏好方案服从均值为,方差为的正态分布,密度函数为

因为

所以纳什均衡的保险公司要价为,农户要价为 因而

因此,在政府不干预的条件下,农业保险最终的价格将是保险公司与农户要价的均值。

政府支持下:若政府对农户或保险公司补贴K,农户实际支付的价格为,保险公司价为,其中。因此,无论政府对保险公司或农户补贴,都能让社会的福利变好。

三、总结与建议

1.政府方面

首先,根据上文博弈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在农业保险的博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性农险法律法规。其次,政府需要完善与农业保险相配套的财政支持系统,通过对政策性农险补贴,提高农户防范风险的意识和参保的积极性。最后,政府还应当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而给农户和保险公司带来的损失。

2.保险公司方面。保险公司由于农业保险的风险较高,不确定性较大,往往对农业保险采取高定价的策略,因而保险公司需要注重风险的防范。保险公司需要用更规范的经营方式控制风险,可根据受灾程度、概率和补偿金额实行差别定价。

3.农户方面。农户需要有长远的目光,明确投保的目的是避险。并且根据自身从事的具体农务和风险选择投保对象,根据保险公司的农保产品以及政府的农保政策选择适合自身风险的农险投保。

参考文献:

[1]谭中明,徐勇谋.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与主体博弈分析及风险防范策略[J].保险研究,2009(11):52-58.

[2]王韧,邓超.基于我国农业保险补贴行为的博弈分析[J].金融与保险,2008(7).

[3]谢家智,周振.基于有限理性的农业巨灾保险主体行为分析及优化[J].保险研究,2009(7).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一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三农保险论文范文4

[ 关键词 ] 农业保险;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近年来,农业保险相关问题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中共中央连续六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发展农业保险作出部署,国务院也早已将农业保险立法工作列入规划①。这一方面表明党和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许可以反映农业保险立法工作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因而迫切需要我们再度审视农业保险基本理论问题,为尽早克服立法障碍,完成立法规划而努力。本文以现行法律为基础,以公、私法区分为视角,分别从农业保险的概念、运行和立法三个方面,讨论农业保险的基本问题。

一、“农业保险”的含义。

在学界关于农业保险的定义中,典型的表述为:“农业保险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 即保险人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对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 1 ](P236)或农业保险指“以长期和收获期的农作物、经济作物、禽畜和水产养殖动物为保险标的,在保险标的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害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 2 ] ( P2 ),或“适用于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林业的保险”[ 3 ] ( P12 )。可以看出,上述定义均采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 农业保险被定义为“农业生产领域的保险”。单从概念定义的角度看,如此定义农业保险尚无问题,但从立法角度看,将指代如此含义 的“农业保险”一词作为一个法律术语使用于法律文本,则未必恰当。

我国《保险法》(2009 年) 第186 条第 1 款规定: “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②立该法条的目的无外乎两个,一是宣示国家对发展“农业保险”的责任,二是厘清“农业保险”与保险法的关系。但现实是,一方面,我国至今没有任何法律、行政法规对农业保险作出“另行”规定; 另一方面,“农业保险”不但存在,且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 3 ] ( P114 )这种状况难免让人产生法律适用上的疑问——— 该法条既然明确规定 “农业保险”应“另行规定”,自然应得出“农业保险”不受《保险法》规制,也不受《保险法》确立的主管机关管理的结论。但事实上,我国目前正在试点开办的“农业保险”却确实应受《保险法》规制,并实际由保监会监管。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并不是实务运作藐视或违反立法,而是由于相关概念的混淆和立法技术的粗疏。

实际上,“保险”一词本身并不是一个严谨统一的法律术语。保险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保险指的是商业保险,广义的保险除商业保险外,还包括社会保险。[ 4 ] ( P19 )商业保险受保险合同法的规制,当事人之间产生私法上的关系; 社会保险一般受专门立法的规制,当事人之间通常产生公法上的关系。只是由于商业保险一枝独秀,以至于人们一般将“保险”与“商业保险”等同。

此外,我国商业保险采取的是合并的立法体例,即将商业保险合同法与商业保险组织法同时规定于一部法律中,并命名为“保险法”。相比单独制定保险合同法和保险业法的立法体例,这种统一的立法体例通常会进一步掩盖保险、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等几个相似概念的差异,尤其是容易使人误认为《保险法》是规范一切保险的法律,进而造成法律适用上的偏差。

农业保险虽特指农业生产领域的保险,但其既然名为保险,自然在逻辑和现实上都会面临上述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价值,政府往往基于特别的政策考量,对农业保险采取异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模式,故保险、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概念混淆的问题,在农业生产领域保险制度中有被放大的可能。

无论我国采取何种模式,在逻辑上农业保险都可以被区分为农业社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③前者当事人间属于公法关系,后者属于私法关系。因此,我国《保险法》第 186 条第 1 款中所谓需要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的“农业保险”,实质仅指产生公法关系的农业社会保险。其需要“另行规定”的原因,在于农业社会保险属于公法关系,依据依法行政的原则必须有特别的法律渊源,不能适用作为私法的《保险法》、《合同法》,[ 5 ]而正在我国如火如荼试点和开展的各种所谓的农业保险,实质均属于商业性农业保险,其产生私法关系且不受《保险法》第 186 条第 1 款的制约。据此,上述《保险法》中看似矛盾的现象,便通过对法律文本的限缩解释得到了解决。

区分“农业保险”、“商业性农业保险”、“农业社会保险”这几组概念,我们还必须分析我国《农业法》中的有关条文。《农业法》(2002 年) 第46 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其第 1 款宣示国家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负有义务,第 2 款区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并赋予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在农业保险中的合法地位,第 3 款明确规定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

与 1993 年《农业法》第 31 条相比,该条文修改的幅度虽然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条文第 2 款中首次出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互助合作保险”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等表述。而对于这里所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与“互助合作保险”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的关系问题,理论上存在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从法条的文义及立法沿革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互助合作保险”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并没有交集,前者属于社会保险,产生公法关系,后两者属于商业保险,产生私法关系。还有人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既包括农业社会保险,又包括政府扶持的“互助合作保险”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

我们认为,上述第一种解释显然更符合法条文本本身的表述,④但是,由于当前的农业保险立法和理论研究基本接纳了第二种解释,⑤为了避免立法和研究出现不必要的概念混乱,我们应便宜行事接纳第二种解释。至于第三种解释,因其在与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杂糅之后,更易让人混淆公私法关系,故而不可采。

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可以通过对法条限缩解释调和实务与法律的矛盾,但法条文本本身存在的争议并不会消失,今后仍可能随着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或创新而重新浮起甚至放大。但遗憾的是,当前有关农业保险的研究往往都忽视了这一点。[ 6 ]事实上,从比较法上观察,各国都极为重视农业保险基本概念的问题,例如,日本于 1947年将其《农业保险法》与《家畜保险法》合并,制定了新的《农业灾害补偿法》

[ 7 ] ( P11 )。虽然该法所规定的补偿制度,实际上仍是不折不扣地以保险基本原理为基础,[ 8 ] ( P776 )但为了彻底区分于商业保险,避免概念和法律适用上的争议,日本立法完全摒弃使用“保险”一词。虽然在具体立法技术上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但这种主动避免法律适用争议的意识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二、农业保险的运行模式。

中国保监会曾提出五种发展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 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 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地区如上海、黑龙江等地,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9 ]分析可知,模式一、二、三、五均属于商业性农业保险,区别仅在于保险人分别是专业保险公司、外国保险公司或相互保险公司,模式四我们暂时将其归类于农业社会保险⑥。无论选取何种模式,实际上都逃脱不了农业社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也即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的二元分类⑦。

我们首先考察农业社会保险模式。这种模式的农业保险既然属于社会保险的一种,自然产生公法关系,其优势在于直接由政府承保,保险的公益性特征明显。在我国,社会保险部门若能逐步开展农业社会保险,还有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权利均等化的重大意义。目前,开办农业社会保险的障碍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全国范围的农业社会保险需要动员极大的社会资源,仅仅以必须设立专门机关一项而言,即可谓工程浩大,难度很大; 二是社会保险虽然收费低廉且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分散风险,往往表现为强制保险。[ 8 ] ( P733 )但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如果采取强制保险,即便收费低廉,农民也未必认同,反而往往易被认为是“伤农”行为。正是基于这点考虑,《农业法》第 46 条第 3 款明确规定: 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但如果不采取强制保险,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民并没有把农业生产风险列为其受威胁的主要风险,[ 10 ] ( P2、P75 )故而不愿参加农业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越少则风险越难分散,保费就越难以逐步降低,如此恶性循环,高效、顺畅的农业社会保险制度恐怕永远难以建立起来。

实际上,我国早些年曾经错过了一次全面建立农业社会保险良机,若在逐步减少农业税税率时,将合适比例农业税税金调整为农业社会保险的保费,农业社会保险制度或许早已成功建立。而在当前农业生产不需缴纳任何税费的情况下,强制农民购买保险,必然会受到来自农民的强大阻力,这正是我国未来开办农业保险面临的最大障碍。

谈及商业性农业保险,不少人都将“赔付率高”作为其特点,[ 11 ]我们认为该观点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实践中并不存在任何以“赔付率高”为特点的保险,某种特定的保险如果在经营过程中,保险公司的统计表明赔付率过高,为了保持正常经营和合理的盈利,其自然会在下一阶段调整保费降低赔付率。其实,商业性农业保险的赔付率高,主要是因为保费较低,而保费低又源于农民支付能力的低下。农民购买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本来就不高,如果保险人因赔付率高而继续调高保费,必然更加无人问津。近年来,商业性农业保险虽然在保费政策性补贴制度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保费未提高的情况下,补贴的效果只是减少了农民一方的负担,并没有提高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并未改变赔付率持续居高不下的局面。因此,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最大困境,是面临作为商事主体的保险公司的盈利目标与农民支付能力低下之间的矛盾。也正是这个原因,国外商业性农业保险取得成功的范例并不多见。 [ 8 ] ( P792 )。

无论是建立农业社会保险还是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在我国均面临较大的困难,其中又以建立农业社会保险为甚。保险贯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聚集集体的力量救济遇险的个人,因此,既不愿让农民交保险费又想开办农业保险,恐怕是保险制度不能承受之重。

其次,在论述开办农业保险的优势时,有些学者指出,开办农业保险可以节省政府救灾资金,[ 12 ] ( P2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同样值得商榷。开办农业保险目的是丰富化解农业风险的机制,并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从而改变传统救灾模式。仅能弥补农业生产者很少一部分的生产风险的状况。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均为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在危难时获得政府救济乃是公民宪法上的权利。因此,农业生产者在遭受灾害接受救济的权利并不因开办农业保险而消灭。

未来我国若要开办农业社会保险,若无法实现修改法律强制参保,则只能在初期按照自愿保险的模式试点,并采取措施引导农民参与,逐步扩大参与规模,在更大范围分散风险并及时减低保费。而对于商业性农业保险,我们则应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并对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给予税收优惠和运营费用的补贴[ 13 ] ( P58 )。无论是开办农业社会保险还是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困难的最终解决,还要靠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民支付能力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者风险防控意识的增强。

三、我国农业保险的立法路径。

在公私法区分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农业保险相关概念和开办不同模式农业保险可能遇到的障碍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两类农业保险在立法上的总体规划。需强调的是,探讨两类不同性质农业保险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科学确定两者于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并不意味着我国必须同时开办这两类保险。

对于农业社会保险而言,由于其创设公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基于依法行政的原则,如果政府决定开办,必须制定专门的“农业社会保险条例”。该法规应该明确此类保险的社会保险属性,并确立基本原则、主办机关、参保条件,同时还需规定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等问题。该项工作可以借鉴《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

对于商业性农业保险而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存在两方面令人担忧的问题: 第一,法规的主要内容仅包括政府对某些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支持、补助等,法规条文主要表现为政策宣示,形式上并不具备完整法律规范的要素; 第二,忽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仍属于商业保险这一事实,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中重复作为普通法的《保险法》、《合同法》甚至《民法通则》已有的一般规定。

这样的立法除了能使我们拥有一部规范部分商业性农业保险的专门法律外,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同时,其忽视普通法与一般法的功能划分,给人以政府扶持的商业性农业保险 (即政策性农业保险) 是超脱商业保险之外的制度的错误印象,增大了法律冲突的风险,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认为,商业性农业保险领域亟须制定的法律,可以被称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准条例”。换句话说,我们要制定的法律是公法性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管制法,而不是私法性质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基本法。

商业性保险合同基本问题在《保险法》中早有规定,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商业保险的一种,自然应适用《保险法》的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应该解决的是农业保险的特殊问题,其实质是基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准公共商品的属性[ 6 ],基于农业需要特别扶持、农民需要特殊帮扶的社会政策考量所产生的在私法关系框架中对一方的特别保护。

其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立法与劳动合同的立法十分相似。以台湾地区的劳动“立法”为例,台湾地区“民法”中的雇佣合同确定了雇佣关系在私法上的基本问题,“劳动基准法”则确定了公法对雇佣合同的干预。与商业性农业保险立法略有不同的是,在保障程度不高的初期,政府只能支持商业性农业保险中的一部分,使之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即“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准条例”只规范部分商业性农业保险,而“劳动基准法”却约束所有的雇佣关系。我国在劳动立法的过程中,未采用单独制定法律性质属于公法的 “劳动基准法”的立法模式,而是制定了混杂公法私法内容的《劳动合同法》,以致关于劳动合同性质的无谓争议延绵至今,希望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立法中,我们能汲取该教训。

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准条例”的具体内容,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包括: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定义、特别的准入条件、保费补贴制度、税收减免及经营补助、监管方面的特别规定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农业社会保险,还是政府扶持的商业性农业保险 ( 即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均属公法的调整范畴。

四、结语。

在我国农业保险仍在试点、农业保险的模式仍在探索中的特殊背景下,农业保险一词的含义实际上是很不确定的。因此,为了避免法律适用上的争议,并为将来农业保险模式的创新预留一定的制度空间,我们反对将“农业保险”一词直接用于立法,而应按照产生公法关系抑或私法关系的不同,区分为农业社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分别处理。对于仍存争议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概念,我们也应基于当前通说,将其理解为政府扶持的商业性农业保险,以保证概念的统一。

无论是开办农业社会保险抑或完善商业性农业保险,我们都面临农民支付能力较低以及农业风险并不被农民视为生活首要风险的矛盾,这个矛盾只能在农业发展和转型中逐步解决。

加强农业保险立法,有利于规范农业保险的发展,开办农业社会保险,基于依法行政的原则,必须制定“农业社会保险条例”,确立主办机关、费率、参保条件、救济等基本法律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不必重复《合同法》、《保险法》已规定的基本问题,而需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准条例”,确立政府对某些种类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扶持、对农民保费补贴及对保险公司的特别监管等特殊问题。

无论开办农业社会保险还是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均需由公法规制。当然,虽然社会保险产生的是公法关系,但该制度仍是以民法上的制度为基础构建的,[ 14 ](P50)而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准条例”与《保险法》、《合同法》等一般私法的关系,也是私法学者跨公私法研究的好素材,因此,这个过程少不了私法学者的努力。

注释:

①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09年10月19日) ,其中指出: “( 收到) 关于制定农业保险法的议案1件。国务院已将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列入2009年立法工作计划。”

②从法律沿革来看,该规定源于1995年《保险法》第149条。1995年《保险法》第149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在2002年我国修订《保险法》时,该条文变为第155条,内容没有任何改变。2009年我国再次修订《保险法》时,除了将该条前段后的逗号改为句号外,在文字上并没有其他修改。

③关于“农业社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这组概念,笔者可谓思考良久,在“社会性农业保险”“农业生产社会保险”“商业农业保险”“农业生产商业保险”等词组中反复比对,才选定。选择的主要标准有两点: 一是表述简明、含义精准; 二是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④事实上,在保险法领域,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和学者都认为政策性保险与社会保险基本同义。

⑤国务院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交给作为全国商业保险主管机关的保监会牵头办理,显然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属于商业保险的一种特例。即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受到政府政策性扶持的那一部分“商业性农业保险”。

⑥但“五种模式”中所谓的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究竟是何种组织形态,不仅让人产生疑惑,这种表述明显与《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独立责任不符。此外,官方在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同于“政府扶持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后,又以其指代产生公法关系的社会保险,无疑是概念混乱的表现。

⑦农业保险可以是多层次的,即农业社会保险与商业性农业保险是可以并存的,至于并存模式下可能出现的跨公法、私法间的“超额保险”等复杂问题,本文暂且不论。

 

 

[ 参考文献 ]

[ 1 ] 覃有土。 保险法学 [ M ]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 2 ]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注释本[M ] .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9.

[ 3 ] Olivier Mahul, Charles J. Stutley. Government Sup-port to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hallenges and Options for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World Bank. 2010.

[ 4 ] 温世扬 . 保险法 [ M ] .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7.

[ 5 ] Legislative Counsel Office. Agricultural insuranceAct(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农业保险法草案) [DB /OL]. http :

/ /www. gov. pe. ca /law /regulations /pdf /A&08 -2. pdf,2011 -06 -23.

[ 6 ] 何文强 . 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监管[ J ] . 法学评论,2008, ( 3 ) .

[ 7 ] 吴树波 . 日本农业保险及其启示 [ J ] . 世界农业,2000, ( 12 ) .

[ 8 ] 袁宗蔚 . 保险学——— 危险与保险 [ M ] .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 9 ] 新华社 . 保监会提出五种模式办农业保险 [ J ] .

领导决策信息,2004, ( 2 ) .

[ 10 ] 张跃华 . 需求、福利与制度选择——— 中国农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M ]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 11 ] 沈诤,魏敬淼 . 农业保险立法问题研究 [ J ] . 行政与法,2009, ( 4 ) .

[ 12 ] 龙文军 . 谁来拯救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M ]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 13 ] 庹国柱, 朱俊生 . 关于农业保险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 ] . 中国农村经济,2007, ( 2 ) .

三农保险论文范文5

文章运用Probit模型,基于新疆400个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受教育水平、劳动力负担系数、收入来源三个变量仅对兵团职工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耕地面积、家庭经营支出、农业收入占比仅对地方农户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家庭经营收入对地方农户与兵团职工保险需求同时有影响,但方向相反。最后文章从增加农户保险意识、增加农户收入提高支付能力及政府等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Probit模型

一、引言

农业保险作为抑制风险损失事后补偿的一种手段,对稳定和保障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中国在内蒙古、吉林、新疆、湖南、四川、江苏六个省份试点开展政府补贴保费的农业保险,使农业保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4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325.7亿元,支付赔款214.6亿元。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农业保险更快更好地发展,增加农户有效需求是关键。农业保险的参保主体是农民,农民行为是理性的。新疆具有自治区和兵团两个不同的行政主体,土地性质有所差异,兵团土地归国家所有,为有偿、短时间承包,集中规模化经营;地方土地归村集体所有,可无偿、长期使用,细碎分散化经营。

土地性质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状况不同,因此,了解不同体制下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投保意愿及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保险政策的制定和农业保险的实施,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探究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国外学者认为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有其他工具,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意愿具有抑制作用;认为农业保险市场上也存在逆选择问题,那些认为所交保费将会超过其农业预期损失的农户倾向于不购买农业保险。国内学者认为,影响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农民对保费补偿的预期[1]、农民的非完全风险规避性[2]、农村人口年龄结构[3]、传统的风险分散途径[4]、中国农村保险市场尚属于收入型市场的特性[5]、农业保险自身观念等[6]。杨雪美、冯文丽等[7]通过调研发现,政府提供保费补贴不再是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而是农户的认知和保险产品的规避风险能力。二是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宁满秀等[8]以玛纳斯河流域棉农为例分析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有总耕地面积、棉花产量变异系数、是否有政府救灾补贴、务农时间以及棉花收入占总纯收入的比重。杜鹏[9]研究发现,家庭农业人口数量、农业收入占比、贷款经验、对农业风险的认知、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保单产量保障水平、政府信任水平和政府补贴与农业保险需求显著正相关,个人承担保费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呈负相关关系,年龄与教育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陈梅美,匡远配[10]通过调研发现,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家中是否有大学生、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和农业保险是否有补贴都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有显著影响。张学峰,王盛[11]研究发现农户收入和农业保险政策是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丰富了理论界相关结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为许多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研究对象来自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省份的农户,一方面,调研数据较全面覆盖南北疆各地州及各农牧团场,另一方面,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考虑户主特征、家庭资源禀赋特征这两类因素,讨论其对农户农业保险意愿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分析

(一)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14年兵团金融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为提高兵团和地方农业保险行为的可比性,调研地点主要种植棉花,也有少部分地区种植玉米和小麦,包括新疆地州及兵团各团场。共计发放问卷460份,回收问卷451份,调研地点包括18个县市和9个师。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后发现,仅有400份有效问卷,其中,地方农户200份,兵团职工200份。从受访农户特征看,受访农户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比例最高,达到69.82%;农户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这三个层次分别占比36.62%、23.05%和22.32%,占比之和高达81.99%;农户家庭收入情况满足正态分布,大部分农户收入在3-12万元之间,收入极高(15万元以上)和收入极少(3万元以下)的农户占比分别为7.6%和8.29%;从家庭支出来看,农户家庭大额支出较少,支出在10万元以上仅占6.79%;从农户家庭总人口数、16岁以上劳动力人数、在校学生数来看,农户家庭人口结构相对比较合理:4口之家,3个劳动力和1个在校学生;土地种植面积平均为57.18亩;农业收入占比为69%,说明家庭还存在31%的其他收入来源;农户距离金融网点平均距离为6.68千米;农户对小额信贷政策比较了解,其比例达到62.46%;59.5%的农户家庭周围具有金融机构网点;68.82%的农户家庭所在地存在其他有息借贷机构,说明民间借贷组织机构分布比较广泛。

(二)农业保险购买情况分析在调查中,涉及农户(职工)农业保险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保险满意识别图(见图1)。首先,通过“近三年是否购买农业保险”,识别出购买过农业保险的农户(职工)和没有购买的农户(职工),问其不购买农业保险的原因;购买过农业保险的这部分农户(职工)中,问及对农业保险“是否满意”问题,对回答“满意”的,追问满意的原因有哪些,回答“不满意”的,追问不满意的原因有哪些。在地方农户中,近三年购买过农业保险的占调查总数的32.71%,没有购买过的占67.28%。在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中,对农业保险满意的占56.52%,不满意的占43.48%;在满意的农户中,认为缴费方便、保费便宜、理赔方便、保障程度高、服务态度好的比例分别为26%、36%、14%、20%、4%;在不满意农业保险的农户中,认为缴费太麻烦、保费太贵、获得赔偿不易、保障程度太低、服务态度不好的比便占4.88%、4.88%、58.54%、26.83%、4.88%;在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中,认为保费太贵、保障程度太低、获得赔偿不易、农业风险不大不用购买、服务态度不好等的地方农户占比分别为19.52%、17.14%、32.86%、27.62%、2.86%。在兵团职工调研中,近三年购买过农业保险的占62.61%,没有购买过的占37.39%。在购买农业保险的职工中,满意的39.78%,不满意的是60.22%;在满意的农户中,认为缴费方便、保费便宜、理赔方便、保障程度高、服务态度好的职工分别占23.15%、35.19%、23.15%、16.67%、1.85%;在不满意农业保险的职工中,认为缴费太麻烦、保费太贵、获得赔偿不易、保障程度太低、服务态度不好的兵团职工分别占13.10%、13.79%、38.62%、28.28%、6.21%;在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中,认为保费太贵、保障程度太低、获得赔偿不易、农业风险不大不用购买、服务态度不好等原因的兵团职工占比分别为17.81%、16.60%、36.03%、24.70%、4.86%。

三、研究假设、变量选取及模型选择

(一)研究假设1.户主特征中,户主年龄、文化水平对农户的农业保险意愿具有影响。通常来说,农户年龄越高,受到传统守旧思想影响,没有规避风险意识,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较低。文化水平对农户保险意愿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农户文化水平越高,风险意识越强,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应该更强;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保险存在赔偿不易、保障程度较低等因素,农户做出了逆向选择,反而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降低。户主特征中的两个指标,其对地方农户和兵团职工影响机制相同。2.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包括劳动力负担系数、耕地面积、收入来源、家庭总支出、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也具有影响。通常来说,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越重,农户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影响,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降低。由于新疆地方和兵团体制存在差异,对地方农户而言,少数民族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不同,其劳动力负担系数往往较小,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者有其他创业机会,其家庭收入相对多元化,收入相对较高,农户有多余资金购买农业保险,因此其购买农业保险意愿会更高;对于兵团职工而言,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越大,其购买农业保险意愿更低。3.耕地面积对地方农户和兵团职工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有待考察。一般情况下,耕地面积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具有正向影响。因为耕地面积越大,其投入越多,风险一旦发生,农户损失较为严重,因此其保险意愿更强。4.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收入”的农户,保险意愿会更强,农业本身具有“靠天吃饭”的特性,因此不管是地方农户还是兵团职工,农业收入越高的农户,其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更强。家庭的收入和支出也会影响农户(职工)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在收入均不高的农民当中,每一笔保费的支出都是农户在精打细算后做出的选择。家庭总支出越多,无论是地方农户还是兵团职工,其受到资金限制,购买保险的意愿会更低。家庭总收入越高,则农户有多余限制资金,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更强。

(二)变量选取根据新疆具体情况,结合问卷实际问题,本文从户主特征、家庭资源禀赋两个方面选取8个变量,讨论不同体制下农户(职工)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对于保险需求的定义,本文借鉴韩俊(2007)定义借贷需求的方法,通过调查“是否发生过”来定义保险需求。问卷中问及“近三年是否购买过农业保险”,回答“是”的农户,我们将其定义为1,回答否的农户,将其定义为0。

(三)模型选择本文将农户是否购买农业保险设定为一个二元选择变量,即农户购买过农业保险,将其定义为1,没有购买过农业保险将其定义为0。要研究给定特征个体的二元选择概率就要建立适应的二元选择模型,文章运用Probit模型来分析不同体制下农户与职工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

四、实证结果分析运用

Probit模型,对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一)兵团职工农业保险影响因素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对兵团职工农业保险需求有显著性的影响的因素有:户主受教育水平、劳动力负担系数、收入来源、家庭经营收入。具体来看,户主文化水平在5%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方向为负,这不违背预期。在调查中发现,户主文化水平越高,其从事非农就业的意愿越强,农户从农业向非农转化过程中,职工已不从事农业生产,职工购买农业保险意愿就降低了。再者,即便从事农业工作的高文化水平农户,他们受到赔偿不易、保障程度低等因素影响,也拒绝购买农业保险。农户文化水平每升高一个层次,职工农业保险购买意愿降低13.8%。劳动力负担系数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方向为负,这与预期相同。劳动力负担系数越大,说明家庭负担越重,职工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购买农业保险,因此,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降低。劳动力负担系数每升高1,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降低20.7%收入来源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方向为负,这与预期相同。收入来源为打工所得和其他的农户,其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降低。职工都已经不靠种植农业生存了,加上农业保险赔偿不易等原因,理所应当不会购买农业保险。家庭经营收入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方向为正,这与预期相同。说明家庭收入越高,职工有多余资金购买农业保险,其购买意愿更强。家庭经营收入每上升一个层次,职工购买保险意愿上升9.3%。

(二)地方农户农业保险影响因素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家庭经营支出、家庭经营收入、农业收入占比几个因素对地方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有显著性影响。耕地面积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方向为正,这与预期相同。耕地面积越大,由于农业前期投资过大,农户承受的风险越高,其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更强。耕地面积增加1亩,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上升0.2%。家庭经营支出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方向为正,这与预期相反。结果说明家庭经营支出越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更强。这是由于农户家庭经营支出主要用于农业前期投资,农户农业投资越多,若发生风险,其损失越大,因此农户风险意识增强,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升高。家庭经营支出每上升一个层次,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上升39.9%。家庭经营收入在1%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方向为负,这与预期相反。这是由于在调查中发现,高收入家庭的农户,其主要收入来源均不是农业收入。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户,其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就会降低。家庭经营收入每上升一个层次,其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降低35.5%。农业收入占比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方向为正,这与预期相一致。农业本身具有高风险、低收益、靠天吃饭等特性,农业收入占比越高,农户家庭受到的风险就越大,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更强。

(三)兵团职工与地方农户农业保险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对比兵团职工与地方农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在户主特征中,没有一个因素对地方农户保险需求有影响,户主文化水平对兵团职工保险需求具有影响。在农户(职工)家庭资源禀赋中,仅家庭经营收入同时对兵团职工和地方农户保险需求有影响,但影响方向相反。劳动力负担系数、收入来源等两个因素仅对兵团职工保险需求有影响,而对地方农户没有影响。耕地面积、家庭经营支出、农业收入占比等三个因素对地方农户保险需求有影响,而对兵团职工没有影响。可以看出,不同体制下的农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通过分析地方农户与兵团职工保险需求特征差异可以看出,地方农户与兵团职工在农业保险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兵团职工购买农业保险的人员比例远多于地方农户,但是从农业保险满意状况来看,地方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高于兵团职工。对比兵团职工与地方农户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仅“家庭经营收入”对地方农户与兵团职工保险需求同时影响,但影响方向相反;户主受教育水平、劳动力负担系数、收入来源三个指标仅对兵团职工保险需求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地方农户没有影响;耕地面积、家庭经营支出、农业收入占比仅对地方农户保险需求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兵团职工没有影响。

(二)建议1.提高农户保险意识,增加农业保险需求。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农业保险的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保险知识,包括保险合同、赔偿标准、责任范围等等,讲解典型案例,让农户职工感受到花小钱、保大安的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尽快开发出适宜不同体制下农户的险种,满足不同的农业保险需求。2.家庭收入是影响地方农户和兵团职工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对地方农户来源、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对农业保险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农户收入,使农户收入来源多元化,增强农户投保支付能力,培养农户技能,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3.应加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补贴。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其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对投保人提供保费补贴。改革和完善农村信贷体系和税收优惠制度。结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以农业保险为支撑的农村信用抵押融资体系,探索建立与农业保险市场相配套的金融市场,给予参保农险的农产品优先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

参考文献

[1]丁少群,马春晖.论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阶段性模式[J].经济问题,1993,(10):14-17.

[2]庹国柱,王国军.农村合作健康保险的制度与组织形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1998,(3):45-50.

[3]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4):84-92.

[4]庹国柱,杨翠迎,丁少群.农民风险,谁来担?———陕西、福建六县农村保险市场的调查[J].中国保险,2001,(3):34-36.

[5]许冰,王赛花.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城乡经济因素对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92-94.

[6]毛茜,陈薇薇.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保险需求关系初探[J].科技创业,2007,(4):76-77.

[7]杨雪美,冯文丽,高峰,等.农户的风险意识、保险认知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基于河北试点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3,(9):73-74

[8]宁满秀,邢郦,钟甫宁.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决策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6):38-44.

[9]杜鹏.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78-83.

[10]陈梅美,匡远配.湖南省小规模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4,(6):47-51.

三农保险论文范文6

作为一种有效分散农业风险及损失的机制,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发达国家采用的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 邢鹂,2004)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保险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也显示了农业保险市场的三大基本特征( 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不足,市场发育和制度规范的双重缺失以及系统性风险、逆选择与道德风险严重) ,使得农业保险难以完全市场化运作,很多国家的政府不得不通过补贴保费或者经营费用的方式介入农业保险市场( 格鲁勃、柯林斯,2004) ,但这一补贴的真正效果也不断受到学者们的质疑。而始于 2007 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在借助商业保险资源的渠道,将更多政府公共资金投入到农村和农户的过程中,其政策效力与资源配置的效率不仅受制于农村社会客观现实的发展能力与保险公司的能力,还受制于农村社会特殊的经济和文化结构,甚至受制于穿插于整个配置过程各个环节的不同群体( 包括各级政府,保险公司,参保农户,农业、气象与水利等部门) 的利益结构。正因为如此,农业保险不仅涉及成本与风险的配置,还牵扯到效率与公平的动态权衡,以及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作用的准确界定。在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是否应该介入、怎么介入,不仅在一般的理论层而充满了争论,而且还涉及农村环境、制度文化和国家特殊性问题。建立在对农业保险市场特殊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系统分析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二、农村金融中的政府介入: 争论与评价

( 一) 农业保险的公共产品属性: 是与否

目前,经济学中市场失灵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是我国学者解释农业保险制度必要性的主流理论( 黄英君,2010) 。虽然张跃华与顾海英( 2004) 认为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及准公共产品性质作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并不严密。但国内学者大多认同农业保险具有正外部性,属于准公共产品①。李军( 1996) 指出,农业保险的特点———社会效益高而自身经济效益低,反映它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即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参加农业保险,所以,它应当属于准公共物品,而不属于私人物品②。郭鸿飞( 1996) 从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角度,刘京生( 2000) 从商品性与非商品性角度,冯文丽和林宝清( 2003) 从福利经济学角度,陈璐( 2004)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③,张跃华与顾海英( 2004) 从农业保险对农业的外部性角度,费友海( 2006) 从农业保险的基本特征角度④,分别论证了农业保险的外部性和准公共产品性质。冯登艳( 2008) 在批驳官兵( 2008) 所提出的“农业保险不是公共物品,而是私人物品”的基础上,也认同农业保险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

( 二) 农民的风险态度: 风险规避,风险中性,还是风险偏好

风险态度是一个个人特征,涉及决策者对风险的理解以及他不喜欢风险结果的程度( Pennings 等,2002⑤) 。根据 Dillon&Hardaker( 1993) ,风险态度是一个决策者寻求规避风险或喜欢接受风险( 例如风险偏好者) 的程度。根据合乎情理的资产融合假设,一个农户将特定风险所致的损失或收益与财富的变化相等同起来( Hardaker 等,2004⑥) 。因此,虽然风险态度并不被特定巨灾风险所影响,但它的确影响了应对巨灾的决策。Ca1vin 与 Quiggin( 1999) 研究发现,农民参与联邦农业保险项目的原因中,风险规避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因素,而主要是为了得到政府的补贴⑦。1989 年年美国农业部作了一项全国调查,对没有参加联邦农作物保险的农民对他们之所以不参加保险的原因进行排序( Wright 和 He-witt,1994 ) ,调查发现,前五位原因分别是保障太低、保费太高、更愿意自己承担风险、农场是分散化经营的、拥有其他农作物保险,前五位原因占到总量百分比的 84. 9% 。Serra 和 Goodwin 等( 2003) 在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对于美国农民,随着其初始财富到达一定程度以后的增加,其风险规避减弱,因而购买农业保险的动机降低。这个结论和弗里德曼在绝对风险规避文献中的结论相似,即在财富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对于被保险人来讲,由于其自保能力越来越强,因而更趋向于自保,风险规避程度逐渐减弱。可见农民的风险态度是动态变化的,而这也是农业保险发展中必须加以考虑的。

( 三) 农业保险补贴: 应该,还是不应该

Pauly( 1974) 就提出了保险的政府供给⑧,Arott 与 Stiglitz( 1986) 则设计了一个最优商品税收体系来为那些作为预防损失行为补充( 替代) 的商品进行资助( 课税)⑨。对于农业保险补贴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农业保险市场无法由私人企业来承担是政府介入农业保险市场的基本原因这一观点( Appel 等 1998,1999⑩; Good-win 和 Smith1995瑏瑡) ,而这一观点在国内学者中比较统一,而在国外学者中则存在一定分歧。除了实行补贴性的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国家( 如加拿大、日本) 有较大的发展以外,私营( 或商业的) 农作物保险市场至今尚未形成规模( Goodwin 和 Smith1995; Wright 和 Hewitt1994①) 。从国外来看,Wright 和 Hevitt( 1994) 发现,历史上尝试使用私人来承担农业保险多重险的尝试无一幸存。对于农业一切险和多重险的保险,基本上都由政府来直接或间接经营②。维尔格( Valgren) 阐述了 1917 年和之后的 20 年代初期在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提供农作物保险的火灾保险公司的惨重失败的经历: 这些州连续发生了严重的干旱,造成了大面积的农作物损失,因而这些保险公司遭受了巨额损失,以致于无力向被保险人的农户履行赔偿的义务③。农民对农作物保险的需求相对较低,也是导致农作物保险市场未能发展起来的一个原因。尽管有大量补贴,农作物保险的参与仍然很少。农户和农场主利用多种风险管理工具来分散风险( Harwood 等; 美国国会审计署,1999) ,其中许多风险管理工具都与农作物保险计划相竞争。而从供方来说,私营的农作物保险市场之所以无法形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作物产量损失在农业生产者之间是趋于正相关的( Bardsley; Miranda 和 Glauber; Duncan 和Myers) ,同时由于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的存在,研究人员对私营农作物保险市场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 Ahsan 等; Chambers; Nelson 和 Lehman、Goodwin 和 Smith) 。④但是,Siamwalla 和 Valdes( 1986) 利用消费者盈余的概念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后,得出农业保险不该补贴的结论,他们认为,保险公司通过向农场主出售保单收回成本,农业保险本身并不是公共产品,不该对其补贴,而应对农业保险的研究活动进行补贴。但另一学者 Mishra( 1996) 则不同意 Siamwalla 和 Valdes 的观点,认为在特定地区中,农场主的风险管理费可能与保险费并不一致,如果不能因地制宜制定差别费率,支付不提供保费补贴,农场主投保可能就不划算⑤。

( 四) 农业保险补贴的效果: 好还是差

目前美国私营农作物保险市场已经被联邦政府资助的农作保险和其他农业支持计划所取代。特别是近十年来,一方面,政府补贴的巨灾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可参见下列人士的文章,例如 Froot,Cutler 和 Zeck-hauser; Kleindorfer 和 Kunreuther) ,另一方面,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一直在尝试发展私营( 或商业的) 农作物保险( Hazell,Skees,以及 Miranda; 欧盟; Meuwissen) 。然而,在其他国家除了补贴性的农作物保险计划( 如加拿大、日本) 有较大发展之外,私营( 或商业的) 农作物保险市场尚未形成规模( Goodwin 和 Smith,Wright 和 Hewitt)⑥。Orden 总结了农业保险对于全部作物在 1998 年 ~ 2000 年的影响,产出提高的程度在0. 28% ~ 4. 1%⑦。Just,Calvin,Quiggin( 1999) 研究发现,保费补贴对农户参加农作物保险的激励比较明显。并且,不同险种保费补贴率的差异对农户选择不同保险种具有明显的影响( Makki、Somvaru,2001) 。施红( 2008) 在对美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研究进行回顾梳理时,指出美国农业保险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财政补贴的耗散情况突出( Just&Calvin,1993; 美国农业检查总署,1999; Glaber,2004) 。国内来看,孙香玉、钟甫宁( 2008) 利用开放的二分选择式条件估价法获得新疆、黑龙江和江苏三个地区、四种作物、多个条款的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以此为依据测度农户对现行保险条款的需求曲线,进而测算实现特定参保率所必需的则政补贴及相应的福利变化,指出: 在一定的参保率下,对某些地区农业保险的则政补贴的确可能带来社会福利的净增加; 而多数地区的补贴可能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但净损失小于福利的增加,差额部分即为“潜在福利”。可见,农业保险是用来分散农业风险还是利用所谓的弥补“市场失灵”来提供更多的补贴给农户和保险公司,农业保险补贴的效率和公平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

三、农业保险中的政府定位: 在哪发挥作用

农业保险的福利分析以及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理论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论基础( 张跃华,2006) 。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干预主要在于市场失灵,表现在:

( 1) 市场是不完善的,而且只有在技术与专有技术发展之后才能变得完善起来,这时政府就应该具备对市场供给的预判能力,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风险的可保能力,如提高防洪防台风的标准,做好气象预报预警,做好风险区划以及农业技改投入等。

( 2) 某些风险受限于金融资源的有限性与风险本身的特征( 如地震、战争等) ,而很难予以承保,这时政府根据环境需要,通过动员代际资源汇聚( 如借贷等) 来充当受限市场能力的补充或替代。见下图 1,在完全市场行为的情况下,巨灾保险的市场供给曲线为 S1,与市场需求曲线相交于 E1 点,此时市场价格为 P1,交易量为 Q1,社会总福利为AOE1,而当保险公司能获得政府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时,其承保能力扩大,市场供给曲线逐步右移至 S3,与需求曲线相交于 E3 点,社会总福利为AOE3。

( 3) 保险供给与需求曲线因为道德风险现象不能在第一象限相交时,这时需要政府通过家庭干预或采取当地休戚与共的形式来对它的成员及其行为施加强烈的社会控制①,这也是小额保险建立的一个基础②。Siamwalla 和 Valdes( 1986) 、Mishra( 1996) 、庹国柱和王国军( 2002) 、冯文丽和林保清( 2003) 、费友海( 2005)等认为,农业保险使得粮食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在使用消费者剩余方法衡量农业生产者福利时. 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随着供给曲线右移而增加③。具体来看,当商业化运营时,农业保险的供给曲线为 S0,而需求需求为 D0,即使为正,其交易量也会很小。而一旦对农业保险的供给双方给予一定补贴之后,其供给与需求曲线将会相交于 E 点( 如图 2 所示) 。

( 4) 保险供给与需求曲线因为逆选择现象在其他象限相交,这时保险的法律要求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通过法律允许风险汇聚的最佳范围并降低保费到不可转嫁风险的水平。农业保险存在很强的正外部性,但其经营风险同样也很高,这时就需要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的正外部性向保险公司给予补偿。胡炳志和彭进( 2009) 的分析即以农业保险的供给与需求曲线相交于第二象限为基础④( 如图 3 所示) 。他们认为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双向补贴,使供给曲线从 Q0右移至 Q1,使需求曲线从D0右移至 D1,且使得 ΔAP0B 与 ΔP0Q0ES 的面积相等,则为补贴的最优边界。

( 5) 当然也不能忘记公共干预的能力会扰乱市场功能并阻挠或排挤私人保险供给,这时政府的缺点将导致被认为是互相纠正的政府干预的通货膨胀式的螺旋上升,也即政府干预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时候政府应该要做的就是培育社会的总体合作能力,如果社会的总体合作能力较强,则政府就会选择少进入一些,反之,则选择多进入一些( 张杰,2004) 。①

借鉴张杰( 2004) 的分析思路,如图 4 政府与私人保险公司都是市场的构成要素②,政府因素与私人保险公司的权重大小或力量对比决定着不同的保险市场类型。见下图,IPF 曲线为制度可行性边界,其中 IPF1代表的是私人保险公司占农业保险市场主导的制度可行性边界,IPF2则代表的是政府占农业保险市场主导的制度可行性边界; IU1和 IU2则代表与制度可行性边界对应的制度效用曲线; SCP1和 SCP2则为不同的时社会合作路径,也即私人保险公司与政府的合作意愿的强烈程度,越陡则说明合作意愿越强烈。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而言,在制度发展的初期,尤其是保险市场发展的起步阶段,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还有限,对系统性风险、道德风险与逆选择的防范水平还很低,这时就政府需要更多的参与其中,即社会合作路径为 SCP2。而当农民的风险意识提高,保险公司防灾防损的技术取得极大突破,资本市场对风险损失的分散功能获得大幅提升,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手段与承保能力提高后,政府在农业保险社会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将让位于市场,即 SCP2逐步向 SCP1转移。这也符合目前在政府扶持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从 2007 年开展稳步发展,保费收入跃居全球第二,并取得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中国农业保险中的政府角色: 市场特征下的介入路径

前面对政府介入在农业发展发展中的作用方式和发展路径进行了一个简要的理论描述,而要准确定位政府介入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方式,还需要纳入对国家特殊性的分析。显而易见,不同国家的农业保险市场在制度基础、发育程度和社会传统等方而可能存在巨人差异,而这些差异将最终决定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介入时间、介入方式和介入程度。下面结合中国的农业保险市场特征,进一步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在农业保险中合理定位。

( 一) 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第一大显著特征: 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不足”

国内对农业保险需求的研究主要以郭晓航( 1986) 、庹国柱( 1997) 、丁少群( 1996) 、庹国柱和王国军( 2002) 、张跃华( 2006) 等为代表。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 2005) 对河南 11 个村的农户进行了田野调查,对农业保险需求问题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认为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民收入低下以及自然风险在农户生活中性对其他生活风险并不显著,并进而指出中国商业性农业保险市场是不成熟的。而对农业保险供给的药酒则主要是从系统性风险、道德风险与逆选择严重所导致的赔付率太高来分析①。从上表 1也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在很多年都是在 70% 以上②。而从 2007 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开始,赔付率才开始有所降低,农业保险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诚如上文对政府与私人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中的分析,从国际上来看,各国从农业保险立法、农户保费补贴、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成本补贴、损失评估补贴、公共部门的再保险以及研发培训等各方面予以支持( 见表 2、表 3) 。而这些举措也是可以借鉴的。

( 二) 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第二大显著特征: 市场发育和制度规范的“双重缺失”

林毅夫( 2003) 指出缺乏合适而有效的金融机构是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他提出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来解决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问题。中国保监会于 2004 年初提出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农业保险的五种模式,并先后批准了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与黑龙江阳光相互农业保险公司等三家公司开业。同时保监会分别以保险公司自办、代办、联办以及共办等四种形式在一些省市进行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试点,包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四川眉山等地进行的奶牛政策性保险试点,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在江苏进行的水稻政策性保险试点,湖南生猪保险试点,新疆的保险公司自办棉花保险,浙江的农业保险共同体等。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症结,郭永利( 1999) 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被长期禁锢在商业性保险公司的体制中,而其业务的特殊性无论在财务核算制度或是在具体经营技术方面,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办法都难以适应,急需一定的政府行为予以政策维护、立法保障、资金支持、措施指导。张祖荣( 2006) 也指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法律支持、经济支持、行政支持①。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既要保障农业保险主体在农业保险活动中的合法权利,又要保障农业保险的有效、有序和安全运行,因此它不仅是确认法、激励法,更重要的它还是保障法( 何文强)②。农业保险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在私人保险公司参与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的介入就具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如前所述,应尽快颁布我国的《农业保险法》,以明确政府补贴的范围、资金来源渠道以及对保险公司的各项支持,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真正建立起有利于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制度环境,树立保险公司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良好信任关系,提高农业风险的融资水平与评估预测水平,不断提升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市场的参与度( 如图 5 所示) 。

( 三) 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第三大显著特征: 系统性风险、道德风险与逆选择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