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例6篇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1

网购“南京自由行”旅游产品环比增三成――来自驴妈妈、携程等多家旅游企业的网络大数据显示,过去几个周末,南京游意外爆红。有趣的是,这正是由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的影视旅游热,随着电视剧热播,南京、天目湖等地成为网友“打卡‘到此一游’”的新宠。

热播影视作品掀起旅游“小高潮”并不鲜见,最近几年还出现过“满山琅琊阁”“遍地十里桃林”等一哄而上争抢影视旅游热门概念的现象,但真正让“网红”概念变成长期旅游经典的并不多。专业人士希望,当热播剧带热旅游时,更应反思:如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行业形成良性互动?

《人民的名义》带热“人民的旅游”

一些“火眼金睛”的网民发现,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不少场景与南京“撞脸”。作为该剧取景地的南京,成为旅行社大数据显示的“网红”。

网民一边看剧,一边秒变“旅友”。网上热评的有,“汉东省人民检察院”与东南大学四牌楼大礼堂,“国家某部委”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书记”和“达康书记”骑车逛的“林城开发区”与南京青奥文化体育公园,“陈岩石”所居住的养院与中山植物园等相互“撞脸”;此外,大报恩寺、金奥大厦、新街口等南京地标也频繁“出镜”。

驴妈妈旅游网的大数据显示,4月8日至9日,15日至16日,双休日赴南京自由行订单上涨近三成。

携程旅行网调查显示,南京多个景区的门票限量环比明显提升,自由行预定量环比增长30%以上。随着《人民的名义》热播,南京、天目湖两地开始受到了关注,以南京为例,4月自由行流量同比增长25%。

网友“飞机上的小猫咪”说,看到《人民的名义》中“反贪局办公室”前面的喷泉池,“瞬间想起了学校食堂的料烧鸭炒饭、铁板红烧肉,还有桂花小圆子、头顶飞过的喜鹊……”还有网友目击:南京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大礼堂前游人如织,人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影,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探访《人民的名义》剧中的拍摄地。

“尽管热播剧中的‘网红’取景地多是大学校园、街道、公园等,不需要门票难以监测流量;但目的地南京整体订单涨幅较大,印证南京人气被明显抬升。”驴妈妈旅游网分析称。

影视旅游总是一哄而起?

其实,在《人民的名义》带热南京游前一周,2017年的清明小长假就曾出现全国多地扎堆依靠“十里桃花林”增加影视旅游人气,一哄而上“傍大款”现象。

此前,由于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前往云南普者黑景区、林芝等赏花目的地的“桃林之旅”预订者数量明显增长。浙江象山等该剧大部分场景的取景地,也打出主题旅游和系列活动,争夺“十里桃花”的“粉丝”。

还有一些旅游目的地,对景区内的樱花、海棠、桃花等分不清,一律打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追溯到两年前,当时影视剧《琅琊榜》热播,剧中出现的地名“琅琊阁”“琅琊山”等也跟着受捧,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纷纷展开“争夺”;有报道称,安徽琅琊山景区更将“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显然,各地都想趁着影视剧热播之时,借势宣传,提高地方知名度与关注度,从而吸引到更多游客参观。

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四大名著改编长篇电视连续剧成就了“水浒城”“三国城”“红楼大观园”“西游记宫”等各地景区和影视城。这些在我国居民旅游版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影视旅游目的地,如今却有着天壤之别的“遭遇”。一些设施不再新奇、主题不再创新的主题乐园,渐渐“雨打风吹去”;有的不得不转型。

专家认为,近年出现了“琅琊热”“十里桃花热”等影视“景点”,旅游行业也跟着一哄而上,但往往是潮起潮落变化很快,一些影视“景点”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如何孵化旅游“长尾效应”

热播影视作品“孵”出的“网红”景点,热度一过将如何生存?业内人士分析,想要把影视的短暂拉动效应,变成旅游经典目的地的“长尾效应”,需要更好、更新的产品服务来满足中国居民消费旅游习惯的变化。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上世纪80、90年代的“西游记宫热”、“水浒城热”、微缩景观类主题公园走红,究其原因是和当时国内文化旅游产品相对贫乏、出境旅游还是“奢侈品”的旅游消费背景有关。而现在,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不少曾经新奇的主题公园,变得不再新鲜。

“单有文化IP热点话题还不够,旅游目的地的配套设施、服务也需要不断改善,才能打造出优质的IP景点。”驴妈妈国内度假事业部总经理陈宏进说。

此外,专家还指出,从我国景区动态发展的角度,还需考虑国内居民对文化、旅游产品需求的升级,以及代际的变迁,这也是一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2

分析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影响 来 源自 3 e d u 教育 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仅能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对周边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在这一大环境下,电视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更是迅速,并且由于自身的传播性质,对相关产品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整体发展迅速 2009年我国电视剧销售收入达21亿元,比2008年的16亿元增长了31.25%,可见,电视剧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虽小,但是发展异常迅速。

(二)产业链初步完善

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电视剧产业市场化不断完善,产业链各个阶段的职能也不断清晰,虽然较美、韩等电视剧产业发达的国家仍有差距,但已经相对完备,形成了包括投资、制作、交易、播出和广告经营五大环节在内的电视剧产业,此产业链涉及的群体就包括了电视剧制作、电视剧购买方、电视剧播出方、观众、广告商等。

电视剧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也带动了其延伸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由于受众群体比较广,一般大型的电视剧除了受到观众的喜爱以外,还会带动相关拍摄景点的发展,像《三国演义》、《汉武大帝》、《仙剑奇侠传》、《神探狄仁杰》等电视剧的拍摄地——无锡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等,都在剧集的热播后迎来游客高峰,这些基地集影视摄制与观光旅游为一身,让游客既可深度体验影视拍摄,又能享受度假休闲乐趣。此外,电视剧的发展还影响了建筑装饰、服装首饰、音像书籍等一系列其他下沿产业的发展,它们的发展和壮大也是我国电视剧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的有力证明。

(三)供求关系不均衡 另外,从电视出现开始,电视人口覆盖率就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后还保持0.35%-0.55%的增长率,到2009年,电视人口覆盖率增长到97.23%;而电视台个数近几年一直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2002年,电视台个数为368个,到2009年下降为277个,这说明市场对电视剧需求在逐渐减少,同时对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1]。

二、电视剧产业的经济影响

一般来说,电视剧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分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方式是电视剧产业通过自己的发展直接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间接的方式是电视剧产业通过自身的宣传带动效应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一)直接影响

随着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增加,电视剧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电视剧在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对经济的直接贡献也会越来越多。首先,电视剧产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在GDP方面。当前电视剧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超过经济的发展速度,在GDP中比重越来越来大,在经济发展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其次,电视剧产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在促进就业方面,作为第三产业,电视剧产业对人力的需求比较大,这其中包括了各类专业的演艺人员、电视剧制作人员、电视剧拍摄人员以及电视台工作人员,因此创造了一系列的就业机会;再次,电视剧产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还表现在对资源的需求方面,电视剧产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资源的消耗非常小,其发展主要是依靠创意和技术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间接影响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剧产业对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其他产业的促进方面,这些产业既包括旅游、服装以及其他电视剧具有宣传效应的产业,还包括书籍出版、游戏等外延产业。

1、旅游业

任何电视剧的拍摄都必须要有一个场景,这些场景不管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现代和还是古旧的,都会因为电视剧的传播而得到宣传。不难想象,一旦某部电视剧热播,观众受到剧集影响想去剧情所在的场景中亲身体验,就会带来相关景点的旅游热潮。另外,电视剧的拍摄,还会带来旅游景点的开发,很多人工搭建的电视剧拍摄场景,后来都成为了旅游景点,而很多没有开发的风景,也会因为电视剧的宣传成为旅游热点。

从我国旅游业近几年发展来看,国内旅游人数 [字体:大 中 小] 近些年电影的迅速发展对宣传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电视业则主要集中在对国内观众的宣传上,在国际上宣传效应尚不够明显,但是随着电视剧出口的增加,其宣传效应也势必增强。

2、服饰业

电视剧对服装饰物的宣传主要体现在剧中人物角色的日常穿着打扮上,剧中角色的一身行头往往影响到观众的审美情趣、服装样式、饰物品牌等选择,从而影响观众消费倾向。像近年来韩版服装的流行,就是借了韩剧的东风而大行其道。

电视剧除了影响观众对服装饰物的消费倾向,还能促进服装饰物的总体消费,这主要是因为电视剧中的着装风格变化很快,不仅不同部的电视剧风格不同,就连同一部电视剧也有很多种风格,这些风格的变化引起观众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而形成观众需求的多样性,进而促进服饰行业的总体需求。

3、书籍、游戏、音像产业

由小说、游戏改编的电视剧,往往会产生相对的反作用力,将小说原着和游戏宣传开来,尤其是当电视剧的艺术效果吸引到大量观众时,这种宣传作用更加明显。很多小说和游戏,在被改编成电视剧之前消费群体并不是很广,但是在电视剧热播后,小说和游戏也受到热捧,如最近的热播剧集《步步惊心》,就使得网上同名小说点击率迅速提升。另外还有一些原来就很受欢迎的书籍和游戏,在电视剧热播后,消费群体会进一步迅速增加,如近几年的《仙剑奇侠传》系列,就使同名系列游戏在原来火热的基础上进一步升温。

此外,电视剧还会带来相应的主题曲等音像产品的热销,同时对电视剧中所用到的其他产品也具有相当的宣传作用[2]。

三、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1、电视剧的流行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在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中,要更注重吸引观众的成分,同时与我国的特有文化成果相结合,要与物质文化相结合,与风土人情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与观众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2、在国内电视播放平台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注重“走出去”,在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中,注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相结合,不仅达到吸引国内观众的目的,同时,为我国电视剧走上国际市场开辟出了道路。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3

关键词:三网融合;有线电视;发展战略

三网融合也即电视网、通信网、互联网的融合,总的来说三网融合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植和支持,三网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另外两个产业的变化,因此三网融合在为社会有线电视的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极大的市场风险,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三网融合技术推动了中国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是针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的分析和研究。

1三网融合与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1.1三网融合的内容和实质

三网融合的概念最初是美国学者提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一概念不断扩展和延伸,范围和含义也随着行业的不同而各异,但是三网融合在我们国家有线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含义,也即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出现的网络电视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综合说来三网融合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升三网的市场利润,更好地为社会有线电视的发展提供帮助,而是为了提升我们国家网络有线电视的发展程度,使之能够在世界有线电视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三网融合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三网融合也能够更好地为我们国家有线电视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技术指导。

1.2三网融合对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

总的来说三网融合在给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发展带来帮助的同时也为我们国家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和冲击,其中三网融合对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积极的影响主要在于,提升了有线电视的传输能力,能够更加高效地为大众提供高品质的电视服务质量,另一个方面就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有线电视的网路功能更加强大,彻底改变了传统有线电视的局限性,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国家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但是三网融合背景下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和冲击,一方面就是我们传统有线电视行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将会伴随着优胜劣汰而降低,另外一方面就是三网融合的有线电视行业发展技术还不成熟,仍然面临着非常重大的考验。总的来说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三网联合在为有线电视行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和影响。

2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三网联合总的来说是为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和机遇,但是结合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的措施和方法,只有这样有线电视行业才会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找到发展、壮大的机会,以下主要针对三网融合背景下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展开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2.1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比较分散,且较为弱小

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自从在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整个行业高度分散、高度弱小,而且这种优势一直很明显,即使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而且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提出了“双向准入”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得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将会直接面临来自电信行业的竞争,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中有线电视行业的弱小和分散的弱点就会更加明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的措施和方法,首先有线电视行业必须要克服自身的弱势,改善有线电视行业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或者是努力提升自己产品质量,提升自身产品在社会竞争中的竞争力,对于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发展来说只有克服了这一缺点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2.2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行业营利模式比较单一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来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发展面临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盈利模式单一。在三网融合的背景和前提下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开展主要提供的服务有:网络电视、数据连接,信息服务、视频通信和物联网等,但是在实际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可以看出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行业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营利均来自于基础的电视网络服务,这样单一的盈利模式也是影响和制约我们国家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关键,面对这个问题唯一的、同时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加快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的转型,只有这样能够被大众认可的服务才会更多,有线电视行业发展营利模式单一的现状也能够得到更多的改善和提升,同时也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发展才会迎来新的、更多的发展机会。

3小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实际的发展和研究过程中有线电视行业必须要转变自己的发展类型和发展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技术支持,相信在我们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支持下,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将是非常光明的,有线电视行业能够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也将是最高质量的。

参考文献:

[1]赵子忠.三网融合的关键视角――用宽带战略解读三网融合[J].现代传播,2010,(6):6-9.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4

[关键词]景区微营销;微营销模型;影响因素;天山天池景区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1-0081-05

[作者简介]任睿智(1989-),男,汉族,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

一、引言

21世纪,随着多媒体和移动网络的发展,人类迈入了Web30时代,而网络营销也进入了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微营销(Micro-marketing)时代。旅游业注重体验的特点非常适合开展微营销,但国内对微营销的研究多数局限于微营销理论和案例的具体讨论,并未能深入解析,而且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微营销功效的景区微营销案例也不多见。对于微营销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数抛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只对于单一的微营销主体进行简单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具体景区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构建旅游景区微营销的影响因素体系。

本文研究对象是新疆天山天池景区。该景区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海拔1910米。距新疆最大的旅游集散地――乌鲁木齐市110公里,是新疆旅游业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自2013年成功申请世界遗产,该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新疆旅游的“名片”。

二、景区微营销的影响因素

微营销是高科技开辟出的新营销战场,许多商家已经逐渐注意并重视其重要性,并展开激烈争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产品,旅游景区更加重视开展微营销活动。在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旅游营销特点,构建旅游景区微营销系统(见图1)。在四方面保障体系下建立微营销系统,能够被游客感知和应用的称为线上服务层,而无法被普通游客直观感受到的称为线下支持层。线下支持层通过移动互联网对线上服务层进行技术和数据库的支撑,同时产生数据和信息的交互;而线上服务层通过各微营销工具的具体营销形式与消费者产生“面对面”互动和交流,直接影响消费者售前、售中和售后的选择,并期望在此过程中建立友好、长久的关系。

景区微营销影响因素是微营销在景区具体应用具体分析的结果,既应考虑到微平台的内因也应考虑到景区营销过程中的外因和特殊性,既是对微平台特点的把握又是对微营销几个主要能力的把握。可以从售前、售中和售后多角度地度量营销过程中的多方面影响。本文认为影响景区微营销最终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分别是微平台营销要素、微平台构建要素和景区要素(见图2)。

(一)微平台营销要素

微平台营销要素主要有:1互动力。微营销是关系营销也是情感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中生硬的广告,微营销更注重受众的感受和互动。只有互动才能使微营销更牢固。2用户粘性。微营销以温和的方式将受众转化为品牌的追随者。一群不登陆、不关注的“僵尸粉”是无法给企业带来微营销效果的。所以活跃的粉丝数量、转发、评论都能给微营销带来正面影响。3推荐度。微营销是“湿”的,营销结果更是湿的――产生湿品牌和湿销售,用户乐于口口相传。4公信力。微平台说到底是社交平台,本身的信服度并不是很高,只有亲密的朋友或者是公信力较强的名人、高管才能给普通受众带来信任感,才可能转化成购买。5信息质量。作为社交平台,信息发送者的信息质量如新颖、便读、价值、频度等也很重要,否则对营销效果适得其反。图1微营销系统示意图2微平台构建要素

微平台是一个系统的应用,以智慧技术为依托。构建微平台是开展微营销的基础。因此,景区微营销应以构建一个合理、完整的微营销平台为起点。

微平台构建要素主要包括:1数据库。微平台是微营销的基础,数据库就是微平台的基础,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包括多媒体、粉丝、GIS、景区资源等数据库,景区微营销才能实现功能运转。2智慧技术。智慧技术是微营销开展的工具,通过微平台中的智慧技术才能发挥数据库的强大信息功能。3用户。能否吸引用户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充分利用微平台也是微营销的关键所在。如果大家不用,一切无从谈起。4保障体系。作为一个社交平台,保障体系不可或缺,包括环境保障、信息安全、危机处理和公关。

3景区要素

景区要素主要有:1微营销重视程度。微营销是时代的产物,作为营销主体,景区对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营销效果。2景区影响力。景区微营销中,景区本身就是吸引物,景区的影响力对营销效果产生重大影响。3景区产品创新。旅游景区有其客观的生命周期和开发过程,如何利用重大事件、展览等契机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也对微营销产生影响。

三、景区微营销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一)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1样本的选取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有微博或微信使用经验的新疆天山景区游客、微营销从业人员或专业开发者、营销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发放问卷:(1)景区实地对游客发放;(2)通过社交平台邀请微营销从业人员、微博达人、驴友填写电子问卷;(3)徒步旅行过程中邀请微博、微信的使用者填写纸质问卷。

根据统计学简单随机抽样公式,n=Z2δ2/d2(n=样本量,Z=置信区间统计量,δ=标准差,d=抽样误差范围)。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影响因素,笔者选取95%的置信区间和5%的样本量抽样误差,δ则按照惯例选择05,得到样本量n为196。即在95%的置信区间和5%的样本抽样误差的情况下,至少需要196个可靠样本。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06份。

2变量的设计与选取

在变量的设计上,根据景区微营销三大要素,对各要素分别设计指标(见表1)并对评价层的各指标设计问题。

(二)实证检验

1信度效度检验

首先对三大要素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信度检验采取学术界认同的Cronbach’s Alpha指标,结果见表2。整理问卷后的三大要素的Cronbach’s Alpha值均大于07,可以判定问卷整体上可信度较高。

2景区微营销因素因子分析

对景区微营销影响因素的三大要素分别作因子分析,在解释的总方差表中,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作为主因子,三部分分别归纳出5个、5个和3个主因子,见表4。

(1)A4~A7这四项在微平台营销因素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05,表明第一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用户粘性的指标对微平台营销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用户粘性”。

(2)A12~A15这四项在微平台营销因素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或非常接近06,表明第二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信息质量对微平台营销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信息质量”。

(3)A1~A3这三项在微平台营销因素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06,表明第三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微平台互动力对微平台营销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互动力”。

(4)A8~A9这两项在微平台营销因素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075,表明第四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推荐度对微平台营销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推荐度”。

(5)A10~A11这两项在微平台营销因素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05,表明第五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公众人物的公信力对微平台营销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公信力”。

(1)B1~B4这四项数据库建设在微平台构建中重要性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06,表明第一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数据库建设的指标对微平台构建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数据库完整程度”。

(2)B5~B8这四项在微平台构建因素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05,表明第二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智慧技术的运用对微平台构建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智慧技术的运用程度”。

(3)B9~B11这三项在微平台构建因素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05,表明第三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用户旅游过程中使用微博、微信等的频度对微平台构建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用户使用频度”。

(4)B12~B13这两项在微平台构建因素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或非常接近08,表明第四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信息安全对微平台构建的影响。在前文量表开发中并未出现,以此将第四主成分命名为“信息安全”。

(5)B14~B15这两项在微平台构建因素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05,表明第五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应急能力对微平台构建的影响。在前文量表开发中并未出现,以此将第五主成分命名为“应急能力”。

(1)C4~C6这三项在景区因素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或非常接近08表明第一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景区影响力指标在景区因素中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景区影响力”。

(2)C7~C8这二项景区微营销基础在景区因素中重要性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08表明第二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旅游产品多元化拓展和创新在景区因素中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景区产品创新”。

(3)C1~C3这三项景区微营销基础在景区因素中重要性旋转成分矩阵中的载荷都大于06表明第三主成分描述的是关于微营销重视程度的指标在景区因素中的影响。结果与量表开发相符,为“微营销重视程度”。

(三)结果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对景区微营销的三大要素:微平台营销要素、微平台构建要素和景区要素分别作了5层、5层、3层的划分,与之前的理论研究基本吻合,只是在微平台构建要素中将保障体系健全程度拆分成信息安全和应急能力两部分。因此在实证研究后,对之前开发的景区微营销影响因素量表稍作调整,见表8:

2在构建微平台过程中,消费者认为信息安全和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与景区利用微平台分属不同维度,景区微营销工作者不可将其混为一谈,对两方面都应重视。

3数据库和智慧技术是微平台建设的基础,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信息库和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来构建景区的数据系统。用户是微营销的灵魂,只有活跃的用户才能创造微营销的价值。景区应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提供方便吸引消费者使用微平台抽奖、调查、二维码扫描、美图、解说。

4发挥游客能动性,使游客的手“动”起来。应遵循用户的心理特征在微平台的营销中保持互动性和粘性,同时保持信息质量及公信力,使游客从信息的受众变成信息的二次转发者,推荐给亲朋好友。

[参考文献]

[1] 张凌云,黎j等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 66-73

[2] 许胜德旅游企业微博营销对消费者态度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2

[3] 王睿企业微博营销影响因素与短期效果测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4] 余眺微博营销对用户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3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5

关键词:水库工程;风景区;影响;对策

1 项目与风景区的相互关系

1.1 项目基本情况

塘坎上水焓俏桶蚕亟入国家“三位一体”规划的中型水库,坝址位于瓮安河双狮河段,坝址控制集水面积787km2,总库容6705万m3;工程任务为工业供水及灌溉供水,设计年供水量11397万m3/a。

1.2 风景区基本情况

瓮安江界河风景名胜区于2009 年获批为第七批部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138.5km2,划分为江界河景区、猴场会议会址景区、穿洞河景区等三个景区和15个独立景点。

1.3 项目与涉及景区关系

塘坎上水库工程涉及风景区的穿洞河景区。塘坎上水库工程坝址、供水管线、输水管线、泵站、天然建筑物材料、施工作业区均位于风景区,距穿洞河景区西侧边缘问道距离8.lkm 。仅当水库正常蓄水达848.0m高程时,库区回水至穿洞河上游席子河电站处,涉及穿洞河景区回水面积8.4 万m2,回水长度约1.4km ,占景区干流长度5.2km 的26.9% 。

1.4 项目与涉及景点关系

塘坎上水库工程其库区涉及穿洞河景区的西部,主要涉及景区的一级保护区( 即核心景区)范围,不涉及景点。

2 项目建设对风景区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2.1 项目建设对风景点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2.1.1 施工期影响分析

坝址、供水管线、输水管线、泵站、天然建筑物材料、施工作业区均位于风景区,距穿洞河景区西侧边缘问道距离8.lkm 。故项目施工期对景点无影响。

2.1.2 运行期影响分析

大坝坝址、供水管线、输水管线、泵站等建设后,成为永久构筑物,对景点资源无影响。

塘坎上水库工程建成后,穿洞河景区西侧边缘水位上升2m,回水延伸至席子河电站处为末端。水库建成后的常水位是848.0m,与封神洞景点相对高差165.7m,且河谷两岸山势陡立,不在景观视线范围内,另外回水末端距席子河峡谷和穿洞洞两个景点甚远,故库区对景点资源也无影响。

2.2 项目建设对景观视线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2.2.1 施工期影响分析

塘坎上水库工程坝址、供水管线、输水管线、泵站、天然建筑物材料、施工作业区均位于风景区,距穿洞河景区西侧边缘问道距离8.lkm 。且有自然山体阻隔,对景观视线均无影响。

2.2.2 运行期影响分析

运行期景观视线的影响主要是库区,坝高96m,河段水位上升,水面变宽,库区形成宽阔的湖泊景观,库区尾水涉及风景名胜区范围,进入景区范围水位上升2m,回水1.4km,对穿洞河下游幽深的峡谷景观影响较小,几乎无影响。

2.3 项目建设对游览线路的影晌及对策

2.3.1 施工期影响分析

项目位于瓮安河中段,基本处于穿洞河景区与江界河景区之间,风景区各景区之间联络线主要依托S205,施工运输道路主要依托X934,局部新建运输道路,均不在景区范围内,故施工期工程运输车辆运输材料和工程设备等过程基本不对游览线路产生影响。

2.3.2 运行期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道路恢复正常,对景区游览线路无影响。

2.4 项目建设对居民社会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2.4.1 施工期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共涉及生产安置人口738人,搬迁安置人口299人,主要为大坝及库区淹没区范围内的人口安置。穿洞洞景区库区淹没范围内无居民,故对居民社会系统无影响。

2.4.2 运行期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淹没区的居民搬迁至集中安置点安置,对其通行无影响,故对居民社会系统无影响。

2.5 项目建设对风景区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2.5.1 施工期影响分析

(1)、水环境

影响分析:瓮安河现状水质为V 类水,施工期间,砂石混凝土系统排放的砂石料冲洗废水,基坑经常性排水(汇入大部分混凝土养护废水)以及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对下游水体造成一定污染。

对策措施:施工期对上游水体不产生影响,但其施工过程中河道所产生的泥沙、施工废水、砂石料冲洗水等主要污染物还是会对下游水体产生影响。同时施工工期应尽量错开汛期进行。

(2)、大气环境

影响分析: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运输道路扬尘、施工现场扬尘和粉尘以及运输车辆和施工机器所产生的燃油废气。工程沿线集中居民点距施工点相对较远,施工扬尘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对策措施: 工程土石方的开挖爆破应优先选择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缓冲爆破、深孔微差挤压爆破等粉尘产生量少的爆破技术。

(3)、声环境

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有以下几类:(a)固定、连续的钻孔和施工机械设备噪声(b)短时、定点的爆破噪声(c)流动的交通噪声。施工期噪声的影响面相对较窄,具有暂时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对景区的影响较小。

对策措施: 禁止使用高音嗽叭,加强道路运用期的养护和车辆的维护保养,降低噪声源;严格控制爆破时间,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注意爆破投掷方向,尽量减少单孔炸药量。

(4)、固体废物

影响分析:主要包括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弃渣和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对风景区无影响。

对策措施: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议施工期项目依然执行严格的固体废物处理。

(5)、动植物

工程位于风景区,对风景区内的植物尚无影响。动物方面主要干扰到鱼类的活动场所,使得被迫游离该区域,工程完工后可迁回,不会对种群数量产生较大影响。

2.5.2 运行期影响分析

(1)、水体水质

影响分析:水库蓄水完成后,水体体积大幅度增加,河流流速减慢,水体容量增大,悬浮物沉降作用增强,水体悬浮物浓度降低,将使河道污染物稀释作用减弱,使入库的污染物滞留于库内,在不增加污染物排放的前提下,水库水质基本维持现状。

对策措施:本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 应加强水库的运行管理和水质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实时掌握水质的变化动态,确保水源水质达到供水需求。

(2)、陆生生物

水库蓄水后,淹没区的陆生生物生境遭到破坏,陆生植物将完全失去生存的环境,陆生动物被迫向高处转移,无法转移的,将随着蓄水的完成而丧失生命。但是,由于淹没的面积不大,淹没区为陡崖或较陡的荒地或灌木林地,无珍惜濒危物种,水库运行对陆生生物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随着水库的蓄水运行和调节,在消落区的陆生生物,将会季节性地得到一定的恢复。

(3)、水生生物及鱼类

水库蓄水后,水体体积大幅度增加,水体容量增大,将使原河道水生生态系统变为湖泊型生态系统,从而改变原有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生长环境,使水生生物种类及数量发生改变,激流型鱼类减少,静水或缓流型鱼类将会有所增加。

(4)、植物

影响分析:流域内自然植被有石灰岩常绿标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及马尾松林,森林覆盖率达41.52%。水库建成后,正常蓄水后会形成1.4km 的尾水回水区域,区域内的植物将被淹没,对植被有一定影响。林地、灌草丛等将消失,植物生物量由于植株死亡而减少,生境发生改变。但由于回水区域内不存在珍惜植物,对植物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对策措施:尽快恢复工程区周边植被;施工临时设施利用完毕后进行必要的迹地恢复。对受回水淹没影响地段采取在库区及周围进行植树造林的保护措施,根据不同的土壤性质,选择不同的树种和草种,营造景观林、护岸林、水土保持林等。

影视产业前景分析范文6

[摘要]: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本文从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在对我国影视基地做了全景式的考察和分析之后,为影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最近国内大兴建设影视基地之风,仅2009年11月份就有唐山、大鹏所城、锦河、潍坊、兴国、湘西里耶等多个地区宣布将建设大型影视基地。自1987年起,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数量已达上百个。一些影视基地不仅为各类影视作品的拍摄创造条件,而且通过影视作品的辐射力量,大大推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在众多影视基地中真正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影视基地的现状做一个全景式的考察,冷静对待近两年来这股大建影视基地的热潮。

一、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概况

影视基地是影视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每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都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拍摄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设施场所往往都是公共场所,不可能专门为某一个剧组服务,因此需要斥资修建不同拍摄场景。早年人们并没有影视基地的概念,往往戏拍完了就把场景拆除。后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些场景其实并非“一次性”的,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运作将其转变为“耐用消费品”,提供给今后的影视剧组。这样就形成了影视基地,即由拍摄影视作品时所搭建的一些场景所组成的一个专门的场地。

我国影视基地最早起源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等地已见雏形。随着影视市场的繁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1987年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建立为起点,国内兴起建设影视基地的高潮。1987年中央电视台规划建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这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当时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的开放引发了旅游高潮,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游客最多、效益最好的影视基地和旅游景点。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规划建设影视基地,如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等。

到上世纪末,这轮建设之风逐渐平息下来,原因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建设属于盲目跟风型,没有严谨的规划和完整的运营模式,很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基本上处于闲置荒芜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调整文化政策和影视市场的成熟,影视基地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逐步放宽外资进入影视业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影视领域对民资、外资的部分放开刺激了资本的投资热情,各种资本背景的影视基地纷纷成立。在这轮新的投资风暴中,全国规划建设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影视基地。有学者指出,这一轮影视基地建设的高潮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资本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影视基地的服务对象由捆绑转向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拓展;影视基地的功能由初期的提供一个拍摄的场景拓展为提供一个影视制作平台。[1]但无论如何,我国影视基地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批影视基地开始了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其完整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善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措施,既降低了影视拍摄的制作成本,推动着中国影视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2]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影视基地的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数量众多,并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影视基地。全国有上百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30多个,如横店影视城号称“东方好莱坞”,总投资30亿元,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象山影视城占地1091亩,总投资1.2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二是影视基地以搭建仿古建筑为主。古装剧影视片是我国影视作品中主力军,剧组对仿古建筑需求较大,这使众多影视基地都走人造仿古建筑的道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评选的“2006中国十大影视基地(影视城)”中,就有横店影视基、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北普陀影视城、象山影视城、涿州影视城等多家以古装戏为主的影视基地。 三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影视城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只有少数知名影视城处于温饱和盈利状态。

二、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模式分析

影视基地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日本的京都电影文化村都是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影视基地。与国外影视基地以影视后期制作或影视文化为主少有实景基地不同,我国影视基地具有一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影视主题设计上以影视文化为特色,具有鲜明的主题和衍生的特殊文化内涵;二是项目设计上以模拟和再现为特色,拥有影视文化的实际载体;三是兼具影视外景基地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影视与旅游双业协同共生。[3]中国影视基地的特点决定了其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特殊性。

(一)形成模式

在影视基地的两次建设高潮中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影视基地,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国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照影视基地的主题分,我国影视基地主要可分为三类,即自然景观类、民俗文化类和历史题材类。

1.自然景观类

这类影视基地主要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风光打造而成,一般集中在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西塘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和象山影视基地等。

在2007年6月18日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具特色影视基地的评选活动中,古镇西塘被评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镇2003年时与中国电影家协会成立“中国西塘影视摄制基地”,在这里相继拍摄了《画魂》、《天一生水》、《别爱我》、《五星饭店》等影视作品,西塘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形成一个“天然摄影棚”,深受国内外电影公司的推崇。云南的束河古镇影视基地是云南十大影视基地之一,景区地处玉龙雪山脚下,海拔2440米,年平均气温12.6度,气候温润,四季如春。古镇坐西朝东、背风向阳,北瞰玉龙、南眺文笔、东临象山,被称为“丹凤含书”之地,享有“雪山下的世外桃源”、“神秘的纳西原生古村落”、“千年清泉之乡”等美誉。历经岁月沧桑,古貌依然,村落与原野浑然一体,生态优美,形成“古道、泉水、人家”的独特景观。这里曾先后拍摄过《摩梭女儿国》、《一米阳光》、《茶马古道》、《千里走单骑》、《铁色高原》、《天使的翅膀》等多部影视剧。

2.民俗文化类

民俗文化类影视基地以当地的风俗文化为主,突出展现民族文化。这类影视基地的典型代表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镇北堡,上世纪90年代初由作家张贤亮创办。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吸引着众多影视剧组和游客,成为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西部影城被逐步打造成为一个充满着浓厚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古代西北小镇,通过再现先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娱乐方式吸引展现当地的风俗文化;对荒凉的地貌和残留的古堡中的文化包装和艺术内涵,提升了荒凉和废墟的文化价值。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内明城堡的街道两侧有各式中国传统手工艺:捏面人、做木雕、剪纸、现场画像、书写春联、椴木烙画等。许多在全国各地“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扎下了根。从2007开始,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影城的明城内都会变成真正的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集市,艺人们为游客免费表演。[4]

3.历史题材类

历史题材类影视基地以经典著作为蓝本,再现历史建筑、古代风貌等。目前我国大部分影视基地都属于此类,比较著名的有央视四大影视基地(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南海影视城、威海影视城、涿州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基地等。

横店影视基地现在已经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横店老街”、“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居民博览城”等13个景区,这些景区大多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成,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汇聚了南北地域不同的建筑风格,远至秦汉、唐宋,近至明清、民国,两千年不同历史阶段的影视题材均可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场景;上至皇宫、官府,下至民居、老街,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题材均可在这里入镜;从历代的重大历史变革,到百姓的起居冷暖均可在此展现,宫廷、市井、言情、武侠、枪战等多种不同内容和风格的影视作品均可在此拍摄。

按照影视基地形成的因果关系可分为以戏带建类和以剧带景两类:

1.以剧带建类

此类影视基地一般是现有剧本再有拍摄场景,按照剧本要求建造特定的拍摄场景。随着影视剧的走红,拍摄场景成为旅游热点,从而形成影视基地。但是一部剧的播出时间和流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以戏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不断开发出新的景点吸引其他剧组和众多游客。央视打造的四大影视基地基本都属于此类。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1991年10月,央视决定拍摄《唐明皇》,随即在大孚山麓苍翠清幽的群峰环抱中修建唐城,包括唐宫、唐街、御花园、华清池、骊山图阁等。之后有《杨贵妃》、《武则天》等名噪一时的影视剧在此取景。受影视剧热播的影响,当时游客最多时1天达5万人。1992年,为拍摄《三国演义》,三国城开始建设,主要景点有桃园、甘露寺、七星台、点将台、古战船、曹营水寨等。1995年水浒城启动建设,主要景点有京城区、梁山、州县区、水泊区、清明上河街、紫石街等。

但是,以景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主要服务于参与投资的影视集团的拍摄行为,这种运作方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影视基地只是某个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的片场,并没有真正进入市场运作。[5]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的涌起,此类影视基地逐渐减少。

2.以景带剧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景带剧类的影视基地越来越受到剧组的欢迎。近年来,国内建设的影视基地大多属于以景带剧类,有利于拓宽产业空间,提高影视基地的效能。以景带剧类影视基地的“景”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工建筑。前者如自然景色: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象山影视城等,后者如中山影视基地、北普陀影视城、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坐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它是“中国毛竹产业化示范基地”、“毛竹科技现代园区”,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以万顷竹海为背景,以亘古奇石为点缀,有山的雄伟,有水的灵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环境使得安吉深得剧组的青睐,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使安吉声名远播,周润发和章子怡在安吉竹海里打斗那场戏十分精彩。李安在获奥斯卡奖之后说过:“是安吉的秀丽山水让《卧虎藏龙》走上奥斯卡领奖台”。[6]

以景带剧类基地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影视基地发展的需要,较多考虑贴近时代背景、贴近地域特色,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年代环境,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以使各种剧组能够各取所需。

按照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将我国影视基地分为三大类:公有资本投资型、民营资本投资型和中外合资型。在影视基地出现的早期,投资主体是单一、固定的,而随着新世纪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国家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影视业,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1.公有资本投资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影视基地大多是公有资本投资型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这些影视基地依靠行政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建造而成。央视的四大影视基地都是由央视出资建设,上海车墩影视乐园、青岛影视基地、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也是由影视集团和当地政府投资共建。在计划经济时期,公有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发展情况较好,因为会有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源源不断送来影视拍摄剧组,不必考虑市场化运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类影视基地与电视台或影视集团的紧密关系逐渐被打破,它们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2007年1月,焦作市政府将焦作市黄河文化影视城产权转让,在其资产评估中净资产7494万元,负债3146万元,可见其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此类影视基地目前都在试图突破原有模式,寻求市场化运作方式。

2.民营资本投资型

早在上世纪就已出现民营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但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此类影视基地没有固定的电视台和剧组入驻,经营十分困难。上世纪90年代浙江横店集团投资兴建横店影视城,是当时惟一一家背景单纯的民资影视基地。1996年,为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横店集团全资建起了东阳市境内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香港街”。但直到1999年横店影视基地的经营并不顺利,每年接待电影剧组只有一部,接待拍摄的电视的电视剧集在百余集到三百集之间,游客规模只有二三十万人次的水平。[7]依靠横店集团的强大财力,横店影视基地才得以生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横店影视基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2000年实行“免场租政策”以来,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好最具活力的影视基地。

2004年以来,随着影视业资本市场开放后,越来越多民营资本进入影视基地。2008年香港导演唐季礼代表中国国际传媒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在云南大理建设一个占地4000亩的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东方好莱坞”。导演陈凯歌将与云南世博集团投资120亿元,联合打造的“东方影城”。

3.中外合资型

资本来源的开放意味着外国资本也可以进入中国影视业,资本来源的多元化为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由于国内影视业对境外资本投资有着严格的控制,中外合资型的影视基地并不多见。中山影视基地是一个具有中外合资背景的基地,它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是国内唯一围绕某个伟人生平反映伟人历程的影视基地。

(二)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

纵观国内数百家影视基地,虽然大多数运营状况堪忧,但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也不少,对影视基地盈利模式尤其是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影视基地未来的发展。目前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以收取场租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以影视业带动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影视主题公园等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1.收取场租费

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基地生存是中国早期影视基地盈利的主要模式,直到本世纪,场租费仍是一些影视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上影集团旗下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在建立之初,按照错位经营、差别化竞争的发展理念,希望达到影视拍摄和旅游双赢。但几年运营下来,除了前两年旅游业务还不错外,之后一直是拍摄收入多于旅游。目前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场景、摄影棚的租金收入每天约有2000元至1.5万元不等。但随着影视基地数量的增加和同质化现象的加重,单纯依靠场租费盈利几乎成为不可能。

2.影视业带动旅游业

以影视基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国影视基地较为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通过低廉的成本和大手笔场地建设吸引剧组,打造知名影视制作,进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追星族、群众演员等,带动旅游业发展。以横店影视城为例,旅游业是基地最主要的盈利来源,约占整个基地收入的80%左右。

按照旅游方式的不同,这种盈利模式还可以分为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和混合型三类。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主要是指让游客参观拍摄场地,感受基地的影视文化,这是影视基地发展旅游业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典型代表如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基地、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等。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可以让观众亲身体验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北京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一家集影视创意、拍摄、后期制作、影视体验等于一体的专业功能聚合型部级影视基地,怀柔影视基地二期项目完工后,将向游客全方位展现电影的魅力,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还可以亲身参与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

3.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影视基地处于影视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将影视基地本身打造成复合式产业链,把各种影视产业要素的聚集到影视基地,将原来的拍摄基地打造为拍摄、制作一系列产业链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全新探索。很多影视基地已经悄然开始谋求转型和升级。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表示,与国际影视公司签约成立战略联盟,就是为了完成“集聚影视要素,实现从拍摄场景到制作发行的完整产业链”的打造。“与4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机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横店的影视拍摄能力,加快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际步伐。”

发展影视主题公园是近年来影视基地转型的一个方向,所谓影视主题公园是指不以影视拍摄功能为主,而是成为以影视拍摄内容的场景、场地、道具、服饰、片段等为资源,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公园。影视基地市场主要面向影视拍摄剧组,随着基地旅游化发展之后,市场逐渐转向游客。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题公园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国内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及亚洲文化圈内的海外旅游者。好莱坞环球影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围绕电影拍摄场景建立的主题娱乐公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电影拍摄的神奇世界。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好莱坞环球影城已经成为游客游览好莱坞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影视基地在做这方面的探索。长影世纪城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影视主题公园,它借鉴了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模式,以高科技含量、高新颖程度、高制作水平和高民族特质,充分展示了中国特有文化的魅力,开辟了电影工业旅游的新途径。自2005年5月正式开园以来,已接待海内外游人100多万,在中国旅游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 年长影世纪城被评为国家 4A 旅游景区,2006 年入选中国十大影视城。

三、影视基地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只有少数影视基地在体制转型、产业变革的巨浪中走了出来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大部分影视都基地面临着发展困境。据2005年金鸡百花节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我国各类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共2500多处,其中70%亏损,20%持平,10%盈利。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盈利模式单一,效益低下。靠收取场租费和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影视基地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而这两种盈利模式实际暗含着巨大风险。影视基地在整个影视业的产业链条中处于下游,扮演更多的是生产要素而非获利工具的角色。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一个剧组,成本的70%支付劳务,其中演员占总成本的50%,设备、道具等总共才占30%,影视基地作配套服务的大部分在30%花费内,一般只能赚总成本的10%左右。”[8]一个影视基地占地几千亩,但盈利只有一个剧组成本的10%,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影视基地,影视旅游也并非“摇钱树”。没有常建常新的旅游景点和强大的影视作品的支撑,游客未必肯买账。

缺乏对盈利模式的深度开发使得那种仅仅依靠影视剧的拍摄来吸引游客的简单粗放的盈利模式,已经基本失去了生存空间。这种盈利模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影响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近年来各地企业和政府纷纷看好影视基地,大兴建造大型建造影视基地之风,动辄占地面积上千亩的影视基地在国内各地全面开花。在工业区建设已经进入到注重亩产集约率、优化产业结构的时候,影视基地又步入圈地、同质竞争的阶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2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全国2000余家各类主题公园赢利者仅一成,亏损占七成,2/3投资难以收回,被各种影视城项目套牢的资金保守估计有上百亿元。[9]据了解,重庆市上马或者即将上马7个影视基地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接近百亿元。在这7个项目中,除九龙坡和长寿的项目定位于拉动房产和商业外,其余5个影视基地项目都意在成为旅游景点。而从国内其他影视城的运营情况来看,重庆根本容不下7个影视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市场严重饱和。

三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目前国内影视基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这是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后果。各家影视基地往往不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而是追求“大而全”,恨不得将国内所有影视基地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内,结果导致同质化。国内不少影视基地都建有秦王宫、广州街、香港街等景观,毫无特色,导致市场严重饱和,许多影视基地根本吸引不到拍摄剧组和游客,只能草草关门。

一个良好的影视基地不仅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能为地区注入影视文化,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但资本投资热情不减,基地建设高歌猛进。鉴于我国影视基地面临的重重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影视基地的发展。影视拍摄提升人气,带来市场认知度;游憩设施配套,深度体验参与,吸引并留住游客;创意产业支撑,扩大产业链条,做大影视产业;文化注入提高基地品质,

1、完善产业链,寻求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国内目前已有不少影视基地试图改变单纯依靠场租或旅游业盈利的模式,向着产业纵深化方向发展。影视主题公园和影视产业基地是目前影视基地正在摸索的两条道路,前者是向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后者是影视业的集群化发展。

影视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另一种突破,即与影视产业密切相关的,如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产品营销、影视宣传等影视制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聚集一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便形成了影视城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影视产业基地。

单纯的影视基地与影视产业基地的有明显的区别,影视基地单纯提供影视拍摄场地、场景等,是影视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且由于收入渠道单一,经营状况一般,有时甚至很难维持下去。而影视产业基地的升级,一方面延伸影视产业链降低了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影视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影视产业基地比单纯的影视基地更具备成功的特质。与旅游化的影视基地不同,影视产业基地是以影视制作全过程为内容的产业发展区域,其面对的客户群是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影视人”,包括影视拍摄剧组、影视后期制作团队、影视前期策划人、影视公司、电影院,也包括培养影视精英的相关培训、学习机构。

横店影视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它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而不是单纯而孤立的几个拍摄基地。1999年起,横店集团全面整合影视、旅游和服务资源,宣布所有拍摄基地免收场租,同时为前来拍摄的剧组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的系列配套服务。此举摆脱了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城经营的单一模式,尽一切可能整合影视拍摄所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吸引了大批剧组前往。

2、创意为王,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结合

目前世界各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潮,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在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中,影视业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产业链包含剧本、融资、制作、营销、播出、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影视基地的功能需要适当从制作环节向两端延伸,在同一个影视基地内拉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内容研创基地,并搭建融投资平台;向下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节目交易平台。逐步聚集产业要素,形成聚合优势,降低制作成本。

以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张纪中影视文化公司、尤小刚全视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影视公司纷至沓来。截至2008年年底,怀柔区共有在册的影视制作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等文化创意类企业累计达到2379家,其中影视类企业达141家,仅影视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到2010年,集聚区将完成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动漫制作、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等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将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至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到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至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3、文化为魂,注入民族化元素

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了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倡导“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影视基地包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化元素对基地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将影视基地和文化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经营。通过发掘和宣扬文化来综合地发展影视基地,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文化,赋予影视基地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国内目前在发掘影视基地文化方面做得较好的是镇北堡西部影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正在逐渐告别传统影视拍摄基地的模式,朝着能够代表中国西部古代风貌的小城镇格局发展,最终成为代表和囊括中国西部各年代风貌、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影视剧拍摄基地和主题公园。张贤亮设想将其发展成一座西部地区的中国民俗文化博物馆,利用影视城的空间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再现消失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代民居。按照他的设想,若干年后,西部影视城将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而存在,作为“原始的、古朴的、西部的、民间化和乡村化的博物馆”供广大游客参观。“这个影视城可以像邻近的、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西夏王陵那样,成为民俗古迹永远留下来。”从78万元的投资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超过两亿元的文化产业,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为立足民族文化发展影视基地的典范。

 

[注释]

[1]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11页。

[2]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09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一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09年,第179-180页。

[3]郭文、王丽:《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第4期,第65页。

[4]李哲:《发挥自身优势,各大影视基地拓展发展新路径》,《经济日报》2009年9月6日第6版。

[5]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页。

[6]宋笑梅:《中国首个生态影视基地落户安吉》,《都市快报》2004年11月。

[7]邵培仁、廖卫民:《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横店影视产业集群的历史考察(1996-2008)》,《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第2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