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经济论文范例6篇

乡镇经济论文

乡镇经济论文范文1

发展生态农业是乡镇生态经济建设的基础。生态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注重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全面发展,实行多种经营。②植树种草,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林木覆盖率,加强第一性的生产。③保护、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④充分利用作物秸秆、树叶,发展畜牧业;利用牲畜粪便生产沼气,同时提供饲料和有机肥,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转化;防治农村环境污染。⑤开发农村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乡镇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转移。主要发展以下几个类型的生态农业①生物立体共生型生态农业。该类型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生产结构,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养结全的类型。如稻鱼共生的生态农业。②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农业。该类型使各种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多次地利用,从而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防治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在种植业内部采取种、养业结合;种、养、加三结合;种、养、沼三结合;及种、养、加、沼四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方式。如稻一蔗(和桑)——鱼——猪(禽)相互结合型的生态农业。③生物相克避免型生态农业。该类型主要采取以虫治虫、以禽克虫、以草克草、以草克虫、以菌克虫等方式,来优化农业生态系统。④区域整体规划型生态农业。该类型是运用生态规律,将山、水、林、田路进行全面规划,协调生产用地与庭院、房舍、草地、道路、林地等的比例,使农、林牧、副、渔合理布局,农、工、商联成一体,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提高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农业。如以水产养殖业为主,鱼、牧、种植、加工结合型,城郊菜、粮、奶、果、禽、鱼结合型;旱、地、粮、林、草牧型;以及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型等各有侧重的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农业经营方式,它不仅有利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加速了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同时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广开就业门路,为社会创造出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及其副产品。是农业生产中,最接近最佳的最大持续产量的生产方式。

生态型工业是乡镇生态经济的主导。生态型工业是在吸取不顾当也实际情况,盲目地追求高速度,盲目地上项目,不管能耗多高,污染多重,只重视发展的速度和数量,轻视发展的效益和质量的教训后,发展起来的,其中心思想是:立足本地资源深度加工增值,加强基地建设,重视农业资源增值,工农紧密结合,开发“绿色食品”,依靠科技进步,围绕物质与能量多层高效利用,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发展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生态工程,推动工厂生态化,工业生态化,采取无污染或少污染工艺,实行清洁生产,对资源多级利用,形成工业生产链,对“三废”以工业生态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三废”资源化;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职工素质;根据乡镇内或本地区域内的农村特点,发展农、副业中的名、优、特产品的加工工业和相应的其它现代化乡镇工业,形成一条“少花钱,多办事”,高效节约能源、资源,控制污染,变废为宝,使工厂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统一的正确道路。

综上所述,只有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型工业,才能使乡镇生态经济系统进入结构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增强的螺旋式上升的运行轨道,才能寓环境建设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才能改善乡镇生态环境,使资源的经济利用更加充分和更具有成效,才能使农、工、贸结合成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型工业是一条速度快、效益高、质量好,促进乡镇生态经济良性发展的新路子。

乡镇经济论文范文2

加强低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随着农业经济向低碳化转型,创新型低碳农业技术成为衡量各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和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因此,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当将保护低碳农业技术作为重点任务,针对低碳农业知识产权的特征采取富有成效的保护措施,为推进我国农业的低碳化转型和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制度支撑。农业生产高度集约的欧美各国实践已经证明,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制度不仅能有效保护低碳农业技术产权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农业低碳化技术的持续创新,还能快速转化低碳农业科研成果,推动农业经济低碳化进程。(1)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激励农业技术创新作为智力成果形式的低碳农业技术,因复制成本低而易被他人侵权。因此,若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将会打击低碳农业技术生产者的积极性。现代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授予权利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一定期限的独享垄断权而使其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进而激发权利人和其他社会主体的创新热情,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知识产品。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特别是低碳知识产权,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国际上并不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某些方面,如以超级稻、抗虫棉等为代表的农业新品种、疫苗工程等农业技术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可惜的是,对这为数不多的优势低碳技术也没于给予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使得一些技术被国外公司无偿使用或被优先注册从而失去了法律保护效力,给我国农业生产和出口贸易造成巨大损失。要应对农业领域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我国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低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低碳农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2)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低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共享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立法目的不仅强调保护权利人的智力成果使其免受侵权,更在于通过该制度推进知识成果的转化,使知识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权利人与使用者之间私益的平衡,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如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合理使用、强制使用、法定许可等一系列规定并非仅仅是对权利人权利的限制,还包括使用者对权利人一定的利益补偿。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于促进低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共享,进而推进低碳农业发展无疑十分重要作用。(3)引进国外先进低碳知识产权技术的需要与拥有大量农业知识产权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知识产权水平还相对落后,农业自主知识产权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吸引国外先进低碳知识产权技术是推进国内农业转型的重要举措。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规范化,国与国的知识信息交流也必须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平台。因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平等尊重和保护他国的知识技术,是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低碳知识技术的必要条件。

实施低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困境

1.尊重和保护低碳知识产权的观念淡薄就广大农户来讲,其知识产权观念淡薄的原因主要在于:低碳农业技术尚属新鲜事物,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低碳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在短期内其效果不能很快凸现,因此不符合农户在生存与生产的压力下对农业技术要短期见效的心理需求;低碳技术推广成本较高,对资金、时间、知识等的需求超出应用传统农业技术时的投入,限制了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使用;低碳农业技术的外部性强,在当前农户收入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造成了较为普遍的搭便车心理。基于上述原因,广大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比较淡薄,应运和推广的积极性不强。尊重和保护低碳知识产权观念淡漠还体现在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态度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现有科研体制下,农业科技人员比较重视技术创新而忽视技术推广和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在于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系缺乏对低碳农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开发等激励措施,缺少对低碳农业知识产权商品化、市场化的鼓励政策,造成科研人员重研发而忽视技术保护。2.农村生产生活现状限制低碳知识产权推广(1)传统农业高碳化生产方式短期内难以根治长期以来,农业被归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通过追加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被认为是获得农业高产出的基本条件。在自然灾害和粮食增产等多重压力下,农药、农膜、化肥等高碳产品的习惯性使用被视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力措施。传统高碳农业技术习惯性使用产生的路径依赖使采用低碳技术时会要付出较高成本,这就必然阻碍低碳技术被顺利采用。①即使在立法中予以规定,低碳化的法律保护在实际中也很难被遵循。(2)分户经营模式增加了农户采用低碳知识产权技术的成本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确立了分户经营模式,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根本上讲,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但是,这种经营模式却给在农村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带来一定的压力。首先,现行的分户经营模式决定了农户大多是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判断决定农业生产活动,往往多顾及眼前利益,缺乏对未来发展的长远预见和规划,较少顾全农业生产中的低消耗、低排放等问题。其次,全力经营体制于农村土地分块多,粮食分散种植,无法形成实施低碳技术的集体效应,最后,对单个农场,独自采用低碳技术收效不明显等因素,负担重使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很大压力。(3)现有农村劳动力构成状况不利于低碳知识产权技术的推广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知识型劳动力的投入。但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水平还不高,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农业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加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出“老弱妇孺”化的特征,又进一步限制了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农业发展既要求农户具备学习和使用低碳技术的知识,也需要在低碳技术推广中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与劳动时间,比如对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来讲,需要以施用粪肥和秸秆还田的方式来保证土壤疏松和有机质的丰富为前提,但无论是运送粪肥还是秸秆还田都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再如少施肥、少喷农药、循环立体农业等低碳农业生产方式的实施,都要花费很多人力和时间等等。农村知识青年向城市转移,无疑是从知识水平和劳动力两个方面限制了低碳技术在农村生产中的推广。3.现有知识产权制度未凸显低碳保护理念它是随着人类生产生活高碳化而引起自然环境恶化,乃至引起了生态灾难并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时才被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并得到普遍认同。显然,对法律而言,低碳概念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在立法中注入低碳理念是今后一个时期法律建设必须面对的挑战。至少在目前看来,知识产权法尚没有将低碳作为立法的主要原则,这就使那些高碳农业技术也仍然可以成为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对象。或者说,至少在现有知识产权立法层面,低碳农业技术与高碳农业技术是处于同样保护水平。这只是体现了知识产权法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保护而无法从法律制度层面促进低碳农业技术对高碳农业技术的替代。4.农村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能满足推广低碳技术的需要目前促进低碳农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业还不发达,使得科研人员不仅要从事低碳农业技术创新还要自行承担起知识产权申请、宣传,在受到侵权时,还必须亲自参加诉讼从事法律救济活动,既是生产者,又是服务者、推广者、保护者,就现实情况而言,科研人员同时胜任多种角色的难度很大。因此,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的建设,以便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进行知识生产。

乡镇经济论文范文3

这篇文章讨论了一种解决重庆地区乡镇现状脏乱差十分有效和可行的问题。该文章首先对重庆地区乡镇的现状“社会概念和地位”“人口”“经济”“生态”进行分析和归纳,给出乡镇的发展和定位。接着讨论在实际的情况下遇到的常见问题,引出“生态发展、经济性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及从区域的背景、对区域的分析、和基地的现状、规划的前提和规划后的现状进行讨论。最后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的原则,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关键字 概念 背景分析 因地制宜 经济 社会 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为适应重庆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加强和规范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活动,改善村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镇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交通布局及村镇基础设施以及其它各项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等。 建制镇和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建乡镇的性质定位和发展方向,人口和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居住、工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一、重庆市乡镇环境概况及社会定位与作用

1.1含义

乡镇,我们直观理解,就是乡村和镇。也可以理解为比较小的市镇,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泛指较小的市镇。乡镇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也是城市乡村这两大组织形式以点为主在空间分布上的过度地域。是县级以下农村区域里,以经济、交通、教育、医疗等为中心的区域。有独立完善的行政、司法、卫生、教育等部门,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1.2社会定位与作用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体系的基础环节,承担着管理辖区内乡村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职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乡镇政权处在国家行政管理的前沿阵地,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与广大农民群众直接面对,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在农村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桥头堡。当前,乡镇政权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乡镇改造与规划的必要性

全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而农村占地面地达到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几。要加速农村现代化,乡镇的的发展在我国城镇加速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乡镇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由于乡镇是乡村城市的过渡地带,这种过度地带的特殊性,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村,但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社区管理和政策上往往就出现了盲区,因此成为了一些社会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棘手问题之一。乡镇作为农村和城市两种社会形态结合的地方,也是城市规划,生态景观最特殊也是最薄弱的区域,只有在这种城乡结合的乡镇,实现了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和谐。正由乡镇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觉定了对乡镇的综合环境整治与规划。

三、重庆区域乡镇的背景现状与考察

3.1区域背景和政治条件

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区域,紧邻四川盆地东部,是丘陵山地的集中区域,由于山地的地形制约,平地较少,再加上河流水系分割,乡镇规模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城镇空间体系呈现出小城镇的优势局面。从目前看来,首先重庆地区山地地形复杂多样、小气候丰富多变、交通条件落后、文化经济落后。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其次重庆市区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民族文化;最后,重庆是一个工业化城市,是中央直属直辖市,在政治和经济上,对乡镇区域改造与建设有更快捷的实施条件。加上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并以重庆市区域为改革规划试点,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为乡镇建设和新农村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设条件。这为重庆地区乡镇综合环境和城市建设提供了优质可行的条件。

3.2重庆乡镇发展现状

重庆乡镇地域环境复杂,各种文化景观多样、资源丰富,但交通条件封闭、建设条件艰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长江中下游以及沿海相比,重庆地区乡镇的建设和发展人还有很大的差距,景观现在重庆地区乡镇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各个地区乡镇的发展不平衡,分布也不合理,受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重庆比较适应乡镇发展的是渝西地区,应为地势较平,交通等条件较方便,乡镇分布也比东部密集。

2、乡镇的规划滞后,文化内涵体现不充分,地域特色逐渐消失。

3、乡镇的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发展落后,某些乡镇公共基础设施极度落后。产业特色不明显

4、乡镇生态环境薄弱,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交通困难,观念保守,经济落后。

四、重庆地区乡镇规划设计策略

4.1、规划与改造设计原则

1、生态为主的原则

重庆的地形复杂,人为活动和自然条件相互制约,因此在规划改造中必须遵从自然,在自然环境的制约中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在渝东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比较敏感,人为建设活动易引起上体滑坡、冲沟和泥石流,给乡镇安全带来威胁,笔者认为在对区域性规划中首先是生态安全。比如在选地和利用,道路交通系统、居住、工业的整体布局,基础设施的布置和防灾等各个方面。

2、遵循地域气候条件的原则

气候环境对乡镇的规划改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前文已分析出重庆地域环境的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地形与气候也是有必要的联系,在规划中,要遵循生态的重要条件也必须考虑气候的因素。首先,在规划改造中,既要考虑通风效果,又要考虑夏季湿热多雨,要根据场地地域综合要素来选择布局方式。再次,结合重庆自然地形、气候等特点进行群体优化组合,创作环境与建筑一体的空间环境。

3、以人为本原则

重庆乡镇因地形的限制,很多内部交通还是以步行为主,完善乡村到集镇的公路交通,注重对人的关怀,体现场所精神,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建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1、文化传承与文化多样性原则

重庆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且地域文化形式多样性,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浓郁,根据不同文化地域,打造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体现出重庆的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在这种文化历史和民族文化背景下,从我们的环境建设上得以充分体现,有利于文化的总结、传承、发扬。

4.2、合理定位

重庆地域的每个乡镇的自然资源和发展优势都不相同,因此,在确定发展性质时,首先要对其地形、气候、交通、人口、经济及现用地等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特点和要素确定乡镇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目标等。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出、示范带动的原则建设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乡镇,促进乡镇从数量向质量转变,逐步向综合服务型、农业服务型、旅游服务型三种类型转变。

4.3、道路交通的统筹

基于前文对重庆地区地形分析,重庆地貌特征明显,山地较多,地势起伏较大,对道路的组织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地质方面,地表也多为泥岩和页岩,在各种外部因素的诱发下,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环境灾害,影响道路的布局设置。因受诸多条件影响,道路交通规划应依山就势,体现山地特点,多呈自由格局。

结语

总结全文,得出以下认识:

论文秉承文化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对重庆区域乡镇的规划改造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和讨论,强调地域文化发展的动态性、相对性特征,再现地域生活场性的有效价值,塑造有归属感和富于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的基本途径。

论文在基于地域性规划与改革的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地域规划原则、地域的文化体现、合理定位、地域性景观的构建及公共设施和场所精神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第一,规划改造要与文化紧密结合,建立文化特色,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发扬。

第二,与现代经济同步,现代经济等发展要求确立规划改造迫切实施的必要性。通过现代化和生态技术的运用,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第三,在规划设计与改造中,要回归自然,与生态结合,合理的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使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第四,创造富有地域特色,充满场所感的空间,环境要与当地居民相融合,乡镇的规划改造根本上就是维护社会关系,和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的尊重。

参考文献

黄光宇山地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6

王纪武著,赵万民主编,人居环境地域论【M】――以重庆、武汉、南京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黄光宇,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赵珂,王晓文,川渝山地小城市传统形态【J】, 重庆大学建筑学报,2004/9

陈英,山地小城镇地域性规划设计初探【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乡镇经济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乡镇 企业 人才引进的现状和 问题 分析 ,并根据乡镇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乡镇企业人才引进战略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乡镇企业;人才引进;人才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保持了近三十年的快速 发展 , 经济 总量不断扩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繁荣 农村 经济、支持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但在新形势下的乡镇企业人才的相对匮乏和管理滞后逐渐成为乡镇企业的发展瓶颈。 一、乡镇企业人才引进现状 1.乡镇企业人引进的吸引力不足。乡镇企业大都处于地域比较偏僻的农村或乡镇,地理位置比较偏僻, 交通 落后,信息更新也比较慢, 自然 条件比较艰苦,对于员工个人的发展空间有限,尤其是对于习惯了繁华喧嚣、交通便利的城市氛围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只是成为员工积累经验和资本的短期跳板,不利于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 2.人才引进的结构不合理。人才引进的结构不合理制约着企业发展,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分布结构不平衡, 中国 东部地区乡镇企业拥有大量人才,而西部地区却人才奇缺,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高学历的复合型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少,学历低的传统产业的人才多,从事知识生产和创新型人才少,从事产品生产和继承型人才多;乡镇人才队伍层次结构不合理,高级管理人才缺乏;熟悉计划经济的人才多,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少。 3.员工文化素质层次比较低。乡镇企业人才构成的基础部分来自农民,较少受到专门的职业 教育 ,往往都是短暂的培训中就投入的生产中,在生产中逐渐积累经验来满足企业对自身的技能要求,因此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或者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严重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乡镇企业自己培养的技术人员,他们中大多数生长在农村,能比较安心地在乡镇企业中工作,虽然有一定的 理论 知识,但缺乏实践锻炼和工作经验,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提高,他们是乡镇企业技术上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才培养、开发、使用的重点对象。 4.管理者管理素质不高。 目前 ,乡镇企业的管理者管理素质普遍不高,理论知识缺乏,对市场的把握主要靠经验和感觉,同时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很不健全,许多乡镇企业从上到下各个重要的重要管理岗位都由家族成员担当,而且员工的录用、晋升、辞退缺少规范,随意性很大,导致了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和安定感。 5.专业人才紧缺且流失严重。我国很多乡镇企业仍以家族式管理模式为主,人才任用上不公平不 科学 现象仍然存在,人才无法得到重用,使得一些“事业型”的员工感觉前途渺茫或自身才能难以发挥,个人发展空间狭小。乡镇企业薪酬待遇缺乏科学安排,不能满足人才各方面的要求,无法创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管理水平低下等特点,同样是造成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乡镇企业人才流失 影响 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严重削弱企业竞争力,易造成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损害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二、乡镇企业人才引进问题的原因 1.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差距。我国的乡镇企业兴起之初,其创业者大都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企业起家主要是创业者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灵活的头脑,缺少科学的经营管理,更缺乏技术和制度创新,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不够重视。从人才角度讲,刚走出高等学校不久的专业人才,满腔热情,但是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还需要提高,吃苦精神精神不够。在乡镇企业中企业和人才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差距。 2.企业文化的不完善。乡镇企业的企业文化很不完善,带有典型的农业文明痕迹,更多讲求各种人缘地缘关系,企业家族化管理倾向比较严重,许多乡镇企业从上到下各个重要管理岗位都由家族成员担当,企业主用人为亲是举,企业就是家,家就是企业,究其根源,是一种封建的意识在作怪。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中,真正的贤才被认为是外人而无法得到施展才华的平台,而被视为赚钱的工具。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乡镇 企业 人才引进的现状和 问题 分析 ,并根据乡镇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乡镇企业人才引进战略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乡镇企业;人才引进;人才战略

乡镇经济论文范文5

一、全面实施乡镇干部素质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强调乡镇干部素质教育,是由乡镇及乡镇干部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乡镇是政权序列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从组织结构上看,乡镇有党政工农商学等各种组织:从工作内容上看,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工作;从所处位置看,对上连接城市,对下面向农村。广大乡镇干部既是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走向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乡镇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县级甚至更高层次干部的重要来源和基地,被称为“基层的领导,领导的基层”。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实际上也是一项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县级领导干部乃至更高层次领导干部的基础性工作。

近几年来,宁波市按照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对乡镇干部开展了广泛的培训,这对提高他们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应当看到,农村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宁波市农村来看,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工农、城乡原有的格局,市场机制已全面介入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被置于一个崭新而又充满挑战的环境之中。这就使乡镇干部的素质状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产生了新的不适应性。据我们对180名乡镇干部的问卷调查,其中一栏多项选择表明,这种新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1、有21%的人认为,随着农村“经济总量增加,经济整体素质提高”,乡镇工业正在逐步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开始步入科技型、规模型、效益型的轨道。农村经济发展已由早期的“粗放经营”走向“精耕细作”,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这种发展和变化的态势,赋予乡镇干部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使命,对担当跨世纪历史重任的乡镇干部来说,靠现成的、原有的知识以及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显然是不够了,必须相应提高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才能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2、有87%的人认为,由于“农村快速走向市场化带来的多方面深刻变革”,诸如:所有制结构已由集体所有制向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转变,经济结构已由单一的种植业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经营方式已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向家庭承包、股份合作、租赁经营、个体私营等多元化转变,农业生产已由单家独户经营向实行产业化转变。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工作由过去的执行型为主转向自主型为主。农村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造成部分乡镇干部处于滞后状态,对传统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3、有51%的人认为,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小城镇的发展”,带动着农村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镇干部对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知识和能力有待新的增强;4、有29%的人认为,由于“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和工作背景”,多种思潮和文化都在农村这块阵地有所表现,既有交锋,也有磨合,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抵制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乡镇干部面临着新的考验;5、有19%的人认为,随着“农村工作对象素质的提高”,农民不再是本来意义上的农民,而是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新型农民,他们的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必须具有相当或超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实现有效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干部的素质面临着一个新的提高。

二、以全面提高乡镇干部素质为目标,实现从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向素质教育转变

提出素质教育概念,是个全新的命题,不仅是名称意义上的改变,而且是一个新的突破。一是教育观念的转换。素质教育适应从学历社会向学习社会转变的需要,是终生教育,更加着力于开发干部作为稀有资源的潜能。二是教育模式的转换。素质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的模式,集品德、知识、能力于一体。学历教育、岗位培训也可纳入素质教育范畴,但素质教育是更系统、更全面、更高层次的教育。三是教育机制的转换。促使乡镇干部教育从零碎的、拼盘式的、不规范的教育到科学的、规范的、系统的教育转变。总之,乡镇干部素质教育要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变迁为坐标,从沿海地区乡镇领导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的理论知识结构,改进思维方式,提高素质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使乡镇干部对所处时代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对农村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有个基本的了解,并且懂得在这样历史条件下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从而成为能够有效地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业的一级政权。

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保证教育质量,必须建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根据宁波市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结合现阶段农村现代化工作实际,我们对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确定了如下素质目标:

(一)整体素质要求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整体素质包括:(1)思想政治素质,即体现在政治、理论水平、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其中关键是政治素质,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这是领导干部取得事业成功的前提。(2)科学文化素质,即体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掌握,扎实的文化底蕴,广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方面,这是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水平的基础。(3)实践能力素质,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善于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的决策能力;善于知人善任,调动下属积极性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各方面人际关系的交际协调能力;善于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出色而科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领导干部知识和智慧的实践中的综合体现。(4)心理与身体素质,即体现在良好的心理特征和健康的体魄等方面,这是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心理特征是:情绪稳定、态度明确、专一;始终充满工作热情,不忽冷忽热;意志刚强,不怕挫折,并有很强的自制力和自信心,常能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兴趣广泛,有旺盛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在诸多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既体现在其他各项素质的表现之中,又是诸多素质的基础和首要的因素。

(二)乡镇党委书记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在乡镇领导班子中,党委书记的职位、权限、责任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工作角度讲,在一个乡镇的全局工作中,党委书记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从班子角度看,党委书记列班子成员之首,负有统管班子整体和最终“决断”的职责;从自身影响讲,党委书记的学识、修养、能力、精神状态如何,既决定其在班子中的威望高低,也关系到班子的集体形象。一句话,乡镇党委书记是乡镇领导班子中的核心。以上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具备的主要素质是:党性强、作风正、能力强。所谓党性强,主要体现在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谓作风正,主要体现在摆正自己在群众中的位置,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倾向,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上来。所谓能力强,主要体现在正确处理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它包括:把握政策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协调协作能力、感召能力。作为乡镇党委书记要努力具备以上的特质,才能更好地适应“一把手”工作的需要。

(三)乡镇长必须具备的主要素质

乡镇长在具备一般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的特质是:(1)具有扎实的政策理论水平。(2)有迅速适应农村生活习惯,与群众打成一片的适应能力。(3)有律己容人的宽阔胸怀。(4)有强烈的决策意识和果断的决断能力。(5)有一定的综合协调能力。(6)有扎实的工作作风。作为乡镇长要努力具备以上的特殊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特质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是开放型经济的较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一般具有开放性、竞争性、风险性等特点。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除具备一般乡镇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的特质是:(1)判断和决策能力,主要体现在通晓国际市场运行的规律,善于捕捉国内外市场信息,善于把握国际市场有利时机,善于判断、善于决策等方面。(2)开拓国际市场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能预见国际市场发展前景,并勇于向新的领域开拓,善于掌握竞争的主动权。(3)谈判能力,主要体现在与外商谈判中,能够做到“三快”,即:了解情况快、谈判进程快、询问对方问题快。谈判过程做到严谨、守法。(4)能够懂电脑,并努力学习一门外语。可以说,以上特质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乡镇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乡镇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社会的进步,对乡镇领导的素质,会有更高更新的要求。因而,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也要随着实践的需要,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以教材建设为基础,为大规模开展乡镇干部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教材建设是乡镇干部素质教育的一个基础性的关键环节。党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近年来对干部的教育工作及教材建设非常重视。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因此,尽快编写出一套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反映乡镇迅速发展的形势,符合乡镇干部特点和要求的系列教材,就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过去由于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给干部培训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培训内容不全面。主要集中在政治时事理论,缺少系统培训;二是乡镇干部接受培训的面不广。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大规模开展乡镇干部培训遇到较大困难;三是缺乏对乡镇干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理论总结,制约着干部素质的提高。有鉴于此,宁波市从*年初开始,组织有较高理论学术水平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分工负责编写了一套乡镇干部素质教育从书,包括:《邓小平农村建设理论》、《农村现代化基本问题》、《市场经济理论在农村的实践》、《科技进步与农村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镇工作法律基础知识》、《乡镇领导科学与领导方法》,共7本教材,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和宁波出版社联合出版。这套丛书力求规范乡镇干部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乡镇干部必备知识的基本框架,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全国适用性的特点。这套丛书的编写出版和投入使用,不仅提供了可资自学和培训的教材,而且为乡镇干部提供了一种视野,一种方法,能够唤发乡镇干部的创造力,使乡镇干部更好地去实践、去思考、去创新。对我们来说,这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工作。

在丛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切实把握好以下工作环节:组织了各个层次的深入调研,形成对整套丛书的基本构想:对作者进行了精心选择,邀请了一些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及长期从事干部教育工作或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领衔各书的编写工作;召开论证会,对丛书的基本框架、定位、体例及各书提纲展开认真周密的论证;组织作者对宁波乡镇进行实地考察,增强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将部分教材在宁波市乡镇干部培训班上试用;直接听取乡镇干部的意见;书目稿出来后,我们又组织了三轮评审,反复修改完善,从而保证了这套丛书的质量。正如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同志在为丛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的:“这套丛书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的实际,覆盖了乡镇干部从事领导工作所需要的主要知识领域,较好地处理了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当前与长远、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既适于正规教学,又例于个人自学,对搞好乡镇干部的培训很有帮助。宁波地处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他们针对新遇到的问题而创造的经验,都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对全国其他地区也都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是值得推广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四、以深化教育改革为保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程

市委已作出决定,把对乡镇干部的素质教育作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动我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市、县两级党校为基地,从今年上半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对全市5600名乡镇干部普遍进行一次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由于乡镇干部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新的探索,为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建立完善的培训工作机制,确保教育培训质量。

(一)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育内容要突出重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理论,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农情”,明确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准确把握面向新世纪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提高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二是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市场、培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了解和掌握现代化基本知识以及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基本途径,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能力。三是学习乡镇工作其他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乡镇工作法律基础知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知识、领导科学知识等必备知识,提高乡镇干部岗位任职能力。为了规范培训内容,我们制定了《乡镇干部素质教育学习纲要》,作为全市乡镇干部素质教育的统一大纲。

教学方法要加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多样性。要坚持从乡镇工作的实际出发,采取科学的培训方法,努力使教学形式适合乡镇干部的实际情况。根据乡镇干部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和工作实践经验的特点,培训中可广泛采用案例教学、调查研究、示范教学等方式,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员深化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师资建设和教学管理

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应当指出,党校教师与学员相比,学员大都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实际知识,而有些教师存在着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问题。事实表明,如果在授课中,从理论到理论,不了解和不回答学员在实际中的问题,学员是不会满意的。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的主要原因是:(1)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因而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大多也只能从书本到书本;(2)教师未有足够的时间从事调查研究和参加乡镇的社会实践。鉴此,加强素质教育师资建设,宜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党校教师到乡镇机关、基层部门兼职,直接参加第一线的实践活动。(2)每年都给教师一个月左右的社会调查时间。(3)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讲课内容或研究课题,向学员求教。如通过个别座谈、小组座谈会、下乡镇调研等形式了解乡镇第一手材料。(4)坚持“专、兼、邀、聘”并举,除了充分发挥党校教师作用外,邀请或聘请一批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充实师资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

强化教学管理方面,我们设立了“素质工程”教学指导小组。教学小组由组织部、党校领导和主管部门成员、教师、学员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1)抓计划,在培养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实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2)抓学风,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对农村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3)抓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搜集学员对教学的反映、建议和要求,反馈到有关部门和人员。(4)抓评估,即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检查、评估、指导,认真搞好教学总结。

(三)建立激励机制,改进考试、考核方法

乡镇经济论文范文6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市场化;城镇化; 空间动态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和市场经济卓有成效的发展,我国人均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0美元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5432美元.人均收入的增长大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的国际地位.但是,伴随着人均收入高速增长,我国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74,远远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水平.而在我国的收入差距中,城乡收入差距是主要部分.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引发了许多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策略之一.

然而,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我国不同寻常的高城乡收入差距?一个简略的做法是归因于改革开放前的城乡二元经济体系.城乡二元分割体系大大限制了城乡间的劳动力流动,与二元结构相伴随的计划经济又扭曲了城乡资源价格信号,这使得城乡二元经济体系成就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高基数.但改革开放以后,二元经济体系逐步瓦解,市场化和城镇化兴起并不断深化,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虽有过阶段性下降,却依然身居高位,近年来还有扩大趋势\[1\].显然地,二元经济体系失去了解释力.那么是否可以反过来说,是市场化和城镇化导致了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虽然已有部分学者致力于解答这个问题,却得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结论.本文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更合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这个问题提供答案和给以一个新的注解.本文的意义在于:探求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推进理论之争,另一方面也为指导现实提供参考.

2文献评述

国内学界大量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决定城乡收入差别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程度、城乡劳动力负担差异程度与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农村向城市移民受到严格户籍制度等限制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有学者提出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需要在继续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中,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与现有人口政策,以规模化、科技化和产业化推动传统农业升级,提升农村劳动生产率\[2\].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向来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往政府投资一直偏向城市,信贷政策偏向支持城市工业发展,一直延续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重新关注三农为止,学界研究延续了以往研究的两个主线,一是测度城乡差异、研究形成原因;另一个是从新古典的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差异入手,解析城乡收入差异.本文赞同中国经济处于双重转轨的分析,认同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也有转型因素;有宏观及经济地理的外部性因素,也有微观及城乡各自要素差异因素.力求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新型数理模型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形成与市场化、城镇化与空间溢出效应的关系,并以此为计量检验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城镇化过程有利于克服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引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政策建议是必须强化市场化、贯彻十加速城镇化改革进程.

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均衡水平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而市场化、城镇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因此,文献评述包括三个部分: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2.1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库兹涅茨假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形变动轨迹\[3\].库兹涅茨倒U假说自一提出,即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核心.

针对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很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理论分析方面,陈宗胜以公有制经济特征为前提,提出了公有制条件下收入分配倒U形假说,并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完善该理论假说\[4\].曾国平、王韧(2006)基于城乡转换和经济开放的双重约束,构建了一个四部门的双二元递推理论模型,描述了中国收入差距变动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趋势,研究发现:巨大的城乡差距决定了中国收入差距变动总体上的倒U趋势\[5\].钱敏泽(2007)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结合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计算方法推导出二元结构分配差距的理论模型,证明并拓展了库兹涅茨的倒U字形曲线假说\[6\].在实证检验方面,一些研究从经验分析上支撑库兹涅茨“倒U假说”,另一些研究则发现我国的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呈不断扩大趋势.陈宗胜(2002)指出,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中下收入阶段,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无一例外呈现不断拉大趋势,并不具备出现倒U曲线的数据基础,因此现有研究不能支持倒U假说是很正常的事情\[7\].

尽管倒U假说是否成立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论,但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由经济规律使然的某种内在联系则是被公认的.也就是说,研究一个经济体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时,必须立足于它所处的发展阶段.

2.2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市场化是否是推动中国现阶段收入不平等加剧的原因之一?相关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大都给出了肯定的结论.理论分析者认为,早期的市场化进程有效地铲除了生产要素特别是物资资本的流动壁垒,有利于改善中国收入不平等状况;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市场失灵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集中表现为行业垄断、政治寻租和教育产业化带来的人力资本马太效应,成为推动中国现阶段收入不平等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证研究方面,部分学者利用家庭收入抽样数据,从不同角度证实了上述理论观点.

然而,城乡收入差距是整体收入差距殊的、与整体有显著不同的部分.市场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怎样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多从城镇化角度出发,探讨由市场化推动的城镇化进程在城乡收入差距变动中所起的作用.但推动城镇化并不是市场化的全部,剔除城镇化部分,市场化还包括价格信号、金融发展、对外开放等广阔得多的涵义.剔除城镇化的市场化部分,对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在考虑了扰动项的空间自相关后,由OLS估计和SCBB估计得到的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一阶滞后项系数的估计值大于0.94,且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整确实存在时间滞后效应.上一期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导致下一期城乡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相应地,若上一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这种缩小趋势也会在下一期延续.

2)将表6与表4的回归结果相对比,可以发现当不考虑空间相关时,收入差距的滞后效应被低估,而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对当地的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被高估.

3)由表6中的SCBB估计结果可得,城镇人口比重的回归系数估计值为-0.02,且高度显著.这说明,现阶段的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冲击是负向的,且负向效果明显.因此,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二元经济”的转化,是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

4)市场化指数的回归系数为-0.001 05,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在促进城镇化之外,市场化的其他方面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我国有必要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机制以及政府政策的调节,发挥市场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效应.

5)扰动项的空间自相关系数估计值为0.16,说明我国各地区间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互动关系,一个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相邻地区也会受益.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城镇化、市场化的溢出效应,省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人口流动使得它们的收入差距在趋同;二是省级政府之间的竞争效应,一个省份实施了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相邻省份就有压力也施行相似的政策,以求得政绩上的赶超.城乡收入差距的这种区域收敛性与区域经济收敛相似,这就要求每个省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必须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唯有如此,区域发展才能协调.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城镇化对近年来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有何影响?得到的结论是:在当前发展阶段,城镇化、市场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明显;市场化内涵广阔,市场化的发展和深化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相邻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相关性,表明邻近省份的收入差距有趋同之势.

十报告提出“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口号,政府高层提出城镇化不是农民简单进城务工,应该是“农民变市民”,其中的社会学含义十分明显.制度设计要求各级政府的注意力要从“土地财政”、GDP绩效激励机制中抽离出来,将战略重心转向为城镇化提供教育配套及民生投资.

我国需要解决诸如户籍制度、为城镇土地进入市场流转而做出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制度安排.制度创新要注重实践新古典增长理论,既是政府要为缩小城乡之间要素差异做出制度性安排,提供包括户籍制度及城乡就业人员在教育、医疗、工作及福利机会均等条件.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市场化、城镇化进一步深化发展,巨大内需将为经济协同增长释放潜力,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7(4):45-60.

\[2\]杨新铭.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宏观机制分析—中国存在Kuznets倒“U”曲线吗\[J\].当代经济科学,2012,34(1):83-127.

\[3\]Kuznets Simon,Economy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1-28

\[4\]陈宗胜.倒U曲线的阶梯型变异\[J\].经济研究,1994(5):55-59.

\[5\]曾国平、王韧,二元结构, 经济开放与中国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0):15-25.

\[6\]钱敏泽.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的形成与拓展\[J\].世界经济,2007(9):56-63.

\[7\]陈宗胜.关于收入差别倒U曲线及两极分化研究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2(5):78-82.

\[8\]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8.

\[9\]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116-125.

\[10\]姚耀军.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分析及其Grange因果检验\[J\].中国农村观察,2005(2):2-8.

\[11\]曹裕,陈晓红,马跃如.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3):31-38.

\[12\]周少甫,亓寿伟,卢忠宝.地区差异、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119-124.

\[13\]丁志国,赵宣凯,赵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9):118-130.

\[14\]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10):44-55.

\[15\]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0):24-36.

\[16\]L F LEE, J YU. Estimation of spatial autoregressive panel data models with fixed effect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10,(154):165-1851.

\[17\]J LESAGE, Pace,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