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发展史范例6篇

酒文化发展史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中西方差异;葡萄酒旅游;葡萄酒文化

一、葡萄酒旅游的定义

国内外对于葡萄酒旅游的基本定义是“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的目的主要是游览葡萄种植园、葡萄酒酒庄、参加葡萄酒节以及品尝和体验本地区葡萄酒品质为目的的葡萄酒展示活动。”

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认为葡萄酒旅游应当定义为一种与葡萄酒及葡萄酒相关产品为主要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葡萄酒、美食、旅游以及艺术是葡萄酒旅游的核心产品。

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

(一)宗教神话

除中西方葡萄酒发展历史不同之外,宗教神话的不同也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因为葡萄酒是酒精饮料,所以适量饮用会让人兴奋喜悦,大量饮用则会心智狂乱。因此,《圣经》中推崇信徒引用葡萄酒,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则严格禁酒,佛教也严格禁酒,但是中国的道教却不反对饮酒,只是反对酗酒而已。

西方葡萄酒文化受到宗教神话影响深远,但是对于中国葡萄酒文化而言,则影响不大。所以在中国的葡萄酒旅游地往往会出现教堂之类的建筑,或者是借助建筑等来强调自身与西方尤其是法国葡萄酒文化之间的关联。例如云南弥勒红酒庄就建有法邑基督圣恩教堂,为了强调其与法国传教士两百年前带来的法国葡萄品种的关系。毕竟葡萄酒属于舶来品,所以这种模式的葡萄酒旅游实际上也是在模仿西方文化。

(二)饮食文化

西方较开放和个性化,并且因为其自由的游牧和还想文化,都对葡萄酒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肉、蛋、奶是西方饮食结构中主要成分,葡萄酒可以帮助其中的高脂肪和蛋白吸收,适量饮用可以降低高血压、血脂等问题的出现。所以葡萄酒成为佐餐必备。因此西方饮食文化带领着葡萄酒发展壮大,所以西方人对葡萄酒颇有研究。更加注重品酒的过程。

中国作为农耕国家,自给自足。尽管已有上千年种植葡萄的历史,但是因为葡萄酒从西域传入,所以被称作“胡酒”。所以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以及白酒文化的作用下,形成了特殊的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国的饮食结构较为合理,所以酒只起助兴作用,并非每日必备。此外,中国价值观倾向于集体主义,所以酒的作用是用来烘托气氛,但是葡萄酒却是给人曲高和寡的感觉,所以无法达到白酒烘托气氛的目的。并且价格较贵,一般聚会不会采用, 这些都是葡萄酒在中国发展的阻碍。但是近年来因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深入,并且处于养生角度,中国对于葡萄酒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三、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区别

因为葡萄酒起源的原因,所以西方葡萄酒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因为西方葡萄酒庄的灿烂历史文化。并且法国是世界公认的葡萄酒王国。以法国为例,法国历史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葡萄酒文化,可以说法国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生活都离不开葡萄酒。法国的葡萄酒庄文化源于教会,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葡萄园,这些葡萄园的存在已经上千年,具有浓厚的宗教以及历史沉淀,所以后来人们说,喝法国葡萄酒能够体会到身处天堂的感觉。因为这种深厚而文化积淀,去法国葡萄酒庄旅游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沧桑轮回,从而加深对葡萄酒精髓的理解。这些体验也许只是因为那些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古堡,也许是那些与庄园年龄相同的葡萄老树,也许只是古老的手工作坊。拉菲庄、拉图庄、玛哥庄、红颜容庄以及木桐酒庄这五个庄园是法国最为具有代表的酒庄,这些酒庄要么是具有伟大的历史,要么是出产宫廷用红酒,或者是出产最为顶级的葡萄酒,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让旅游者震撼和敬仰的原因。即便不去这五大酒庄,其他不太出名的酒庄也肯定都拥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传奇故事。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葡萄酒旅游仅仅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并且发展缓慢,近几年才开始稍作提速。尽管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从葡萄酒旅游的目的地――葡萄酒庄来看,历史最长的张裕葡萄酒庄也不过是19世纪末建立的,到目前为止只不过有100多年历史。并且葡萄酒旅游也只不过近年来才开始发展,所以中国的葡萄酒庄并不具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以中国的葡萄酒旅游自然没有西方国家的历史韵味。葡萄酒庄的建筑园林设计上一般是采用欧式园林景观,例如张裕;或者是像云南红酒庄一样是融合中西的风格。在葡萄酒旅游的游览中,游客一般只是走马观花般参观酒厂、酒窖以及文化中心,然后就被带进了葡萄酒销售中心,这个过程太过简单,游客并没有真正理解葡萄酒文化,酒厂也侧重葡萄酒销售,所以导游讲解时候都只是介绍葡萄酒的相关常识以及本酒庄的企业文化,对于葡萄酒的历史很少讲解,导致游客没有获得全方位的体验,没有深刻地印象。

四、总结

相对于西方的葡萄酒历史文化,中国的葡萄酒历史不像西方国家一样可以能够做到引领葡萄酒的发展潮流。但是中国的酒文化却是源远流长。因为中国的白酒在世界四大蒸馏酒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象征了中国传统的酒文化。无论是看酒的起源、生产酿造、流通销售以及相关的名人雅诗、历史名著等酒文化载体无不体现出来了我国的白酒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感、文化感以及 沧桑感。葡萄酒文化作为酒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是在我国的白酒文化影响以及形成下所发展的,其实白酒文化也属于现阶段葡萄酒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葡萄酒文化并不能脱离历史及所形成的文化沉淀单独存在,所以我国的葡萄酒文化必定带有传统的白酒文化的深刻印迹,无可避免的带有浓厚的中国味道,所以葡萄酒旅游中可以注重增加中国的历史文化,而不是盲目的生搬硬套西方文化。不同的葡萄酒庄所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中国在学习西方葡萄酒旅游方面,一定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葡萄酒历史文化沉淀的。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2

天津有一座蕴含浓厚天津酒文化的旅游景观――津酒文化园。它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典雅园林,坐落于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津酒集团院内,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漫步在津酒文化园里,参观者可以感受到中国酒文化的渊源。该园以天津酒史、津酒的由来等相关的照片、文献、商标、制酒工具等,向参观者集中展示在天津的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流淌着绵长的酒文化。从明清时代蜚声海内外的大直沽烧酒到今日的津酒系列,天津酿酒业在不断前进的发展史。津酒文化园可作为中国酒文化学术活动基地,被誉为“津门第一白酒文化聚集地”;荣获国家AA级旅游景区,天津市工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津酒文化园包括文化中心和景观花园两部分组成。文化中心由展厅、放映厅、沙盘展示、调酒品酒厅、个性化设计室五个部分组成。

文化园展厅部分从传承、创新、发展三个篇章,全方位、多视角的记录了津门酒业700年的发展史话,展现着津酒的辉煌篇章,讴歌着几代津酒人的奋斗历程。更直观地了解津酒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旅程中所做出的成绩。

放映厅以专题片的形式,展现出津酒的酿造工艺、津酒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宏伟目标。

沙盘展示用4D画面模拟出实际的津酒全部酿造过程和津酒产品的灌装工艺,更生动地展示出企业其它车间、厂区的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们在此就能领率到津酒企业的风采。

调酒品酒厅是文化园的重点部分。这里不仅作为来访者休息、聊天的场所,同时还能品尝到津酒集团生产的不同香型、不同档次的美酒,让参观者在休息的同时了解白酒鉴赏方面的知识,掌握简单的品酒技能。

个性化设计室是专门为有特殊需求的消费者设立的提供个性化服务区域,消费者可在此订制按照您的要求精心设计的酒标。使酒品不仅可作为礼品、旅游纪念品赠送保存,同时让您的礼品在婚礼、庆典、寿筵等各个场合显得更为高贵、出众。

从标有“沽韵酒香”的牌坊进入景观花园,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将津门700多年白酒历史呈现眼前。迎面望去,一块磐石屹立在面前――“泰山石敢当”代表津酒人泰山般的力量,有战胜一切的决心,勇于挑战的信心。左边的醉心榭按照古代的廊亭建筑风格修建,为游客提供小憩、纳凉的场所。坐在醉心榭里,半月池中的红色锦鲤欢快的游着,一幅生机勃勃的气息悠然而生。

一道九曲溪,贯穿于整个花园,九曲溪,蜿蜒曲折的溪水记录着津酒集团在成长历程中经历的种种艰辛与奋斗,正是昔日的艰辛与奋斗造就了今日顽强的津酒人。佳酿流泓津酒泉,绵延流淌的泉水象征着津酒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预示着津酒集团持续发展的长久未来。

坚实的太白石象征着津酒集团过硬的产品质量,从而与“酿高质酒,做高尚人,永远追求新目标”的企业精神相呼应。二者交相呼应,将津酒的未来演示得淋漓尽致。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3

刘这也是酒文化涵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酒文化产业涵义的理解是在酒文化涵义及概念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并且建立在产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酒文化产业可以理解为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从事相关酒文化产品及酒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此提供相关服务的一种产业,其为文化传播而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现代酒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履行着文化传播功能,通过商业动机的刺激以及经济链条的作用,对传统酒文化进行传承或者创新,但是整个过程是建立在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基础之上的。

酒文化产业本身不是独立的,它涉及的内容较多,涉及到酒文化的方法面面,而且酒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仅涉及到酒文化相关内容,更是涉及到旅游业、农业等各种相关产业,其发展所涉及的产业较多。因此,要全面理解酒文化及酒文化产业,就需要理解酒文化的相关产业,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酒文化产业,以便更好的发挥酒文化产业的价值。自有酿酒历史以来,酒文化就相伴随而产生。中国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传说中就有杜康发明造酒(距今约4100年)、仪狄发明造酒(比杜康早1000年),可见历史之悠久。1983年10月在陕西眉县杨家村二组考古出土了在5800一6000年左右的新时期时代的陶质酒器(见《宝鸡日报》1988年9月1日周末文化版),这也说明了在几千年前酒出现了人工谷物酒,酒文化也随着而伴随产生。学者们普遍认为商代酒出现了谷物酿酒的技术,这一点已经可以考古中得到证明。西周更是我国酿酒技术快速发展时期,这是代表性的就是酒曲的发明,并出现了对酿酒技术的概括,这就是“五齐”(即泛齐、酸齐、盎齐、堤齐、沉齐)、“六必”(即林稻必齐、曲萦必时、湛炽必清、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这也就构成了我国用曲酿酒工艺技术的基础,这就是世界酿酒科技的一个重要进步。粮食蒸馏酒产生的时间虽然存在着争议,但是在我国出现也有千年的历史了,可见,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

我国酒文化是上述的酿酒历史与传统文化相关互动及融合的结果,因为酒与传统文化是在统一基础上产生并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中国酒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甚至能在世界酒文化中有其一席之地,其原因就是其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并汲取其所深刻的物质和精神营养,这也为酒文化及相关理论的基础和根本。酒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可以从酒与儒家和道家文化、酒与制度文化、酒与文学艺术、酒与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酒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的象征之一,酒文化产业发展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酒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政治教化相结合,使得中国酒文化一般沿着法制化、礼仪化方向发展,这也使得酒文化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有助于解决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饮酒习惯,以及酒类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酒文化及相关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这也更加有利于酒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多民族特性也使得酒文化具有各种特色,目前所谈的酒文化多是以汉族为主体,包含各民族在内的酒文化的集合体。中国饮酒文化是各民族的共有财富,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可持续的生命力。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遵义;旅游;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79-02

遵义因其历史和地域独特的原因,而形成了以酒文化和长征文化为主线的独特地方文化艺术。从明代的土司文化,到近现代,郑珍、莫友芝并称西南儒宗,名重晚清儒林;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迁临,遵义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长征精神为文化依托,融时代精神,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遵义文化。在遵义旅游开发中要整合各种文化资源。

一、长征文化

遵义会议是遵义的第一张文化大品牌,于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因为它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独有的,所以在文化价值上是中国的、世界的。长征文化是遵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强渡乌江……红军给遵义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遗址和遗迹。

1954年1月,遵义会议纪念馆成立,遵义会议会址开始复原陈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底,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1996年,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9-2005年,遵义会议纪念馆修复开放了“秦邦宪(博古)住处”、“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

二、沙滩文化

“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滩”,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沙滩文化在贵州的地位。沙滩文化是清代后期出现在黔北山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沙滩是黎氏家族聚居的村落,与附近郑氏望山堂、莫氏青田山庐衡宇相望。黎、郑、莫三个家族互为师友,结为姻娅。自乾隆至清末民初的一百多年间,三个家族中涌现了几十位诗文作家和学者,刊行诗文集和学术著作一百多种;其代表人物郑珍、莫友芝和黎庶昌,成了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在中国文学史和学术史上都占有相当的地位。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编写的《遵义新志》,把黎、郑、莫三个家族共同创造的丰硕文化成果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统称之为“沙滩文化”。

现存清末著名爱国外交家、散文家黎庶昌故居“饮使第”,郑珍墓、莫友芝墓等,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黎氏故居陈列有生前使用过的家具、文具,介绍其生平事迹、著述的文字资料和其他文物。近数十年来,沙滩文化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的学者把它同“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河洛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提并论。从明末至清末三百余年间,沙滩文化蒸蒸日上,方圆约2.5平方千米的沙滩出了数十名举人进士,成了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外交家的摇篮,其中有学者、诗人郑珍,西南巨儒莫友芝和被称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和“全才君子”的黎庶昌等著名人物,形成了一个冠冕全黔的文人群体。

鼎盛时期晚清以后的一百多年间,这里走出了几十位文人学者、两位外交官和大批有作为的官吏。学者们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从经学、文字学、版本目录学到地理学、天文学、农学、医学,都有颇高造诣。人们把这个学者群的成就,称为沙滩文化。一些长期研究它的学者认为:沙滩文化的出现,在贵州文化史上是一个奇迹。

三、遵义酒文化

遵义的第二张文化大品牌――国酒茅台,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誉冠群芳,全国白酒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企业,总理多次强调茅台酒是国酒要加以爱护。也正是因为它是“酒中之王”,故而其文化价值也是中国的、世界的。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现在,茅台酒已经与法国的“白兰地”和英国的“威士忌”齐名,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

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水质优良,多出佳酿,是我国最重要的酿酒基地之一,享有酒乡之美誉。贵州酒史,源远流长。贵州酒文化博物馆建在遵义的酒文化博物馆,在展示贵州酒史、贵州名酒的同时,刻意展示多姿多彩的酒礼酒俗。遵义是著名酒乡,名酒纷呈,酒厂林立。国酒、部级名酒、国家优质酒、省级名酒、地方名优酒难以计数。由于荟萃了众多风格独特的高级优质酒以及遵义所蕴含的悠久酿酒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1988年,被中国首届酒文化节评为5个中国酒文化名城之一。随着市场向名优品牌的集中,茅台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化酒时代。国酒茅台以醉人的芳香让世界了解了自己、了解中国白酒和中国文化。2004年,仁怀市被认定为“中国酒都”。随着酒文化的发展,一批酒文化景点在国酒之都仁怀相继建成:“天下第一瓶”于1995年建成。1997年,该瓶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实物广告,并誉为“天下第一瓶”;1999年人工雕刻了“美酒河”三个大汉字位于赤水河中游的仁怀市沙滩乡境内吴公岩摩崖绝壁之上。

国酒文化城。该城位于茅台酒厂内,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工程总造价数千万元。城内数十幢建筑鳞次栉比,连绵成城。分别体现汉、唐、宋、元、明、清和现代风格,荟萃国酒茅台自远古以来的发展史实。馆内陈列有历代酒礼、酒俗、酒技、酒故、酒史、酒文、酒诗及与酒有关的重要人物故事等书画作品、雕塑及实物,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品位综合载体。1998年,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四、仡佬文化

越是民族的、古老的、传统的、独有的,就越是中国的、世界的。民族文化产业,是西部开发中最有前途的“阳光产业”。为此,“仡佬文化”名副其实地成为遵义第三张文化大品牌。仡佬族的丹砂文化、傩仪文化、民间歌谣、民间音乐、民居木雕、墓葬石雕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遵义有两个仡佬族自治县,遵义的仡佬族人口占到全国仡佬族人口总数的70%多。这个现今看来已基本汉化了的少数民族,原是贵州高原开荒辟草的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她拥有源远流长的族源、原汁原味的傩文化、独成一体的婚丧习俗、令人垂涎的风味饮食、绝活迭出的文体艺术,以及风格奇特的建筑、谜团重重的人文等等。仡佬族几千年来创造的这神秘古朴、积淀厚重、绝无仅有的民族民俗文化,值得去深层发掘、整理、展现、弘扬。

夜郎古国的王族――仡佬族。混沌之初,最早开辟了广袤的贵州高原。“仡佬仡佬,开荒辟草”,这民间广泛而长期流传着的歌谣证明了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

在道真、务川两个仡佬族自治县采访,已看到两地的决策者都在为打造仡佬文化这张品牌,在作深层思索和行动。近二十年来,两县都建立了民族风情展览馆,仅道真就收集汉砖、铜铣、傩面、民族古籍等实物2500余件。两地挖掘整理的仡佬族“高台舞狮”、“打篾鸡蛋”、“山王舞”、“高架斗篷情”、“淘盆打挂子”等民族文艺体育节目,以其独特的民族韵味而享誉全国。其中,“高台舞狮”以其惊、险、奇、绝,先后荣获贵州省第二、三届民运会表演项目一等奖,全国第五届民运会银奖。道真自治县专门成立了“民族研究所”;2001年政府斥资200多万元,于当年秋季举办了“首届仡佬文化节”;县里还提出了修建“中国仡佬文化艺术传播中心”的规划方案,目前正在向上申报此项目。务川自治县成功策划并实施了“仡佬族的母亲河――洪渡河”大型民族文化考察活动;务川县城建筑不仅要设计规划一条民族民俗街,而且其他新建的建筑都要按民族风格来设计建设;正在建设中的“务川龙潭仡佬民族村”,是省里确定的九个在建民族村寨之一,其目标就是建成为完善保存仡佬族历史民族村寨整体自然风貌、民族风情浓郁、具有仡佬民族文化发掘保存和展示功能的民族民俗文化村寨。

傩戏,诞生于中国远古人类的祭祀、驱役逐鬼等活动,被世人誉为“戏剧活化石”。道真的傩戏,自元代由仡佬族人从中原引入境内,是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酬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原始戏曲形式。凡正戏剧目,都戴上各种不同角色的面具,锣、鼓、唢呐伴奏,亦歌亦舞,有唱有白,庄重诙谐,文、武、美、丑相戏其间。道真傩戏常见的人物脸谱有40余种。而戏班通常必备的面具有山王、将军、判官、唐氏太婆等25种,道具主要有印、牌带、师刀、令牌等20余种;服装有蟒袍、罗裙、龙凤花鞋等近20种。道真傩戏服饰向为讲究,冠、衣、裙、裤多合古式,多用蜀饰加民族刺绣作成,色彩鲜明,工艺精湛,神韵独特。傩戏的内容丰富精深,凡寿祝、婚嫁、立房、还愿,有请必演。

五、土司文化

土司文化指唐乾符三年(876年)至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土司的传承文化。是以中国中世纪古军事城堡海龙囤及杨粲墓为主的包括养马城、云门囤、水牛城、永安庄、播州城、鹤鸣洞等遗迹、遗址,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后,土司文化沉寂了400年。由于播州一直是杨氏家族世袭统治,所以“播州”史亦是杨氏家族统治播州的历史。加之杨氏先祖杨端自中原入播,大力推行汉文化,以孔儒思想教化人民,促进了民族间的进一步融合,留下了海龙囤、杨粲墓、播州城等许多特有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迹。而今,土司文化正以其稀缺性和神秘性吸引着更多人的关注,重新审视和挖掘这种文化的差异性、独特性,释放其蕴含的巨大吸引力,形成重要的旅游产品[1]。2001年,海龙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18日,遵义“三节一会”在海龙囤开幕。打造长征文化牌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沙滩文化、酒文化品牌、仡佬民族文化,以及土司文化、丹霞地貌等文化。形成以长征文化为核心的遵义特色文化旅游圈。以此来增加旅游商品多样性和丰富性,推动遵义旅游业的发展。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嘉善黄酒;文化旅游;旅游开发;产业融合

本文为嘉兴学院商学院重点srtp及嘉善学院srt一般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RT2016C012);指导老师:唐铁球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日

引言

文化旅游可以促进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向群众传递文化知识、了解文化发展、继承文化传统、传承文化内涵,增加文化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软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促进文化创新,使文化产品更有情景性、更具亲和力,增强游客体验经历。

嘉善虽然拥有厚重的黄酒文化积淀和雄厚的黄酒产业实力,开发力度却略显单薄,因此古老的黄酒文化在研究产业融合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显得极其迫切。为稳步推进黄酒文化旅游向高层次发展,调研小组科学分工,分别行动,在嘉善在西塘进行了问卷发放、回收与简单访谈,发放问卷134份,最终回收了有效问卷100份,综合细致地研究了嘉善黄酒旅游的现状。

一、嘉善黄酒文化旅游现状分析

(一)客源市场、黄酒消费地域与人群、消费能力情况。嘉善黄酒客源市场中,游客中以国内游客占多数,而国内游客中又以嘉兴、杭州、上海游客的比重最大。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嘉兴当地人占比17%,杭州占比13%,上海占比8%;在少量的国外游客中以临近中国的日本游客居多,但纯粹因嘉善黄酒前来旅游的人少之又少。

另外,黄酒的消费地域和人群也存在同样状况。在我国“入世”之后,嘉善黄酒的出口销量明显上升,近年均呈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令人欣喜,但黄酒的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内,国外消费市场实际十分有限。现在,国内黄酒的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的江浙、福建、上海一带,而在广大的西部、东北部则难觅其踪影。

在消费能力上,通过我们小组的问卷调查,发现80%的游客愿意接受50元以上的黄酒,35%的游客有能力接受100元以上的黄酒。说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国内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需求升级,人们对黄酒的需求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黄酒中高端市场潜力巨大。

(二)黄酒产品种类。黄酒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黄酒的种类繁多,根据糖分比例可分成多种类别,故分支产品众多,可以迎合更多消费者的口味喜好。但对于同样历史悠久的嘉善黄酒而言,品质固然十分上佳,耐人饮食,但也却因此受到束缚,嘉善遵循古法专注酿造生产,酒肆酿造之法相仿,代代如此,因而没有再更多的创新口味,其相关衍生产品也很少。

我们在嘉善实地考察中了解到,各个店家的黄酒大多大同小异,多数以“女儿红”标榜,种类很少,消费者选择的空间非常小。

(三)游客对嘉善黄酒的认识概况。嘉善黄酒古已有之,其酿造技术在明清时代已经十分发达。嘉善黄酒品质上佳,口感醇厚绵长,温柔细腻,同时也具有相当多的益处功效,老幼妇孺皆宜饮用,因此长久以来一直深受本地百姓喜爱。但对于绝大部分的外地游客而言,无论是嘉善黄酒物质上的品效,还是其背后所含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他们都不是很了解,他们仅仅停留在黄酒的概念上来,而对于产地嘉善及此特产没有再多的认知。我们小组的研究显示,只有39%的游客对嘉善黄酒工艺、文化略知一二,而61%的游客对嘉善黄酒一概不知。我们还通过对游客是否了解“花雕”、“女儿红”等小故事的由来来侧面反映游客对黄酒的认知程度,结果表明,只有29%的游客有所了解。简而言之,就是游客们普遍缺乏对嘉善黄酒的认知。调查显示,65%的游客是有意愿了解嘉善黄酒的,61%的游客愿意以参观制酒工厂、参观黄酒博物馆等形式了解嘉善黄酒。但是,这部分游客却鲜有渠道来全面了解嘉善黄酒,已经对黄酒略知一二的游客也缺少加深了解的渠道。

二、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力度不够,对酒文化旅游不够重视。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是旅游发展的持续动力,因此注重文化的挖掘和旅游开发成为大势所趋。而嘉善对黄酒文化的开发不够重视,大多数游客都知道嘉善黄酒,甚至有些人还了解会稽就是今日之绍兴,但是对于同是浙江的另一个酒乡――嘉善的了解还是甚少,更别说嘉善有关黄酒的故事了。这就源于嘉善本身对黄酒文化的宣传太少。嘉善黄酒虽进军中国黄酒品牌前10名,但嘉善黄酒“西塘”还在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一直未成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嘉善黄酒的市场占有率。嘉善黄酒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现阶段的黄酒文化旅游产品主要体现黄酒文化最直接的方面,如历史发展、酿制技艺、酒器展示等,嘉善正是缺少对这几方面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黄酒的酿制技艺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酒酒俗与嘉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黄酒酒器有很强的艺术美学价值,其与嘉善的越文化、水文化、名人文化也有很大的联系,这些黄酒文化价值还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怼

(二)缺乏国际视野。在当前开发的酒文化旅游中,吸引外国游客较好的为青岛国际啤酒节和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张裕卡斯特酒庄等,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的葡萄酒旅游由于很好地和云南的其他旅游资源捆绑营销,虽然不是优质葡萄酒产区,但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相比葡萄酒和啤酒,黄酒中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富有历史韵味,其实是对外国游客最具吸引力的,但已开发的点却很少有国外游客。嘉善西塘中外国游客的比例少之又少,更别说让他们了解嘉善黄酒文化,甚至购买嘉善黄酒了。究其原因,主要是酒文化旅游开发中缺乏国际化视野:嘉善没有研究国外消费者、游客对黄酒的兴趣所在,或是通过不同途径的宣传激发他们的旅游动机;当然,在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及旅游纪念品打造方而也没有考虑外国游客的需求。而面对洋酒的不断冲击,走向国际市场一直是中国酒产业战略愿景,而通过旅游提升嘉善黄酒在国外消费者中的美誉度、认可度,同时宣传中国特色酒文化,无疑对加快嘉善黄酒产业乃至中国酒产业国际化步伐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三)黄酒与文化旅游联系不紧密。嘉善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此同时,嘉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具有相当潜力的旅游开发资源。认识到这两个得天独厚的发展因素,这些年嘉善也正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例如发力打造特色西塘古镇等,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通过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嘉善可以间接带动本地的诸多产业,食品饮食业尤甚。然而,作为嘉善特产的嘉善黄酒,却没有十分好地和嘉善的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因为在很多时候,嘉善黄酒更多走的是独立发展路线,与其他产业并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

嘉善黄酒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文化底蕴自然也不会稀薄,具有相当的文化鉴赏价值,在这方面上若好好开发必定能成功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调查显示,65%的游客有意向了解嘉善酒文化,可见黄酒与文化的结合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因此,嘉善黄酒与文化旅游的关系完全可以更近一步,形成相辅相成进而达成双赢的合作关系。

(四)对酒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足。嘉善黄酒迄今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嘉善的酿造业在明清时代已非常发达,1984年在轻工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获“部优产品”称号,载入《中国名酒》名册。1987年在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银奖,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质产品。西塘人喜爱弄墨舞笔,习惯在水边、桥边摆个小桌子,顺手往小河里捞几把螺蛳,姜葱炒了,再置上花生米,倒上陈年黄酒,悠闲小酌。如此酒道,令人向往。但如此优秀的黄酒文化却缺少继承,如中国传统酒道中的精华部分受到现代文化影响冲击非常大,人们既不会去把酒问天,也不会去观酒,喝酒少了节制、少了雅趣、少了崇敬、少了养生,以竞争、权谋、名利为目的的饮酒造成了公众对酒、对酒文化形成广泛诟病。除了酒道,许多传统的优秀酒文化,嘉善黄酒都没能很好继承。另外,嘉善酒文化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依靠着传统方式存活越来越难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一些所谓的创新,如拼酒大会的出现反而起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在新时代,人们没有创造出酒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新内涵。对酒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不足直接导致酒文化旅游缺乏素材依托,成了无米之炊的酒文化旅游只能流于形式,也就很难真正吸引游客。

三、对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可行性建议

(一)黄酒文化旅游开发保障机制。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的动力保障主要是由企业、政府和市场这三部分组成。其中,企业是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动力是企业,政府在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中起推动作用,市场的需求是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的助动力。在这三股力量的推动下,嘉善当地黄酒企业应该成为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的主体,作为黄酒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部分,在科研、技术、资金和场地等方面为嘉善黄酒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核心支撑。政府应该发挥支持作用,如制定相关文化产业政策、加强对外宣传黄酒文化和嘉善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市场的需求在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中起基础作用,根据统计结果,居民出游的首要目的是休闲度假,占60%;其次是旅游度假,占37%;而其余只占了3%。可见,游客的消费倾向还是比较强烈的,消费空间大。在尊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了解旅游者消费倾向,开发相应的黄酒文化产品,体验黄酒文化,品黄酒韵味,最终完成旅游和体验过程。嘉善黄酒文化旅游的开发是一项长期工程,因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政府和市场这三部分要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才能为嘉善黄酒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切实保障。

(二)积极推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嘉善黄酒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颇高,但销售的主要范围却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地域性消费特征很明显。为突破这一瓶颈,在宣传方面可从黄酒文化着手。因此,嘉善黄酒文化的宣传应紧紧围绕“黄酒之都”这一特色品牌定位,以会展、旅游推介会、影视宣传片、户外广告、文物书画艺术展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和推介。在全国各地举行黄酒会展和黄酒文化节庆活动,推介黄酒历史文化、黄酒酿造技艺、黄酒养生功效、黄酒品鉴、黄酒收藏等内容,以及以各种新兴媒体、新体验手法展示黄酒文化,吸引人们去了解黄酒的历史和功效、并品尝黄酒;通过与影视传媒业合作,以黄酒文化为主题,制作旅游宣传片,或以黄酒某一品牌的诞生为主题,制作电视剧或电影,强势进入央视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旅游卫视等进行播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在当地定期举办一些大型书法文化艺术节,号召文人墨客饮酒作诗作画,吸引国内外文化爱好者慕名前来,扩大黄酒文化影响力;在全国各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对外推介嘉善悠久的黄酒文化,展现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以便于对外招商引资;充分利用长三角地缘优势,在华东地区进行广泛的户外宣传促销,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嘉善旅游。

(三)品牌塑造,打造黄酒体验精品游线。品牌塑造是嘉善黄酒文化的重中之重,作为黄酒之都的嘉善,在开发嘉善黄酒文化旅游时,应好好利用“黄酒之都”这张名片,打造一条有特色、精品化的黄酒文化体验游线,尽可能多的将与黄酒文化相关的典型旅游点串联起来,根据旅游点与黄酒文化在文脉和地脉上的联系,在每个旅游点上展示黄酒文化,如展示历代各朝与黄酒文化的关系,恢复古代手工酿制黄酒的场景,还原黄酒之原始风貌,再到中国黄酒博物馆探寻黄酒文化的奥秘,最后到黄酒体验区寻找游客与黄酒的不解之缘,整个游线以历史的顺序将嘉善黄酒的历史景点串联,并将黄酒的起始、发展历史、黄酒典故、体验黄酒融入其中,整条游线以寻源、探秘、品味为活动主线,生动形象地展示嘉善黄酒文化魅力,使黄酒文化与旅游者之间产生共鸣,为游客带来独特的精神文化食粮。并将此游线向国际高端方向打造,使品牌游线国际化,让世界各国游人探寻几千年文化的古老国酒的神秘。

主要参考文献:

[1]吕艳伟.基于体验经济的白酒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2]李秋婷.中国专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葡萄酒旅游产品开发为例[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

[3]林清清,周玲.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9.24.6.

[4]张萍,王爱红.体验式葡萄酒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酿酒科技,2009.9.

[5]江志国,张春芝.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旅游资源综合评价[J].酿酒科技,2011.7.

[6]张红梅,宋莉,沈杨.中国葡萄酒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

[7]付强.贵州仁怀白酒文化旅游体验性开发浅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

[8]孟宝,郭五林,谢美英,陈永.白酒文化主题特色旅游深度开发研究――宜宾个例分析[J].酿酒科技,2015.

酒文化发展史范文6

2009年底,汾酒集团领导班子调整,我担任了董事长,一转眼三年过去了。三年来,汾酒集团一直把品牌中国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每年都要在这个庄严的平台上,书写汾酒的激情与梦想。

2010年,品牌中国给我颁了一个奖——2010年品牌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当时我讲过:“这个奖不是颁给我个人的,而是颁给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的;这个奖也不是颁给现在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的,而是颁给未来的汾酒集团的。这个奖奖给了一种趋势,一个希望。”

今天,我可以自信地说,品牌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2009年的时候,汾酒集团的销售收入只有30来个亿,今年汾酒集团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已成定局。过去的三年,汾酒集团创造了发展史上发展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优、经济效益最好、职工收入最高的黄金时期,三年时间销售收入增加两倍,并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整个白酒行业来讲,过去的十年被称为“黄金的十年”,目前行业排名前几位的企业,在这十年中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汾酒集团在这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平庸中度过的,一直在二三十亿的水平上徘徊,汾酒也从原来“汾老大”的地位沦为了一个普通的二线品牌,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弱。

如果任由这种状态延续下去,今天我们恐怕是听不到汾酒的声音了。正是在这个时候,新的领导班子上台,提出了“追赶、超越、领先”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制定了2015年销售收入达百亿的第一个战略目标。

事实上,汾酒集团实现百亿目标比计划提前了整整三年。

我们的信仰

为什么汾酒过去那么慢,现在这么快?是文化的原因、营销的原因,还是管理的原因、改革的原因?

都是,又不全是。

我们认为,三年增长两倍,并且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确实不是一个自然的增长,而是有一个内在的核心因素在起作用。

这个内在的核心因素,我们称之为:“汾酒新思维”。这个新思维,正是汾酒集团转型与驱动的力量。

什么是汾酒新思维?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确立中国酒魂信仰体系,实行信仰管理。前者是基于理念层面的,后者则是把理念转变为行动,转变为成果。

什么是中国酒魂信仰体系?

2009年的时候,汾酒已经与白酒一线品牌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大部分汾酒员工已经沒有奋起直追的劲头。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不把汾酒人的干劲儿调动起来,汾酒是沒有希望的。

另一方面,大家都说汾酒历史悠久,悠久到什么程度?都说汾酒底蕴深厚,深厚到什么程度?到底什么是汾酒的独特价值?大家都说不上来,这个问题历史上就一直沒有明确过。于是我们就从回答“什么是汾酒”这个问题入手,寻找汾酒失落的价值。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翻阅了5000多万字的各种史料及考古资料,终于理出了一个基本的脉络。

史料及考古成果证明,杏花村汾酒的酿造史为6000年,而且跟中华文明一样,6000年从来沒有中断过。800年前,杏花村首创清香型白酒,并且随着晋商的脚步,把杏花村白酒技艺传播到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奠定了中国白酒的基本格局。

我们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汾酒文化的独特定位,汾酒是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是传承中华白酒文化的火炬手,是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是见证中国白酒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如果用三个词来概括,叫作“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最后凝聚成一个词,就是“中国酒魂”。

中国酒魂,既是汾酒的文化定位,也是汾酒集团的品牌信仰。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品牌信仰,汾酒才能走出平庸,走向卓越。

就这样,我们在中国酒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中国酒魂信仰体系”,提出了销售收入100亿元、200亿元两个中期目标,并提出要把汾酒打造为世界第一文化名酒、竹叶青酒成为世界第一养生名酒的长远目标,最终要把汾酒集团建设成为一个“报国、诚信、创新、开放”的、基业长青的跨国、跨文化酒业集团。

中国酒魂信仰体系,是汾酒新思维的起点和归宿。确立了中国酒魂信仰体系,确立了汾酒的品牌信仰,就回答了“什么是汾酒”、“汾酒的未来应该是什么”这两个命题。

那么如何从现实走向未来,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怎么做汾酒?那就要实施信仰管理。核心要解决的就是承担社会责任,这也是汾酒的新思维。

小目标服从于大目标,大目标只有一个。作为国有企业,应该在充分兼顾国家、企业、股东、员工利益的基础上,带头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