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范例6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

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范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投融资模式

一、江西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不足

(一)公益类项目融资主体缺乏

依据监管政策,监管类融资平台主要解决水利、计划内保障性住房、公路法下的收费公路项目的融资问题,列入名录的土地储备机构解决土地储备的融资需求,监测类融资平台不能申请公益性项目贷款,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加之公益、准公益项目引入社会资本的难度较大,此类项目面临的融资主体缺乏。2014年江西省科学研究、水利、居民服务、教育培训、社保医疗、文体娱乐、公共管理等公益领域获得的贷款份额分别是0.02%、1.18%、0.14%、2.68%、0.74%、0.55%、2.26%,均少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等行业6.07%、19.51%、7.15%的份额。

(二)统筹化运作模式缺乏

2014年江西省融资平台总资产规模大部分低于50亿元,由于整合力度不强、资源注入不够,省、市、县(区)各级平台总资产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全省污水处理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外,鲜有通过省、市域,龙头企业统筹的方式集合多方力量,统筹运作项目融资。

(三)市场化运作模式缺乏

就全省融资平台来看,货币资金普遍偏少,平均仅占总资产的7.5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1%;土地使用权占总资产的比重平均为46.3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76%,以土地出让收益为主要还款来源及抵押物。而江西省矿产、水资源丰富,是农业大省,而大额矿权、水域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等融资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相关产权交易、确认、评估和抵质押登记机构、制度尚未建立。

(四)风险防控机制缺乏

江西省部分地方政府债务率偏高,直接影响了融资空间。有些设区市财政负债超过政府当年可支配财力。全省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没有健全,风险预警和统筹管控能力较弱。

二、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政策建议

(一)就监管政策限制,构建市场化运作主体

一是引进民营、外资等社会资金,注入土地、矿权、园区、收费权、水域经营权、企业和金融股权等经营性资源,构建以企业信用为依托的市场化运作主体即城市综合运营商,突破监管政策对融资平台为公益类项目融资的限制,构建符合监管要求的,能为城镇化建设各领域项目融资的合格融资主体。

二是省域统筹建设市县项目时,由省、市县公司和投资者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或创建城市开发基金,构建省域统筹的市场化运作主体,壮大公司、基金实力,统一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其中组建项目投资公司类似于城司,政府对此熟悉但因引入新的资金将会稀释原股东的控制权从而不利于再次引入新的投资者;成立开发基金适合滚动开发,便于再次引入社会资金扩大规模,能以股权投资作为种子资金撬动大额信贷融资,但对市场化运作要求较高。

(二)就融资主体分散,构建统筹化运作模式

一是针对省内融资主体分散的现状,在省级层面,由省直各主管部门牵头,分别打造、整合各行业以企业信用为主要依托、市场运作为基石的省级投融资平台,以“统借统还”模式破解全省同质性项目融资难题。

二是构建统筹化运作模式。由省级公司统筹市县项目建设与融资,市县级政府以投资或代建等形式参与建设、融资和还款。大力推广中小企业“四台一会”和龙头企业统筹园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农户贷款这些统筹化融资模式。

(三)就融资资源缺乏,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

一是创造融资资源。建立公共收费制度,以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收费权作为融资资源;建立补贴制度,以农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公路建设等项目的政府补贴作为融资资源;建立政府购买制度,以政府的项目补偿金,公共领域发展基金,政府偿债基金,政府回购款等作为融资资源;建立资源转化制度,土地增减挂钩和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后,结余土地的出让收入可作为融资资源,冠名权、矿权、水域经营权、收费权等可作为融资资源;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等的确权、抵押、交易机制,将农村资源转化为融资资源。

二是整合挖掘融资资源。按“以丰补欠”的理念捆绑、组合项目,共同融资,以经营性项目的融资资源解决公益性项目融资难问题;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方式挖掘、盘活融资资源。

(四)就融资渠道单一,构建多元化筹资模式

一是运用公私合营PPP模式中的PTI、BOT、TOT等融资方式,引导民营、外资资金参与城镇化项目建设。二是争取市政债券发行试点,建立城镇化建设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农业风险基金等,充实项目建设资本金。三是综合运用企业债券、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私募债、信托、股票、保险资产债权和股权投资计划、资产证券化、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市场化融资方式,鼓励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基金参与的方式,解决资金难题,从而达到融资和避险双重目的。

(五)就政府债务风险,构建高位统筹机制

一是建立融资规划机制。科学制定政府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长期投融资规划,对投融资的规模、范围、原则、时序等做出计划。

二是建立高位推进机制。定期召开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和地市政府参与的城镇化融资专项会议,研究解决省级统筹融资重大事项。

三是建立省域统筹机制。赋予省级公司统筹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同质化项目的职能,统筹全省棚户区改造、临空港、城市道路、给排水管网、环境治理等重大同质类项目建设与融资。

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范文2

【关键词】黔东南;城镇化;消防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X924【文献标识码】B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Fir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Chen Zhi-guo

(Southeast Guizhou State Police Fire BrigadeKailiGuizhou556000)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ire connotation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introduced Qiandongnan overview, noting Southeast State Fir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carry case, new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Southeast states on how to build a new urbanization Fire in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model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Southeast;Urbanization;Fire services;Equalization

1. 黔东南州情概况

(1)黔东南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东临湖南,南接广西,西连贵州黔南州,北抵贵州遵义市、铜仁地区,全州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余万,辖15县1市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3549个行政村,聚居苗族、侗族、布依族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2%,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总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2)受地理环境、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影响和制约,加之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民族生活习俗,大多数农村村寨座落在半山腰,房屋依山而建,地势落差大,交通不便,水源缺乏,普遍聚族而居,82%房屋为木质结构,房屋鳞次栉比,防火间距不足,房屋耐火等级低,全州50户以上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有3922个,每个村寨就如一座“活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农村防火工作形势异常严峻,素有“全国农村火灾看贵州,贵州农村火灾看黔东南”的说法,在形容灾后凄惨景象时更是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把火烧到解放前”之说。

2. 消防公共服站等化的内涵

从消防工作层面来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需要在消防规划、消防站设置、消防队伍建设、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让农村与城镇享受同样的待遇,改变重城镇、轻农村的现状。通过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等享受消防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3. 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开展情况

3.1从源头抓起,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2012年至2015年,全州县城、建制镇及开发区(园区)、100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50户以上连片木质结构房屋村寨逐步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并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消防规划同步实施。目前,全州县城、建制镇及开发区(园区)已完成规划编制,其它规划正在按计划进行。

3.2加强农村消防队伍建设。按照公安部等七部委《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将政府专职消防队纳入事业编制。2013年,我州凯里市、镇远县、黎平县、雷山县等县市将建立6支政府专职消防队,全州3922个50户以上木质房屋连片村寨都成立了志愿消防队。

3.3推进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2012年,全州所有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实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共划分大网格211个,中网格3385个,小网格14276个,明确各自职责和监管范围,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派出所点多、面广的优势,实现消防监督管理全覆盖。

3.4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深入贯彻《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深化消防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景区、进党校工作。全州大(中、小)学校每学期开展消防教育不少于4课时,开展全员应急疏散演练不少于1次。居(村)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每年组织居民开展1次灭火应急疏散演练。每年对乡镇、村居两委负责人开展1次消防安全培训,对志愿消防队伍开展2次培训。利用消防安全20条,结合“一分钟防火法”对农村大村寨及农户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3.5加大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2007年8月20日第144次省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的《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方案》,2007年至2011年,全州共完成试点建设157个村寨34658户,其中80个为州级试点,77个为县级试点。共实施电改37969户,厨改33244户;修建消防水池814个59022立方米;铺设消防供水管网387.69千米;安装消火栓1442个,配置消防机动泵373台、水枪2203支、水带60960米。从2013年起,2年内完成全州连片木质结构村寨房屋“电改”工程,提升农村抗御火灾能力。

4.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4.1政府在保障农村消防安全中职能作用不明显。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对消防安全的需求日益突显。然而,长期以来,政府在保障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职能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农村缺乏消防规划、缺乏消防基础设施、缺乏消防队伍等。相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消防安全基础建设相对滞后的基本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总体来看,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扩张进程,市政消防设施、城市消防站建设欠帐较大,尤其是市政消火栓的建设欠账多;消防规划不到位,消防基础设施与消防规划同步实施落实不到位;农村消防队伍建设推进不力,全州所有乡镇目前都无专业消防力量;消防教育基础薄弱,消防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社会化消防宣传不够,公民消防常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农村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自防自救能力不高,城乡火灾抗御能力仍然薄弱。

4.2公共消防基础薄弱。黔东南受地理环境、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全州17个县(市、区)有14个属于部级贫困县。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木质结构房屋比例大、密集程度高、水源缺乏、道路不畅、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进程,消防规划不到位,消防基础设施建O与消防规划同步实施落实不到位。

4.3农村消防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公安消防部门对城镇内的

单位、场所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消防违法行为能督促其整改,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但在农村,对像村寨、甚至农户存在火灾隐患或一些消防违法行为,一是无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督促其整改;二是整改资金欠缺,整改难度大;三是公安消防人员数量不足,其他人员又无执法资格,很难实施监管,监管不到位;四是农村点多、面广、线长,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存在盲区、死角。

5. 如何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

5.1强化政府在消防公共服务中的主体职能作用。

(1)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是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企业,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公共服务主体。强化政府农村消防安全职能,就是注重城乡消防工作协调发展,从过去的城市偏好转换到城市和农村并重,由主要实施“城市消防”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2)我国传统的消防在一定意义上讲,只能界定为“城市消防”,还不是“全民消防”和“社会消防”,消防力量建设主要分布在县级以上城市,乡镇、农村基本没有消防力量,大量的物力、财力用于解决城市消防安全问题,而农村消防安全投入则明显不足。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促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深化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消防安全最大的问题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的短缺,而其关键就是资金短缺,这是政府对于农村消防服务职能缺失的突出体现。解决资金问题,就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队伍建设的责任。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村消防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间消防安全发展差距,推进实现消防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

5.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协调、投入保障和分工问责机制。将消防公共服务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思考,确定优先投入领域;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资源配置重点转向基本公共服务。由倚重行政力推动向管理形态的社会化和监管手段的综合性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也在转变,当代政府必须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大基本职能。消防机构作为向社会提供消防安全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导部门,应切实转变“全能型、政令型”的传统消防工作观念,促进行政职能与管理手段的战略性调整,推动消防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体现消防管理的服务本质。

5.3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监督体系。切实加强农村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增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一是提前谋划,农村消防规划先行;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消防规划同步实施;三是解决农村消防队伍待遇问题,发展壮大农村消防队伍;四是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消防安全网格管理模式,落实网格自我负责、自主管理、自行排查,建立“层级明晰、条块结合、机制健全、全面覆盖”的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五是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整体抗御火灾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铁男,中国消防手册第三卷[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彭青松.浅析我国火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4).

[3]陈家强.我国的火灾形势与发展趋势[C].第九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范文3

一、经济发达镇设市改革的原则和指标选择

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设市应主要围绕镇改市展开,这符合中央提出的创新行政管理和降低行政成本设市模式的要求。

(一)镇改市标准制定的原则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镇改市标准制定和指标选择要既能代表城市本质特征,又能反映区域差异、发展需求,还能够便于比较。

第一,以省区为单元确定镇改市标准。考虑到我国地域差别,各地城镇化发展水平不一,可在国家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在每个发展时期,确定一省区镇改市数量。每一省区结合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需求,本着指标设置区域性原则,自行设定镇改市设置标准。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是均衡推进各省区城镇化发展。省区可以考虑以镇域经济指标为主,也可以考虑以镇域人口指标为主,还可以考虑以镇域文化旅游特色为主,有些边境口岸的特色小镇,完全可以降低相应指标。全国不用统一指标,这在镇改市上更能突出各地城镇化特色,也照顾到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建设。二是避免更多的人为干预。一个时期省区内指标确定后,符合行政区划改革条件的经济发达镇,只要在省内横向比较就很容易产生。

第二,镇改市要符合区域空间规划要求。根据土地、水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以及交通、区域城市群落确定是否镇改市。只有符合空间规划要求,符合行政区划改革方向才能镇改市。一般来说,只有那些远离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相对具有独立性,有发展潜力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城镇,才能进入镇改市选择的名单。

第三,镇改市指标要反映城市的本质特征。镇改市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依法赋予经济发达镇相应的城市发展权限,提高其城市化发展的权力,这不是通过强镇扩权所能完全解决的。镇改市使经济发达镇按照城市的标准来规划和管理,使城市规模、城市设施、产业结构以及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镇设市标准主要按照城市的本质功能设定,重点测评经济发达镇人口聚集、经济实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二是中西部地区镇改市,对于人口、经济等方面指标可相应降低,重点考虑“产强城弱”的经济发达镇设市。城镇化发展要有产业做支撑,实现产城融合城市才会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经济发达镇设市,培育一批资源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边境口岸的小城市。三是对于大学所在地或重要物流节点的小镇,可以放宽准入条件,进行镇改市的改革。一些国家常用的设市模式是:大学带动一个小镇,发展一座城市。现在我国大学设在小镇上数量偏少,可在未来十几年,国家有计划地把部分大学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迁到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小镇上,让大学来促进小城市的发展。同样,一些重点物流节点、商贸集散地所在的小镇也可以改市。

(二)镇改市指标的框定

从国家民政部撤镇设市2014年征求意见稿来看,设市指标选择大多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设市标准之中。如全镇5年GDP平均值、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万人医院床位数、城区燃气普及率等。这些指标,有些较为过时,有些可操作性较差。在新的历史时期,选取的指标要以每一省区为单位,突出可比性。

第一,以城镇建成区人口规模为人口指标。一项研究表明,小城市只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经济发展才能进入良性状态。在选取相应的人口指标时,考虑到指标的城镇化内涵,建成区人口规模是一个重要指标。这是由于建成区是镇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是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用地。建成区集聚的人口生产生活方式最接近城市。

第二,以镇财政一般预收入为经济发展指标。经济实力的强弱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和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是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具备强劲发展能力和区域职能的主要因素。由于一般预算收入不包括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这既能体现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状况,又能体现经济发展实力,因此是重要的设市指标。

第三,以教育和医疗作为公共服务能力指标。公共服务能力是城市形成后所必须具备和承担的职能。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包括多方面,但多数指标缺乏统计依据,只有教育和医疗领域能找到具有横向可比性的指标,教育领域的指标采用人均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医疗领域的指标采用万人拥有医生数,这两个指标方便可查。

二、经济发达镇设市改革的模式选择

对经济发达镇设市,人们存在争论。目前争论的焦点表现在究竟是切块设市,就是将镇设市后从原有的县域中分离出来,还是用县下辖市模式。不同的设市模式直接关系到镇改市后的归属问题,这是人们争论的核心所在。

主张县下辖市的人们认为,县下辖市是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需求,是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设市模式相对应的,同时,县下辖市仍由县管辖,有利于县的稳定,并设计出县下辖市定为副县级为好。毫无疑问,县下辖市模式可以避免切块设市引发的利益分割问题,一般会得到所属县的支持。然而,经济发达镇升格为副县级市后,其实质仍然是县下政权,随着县下辖市的发展,其与县的矛盾会逐渐显露出来,不可避免会出现“市管县”体制的问题。另外,县下辖市如果没有自治改革的推动,其与县域中心镇没有太大的区别,实质上就是强镇扩权。

切块设市是将升格后的经济发达镇从原县中剥离出来,它的优点是恢复了城市的本来含义,所辖农村区域不是很大,而且升格为县级,有利于推动小城市的建设。切块设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会削弱所在县经济发展的实力。一般来说,经济发达镇在县中权重占比较大,切块设市无疑会对县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二是行政区划面临两难。镇改市是以镇原有的行政区划为界,还是综合考虑经济发达镇未来的发展,突破镇的区划边界,扩进来几个乡镇,设市前要充分研究,进行前瞻性设计。经济发达镇设市,在目前国家政治制度下,县下辖市没有太大的意义,这种改革对我国行政区划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作用较小。同时,还会导致市制的混乱,社会接受程度偏低等现象的发生。镇改市,在设市模式上,倾向于采取切块设市的方式,适当突破建制镇的边界,扩进一些相关乡镇,为镇改市后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三、镇改市要走降低行政成本的改革模式

镇改市改革,要重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有效推进省直管改革。各地要按照新的镇改市标准,确定一批符合条件的经济大镇撤镇设市。设市后,符合行政区划改革条件的,不再通过地级市、县市的管理,切块后由省直接管理。

二是按照简化行政机构原则设市。撤镇设市后,不再设置四大班子,领导机构要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要与小城市的特点相适应。设市可参考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并且要求一个方面工作由一个领导负责。

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范文4

同志们:

这次推进新型城市化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动员大会,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我县前段城建城管工作的成效,全面部署下阶段新型城市化工作和创建卫生县城工作,推动**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等会,市委常委、县委周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现在,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领会省、市新型城市化会议主要精神

去年8月22日,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的主要精神是:走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把握3个着眼点,走出7条新路子。会议认为,推进新型城市化,一要正确把握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科学制定工作目标。二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三要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四要大力增强城市产业支撑能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城市产业集聚发展。五要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健全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六要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七要不断创新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包括投融资体制机制、土地管理制度、城市管理体制等。八要切实加强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引领,抓好组织实施,加强考核评价。会议明确将**列入全省人口集聚能力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快的25个中等城市之一。

今年3月31日,全市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在邵阳召开。会议认为邵阳市的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是:以东部区域为龙头,走群为主体的城市化新路子;以打造生态市为目标,走“两型”引领的城市化新路子;以市区420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示范工程为试点,走城乡统筹的城市化新路子;以宝庆工业新城为先导,走“三位一体”的城市化新路子;以完善投融资体系为重点,走机制创新的城市化新路子;以宝庆区域文化为特色,走个性发展的城市化新路子。要准确把握发展态势,科学谋划发展路子,突出抓好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会议明确将**县城列入邵阳市“1+1+3”城市群的卫星城之一。

省市会议的主要精神,从实质内容上讲,推进新型城市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两型”带动,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促进,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可持续集约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深刻领会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涵,着力提高领导新型城市化的能力和水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各项工作。

二、认真总结20xx年新型城市化工作成效,科学谋划下阶段新型城市化工作

20xx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城市化建设为方向,以“城建城管年”活动为契机,一手抓提质扩容,一手抓规划管理,全年实现城建投入4.23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投入3.89亿元,同比增长15.6%;扩展城镇面积2.7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5.3%;城镇化水平达到36.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县城主干道改造工程被评为全市十大精品工程,城镇建设目标管理获市一等奖。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保障城镇发展质量。注重规划的前瞻性、透明性、权威性,合理引导城镇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节奏。强化规划修编,全面完成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着手编制生态产业园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强化规划评审、规划执法,积极开展规划执法集中行动,加大对违章违规建设的预防和查处力度。去年依法焦化厂内、文体路和宋家塘等地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筑,获得广泛好评。

第二、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进城镇提质扩容。按照适度超前、完善配套、突破瓶颈的原则,握紧拳头,重点倾斜,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供水、供电和信息网络,提高公用设施履盖率和保障率。下水道改造主管网2.1公里;管道燃气项目铺设主管网27公里、支管57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动工兴建,敷设污水收集管网5.8公里;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完成80%的工程量。二是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加快县城主干道路改造,兴和路、金龙路、昭阳路、衡宝北路共计7.5公里道路完成路面改造、绿化灯化、人行道板铺设、红绿灯电子眼铺设和重胶沥青铺设等,县城品位进一步提升。县城出租汽车特许经营权出让顺利完成。三是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北苑、南苑广场先后建成投入使用,百富广场改造工程竣工;广泛开展“捐植爱心树、绿化我县城”活动,共募捐469棵樟树、265棵桂花树,分别栽植在兴和路和昭阳路,县城新增绿化面积120xx余平方米。

第三、以规范管理为目标,塑造城镇良 好形象。坚持“建管并重、规范有序”的原则,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力整治城区交通、摊担和卫生秩序。一是完善城管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关于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环卫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细化了管理目标,落实了管理责任,加大了执法检查力度,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城管、环卫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二是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开展摊担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取缔零散流动摊担,纠正店外经营,取缔马路市场,全城10条主要道路基本无占道经营。开展县城客运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客运市场非法营运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区车辆停放逐步规范。开展清理违章搭建集中整治,拆除遮阳蓬、棚架、违章建(构)筑物。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对城市道路、广场和专业市场、集贸市场、摊点、停车场等公共场所确保17小时全天候清扫保洁,城区环境卫生明显好转。三是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新改造的兴和路和衡宝北路等路段开展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示范街活动,努力形成讲卫生、讲秩序、讲安全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县城品位。

第四、以民生民利为根本,推进城镇和谐发展。坚持把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一是开展廉租住房及经济适用房建设。对县城15个社区1753户低收入家庭进行登记造册,腾退公房6323平方米,作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完成经济适用房建设3420平方米。划拨土地17.28亩,作为廉租房建设用地,10000平方米的主体工程即将竣工。二是扎实抓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筹集资金20xx万元,共征回土地672亩,支付征地款1440万元,保证了会议文化中心、四完小、亿利金属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三是深入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对县城所有的在建项目进行了5次现场安全大检查,提出隐患整改意见100多条,及时发现和消除了安全隐患,全年没有发生建筑安全事故。

20xx年来,我县的新型城市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先进县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是:部分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缺乏讲卫生、讲文明的自觉性;城市管理中乱倾乱倒、乱涂乱画、乱搭乱建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城建资金严重不足,部分重点项目因资金缺乏进展不快;部门配合有待加强,齐抓共管的合力不够。

20xx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新型城市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规范城镇管理,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位;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打造综合承载能力强、区域辐射带动广的城镇群,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平台;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快县城两市镇和建制镇扩容提质步伐,建设生态秀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

**未来新型城市化工作的总体目标是:20xx年全县城镇人口达50万,城市化水平力争达到42%,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人口25万;黑田铺、简家陇、黄陂桥实现撤乡建镇,全县建制镇达20个,并形成3—5个人口规模在3万人以上设施配套、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县城成为省级卫生县城。到202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65%,县城达到人口35万、面积35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规模,成为以先进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导,商贸、信息、金融和教育等第三产业发达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全县形成以县城为中心,5-8个中心镇梯次发展的城镇群落。争取实现撤县设市。

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范文5

2014年12月25日,“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走进吉林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在长春市举行。这是浙江省活动之后,“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大型新媒体报道举办的第二站活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如何探索特色城镇化道路、产业优势如何推动城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张朝伟在研讨会上表示,没有产业就解决不了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就无法实现“人的城镇化”,因此,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把产业发展作为火车头,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城镇化建设和美丽城镇创建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张朝伟分析认为,吉林省此次入围的吉林市、梅河口市、集安市和延吉市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和丰富的科技文化资源,为产业发展带来很大机遇。“吉林省是农业大省,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把种植业、农业加工业和农业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促进县域、村镇经济发展,也能有效实现农民和农村的就地城镇化。”他说。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王玉海认为,美丽城镇建设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要探寻各种元素间的协调之美。他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自然生态美、文化传承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城市形象美”这五种美的协调。“做到内外兼修,综合协调,依托各自的产业优势和特色,打造各个城镇的独特美。”王玉海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殷成志表示,吉林省此次入围的四个地市各有特点,自然、人文之美与发展实力、活力让人印象深刻,“四个地市注重结合实际,选择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展现出多姿多彩的力量之美。”

殷成志建议,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有必要统一设置区域环境保护、规制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必须坚定不移地保存、维护和持续发展宝贵的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和挖掘吉林丰厚的多民族文化积淀,为城镇化建设寻找支撑。在产业发展方面,他建议吉林省要重视发挥区位优势,从战略高度积极发展对外交流合作。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对吉林市、梅河口市、集安市以及延吉市的特色城镇化建设成果进行了点评,并对这些城市未来发展提出了期望和建议。

相关链接:

中国城镇化之路的新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城镇化之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范文6

“城市化率达到63.2%,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2013年1月25日,时任浙江省代省长李强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是表示。63.2%的城市化率是浙江省值得骄傲的一份成绩单,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1个百分点,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浙江的城镇化走出了一条持续探索、创新实践,具有浙江特色的道路。

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拉开帷幕。1998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城市化战略。2004年,率先制定实施城乡一体化纲要。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城市工作会议,率先提出并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2012年,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出台了《浙江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纲要》。

新型城市化核心要义是推动城市化的科学发展,基本内涵是坚持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市化道路。

“1998年以来是城市化建设由自发推进转为快速推进阶段,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城市化战略,伴随着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大中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明显强化。2003年以来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阶段,以率先在全国出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为标志,全省确定了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方略,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2008年以来至今是统筹城乡发展进入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人大财经委同志介绍。

2010年4月,随着一份气势恢弘的蓝图——浙中城市群规划的火热出炉,“浙中城市群”首次展现在聚光灯下。以金华为中心的浙中地区是继杭州湾、温台两大城市群后,最具集结空间潜力的城市群落所在。

据介绍,我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和促进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编制实施了环杭州湾、温台、金衢丽三大城市群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浙中城市群规划等。在规划的引领下,环杭州湾、温台、浙中三大城市群正在加快形成,杭州、宁波、温州都市区初显雏形。

城市群的“涟漪”在扩散。我省把县(市)域总体规划作为统筹县(市)域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总平台”,编制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实现了县(市)域范围城乡规划全覆盖、要素全统筹、建设一盘棋,得到了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充分肯定。全省200个中心镇中,2/3以上完成了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修改。27个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完成总体规划修改。

生产要素在流动,发展能量在聚合。随着新型城市化推进,城市的集聚功能得到加强。目前,占全省陆域面积2.6%的城镇建设用地承载了全省79%以上的GDP总量。杭、甬、温三大城市市区集聚了全省16.7%的人口,创造了全省1/3的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城市生活和生态功能建设得到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城市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全面提升。”省人大财经委调研指出。

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同志介绍,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导向是着力优化城市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区为主体,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以中小城市为支撑,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城乡互动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浙江城镇化建设呈现三大亮点

早在2010年4月的上海世博会上,宁波滕头村的“乡村案例馆”在主题为“城市让明天更美好”的展会上,表达了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展示是短暂的,但滕头村留下的思考却发人深省:城市和乡村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城乡之间如何互补互动、融合一体?

2013年5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城镇化专题调研选定浙江作为实地调研的重要一站。调研组高度肯定近年来浙江城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着重强调了浙江城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注重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二是浙江重点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加快小城镇建设;三是新型城镇化重点解决了农民就业非农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驱动”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浙江下大力气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自2003年开始,启动了两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村庄整治建设为“龙头”,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乡村康庄”、“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的实施结合起来,积极培育823个中心村,全省村庄整治率达到60%,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清洁乡村”和“幸福乡村”。其中,湖州安吉县还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县”称号。

浙江省农办负责人介绍,在浙江,所有村庄的村容环境整治都被纳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同时,“美丽乡村”以美为形,更要“以业为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农业,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繁荣乡土文化都是‘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曾有人对中国城乡之间繁荣与衰败的巨大落差作出这样的描述。如今,人们在浙江看到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见证着浙江正在走一条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距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6年4次强县扩权改革的基础上,2008年浙江又全面实施扩权强县改革,加强市一级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公共资源等方面的职能,市县统筹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大力培育200个中心镇,对27个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宁波市选择7个镇开展卫星城市试点,温州市选择5个镇开展“镇级市”培育试点。

“2010年12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选择了27个‘特大’镇,通过科学定位、规划引导、功能完善、政策扶持、体制创新等举措,加快“特大”镇向小城市转型发展,目前,这些镇已展现出全新发展态势、释放出巨大发展活力。”省人大财经委有关同志介绍说。

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是浙江城镇化之路的着力点。近年来,浙江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全国人大财经委城镇化专题调研组指出,浙江的城镇化发展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二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水平。

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同志介绍,我省探索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管理有效、流动有序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200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2009年全面推行了居住证制度,加快完善与之配套的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政策,目前全省已发放居住证20万余本,11个市以及90个县(市、区)均明确了居住证申领条件、申领程序和持证人可享受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具体待遇。全面取消县(市)及以下地区的户口迁移限制,近5年全省城镇建成区净迁入人口达300多万人。

此外,在农民工落户、就业、居住、卫生健康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农民工权益维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通过试点突破、示范引领,着力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率先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率先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率先推进社会保险“五费合征”,率先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率先构建“3+1”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率先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

统筹城乡发展需破除现有体制机制束缚

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按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城乡二元体制彻底打破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仍存在“建设取向”的片面倾向,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批土地、上项目、搞建设,对新型城镇化过程涉及的人口导入和农民市民化等关键问题缺乏整体考量。对此,省人大财经委建议,国家对此应予以重视,进一步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规律,将推进重点从有形的城市建设转向无形的制度改革,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使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实现叠加效应。

浙江是农民工流入大省,解决了大量农民工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吸收大量外来农业人口转移进城市的问题。省人大财经委建议从全国统筹的角度逐步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建议中央财政考虑安排专项转移支付,同时采取发放教育券、医疗券等“钱随人走”的方式,将中央财政相关补助资金支付到农民工输入地。在土地问题上,建议中央考虑建立相应的机制,对跨省流入的农民工大省适当增加建设用地数量。

此外,省人大财经委建议还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尽快形成有利于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土地收益制度和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索实行城乡之间人地挂钩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和外来人口的数量挂钩,合理安排不同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以土地联动带动人口联动,防止“城扩人不增”。

相关链接

全国各地对城镇化发展的积极探索

长三角地区率先推动城乡规划对接,重点发展县域及中心镇,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创新社会管理,政策制度框架体系不断健全。如江苏省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重,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珠三角地区以解决外来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为重点,通过积分落户等制度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建设。

天津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进“三区联动”(农民居住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三改一化”(村改居、农改非、村集体股改,城乡一体化)。

山东通过“城中村”改造或者城乡接合部“村改居”等方式,盘活集体土地资源,让农民在变成市民的同时变成股民,消除农民进城后顾之忧。

河南通过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节约耕地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