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主体范例6篇

思政教育主体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1

摘要: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存在诸多观点,争论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本文试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理论入手,重点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彰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反思与建构。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客体性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主体性的客体。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该活动系统最重要的关系,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

教育者主体学说。该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仅仅是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而客体是指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通过对客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引起客体认识的转变,进而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双主体学说。该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动教育功能的组织和个人。按此说法,教育者是当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会进行自我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受教育者既是客体,也是主体。

多主体学说。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国家主体,是这三者的统一体。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多重性,并提出:国家是本体性的主体,教育者是实践性主体,受教育者是自我教育主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彰显的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思想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能够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品德要求和标准。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有层次性的,它要同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需求,在让受教育者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同时,也要满足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个性化发展。在现代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正在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需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

2.“育人为本”理念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提倡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更加要关注大学生的价值和全面发展。

3.网络环境下客体主体性的扩展

现代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创造性,以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体性。网络化条件下,大学生能够自由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娱乐,这极大地大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反思与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的核心是受教育者是否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为弄清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反思。

1.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哲学反思

在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时,有学者忽视了主体和主体性的区别。将主体性等同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而,有必要厘清它们之间的区别。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无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如何彰显,它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性决定的。之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主体和客体概念,是为了让我们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到主体和客体在它们的对象性关系中,双方相互作用的机制、过程和运动轨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而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2.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定位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有着鲜明的政治性与强烈的意识形态价值诉求。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探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教育主体性的争论。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与强烈的意识形态价值诉求已经说明了忽视或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时,首先必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出发,建构符合其逻辑前提的学科理论。

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在学科体系中的理论自治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基本要素。提出理论自治概念,就是要求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学说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内部其他合理成分之间的相容和统摄。但是当前的理论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还学理上还未形成共识,论者只是自说自话,没有更加深入的探讨。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泛泛而谈的原因之一。另外。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学说观点没有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内部其他合理成分之间的相容与自治。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客体性的主体,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主体性的客体。这样,一方面显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主体性,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从现实的人出发。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规定及其定位,并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同理论之间的整合,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整体建构。

参考文献: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2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转换;路径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MLB00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BFDY043)、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SZJ131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001-2

社会的高度发展,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人们更加重视教育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教育,它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利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之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这一概念,本人认为仅仅是立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寻求时代性突破,不再是单向施加论,而应注重其效果评价和反哺作用,即通过教育培育受教育者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创造的能力,从而丰富和反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双向实践活动。要实现教育思想有效内化和反哺作用这一双向过程,我们应寻求对传统主客体关系的突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其弊端

“主体”一词,根据以往哲学家们的研究界定,大体归纳为两层涵义:第一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指某现象、关系、变化及活动过程的承担者,等同于物质本体;第二种是认识论意义的主体,指认识和实践的承担者,如费尔巴哈所说的“理性的主体只是人,是人在思考”,这就强调主体是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也曾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的主体性强调一种自我意识的确立,当其对客体实践时体现出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将主体性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学者们都从不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展开研究。不可否认,主体性教育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确立产生重大历史意义。

然而主体性教育的本质体现的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即“主体―客体”的模式。有学者指出,“‘我思故我在’的思维模式突出了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强调人的理性高于自然而分离出来成为主体,自然成为与主体对立的客体,由此形成主体与客体二分的模式。”因此,无论是教师唯一主体论还是学生唯一主体论,都无法避免对象性思维,这就导致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异化,人性向占有、利用、个人主义转向。人在对象性思维支配下的实践性活动中,由于强调主体作用,将主体之外的所有物视为对象性的客体,对其进行占有利用,逐渐形成个人主义。这种异化的人性定位很容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向极端,偏离了自由平等的本性,教育也变成人类异化的工具。二是主客体双方缺乏平等性。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支配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呈现的是教育者处于主动和权威地位,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育者通过将自己的思想、观点、知识单方向施加于受教育者,阻碍了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种不平等的主客关系在中国教育中已成为惯性。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不断缺失。面对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经济技术的渗透使很多青年人价值观失衡,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不断膨胀。主体性教育忽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心理的实际需要,空洞的教学内容加之枯燥的教学形式,使受教者提到思政教育就几乎敬而远之。单纯的知识灌输很难真正影响到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也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心灵疏导和树立正确道德观的目的。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其进步意义

主体间性理论是当前理论界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亮点。胡塞尔首先提出了“主体间性”这一概念。主体间性理论突破了过去哲学研究中“主体―客体”二元论,把哲学引向“主体―主体”的新模式。“胡塞尔认为主体间性相对于个人主义的主体性而言意味着自我共同体,是自我和他我形成的共同体,包含了集体互助之意”。哈贝马斯认为,“交往是两个或者多个主体之间的平等的交流、理解、对话和合作,主体间性是打破了主体将自身之外的一切都视作客体的孤立状态,从而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建构起交互性的关系”。本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就是忽略主客二元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影响,通过互为主体形成互识与共识结合状态。简单言之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平等地交互式交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处于社会急剧变化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现代转向,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其进步意义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主体间性教育有利于实现人性的回归、破除人的异化倾向。主体性教育下带来的价值标准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主体间教育充分重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在共同的交互实践中关照他人,发现他人,以此来发现自己,寻找自己,由占有式主体向培养本真性自我的主体转变,这使得教育也可以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其二,主体间性教育有利于实现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教育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关系,心与心的交流,是灵魂深处的沟通和共识,由此结成的主体间性展现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其三,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创灵活的教育形式。不可否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枯燥,形式单一,主体间性教育的运用可以打破僵硬的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双方不再是对立的状态,教育者根据受教者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尊重学生的自主观点,鼓励创新思维的挖掘。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换的路径分析

综前所述,我们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其克服了传统占有的个人主体性,追求双方之间平等的交互主体性。本文认为要实现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应把握以下路径: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哈贝马斯曾说过:“交往行为者不可能走出其生活境域。他们本身作为生活阐释者凭借言语行为属于生活世界。”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教材来源,也是主体间教育得以运行的重要情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过多的与思想斗争、意识形态巩固联系起来,这种传统的理念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回归生活的本质。所以,要想实现主体间性教育,教育双方首先都应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带入到生活中。同时,教育者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静态的教学内容只有与变化着的多样生活相结合,才能带来教育氛围的活跃,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情境也不能拘泥于课堂传授一种,还应变化教学情境,正如马克思理论中强调的实践的重要性,在主体间性教育中,主体双方在生活实践中互相沟通、渗透,有助于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收,从而达到精神层面的沟通、互享。

(二)建构交往对话式的教育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呈现这样的模式:教育者一人独白,受教育者缄默不语,教育形式枯燥无趣。这样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而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双方地位平等,教育者可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理解受教者的认知情况、思想状态,而受教者也可以换位到对方的角度,去更好地感受教育的实质,这样既可以保证教育方案选择的合理性,也可提升受教者主动学习领悟的能力。要实现这样的教育模式转换,教育者必须将原来的“单向式”教育向“交往对话式”转变。一方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尊重对方的话语权,主体间的对话不再是单向灌输的“我说你听”,而是你我共同对话交流,聆听与诉说交互,以平等交往为基础的对话模式可以实现全新的理解式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教育者应树立理性权威。主体间性教育强调的是沟通、理解及平等对话,但并不是放弃教育者的权威地位,而是指教育者应凭借自身素质、学识和人格魅力来树立理性权威,而不是通过制度和权势来控制学生。教育者在对话中传授思想知识时要注重指引受教者由确定的知识引出不确定的知识,培养受教育者的求异精神和创造思维。

(三)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和反哺作用

本文阐述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交互式主体间的双向沟通,不是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的单纯内化和单向灌输。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受教育者应当有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等多项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中,一味强调教育者用自认正确的观点来引导和影响受教育者的思维和认知,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只是机械重复以往的思想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只会处于反复、僵化、停滞状态。所以,教育者应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包括受教育者思想理论水平、思想素质高低以及行为表现。教育者通过评价教育效果能更好地把握受教者的思想状况,跳出“施加论”的思维,让教育能真正实现其育人的目的。此外,我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反哺作用。即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和提高自身的过程中能发掘新思维,运用所学所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对教育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突破传统的单一育人目的,发挥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所以,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以及发挥其反哺作用都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重要路径。

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前景,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适应人们思想不断丰富变化的特性,而主体间性教育在尊重双方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交流、理解、共享,是对主体性缺陷的弥补和超越,也将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开辟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6(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万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9.

[5]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一种形态学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3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含义

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存在。“主体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三种解释:“(1)事物的主要部分;(2)哲学上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3)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从哲学认识论引申过来的,这里的主体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什么?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单一主体说,还有双主体说。我们从施教过程来看,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本文的教育者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是对一定的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主导作用。

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些人理想信念不坚定,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思潮兴起,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要有一支优秀的专职和兼职的政工队伍。所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性质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性质是指脑体兼有的以脑力为主的奉献性的劳动。

1、教育主体的劳动是奉献性的而不是商业性质的劳动。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塑造人、教育人、高尚的奉献性的复杂劳动。教育主体工作性质需要奉献精神,有较高工作能力和较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执政阶级的代表,应该具有奉献精神,为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努力。

其次,教育主体榜样示范作用很重要。教育主体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作风、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主体的榜样示范才会对受教育者有信服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教育主体工作特点,其工作教育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思想容易出现反复,需要进行多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是立马就能显现出来,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甘于奉献乐于奉献,但需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身体健康和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2、教育主体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

首先,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教育对象思想内容在日益丰富的同时,思想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教育主体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

其次,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宽广,通过电视、收音机、报纸等老传媒,通过网络等新的载体来获取信息。那么如何选择正反面信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让受教育者鉴别错误思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性质决定了它有三个突出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潜在性和周期性

潜在性是指教育主体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后,教育对象已形成的正确思想在未外化为行为之前,他的劳动具有存在于教育对象头脑内的属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成果是精神产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劳动成果是合格的社会公民,是拥有正确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等的公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外化出来需要条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外化为行为的因素很多,实践活动的难易程度、教育主体的指导和教育主体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外化。

周期性是指教育主体的工作具有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在教育客体的身上逐渐产生出来效果的属性。

第一,开展教育活动思想工作需要一个周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括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一个周期。

第二,正确思想的形成,正确思想的形成转变成行为也需要周期。正确思想的形成关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必须传达的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正确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受教育者选择和筛选、接纳这些观念,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其次,正确思想的形成转变为行为也需要周期,在正确的思想形成之后,受教育者要选择行为途径和方式,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外化为行为。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综合性和间接性

综合性是指教育主体的劳动具有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属性。包括劳动性质、劳动方式和劳动成果的综合性。

第一,劳动性质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公民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教授理论课程以及课外实践活动、还有繁重的科研项目,每一项的完成无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体力。

第二,劳动成果的综合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精神形态的劳动成果。提高思想素质之后,间接地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物质形态的劳动成果。

间接性是指教育主体的劳动具有能通过中间环节创造出成果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成果需要受教育者认同接受传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外化为行为。通过受教育者的学习、工作、生活来反映劳动成果的成效。

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塑造性和奉献性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能动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

主体性概念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因此教育者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通过实践活动使其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改变的对象,由于受教育者是社会中现实的人,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因此,受教育者也具有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履行着承担、组织、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其主体性表现为:了解自身的状况以及自身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更新和提高自身素质;确定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组织各种教育力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收集教育反馈信息;总结整个教育过程的经验和教训。

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其主体性表现为:主动配合教育者实施教育计划完成教育任务;自觉主动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独立做出判断和选择;自主调节行为;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

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意义

(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有利于发挥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都认为教育者具有主体性,对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加以重视,而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通过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可以使我们既重视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又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都充分重视自我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能用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能够促进人的个性发展。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创新呼唤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因此,我们要认清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新特点,与时俱进地看待主体性,探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张扬人的个性,塑造人的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以往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过多地强调了单项灌输,忽视了客体的实践能力和主体能动性。如果我们真正切实地从客体的主体性出发,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努力配合教育者接受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将其转化为个体意识,外化为现实行为,而且还会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主体性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这样,就既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人性,又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富有成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三、坚持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具体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主体性观念,增强责任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起着规定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塑造其品德等的主导作用,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树立主体性观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只有教育者拥有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塑造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成为受教育者学习的促进者和成长的伙伴。同时,教育者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和教育受教育者,弘扬和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促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

(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首先,要培养和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强奋斗意识、自立学习意识、自我发展意识、自我创造意识、自我修养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完善意识,使他们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形成自身正确的思想政治修养。其次,要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让受教育者逐步养成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自我约束、自我负责的自律精神,使他们能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塑造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培养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主体性人格,使受教育者逐步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高效率工作的人才。

(三)坚持主体性原则,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的主体性日益彰显和突出,我们应该坚持主体性原则,树立平等观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变单向灌输向双方交流互动转变,积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双方能就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互相启发,创新理论知识;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受教育者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5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顺利进行和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表现在:目标理想化,价值的工具化,方法过于呆板,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多层次目标;坚持人文关怀,促进主体间的感情交融;丰富教育方法多样化。

[关键词]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学科建设的要求,主体间性理论是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的前沿问题,两者的融合是时代的发展趋势,两者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主体间性理论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是指各个主体之间关系的规定性,具体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主体间性是指多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性,主体性是主体间性的基础,没有各个主体性也就谈不上主体间性理论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本身需要引入主体间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众多阶级和个性化的90后甚至00后的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国人精神世界面临着种种危机比如: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压抑、心灵空虚等等。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引入主体间性理论也是提升国人精神境界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两个奋斗目标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建设不仅是物质方面的先进性,关键还是人们的思想精神文明性,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主体间性理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文主义思潮与新课改的教育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主体间性理论。我国课改实施之后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加强了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怀。纷纷推出人文关怀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改革模式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主体间性理论为消除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缺点以及现实所遭遇的困境,改变思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完善逻辑提供新的实现路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向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及生活化缺失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对日常生活的主体性参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生活过程之中,并不是要求主体性无限放大,而是主体的参与性无处不在的渗透于生活本身之中。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依照学科和社会的要求,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定时期内得到要求标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想化’,强调人的精神性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理想性,用生活中的英雄人物的完美形象来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过于理想化和不切实际的特点。通常只是注重目标性,而不注重过程。目标总是“高、大、全”抽象的英雄,这种理想化英雄化的教育缺乏主体性、时代特征以及目标该有的层次性。部分教育目标远离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以及本身的年龄性格等身心特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注重单纯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强硬灌输。没有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单纯重视成绩、学科社会综合发展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性,忽视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缺乏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只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之间,进而出现教育过程形式化、表面化的众多现实问题困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工具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理想工具突出社会价值。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社会价值强调人的社会身份和属性,和人在世界上的价值的主体性。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满足社会的需要更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实际问题。长期以来教育者过于重视理想信念的强大作用,忽视了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认为思想的问题来源于思想本身,其实这些思想问题正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的基本事实。错误地认为只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可以有无限的力量,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内容也理想化、政治化、形式化。而本来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生机勃勃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没有了活力,过于工具化和形式化,更没有实效性了。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呆板

在长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主要学习形式是课堂授课。这种学习的形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生和教育者的教学一起完成了学习的任务。这种传统模式下,教师是具有绝对权威的,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师和领导者,在一味的被动接受过程中,学生是从外部刺激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是单向的教化教育模式。缺乏两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学习。在这个教育的形式中,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中心的教育实施,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的主体选择。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现路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多层次目标架构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以人为本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对思想政治提出的新要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复杂性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的强调精神属性。强调英雄主义,模糊爱人的自然属性和正常的身心需要。片面地强调英雄主义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和主体的客观需要了。按共产主义的素质和心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主体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把共产主义的应然当实然来要求学生,要求学生个个都是内贤外王的圣人、神人。目标太过于理想化。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因素,单纯的强调人的可塑性,强调人的纪律性忽视人的自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生活是教育之源。如果没有生活更何谈教育,更何谈思想政治教育呢?目标要根据多维度多层次细分为小目标、大目标;个人目标、社会目标;显性目标、隐性目标等等。实现多层次目标架构。

(二)坚持人文关怀,实现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交融

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人文关怀要做到尊重、理解、信任、关心、解决人的实际问题和感情或情感问题,要坚持教育、转化、引导、解决人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政治素质问题,要坚持服务、适应、满足人和解决人的利益需求或满足问题。生活节奏加快,竞争也日趋激烈,随之而来的就是极大的心理负担。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进一步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保持经常的对话、沟通、和心灵上的交流,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来架起两主体间的桥梁。教育过程要以情服人、以情动人,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受教育者进步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受教育者的头脑之中,并付诸现实的实践之中。

(三)主体间共存,实现教育方法多样化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是传统的师生对立关系的对立关系,而是教学相长,两主体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就改变了原来受教育者单纯的被动被灌输知识的局面,通过形式多样的形式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的通过学校的环境,以及学校的多媒体包括校园广播、校园报纸、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特别是注重重要节点的宣传教育。大众传媒在宣传中的重要阵地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意识,不断创新载体的新发展和形式,特别是直播这一新兴的媒体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中。不再单单采取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授课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来源是生活,而不是课堂。坚持教育者受教育者两者共同受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注重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作者:杨帆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思政教育主体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匹配

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教育组织机构和教育对象等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实际上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交互作用;这些思想观念都产生于现存的经济基础中,都是政治、文化的集中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决定的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客体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二者是相互作用的。

客体对主体起着决定作用,但主体在客体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客体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个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可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现状,以及这个现状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还可以认识到自己本身的优缺点,自己观念形成的历史条件,这些认识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做出解释。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客体的思想状况、性格特点,创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可以向客体学习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充实自己,使主体与客体相统一。三是主体还可以根据对客体现状的认识和对其思想形成规律的认识,运用自己学习、掌握、创造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客体发展规律的思想观念,通过自己学习、掌握、创造的工作方法去影响、改变客体,使客体接收主体发出的思想信息,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改变客体的思想观念,进而改变客体的行为。四是主体还可以在改变客体的思想观念的同时,发现并纠正自己对客体的错误认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有成效。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上,主体的能动性再大,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客体。因为主体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创造客体,使客体来适应主体的思想观念,而只能是主体适应并改变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中,我们既要反对片面强调主体的作用,忽视客体的决定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决定作用,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的机械决定论的形而上学倾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交互作用关系。海德格尔认为,惊异就是惊异于“人与存在的契合”,或者说,人与存在契合的状态会使人感到惊异。“原来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总是采取主客体关系的态度看待事物,把自己看做是主,他人他物是客,彼此相对。一旦有了人与存在相契合的感悟,不同于平常所看待的事物,而这所谓新奇的事物实乃事物之本然”[1]12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形成的规律及其现状,运用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手段和方法,去影响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并不断纠正自己对客体的不正确认识,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由对立走向统一的必然规律。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在于传承文明、造就健全的国民、培植社会资本。

马克思、韦伯、卢卡奇等人认为,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价值秩序的颠倒”,即“世俗价值”的张扬和“神圣价值”的贬抑,自然功利和物质欲望被置于比精神追求更高的价值等级之中。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在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的摇摆,从重道德价值向重物质价值的倾斜,从重“义”到重“利”的倾斜。对这种摇摆与倾斜要做双重的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会对大学生的认识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务实、批判、开拓和进取的精神,但也应该看到一些大学生在倾斜与摇摆中,没有了坚定的立场,成了物欲的牺牲者。尽管社会发展日趋多样化,为大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人们可以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但是选择怎样的道路使人生更有意义,确实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变化呈现以下时代特点:第一,主客角色由比较固定变为频繁的角色互换。第二,工作运行方式由自上而下为主变为上下结合的成分增多。第三,信息控制由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交流。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比较注重文化价值的传递功能,着重对教育对象进行固有的文化价值的传授,而对文化价值的整合和创新功能相对忽视,因而对社会新兴的价值内容缺乏及时的有效的反映,造成了教育与现实的脱离。要确立大学生稳定的价值观,并与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相一致,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教育需要发挥导向的功能,把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到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上来,也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教育,把个人价值融合到集体价值之中。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涉及到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形态、文化传统与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在当代,存在着价值一元论和绝对论与价值多元论和相对论的分歧,但是价值多元论和相对论的主张更能说明当代社会生活的事实,价值多元和相对就会存在着排列和权衡各种不可归结的价值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的价值主体[2]291~292。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是其得以存在的根据。价值是个关系范畴,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客体的功能和属性能否满足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和社会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进步)的需要中显现出的一种意义关系”[3]94。

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是具有独立意义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背景下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客体是成为主体认识和实践对象的那部分客观存在,认识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结果。

转贴于

首先,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意义上讲,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深入地研究教育对象,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教学,从不同侧面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另一方面,学生并不是机械地接受教育的被动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想活动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应当改变过去那种把主要精力放在行为的管理、监督、评判和奖惩上的做法,真正致力于改善学生的素质,注重挖掘和发展学生主体内在的能动因素,坚决摒弃各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使学生在思想上处于积极状态,不感到压抑、束缚和被动,创造出以“开发、激励和引导”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来看,学生在集体教育中也互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集体是学生生活的人际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摇篮,每个学生都接受集体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受教育的客体。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一刻也离不开学生集体间的相互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起初是从别人来反映自己的,人像照镜子那样,从别人发现了自己。”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关切和敏感,当他们的思想行为得到集体舆沦的肯定和支持时,就会促使其自觉地巩固和发扬;反之,就会使其努力克服和避免。因此,学生在良好的集体影响下,最容易克服个人不良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再次,每个学生又都作为集体的一员,以自己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准则作用于集体内的其他学生,因而又是教育的主体。那么,学校和教师在重视集体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时,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集体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集体的主人,把学生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集体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集体教育,使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和锻炼,使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能够达到教师直接教育所难以达到的最佳效果,同时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道德评价能力和竞争能力,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游离于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之外,不能搞两张皮,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攻心战术”,以理服人,要“拿事实说话”[4]156。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师教育、集体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把教师和集体的教育转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最终必须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内心反思和自我修养。在这一自我教育中,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基本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修养能力,他们已不满足于被动地获得教育,常常用自己的观点观察社会,探求新的东西,显示自己的才干。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信息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亟待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必须强化自我教育和思想教育,弱化灌输教育和思想管理,要让学生在集体和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掌握正确的自我教育方法并严格自律。

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要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学术文化和创业文化,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的育人社会氛围。

在为社会建设服务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传播意识形态的工具。正如杜威所讲:“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最审慎的工具。通过这种工具,任何社会团体所珍视的价值,其所欲实现的目标,都被分配和提供给个人,让其思考、观察、判断和选择。”[5]27

重新审视与反思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反思教师在学生及其自我成长中的意义与作用,“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他就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6]164。

参考文献

[1]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王玉梁.中日价值哲学新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