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范例

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范文1

高校教学主要目的是为国家社会培育一批“优秀”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优秀”一词有着更高含义的要求标准,当代优秀大学生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储备,同时还应是一个有道德、有涵养、对三观有着正确的认识与理解的青年。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怎样做好德育视角下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也就成为了教学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对基于德育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德育视角;大学生;思政教育

大学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只有具备足够的本领,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复杂多变。大学是人生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思想、心里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大学教学是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的。怎样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及正确的思想,是各个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课题。德育视角下大学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培养是一项有难度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协调好教育的各个环节,同时还需要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努力与配合,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1.提升思政教学的和谐度

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是取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必须使学生思想、思维与生活和谐一致,这样才能学生实现德育生态化,做到人与事物的和谐统一,有利于良好心态的形成。具体应做好这么几点:第一,将思政教育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利用课堂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的同时,我们该应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重思政教育与生活德育的结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的渗透,例如不要浪费粮食,形成饮食节约观念,从而更好地确保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符。第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更好地尊重和了解学生,切实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尊重学生的意愿,掌握学生的心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更好地为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2.注重多元文化融合

在注重思政教学和谐度提升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多远文化的融合,强化学生行业能力培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这主要是因为多元文化的大学教育环境下,其文化也具有较强的多元性,所以教师应将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比如在思政教育时讲述有关中华民族儿女的英雄事迹,就能有效的促进中华民族精神思想的传递,同时学生在学习时又能吸取更多的文化营养,并将其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德育教育的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在大学思政教育中应注重对其的传承与重视,从而通过多多元文化的融合,引导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特色和灵魂,也能为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注入强大的动力。

3.通过实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学教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就给思政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所以在德育视角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就需要我们通过实践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应组织学生深入对口企业实习,这样通过学生到对口企业的实习,能更好地认知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能对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意义更好地认识,从而明确自身和社会需求间存在哪些差距,也能进一步了解基层民情,有助于学生对自身所需承担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同时用更加成熟的态度看待后续的学习与工作。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后续的生活与学习[2]。

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教育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心理的关心,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关心。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着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很多时候教师与学生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力度,这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业,而且还应该对学生的生活以及心理进行关注。为此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并且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同时结合现实情况制定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思想政治活动,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多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这样不仅仅可以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而且还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5.有效地提升社团的社会适应力

社团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学生参加高校社团组织对自身的能力水平也会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高校社团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身能力和培养自身兴趣爱好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能够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真正的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保证在学生踏入社会后能够迅速的适应新环境,并且还能够在所处的领域创造自己的辉煌。因此我国高校应该不断的提升社团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创新社团的运营模式,可以通过加强高校社团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举办一些活动来提升参与者的社会实践能力。此外高校社团还应该不断的踏入社会,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社团举办活动的经费可以通过企业赞助实现,这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3]。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视角下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落实,需要所有相关教职员工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多结合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具体的生活中去,是学生思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统一。

作者:李明哲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苏练金.德育视角下的大学思政教育分析[J].知音励志,2016,06:113.

思政教育范文2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大思政

引言

大思政视野下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社会环境复杂性不断增强,外部价值观念不断渗透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而大思政作为新时期教育理念下形成的一种新的实践育人模式,充分结合了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背景,对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加强对于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及其价值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的价值审视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就是结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反思,既能够帮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还能够实现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具体而言,有如下价值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重点逐渐发生了转变,要求高校加强对于人才全面培养方面的重视,着重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得以凸显,不仅要求思政教育具备一定的理论性、包容性,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适用性,确保在培养的过程中,能够切实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作为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措施和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实际生活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人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且随着学生发展和培养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思政教育方式也会得到不断完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将会得到更好的落实。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

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社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对于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大学生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社会、在工作岗位有更好的发展。大学生需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能力,同时也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而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科学应用,就是将实际社会生活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模式,以此实现对于学生专业能力及思想政治观念方面的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并提前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

(三)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要重视对于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传授,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政教育方法和策略,有着多元化、趣味性特点,而且思政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思政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积极性、态度以及相应的教学成果,进一步加强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然不适用于当前综合素质培养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教育模式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与当前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人才培养需求之间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对于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二、大思政视野下建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的首要环节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由于思政教育其本身的特点,导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相对单一,而且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学生多属于被动学习,难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都相对较差。高校为改变这一情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引入了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以避免教学过程中过于枯燥乏味的情况,并借助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和感受,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用性。同时,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在亲身经历和感受后,不仅能够总结积累相应的经验,而且经过教师的良性引导,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思考和反思,以此不断完善并提升自己,强化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此外,经过相应的社会实践和亲身体验,学生也能够逐渐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相应知识和经验,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无论对于思政教育还是对于学生个人发展而言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的核心环节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念的培养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传统的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强调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往往缺乏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导致思政教育工作成为高校人才教育过程中被忽视的内容。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主流价值观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不仅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到了学生的个人发展。此情况之下,素质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正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主要措施,科学高效的思政教育实践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同时还能够在实践课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还能够提高其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行事准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甚至对大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避免大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也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和方向[2]。

(三)促使学生回归实际社会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回归社会。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高校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导,很多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导致实际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情况严重。但事实上,教育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而且很多知识也都是生活经验积累之下的结果,而单纯的理论教学和说教,是难以实现对于学生思想上的引导的,甚至可能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而通过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则能够将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并借助相应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回归社会生活,并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真正意识到思政教育对于自身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个人价值。

三、大思政视野下建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策略选择

(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根据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当前很多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虽然在逐渐提升,但是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于当前学校内部及外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充分运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而通过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应用,能够有效实现对于当前教育资源的整合,进一步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应用的有效结合。在实际建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过程中,高校为保障教育模式的有效应用,需要对相应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确保素质、文化以及思想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减少资源浪费,充分发挥教育工作的效果。而且大思政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强对于不同教育资源之间的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不同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发展契机,进而有效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之间的科学融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上所述,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整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质量[3]。

(二)优化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相比,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应用主要改变的是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新时代大思政教育理念及素质教育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长期枯燥、强制性的教学方式,还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导致学生进入“学习只是为了完成教师要求的任务”这样的思想误区,无法明确学习对于自身发展及生活实际的意义和作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而通过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则能够实现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践育人模式有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实践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和参与度,确保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有效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开拓思政教育,提升实用性和开放性

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保障教育工作的实用性,确保其能够在学生的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而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则是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产物,该教学模式不仅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而且提高了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时代的育人理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范围,不仅有利于校内课堂的教学,还借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亲身体验,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博物馆、瞻仰烈士陵园,组织思想政治相关的演讲、辩论等多元化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其更加坚定自身的信仰。通过将思政教育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有效避免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假大空”的印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思政教育,并使其能够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发挥积极的功能和作用,有效消除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实际作用,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还能够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开放性[4]。

结束语

思政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传统思政教育;互动模式

通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形成思政意识。在新形势下,加强思政教育尤为关键。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政工作,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形势之下,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的亲和力比较显著,传统的思政教育与预期结果并不相符,所以传统思政教育必须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与时展需求保持高度的抑制。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

(一)网络思政教育以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为主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网络思政教育属于全新的传播方式之一,其重要特点就是新颖性和易于接受性,以此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网络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传统思政教育属于基础性地位。同时,在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思政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实现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确保思政教育内容与其生活场景和思维方式相符合,确保良好的传播效果。对于大学生而言,要使其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网络空间内,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对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规范的价值观念[1]。

(二)网络思政教育和传统以主要观察和主要解决方式为主

网络思政教育,基于网络世界可以实时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情况,如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等。在传统思政教育中,大学生主要借助辅导员自身对学生的了解来搜集信息,以此来认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等,但是一些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时较被动。而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可以在网络的帮助下,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高校思政工作者在进入网络空间后,可以对学生生活进行充分了解,比如寝室关系、学习状况等。基于此,思政工作者可以对学生不易发现的心理动态予以关注。网络思政教育所发现的问题,与现实的社会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本质性的探究以后,与复杂的家庭关系和成长背景等密不可分。要想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赖于现实社会。

(三)网络思政教育和传统思政教育的紧密配合

现阶段,诸多学生对网络比较依赖,一些学生对电脑游戏比较痴迷,这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但是这并不要求全面禁止学生上网。因此,反映出一个社会现实,就是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关系进行协调处理,这已经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2],而在这一问题上,理性教育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网络思政教育,对正确规范的网络方式进行宣传、引导。同时,通过传统思政教育形式的开展,如班会等,可以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生活状况进行真实表述。通过讲述历史进程,并分析社会时事,可以使学生借助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认识和观察社会。借助责任感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努力、负责任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也可以使大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彰显自我价值,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传统思政教育互动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

1.开行性。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实现了思政教育学习范围的拓展。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思政教育,将思政理论方面的指导和讲解整合在一起,而且在网络上,还可以下载最新的学习资料。2.个性化。对于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其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很难与因材施教要求相符合,从而不利于贯彻落实思政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也与素质教育要求悬殊。而对于网络思政教育来说[3],可以从学习者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在实质上,网络思政教育作为学习空间,具有显著的虚拟性特点,学习者可以借助网络途径,将其传送给教师。基于此,教师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学习者的思政学习情况,而且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有效指导薄弱化的环节,从而使教育方式与个性化整合在一起。

(二)传统思政教育

在体验性方面,在传统思政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与原材料真实接触在一起,然后自己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学习者在传统思政教育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感。

三、高校网络思想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的互动策略分析

(一)加强高校思政网站建设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一大发展趋势,也可以顺应思政教育的改革发展潮流。但是,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统一指导和管理有待改进,而且在建设高校思政教育网站时,标准化的统一管理也严重缺失。基于此,各个高校必须提高对建设校园思政网站的高度重视,统一管理网站[4],并加强长远规划建设,将统一领导落实下去,对校内思政教育予以全方位、多角度领域的管理。同时,要充分掌握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综合发展模式纳入到高校思政教育网站,为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满足大学生思想和情操方面的培养需求。

(二)加强高校互动机制的构建

要基于全国性视角,加强思政教育联盟的构建,不断提高高校互动机制的完善性,为高校之间的交流和配合创造有利条件,突破以往传统的封闭模式,加强网络资源的合理应用,从而有效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此外,在建设高校思政教育网站时,还要明确其主题[5],内容也要确保高度的合理性,彰显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更好地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传统思政教育的互动是至为关键的,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紧密融合,共同致力于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思政教育人才,从而为高校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嘉琦.新媒体时代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8):39-40.

[2]祁鸣鸣.探究新形势下应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8):91-93.

[3]李?.“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8):209-211.

[4]李思东.以网络手段促进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J].智库时代,2019,(36):145-146.

思政教育范文4

社区干部政治敏锐性不强,分不清民族服饰习俗、正常宗教信仰及非法宗教活动的界限;宗教信仰问题又很敏感,因此对不正常宗教现象睁一眼闭一眼,担心横生枝节;在巴扎集市、街面上看见着阿拉伯服饰人员就会尽量避免深究,你好我好,祥云缭绕,一片和气,既不知道该怎样管,也不敢管。各街办、社区利用晨会、理论学习、周末信息反馈等工作环节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常态化的,但干部通过走巷入户对居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弱化的,力度不大,主动性不强,仅限于完成具体工作业务范围;一些宣传教育也只是面上跑跑,内容不深入,工作不持久,对居民内心触动不大。

与社区干部一对一交流时,干部普遍反映春节过后,南疆自流来伊人员增多了,巴扎集市上穿着阿拉伯服饰的妇女增多了,而辖区居民中着阿拉伯服饰的妇女则很少,通过及时说服教育就能得到纠正。这说明社会面上的管控力度薄弱,屡屡发现有穿着阿拉伯服饰人员招摇过市,但放松警惕。辖区穆斯林未婚男性崇尚寻找恪守宗教教规的传统穆斯林女孩为妻,这也助长了女孩着宗教服饰的风气。

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源自中东沙特“瓦哈比”教派的原教旨主义极端宗教思想在中亚各国的肆意渗透传播已经对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邻国哈萨克斯坦已经深受其害,引起政府的忧心忡忡和高度警觉。“瓦哈比”教派组织与基地组织联系紧密,它的主张成为境内外“三股势力”尤其是宗教极端主义的思想根基,当今世界发生的暴力恐怖主义活动总是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瓦哈比”教派是有着鲜明的政治诉求的,它主张“伊斯兰必须由伊斯兰政府来领导伊斯兰教民,非穆斯林政府不能领导穆斯林;穆斯林也不能让非穆斯林领导”;干预婚丧习俗,如妇女必须戴黑盖头、蒙黑纱巾、浑身裹黑袍,不得抛头露面,亲人去世戴黑巾孝不得做乃孜尔,男人必须留大胡子等等,认为这才是对真主的虔诚信仰,否则就不是穆斯林,同时排斥并歧视其他文化。这些主张严重干扰了中亚、新疆各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它的传教特征主要是对当地各民族穆斯林的信仰习俗重新洗牌,以其教义为正宗,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专门在年轻穆斯林中以各种聚会的名义宣教传经,或以扶贫、投资等形式在贫困地区拉拢大量传统穆斯林等,手段极为隐蔽,企图以此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代年轻穆斯林,在新疆造成思想信仰的极度混乱,再进一步煽动暴力圣战,最终搞乱我们的政府,达到他们的政治目标。从文化传播角度来看。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其他文明的传播一样,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西方文明的传播就是如此。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阿拉伯世界目前因开发当地资源而经济强势崛起,沙特王国联合美国鼎力支持“瓦哈比”教派组织将其教义教法、民俗礼仪在近十年来迅速传向整个穆斯林世界,波及中亚形成时尚和潮流,渗透到新疆,对我们传统民族风俗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把它反动的教义灌输到许多本地穆斯林头脑当中,企图改变是非不明的穆斯林的思想信仰,挑起宗教冲突,制造民族矛盾,破坏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干部政治思想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政治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一是制定伊宁市基层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制度和实施细则,内容包括全市基层干部尤其是女干部统一着正式工装、政治思想要求、文明服务规范等;建立《伊宁市干部政治思想档案》,注重干部日常行为表现,鼓励干部对穿着宗教服饰人员敢说敢管,以此为年终评优、绩效奖励、聘干提拔的重要依据。二是与市政法委、统战部对接,在乡镇街道一级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办公室和健康文明生活指导委员会;以少数民族干部为主成立转化帮教小组,专人专干,坚持不懈地进行“淡化宗教意识、崇尚健康文明生活”教育活动。三是严格落实巷道长、十户长定期信息研判汇报制度,及时把握非法宗教活动动向,动用各种力量和积极因素开展针对性教育。四是街办领导应监管本单位工作人员网络活动,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必要时予以诫勉教育。

(二)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聘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学。新疆文化是一个多元性文化;新疆传统文化是在封闭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以开放性、包容性为特点的混合文化,它跟中原汉文化关系比较密切,但具有较强民族意识和浓厚宗教色彩。新疆各民族文化中文化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它一直影响着新疆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信仰宗教的人数多、人的探索和创新意识比较弱,宗教人士解经讲经不能与时俱进;市场和竞争意识比较薄弱;群体意识(民族、宗教、部落)重,个人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相对薄弱;有些风俗习惯不适应现代生活节奏。聘请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区内外哲学和宗教文化科研院所及自治区(州)统战部、民宗委有关专家学者就宗教文化、民族风俗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内容对我市基层干部进行大规模专题培训,教育各族干部群众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坚持科学发展;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及科学和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尊重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包容多样、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加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教育。同时利用党校这个平台针对性地安排相关专题对社区干部进行轮训教育,增强干部识别和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的能力。教育干部做到对不正常宗教活动将宗教问题与政治问题混淆,扰乱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该及时勇敢地上予以制止和说服教育。

(三)市委政法委、组织部、基层党(工)委等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掌握新闻媒体舆论的主导权,加强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及时排查化解各种可能导致社会突发事件的诱因,坚决遏制非法宗教活动蔓延趋势。

(四)加强对宗教人士的管理,必须政治上合格。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与宗教人士交朋友、联系清真寺制度。严格执行各清真寺伊玛目年终绩效考核制度,以此作为民主评选伊玛目的主要依据;要求伊玛目尊重本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坚决捍卫伊斯兰追求和平、团结、和谐和爱国的正义精神,抵制和消除“瓦哈比”教派教法对我市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渗透和冲击。#p#分页标题#e#

(五)市委、政府应尽快制定针对着阿拉伯宗教服饰人员加强教育管理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依法加强管控。伊宁市穿着阿拉伯服饰的妇女,以家境贫困、家族宗教意识浓厚者多,容易受到“瓦哈比”教经人员蛊惑洗脑。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从改善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入手,充分给予重视和关心,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对本市少数民族妇女增加其就业机会,及时解决各种困难,把她们从家庭束缚中充分解放出来,给予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鼓励她们敢于突破陈习陋俗,回归社会主流,促进其思想转化,自觉抵制“瓦哈比”教派思想侵袭。

(六)对教育系统要严盯死守。严禁教师向学生灌输分裂思想和宗教教义,严禁引诱、强迫学生信教、参加宗教活动,严禁在学校搞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严禁学生穿戴宗教服饰,决不允许有任何分裂言行和灰暗思想玷污学校这方本应教书育人的净土。对以任何形式传播宗教教义,歪曲历史,散布分裂思想,破坏民族团结的教师,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严肃处理。

(七)系统强化五种观念的认识。即教育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观念、各民族共同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民族团结高于天的观念和公民意识,尤其要牢固树立公民意识。国家是每个公民生存的空间条件和政治依托,公民个人与国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强大的国家,就没有稳定的家,更不可能有全面发展的个人。各族人民都要强化公民意识,要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作为每一个公民应尽的首要责任和义务。

(八)进一步加大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工作力度。今后一个时期“,三股势力”一定会加大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主要是进行分裂思想和宗教极端思想的宣传,争夺群众,争夺人心。为此,一要加强社会层面教育群众的工作,二要充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作用,从宗教的层面驳倒宗教极端势力散布的大量歪理邪说,达到正本清源、净化环境、消除毒素的目的。积极引导宗教界深入开展解经、讲经工作,确保宗教领域稳定与和谐。

(九)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维护新疆稳定、祖国统一中的特殊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少数民族干部同汉族干部相比具有语言相通、风俗习惯相同、民族心理相近的天然优势,比较容易与本民族群众沟通并获得认同。新中国建立60年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少数民族干部已成为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培养、提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那些政治立场坚定、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让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祖国统一中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

思政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育;教育改革;推广应用;创新发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

虽然思政教育在高职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但是由于其自身在建设过程中受多种限制性因素的影响,高职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发展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社会环境来讲,高职教育虽然隶属于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但是由于招生标准、就业范围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其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生源以学习基础相对较弱、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员为主体,给社会公众造成了“不好的学生才上高职”的不良印象。从学校建设方面来讲,由于受可利用资源投入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对于思政教学的规划与设计上的倾斜度较低,学校的重点发展方向则放在了职业专业学科的建设发展上,忽视了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综合技能提升的重要作用。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年龄已接近社会工作人员的年龄,他们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年龄性格特征上相对灵活多变,对于政治思想类等相对固化的教学内容学习兴趣不高,不能够在培养思想意识方面引起共鸣。

二、加强推进高职思想教学的必要性

针对加强推进高职思想教学创新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教育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讲,当前,为了进一步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建设步伐,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开始了教育变革。在此影响下,针对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施了以新课标为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新教育体制创新,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由于投入少、教育质量不高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加强推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升级成为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之路。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升,电子科学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使得对于专业操作技术人员的需求和标准进一步提高。智能化、高效率的工作就业岗位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工作方式成为当下社会的主流趋势,而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受外界干扰产生思想波动较为明显,这也促使加强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三、新时期加强高职思政教育创新改革的主要措施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样,推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已成为教育体系创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高职思政教学,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实现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导向的树立,应当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从教育体制的规划建设上,一方面要求国家及教育行业领域重视对高职教育的建设发展,重视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力度以及普及认识程度,让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建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为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建设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包括教育资源、网络化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要与时俱进。其次,从高职思政教育的内容建设上,针对高职思政教育中所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性、教育性以及时代性特征,要在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选择方面紧跟时代的步伐,与社会主流的思想意识保持一致。例如,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加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为思想行动导向的认识,以工匠精神为思想动力,重点突出高职院校教育职业化、专业化的教学特征,让学生时刻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状态,逐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课本中引入“会议”内容,让学生及时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深入了解与探讨。最后,将多元化元素融入教育改革过程当中。如今,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信息数据的传递效率和范围,对于各行业创新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高职思政教育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数据等技术领域,进一步加快创新建设效率。综上所述,由于高职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思想观念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于高素质专业技术操作人员的需求标准提升,促使思政教学开始了创新改革。为此,应当在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规划、教学内容以及科技网络化元素加以应用,为高职思政教学的建设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职教通讯,2016(16):32-35.

思政教育范文6

关键词:通识教育;茶学专业;思政教育;转型路径

将通识教育引入高等院校,特别是融入到茶学专业教育中,因二者存在互通性,寻找茶学专业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基于通识教育视角下,要想培育茶学专业优质人才,必须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思政教育在茶学专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创新教育模式,完善教学模式,推动“大思政”转型,从而实现茶学专业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

1通识教育谱系

1.1通识教育含义

通识教育又被称之“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源于古希腊提出的“自由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育公民健全完善的人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比较,其具备非专业性与非职业性特点,其内涵丰富,但未形成统一定义。国内某知名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广泛的且非专业性与功利性的基础知识、能力与态度教育。也有学者从“人的主体性”角度入手,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创建人的主体性,并同客体情景创建主体性关系的一种教育,换句话来讲,就是“人之觉醒”教育。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培育个体综合素养的教育。从课程角度来看,通识教育属于一种特殊教育理念,为了贯彻落实此理念,要设定对应制度,开设相关课程,运用合理措施,将通识课程作为载体,力求将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进步所需的综合型人才。通识教育的精髓在于沟通和整合,通识教育中的“通”除了具有“广博”之意,还有“融会贯通”之意。而且,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变迁,通识教育实质与内涵也在发生嬗变。

1.2通识教育性质

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中,通识教育含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角度来讲,通识教育属于现代化高等教育理念,即指高等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教育及训练,内容不但囊括专业教育,还包含非专业教育。从狭义角度而言,通识教育即指现代化高等教育中包含的非专业教育,内容是大学生专业学习准备涉及的“共同部分”,而且这部分教育与学生专业和职业选择不存在直接联系,大概意思同《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提出的“学生在教育进程中,首先学习作为人类和社会成员要接受的教育”相似。但从学理层面来讲,通识教育包含思想教育,然而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因国情等主客观因素影响,思想教育依旧处在独立传播领域,意识形态和教育功能均具有一定特殊性,教学效果式微,所以,必须对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展开深入探究,发掘二者共通之处。

1.3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源于自由教育提出的教育理念,而自由教育同普通技能职业培训存有诸多不同。将通识教育合理引用到各大高校教育体系中,并与茶学专业教育形成互补。在此种背景下,如若想提高茶学专业学生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使其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优质茶学专业人才,则要注重培养其道德品质,而这同样也是茶学专业思政教育发展的主旨。由于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但会影响学生三观,而且还会影响学生课程学习成效。在新时期背景下,因通识教育发展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思政教育“大思政”格局转型效率,使得茶学专业思政教学改变了传统只重视专业技能,忽视道德品质教育的模式。为了保证茶学专业学子实现全面发展,专业教师要对通识教育理念展开深层次探究,为茶学专业“大思政”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理论支撑,以获得最佳教育成果。在此基础上,专业教师要充分了解茶学专业学子学习需求和成长特点,将思政教育引进通识教育视角下的思政教学中,充分发挥二者结合的效用和价值,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大思政”转型。

2通识教育视角下的茶学专业思政教育"大思政"转型

2.1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从通识教育层面开展茶学专业思政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茶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学习更多与茶学有关的课程,以拓展茶学专业学生知识眼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但是,针对当前茶学专业教学现状来讲,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处于低迷状态。究其根本,因茶学思政课程“大思政”转型存有诸多问题,忽视了通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使得思政教育未能发挥自身应有效能。并且,在茶学专业思政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轻素养、重理论”情况严重,忽略了思政教育对茶学专业学生未来发展成长具有的益处,致使多数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就是“洗脑”课程,不仅不会对茶学专业知识学习提供帮助,而且还会占用课程学习时间。可见,茶学专业学生对思政教育缺少了解。从通识教育层面而言,我国各大院校茶学专业“大思政”教育格局发展转型均面临一定问题,根据相关调查得知,只有1/7的学生愿意接受思政教育,而其他学生对思政教育缺少学习兴趣,主要是因课程教育内容乏味单调,教学模式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大思政”转型效果不佳。基于此,茶学专业教师要对“大思政”转型目标和方向展开全面反思,从通识教育入手深入探究“大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使茶学专业学生从最初知识层面上升到思想道德层面,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茶学专业学子对思政教育的重视,而且还能协助学生强化自身道德素养,为其日后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2.2茶学思政教育趋于形式

尽管中国在很早就已经引进通识教育,并将通识教育应用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然而从本质角度来讲,通识教育仅仅是强制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必修课。譬如,以茶学专业为案例,“大思政”转型仅仅是减少了一些与茶学有关的课程,随后将思政课程转变成必修课。从名义上来看,是将思政教育转变成“通识教育”,然而此种粗放式转型会产生诸多问题,并未发挥转型的实质作用和效能。在转型中,学校对茶学专业思政教育认识不够全面,只重视宽度,忽视了深度。唯有立足于全局看待“大思政”教育转型,学生才可有效提高综合素养。另外,“大思政”教育趋于形式化,也是影响其转型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如今,很多学校茶学专业思政教育均处在形式化表面,很多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均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部分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缺少空闲时间对茶学专业学生展开针对性教育,无法真正做到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推动“大思政”转型。倘若未能从茶文化精神含义角度引领学生学习茶学知识,则难以保证“大思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在茶学专业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如若仍然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只会将学生变成“书呆子”,无法呈现茶学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茶学精神。而且,从通识教育角度分析茶学专业,此课程的结束并不是教育的结束,仅仅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政育人的意义,唯有立足于通识教育角度剖析茶学专业“大思政”转型发展问题,才可全面发挥思政教育内在作用和效能,最终实现拓展学生知识眼界的目标。

2.3茶学专业教育内容俗套

根据相关调查得知,多数院校只有思政专业教学材料每年会进行相应修订,其他专业思政教材的修订,只是将原有教学章节内容互换。随着时展变迁,人类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均产生很大变化,所以思政教育内容要以现实生活为基准,结合时展要求,跟随社会发展脚步,积极更新完善。特别针对茶学课程的思政教育,由于茶文化特殊性质,其教材内容的时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当前茶学专业所用思政教材来讲,很多内容依旧停滞在90年代的政治思想,未能跟紧时展。此种俗套老旧的教学内容,不但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也会浪费教学资源,耽误师生时间。在通识教育视角下,为了提高茶学专业思政教育开展成效和质量,教师必须注重整改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保证教材内容与现代茶学专业学生学习需求及成长特点相吻合。由于茶学与农业联系密切,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所以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是,通过对茶学专业学生整体课程安排角度来看,思政课程占据比例极小。在上课中,许多茶学专业学子均选择做其他事情,甚至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带教材。而专业教师对这种情况也是司空见惯,秉持漠不关心的态度,只有课堂人数极少时,教师才会进行点名。茶学专业学生忽视思政课程,既与自身有关,又与专业教师的“大度”相连,学生知道在临近考试前,思政教师会画“考试重点”,而且这部分重点与考试答案基本接近。由此,茶学专业学生在上课期间很少认真听讲,只是在考试前画好教师提出的重点。常言道,做事先做人,个体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优秀人士,必须要保证拥有正确的三观,而这也是茶学专业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所以,茶学专业学生如若想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材,必须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正确认识社会和集体,拥有强大的素养和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反之则会面临失败。

3通识教育视角下的茶学专业思政教育"大思政"转型路径

3.1明确教育目标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茶学专业思政教育即指在茶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茶文化蕴藏的高尚精神与道德品质融入其中,加强对茶学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丰富扎实的茶学知识及相应技能的同时,还能不知不觉接受茶文化优秀品质和精神的熏陶。从本质角度来讲,茶学专业是将技和艺有机融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而茶学专业包含的茶文化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以茶养德、以艺化人”上具备特殊优势。由此,茶学专业要积极响应国家教改号召,科学合理调整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增添对茶学专业学子进行思政教育的目标,以此要求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明确社会发展所需,有本领寻找工作、有能力稳定自我、有余力贡献社会。基于此,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学生要学习“茶树”的品质,如若遇到顺境,则应顺势而上,不断攀升;若是遇到逆境,则要抓住所有有利条件和因素努力前进,学习茶树顽强品质,将全身心都投入到社会中,回报社会。此外,还要求学生淡泊明志,学习茶文化修身养性的精神内涵,勤勉奋进,积极投身到我国茶叶产业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改善茶叶产业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茶叶人才流失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力争成为新时期茶叶领域“新农人”,为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建设贡献属于自身的力量,使世界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3.2完善教育内容

国家繁荣,科技发达,茶叶行业也因此得以不断发展,但因茶叶行业发展速度过快,行业人才团队素养和职业能力不高问题频发,茶学专业优质人才流失情况严重,且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也是茶业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真正改善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要激励茶学专业优质人才投身于茶叶行业中,为各地区茶民增收,为我国茶产业提高利益。由此,茶学专业必须要迎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思政改革,推行“大思政”转型,将茶学专业课程教育内容和思政教育完美融合,提高思政教育开展成效。譬如,在教授学生茶树与生长环境有关的知识时,教师要详细阐述茶树从幼苗生长到成年茶树整个过程需要经历的各方面因素,明确各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任何细小因子均会对茶树生长态势产生直接影响。在此知识学习中,学生能从中得知任何事情的发展均由多重因素决定,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推动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在看待事物时,学生要从全方位分析,不可只注重事物本身,应剖析周围各因素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抓住影响事物发展影响主要因素,掌握事物背后各因素存在的联系,从而为学生日后更好成长发展提供帮助。

3.3创新教育手段

通识教育同以往思政教育内容相比,二者均以提高学校茶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与知识水平为目标。由于教育功能不同,茶学专业学生会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在不同地方,而且因以思政教育为基准的“大思政”转型具备科学性意识形态,教师则需要掌握茶学专业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立足于通识教育角度转变“大思政”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充分阐述“大思政”转型价值,推动学生真正意识到思政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如此才可进一步推动学校“大思政”教育形式转变。从特定角度而言,“大思政”转型可以将通识教育和茶学专业思政教学作为入手点,二者功能互补,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程教育成效。基于此,教师在茶学专业思政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进程中,要将通识教育合理融入,明确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保证茶学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做到同向同行。并且,从功能角度而言,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二者存在互补性,教师在展开茶学知识教育时,要合理运用二者不同功能,这样不但能保证通识教育更好发展,而且还能提高茶学专业学生思政素养,使其成为现代社会所需的优质人才。另外,基于通识教育视角下,为了推动茶学专业思政教育实现转型,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完善教育内容,提高茶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现阶段,茶学专业学生对中国国情和发展趋势了解甚少,而开展思政教育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社会时事和政策推行的了解。所以,教师必须将思政教育与茶学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茶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强化自身道德素养。并且,思政课程“大思政”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密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协助。因此,“大思政”教学活动要以现实为入手点,贴合茶学专业学生现实情况,重视通识教育,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大思政”转学为自身学习茶学知识带来的益处。从通识角度入手,深入挖掘茶文化精神和内涵,转变思政课程教学观念,传承发展茶文化精髓,推动思政教育更好转型。

4结语

思政教育范文7

关键词:体育思政;小学体育教育;融合

以德为本,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养成个人美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时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对思政内容会进行着重讲解,但是思政教育不能仅局限在单一的学科,而是应当广泛地与众多学科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其他文化知识和本领的同时也同步学习思政内容,如此才能真正让德育渗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以体育教育为例,体育锻炼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而且还对熏陶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以秉承“体育思政”的理念,将小学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教学,在创新体育教学的同时,发挥体育教育更大的育人价值。

一、在融合中培养规矩意识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揭示了规矩的重要性,在做任何事,在任何场合,与任何人相处中,都应当有规矩,讲原则,而不能随心所欲。与幼儿园相比较而言,小学显然有更多的规矩要求,譬如出勤规矩、上课听讲规矩、作业完成规矩、班级卫生环境维护规矩等等。在思政课中,教材也会将这些内容分章节地进行解释,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规矩意识,而规矩意识在体育锻炼中更是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规矩,那么体育比赛就不存在公平竞争之说。如果没有规矩,那么就谈不上竞技场上的谁输谁赢。如果没有规矩,那么就很难去判定运动中各个动作是否正确到位。因此,在“体育思政”理念下开展小学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先从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开始。比如,开展任何一项体育锻炼,都必须严格遵守运动的规则和训练的要求,不能盲目开展。以最大众化的跑步训练为例,绝大部分学生对跑步都非常熟悉,认为很简单,但是进入小学后,教师会更多地从跑步的各种动作,特别是细节上的动作,以及正确的跑步习惯去要求学生。比如,运动前的热身环节。热身多以踢踢腿、拍拍腿、活动头部和肩膀、扭扭腰这些简单动作为主,但如果缺少了这个热身环节,直接进入运动状态,学生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教师在最开始可以用课堂纪律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来要求和鞭策学生,随着学生规矩意识越来越强,学生自己也会慢慢地养成习惯,进行自我监督。

二、在融合中树立集体意识

从社会学角度上讲,人类具有群居性,是生活在一个集体环境中,需要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保持和谐友爱的关系才能够拥有愉快的生活。在小学思政教材中,也向学生介绍了很多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包括尊敬师长、尊重父母、关爱同学、礼貌待人、文明友善等,因此,在“体育思政”理念下开展小学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拔河为例,拔河就是非常典型的集体项目,要想赢对方,就必须整支队伍的人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聚。有部分学生认为拔河是一项纯力量的运动,只有力气大的人才能赢,实则不然,拔河除了力量,同时还要求智慧,更需要集体意识。比如两支比拼的队伍中,一支队伍男性占比高于另一支队伍,理论上其力量更大,但假如拔河时,步调不一致,每个人都只是想着自己发力,不顾前后其他队友,那么力量再大的个人,也难以保证整支队伍的胜利。反之,男性占比低的另一支队伍,如果讲究策略,包括站位上是两两分开两旁站,将整支队伍中力量最大的人置于队伍最后,将精神气势上最具有震慑力的人置于队伍最前,整支队伍在发力时紧听口号,严格按照口号来发力,大家保持着同节奏、同位置、同朝向来发力,那么整支队伍的凝聚性就会非常强,在集体意识的驱动下,更能够发挥出1+1>2的效果,最终赢得比赛。类似例子在体育项目中不胜枚举,教师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三、在融合中雕琢个人品质

小学生当前的性格养成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教师在“体育思政”理念下开展小学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时,可以着力于雕琢学生的个人品质。小学思政教材中有不少关于如何做更好自己的介绍,比如培养自己开朗乐观的性格,培养大胆、勇敢、坚毅等的品质,这些都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去落地实践。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学生付出汗水,特别是在训练遇到瓶颈或者困难时,更需要学生用耐心、用坚持去克服与挑战。举个例子,在中长跑项目中,假如有的学生跑着跑着不小心摔倒了,轻微擦破了皮或者膝盖有轻微的淤青,还有点疼痛。这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继续跑下去,虽然学生因为摔倒耽误了时间,要想反超对手赢得比赛的概率不高,但学生没有因为摔倒就终止比赛而是坚持带伤(轻微的情况下)比赛,学生又重新站在了赛道上,重新向没有完成的比赛发起挑战,这种不轻易放弃,不被困难打败的精神,非常值得敬佩,这种坚强的体育精神同样会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掌声。这就是个人美好品质的养成过程。体育运动对培养学生的性格有非常好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思政课程中个人品质塑造方面的内容进行巧妙地结合。

四、在融合中建设校园文化

教师在“体育思政”理念下进行小学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时,还可以站在整体的角度,着眼于全局,建设学校的体育思政文化。比如,学校可以以节日为载体来进行学科融合。例如,在教师节前夕,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练体育健身操,将体育动作与舞蹈动作进行刚柔并济的结合,设计一套具有观赏性的健身操来献给老师,用这种表演的方式在教师节向老师致敬,一方面,创新了体育教学内容,让体育项目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融合了思政教学中尊敬师长的内容,学生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向老师致谢。与此类似,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前,教师可以体育项目为载体来编排设计体育项目或体育舞蹈,以体育舞蹈来向“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献礼。这也体现了小学思政课程中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热爱伟大祖国、建设伟大祖国的内容。通过这种富有创意性的体育项目,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如何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将思政教材中的内容落地实践。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让校园文化既富有体育运动这种活力满满的青春气息,又富有德育之美这种温润如玉般的特质,这对于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五、结束语

“体育思政”,指的是将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在体育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学生能够站在思想层面更好地去学习和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启迪性意义,而不只是将体育课认为单纯地玩一玩,放松身心等。在思政教学中以体育课为载体,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有直接感受地去理解思政课程中的抽象内容,而不只是将思政课认为内容识记或者泛泛而谈等。从体育育人的角度上讲,学生要健康快乐的成长,则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样重要,体育锻炼则在身心教育上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在思政教育的助力下,这种价值可以被倍数型地放大,作用和影响于学生的言行举止上,根植在学生的理想抱负中。基于此,教师可以从规矩意识、集体意识、个人品质、校园文化这四个方面来着手,让小学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在相互融合渗透下碰撞出1+1>2的火花,全面放大体育教育的德育效应。

参考文献:

[1]丛光.崔先友.找准角度,凝聚合力—体育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当代体育,2021(8):73-74.

思政教育范文8

关键词:专业思政;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元素;旅游管理

专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1]2014年,上海高校探索实施“课程思政”。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课程思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专业思政”的概念,他强调:“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2]这标志着课程思政向纵深方向发展,对各专业的思政体系设计提出了更加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要求。自国家提出思政建设以来,“思政”成为高频词。截至2022年1月17日,在中国知网中以“思政”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文献总数125890篇;以“课程思政”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文献总数28542篇,占比“思政”类文献总量的22.7%;以“专业思政”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文献总数39263篇,占比“思政”类文献总量的31.2%。从发表年限来看,“专业思政”发文量最高的是2021年,共计15523篇。但以“专业思政”和“旅游管理”同时作为关键词搜索,文献总数只有222篇,仅占“思政”类文献总量的0.18%。由此可见,高校开展“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相关研究不多,而这恰是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思行合一,德才并育”的旅游管理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成为支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幸福产业。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地位的提升,对旅游人才尤其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3]积极开展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育人的探索和实践,将思政育人贯穿专业认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深入系统地推进立德树人在专业建设层面的体现,培养“思行合一,德才并育”的旅游管理人才。

(二)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不良学风问题

当前,“00后”学生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对象,他们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但在学风上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诚信问题,尤其是学术诚信问题在部分学生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作业抄袭、论文剽窃、考试舞弊、代考替考等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有少部分学生对不诚信行为缺乏认识,满不在乎。二是学习的功利思想在部分学生头脑中存在,急功近利,不以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为目的,总以这门课没有用为借口,不刻苦学习。三是学习动力不足。四是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行为和道德规范。以“专业思政”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品德教育,营造优良学风。

二、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一)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为贯彻落实

党的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湖北文理学院出台了《湖北文理学院“协同育人337工程”实施方案》,自2017年始,全面推行课程教学、育人“双大纲”制度,开展“双大纲”优秀教案评比,支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评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以课程思政建设为起点,以“三全育人”建设为推进,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促进,从课程思政深化至“专业思政”。如在《旅游学概论》中,通过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旅游发展历程,倡导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承担新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责任;在《导游业务》中,提炼襄阳地域文化和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开展襄阳红色教育基地解说词撰写、革命英雄事迹汇编、红色文化主题旅游线路设计等,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在《旅游市场营销》中,通过“我为家乡代言”的市场营销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创新创业的思政精神。“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若要形成思政长效机制,还需实施“专业思政”,在专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中有机融入本专业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4]

(二)搭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元素共享资源库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五大重点出发,搭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元素共享资源平台。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政元素丰富详实,可围绕以下方面梳理:一是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如将报告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提出的“既要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二是深入基层考察时有关旅游发展的指示,如2013年4月29日在考察海南时,总书记指出“提升旅游品质的具体路径关键在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旅游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2015年在陕西梁家河、浙江舟山、贵州遵义、吉林延边等地调研时的重要指示和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相结合。三是厘清重大国家战略中的旅游专业名词,如“全域旅游”“厕所革命”“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等。四是学习领会旅游领域出台的重大政策与文件,如《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工作的指导意见》等。[5]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需要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主动关注时事新闻,以此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进而增强学生专业使命感。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元素的提炼可以围绕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展开:一是阐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目标。在近40年全世界的各大经济体中,我国的经济发展独树一帜,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通过中西方旅游发展的比较,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学生的“四个自信”,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体会中国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二是例举“公正、平等、自由、法治”的理念。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为例,结合中国传统历史的座次礼仪知识,阐释位次排列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礼仪异同,阐释“自由”“平等”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以《旅游法规》课程为例,设计“民法典让旅游更美好”小组活动,用法典来解释高铁霸座、泄露游客预订信息、擅自进入旅游景区非开放区域等违法场景,明晰旅游者与旅游业管理者的权利义务。让思政元素走进学生心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三是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深化职业理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以旅游行业中优秀职业经理人的爱岗敬业事例和工匠精神感染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需要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洞察力,积极关注国家、旅游行业发展中的成果与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行业和专业的认同感。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一是通过引入实例、情景、讨论等方式,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如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仪式引导学生体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二是引用传统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如旅游文化的教学,可从源远流长的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去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内涵。三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专业课程,并通过不同的线路形成一个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在知识传授中形成和价值观传递的同频共振。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需要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激发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

4.宪法法治教育。每一位公民都必须遵纪守法,可从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公民伦理道德两方面提炼思政元素:一是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等。《旅游政策与法规》主要介绍旅游中的法律法规,可在教学中融入法治意识、制度自信、明礼诚信等要素,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二是公民伦理道德。公民伦理道德的建设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下一些旅游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频出,如旅游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失衡、景区商业化导致的文化缺失、游客不文明行为带来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的破坏等都值得关注和研究。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需要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关注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将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5.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学生毕业以后从事该行业必备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重要的考评标准之一。缺乏职业道德不仅会带来不良的口碑,同时还可能掉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可通过正面树榜样,反面敲警钟来提炼思政元素:一是通过“将安全留给游客,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全国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导游员文花枝和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旅游事业的曾文等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二是通过巧设购物陷阱的导游、泄露顾客隐私的服务员等反面案例给学生敲响警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需要专业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善于发现旅游行业中新鲜感人、启发思考的案例,进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在欲望面前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成效

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持续推进,育人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的比例高。二是学生考研报考率和录取率逐年提升。考研录取率2018届为11.36%,2019届为6.67%,2020届创新高,达到19.7%,11位同学分别考取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名校研究生。三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好评如潮。根据麦可思跟踪调查显示,近5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职业期待吻合度80%,86%以上的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状况较为满意。用人单位对2020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6%。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