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例6篇

心理健康课的核心素养

心理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积极发展模式

一、引言生

命教育是一个新开拓的研究领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育人过程中的具体化和实践化。生命教育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它将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新趋向显示,心理问题不仅仅是理想和现实矛盾导致的心理冲突,或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格障碍,还会是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核心问题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生命活力和生存意义的缺失。本文探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发展模式,即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根本,选择贯通知、情、意、行的教学内容,创设参与、体验、成长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和情境,构建尊重生命规律,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立体化的实践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减少或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新趋

向调查和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除具有传统特点以外,还出现了更为复杂和微妙的现象,一是北京大学徐凯文老师提出的“空心病”①,二是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命名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②。

(一)徐凯文提出的“空心病”现象徐凯文梳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脉络:早期来访者大多是神经症水平的问题;近些年更多的是人格障碍水平的个案;而最近三年出现了精神障碍患者,比强迫症、神经症障碍以及人格障碍更加复杂,甚至让人感到束手无策———这就是“空心病”。“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或可称其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空心病”的主要表现为:

(1)情绪低迷,兴趣淡漠,但是在智力、性格、为人处事等方面与其他人没有明显差别,甚至非常优秀。症状上较为符合抑郁症诊断。

(2)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强烈,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多年来就是为了追求出色的成就而拼搏,并以此为唯一的支撑。甚至当这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落落的,出现强烈的无意义感。

(3)人际关系良好,但协调人际关系中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而且做得非常辛苦,感觉疲惫不堪。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常规的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以及生物疗法对他们都没有效果。

(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由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引起,而是由于缺乏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感,缺乏人生信仰和生活目标。

“空心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功利的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和考试机制下,所有师生和家长都只关心分数,学生也完全被训练成分数的奴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只知道高的分数可能获得奖赏,获得成就感,获得别人不能得到的东西。学生不仅在承受压力,而且其价值观也被扭曲、被功利化,生命的活力和张力被封杀,自我的需求被压抑。

(二)钱理群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

钱理群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在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成为影响他们提升素养、塑造健康人格的瓶颈和障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指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精致指的是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价值,有自己的生活品味的一群人;利己主义者就是一切活动都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人。高智商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最大特征。造成‘利己主义者’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孩子出生之始,经幼儿园、小学、中学不断强化,大学阶段不过使其越加‘精致’而已。”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养成是长时间、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家长的个性特征、贫穷狭隘的家庭环境或过于溺爱的家教方式,是造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家庭原因。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性格特点和个性特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无论贫穷或富裕,农村或城市,家长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都将使子女过分注重个人利益。此外,贫苦的生活环境或过于溺爱的家教方式,生活资源的稀缺或资源的独占等,也会使孩子产生习惯化的自私心理。

其次,“唯分数论”是造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教育原因。中国的现实是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或不平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从孩子进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无论家长还是教师一直都在强调分数。拿到高分似乎就赢得了一切,人们意识中以为上学的高分数直接影响着毕业后的好工作,最终影响着人生的成功。为了拿到高分数,学生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盘活各种资源,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显现出较高的智商和情商。

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表现。第三,唯利是图的大环境是造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社会原因。社会环境中,为一己私利而导致的医患纠纷、食品安全、诚信危机、道德困惑等现象不断出现。高校环境中,教师为自身发展热衷于报课题、申经费,对本是主业的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现象,是现成版的“利己主义”教材。大学生作为社会人不可能不受影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和目标。

如果说“空心病”是自我的迷失,那么“精致的利己主义”就是对社会的迷失,无论哪种迷失都将导致个体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缺失,结果或伤害个体,或危及社会。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普遍化、复杂化态势,说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所调整和改变。审视生命教育,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将其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构建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就是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探寻生命本质,激发生命活力,丰富生命体验,塑造核心素养,实现生命价值。这需要融汇课上课下、校园内外、时间空间等全方位资源,打造立体多维的框架。

(一)以培养科学生命观为导向,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科学的生命观唤起积极的心理,而积极的心理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则以核心素养为中心。近期,国际范围内都在关注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问题①②。2014年,教育部发文提出,要“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11月6日,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在第十五届明德论坛上提出“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积极教育”的理念。对大学生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化、实践化,教育目标的确定则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和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③由此,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围绕“三大要素”和“六大素养”确定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

(二)以激发生命活力为主线,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旨在以生命教育为线索,以核心素养为框架,选择激发生命活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此,在传统、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带领研究团队选择了与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核心要素有关联的三个代表性课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选课,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课程改革尝试。第一,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入学之后出现的目标缺失、动机乏力和生命困顿现象,为在校大学生开设《生命导航———心理学视角下生命解读》选修课。通过认识生命之贵、体验生命之美、跨越生命之痛、引爆生命行动力四个专题,帮助学生寻找自我,尊重、规划自我,实现自主发展。第二,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借助分析教育之异化现象、解读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原则、性健康教育、死亡教育等专题,引导学生一方面在发现自我、尊重自我的过程中接纳个体自我,另一方面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找到社会自我。通过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的相互融合,践行社会参与,实现自身价值。第三,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茶与茶文化”。通过介绍中国茶史、普及茶的基本知识、了解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展示茶叶的冲泡技艺等专题,宏观上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微观上促进学生思考人生,自我完善,并且在操作中让学生感悟那种崇尚自然之精神、待客之道及文明礼仪等。

(三)以互动体验为主要方式,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成长课,互动体验是其主要方式。首先,课上专题授课,师生互动。老师简要解读基本理念和规律,更多时间以学生展示、分享、体验与表达等方式进行。授课环节使学生对自我、他人、社会和生命理念的认知有所改变,丰富初步的情感体验。其次,课下参观体验、调查研究。通过参观茶楼、殡仪馆,对社会群体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获得直接经验,充实内心体验。“生命教育”课外体验课———“殡仪馆里的死亡教育”是一个集中体现。在殡仪馆里看到无人认领的死刑犯的骨灰,学生们认识到“路是自己走的,只有自己才能选择死后骨灰的存放方式。那就是好好做人,做好人,做令人尊敬的人,做服务他人的人”。体验式、分享式、成长式的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触动和震撼。第三,借助校内社团、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情境教育入手,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心灵协会”社团,利用心理学专业优势组织策划相关活动,让学生们在体验分享中解疑释惑,化解交往、恋爱、生涯规划中的矛盾和冲突,并学会沟通与合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以心理学、学前教育、教育学专业为依托,在全国心理学家大会、老年人心理疗愈、社区亲子教育、留守儿童、特殊儿童教育等领域开展专业型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实施三年,学生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专业认可度和自身价值感得到强化,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互动体验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三观”在知、情、意、行的相通相融中得到了塑造和固化。

(四)以全程式一体化为统领,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途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融汇了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是一种全人教育。全人教育需要汇聚学校资源,整合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教职员工统一思想、统一意识,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全力以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具有人性化的同一性的教育元素,并以此与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相衔接。笔者以高校基层教学单位为平台探讨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途径。

1.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制定规划,实现管理育人

强化管理是保障。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分解目标,责任到人,加强督促和检查等措施,确保实效。完善制度是根本。建立工作规程、明确导师职责,并与评优、考核挂钩,保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制定规划是前提。针对大学四年中入学适应阶段、发展方向分化阶段、充实提高阶段和学用结合的冲刺阶段,制定相应规划。①管理育人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规划学习生涯、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生命价值。

2.发挥教师专业优势,实现教书育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

更多体现为专业能力的培养,并由专业教师来完成,他们在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分类指导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独到作用。任课教师的入学专业教育突出专业性,帮助学生熟悉培养方案,介绍课程内容、作用及专业地位,巩固专业思想。实施课堂教学分类指导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首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特长和职业倾向。其次,帮助考研和就业学生各自完成六个明确,从而有的放矢地规划好学习、实践、社团活动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老师的重心。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环节,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②教书育人环节,助推学生形成专业实践能力,使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彰显生命的张力与活力。

3.突出辅导员功能,实现服务育人

辅导员作为生活导师,在入学教育、生活指导、综合测评、社团活动等方面应给予学生帮助,对他们思想、品行、人格的成长与发展进行指导。辅导员老师在入学教育环节,重在帮助学生熟悉新环境,明确学生守则,组织其活动,缓解其孤独与陌生,增加安全感。生活指导方面,应把握学生信息,关注特殊群体,营造温馨和谐的班风。综合测评工作,要发扬民主,深入调查,细致组织,贯彻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弘扬正能量,塑造学生积极的“三观”。社团活动个性化指导,应帮助学生了解社团、自己、未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提高有效性。服务育人环节辅导员应该成为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传递正能量,激发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和健康人格,强化人生信仰和生命的意义。

四、结语

心理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2

一、改变观念,明确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转变观念是深化教改的先导,传统的体育教育观,是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为主,随着现代体育课程与实践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要、身体需要、道德需求、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素质。

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和身体锻炼过程,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培养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潜移默化的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成为体魄强健,身心健康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二、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加强其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为了发挥体育教师这个最活跃,最具促进性、启发性,反馈性的教学媒体的作用,必须从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体育教学能力几方面重新构建体育教师的素质,使其不仅是信息源、媒介体,更重要的是催化剂、引路人、指导者,迎接时代的考验,体现其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指导地位。

重新审视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体育教学应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我们只有把“诱与引”调节到学生主体“思与练”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才能使主体与主导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最优化地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保证体育教学价值的完善实现;才能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和谐健康”的新人。

三、加强教材建设,调整、充实教学内容

现行大纲的教学内容设置体现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教学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运动技能、身体锻炼、快乐运动、心理卫生、青春期教育、饮食与营养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力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加强教材建设,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应走向“开放与放开”,要依据学生身体、心理、年龄等因素,实践能力的有序发展组织起来,注意学段、学年、单元的结构,并有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首先,在加强基础知识、技能传授和基本能力培养前提下,心理使学生掌握那些现代社会所需的健身知识技能,为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全面的基础。其次,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适当引入生活体育、娱乐体育,改变竞技体育项目一统天下的局面,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优化教学方法,创建优良教学环境

科学地应用优化方式,实现“教与学相结合,以学为本;课内与课外结合,以多渠道实话;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开发大脑,培养科学精神。既有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了学生主体意识。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要有创建新型教学环境的意识。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与兴趣,提倡学生自评和互评,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建立有利于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和技能,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课外活动,使课内外一体化。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法

成绩考核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竞争的气氛,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从发展的眼光看,体育考核应人百分考核向结构考核、混合考核、个人化考核不断地过渡发展,最终实现个人化考核。从现实情况看,体育考核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表现,变纯技术评价为技术的考查和技能的操作与实践的考核,变不利健康的硬性考核为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科学测试。在考核评价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层次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民众评价相结合。

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健身与健心都是现代体育教学中应该完成的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健心与健身更重要。因此,我们应在体育教学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学、心理卫生保健、医务监督相结合的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机制,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问题,保证学生受到全面健康教育,养成注重增强身心健康的锻炼习惯,使其心理得到终生保健,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心理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3

【摘 要】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必须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职业素养、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开展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生;心理健康;职业;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7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研究”(编号: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编号: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4JGA328)的科研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是属于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具有应用特性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高职教育兼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种属性。多年以来,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行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恰逢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那么,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为导向进行改革与创新,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发挥作用。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特征。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学生未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职业导向性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是把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实际能力作为引导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向。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具体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校企合作的课程特点在于:课程规划结合本地企业、行业需求,专业设计结合企业、行业发展,育人目标结合职业、岗位、社会的需要。

高职教育更多的关注点是聚焦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心理品质、人格成长关注不够,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树立对学生的“全人”培养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岗位需求”。然而,从“可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力市场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包括创造性思维、风险决策、问题解决、观察能力、学习方式、推理等)、个人品质(如责任感、自尊、社交效能感、自我管理、正直、诚实等)及其他能力(如各种资源使用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系统管理能力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及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心理素质的养成主要依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等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要加强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形式,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其发展还很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意识教学理念陈旧。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要是高职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及矫正方法,对有自杀倾向个体的危机干预也颇受重视,因而没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没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没能给学生灌注希望与力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过于课程化和理论化。内容较为抽象空泛,与行业实践联系较少,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也没有结合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致使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多无所用,停留在表面上,实践性不强,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形成和问题应对实际技巧的掌握;三是教育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课堂灌输为主的单向教学模式,只注重讲授知识型内容,学生往往感觉没有新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设计上没有创新和突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至于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四是教学评价体系比较落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与其他课程考核方式一样,采用课堂出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成绩、期末写论文或考试的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不符合这门课程的特点,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活动的自我体验和感受。

因此,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之下,如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发展,是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按照协同育人的观点,在当前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对协调各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发挥各系统的协同作用及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专业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而进行的,这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应当贯穿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就业的导向性,不断思考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课教学与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将来从事行业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在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找寻人生发展方向,体验感悟人生的意义,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思考

1.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立足高职生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专业特色,创建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建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等,建立符合高职教育性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2.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之下,以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视角,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聚合交叉设计探索和建构合理有效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旨在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发展,以适应企业、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创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活动体系。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文献梳理和心理测量的基础上,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企业、行业、产业对人才职业心理素质的需求并制定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接着,对高职生实施以心理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及行为干预。最后,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对教育方案进行修正,形成最终有效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教育教学体系。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法,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采用现有或编制的测评工具,深入企业、行业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考察企业对人才的职业心理素质需求;开展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技术,探讨以职业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对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加以评估。

4.研究要有创新。在理论层面上,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专业特色,创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可以对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检验,进而丰富和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研究内容上,通过职业导向教育培养高职生过硬的职业心理素质,有意识地将其与学生的就业和生涯发展相契合,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动适应教育改革、以服务为宗旨的有为之举。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种研究手段(质性访谈、心理测量、行为干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比较系统的进行研究,符合现代心理学多质多法模型对研究结论可靠性促进的要求,并且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性。在实践层面上,项目的研究结果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较高,能够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可以帮助高职生突破对学历与择业关系的刻板理解,发挥其择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选择职业的自我效能感,并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与自我和谐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汉芳.试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导向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与两级目标[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2]沈绮云,肖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导向改革——基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9).

[3]黎天业.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3,(6).

[4]叶晓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5]柳波.从适应到就业:心理健康教学改革的就业导向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8).

心理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4

重新审视本校的办学理念,重在领会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以及具体的规定要求。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基本情况,以核心素养引领课程改革、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学科建设方案。打破学科界限,推进学科融合,融通各学科知识,构建不同学科相互贯通、不同学段上下衔接的指标体系。调整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开发校本特色选修课程。要引导教师更新观念,由单纯学科知识教学、考试教学转向全面关注学科能力教学、核心素养教学。鼓励教师主动改革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跨学科学习、情景学习。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以及跨学科团队建设,为搭建学科、跨学科团队提供课程基地。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积极探索适合成人学习的“工作坊”“小组合作”“做中学”等形式,让教师边做边学,在应用中进一步了解、掌握与落实核心素养要求。关注核心素养所带来的评价内容变化,努力探索适用于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方式,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典型案例。

重新反思本校的n程教学,以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教学。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从“双基”目标走向“三维”目标,当前又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目标。这个变化体现了教育从以学科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引领并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和向前发展。核心素养的达成,离不开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每门课程都有承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每门课程都有重点承载学生发展核心的素养要点,教师是核心素养落地最坚实的力量,教师要自觉以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课程教学,在课程目标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将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的重点内容落实到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当中,探索实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路径和方法。做好课堂转型,课堂学习目标要向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方向转型,课堂教学方式要向情景式、学科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型,学生学习方式要向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转型。带着跨学科的课程思想,融通各学科知识,开启核心素养时代的“创课”。

重新梳理本校的学校文化,构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使其掌握多种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所学校只有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注重课堂教学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要以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确定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徽、校标、校旗、校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用这些标志性的精神文化塑造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教育思想。校园文化分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在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可按照“美化、绿化、花化、亮化,让墙壁说话”的思路对校园文化进行构建。校园“隐性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办学思想、学校精神,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心理健康状况,师生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校风、班风、学风等五个方面,在隐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方面可按照“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要求来构建。

心理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5

大学生人格素养是未来社会将勇挑重担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涵养。它不但体现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个体人格方面的道德约束性,还体现未来社会职场所要求的在个性品质方面的一种内化趋势,通常呈现在个人气质、性格品质等先天素养条件,以及后期现实社会中的经验、道德标准等。由此可知,构建良好的学生人格素养,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达成的,必须需要经过漫长的、繁杂的、渐变的过程,它可谓是系统性极高的一项大工程,而政治课教学则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素养的重要载体。

1 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素养的主要表现

1.1 生活方式趋向于贪图享乐

现阶段,大学生通常在经济上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大部分完全由父母去负担他们的消费。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所流行的商品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念,在学习为主的校园里刮起了一股股享乐主义、求欲望满足、求奢侈华丽之风。

1.2 思想政治素质整体偏低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意识、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综合表现,它将在长期内影响一个人的政治活动与政治追求,与个人命运共始终。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集中表现为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识、态度、觉悟和参与情况。部分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

1.3 情感心理不成熟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他们在思想、心理、情感、人际及发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日益呈现多样性、层次性、差异性和多变性。这些表现直接影响其人际关系,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包容心和同情心,不懂得尊重别人和帮助别人。

2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人格素养的策略

2.1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生活实践

政治课教师要强化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力度,让学生们真正领会和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及精神实质,并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和处理现实问题,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社会中,学会如何正确分析和清楚理解社会百变的现象;让他们懂得用最冷静、最稳妥、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人生。最终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智慧思维能力,明辨是非,强化健康人格,树立的自觉性、积极性。

2.2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治教学

思政课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政治教材、课堂教学中,可以牢固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促进学生的微观认同和微观践行、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真正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信仰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随着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由过去的整齐单一向复杂多元转变,各种思潮,各种观念相互激荡,正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认识,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素养,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生的思想,从而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他们进行人生选择。

2.3 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会给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当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素养,必须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人格素养的形成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政治课教师要尝试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因为健康的心理离不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助于解决心理问题。而健康的心理能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有助于将正确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补充,理想信念教育趋向于利用说教、灌输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而忽视他们的心理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有利于完善人格,改善心理状态。因此,政治课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因素在理想信念形成中的基础性功能,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心理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6

1.1“运动是良医”理念

运动是良医(exerciseismedicine,EIM)理念是美国运动医学会在2007年提出,作为解决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促进行动,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2012年6月17日中国正式启动EIM,标志着中国运动科学与公共卫生学术领域的进一步交融,共同为解决中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寻求最佳的循证实践模式[2]。

1.2现代护理理念

社会的发展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人性化的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是现代社会及未来护理的新要求。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尊重生命质量、重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的维护,高校护理教育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1.3核心能力教育理念

上世纪70年代,英国职业教育提出核心能力,其对护理教育的启示为:护理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应满足护理岗位要求,并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课程设置应体现终身教育与全面发展的精神,以利于培养人格健全,具有广阔知识基础、高度的适应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的专业技术服务人才[3]。

2课程设置的各指标要求

2.1课程概述

明确《康复体育》课程的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学科性质与特征以及内容体系。了解《康复体育》课程在护理学人才培养中的性质与作用,认清与本课程相关学科的知识结构,充分认识掌握相关知识对自身能力提高、就业及发展前景的重要性。通过教学目标、课程特点阐述课程设计思路,阐明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

2.2课程内容

康复体育,是指病人为了配合治愈某些疾病而进行的身体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学科[2]。康复体育的内容有五大类:第一,医疗体操。医疗体操内容丰富,按照运动形式可分为等带练习、等张练习、等长练习;按肌肉收缩方向可分为离心收缩、向心收缩;按是否使用器械可分为徒手医疗体操、器械练习;按活动用力程度可分为主动运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抗阻运动和促进技术;按锻炼素质可分为有氧练习、平衡练习、协调练习、呼吸练习、肌肉练习、关节活动练习。第二,医疗性运动。指将一般体育手段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适用于慢性病病人及健康的中老年人。此类运动强度轻缓、运动量适中,例如健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周期性运动,游泳、划船等水上项目,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第三,我国传统体疗手段。主要是以太极拳等为代表的传统拳法和以八段锦、五禽戏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健身气功。第四,适应性体育活动。适应性体育活动是指经过修改,使其适应各种不同人群的体育活动,主要内容有游泳、基本体操、某些田径项目、球类游戏、骑马、划船等。第五,自然因素锻炼。利用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等自然因素预防、治疗及康复的锻炼方法。

2.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要突出护理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基本技能的实用性及培养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性和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要求[4]。康复体育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康复体育的理论知识,也要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同时还必须掌握什么样的锻炼手段针对什么样的病,并且对病人能开出切实有效的运动处方。

2.4学时安排

学时安排与课程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上述五大康复体育内容体系庞大、内容广泛,康复体育可从五大类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教学。因为与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护理专业在开设康复体育课程时,可与体育课程相结合,这样就可省出部分学时。康复体育的课程主要讲授理论知识及体育课程不涉及的方面,建议64学时,分1年教学。

2.5考核要求

由于此课程包括理论与技能两个部分,所以在考核标准设置方面也分为这两个方面。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考核,阶段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评相结合。

2.6任课教师

康复体育有其独特性与专业性,所以在任课教师的选择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运动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康复保健方面的专业人才;第二,院校合作的双师型人才,即在医院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并在医学院校担当教师,既精通理论知识也掌握医疗实践的人才。

3康复体育的作用

3.1预防疾病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繁重的体力劳动被机械化、自动化取代。生活的电器化、信息化、饮食快餐化、交通快捷化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危机———运动不足,使人们衍生出许多文明病。体育锻炼可使人们体力充沛,克服功能衰退,增强人体抗病因素,降低患病可能性。我国提出的健康“前移战略”是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转变,是与《黄帝内经》的“上医治未病”意思相通。

3.2辅助治疗

康复体育能改善和增强病变器官的功能,有助于病变器官的康复。大量临床资料证明,慢性病通过康复体育的治疗有明显的改善;颈肩腰腿痛和运动器官疾病病人通过练习康复体育的内容,提高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和软组织的氧气及营养供应。康复体育能全面增强全身各器官系统功能,以增强整体的方法来促进局部器官病变的改善和痊愈,起到了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5]。

3.3调节情绪

正常人成为病人后,会产生茫然、焦虑、烦躁、愤怒或悲伤等情绪,久病病人常有悲观、厌倦甚至自杀的倾向和行为表现[6]。病人参加康复体育运动,积极主动的锻炼可改变消极影响,因为运动可引起神经兴奋性提高,尤其丘脑“愉快中枢”,当运动表现为良好、愉快的情绪时,能对治疗恢复信心,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4护理学发展康复体育的必要性

4.1丰富发展护理学科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颁发了新的学科目录设置,护理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为护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护理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临床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和人文学、社区和家庭护理学,几乎每个学科与康复体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4.2社会和时展对护理学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有人口老龄化、疾病和慢性病增多的趋势[7]。同时,社会大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健康观念大幅提升,病人从饮食结构到身体锻炼都日趋科学化、常态化。培养全科护理人才,丰富康复体育知识,满足新时期人们的保健需求,是社会和时代对护理学提出的新要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