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的意义范例6篇

绿色交通的意义

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1

截止2016年初,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2.36万km,居世界之首。公路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在便民出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交通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寻求低碳、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公路已然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

绿色公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公路行业,可实现公路建设外部约束条件与内在供给品质之间的协调,成为当下公路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1]。目前,中国已成功修建生态型绿色公路[2]、景观型绿色公路和低碳环保型绿色公路等示范工程,相关部门和公路界学者也提及了一些绿色公路的本质特征[3],但对绿色公路的定义尚不明确;同时,已建的绿色生态公路工程质量大多良莠不齐,缺乏客观、系统的评估方法及评估体系,尚未对绿色公路建设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因此,明确绿色公路内涵、建立绿色公路评估标准体系对于规范绿色公路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在全面梳理现有绿色生态公路内涵的基础上厘定绿色公路的定义,系统分析绿色公路的建设概况及评估现状,指明当下绿色公路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绿色公路评估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能为绿色公路的评估研究及绿色交通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1 绿色公路理念

1.1 绿色公路内涵

《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五大措施来保证绿色公路建设的顺利开展,任务涉及资源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品质优越和功能多元5个方面。同时,相关部门和公路界学者也提及了一些绿色公路的本质特征,如生态、安全、便捷、美观及节能等,但对于绿色公路的定义不尽相同。

彭波、陈红等人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将公路的设计、建设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安全舒适、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的带状公路交通生态系统和区域交通生态系统[4-5];秦晓春等倡导运用绿色技术及环保手段保证绿色公路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环境效益[6];郝培文等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要求,将一系列优良的可持续性实践技术运用于道路设计和施工过程[7];蔡洁等借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公路定义为:在公路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高效、适用的运输条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8];李祝龙等认为绿色道路就是在满足基本路用功能的前提下,环境优美的一类公路的统称[9];欧阳斌等人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实现公路的绿色效益;贺宏斌等提及一种集生态保护、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便民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公路建设理念;王朝辉提出在道路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舒适、高效使用环境的生态型城市道路[10];马军等认为绿色公路就是将绿色、低碳理念运用到公路建设、使用过程中,形成安全舒适、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的公路[11]。

笔者认为绿色公路是在公路全寿命周期内,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注重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品质提升,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公路使用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1.2 绿色公路建设概况

修建绿色公路是绿色公路理念的实践和落实,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各国都加强绿色理念的贯彻实施,将绿色公路建设推向一个新高潮。中国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力求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对各国绿色公路建设情况梳理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各国在绿色公路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中国亦开展了相当数量的绿色生态公路工程,且有诸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材料应运而生,但绿色公路的定位多为景观公路、生态公路、低碳环保公路等单一方面,未能全面、综合地诠释绿色公路。目前中国正处于建设“双型”道路的关键时刻,规范绿色公路建设标准、加大绿色公路评估和监管力度尤为重要。

2 绿色公路评估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绿色公路的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盲目跟从、资源利用率低及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所修建的绿色公路难以满足环保、景观、人文、创新、舒适、便捷等多方面需求。因此,提出针对绿色公路特性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形成覆盖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的评估体系,加强绿色公路建设的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2.1 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交通行业在便民出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巨大负担,面对交通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交通行业应加快绿色公路建设,以公路绿色发展促进交通行业发展的绿色化。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绿色公路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更缺少全面科学的评估体系对所建绿色公路进行系统评估,以致无法确定绿色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中各关键控制点,无法判断公路是否达到绿色公路的建设要求,难以使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完整合理地应用于实践。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的能贯穿于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公路评估方法及评估体系,提高公路建设各阶段的现代化和标准化,增强公路交通网体系的自我调节能力,为现代化公路建设指明方向。

2.2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充分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绿色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建设低耗能、绿色环保、低碳、舒适的绿色公路[12]。绿色公路规划阶段应侧重新科技的运用、综合效益的提高;设计阶段需注重线路的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重视生态恢复以及道路沿线美化设计;施工阶段加强新工艺、新材料、节能机械、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等,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运营养护阶段在利用节能技术、废旧材料的同时应进行智能化交通建设。上述绿色公路建设的各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评定方法及评定标准,难以使绿色公路高效、高品质地完成,因此,制定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公路评估体系成为绿色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3)缺乏系统全面、覆盖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公路评估体系。现阶段绿色公路评估主要用以满足工程项目需要,针对绿色公路全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和常规指标进行评价研究,如何形成科学全面、覆盖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公路评估体系,仍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5 结语

本文在全面梳理绿色公路内涵、厘定绿色公路定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绿色公路建设及评估现状,指明了当前绿色公路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绿色公路建设的发展,以明确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指标、规范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为目标的绿色公路评估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建议绿色公路评估中应注意几点:第一,结合中国交通发展特性和公路工程转型需要,形成具有不同类别指标评价、定量或定性指标评价等多功能的绿色公路综合评估方法;第二,严格控制绿色公路工程质量,避免绿色公路评估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建立客观、统一的绿色公路评估标准,为绿色公路建设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第三,将绿色公路理念贯穿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从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管理、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功能路面、交通设施等方面全面分析绿色公路建设关键因子,形成系统全面的绿色公路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 丹,方元务,王 超.基于“低碳”理念的公路建设环保策略[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7):280-283.

[2] 谭洪河,段跃华,章 玉.绿色公路的发展政策探索[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 (12):43-45.

[3] 张 琴.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公路评价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4] 彭 波,李文瑛.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2):28-31.

[5] 陈 红,梁立杰,杨彩霞.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建设生态观[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1):69-71.

[6] 秦晓春,沈 毅,邵社刚,等.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10):94.

[7] 郝培文,蒋小茜,石 载.绿色公路理念及评价体系[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28(5):29-35.

[8] 孙 磊,蔡 洁.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2(3): 491-492.

[9] 李祝龙,王艳华.绿色公路的建设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 207-208.

[10] 李满良,郑 晨,王朝辉,等.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评价指标体系[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15(2):10-21.

[11] 马 军,王 晋,马壮林.绿色公路客运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6(3):68-71.

[12] 张兴凯,任智刚,曾明荣,等.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安全生产战略影响量化分析简[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7):5-9.

[13] 袁 冰.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14] 蒋育红,何小洲,过秀成.城市绿色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09):1399-1402.

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争创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为契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提升我县旅游交通和人居生态环境为目的,以旅游发展为导向,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规划、分年实施,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主动结合、广泛参与”的原则,以交通旅游干线为基础,以绿色美化为主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生态文化,美化人居环境,优化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一步改善生存生活环境,推动林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全县提升150多个示范点绿色质量,带动全县10万亩森林质量及沿线绿化景观效果提升,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由83.7%提高到85%,林分蓄积量由每亩3.08立方米提高到每亩4立方米以上,经济林面积比重由7%提高到9%,城市绿地率达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由15平方米提高20平方米以上,使我县景区景点、百佳摄影点、百村千幢和新农村建设及周围环境绿色质量水平大幅提高,交通沿线森林景观明显改善,城镇绿化向纵深推进,“一路山水一路景”的交通旅游环境更加彰显,“中国画里乡村”和“世外桃源”的景致景观更加突出。

三、建设内

总投资15161万元,分五大重点,对全县七个乡镇的155个点(总面积9661亩)进行绿色质量提升:

(一)等重要景区景点绿色质量提升30个点,424亩,投资3880万元。

(二)百佳摄影点绿色质量提升6个点,93亩,投资1390万元。

(三)新农村建设绿色质量提升11个点,1410亩,投资2231.6万元。

(四)交通旅游干线两侧山场及其它绿色质量提升78个点,7261亩,投资2671.4万元。重点围绕4个节点周边山场,主要分布在渔亭镇的团结村,桃源村;西递镇的西递村;镇的镇的村。交通沿线及其它绿色质量提升以省道S326线和S218线及旅游干线石小线、宏儒公路为主题,覆盖县道黟七公路和环城公路。

(五)城镇绿色质量提升30个点,473亩,投资4988万元。主要分布在镇的五东殿工业园区和城南开发区。

四、实施步骤

(一)建设实施阶段(2010年9月到2013年12月)

1、2010年9月—2011年12月

完成绿色质量提升60个点,面积4380亩,投资额4791.1万元,其中,景区景点15个,面积120亩,投资额1042.5万元;百佳摄影点3个,面积61亩,投资额706万元,新农村建设5个,面积568亩,投资额1642万元,交通(旅游)干线两侧山场及其它32个,面积3565亩,投资额576.6万元。城镇绿色5个,面积66亩,投资额824万元。

2、2012年1月—2012年12月

完成绿色质量提升50个点,面积3139亩,投资额3972.3万元,其中,景区景点10个,面积124亩,投资额1067.50万元;百佳摄影点1个,面积20亩,投资额100万元;新农村建设6个,面积842亩,投资额169.6万元;交通(旅游)干线两侧山场及其他18个,面积1936亩,投资额961.2万元。城镇绿色质量提升15个,面积217亩,投资额1674万元。

3、2013年1月—2013年12月

完成绿色质量提升45个点,面积2142亩,投资额3597.6万元,其中,景区景点5个,面积180亩,投资额1010万元;百佳摄影点2个,面积12亩,投资额264万元;交通(旅游)干线两侧山场及其它28个,面积1760亩,投资额733.6万元。城镇绿色质量提升10个,面积190亩,投资额1590万元。

(二)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

1、巩固完善提高总投资2800万元,对所有提升点进行回头看,加强管理。

2、对已经列入绿色规划的区域实行精细化管理,对交通干线视线范围1公里内核心保护区,各地和相关部门将管理落实到位。

3、对规划山场,在达到绿色的前提下,不断进行补植补造,优化树种结构,达到生态效益第一;交通干线旅游干道两侧的面上绿色在树种上进行调优,提升档次和品位,巩固建设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织,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县绿色质量提升行动领导组,领导全县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的规划和实施,并成立规划设计组、专家评审组、技术服务组、检查督查组、宣传报道组等五个具体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人员及职责。各乡镇、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和工作机构。

(二)搞好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实施交通干线绿色保护工程,对改善我县生态环境,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强化交通干线绿色保护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的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加强交通干线绿色保护的目的、意义,宣传林业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各乡镇要在所辖的交通干线醒目位置构筑永久性宣传牌。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耐心细致地对环境绿色活动进行部署,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赢得群众支持,引导群众积极配合、主动参与,营造浓厚的造林、护林、爱林氛围,掀起交通干线绿色保护新高潮。

(三)明确责任单位,确定专人负责。

各乡镇要切实落实辖区范围内的绿色质量提升建设任务,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抓好绿色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交通、公路部门负责交通(旅游)干线的实施;林业部门负责交通(旅游)干线两侧山场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旅委、相关旅游公司负责景区景点绿色建设,农业委负责新农村建设,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开发区绿色建设。各责任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绿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

(四)强化项目扶持,多方筹措资金。

明确责任,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交通干线绿色保护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原则上按管辖范围和职责由各地各部门自行解决。同时要多种途径筹措建设资金。一是要从重要节点、景点建设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落实绿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二是林业部门要把林业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在主要交通干线沿线,以加快造林绿色进程;新村办要把交通干线沿线自然村优先纳入新农村“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试点范围,以提高村庄绿色水平;农口其他部门要将项目资金优先向交通干线沿线重点倾斜,以推进沿线的环境综合整治;财政和林业部门要将生态公益林优先安排在主要交通干线和村庄周边,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绿色质量提升行动顺利开展。

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3

城市里穿行的汽车越来越多,道路显得越来越拥堵时;当路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出行不再便捷时;当停车位难以满足所有干部职工需求时;当我们呼吸的空气越来越差,蓝天白云难以再现时;我们是否能身体力行,为交通的畅通、为绿色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低碳环保倡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低碳环保倡议书1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当我们漫步于人来车往的宽阔街道时,常会慨叹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但您是否注意到,在车水马龙的潮流里却隐藏着凶险的马路杀手?驾驶人酒后驾驶、争道抢行、乱鸣喇叭、车辆乱停乱放、擅闯红灯、乱穿马路、逆向行驶、车不让人、跨越道路隔离设施……等等这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时常发生在你我身边。然而,您是否意识到,这些行为在不经意间可能就会酿成惨剧,摧毁人的生命和家庭幸福,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它折射出来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对公共秩序的破坏、对社会公德的践踏!遵守交通法规、树立文明交通新风尚不仅仅是我们所有人的义务,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切实增强公民文明交通意识,纠正各类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广西交警部门启动了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信号等文明交通行为。这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是平安出行的护身符,也是降伏事故恶魔的法宝,一旦拥有它们,我们将永远与平安相伴,与幸福同行,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必须铭记在心。

二、自觉“摒弃六大交通陋习”:

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等交通陋习。这六大交通陋习是影响安全畅通的羁绊,是扰乱秩序的罪魁,一旦养成这种陋习,我们的美好生活将失去屏障,每一个追求幸福的人切莫掉以轻心。

三、坚决“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

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危险驾驶行为。无数血的教训证明:这六大危险驾驶行为是生命的克星,是幸福的天敌,一旦与之沾边,那就是一脚踏进了地狱,每一个珍爱生命的人一定要警钟长鸣。

四、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从我做起: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文明交通靠大家共同维护。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模范遵守交通法规,以实际行动支持“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幸福,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倡议人:_

20__年__月__日

低碳环保倡议书2广大市民朋友们:

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新澧州新跨越”的宏伟目标,县城区“三改四化”工程的正式启动,吹响了城市建设大跨越的号角。随着县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的全面铺开,城区交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配合、支持“三改四化”工程顺利推进,确保城区路改工程按时竣工,广大市民朋友早日迎明、现代的城市新生活,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做绿色出行的倡导者

增强绿色出行意识,支持绿色出行举措,压减公务用车,国家公职人员上下班尽量坚持不开车,广大市民在县城规划区内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助力车、步行等绿色低碳方式出行。

二、做明出行的`先行者

驾车、骑车做到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按照交通标志、标线明驾驶,明礼让斑马线,明使用车灯,有序停放车辆;施工路段行车遵照“四禁”(禁停靠、禁左转、禁逆行、禁掉头),听从执法人员及志愿服务人员的现场指挥,按序排队通行,不争道抢行,不乱按喇叭。

三、做明绿色交通的支持者

县城区有独立院落的机关、企业、小区应主动敞开院落,为社会车辆提供停车位,广大市民要积极向亲朋好友宣传明出行、绿色出行理念,呼吁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明绿色出行中;国家公职人员要主动开展明交通志愿服务,随时协助执法人员现场指挥、疏导交通,处理突发事。

今天的拥堵是为了明天的畅通,短暂的不便是为了长久的方便。市民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明出行,绿色出行,用实际行动为更加畅通有序、绿色明的幸福生活而共同努力。

倡议人:_

20__年__月__日

低碳环保倡议书3广大的青年朋友们:

当我们城市里穿行的汽车越来越多,道路显得越来越狭窄时;当路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出行不再便捷时;当空气污染,蓝天白云难以再见时——我们有理由思考、改变我们的自身行为、重新考虑出行方式。

我区作为首都五大生态涵养区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应当成为我们的目标。走低碳之路、建绿色平谷是我区42万人民的共同责任。为更好地建设绿色平谷,我们发起以“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为主题的绿色出行公益活动,倡导低碳出行、健康出行、文明出行,并向广大青年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先行者。我们倡议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有车族”带头选择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坚持每周少开一天车,多步行,多骑车。我们不仅是建设绿色平谷的组织者、推动者,也是建设绿色平谷的先行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机关工作者,在绿色出行中率先垂范,躬身力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我们的家园多一些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点文明,多一份健康、多一份幸福。

二、争做绿色出行倡导者。通过参与活动广大青年应提高环保意识,自愿加入活动当中,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方式。积极向群众和亲朋好友宣传“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活动意义,主动承担起绿色宣传的责任和义务。人人争做绿色出行的宣传者、推广者、倡导者。

三、争做幸福平谷的建设者。未来属于青年,青年创造未来。平谷区各界青年作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应以建设“五个平谷”为己任,勇当时代先锋、充当发展主力、争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弘扬新风、倡导文明、促进和谐的先锋。

广大的青年朋友们,环保是一种时尚,选择应当受到尊重。把选择的权利交给每一位公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您的正确选择将为幸福平谷带来不一样的精彩,将使我们的平谷令人刮目相看、赢得尊重。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一起绿色出行,给力幸福!

倡议人:_

20__年__月__日

低碳环保倡议书4尊敬的各位家长、同学和市民朋友们:

新学年即将开始,为了进一步增强全市中小学生和家长朋友的文明交通意识和安全法规意识,增强参与文明交通的自觉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消除学生出行安全隐患,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与市民生活品质,我们向全市家长、青少年学生和市民朋友们发出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倡议:倡导绿色出行、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健康理念,选择步行、骑车、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积极参加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五个一”活动,即:学生影响一位身边人文明出行活动、家长参加一次义务护学岗活动、学校开展一次文明交通主题活动、市民每周少开一次车活动和参加一次文明交通志愿者劝导活动,争当文明交通表率。

家长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交通习惯,接送子女上学、放学时尽量错峰出行,少开车、多走路、不添堵,给孩子正面影响。

青少年学生主动参加学校和社会开展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确保自身安全。同时在学校指导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主动提醒身边人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小手拉大手”,共同维护交通秩序。

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加入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参与文明交通公益活动,疏导学校门前行人车辆,提醒注意安全。

拥有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是大家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努力营造文明交通,绿色出行新风尚。

倡议人:_

20__年__月__日

低碳环保倡议书5尊敬的学生家长:您好!

当我们城市里穿行的汽车越来越多,道路显得越来越狭窄时;当路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出行不再便捷时;当空气污染,蓝天白云难以再见,日夜与剥夺我们健康的“雾霾”相伴时——我们有理由思考、改变我们的自身行为、重新考虑出行方式。

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快捷的上学、放学;改善孩子上学拥堵的状况,我校少先队大队委特向您提出如下倡议:

1、环保出行。

倡议积极响应市政府“三多一少”的出行号召,改变机动车接送孩子的方式,坚持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少开自家车接送孩子,做绿色出行、助力畅通的模范。学校附近的家长请尽量以步行的方式接送孩子上、放学。请家庭离校稍远的家长尽量坐公交接送孩子上、放学。

2、规范停车。

学校路段路面狭小,特别是学校路段两边出口处(三和、银兴)经常有车停放在两旁,使路面变小,致使道路无法畅通。因此,建议大家不要把车停放在学校路段两旁(特别是路口处),上学、放学时间把车停在学校路段之外,步行到校门口接送小孩,保障校门口的交通顺畅。

3、文明出行。

遵守交通规则、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安全出行、爱惜生命才是家庭幸福的保障。希望各位家长能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一个值得敬仰的伟大的父母形象,文明驾驶、文明出行、文明典范。

让我们行动起来,现在出发,绿色出行,你我同行!

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4

(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0)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最能承载文化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色彩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同一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探讨“红绿黑白”这四种色彩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联想意义的差异。

关键词 色彩词;差异;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明芳(1983.09—),女,硕士研究生,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0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最能承载文化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色彩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颜色的表达词语有很多,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同一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不尽相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充分考虑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本文将对“红绿黑白”这几种颜色的联想意义之异同进行深入地探讨,以便加深我们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

1 “红绿黑白”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对比

1.1 红色与red的对比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红色和“red”都包含有喜庆欢乐的含义,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在中国的传统及喜庆的日子里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过年或办喜事要贴红对联,传统婚礼上要张贴大红喜子,新娘要穿红色的礼服等。而在英语里有red-letter-day表示纪念,喜庆的日子,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 是指隆重欢迎某人(语言与文化 邓炎昌, 2003:193-194)。但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下,他们的文化内涵又有很大的差异。

第一,情感色彩不同。在汉语文化中,红色是一基本崇尚色也是褒义色彩最浓的词,有喜庆,成功,吉祥,忠义等意义。我国的国旗,党旗,军旗和少先队旗的底色都是红色。在汉语中红色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革命,进步的内涵。例如红军,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等。在英语中红色常与官僚作风,危险,灾难,战争,暴力革命等联系在一起。例如,red rag比喻激人愤怒的东西,red ruin火灾, a red battle血战, red-neck 乡巴佬。第二,内涵的不对等。红旗在汉语中是褒义词,而red flag则表示危险的信号或叛乱的旗帜,红豆象征爱情或友情,而sell one’s birth right for some red-bean stew 比喻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出卖原则,见利忘义,再如红茶为black tea, 红糖为brown sugar, 红眼病则为green with envy.

1.2 绿色与green 的对比

在汉英语言中,绿色都有生长和希望的意义,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汉英语言中都用绿色象征着生命之色, 此外,汉语中的绿灯和green1ight在交通指挥系统中都表示所有车辆可以通行的意义,这些都是绿色在这两种语言中相近的意义,但差异也是存在的。

第一, 情感色彩不同。绿色象征着万物生长,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清丽恬静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常用绿字来描写年轻貌美的女子,如:“红男绿女”;以“绿窗”指代闺阁。由于绿色象征着生命,代表生机勃勃,因此在汉语里有很多跟绿有关的词语都是用来描写植物的,例如绿洲,绿地,绿油油,红花绿叶等。在英语文化中,green可以指从生命的色彩到人的心理,还可以指经济和财政领域中的某些事物。例如a green young novice(无经验的年轻新手), at the green age of 17(正当年华的十七岁),green politics (主张保护环境的政见),give (sb.) the green light( 准许某人做某事),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财团,green sheet指政府预算明细比较表。第二,内涵的不对等。在汉语中某人产生了嫉妒的心理,我们用红眼或眼红来表示,但是在英语中却是green-eyed, green with envy和green-eyed monster. 在英语中green可以是蔬菜,水果,植物的代称。green grocer是指水果商, green house则表示温室,green meat--鲜肉,green goods--新鲜货物等。这些在汉语中我们都没有用相应的色彩词来表达。

1.3 黑色与black的对比

黑色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共同之处颇多。黑色和black 都有黑暗,不正当,阴险恐怖等内涵,如blacklist(黑名单), black market(黑市),black-hearted (黑心的), black sheep(败家子)等。在汉语和英语当中,黑色都有悲哀的象征意义,比如英美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纱。在不同的文化中他们也有不用的意义。首先从情感意义上来讲,在汉语中,黑色既有贬义色彩也有褒义色彩,古代人们常用黑色形容刚直,坚毅和无私。然而黑色又具有贬义色彩,如成语颠倒黑白就将黑作为邪恶力量的代表,黑色还有反动发革命的含义,例如黑帮,黑幕,黑后台,黑势力等。此外,在英美文化中,黑色也有褒义和贬义,但没有反动的意义。其次,内涵的不对等。汉语中的黑心为evil mind,黑手evil backstage manipulator,而in the black 指盈利。

1.4 白色与white的对比

白色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有相近的内涵,白色与白云,白雪同色,因此古人用白色象征纯洁,光明,高雅。白色与英文中的某些词汇是对等的,可以互译,例如白宫(White house), 雪白(snow white)等。但是白色和white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也有不同。第一,感情色彩的不同。中国文化中崇尚红色而忌讳白色。所以汉语中的白有哀悼,错误,徒劳,反动与可憎等内涵。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是指丧事,白衣指卑贱之人,还有成语一穷二白也是指非常贫穷。在政治上白色代表反动,反革命,解放前称国民党对革命的镇压为“白色恐怖”。 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一崇尚色。西方的婚礼新年穿白色的婚纱,象征纯洁,美丽和善良。 White collar为白领,指的是从事脑力劳动人,是受人尊敬的阶层。用white man指称高尚,有教养的人;美国政府所在地为white house(白宫);而white Christmas代表白色圣诞节,象征欢乐,幸福,喜庆。可见,在英美文化中,白色的大部分含义为褒义。第二,内涵的不对等,汉语中有些与白色搭配的词与英语中的white所表示的颜色没有任何联系。比如白开水译成plain boiled water,白菜为Chinese cabbage, 真相大白the fact made clear等。同样在英语中white构成的词在汉语中无白色与之对应。例如white coffee 为加牛奶的咖啡,White wedding是吉祥的婚礼, White sale对应的是大减价;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a white elephant为大而无用的东西。

2 结语

汉英色彩词有不少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则更多,通过分析“红绿黑白”这几种颜色的不同意义,可以看出颜色词意义的差异来源于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受地理条件、民情风俗、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人赋予同一色彩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是汉英色彩词内涵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了解汉英色彩词意义差异的原因,可以加深我们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有利于语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言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顾佳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三绿工程;可持续发展;安徽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为此国家提出了绿色gdp的观点,大力推行生态工程建设。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人民群众科学消费,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从传统的农业发展到加强结构调整、发展新兴工业化,都必须坚持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在安徽省开展“三绿工程”建设尤为重要。目前,安徽省已经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大型批发市场为基础、以高速公路网相连接的“三绿生态省”雏形。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迅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已逐渐被唤醒,以绿色、安全为表征的生态经济出现大幅度增长。

1安徽省“三绿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绿色消费观念普遍淡薄

“提倡绿色消费”是“三绿工程”实施的环境基础,目前,绿色消费观念尚不被消费者普遍接受。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整体收入水平仅为城镇的1/3左右,实质上还处于温饱状态,大部分的收入消耗在食品上,消费者在消费时仍然被迫选择“价格优先”。

1.2绿色市场有待于逐步培育和建设

当前,安徽省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尤其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较为薄弱,仍处于商品市场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摊位式交易仍居于主导模式。同时,绿色市场培育中存在“劣质冲击优质”现象。由于“价格优先”是主导消费模式,在培育绿色市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非绿色产品与绿色产品的冲击,在社会诚信制度没有健全情况下“劣质冲击优质”现象不可避免。

1.3流通环节有待于理顺

绿色通道仍然不畅通,一方面,安徽省目前交通网络的承载能力有限,不少交通线有待于改建、扩建;另一方面,已投入使用的交通线分属不同的交通单位,这就使得交通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开辟绿色通道”的要求。

1.4 物流理念与信息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农产品交易依然是原始的交易方式,这导致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太多,对于生产者、各级经营者均存在很大风险,而消费者则被迫付出高昂代价。虽然已有农业类企业认识到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也有企业建了信息平台,但使用情况不理想,有的甚至形同虚设,这与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2安徽省“三绿工程”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2.1科技支持,不断创新

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求发展。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绿色产业资源,加强流通环节管理;推进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提高检验检疫效率和速度,加快周转速率;降低流通环节损耗,提高绿色产业资源利用率。

2.2积极推动,争取支持

推动“三绿工程”的实施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要通过政府的领导作用,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关系,加强资源共享,最终使“三绿工程”的建设和生态省、生态家园建设成为社会的共识。

2.3保证重点,抓好示范

安徽省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生产潜力巨大,为全省的“三绿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但是,全省经济欠发达,生产力水平落后,在居民的消费过程中,“价格优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生态省和“三绿工程”建设需要遵循“保证重点、抓好示范”的原则,保证1批重点项目按质按量地实施,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建设1批“三绿工程”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三绿工程”的社会化。

3实施“三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3.1提倡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食品消费模式

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由过去食品消费中的“价格优先”向质量、价格并重的方向转变;逐步提高消费者的感官鉴别力,使消费者能从形状、颜色等方面对食品安全作出简单的感官鉴别;通过引导,形成科学的膳食结构,讲究安全卫生、营养搭配、经济合理;引导消费者逐步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严禁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提倡使用菜篮子、布袋子[2-3]。

各级政府通过召开实施“三绿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新闻会、通气会、研讨会,各新闻媒体开展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有声有色的宣传活动;宣传开展实施“三绿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的意义,报道工作成效,宣传质量稳定、信誉可靠的企业和无公害(绿色)产品;定期食品卫生质量信息,对不合格产品及违法违规企业进行曝光;介绍食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绿色知识,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通过街头咨询、宣传车、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造声势,把各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主动参与治理工作,主动控制污染食品,主动揭发、检举违法行为,从而形成全省上下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实施“三绿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的良好氛围。

3.2培育绿色市场,建立确保食品安全的销售网络体系

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市场,使之成为具有保障食品卫生质量、符合环保要求的销售网络体系;按照绿色市场标准,加强市场的硬件建设,逐步实现设施现代化;应用现代技术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有害物超标食品不得进入流通领域;建立健全食品进货索证制度、商品台账和商品卫生质量跟踪系统,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源头检测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绿色批发市场和绿色零售市场也要逐步配备有害物残留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随时进行检测[4]。

3.3改进销售方式,推进新型流通方式

推行农改超、农加超、超改连,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冷链配送和电子商务,提高生鲜食品在便民超市等现代营销方式中的销售比重,鼓励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建立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专柜、专区、专卖店,加快推进食品包装化、品牌化。

3.4开辟绿色通道,构建有效的流通网络

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协调组织鲜活食品运输,建立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工具合理连接的食品运输网络,缩短食品流通时间,实现全省范围内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流通。 建立食品源头检测制度,对有害物超标的食品不得运输,大力改进运输方式,鲜活食品运输要采取保鲜措施,严防变质和二次污染;提倡公路运输的白条肉进行吊挂、封闭,冷却肉实行冷链运输;实行多式联运和直达运输,大力发展面向社会的物流配送中心,以市场为纽带,合理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实现食品运输的有效连接与畅通。

4参考文献

[1] 八部局力推“三绿工程”[j].山东工商行政管理,2003(7):60.

[2] 王维平,左宁,展明远.抓好“三绿工程”强化食品安全[j].中国果菜,2007(4):55.

绿色交通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绿道网络;休闲游憩;武汉东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7-1284-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7.021

Analyses on the Planning of East Lake Greenway Network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HUANG Gang, CHEN Wei-ting, CHEN Yue-hua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way networks' construction for leisure and recreation, and expounds the special effects of Wuhan East Lake greenway for leisure and recreation in improving the life of residents in Wuhan and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East Lake,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creational greenway networks' construction of other cit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greenway network; leisure and recreation; Wuhan East Lake

绿道[1]是指顺着丛林、小溪、湖泊以及河畔等天然产生的或者后天人为修建的呈线性的绿色开放空间,能够构成和自然生态环境亲密连接的线性景观廊道;而且起着传递物质、能量与各种信息的作用,能有效地促使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绿道网络是由各种不同功能为主的绿道彼此叠加和连接在一起构成的,除了保证绿道的基本功能,而且还更加重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经有很多国家及城市都在开始关注绿道网络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对城市绿色生态体系的改进功能[2],将绿道的理论运用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必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武汉市的绿道网络[3]是以“一心、两环、六楔、十带”的布局来规划设计的(图1)。绿道规划实现后必定会在多方面显现出优化武汉市的生态格局、平衡以及安全的巨大作用[4],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旅游产业的进步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资源的整合[5]。其中武汉东湖绿道的设计是以山水资源为依托,以人文历史为纽带,以慢行交通为载体,以游憩娱乐和绿色旅游为根基,将休闲游憩绿道建设为市民浏览湖光山色、探寻城市记忆、实践绿色生活、享受幸福武汉的好地方,让“慢生活”成为一种意境。

1 休闲游憩绿道的功能与定义

城市中潜在的休闲游憩资源,例如湖泊河流、抛弃不用的道路和天然的绿廊等公共通道、都市和绿地系统之间连接的通道及各种人文游憩间的通道,都是休闲游憩绿道的基础。

1.1 休闲游憩绿道的功能

休闲游憩绿道的主要功能就是给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但也对生态环境、人文历史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它所表现的功能也有所差异。如果一个区域的游憩资源十分充足,那么提供游憩、保护环境就是其主要的功能[6];如果一个区域的人文历史资源十分充足,那么提供游憩、保护历史文化就是其主要功能[7]。

1.2 休闲游憩绿道的定义

因此将休闲游憩绿道定义[8]为是一种能够将绿道延续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连通城市里重要的休闲游憩资源、绿地系统以及步行商业区和社区;使城市里原有的绿色廊道与休闲游憩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发挥游憩健身、休闲娱乐以及步行浏览和保护生态作用的公用休闲游憩资源;其主要目标是做到市民在游憩步行时就能够将城市的自然景观尽收眼中,而且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良的休闲游憩场所,使城中的休闲游憩资源的可达性与连通度大幅度提升,使休闲游憩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市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2 休闲游憩绿道的景观特点及其建O意义

2.1 休闲游憩绿道的景观特点

休闲游憩绿道起源于绿道,只是更加强调了绿道休闲游憩的功能,特别是当市民想从事比较长距离的休闲放松活动时就很合适。另外,跟一般的绿道比较,休闲游憩绿道还具备下面的四个特点[9]。

1)效益最大化。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土地资源极度匮乏,所以大规模地实行绿地建设不太现实。然而休闲游憩绿道无论是生态环境较好的滨水公园、道路绿地以及各类型的文化遗产,还是弃置的铁轨、水渠都可以经过精心的改造得到充分的利用,其建设方式非常灵活。另外,休闲游憩绿道还能够对各类植物和动物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10],从而能够防止因城镇化而毁坏自然环境,让极其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2)功能多样化。休闲游憩绿道的主导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发挥区域连通的作用,但除此之外,它还具备休闲放松、守护文化遗产等其他功能,规划时还可以使其与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道的规划相衔接;在当今机动车称霸道路的背景下,休闲游憩绿道可以给骑车与步行族提供一种舒适的活动场所[11,12];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多功能相互交融的绿道网络体系。

3)景观地域化。因为地区的不同,每个城市的气候情况与地域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在进行休闲游憩绿道规划的时候,就应当将每个城市所具备的景观特色,例如山体、水体、林地和耕田等充分考虑进来,然后经过各种造景手法来进行强化,就可以造就因地制宜、极具本地特色的城市绿道景观[13]。

4)结构系统化。虽然休闲游憩绿道的建设受到城市用地的限制,想建设一个封闭环状的休闲游憩绿道在大部分城市都是不能实现的,但是可以与现有园林路和绿化比较好的道路有机地串连起来,进行统一改造,让休闲游憩绿道的结构和功能最大程度地合理和系统化,进而可以大幅度提升其使用效果。

2.2 休闲游憩绿道建设的意义

休闲游憩是城市很重要的一大功能,并不等同于旅游与观光,但现在却被大多数人画上了等号。在密集的钢筋混凝土高楼间,纵横交错的是广阔宽敞但并不宜人的机动车道,人们丧失了小时候嬉戏的宜人街道与小院落,丧失了安宁便利的步行空间以及绿色节能的自行车道。越来越多的耕地和林地被侵吞,市区与郊区的绿色开放区域比较分散,欠缺系统性的连续,导致人们每天穿梭在高耸入云的大厦之间,缺乏零距离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休闲游憩绿道网络可以伸展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使市区与郊区连通,使城里的主要游憩资源和所有的绿地系统连通[14];而且还可以覆盖到学校、社区和商业步行街,从而大幅度增强休闲游憩资源的可达性[15];并且可以扩大线性游憩场所的空间,使市民的日常休闲放松生活得以丰富、充实。

所以,休闲游憩绿道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市民提供安宁便捷的休闲放松场所、构建“幸福城市”、提高旅游带来的收入及周围房产价值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3 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网络规划探析

3.1 武汉东湖自然生态格局和景中村状况

近几年,由于武汉的城镇化建设飞快推进,使得东湖风景区面对改善自然环境、刺激旅游经济增长、自然风景开发和交通系统化等很多方面的难题[16]。

1)自然生态空间被侵吞。为了城市的发展,武汉市采取了向东扩展的战略,因此也使得东湖风景区周围的城镇化速度加快了很多,导致很多天然存在的生态空间惨遭侵吞,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东湖风景区的生存基础――自然山水风光。

2)自然生态环境遭破坏。武汉东湖是一个半封闭型的浅水湖泊,比较多的大型重工业企业聚集在其北部区域,因此难以避免周围大量的生产及生活污水逐渐进入水体,导致东湖的水质和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湖风景区的景色以及和谐的生态环境,进而制约了东湖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周边村民们为了自身利益,在东湖围湖、填塘从事水产养殖,导致东湖的水域面积不断缩小。

3)跨境交通压力过大。东湖风景区连接着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昌区的中心,环绕东湖的大多数道路上行驶的都是跨境车辆,步行道数量严重不足,很多跨境车辆都是通过东湖东路横穿东湖风景区,这使得景区承担了相当大的交通压力,导致东湖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布局和休闲游憩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进而给人们对东湖风景区的浏览体验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调查表明,近50%的旅游者认为东湖风景区慢行体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超过33%的旅游者认为东湖风景区存在跨境交通过多的问题。

4)游赏品质与湖泊品质严重下降。东湖风景区虽然开发已经很久了,但是作为国家5A级景区,因为周围城镇化的加速和治理范围的增大,使得东湖风景区游玩的空间虽然有所扩展,却使其游览空间相对涣散,精致性和紧凑性也在较大程度上遭到了削弱,这严重影响了东湖风景区的优美度和旅游的舒畅度。此外东湖风景区内的服务配套设施(生态保护、吃喝娱乐、游客个等)和旅游基础设施(停车场、电话亭、厕所等)体系不够完善,不能使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因此无法使旅游者在东湖风景区内长时间停留;另外环湖路周围景色资源虽然丰富,但串联式的景观线路不足,不能构成慢游、慢赏体系,导致游客群体及游玩目的单一、停留时间短,不能有效地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制约了景区的长久发展。

东湖风景区内存在大量的景中村,主要有12个(新武东村、磨山村、龚家岭村、风光村、建强村、渔光村、鼓架村、湖光村、滨湖村、东湖村、先锋村、桥梁村)由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管辖的村子[17]。自然风景所占的虚体空间和村落发展所需要的实体空间对景区内有限资源的角逐与对弈就是景中村发展的实质。由于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和旅游者,使得景中村里的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增加,在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下,村落在不断蔓延,逐渐呈现出“村进景退”的趋势。依据磨山村2005、2010、2015年这3年的土地使用情况可知,农用耕地、山体、绿地、水域用地面积急剧减少,而商业用地与村庄用地面积急剧增加(图2)。

3.2 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的建设意义

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快、心态浮躁、急于求成,使得人们遗忘了生活最初的意义,M而抛弃了生活,丢失了幸福,导致游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就是在所有人都到过的景区,拍摄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与休闲游憩无关,与抒感无关。因此,相对于目前急急忙忙的快节奏生活,“慢生活”反而是一种难以感受的意境。是不是能在游玩的时候,不是急急地拍照,不是忙碌地赶场,而是悠闲地坐在东湖边,手捧自己喜欢的书籍,听着湖水荡漾的声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呢?是不是能安静地在一个东湖绿道上的驿站,把手机变成静音,和好朋友们在一起,好好地陪着大家聊聊家常,谈谈理想呢?生态加休闲才能让人的行为和心态更安静,而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的建设就是让武汉从躁动到安静的性格转变的具体行动之一,为把武汉建设成“幸福城市”而努力。武汉东湖绿道的主题定位是“D调东湖,心系绿道”:D调东湖――D调的韵律如同清澈而明亮的色调,纯洁又自然,是人们感觉最惬意的一个调,犹如深冬大雪后阳光普照的温和,东湖景区就犹如繁嚣都市之外的一片世外桃源,是人们远离烦扰、恣意娱乐休闲的好地方;心系绿道――让城市、生态以及人们从心境上都平静下来,绿道并不等于一般的步行道,应当是一条能够直通心境的绿色廊道,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的建造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在此游憩的人可以从心境上平静下来。

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的建设还可以带动东湖旅游观光、运动健身等休闲产业,刺激消费,扩张内需,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能够提升土地使用价值,促进东湖绿道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促进武汉经济发展的新途径。通过东湖绿道建设,可稳定自行车出行比例,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完善东湖景区综合交通体系,转变出行方式,倡导绿色出行,从而缓解东湖景区交通压力。

3.3 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的网络规划策略与主要特色

3.3.1 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的网络规划策略 依据《武汉市旅游空间布局规划》,武汉市旅游空间总体结构为“双核十四区”,其中,东湖生态旅游即为“双核”之一。东湖生态旅游核位于武汉市主城东部,以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为核心,形成了自然山水风光与楚地文化风情交融,兼具科普、观光、度假、修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区,是武汉市最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武汉东湖绿道总体规划形成“百里环水,一心三带”的绿道网络结构,具体见图3。其中“一心”是以环郭郑湖的18 km绿道为核心,串联东部的三条绿道;“三带”分别是环汤逊湖及小潭湖绿道、环团湖绿道和环后湖绿道,都是作为对环郭郑湖绿道的扩充及延续。东湖绿道规划路线总长达82.91 km,其中主线――串联景区的主要路线,长56.12 km;副线――综合考虑具体景点而设置,是主线的重要扩充,丰富浏览者的体验,长26.79 km。

3.3.2 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的主要特色 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的特色主要有下面三点。

1)切合东湖空间结构,实现绿道建造对东湖生态系统的积极保护。东湖绿道“百里环水,一心三带”的总体规划可以落实对东湖景区内的山、水和绿地等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绿道选线[18]的原则始终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改造现存的乡村道路为主;做到不拆迁、不伐木、不征地,尽最大努力去维护天然的地形地貌与原有的生态植被。对于东湖景区内的景中村,采取尽量保留的原则[19];进行适当的改造以适应东湖景区发展,要把村民变股民,把输血变造血。

2)串联东湖景区绿地系统和旅游资源,引领绿色、低碳、健康生活。东湖绿道网络规划以休闲游憩为理念,全面覆盖了东湖景区的山水风光、湿地绿地、人文历史以及当代城市农业等各类旅游观光资源[20];是居民娱乐健身与休闲游憩的好地方,为民众提供了一种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武汉市休闲旅游产业与经济的发展。

绿道并不等于非机动车道,因此东湖绿道规划采取“绿道+驿站”的布局模式(图4),1.5~2.0 km(骑行大约15 min,步行大约30 min)设置一个驿站,为市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这样更加合适东湖景区比较长距离的绿道。每个驿站都设置一个不同的主题,任何两个相连驿站之间的绿道也设计成不同的风格,这样可以丰富游客到东湖的游憩体验。

3)与轨道系统和公交站点无缝衔接,提升慢行交通环境品质。东湖绿道网络利用纯慢行和综合交通系统的构建,对跨境交通实行分离,以此削弱对景区内部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在景区内部形成连续的绿道网络系统。另外东湖绿道网络把东湖景区内的绿地湿地、人文历史景区和滨水空间都串联起来了,并且还与轨道交通系统、公交系统以及其他静态交通等构成了无缝衔接。依据轨道交通站点的布局,配置了9条绿道连接线;综合考虑当前已有的公交站点,额外增加了6个与绿道衔接的站点,转移了两个已有的公交站点;提升慢行系统的可达性,提升慢行交通环境的品质,较好地解决了市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 小结

武汉东湖风景区具有富饶的生B资源与旅游资源,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网络的建设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东湖景区绿色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构成水系绿廊的空间布局,从而进一步保证东湖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给市民提供优良的休闲游憩场所,为武汉市民创造一种“慢生活”的意境,让城市安静下来、生态安静下来、心灵安静下来,构建“可观、可游、可居”的新生活空间,深刻改变今天武汉人民的生活方式。绿道网络的建设是注重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复杂而又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种学科理论支撑和各个部门以及民众的共同努力。中国对绿道的研究和实践还位于起步阶段,因此,对武汉东湖已经规划并开始建设的绿道进行研究分析,汲取其中的精华、借鉴其经验,对于其他城市将来的绿道网络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LITTLE C. Greenways for American[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2] FAROS J. 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Its origins and recent case studi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 68(2-3):321-342.

[3] 刘尹祯.武汉城市绿道网络系统规划建设发展方向[J].华中建筑,2013(6):130-132.

[4] 夏 媛,夏 兵,李 辉,等.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原理的绿道规划策略探讨――以珠三角绿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9):39-43.

[5] 金云峰,周聪惠.绿道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城市规划整合中的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3):4-12.

[6] SHAFER C S,LEE B K,TURNER S. A tale of three greenway trails: User perceptions related to quality of lif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49(3-4):163-178.

[7] 胡剑双,戴 菲.中国绿道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0(12):88-93.

[8] 郭栩东.基于消费者参与的城市游憩型绿道经营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9] 郭栩东,武春友.休闲游憩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启示――以广东珠三角九城市为例[J].生态经济,2011(7):142-146.

[10] 何 P,康汉起,许新立,等.珠三角绿道景观与物种多样性规划初探:以广州和深圳绿道为例[J].风景园林,2010(2):74-80.

[11] 李欣珏,陈 楠,陈可石.与城市互动的运动休闲型绿道建设实践探索――以环台北河滨自行车道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11):34-40.

[12] 余 勇,田金霞.骑乘者休闲涉入、休闲效益与幸福感结构关系研究――以肇庆星湖自行车绿道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2):67-76.

[13] 徐文辉,范义荣,王 欣.“绿道”理念的设计探索:以诸暨市入口段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中国园林,2004(8):49-52.

[14] 王招林,何 P.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J].城市规划,2012(10):34-39.

[15] 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8):8-11.

[16] 陆 地.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生态文明构建策略[J].中国园林,2015(10):66-70.

[17] 陈 双,王小飞.复杂系统视角下的景中村改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6):16-17.

[18] 蔡 瀛,何 P,李颖怡,等.融入城乡的绿道网选线思路与规划方法[J].规划师,2011(9):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