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的表现范例6篇

消费主义的表现

消费主义的表现范文1

关键词: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品牌偏好;国货意识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057-006

一、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企业国际竞争的加剧,品牌竞争成为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的重要形式。跨国企业的品牌扩张使品牌日益全球化并逐步渗透到中国市场,国内多数消费者对来自发达国家的品牌有较好印象,加上国内产品质量信任危机与品牌核心价值缺失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存在疑虑,对外来品牌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偏好和忠诚,这种态度进而加剧了品牌来源国的晕轮效应。但是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民族中心主义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产物,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可能影响其购买行为,即表现为消费者的国货意识。那么“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否会成为消费者选择国外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如何?本文在对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年轻消费者对待本土品牌的态度,为本土企业制定品牌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指导。

二、 文献综述

Sumner(1906)认为“民族中心主义”首先是社会学的概念,即偏爱本族群的生活方式,否定或贬低其他群体的生活方式,因此群体就成了忠诚的对象,而其他群体就成了抗拒的对象[1]。“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民族中心主义”在消费领域的表现,其由Shimp和Sharma在1987年首次提出,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认同和偏爱,对外国产品的拒斥与偏见,为了测量消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Shimp和Sharma构建了“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量表”(CETSCALE)对美国消费者进行测量,研究发现“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消费者对本土品牌态度正相关,与消费者对国外品牌态度负相关[2],即民族中心主义强烈的消费者认为:购买进口产品会伤害国内经济、导致失业,因而是不道德的行为。在随后的相关研究中,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量表在欧美等国家都得到验证,说明了该量表的跨文化适应性[3][4]不过针对前苏联和中南美洲国家的消费者研究时,其结论也不完全一致。对前地区的研究证明了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量表与消费者对本土产品态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消费者对外国产品态度并不呈负相关关系[5]。Good等(1995)对波兰和俄罗斯的实证发现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于购买国内外品牌没有显著差异[6]。Witkowski(1998)对墨西哥的实证也发现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外国产品的购买没有影响[7]。其他研究还发现:影响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因素可分为社会心理层面因素如文化上的开放程度、爱国主义和教条主义等,以及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变量因素如年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两个方面[8][9]。

Klein等(1998)以中国南京的消费者为样本,研究发现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对国外品牌的偏好呈负相关[10]。王海忠(2003)对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量表进行了本土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消费者对国产产品的态度正相关,与对外国产品的态度呈负相关关系,对国产产品购买意向和实际占有也呈现正相关[11]。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消费者面对国产货和外国货时存在矛盾心理,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具有健康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和虚伪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两面性,健康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国产货购买行为具有正面影响,对外国货购买行为具有负面影响,虚伪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方向正好相反[12]。李东进等(2005)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化妆品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存在性[13],随后研究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组织购买者产品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对本国产品还是文化相似国产品的评价,组织购买者并未受到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14]。庄贵军等(2006)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检验了国货意识和品牌特性对于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国货意识的强弱对于消费者购买本土品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则均不明显[15]。

基于上述分析,国内关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社会心理因素及人口统计特征的前置变量研究,而一个有价值的理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即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逻辑结构如何?其结构如何影响品牌偏好?随着中国近三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家庭收入的增加,年轻消费群有着大笔可支配收入,同时年轻消费群具有尝试新产品的需求,他们更崇尚外来品牌,因而研究这类群体的品牌偏好更具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原因选择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品牌偏好的影响机制。

三、 研究框架与理论假设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作为一种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的经济民族主义。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16]。社会认同是“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17]民族中心主义消费者认为,购买进口货将伤害民族经济并导致失业,因而是错误的、不道德的和不爱国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本土品牌和外来品牌的重要变量。当价格和质量等营销变量不变时,民族主义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强的消费者对国内产品偏好成正相关而对国外产品偏好成负相关,可以得到假设:

消费主义的表现范文2

关键词:消费主义;高校师生;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15-03

消费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以“品味”、“时尚”为符号标识,伴随着大众消费而兴起,并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凸显与深入,悄然在全球传播与扩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及现代媒介与商品消费风潮的推动下,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获得了蓬勃发展,并出现在大学校园之中,对大学生乃至大学教师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笔者对学校选修某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36份,其中包括文史类专业学生57人,理工类专业学生93人,艺术类专业学生86人,并对48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研,对所在高校师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事实调研与数据角度,印证了消费主义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

一、消费主义语境下高校师生的消费行为特征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消费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1]139。人们的消费目的不是为了“需要”消费,而是为了“消费”而消费。表现在价值观念上对物质享受和财富占有的重视,在行为实践上对消费行为的毫无节制。消费主义在高校师生消费行为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费行为中突出消费的象征符号。人们所消费的是商品的“符号”,而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这是消费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波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里,商品被看重的已经不再是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主义者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2]173-174对于问卷中“您购物时的心态大致如何”一题,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与教师的问卷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购物时心态调研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购物时对于消费有无必要并没有太多的考虑,73.3%的同学都是在喜欢就买,觉得合适就买的心态下进行消费行为。教师消费心态呈现了与学生不同的一面,62.5%的教师都在考虑必要性的前提下进行消费,但也有37.5%的教师存在与大学生相同的“喜欢就买”、“合适就买”的购物与消费心态。对于“购物前是否会进行大致规划”一题,高达39.8%的学生、41.7%的教师表示“偶尔会”甚至“不会”规划。由此可见,高校师生消费行为中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消费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消费行为中凸显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将消费作为人生终极目的和信条,是对物质无止境占有的文化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主义的欲望及欲望的制度化[2]173-174。在这种前提下,人们以消费证明自己的存在,以物质的拥有作为证明个人价值的标准,消费至上,物质至上。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每月用于物质方面的消费(除伙食费)如表2所示。

表2 物质消费统计

在参与调研的学生中,100%学生在“您购买的价格超过1 000元的商品主要是”一题中选择了电脑、手机,甚至有41名学生还选择了服装、手表、提包。参与调研的师生中有22.9%的学生、25%的教师表示,“赞成奢侈品消费,如果有机会也会尝试”。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物质消费占了主要地位,且已呈现“高额消费”、“奢侈品消费”等现象。

第三,消费行为中有互为影响因素。从问卷统计可以看出,高校教师与学生具有某些相似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比如,对奢侈品消费的认同,购物时的心态等。参与调研的学生中有48.7%表示“见到自己的老师购买或使用奢侈品”,且有50%的学生表示“会(或偶尔会)对老师的着装、包饰等评头论足”,说明学生对老师的消费行为持关注态度。有13.6%的同学表示“消费行为会受到同学的影响”,有4.2%的同学表示“消费行为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参与调研的教师中有70.8%的教师表示“见到自己的学生购买或使用奢侈品”,也有青年教师表示,曾遇到过与学生“撞衫”的尴尬。有66.7%的教师认为“老师的着装、包饰等会(或者也许会)影响到学生”。

二、消费主义语境下高校师生的消费行为成因

第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是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主义在欧美等国家泛滥的主要原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许多人误认为社会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而催生了主张任意占有和消耗财富的消费主义思潮[3]64。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积累增长迅速,物质资料变得极其丰富。吃饱穿暖已经不是人民生活的目的,更多的人开始注重个性享受和奢侈消费。同时,在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人们更多地在用“物”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比如“他拥有多少财产,他创造多少财富”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教师的数量与规模也在逐渐扩大,“80后”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些“80后”青年教师正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其政治思想、文化认同、价值观等必然受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影响,呈现出“物质消费逐渐高于精神消费的现象”[4]56。

第二,大众传播媒介及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话语的生产和传播是消费主义运作的两个关键环节。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使得消费话语得到了最大效果的传播。无处不在的广告和商业电视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潜意识中接受广告中的“生活意境”。某些品牌的广告语在突出商品的品质与品位的同时,彰显了商品独特的附加价值。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商业广告语已成为大学生中的流行话语,其蕴含的价值理念深得他们的认同。比如聚美优品的“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的主题广告语。还有调查表明,时装杂志和网络媒介成了大学生们的“引航者”,44.7%的大学生认为时尚广告给他们的消费起了指导性作用[5]57。《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5.91亿,其中大学生(本、专科生)占20%左右。201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比例达64.9%,分别高出总体网民平均水平27.1个百分点。电子商务的优惠、便捷不仅推动了时尚变迁,而且通过秒杀、团购等多种促销手段,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调查发现,高达39.8%的学生、41.7%的教师表示在购物前“偶尔会”甚至“不会”规划。所以,消费的便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师生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甚至透支消费。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有28%的学生表示“赞成消费透支行为,有机会也会尝试”,有12.3%的学生表示“赞成月光族”,有12.5%的教师表示“赞成消费透支行为,有机会也会尝试”,同时也有12.5%的教师表示“赞成月光族,自己便是”。

第三,消费教育的缺失。作为在校生,大学生接触的人群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同学、教师。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会受到以上人群的影响。但是,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消费教育没有重视,家庭成员本身的消费观及消费行为也存在一定误区。在学校,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研究不足,无法形成与价值观、人生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专题教育,也没有较成体系的相关课程。高校教师队伍由于年轻化及急速扩张等原因,教师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存在的误区也极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三、消费主义语境下高校师生的消费行为引导与对策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重新认识消费主义。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高校应该在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境遇下,根据青年教师及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价值观教育活动,加强青年教师及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倡导科学的消费文化,培养师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取向、外化为行为准则,帮助高校师生重新认识消费主义的侵害,树立起科学、理性、公平、和谐的消费观。

第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作用,建立完善的消费教育体系。消费主义引发的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中起到根本性作用。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单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指高校教师、辅导员、课程等一切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元素。高校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担当育人的角色。所以高校教师不论工作岗位与所授课程,均应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方面树立起责任意识,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不断渗透消费观教育。同时,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强勤俭节约等中国传统美德教育,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与实际,剖析消费主义的本质及危害,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消费主义不良行为。

联合国第59届大会指出:“消费教育应在适当情形下成为教育制度基本课程的组成部分,最好成为现有科目的一部分。”[3]71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消费心理学通识教育选修课,但缺点是覆盖范围小,课时少,形不成系统的课程。所以完善的消费教育体系需要教学条件的提高,充足的图书资料配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健全的课程体系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实现。另外,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大学生的主要接触人群还包括家庭成员,所以家庭消费教育也应该是消费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健全校园消费文化。参与调研的教师对于“老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是否应该指导学生的消费行为”一题,58.3%的教师选择了“是”,说明教师对于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是认同的,也愿意在消费教育方面做出努力。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显现出了与学生相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观,所以加强教师消费观教育,提升教师素质,是高校消费观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高校教师中存在育人观念淡薄,师表意识欠缺的现象。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教师最神圣最基本的职责,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割裂开来,只注重讲授专业知识,不管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不注意个人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在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以此净化高校教师的消费行为,奠定消费教育的基础。

另外,高校需整合各种宣传媒介,在师生关注的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海报、宣传栏等进行理性消费的宣传教育,并利用专业优势(有的学校设有广告类、艺术类、理财类专业),组织相关的讨论或者广告宣传设计活动,使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理性消费宣传的行列。利用专业优势,组织理财讲座及节约型校园建设讲座,在学校各项活动设计中渗入健康科学的消费理念,创建节约型大学,在校园大环境中熏陶和感染师生,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促进其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高峰,苏宝芳.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义倾向及其教育引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2]姚崇,陈丽芬.消费主义境遇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探析[J].高教探索,2014(3).

[3]张红霞,李子嘉.论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4(3).

消费主义的表现范文3

内容摘要:本国中心主义是消费者购买外国产品时产生的一种社会道德情感信念;而憎恶情感是由于国家之间的历史事件和经济事件等成为态度标的物,由此引起对外国产品的讨厌或反感情绪,消费者对特定国家的憎恶会导致对该国产品产生负面态度,从而最终导致不愿意购买该国产品。本文认为,憎恶情感较适合解释消费者对特定国家产品的态度,而本国中心主义较适合解释对所有外国产品的一般态度。

关键词:消费者情感 本国中心主义 憎恶情感 购买意愿

消费者情感内涵

情绪是指某种可辨认、特定的感觉。Hawkins,Mothersbaugh & Best(2007)提出,情绪是一种相对难以控制且影响行为的强烈情感。情绪状态的发生每个人都能体验,但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却较难以控制。情绪体验有五个特点,具体表现为情绪通常是由环境中的事件引发;情绪伴随有生理变化,如瞳孔扩大、呼吸加速、心率和血压增高等现象;情绪往往伴随着认知性思考;情绪也伴随着某些相关行为;情绪包括主观情感。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江林,2007)。情绪一般与生理需要和较低级心理过程(感觉、知觉)相联系;情感是社会性需要和意识相联系,如理智、荣誉、道德和美感等,具有较强稳定性和深刻性特点。

情绪是情感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本质内容。根据情绪发生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长短,情感分为激情、热情、心境和挫折四种。根据情绪性质,情感分为积极情绪(如喜欢、快乐等)、消极情绪(如厌烦、恐惧等)、双重情绪(既满意也不满意,既喜欢又不喜欢)等三类;根据情感社会性内容,情感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种。其中,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道德标准,对他人或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产生的情感,其是一种高级形式社会情感,如憎恶不法商人等;美感是依据一定审美标准审视事物获得的真善美或假丑恶等;理智感是追求知识、欲望等得到满足时产生的高级情感。同情、反感、尊敬、轻视、爱憎、背信弃义、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均属于道德感。

情感在既定情境下对个体或群体行动的选择余地有所限制,产生社会秩序的一个核心元素体现为时间、空间约束,以整合方式为基础产生相当持久时空延伸。

综上所述,从社会情感角度来说,在产品和服务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情感是对特定事物产生系列情绪反应,通过语言、声音、手势和行为等表现出高兴、憎恶、愧疚、骄傲等的情感反应。

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阐述

Herche(1994)研究进出口发现,本国中心主义在某些方面能够解释消费者购买行为。Bilkey & Nes(1982)、Shimp & Sharma(1987)和Herche(1992)等学者指出,有些消费者偏爱进口商品,另一些消费者喜好国内产品。这种倾向性缘于相信进口商品质量,或爱国偏见而反对国外商品。

Shimp & Sharma(1987)将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定义为消费者购买外国产品时,感觉是否恰当、是否符合社会道德的一种信念。他们将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概念操作化,提出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量表(CESSCALE),并验证该量表信度和效度。本国中心主义是消费者将自我所属群体视为中心,具有相同标准化行为且抵制来自群体外威胁以保护自我群体(Brishlin,1993)。Crawford & Lamb(1981)侧重研究购买国外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情感波动,如购买行为将使国内工作机会减少或国家安全遭受危机。LeVine & Campbell(1974)认为,本国中心主义是消费者偏好本国产品或对进口产品持有负面偏见等。购买进口商品是一种不爱国的表现,且有碍国家经济发展甚至使工业受到威胁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当消费者认为产品没有必要,或进口商品对本人或国家造成威胁时,本国中心主义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所指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是指消费者购买外国产品时产生的一种社会道德情感信念。

Shimp & Sharma(1987)、Chasin & Jaffe(1988)、Han(1988)、Mclain & Sternquist(1991)、Kaynak & Kara(1996)等学者对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倾向行为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其量表,最初用来测量消费者购买国外产品和美国产品间的关系,有17个问项,使用Likert7点量表。

Sharma、Shimp & Shin(1995)探讨了影响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与消费者对外国产品态度之间关系的情境变量。消费者爱国主义和保守主义与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成显著正相关,文化开放性与其成显著负相关;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越强,对外国产品态度越差,而当消费者知觉到产品重要性很高或对经济威胁很大时,效果会更明显。俄国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显著低于美国消费者,俄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所持的态度或评价明显优于美国消费者(Durvasula,1997)。

Klein、Ettenson & Morris(1998)研究表明,当消费者CETSCALE得分低时,愿意购买国外产品;对外国产品会避免购买内心感到憎恶国家的产品。本国中心主义倾向低的消费者具有购买除某些特定国家外的进口产品的意愿。然而,具有高度本国中心主义消费者,当国内没有制造其所需产品而具有购买国外制造产品的意愿时,同样会排斥某些特定国家的产品。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对外国产品态度所产生的影响效果,即使在外国品牌明显优于本国品牌情况下,本国中心主义消费者仍会明显对本国品牌产生较正面的知觉(Supphellen & Rittenburg,2001)。

总体来说,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越强,对外国产品的态度会明显趋于负面,且不愿意购买进口商品。因此,本国中心主义是影响消费者对外国产品态度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憎恶情感阐述

消费者憎恶的涵义。Klein & Morris(1996)最先提出憎恶概念,过去在政治、军事、外交或经济等事件中对消费者国家造成伤害,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或行为。对美国消费者研究证实,对日本国家的敌意显著影响对日本产品的态度,持负面态度。憎恶使消费者避免购买某些国家产品,原因并非产品质量不良甚至承认憎恶国产品优良,而是该国在过去或现在的军事、政治、外交或经济上使地主国蒙受其害,造成消费者难以原谅该国行径而拒绝或不愿意购买其产品。

憎恶模型的形成。Klein,Ettenson & Morris(1998)通过CETSCALE实证研究,憎恶使消费者在不考虑产品质量情况下,会对购买它国制造的产品呈负面影响。地主国消费者对它国产生憎恶情感可能是邻国共享疆界发生争议、系列军事事件、经济或外交纠纷等。导致产生憎恶的原因主要有历史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残杀犹太人,导致犹太人不愿意购买德国制造产品;军事事件,如法国在南太平洋核子试爆,引发澳洲与纽西兰消费者联合抵制法国产品;恐怖事件,如2001年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引起美国人激愤而对阿拉伯国家产生憎恶;经济事件,如美国每年制定301条款黑名单,针对我国人权问题采取经济行动等。这些事件会影响地主国消费者购买特定国家进口产品的决策。

Netemeyer、Durvasula & Lichtenstein(1991)认为,在知觉质量与判断国外产品质量上,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与憎恶倾向明显不同。具有较强本国中心主义消费者与无本国中心主义消费者相比,倾向认为国外制造产品比国内制造产品有较差质量评价;憎恶仅对特定国家所做出某些行动引起地主国消费者厌恶,导致刻意避免或拒绝购买,即使认为该国制造或设计产品具有优良质量。地主国消费者通过产品品牌、公司名称、产品标签、使用语言、实体象征等获得憎恶国信息。外界刺激通过黑箱形成消费反应-购买决策(Papadopoulos & Heslop,1993)。

一般憎恶情感是单一构面变量,进行整体性评估常采用Likert量表或语义差别法,常描述为“有利”与“不利”、“好”与“不好”、“愉快”与“不愉快”等。情感可强化和扩大正面或负面经验,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和行为倾向。

消费者情感与购买决策

当消费者对某产品具有良好情感且有需求时,会产生购买意愿(Fishbein & Ajzen,1980);当外在环境条件具备时,会产生购买行为。情感影响购买行为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与购买决策

Sharma、Shimp & Shin(1995)实证研究显示,当韩国消费者认为购买他国产品会对国民工作、收入与国内经济造成重要影响时,本国中心主义倾向在购买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土耳其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上,确实受到本国中心主义倾向影响(Orsay,1997)。当进口产品来源国与消费者地主国之间文化、政治、社会相似时,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效果可能会降低(Herch,1992)。

Shimp & Sharma(1987)实证表示,本国中心主义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评价,并影响购买进口产品的意图。消费者国籍会对产品整体评估产生影响(Johansson,Douglas & Noanka,1985),本国中心主义会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外国产品质量的判断和购买意愿(Han,1988)。

Shimp & Sharma(1987)、Netemeyer、Durvasula & Lichtenstein(1991)、Sharma、Shimp & Shin(1995)通过CETSCALE量表研究显示,CETSCALE得分与购买意愿、知觉进口产品质量、文化开放性、教育与收入呈负相关,消费者越具有本国中心主义,对进口商品购买意愿会越低、知觉进口产品质量也会越低。波兰人较俄国人有较显著本国中心主义,波兰人本国中心主义倾向与其购买意愿并没有显著关系;俄国人具有本国中心主义消费者与其购买倾向负相关(Lindia & Patricia,1995)。Klein、Ettenson & Morris(1998)实证表明,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对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呈现显著负相关,即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越高时,对国外产品评价会越低,且较不愿意去购买国外产品。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会影响品牌评估、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质量认知和购买意愿,且本国中心主义比来源国形象扮演更重要角色(Yagic,2001)。

(二)消费者憎恶情感与购买决策

Klein、Ettenson & Morris(1998)指出,由于历史仇恨、政治迫害或经济制裁等因素引发消费者仇视特定国家所制造的商品,不论质量如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法国在南太平洋核爆炸测试所引发憎恶研究证实,澳洲消费者对法国产品产生负面态度,避免购买憎恶国产品。憎恶确实使消费者对某特定国家产品态度产生显著影响,如南京消费者对日本产品具有负面态度,导致其不愿意购买日本产品。在产品评价与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不变情况下,消费者朝向特定国家憎恶,会有直接、负面影响表现在购买意愿上。憎恶不会影响产品评价,南京消费者并不因憎恶日本而影响对日本产品质量优良的认知。

消费者对特定国家憎恶导致对该国产品产生负面态度而使得其不愿意购买该国产品。憎恶在本质上与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非常相似,敌意解释能力比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更强。两者区别在于,憎恶较适合解释消费者对某一特定国家产品的态度,而消费者本国中心主义则较适合解释消费者对于所有外国产品的一般态度。

参考文献:

1.Chasin J.B Holzmuller H. & E.D.Jaffe.Stereotyping,buyer familiarity and ethnocentrism:a Cross-Culturalanalysi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1988(2)

2.Herche J.A Note on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CETSCALE.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2

3.Kaynak E. & A.Kara.Consumer Ethnocentrism in an emerging economy of Central Asia.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Summer Educators' Conference Proceedings,1996

4.Klein J.G.,R.Ettenson & M.D. Morris.The Animosity Model of Foreign Product Purchase:An Empirical Tes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ournal of Marketing,1998

消费主义的表现范文4

【关键词】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符号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商品匮乏的年代已经过去。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大地刺激了人们潜藏的消费欲望,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盛行,极大地颠覆着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1]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正成为一支新兴的消费大军,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消费对于他们的意义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一、消费主义在我国的现状

在价值观念方面,消费主义强调的是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其消费目的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占有。在行为实践方面,消费主义主张超前消费、时尚消费、攀比消费,其结果是人的异化。这些异化的价值观念在青年群体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月光族”、“辣奢族”等名词的出现,就是对这些消费现象的揭示。消费主义所提倡的主张与大学生的心理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因而很快被理解和接受。其主张之一是消费越多越幸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与其消费商品的数量和档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总体而言,一个人消费的越多,他就越幸福,因此,在同等条件下,消费主义奉行者为了获得所谓的幸福,就会不断地投入到消费的洪流之中,紧紧跟随消费的潮流,不断追求更高级、更奢侈的产品,把消费档次与个人的身份、乃至个人的品质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消费主义思潮所带来的挑战

消费主义思潮的涌入,极大地颠覆了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消费主义带动下,人们乐此不疲地消费各种流行、新潮、时尚、标新立异的商品。人们的消费,不是为了满足自然的生理需要,而更多渗透到了是出于一种表现自我价值、自我品味、自我特性的驱动。丹尼尔・贝尔曾经指出,“更为广泛的变化是消费社会的出现,它强调花销和占有物质;并不断破坏着强调节约、俭朴、自我约束和谴责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2]这种价值观的颠覆,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的幸福、审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而勤劳节俭、永恒则成了被嘲讽和戏谑的对象。

(一)对幸福观念的颠覆

消费社会强调消费至上主义,将个人的幸福解说为消费的。消费就是一切,一切为了消费。“我所占有的和所消费的东西即是我的生存”。[3]个人的满足感、自尊感、优越感维系于对新潮商品的不断占有、不断更新、不断享受。然而,建立在欲望基础上的幸福是肤浅的、短暂的,不可靠的。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舒马赫指出: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而无穷无尽的需要却只能在精神王国中实现,在物质王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被消费主义文化所蒙蔽的人,其试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实质上是社会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需要的一切行为都只能是可悲挣扎,是徒劳,最终人将会被欲望追逐得越加疲惫,不知幸福为何物。[4]与此同时,人的精神追求也就被放逐了,浪迹于多变的、不可靠的欲望之海,随时都有被吞噬的危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死屋手记》中曾写到:“把所有经济上的满足都给予他,让他除了睡觉、吃蛋糕和为延长世界历史而忧虑之外,无所事事,把地球上的所有财富都用来满足他,让他沐浴在幸福之中,直至头发根:这个幸福表面的小水泡会像水面上的一样破裂掉。”[5]这可谓道出了消费社会的幸福实质。

(二)对勤劳节俭的颠覆

在无休止的欲望消费中,人们崇尚的是消费的一次性,新潮成了消费行为的最大驱动。在这种消费大潮中,普遍弥漫着一股强烈的享乐主义思想,将人的欲望、本能推到了极端。个人对当下欲望的满足胜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设计,人与未来的肯定性关系被割断了,“只留下以关心当前的满足来掩盖的自恋人格”,而“当人们随着丧失对人类未来的信心也丧失从前对任何传统形式的时,就会陷入及时享乐的境地”。[6]在这样的环境中,勤劳节俭也就不再受到人们珍视,他们只是大量的浪费。

(三)对可持续发展的颠覆

消费主义的日渐流行对当前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对某一事物的需求不仅仅是它的使用价值,更重要的反而是事物的符号价值,比如新潮、时尚,可以彰显地位、身份。这必然会导致各种一次性消费所带来的对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环境污染。

三、如何面对消费主义的挑战

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表现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当前,校园里的消费主义已呈蔓延之势,主要表现在:饮食跟着广告走,服装跟着名牌走,娱乐跟着新潮走,等等,表现出了明显的符号价值消费、一次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消费主义的特征。这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改进,不仅需要学校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还有赖于整个社会良好消费风气的形成,家长正确消费行为的示范,和同伴群体健康消费的影响。学校要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消费观,努力培养青少年分辨真实需要和主观欲望的不同,积极抵制各种非理性消费欲望的诱惑,克服盲目的消极性消费,做到绿色合理消费。还要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中国传统消费价值观。只有我们的青少年强大了,我们的国家才会强大,因此,抵制消费主义对我国青少年思想的侵蚀就显得很重要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对这一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抓紧建设高校和谐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3]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蔡雪芹.消费异化与伦理失衡――现代西方消费观释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消费主义的表现范文5

关键词:后现代;消费文化;市场营销策略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11C0760)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9日

“后现代”一词最早曾在19世纪70年代使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到70年代其影响已较为广泛,80年代以来,以法国为中心,后现代话语开始在全世界流通,主要代表人有福・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对囊括一切面面俱到的世界观提出了挑战,它的目标在于消除传统权威的合法性。后现代主义强调非决定论而不是决定论,是多样性而不是统一性,是差异性而不是综合性,复杂而不是简单。它特别关注合法化危机和支配世界文化系统以现代计算机和传媒为特征的这些方面,对基于共识、理性沟通行动和人类自由之上的理论和科学深表怀疑,试图寻求关于社会、语言和人类主体的新观念。后现代主义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它不仅是一种“主义”或“思潮”,而且还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

一、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1、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后现代的第一个本质特点,后现代主义并不确定任何事物,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各种不确定性渗透人的行为、思想及解释之中,形成反叛、去中心、分裂等多元性,充斥在人类的生活行为中,从而构建后现代的社会模式。

2、分裂性或零乱性:分裂性是不确定性的来源,后现代主义相信断裂的碎片,认为世界是片断的组合,对于任何形式的总体结合,均持反对攻击的立场。

3、非原则性:后现代主义认为非神圣化适用于一切教规法典、法律条文、乃至权威结构体制,即反对权威、颠覆传统,其目的在使文化非神圣化、知识非神圣化以及使权力、淫欲、欺骗的语言解体,使后现代的人类文化活动,不再如过去般是集中在一个中心,是较随机、随性、非原则化的。

4、无自我性、无深度性:自我在传统的西方哲学中是被追寻的重点,后现代主义者颠覆传统的自我,使自我成为一个既无内容,亦无外表的虚假平面。无我性、无深度性、表面化是最大的特点。

5、不可呈现性、不可表象性:后现代学者反对过去偶像式的崇拜,于是许多艺术家或者作家开始描绘一些人性丑陋的一面,追求一种极限状态,以各种沉默的形式,进行自我颠覆,并以自我消亡为荣。

6、反讽:后现代主义的反讽,亦可称透视主义,具有不确定性、可求明晰、一种缺席的光明,怀疑社会的法则、真理,此种特征说明心灵追求真理的再创造,而反讽的是,心灵要追求真理,真理却总是逃避。

7、表演性、参与性:传统的艺术是曲高和寡的,但后现代的艺术却雅俗共赏,无专家与外行的界线。无论是语言与非语言的,后现代均强调表演的及参与的特性,要求写定、修改、回答及表演。

8、建构主义:世界观从传统的一元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后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想像性和非现实主义色彩,并以此虚构的本质来建构现实。其主张世界应从一个独特固定的真理,迈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行塑的多元世界。

9、内在性:哈桑把内在性当作是后现代主义的第二个本质。后现代主义的内在性,系指心灵通过符号,概括自身的能力,语言依据其自身建构逻辑,将宇宙重建为符号,亦即把自然转变成文化,把文化转变成具有内在性符号系统。

二、后现代社会中消费结构和需求发展趋势

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并使消费需求的结构、内容、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后现代社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表现为以下趋势:

1、消费的符号化。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力,社会地位和身份,向人们传达某种社会优越感,以挑起人们的羡慕、尊敬和嫉妒。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买回来的不只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种等级,一种自尊,一种社会承认。

2、消费感性化。后现代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常常仅是为了获得一种愉悦和一种满足。人们在选择商品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商品的象征意义和内涵价值,更注重个人的享受,注重感性、感官和欲望的表现与满足。自己在家中冲泡一杯咖啡只要一元钱,而在咖啡屋一杯咖啡要几十元人民币,人们从咖啡屋浓郁的咖啡香味、幽雅的环境和动人的音乐中体会到了咖啡的浪漫,品味到了小资情调和时尚轻松的生活方式,人们宁愿花费更多的钱去享受在咖啡屋的感觉,而不愿意在家为了提神而饮用咖啡。

3、消费需求的个性化。从消费内容看,大众化的标准产品日渐失势,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形成、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当我们把“个性化”划分为外在的、形体的和内在的三个层次时,三个广阔的市场也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在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使得各种形式、内容的教育、培训和与此相关的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消费者在接受产品或服务时的“非从众”心理日益增加。

4、文化商品化和商品文化化。后现代消费社会里,文化和商品紧密联系,结成同盟。一方面文化可以拿来消费,变成了一种商品。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洗去了高雅、严肃和纯粹的色彩,把文化艺术包装成商品,以纯粹审美消费的实物提供给观众,成为可供买卖的东西,从而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商业文化之间的距离逐渐消失;另一方面文化融入了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为了增强消费的满足感以及体现商品的符号价值,一切商品消费又都美其名曰“文化”,给商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文化的氛围里快乐消费。

5、消费者的公益意识不断增强,希望通过消费“绿色产品”,体现自己的环保意识,成为“绿色消费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消费者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关心,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反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使用,追求永续消费。人们愿意为保护环境出钱出力,并逐渐改变消费习惯以利于环保的进行。

三、后现代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市场营销策略

由于当代消费文化的变迁,许多传统营销策略不再适应后现代消费特点,必须对传统策略做出调整,才能更好地激发消费者的需求,刺激消费欲望,实现消费者与商家的双赢。

1、品牌与文化融合的营销策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日益丰富,对与普通消费者来言,很难区分为数众多的商品存在的质量差异。差别越不容易看出,消费者就越相信他们对符号价值和品牌的判断。从消费者的认知和体验出发,通过塑造品牌形象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将某种情感或思想上的价值观念赋予品牌,增加品牌的文化内涵,提高品牌价值,激起消费者的高度共鸣,这就是品牌与文化融合的营销策略。这种营销策略重点在于塑造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增加商品符号性的附加价值,渲染文化氛围。

2、体验与情感融合的营销策略。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再是出于生活必需的要求,而是出于满足一种情感上的渴求。消费者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他们关注的是在哪里获得这一产品,如何得到这一产品,也就是消费者消费时的体验与情感诉求。在这种体验的消费中,消费者寻求的是一种即时的体验、欲望的表达和自由的情感宣泄。体验与情感融合的消费正日益成为社会主流的消费行为,体验与情感融合的营销策略便是在“人的情感”上大做文章,有针对性推出产品或改变销售方法,提供超值服务,使产品散发出来的气氛、情感和趣味与众不同,同时注重消费者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让消费者形成强烈的记忆,产生难忘的体验,从而掀起一股产品的消费风潮,把营销这一传统经营活动引入一个全新的情感与体验共存的营销领域。此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因此,商家可以利用一些纯真情感、古典怀旧、梦想憧憬等鲜明的体验主题,用意境化的情节设计或营销氛围来触动消费者的心灵。

3、形象与定制融合的营销策略。后现代时代将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人们在消费商品时也是一样,希望通过个性化的商品来体现自身独特的形象。因此,人们越来越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形成、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商品。他们不仅在消费商品,更重要的是在消费商品的象征意义和符号意义,即形象。同时,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是主动地参与产品的设计,自己定制符合自身个性形象和需求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产品的设计,通过创造性消费来体现独特的个性形象,以此获得更大的成就感、满足感。另外,网络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营销沟通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得为每个单独的客户提供专门定制的渠道和促销活动成为可能,定制营销也开始广泛应用与发展,定制营销的广泛应用又促进了消费者消费过程中个性形象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宪.后现代主义社会下的消费文化[J].民主与科学,2004.

[2]杨雪.消费文化与市场营销的后现代解析[J].江苏商论,2007.

消费主义的表现范文6

[关键词]消费主义;消费文化;价值观;适度消费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217-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过剩经济取代短缺经济,消费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消费和消费服务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也从原来所扮演的“边缘角色”变为了“时代的主角”之一,在商家消费舆论和引导下,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消费主义彻底的改变了社会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本文将对消费主义进行解读,并阐述如何面对消费主义。

1 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起于发达国家美国,60年代起迅速波及到西欧和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受到其影响。

关于什么是消费主义,有学者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以商品的购买、使用和消费作为人生的出发点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其目的主要并不是享受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所带来的对需要的满足,而在于消费品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更在意消费过程中的自我精神满足和物质满足,在意消费的符号性质,对商品的需求已不再是其使用价值,而把商品看作一种代表身份或者地位象征符号,不断地追求和无限制的增加非基本的需要,消费主义更多的是为了炫耀而消费,用消费来满足其社会心理需要。在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念中,消费被异化,消费具有了物质性、符号性、占有性、炫耀性的特点,无限制的追求消费,作为其追求幸福的方式。

2 对消费主义的看法

在消费主义文化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许多学者对当代消费社会和文化性质进行探讨。在学术界有关消费主义的论述中,批判主义占主导,他们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病态、异化或离轨现象,呼吁大家“抵制”消费主义带来的“危害”。同时,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在消费主义诞生初期,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肯定。

对消费主义认同的观念,主要认为其表现为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大众高消费,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作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甚至是公民的道德责任。消费主义以非政治化的方式,以普通的伦理、风俗文化的形式将个人发展、即时满足、追逐变化、喜好创新等特定的价值观念合理化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自由选择。他们还认为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英雄,消费者构成了现代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买故我在”,消费成为个人存在的理由。消费主义的功能在于不断加强欲望更替的频率,提升了欲望的水平,从而扩大消费市场。消费主义的盛行有利于促进社会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在社会政治、经济力量的推动下,消费主义将以更猛烈的势头渗透到社会生活中。

对消费主义反对的观念,主要认为消费主义已经背离了人的消费本质,成为一种异化的消费观和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消费主义重身体消费,轻精神消费,消费的目的本应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在消费主义下,消费已经不再满足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是疯狂的追求享乐和享受,尤其是物质的享受,认为只有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感望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2)消费主义重商品的符号价值,轻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主义社会中,消费不再是吃、穿、住、行之类的活动,而是它所代表的符号意义,例如奢侈品就是因为他所体现的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实力以及能满足虚荣心。

(3)消费主义重个体占有,轻自然生态。消费是无止境的,消费欲望是无法完全满足和克制的。消费主义奉行的是“你的消费决定了你的存在和价值”,占有的财物越多越能证明自我的价值,而不管这些财物能不能带来幸福。从而肆意掠夺自然,破坏自然,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

消费主义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带来了社会的不稳定,特别是价值观的危机。消费主义的危害具体表现为:①生态危机,消费主义通过支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方式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相背驰。②社会稳定,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妨碍和谐社会的构建。③价值观的危机,消费主义使人成为物的奴隶,丧失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能力,否定了人的精神向度的价值,会导致精神的贫乏和心灵的空虚。④消费主义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蚀人的思想,贪图享乐而放弃社会责任感。

在消费主义产生初期,物质匮乏,消费主义能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随着福特主义的发展,大众消费的兴起,人们对消费欲望和需求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消费主义只会带来资源资源的枯竭,人的精神境界的降低,人们感到空虚无聊,生活无意义,在消费浮华的外表下掩盖不了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机。

3 消费主义下的选择

在中国当代社会,消费文化已经发生变化,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已经从萌芽到盛行,特别是当下中国的观念中已经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消费主义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如果顺应消费主义的发展将会对社会及个人产生危害,同时消费主义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想要彻底的把它从生活中剔除已经不再可能,那我们面对消费主义应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我们要走出消费主义所造成的危害,就必须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消费理念――建立适度消费的理论,要求消费过程中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持续和谐的发展,就必须彻底否定消费主义,追求对于物质财富的适度消费,使人类经济的发展和整体的消费水平与环境的供给能力相适应,消费的增长速度应以不超过生态潜力的增长为界限,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为原则。

第二,实现消费的均衡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虽然使人们占有和消费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消费品数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生目的的实现。适度消费追求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平衡,注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概念,所反映的不是人们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寡、享乐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是以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前提的人们心灵的愉悦、情感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人们只有关注精神生活,才能够合理地调整当代人畸形的需要结构,抑制人的不合理的、过渡的物质需要,使人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真正做到适度消费,不是提出一种理念,废除一种想法就行,需要全社会人的努力乃至国家的支持。国家在制度上进行安排,转换消费主义的经济模式。同时在文化程度上引导消费者,注重精神满足,在物质消费的同时,能限制人们目前过渡膨胀的不合理的畸形消费,从人与自然共生和谐、持续发展的整体性角度出发,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由奢侈性消费转向生态型消费,由数量型的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由贫富悬殊的不公平消费转向更为人道的相对均衡公平的消费。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国家和个人的长远利益,每个主体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付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国秀.探究西方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J].商业文化,2011(6):132.

[2]胡金凤.试析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倾向[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