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范例6篇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范文1

关键词:教学改革;电子信息工程;实验教学;创新发展;探讨与实践

1 引言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工作,并加强了对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融合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主导方向侧重于对实验教学。也就是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要能够适应时展的要求,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要根据学科的发展规划来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综合性较强,对于学生来说,这就要求他们应该具备更加专业的技能。

总体来说,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应打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学好与之相关的基础课程,例如物理、工程数学、电子技术等课程。而学生要全面掌握该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就必须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以此来加深理解理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独立完成课程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现实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客观现实,比如很多高校由于资金和教育理念的落后,仍然使用着陈旧低效的实验仪器,既不利于老师的教学也不便与学生的实验学习,此外还存在着教学方法、管理理念等的原因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推进学生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学习,促进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2 实验课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主要以三种方式组织教学,即理论课、实验教学和集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其中实验教学、集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科高校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最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的教学组织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是能否真正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行学分制是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学校教学组织及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做的工作相当繁重,在全面实行学分制尚不成熟的时候,首先在实验课教学中实行学分制,将是一个建设性的尝试,是完全必要的。其必将开创我国大学理工科实验课程学习一项新的变革,成为大学课程全面实行学分制的先河。从而打破传统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限制实验课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作用的局面,使其真正体现出工程意识。因此在国内,长春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将首先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两个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实行学分制,把实验课真正从理论课中解脱出来。

“学分”是用来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一种单位。一个学分约等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从事1时学术工作并且连续一个学期的量,它不包括学生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的课外讨论与交流、准备考试以及从事其他与课程有关但与课程教学无直接联系的学术工作的量。这个关于学分的定义是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提出的,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用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便是学分制,又称学分累计制。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认为学生若要获得某个学术性的学位。与之相对应,实验学分制就是用来衡量理工科学生们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数量的一种单位,首先,学院老师根据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选出本学期应掌握和了解的实验,将必须掌握的记作一个学分,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上,对于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群体,可以让他们拔高开展了解提高性实验,提高性实验的学分记作两个学分。再次,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完成实验要求,基础实验为必须完成的,是学习的最低要求,对于一些基础比较扎实,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提高性实验,获得相应的学分。最后期末期间,在学生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实验课程各项目由多位教师参加指导的,由实验室进行成绩汇总后,将实验成绩交课程任课教师。各实验室要结合实验教学学分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调整各门课程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增大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使之在规定年限里年达到50-60%。

3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各大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课程改革之后所发行的新教材,新教材在编写思想、总体结构安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等方面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但又不完全囿于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有所创新、发展。这就对我们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3.1 重视实验,以物明理

这次使用的新教材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科学课程中的作用,从教学的角度讲,高中物理的科学探究虽然不全是实验探究,但是通过学生的探索,将未知变已知,他们与初中阶段的探究具有相同的特点,只是研究手段更丰富。比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相信加速度的表达式”等等。

以前,实验教学是薄弱环节,这套新教材加强了实验的教学。有大规模的定量计算的“验证机械能守恒”,也有“实验”栏目,要求学生自己做的,但是多数是定性的实验,也可以随堂处理。“做一做”栏目也是实验,但是大多数是拓展性内容,期中有的器材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所以对于实验的要求层次比较广。

这套教材还加强学生的活动,加强教学的互动性。比如第一章第5节的“思考与讨论”目的是电子信息的关系,而不是有教师正面讲述,先是从一个问题出发,再到另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勤思考,敢于质疑的好的W习习惯。

这套教材还在很多地方利用了数学的极限的概念。对于极限概念的接受有很大的难度,数学里也是略微提到,所以我个人认为引入的地方太多不好。

加强电子信息实验,淡化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突出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和地位,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使实验简单化、课外化、微型化、兴趣化和生动性,课本中随处都可见类似的电子信息实验。

3.2 转变教学观念

在实施新教材的教学过程的过程中,首先大学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要转变。要多给学生自主性、多给学生时间、多给学生表现机会。如:验证平电子路线实验:先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探究,其他同学在底下提出意见和建议,老师在一旁引导启发并设置相关的探究问题;再分组实验验证定则,以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动手实验并思考的机会。要特别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过分强调知识的深度和难度,例如:有意识地或总结或点拨,在学习电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学生提出意见的构想并进行实验后,老师应该进行适时的总结,对大家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理论性的总结和提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同时也不打击学生自信心,对取得的成就进行肯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我动手能力的培养。

3.3 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就是因为发展是以众多的理论和实验为基础的,可以说,理论知识来自于实验,也就是说,没有实验就难以获得理论,同时得出的理论又以实验为现象继续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促进实验的进一步完成。

实验教学是促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科学思维产生交叉复合作用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培养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诞生的摇篮,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为了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必须建立起具有较强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学科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因此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4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时压缩、内容增加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院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探索: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以往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的内容,大多是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加强理论学习的认识性而设Z的验证性的实验。对于此类实验,往往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实验的主动性,从而难以提高学生的技能。

通常实验箱上有一些便于学生实验的功能。但使用实验箱会带来接线不能太复杂、支持芯片不多、实验范围有限和部分复杂功能无法实现等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对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掌握了测试方法的同时也强化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促进了理论教学,激发了实践兴趣。

5 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实验室考虑到在指定的教学时间内,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实验,有些学生需要用课后的时间来继续课堂上未完成的实验。开放实验室是将实验室为实验教学、实验技术研究、科学研究所能提供的必要条件,时间、仪器设备、房间场地、必要经费、各种资料、指导人员等,,要部分或全部向实验者有目的地开放。开放实验室可以变学生“被动式”实验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增加学生进入实验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实验室开放初期,在学生没有习惯开放性实验方式时,实验室的全天开放并没有什么效果,大部分学生都拖到最后时间完成,甚至是在最后一下午来完成实验。实验室拥挤不堪,实验效果不但不好,反而达不到原来的目的。开放式实验教学虽然作出具体的实验日程安排,但这种安排应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既可在实验课内完成实验任务,又可在实验课外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完成实验任务。

6 结语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实现知识一能力一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共同开创高校实验教学的新局面。钟对传统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研室各位老师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结合大家多年来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的体会,我们提出实验教学的整体改革思路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54-59.

[2]孙洪宇.关于对电子信息创新的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2(15):52.

[3]何宝祥.陆桂荣,储开斌.电子信息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

[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19-22.

[4]陈小虎,刘化君,朱晓春,等.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4):55-56.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范文2

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根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建立起如图1所示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涵盖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生科研、教师科研四个方面。在培养体系中,课程实验是基础阶段,课程设计是提高阶段,学生科研和教师科研是升华阶段。下面对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予以分别介绍。

1“.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整个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起码的条件。课程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主要是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的电力电子理论知识验证电力电子主电路、触发电路与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综合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设计、电力电子电路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能力。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采取的措施一是在实验项目中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使其达到50%,二是大胆尝试研究性实验教学方法。研究性实验教学根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实验课时要求,让学生完成规定的研究性实验项目。研究性实验项目跟一般的验证性实验项目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着重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研究性实验项目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和其他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完成后必须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并答辩。

2“.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提高阶段,主要是锻炼学生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电力电子技术设计某种实际的电力电子应用电路(电力电子装置)或驱动电路、控制电路。设计内容包括电路拓扑结构的选择、功率开关器件的选型与参数计算、控制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和保护电路设计等,为将来从事电力电子装置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根据需要,我们给学生课程设计的题目也基本上归纳为主电路(含整流电路、斩波电路、交流电力控制与交变频电路、逆变电路)设计及器件选型与参数计算、PWM控制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和保护电路设计,同时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PSIM和MATLAB等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电力电子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具备“方案论证—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参数计算—器件选型—实验验证”的电力电子装置设计能力。

3“.电力电子技术”学生科研

学生科研就是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电力电子技术类科研课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索,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科研的主要途径就是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如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邵阳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等。我们鼓励并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从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资助条件与项目申报、项目结题与奖励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申报项目进行管理。到目前为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已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获得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2项。这些项目均以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与实验为研究内容。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学生发表学术论文8篇、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

4“.电力电子技术”教师科研

除了学生自己申报各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外,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科研课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学生具体的研究课题进行专题培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专著、文献等掌握所研究课题的发展情况及最新进展。目前,学生已经参与到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VSI-SPWM结构的综合电能质量调节器关键技术研究”、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基于并联补偿的配电网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多项电力电子研究课题当中,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申报的科研项目也大都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关。

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成效

根据以上内容构建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在电气工程系实践三年多来,成绩显著,学生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到目前为止,学生获得的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成果为: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获得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2项,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篇,学生参与开发70kvar微机型低压动态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50kvar新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各一套,发表电力电子学术论文8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实现了我校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被许继电气、中山南瑞录用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发工作零的突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而推广所取得的成果。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范文3

电力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工业生产中的交流调速、直流调速、感应加热、焊接、电解、电镀等;交通运输业的电力机车、轻轨、地铁、电动汽车等;电力行业的高压直流输电、无功补偿、电力滤波等;电子装置用的开关电源、UPS电源等;风光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并网离网逆变器等;航空航天、核反应、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都有电力电子技术的身影。显而易见,学好“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对电气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是多么重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要求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工程实践能力越来越强,所学的课程门数不断增加,必然导致各门课程的学时数不断压缩。如前所述,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电力电子产品及电力电子装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所含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原有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二本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内容

根据笔者所在辽宁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专业的招生与就业、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实验设施及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调整,更加注重对学生电力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本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类的各专业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电气专业传统的“发电、输电、用电”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强电和弱电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而电力电子技术是诸多学科相互交集的学科,是由基础课到专业课过渡的桥梁和纽带,是强电和弱电的有机结合。因此,在修改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要体现出电气专业的“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协调”的主导思想,加大教学力度,要意识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扩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

教材内容的合理取舍

任课教师要选择一本合适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材作为主教材,再参考其他的辅助教材,取长补短,主讲教师应具有宽阔的知识面及丰富的电力电子工程实践经验,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的内容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工程实际的应用,要体现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新技术,也要体现出“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基础课到专业课平稳过渡的桥梁,使教材内容更符合二本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要求。

主教材中除重点讲授交流变直流、直流变交流、直流变直流、交流变交流四大类基本变流电路及它们的组合之外,还要联系当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情况,注重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及其他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注重主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保护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元器件选择,还应该适当介绍SVC、SVG、高压直流输电、开关电源、UPS电源、感应加热电源、光伏逆变器等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以适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宽口径就业要求。

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避免一人堂和填鸭式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课堂教学中需要绘制大量的电路图和波形图,以及诸多公式推导及各种参数计算等。由于课程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又多,仅仅依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显然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所以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了“电力电子技术”的课堂教学,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多媒体教学的引进并非完全取消黑板加粉笔的课堂教学方式,二者应该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各有各的长处。对于复杂的电路及波形的绘制和分析,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音容并茂的特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以flas的方式显示电力电子器件的开通和关断过程、过电流和过电压的产生过程、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等,使学生感到生动而有趣,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而对于简单电路的分析以及例题习题的讲解,还是黑板加粉笔的方式显得更简单便捷,更具亲和力,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总之,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学生的素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互联网资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使学生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

改革实验教学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原有的电力电子实验室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改造,引进近几年内较为先进的电力电子实验设备,对原有的验内容和实验计划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尽量减少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增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根据专业的特点和理论教学情况组织实验教学。

我院现有的电力电子综合实验室可开出多种实验,囊括了AC/DC、DC/AC/、AC/AC、DC/DC四大电力变换所需的实验,如整流及有源逆变实验、交流调压及交流调功实验、直流斩波实验、无源逆变变实验等。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还增设了开放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知识交流,也使电力电子课程的实验教学延伸到课外,对教学时间的不足起了一定程度的弥补作用;同时,在我院的大学生电子挑战杯大赛中,部分学生的竞赛题目与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提高了学生的电力电子技能。另外,我院每个学期举行教师实践技能大赛,有相当一部分竞赛题目与电力电子技术有关,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电力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和实验教学水平。

将Matlab仿真软件引进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Matlab仿真软件是各院校普遍开出的课程,将Matlab仿真软件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相结合,在课堂上,利用Matlab仿真软丰富友好的图形界面,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也避免了教师画电路图、波形图的繁琐及时间的浪费;将Matlab仿真软件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相结合,是原有的实验操作的有益补充,同时又具备原有实验装置不具备的优点,如解决设备费用高、实验所花时间长、危险性大的缺点。而利用仿真教学工具代替实际元件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既不担心元器件损坏,也没有任何危险,学生完全可以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在任何地点的计算机上自行完成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实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真实性实验,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实训效果。

课程设计环节的改革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后,在课程教学的后期,增加了课程设计环节,由主讲教师布置该课程的设计任务,为避免雷同,每人一题,主要以电力电子技术的四大电力变换为核心,结合工程实际,根据给出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设计出总体方案、主电路图、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等,并进行相关参数计算及元器件选择。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制作电路板和元器件焊接,并使用实验室的仪器和工具进行调试;较复杂的题目要求用实验室的实验设备验证或进行matlab仿真,最终以论文的形式完成课程设计,并进行课程设计答辩。课程设计环节的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补充,同时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就业及将来打下基础。

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

为了提高电气专业学生的电力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近几年来,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除了到发电厂、变电所参观实习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电力电子装置的厂家实习;有时也请电力电子产品的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除了发电厂、变电所、继电保护、电气照明等传统设计题目外,许多教师在本科毕业设计中也增加了许多有关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设计课目,如感应加热电源、大功率开关电源、UPS电源、光伏逆变并网系统、SVC、SVG、高压直流输电等方面的题目。有些设计题目还获得了省级或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范文4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电子技术 学习心得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27-02

1、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微机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带来了相应领域的技术革命。电力电子技术是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电路图和波形图较多,实践性强。如何在有限学时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开创出一条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1]下面就几个方面探讨一下本人在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2、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制作有特色的课件

多媒体课件不能将课本的内容用PPT直接投到屏幕上,采用这种课件对教学是无益的。要将、文、声、像以及视频等融合为一体,在备课时充分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把自己课程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总结等写入PPT,插入必要的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原理的Flas演示,精心设计每一张多媒体课件的页面,制作有自己特色的多媒体课件[2]。让学生在听课的中对教材中的内容一目了然。例如:在讲授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时,该电路结构相对较复杂,利用多媒体将电路图和工作波形图同时分解为几部分,将每一部分的电路图和相应的工作波形图放在一张图片中,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进行处理,在讲授时,电路图中的电压电流路径用醒目的箭头象形地表示出来,同时工作波形中的该物理量的波形也进行动作,并将该知识点的重点用文字写在图开的边上。通过教师的控制,分节演示,使图中的路径动画和波形动作同步,从而给学生以感官上的综合刺激,同时可以节省板书与绘图的时间,扩大了教学的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能生动地展示各种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电力电子技术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是培养理论联系实、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在实实践教学改革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一重要环节。学生要认真完成基本实验,巩固实验基础。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安排,学生必须完成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如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研究、基本电路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验证等基本实验。通过这砦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熟悉整流、斩波、变频和逆变的相关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我校现在已淘汰传统的分立元件实控制柜,采用浙江天煌教学仪器公司的“电力子与电力传动实验台”。我们采取的措施有:将实装置介绍及实验要求挂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网站,提供基本操作示范录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同时鼓励学生参教师的科研活动和实验室建设。实验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①要求实验内容全,包含各类半控、全控型功率开关器件和PWM控实验;②融合相关课程(如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计算机控制)的综合实验;③分层次设置实验,使生可自行搭接和组合设计,以便将其扩展成新实;④学生的实验活动建立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提高毕业设计环节的质量[3]。毕业设计的题目不求过大过难,但要使学生能真正明白其工作原理并能亲自动手制作出可行的实际电路。如以布置一个利用单片开关集成调整器芯片设计一个简单电源的题目。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相关的芯片资料及典型应用电路,用protel画出原理图并仿真,仿真结果正确后再要求学生排版生成PCB电路,然后再利用刻板机或自己刷板子制作出实际的线路板,把所需元件焊接完成后再进行测试,直至输入输出正确。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毕业设计论文通常涉及元器件购买、电路板加工与制作、测试分析等费用开支,没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及实验条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4、教师应讲好绪论课并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双语教学

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而且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意识,讲好绪论这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丰富的图片、录像等感性材料来说明电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领域,使学生明白他们在课堂上将要学的看似“枯燥”的电路图,波形图及公式推导在工程实践中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由于电力半导体器件和微电子半导体器件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每隔不久便有一个新飞跃,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站在全系统的高度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把知识点分得过细、缺乏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应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本科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是教育部提出的在新形势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是全球经济化的必然趋势,是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双语教学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将双语教学运用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传授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给学生提供应用英语学习的机会。双语教学施行之初,学生往往会不适应,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和教学手段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初学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

5、结束语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措施应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我校对开设该课程相关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工程实践型人才。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中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目前工程应用中真正用得到的主流技术来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该课程的相关科研实践中来,科研与教学共同进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应用的广泛和深入,该课程的改革也一样会不断地向前推进,各种各样的探讨和方法也会不断涌现。因此,围绕学生,追寻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前沿,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激发其创新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范文5

关键词:电子实验;高职院校;教学;基础;能力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快速提高。当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学术型的人才,也需要技术型与技能型的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场所,将学生打造成为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电子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更能让学生成为善于动手之人,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鉴于高职学生电子实验理论能力与动手能力之间的差距,建立科学的高职电子实验教学体系是电子专业教育的必然方向。

1 建立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之基础体系

第一,电子实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构建完善的电子实验教学体系,需要教师重视个人专业修养水平的提高,在教学的同时加强自主学习,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只有教师准确无误地掌握电子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应用领域等,才能对其进行更加学入地研究,提高教学的专业性。充实个人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寻找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契合点,重新建立电子实验教学知识体系,开发更多简便、快捷的电子实验操作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高职院校要做好电子实验设施建设工作。电子实验设施基础牢固,才能为电子实验教学实施提供物质基础。配备数量充足的电子实验操作所用的基本仪器与设备,结合电子实验教学的要求,积极引进现代化的实验器材,才能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电子行业的发展动态。电子实验设施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学生的电子专业操作水平越高。

2 建立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之基本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实验学习内容具有理论性、实践性,更具有技术性与专业性。高职院校在开展电子实验教学,建立电子实验教学体系时,需要关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让学生在电子实验学习中通过操作掌握基础知识与操作方法。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电子专业知识应用到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建立基本能力培养体系,需要教师多多引导学生了解电子仪器与仪表的工作原理,组织学生开发安装技术,学会在电子实验学习过程中准备记录相关数据。更要在操作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的问题,利用故障排除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到仪器的故障点,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观察能力的提高。

作为当代高职院校的电子实验教师,教师要在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过程中积极总结教学经验,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摸到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乐于自主动手设计与实施电子实验。在学生的电子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巡视与检查的力度,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并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找到错误原因,这对于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将基本能力的培养视为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让学生的进步更加真实。

3 建立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之综合实训体系

综合实训体系,是高职院校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综合实训体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电子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深入了解各项电子技术的操作原理,培养起较强的电子实验能力,才能让学生成为电子工程的参与者与研发者。在电子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主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全方面体验电子实验教学的过程,享受于电子实验实训活动中。高职电子实验教师应当积极开发与研究创新型电子实验,让学生不断发现新鲜的东西,在探究新技术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投入个人精力对电子实验进行测评与设计。

建立综合实训教学体系,是让学生电子工程专业素养水平提高的关系,也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在实际工作中,高职电子实验教师应当从学校电子实验室的真实条件出发,充分利用电子实验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电路设计方案与题目,让学生在接触新题目、新案例的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教师可以就这些新问题与学生细聊专业知识点,谈一谈与电子专业知识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做好课外拓展与课下学习工作。鼓励学生利用课外习得知识对电子实验的新方向进行探究,给学生应用电子实验室的自由,让学生在动手中完善电子实验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4 建立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之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的关键一环。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电子科技的创新发展,让社会更加需要电子专业人才,也让社会提高了其对电子专业人才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教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利用电子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将电气行业与电子行业的发展方向传递给学生,促进最新电子科技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才能让人才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做好校企结合工作。校企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能让学生与工作环境进行零距离互动。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电子科技学习小组,让学生于企业实习过程中以小组形式共同研究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促进电子专业人才的细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的快速改革与完善,让高职院校的电子实验教学体系不足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要提高电子实验教学效果,就要将电子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好。建立一个从基础到能力提升的实验教学体系,给电子实验教学活动提供保障,积极完善电子实验教学设备,才能让电子实验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钟先芳,余丽萍. 高职电子实验教学体系探讨[J]. 赤子(上中旬),2015,24:93.

[2]袁天云.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探讨[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73-75+80.

[3]王庆华,胡敏. 对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02:83-86.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范文6

中职教育是培养学生走进社会、走入岗位的关键。在中职教育中,一体化教学的课堂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本文从理论实践、教学实验及师资培养三个方面介绍了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策略;阐述了一体化教学及一体化实践对中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职;电子技术课程;实践;能力

1引言

与高中教育相比,中职教育要求学生的技术水平过硬、实践能力较强,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有自身的角色定位,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能够达到公司的标准,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中职教育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探索并实践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

2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工程性、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课程内容的知识点较多、涉及面较广、实践要求较强。[1]一是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工技术的相关的理论及操作原理;二是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及实践能力,因此,理论知识稳固、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对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中职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还存在明显不足:第一,理论与实践脱节。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许多学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行为。第二,教学实验陈旧。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验大部分属于验证性实验,而在进行这些实验时,很多中职院校的要求仅仅停留在测试数据、验证定理的阶段,其缺乏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少积极主动的操作及实践能力。第三,师资培养欠缺。电子技术教学需不断地培养师资队伍的实验实训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但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许多院校缺乏对师资队伍的实验培训、对师资队伍的再教育培养,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缺少一定的实训能力及教学措施,影响了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及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

3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一体化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桎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环环相扣,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促进一体化教学实践的主要策略有[2]:

3.1确定一体化教学的工作任务

首先,分析社会岗位对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知识及技术操作能力的要求,调查已工作学生的电工技术能力及职业适用能力,从职业岗位要求及已毕业的学生中分析教学的重点及不足,从而确立下一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了解学生的基本电工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从学生对安全用电及相关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使用电工仪器及电子仪表等器材的熟练程度中,确立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重点。最后,根据教学目标及重点,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构建“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教学体系,进而确定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任务。

3.2设计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内容

第一,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情况,设定真实教学情景,将社会岗位的电子工作环境及企业部门对电工专业的相关要求引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使学生在解决课堂任务的同时,认识到社会的职业问题,促进学生的电工技术学习及实践能力培养。第二,在理论讲解后,教师可布置相应的课外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实践、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能动性。第三,教师要根据设定的教学情景及布置的课外任务,设计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中建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建立一体化教学的考核体系

科学的考核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3]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中,单一地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及考试成绩进行考核是不太严谨的。电子技术的教学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①考核学生对电工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并分析学生的实验成果及考试成绩;②考核学生的实践态度及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评定学生的操作结果及创新、适应能力,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

4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不仅促进了中职教育素质与技能的双核心体系建设,还加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性培养。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中,确定一体化教学的工作任务、设计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内容、建立一体化教学的考核体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黄韬 单位:南平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子剑,张红涛《.电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