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范例6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范文1

关键词:城镇化 统筹城乡 调研报告

城镇化与“工”一体,与“农”相连,是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点。新型城镇化,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市实施黄蓝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举措。但在发展过程中,新型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就业之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影响和制约了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一、基本情况

建市以来,东营市高度重视推进城镇化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东营市就把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作为全市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2000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的意见》,揭开了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序幕。2001年2月,在市人大四届五次会议上通过的《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城镇化战略再次被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2001年3月,根据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东营市进行了大规模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2006年4月,东营市编制了《东营市“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明确了发展战略及措施。2010年,东营市委托南京大学开展城镇化课题研究,编制了 “十二五”城镇化专项规划。2012年11月,东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确定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发展举措。

回顾东营市城镇化发展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超常发展阶段(1978~1990年),城镇化率从1977年的12.41%跃升至40.23%,年均提高2.14个百分点;二是平稳发展阶段(1991~ 2000年),城镇化率达到48.27%,年均提高0.81个百分点;三是加速发展阶段(2000~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62.08%,年均提高1.28个百分点左右。从目前情况看,东营城镇化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东营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状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东营市人力资源供需信息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在《东营市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中进行了简要分析。

该报告显示全市未就业人口在调查期达到了54464人,并从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等指标对该群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拥有较为年轻的年龄结构

据统计,东营市未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较为年轻,75.57%属于21-40岁的青壮年,其中21-30岁人口占到了总数的43.27%,年龄稍大的31-40岁组所占比重也有32.30%;而其他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都很小。青壮年与中老年相比,是劳动力人口中最为生机、最具价值、也是最容易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

(二)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

东营市未就业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高达55.27%的人口只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次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群体,比重也达到了31.84%;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所占比重极低,只有2.59%。同时也印证了“受教育程度越低、就业越难”这一劳动力市场上的基本规律。

(三)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

通过以上未就业青年的状况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城镇化就业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工作缺乏稳定性,隐性失业现象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是采取外出打工的方式,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和盲目性,工作岗位变动性较强,随时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没有一定工作技能的失地农民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隐性失业较为严重。

2、农民自身技能素质偏低,造成就业上的低层次化。目前务工农民绝大多数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工资收入少的低层次工种。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消费型服务业这类对文化和技术要求比较低的工作之外,农村劳动力在其他领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3、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参保率较低。由于失地农民是处在一个城镇化不断发展的阶段,其身份往往比较尴尬,户口是农民而却没有土地及相应补贴,或者是户口是城市居民却没有相应的工作和社会保障。

三、对策与建议

造成农民就业难度大、就业范围窄的最根本原因是农民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培养农民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他们的就业渠道,这样才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一)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在资金供给、人才培训、项目推荐、信息共享等方面帮助农民转移就业,避免劳动力的闲置和浪费。二是把握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举办一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技术培训班,突出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就业能力。三是发挥基层农民工服务平台的作用,因地制宜为农民提供特色培训服务,帮助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

(二)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实地走访社会群体等方式,让农民对自己的择业抱有信心,改变保守的就业观念。二是开阔农民的视野,改变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使他们不断接触新的、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三是鼓励农民创业,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和对市场的把握程度,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范文2

[关键词] 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环境信息报告主体;利益相关者;博弈

[中图分类号] F299 [文献标识码] A

Game Betwee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Reporters and Stakeholders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Regions Inhabited by Mixed Ethnic Groups

SUN Zhimei, LI Xiulian, ZHANG Xuli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of the regions inhabited by mixed ethnic groups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cludes both micro and macro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ere is a game between information reporters and stakeholders. The analysis of game pattern brings in variabl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enalty, reputation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which enriche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The study suggests stakeholders taking part in reporting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raising penalty, focusing on environmental reputation, promoting a supply side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nd facilitating internalization of social cost.

Key words: regions inhabited by mixed ethnic groups,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reporters

一、研究背景

在党的十报告中城镇化被提到了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地位,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称为“新四化”,四者要实现同步、协调发展。

2014年3月16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其中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同时指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等。[1]

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注意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要关注对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民生与福祉的提高,建设美丽城镇。城镇化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伦理问题。[2]散杂居民族地区由于其分布面广、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在实现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道路上,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为环境信息报告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语境。

本文基于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背景,着眼于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治理,借鉴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环境信息报告主体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进行分析。

二、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信息报告主体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环境信息公开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它不仅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也是推进我国环境管理工作全方位提升的重要手段。[3]环境信息报告问题与利益相关者的内在机理,为治理城镇化产生的环境问题提供一种制度引导,为协调城镇化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关系提供一种有效机制,对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实践无疑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环境信息的报告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决策依据(如政府可据以进行环境规制,金融机构决定是否给以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也为环境信息报告的实践产生了引导和约束作用,环境信息报告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为解决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中的特殊问题提供了一种基础性的信息,也为实现散杂居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

(一)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信息报告主体

事实上,为了清晰地界定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信息报告主体,有必要对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信息作出界定。基于我们对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信息包括基本的两类:微观环境信息与宏观环境信息。前者如环境影响评价信息、企业环境绩效信息等;后者如城镇化三废治理情况、城镇森林覆盖率等信息。因此,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信息报告主体主要是企业与政府。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企业是重要的建设主体,也是微观环境信息的报告主体。但是企业考虑到信息的报告所产生的市场效应以及趋利避害的自利动机,往往会在报告与不报告之间进行不同的策略选择。政府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与社会治理的主体,在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是政府环境信息的报告主体,另一方面又是企业环境信息的监管主体。但是,在实际履责过程中,可能存在政府监管的缺失。

(二)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利益相关者

就微观环境信息而言,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社会公众、社区等。政府需要承担公共管理的职能,企业环境行为是否合法以及企业环境信息是否报告属于政府监管的范畴。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城镇化建设中提供资金。而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否会对周围环境与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公众和社区的环境信息关注点。此外,在城镇化背景下,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城镇化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企业占地行为,农民的利益首当其冲地受到了侵害。因此,是否征用土地、如何补偿以及工业建设对土地造成的影响等信息都成为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在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政府和社会公众。企业与上述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了博弈。

就宏观环境信息而言,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社会公众以及民间环保组织。其中公众是核心利益相关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提高、饮用水安全的保障等等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此外,民间环保组织逐步壮大,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三、环境信息报告主体与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模型

博弈论关注的是意识到其行动将相互影响的决策者们的行为。[4]参与博弈的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某一主体的受益不仅取决于自身策略的选择,还取决于其他方的行动。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中,环境信息报告主体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同样充满博弈。以下对企业(微观环境信息的报告主体)、政府(宏观环境信息的报告主体)与其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

(一)企业环境信息报告与政府监管的博弈

企业是微观环境信息的报告主体,政府是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中,企业有报告与不报告两种决策,政府有监管与不监管两种决策。企业若选择报告环境信息则需要为之付出成本,不报告环境信息则会被罚款(在政府监管的情形下)。假设企业报告环境信息的成本为C1,不报告环境信息受到的罚款为F;政府监管的成本为C2,不监管的成本为0。从社会角度而言,企业报告环境信息时将产生社会收益,假设社会收益为Rs。

企业在环境信息报告中往往存在短视行为,倾向于隐瞒环境信息,尤其是对企业不利的信息。基于上述分析,企业环境信息报告与政府监管的短期博弈矩阵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环境信息报告与政府监管的短期博弈

当政府不监管时,企业报告环境信息会发生成本C1,不报告环境信息则成本为0。由于C1大于0,因此企业会选择不报告。反之,当政府监管时,企业报告环境信息会发生成本C1,不报告环境信息则会受到罚款F。据此,可以得出结论,政府应该选择监管;并且当政府监管时,若F足够大,则企业会选择报告。

长期来看,企业如实报告(不论有利信息还是不利信息)可以体现环境声誉,报告环境信息将获得私人收益,假设基于声誉效应所获得的长期收益为Re。基于上述分析,企业环境信息报告与政府监管长期博弈矩阵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环境信息报告与政府监管的长期博弈

长期博弈下,当政府不监管时,结论与短期博弈下相同,企业会选择不报告。反之,当政府监管时,若企业报告环境信息,会发生成本C1,但是基于环境声誉会获得收益Re,可见净收益为Re-C1,此时,社会净收益为Rs-C2;若企业不报告环境信息,则会被处以罚款F。因此,两权相害取其轻,只要Re大于C1,F足够大,企业会选择报告。

(二)企业环境信息报告与公众监督的博弈

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博弈中,企业有报告与不报告两种决策,公众有监督与不监督两种决策。假设企业报告环境信息的成本为C1,环境盛誉收益为Re,不报告环境信息则会失去公众信任,丧失基于环境声誉而获得的收益,即产生机会成本,为-Re,公众监督成本为C3,不监督成本为0。企业报告环境信息时,仍然会产生社会收益,为Rs。构建企业环境信息报告与公众监督的博弈矩阵如图3所示。

图3 企业环境信息报告与公众监督的博弈

当公众不监督时,企业报告环境信息会发生成本C1,不报告则成本为0,由于C1>0,因此企业会选择不报告。反之,当公众监督时,企业报告环境信息会发生成本C1,环境声誉收益为Re,净收益为Re-C1,不报告则会产生环境声誉损失为-Re。只要Re>C1,则报告是更理性的选择,可以避免损失-Re。

(三)政府环境信息报告与公众监督的博弈

政府是宏观环境信息的报告主体,公众是核心利益相关者。政府与公众的博弈中,政府有报告与不报告两种决策,公众有监督与不监督两种决策。假设政府报告环境信息的成本为C4,基于环境声誉产生的收益为Rg,不报告环境信息则会失去公众信任,产生环境声誉损失(即机会成本)为-Rg,公众监督成本为C5(公众监督政府报告环境信息的成本不等于监督企业报告环境信息的成本,故假设为C5),不监督成本为0。政府报告环境信息时,仍然会产生社会收益,为Rs。构建政府环境信息报告与公众监督的博弈矩阵如图4所示。

图4 政府环境信息报告与公众监督的博弈

当公众不监督时,政府报告环境信息会产生成本C4,不报告则成本为0,由于C4>0,因此政府会选择不报告。反之,当公众监督时,政府报告会产生成本C4,环境声誉收益为Rg,净收益为Rg-C4;不报告时,丧失环境声誉收益,也即产生机会成本-Rg。只要Rg>C4,则报告是更理性的选择,可以避免产生机会成本。

四、政策建议

环境信息报告是一个供需相互博弈的过程。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实践中,企业与政府是环境信息的主要供给方,公众等其他主体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环境信息的需求方。只有从报告主体与利益相关者两个角度双管齐下,才能实现环境信息的供需平衡。

(一)利益相关者参与环境信息报告机制

企业与政府负有环境责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对环境的关注,会对企业形成影响和压力,而企业对此压力的积极反应是将环境纳入企业的战略视野,对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评估标准做出应变,从而承担起企业的环境责任。[5]基于前文的分析可知,企业报告微观环境信息时,政府不监管、公众不监督将会导致企业不报告的结果,因此政府监管、公众监督显得格外重要;政府报告宏观环境信息时,公众不监督也将导致政府不报告的结果,因此公众监督尤为重要。将这一结论加以推广可知,需求方的作为与不作为对环境信息报告主体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促进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推动民间环保组织的建立与规范化,都成为必然之举。利益相关者与环境信息报告主体的博弈,可以有效地推动环境信息实质性需求的形成,有助于实现环境信息报告主体的主动供给。

(二)提高环境罚款力度

基于前文企业环境信息报告与政府监管的博弈分析,无论是短期博弈还是长期博弈,在政府监管的情形下,只要环境罚款F足够大,则企业理性的选择就是选择报告环境信息。因此,为了使企业选择报告环境信息,就要加大环境罚款力度,或者采取其他环境规制手段,增大企业的环境违规成本,促使企业不得不报告环境信息。

(三)注重环境声誉效应,推动环境信息供给侧改革

与以往的博弈分析不同,本文在分析时引入环境声誉变量,即企业环境声誉收益Re,政府环境声誉收益Rg。企业或政府长期的报告实践会形成环境声誉,表现为正声誉或负盛誉,正声誉会给报告主体带来环境声誉收益,负盛誉会给企业带来环境声誉损失。前文研究结论得出,只要Re、Rg大于各自的环境信息报告成本,则报告是主体更理性的选择,可以避免产生机会成本。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为了提高环境信息报告质量,应该更加着力于从环境信息的供给方角度进行改革,使环境信息报告主体意识到环境声誉效应,注重环境声誉的正积累,使其获得的环境声誉收益大于环境信息报告成本,才能从根本上使报告主体产生自愿报告的动机。

(四)促进社会成本内在化

在当前城镇化的状态下,城镇化所带来的收益大多由企业攫取。但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却是由社会来买单,因此社会成本大于社会收益。为了保证城镇化成果的合理分享,应建立正确的成本效益关系,促使社会成本内在化,由企业来承担,具体而言,可以从事前和事后两种思路展开。事前将环境治理成本内化到企业的日常环境管理实践中,或者事后由企业来承担高昂的环境治理成本或环境恢复费用。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R].2014-03-16

[2]朱磊.中国城镇化的环境伦理审视[J].浙江社会科学,2016(1):84-89

[3]王华,郭红燕,黄德生.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6(1):83-86,91

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范文3

该报告的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和中国国情来看,大城市的郊区将会成为吸纳主要新增城镇人口的主力。

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主体工程

《经济》:《中国现代化报告2013:城市现代化研究》是《中国现代化报告》的第13本年度报告,为什么把报告主题确定为城市现代化?

何传启:现代化既是我们的国家目标,也是中国复兴的必由之路,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也进入城市社会成为社会主体的发展阶段。2012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超过50%的国家已经达到了116个。这说明,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时代,城市现代化研究具有全球意义。

该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即主题报告:城市现代化研究;评价报告:世界现代化评价;附录:图表和附文。其中,主题报告包括三章:第一章是世界城市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分析过去300年的进程,预测未来100年的趋势;第二章是世界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原理;第三章是对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理性分析。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给报告做序中指出,根据中共十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鉴世界城市化的历史经验,中国城市发展将进入质量与规模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发展、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采用“大城市主导型”城市化路径

《经济》:发展经验证明,世界城市化的路径既有大城市主导类型,也有小城市主导类型。中国呢?

何传启:世界城市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城市化和现代城市化,其中现代城市化经历了工业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服务城市化三个小阶段。欧美发达国家大约是18世纪启动工业城市化,19世纪末进入社会城市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入服务城市化阶段。不同阶段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差别。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城镇化将要进入一个城镇化与郊区化同步推进的阶段。未来40年中,中国人口流动会出现一种“双向流动模式”,即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向郊区和郊区外的乡镇流动;郊区人口既可以向城市流动,也可以向郊区外的乡镇流动。这是一个人口集中化和人口分散化同时进行的过程。可以推测,2030年前后,中心城市人口比例将经历一个从上升到下降的拐点,2045年前后,郊区人口比例将超过中心城市人口比例。到2050年,大约30%―50%的中国人有可能住在郊区。未来40年中国郊区人口比例会持续增长。

《经济》:从世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中国国情看,这本报告给当下实施的新型城镇化会产生哪些影响?您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城市现代化的客观发展?

何传启:报告认为,目前中国城市现代化程度属于世界初等发达水平,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报告提出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政策建议。根据世界经验和中国国情,中国可以采用“中度城市化”模式,城镇化率将会从54%上升到80%左右,农村人口比例将从46%下降到20%左右。

未来40年,中国可以采用“大城市主导型”城市化路径,大城市数量将从125个上升到340多个,大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将从21%上升到48%;中城市数量将从108个上升到约360个,中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将从6%上升到16%;小城市数量将从420多个上升到930多个,小城市和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将从23%下降到约17%。

在2010年至2050年期间,中国人口空间结构将发生两次转变。第一次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化社会的转变,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大约发生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第二次是从城市化社会向城乡动态平衡社会即郊区化社会的转变,郊区人口超过城市人口,预计发生在2045年前后。人口可以自由迁徙,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双向人流达到动态平衡,那时人们的生活会很幸福。

城市化规律、国家政策和社会选择将会对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城市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选择是有理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国家政策。如果国家政策符合客观规律和中国国情,那么,这就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反之相悖。

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范文4

在中国社会心态指数(ISMC)调查启动仪式暨全国城市认同调查报告会上,由凯迪数据研究中心携手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联合的全国城市认同调查报告,希望通过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民众对城市认同感的调查,对比分析了不同城市在城市认同感各维度上的差异,在经济新常态下,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南方都市报总编辑、凯迪网络副董事长任天阳表示,城市认同感作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格外重要的一种社会心态,折射的是居住在城市中公众的日常感受、基本情绪、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他们也希望通过对城市认同感的调查分析,为城市的管理者,治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

记者了解到,该报告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将参与调研的城市分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无线城市,近15万有效问卷,覆盖00后到50后、无收入者到月薪两万以上者,还有不同教育水平等多维度人群。报告将城市认同感划分出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地位认同以及地域认同。

“这个数据可以恰恰可以解释当前青年人‘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俊秀表示,在一线城市,青年人的付出可能是最多的,但是收入可能远低于其他年龄层的人,所以会出现逃离的心态,到了四线城市,青年人能够拥有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对本地文化也比较包容,但是呆久了可能也会不甘心,希望能有更广阔的天地,所以地域认同感会较低,不愿意在四线城市长期呆下去。一线城市中,70后的地域认同感是比较高的,说明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之后,一线城市更能留住人才,给予人才更多的认同感。

江门市的城市认同感在广东省内各城市中,各项指标都比较靠前,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璐表示,调查报告也对政府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我认为江门市排名靠前是有一定历史环境的原因的,因为我们是著名侨乡,城市认同感会比较强。但是数据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当前江门正在努力引进青年人才,而如何把这群青年人才留下来,而且不会做出成绩之后就去一线城市了,我们政府也要不断提高江门的城市综合实力。”

此外,调查报告也显示,在各城市分级中,00后的城市认同感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而除新一线城市外的其他各城市分级中,50后的城市认同感均显著低于其他各城市分级。目前,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城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往往忽视了老年群体对宜居环境的特殊要求。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设仍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仍待纳入新型城镇化整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和管理。

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范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四化”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2-0096-04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地位越发突出。中共十报告强调,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一届政府的重大施政举措,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及其特征

(一)何谓新型城镇化

现在,我们提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说要否定城镇化道路,而是为了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作为对应,需要先知道什么是旧城镇化。“旧的城镇化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开放及要素自由流动式,大致上说,这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路径;二是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封闭及要素行政配置式,这以苏联东欧和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为代表;三是市场化进程中无序拓展式,这以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镇化模式为代表”。对比旧城镇化,我们可以把新型城镇化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也就是其特征是什么?从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中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其若干特征。

1.坚持以人为本。明确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中国有2.6亿农民工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原来制约中国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变成了“三元结构”,这加大了我国城镇化的难度。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要解决好新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公共服务问题,要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

2.坚持城乡统筹。从生产要素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等方面人手,找准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城乡是一体的,城市问题解决了,农村问题也要解决,这样中国才能更和谐、更健康地发展。

3.坚持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中共十报告在描述“美丽中国”时指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同时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无疑已成全社会的共识。

4.坚持走集约之路。新型城镇化“新”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集约”。所谓“集约”就是让单位面积承担更多的人口和资本。“集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城镇用地的产出率。目前,我国一般大城市土地产值每平方公里数亿美元不等,而美国、日本约为50亿美元以上。同时,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土地使用集中程度不高。要实行集约型城镇化,首先要在土地的集约使用上做文章。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促进生产发展和城镇化。据统计,建立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可以节约土地30%,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0%,节约行政管理费用20%以上。

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要性

(一)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当前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第一,为了应对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为新阶段经济增长寻求新的动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确保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二,为了缓解劳动力供给短缺的压力,为工业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平稳的经济增长将对劳动力产生稳定的需求,同时,“总体劳动力供给在‘十二五’期间,尤其是2013年将产生转折性变化,我国将迎来总劳动人口和人口红利的拐点”,未来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稳步下滑态势。第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进城的农民多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才会减少,那么耕地规模就会相应增大,这就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第四,这也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想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走城镇化这条道路,让农民转变为市民,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福利待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到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差距较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不但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城镇文明,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也有助于减轻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压力。经过城镇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度也就降低了。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基本共识。中共十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消费、投资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最理想的状况是“三驾马车”都能平稳行使,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高投资状态。连续多年的高投资,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这导致了现实生产活动中对能源、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潜在的资源能源需求,这种发展模式受到国内能源、矿产资源、土地、水和环境的严重制约,从而引发了对外部能源和资源的高依赖。同时,这些年来,外贸在中国经济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的外贸也受到了比较大的挫折。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在中国始终处于疲软状态,只占GDP的30%左右,这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因此,在中国,三大动力机制失衡,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就成为一种必然。从政府到社会都呼吁扩大内需,把拉动内需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条重要举措。所以,提出,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

三、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中共十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不仅事关农村改革和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发展,是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建立起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动城乡一体,就是要加快新型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结合起来,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人学等问题,逐步使符合条件进城落户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享有平等权益。

(二)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格局

中共十报告指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这就要求我国构建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各级城市和新农村社区协调发展。城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镇所组成,通过促进城镇功能的发育和完善,形成结构清晰、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系和职能结构,形成群体的集合效应,从而带动区域发展。各个地方又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构建符合本地区的城镇化体系。河南省政府在《河南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载体建设专项工作方案》中就提出_了本省的五级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加快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郑州的发展;提升地区性中心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壮大县域中心城市发展实力;促进中心镇集聚式发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有序地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但是大部分城市依然是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城市服务偏向于户籍城镇居民,对外来人口关注不够,从而带来安全感的缺失,使社会信任度和凝聚度下降。因此,农民工和城镇间流动人口能否成为决策的出发点,将会成为决定城镇化发展转型是否成功的关键。说:“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是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制定农民工落户条件,实行差别化户籍政策,需要做进一步研究探索。”在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称,我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推进城镇化,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很多,不少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各地情况又有较大差异,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和探索一些重大问题,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一)必须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繁荣与发展。”从理论上讲,城镇化建设可以节省大量建设用地。因为农民进城之后,可以把宅基地这种建设用地给节省出来。现在不少省份都在探索新型农村社区——“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就是指打破原有农村的地域限制,把两个或多个自然行政村搬迁合并,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要求,统一建设住房与配套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从而组建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这种新的城镇化方式,打破了以往靠宅基地规划的旧有村落建设格局,有效地改变了农村建房点多、面广、分散的状况,实现了集中居住,科学规划;节约了大量的土地,通过盘活、增值,实现了利益兑现,找到了发展机遇,改变了农村发展受土地制约的状况;通过居住环境的改善,使农村的文明程度也相应地得到改善。由此可见,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方面,可以让农村居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节约大量土地,从而确保中国耕地的红线,确保粮食安全。

(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指出:“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巾、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因此,我国发展城镇化,绝不能“一刀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甚至不同地域、不同地理环境,分别制定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基本规律

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范文6

一、认真学习领会,迅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上来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要学习宣传贯彻好市党代会精神,关键要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所作的党代会报告。我们既要认真学习报告原文,更要结合实际领会报告精神实质,推动当前工作,切实把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党代会报告精神上来。具体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深刻领会党代会报告的精神实质。这次市党代会报告坚持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理念,贯彻落实了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这个报告的起草、征求意见经历了2个多月时间,是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中央、省委精神,切合发展实际,是一个主题鲜明、观点新颖、内容务实、语言精练的报告。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就要吃透精神实质、领会思想内涵,尤其要深刻领会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思路。一是要深刻领会报告通篇贯穿的“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就是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打造赣南城市群,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结构转型”、“壮大绿色生态经济,推动发展模式转型”、“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转型”。就是要在加快发展的前提下,推进转型发展。二是要深刻领会报告提出的“四个转化”路径目标,即把人口地域大市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竞争优势,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后发优势。这“四个转化”是报告中提出的新理念,对的发展很有启示,对如何把生态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核心竞争优势,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三是要深刻领会报告突出“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和主流,报告提到“推进生态资本化,把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资本来经营”,这是非常新颖的观点、全新的理念,对我县也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为推进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四是要牢牢把握报告提出的新目标带给及的压力和挑战。如,报告提出今后五年GDP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分解到各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均要突破10亿元,五年后我县财政要达到15亿元,对我们新一届县领导班子、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一个压力和挑战。我们要对照市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加快跨越发展。五是要牢牢把握报告提出的新举措带给发展的新机遇。整个报告通篇贯穿了绿色发展,提出了很多关于绿色发展的新观点,如,报告提出“壮大绿色生态经济”、“推进生态资本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生态旅游业”等等,将为推进绿色崛起、生态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二是要迅速抓好市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热潮。要精心组织,采取集体学习、个人自学、座谈研讨、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实质。组织部、宣传部要利用流动党校,组织党代表和宣传骨干组成宣讲团,到乡镇、厂矿企业,宣讲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精神。各基层党委(党组)要立即召开中心组学习会,结合实际,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要把市党代会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专门计划,抓好学习培训。县委宣传部要组织县内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我县学习贯彻落实市党代会报告的好典型、好经验,要把我县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效果及时上报道。

三要把党代会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自觉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市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与我县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要解放思想、更要解放行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新型工业、城镇建设、生态旅游、党的建设等当前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和成效把市党代会精神贯彻到实处。

二、结合贯彻落实市四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明晰和把握未来发展的定位和思路

通过学习市党代会精神,让我们感到,我县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战略思路,符合市党代会报告精神,县委确立的“开明开放、创业创新、兴绿兴游、和谐和美”和“工业强县、林业立县、生态扬县、旅游热县”发展战略,也完全符合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符合省委、市委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要贯彻落实好市党代会精神,结合实际,就是要坚定不移走绿色路、打生态牌、创特色园、兴旅游地,争当全省绿色崛起示范县。

第一,走绿色路。前不久总书记在参加亚太合作经济组织部长级会议致辞别提到绿色增长、绿色发展,指出加强区域合作、实现绿色增长,将是今后区域合作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生态是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希望。要把保护绿色生态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按照绿色崛起、绿色增长、绿色发展要求,坚持既要保护好绿色生态,又要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打造绿色县城、绿色城镇。要做大做强绿色GDP,把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第二,打生态牌。绿色生态是的“金字牌”,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既不能为了一时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能守着丰富的生态资源而停步不前、不去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产业与生态的关系,大力实施发展生态化战略,大力推进生态资本化,把生态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本来经营,既要保护好的生态资源,打造好全国一流的空气、水质、绿色生态、人居环境,同时又要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建设好生态城镇,打响生态品牌。

第三,创特色园。在做大经济总量上,与其他一些地域位置较好的县(市、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在发展工业、现代农业、城市建设等方面,我们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创建特色园,就是要凸显的特色,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创一流。在新型工业方面,要着力打造全国钨高尖端精深加工基地、全省高档竹木家具及竹木制品深加工基地、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在现代农业方面,要着力打造南酸枣、野生水果、高山茶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在城镇建设方面,要高起点、高标准把县城规划建设成绿色生态、适宜居住、健身养生的欧洲型城镇,打造中国最佳田园乡村。

第四,兴旅游地。随着明年赣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我县交通区位将明显改善,将成为一块休闲养生、旅游观光的绿色“乐土”。要充分依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全国最高、森林覆盖率全国最高、上堡梯田全国三大梯田之一、聂都溶洞中国南方最大花岗岩溶洞“四个中国之最”,做好做活生态旅游这篇文章,坚定不移推进温泉开发、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建设,加大生态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打响绿色生态旅游品牌,把真正打造成为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的绿色后花园,营造国内国际知名的绿谷氧吧、宜居宜业、健身养生的旅游目的地。

三、创造性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奋力开创我县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新局面

学习贯彻好市党代会精神,关键要落实新举措。我们要以有力的措施、务实的行动加速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为我县“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要以重大项目加速赶超发展。项目决定着发展速度和效益,是决定经济发展命运的至关重要问题。全县上下要转变观念抓项目,转变行动攻项目,打破常规上项目,极力破解项目征地、资金、审批报批等节点难点问题。挂点县领导和责任单位,要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放大胆子抓落实,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项目;要敢于担当责任,只要是个人在项目建设中没有私利,有什么风险县委政府会承担。要积极向上争资争项,充分采取市场运作,增强项目建设的实效性。纪检部门、县“两办”要加强项目督查力度,对没有按时完成建设进度的,要给予全县通报并限期整改完成;对通报后仍然没有实质进展的,要采取组织措施;对在重点项目一线中做出贡献的干部,要破格提拔重用。

二是要以特色产业加速转型发展。对照这次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任务,到2015年后我县GDP须达到200亿元、财政收入要突破15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关键要把钨、竹木、绿色食品、生物能源四大特色产业做强做大。要大力发展钨产品精深加工业,开发硬质合金、刀钻具等高尖端产品;大力发展竹木深加工产业,开发高档家具、竹木制品等应用型产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全力支持齐云山退城进园、君子谷扩大野生果酒生产;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产业,促进生物发电、活性碳产业兴起,加强硅、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大力推进以生态旅游为带动的第三产业发展。要全力做好耀升工贸、林业上市的协调服务工作,以上市促企业裂变扩张、集群发展,力争五年内打造产值300亿钨产业、100亿竹木产业、50亿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三是要以城乡一体化加速统筹发展。加快欧洲型城镇建设。欧洲型城镇就是绿色生态好、空气质量好、建筑布局好、人文生态好。我们要突出城市特色,科学规划县城生产力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县城土地,加大县城征地拆迁和违章建筑拆除力度,加快推进东环城路、城西大道改造、北门河“一江两岸”和西湖引水工程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水系,绿化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小城镇建设。落实更宽松、更优惠的政策扶持圩镇开发、农民住宅小区建设,推进乡村旅游观光园、农业产业示范园、农民美好家园新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工业、城建、旅游、边贸、果业示范乡镇。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重点扶持发展高山茶、南酸枣、野生刺葡萄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鼓励引导私营业主投资生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要以生态资本化加速绿色发展。生态资本化就是把生态资源通过市场运作转化为生态资本,形成价值货币化。我们要科学利用生态资源,壮大绿色生态经济,尤其要加速生态旅游发展。要大力引进大财团、大客商投资开发建设全省一流的温泉度假村、全国一流的生态体育公园,稳步推进阳岭国家森林公园、上堡梯田等重点景区开发,加大生态旅游宣传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真正使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乃至港澳台地区的绿色后花园。

五是要以招商引资加速开放发展。要注重特色招商,围绕我县的钨、竹木、绿色食品、生物能源、非金属矿等优势资源,积极开展资源招商、产业招商,深入推进与深圳福田区在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领域的项目合作,加快建设过埠、古亭、扬长等特色工业小区,大力引进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的项目落户。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最优惠、最宽松的政策让利于企业、让利于客商;强化重商、亲商、安商、富商意识,落实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要求;严肃查处影响招商引资和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真正让外商来投资“能赚钱、身体好、没麻烦”。

六是要以保障改善民生加速和谐发展。继续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持保障力度,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县城农民套房安置新居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建设以新中学为主的县教育园区建设,加快现代化新人民医院、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机制,积极妥善化解林权纠纷、征地拆迁、养老保险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