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例6篇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音乐环境 音乐学习心理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社会音乐意识对主体的音乐心理具有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是间接的,又是广泛的、深远的,往往左右一定社会的音乐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主张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把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手段。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孟子说:“人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上心》)荀子认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乐记》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又曰:“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者别异,乐者合同”,“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这些关于音乐价值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音乐意识。这种音乐意识激励着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去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从那以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操琴弄乐,以之怡情养性。

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意识是以观念的形式对主体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推动主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意识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转化为音乐教育的政策、音乐教育理念。它需要政策的执行者去贯彻、实施,然后作用于个体,促进个体的音乐学习。例如,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音乐新课程的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新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④《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把“审美体验”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显性社会音乐环境

音乐形态和行为构成显性的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的形态层是指音乐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物化对象。由音乐符号、音乐文本、乐器、音像制品和音乐音响的时空运动等形式要素构成,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方式。社会音乐行为层,是指社会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直接表现。社会音乐活动有群体性、组织性的特点。如各种各样庆典活动的音乐演出、音乐比赛交流活动。社会音乐的形态层和行为层共同构成了现实的、显性的音乐环境,这种显性的音乐环境可分为音乐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

1.听觉环境

音乐听觉环境是音乐的音响运动环境,由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及其所在的时空构成。音乐的存在形式要通过主体的音乐行为来展示,并以乐音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体验,并使主体产生音乐兴趣和音乐需要。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部分,以其强烈的力度、厚重而丰满的和声音响、富有生机的律动给人震撼,催人奋起;《苗林的早晨》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婉转、轻快明丽,把人带进鸟语花香、芬芳四溢的大自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⑤黑格尔说:“音乐凭声音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音乐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又说,“音乐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的方式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一部艺术作品如果来自内心,渗透着丰富的灵魂和情感,可以在听众心里引起很广的反响。”⑥以上观点,说明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是对主体音乐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吴跃跃教授认为,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与人的审美心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旋律上行使人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旋律成波浪形运动,往往使人感到优美、抒情、惬意。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作品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疏密相间、自由多变、中速的音乐营造出抒情、优美、柔和的情绪;节奏宽广、慢速的作品则适于表现田园、草原风光,或哀伤、悲痛、神秘、虔诚的情感。在表现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强的力度;而弱的力度则适合于表现温和、平静、放松或忧郁、哀怨、沉思的情绪。”⑦吴跃跃教授从音乐要素与人的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音乐的音响运动对主体音乐心理的影响。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关于社会支持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1],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这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对这两类支持的重要性,一般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2]人的应对方式和精神症状之间存在选择性相关,总体评价是寻求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目前其主要压力源排在首位的是就业压力。而就业对于当前处于人生转折期的大学生来说,是关系到其前途与命运的重大事件,造成其心理波动十分显著,很容易导致各种不良的应激反应,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形成有不良影响。本文就社会支持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这对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法,选取某高校9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团体测试,由心理学专业人员担任主试,量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在对全部问卷质量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68份,收回有效问卷900份,有效调查率是92.98%。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按生源分高职艺术生270人,高职文科生170人,高职理科生230人,高职职高生230人。其中男生456人,占50.67%;女生444人,占49.33%;城市287人,占31.89%,农村613人,占68.11%。

2.方法

(1)依据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结合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支持的情况,编订了社会支持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主观支持主要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的被支持、被理解、受尊重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包括9项(Cronbachα=0.876)。客观支持是指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包括9项(Cronbachα=0.867)。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指大学生对社会资源的主动寻求与利用,包括9项(Cronbachα=0.856)。社会支持问卷27个项目,全部采用5级评分“非常不符合”为1分,“非常符合”为5分,内部一致性度Cronbachα=0.886。(2)采用汪向东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4]。该量表共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制(1分=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偏重、5分=严重,以≥2分为阳性,≥3分为中度以上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3)采用陈仲庚等翻译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5C)[5]。该问卷包括4个分量表,E量表测量内外向维度;N量表测量神经质维度,也称情绪性;P量表测量精神质维度;L量表主要测量被试的掩饰性。

3.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

1.大学生社会支持程度的比较

分析显示,男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明显低于女生,P

表1不同专业学生在社会支持评分(-x±s)

2.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SCL-90相关系数均为负值。除利用度与敌对和恐怖两因子无显著相关性外,社会支持的各维度与SCL-的其他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表2)。

表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n=900)

3.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EPQ人格维度中,除L维度(掩饰性)外,P维度(精神质)、E维度(内外向)和N维度(情绪情)与社会支持4项指标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E维度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而P和N维度与社会支持各项指标则呈显著负相关(表3)。

表3 社会支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n=900)

三、讨论

自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全国高校招生数从扩招前1998年的108万人,一路飙升到2008年的600万。经过10年扩招,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扩招前的8%迅速达到23%,扩招累计招生约为4010万,占改革开放30年以来招生总数的75%,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跨越。目前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实现了高等教育总规模位列世界第一的业绩。然而尽管我们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远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伴随扩招而来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付出高昂学费获得大学毕业生身份之后,找不到理想工作,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对自己读大学是否值得产生了怀疑。同样的问题也上移至硕士生和博士生。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长期累积的困难和问题,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地方和高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限制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体制还没有完全破除,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本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会遇到种种不公与就业歧视,而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变处境。加之部分大学生本身在身心素质上的脆弱性,使得他们适应社会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造成了部分人在心理上的高敏感性,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或者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他们有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和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缺乏社会支持感,而“具有较低社会支持感的人对他人的评估比较消极;对自己本身,则产生人际交往无能、焦虑及社会排拒感”[6],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在心理上具有高度敏感性。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水平上的差异,可能是专业特色的反映。在性别方面,女生表现出在支持利用度上的优势,可能与性别角色、传统观念和社会期望有关。在研究中发现,在社会支持方面,女生对社会支持的寻求显著高于男生,遇到就业压力时的应对方式也不同。男生越来越集中注意力或变得孤立、沉默,对提升感觉的需求与女生不同,男生借助解决问题来让自己感到减轻就业压力;而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主动寻求和利用各种途径的支持,并借助谈论来使自己感到减轻就业压力,多喜欢向自己亲密或信任的人倾诉,寻求情感支持,需要理解和关爱,也许对方不能解决她的压力,但只要能够用心去听,她们就会产生满足感。而且她们在谈论压力时往往谈论就业的详细经过,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记起并愿意说出来,这样她们会感到自身的压力得到极大地舒解,而往往这时,男生就会觉得不耐烦,就会急于出主意想办法,女生当然也需要解决问题,但谈论就业压力的过程会让她们感到心情变好。因此,在提供社会支持时,要注意针对男女生的不同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高年级学生的社会交往更为广泛,这使得他们从社会关系网中获得的客观支持更多。但由于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的逐渐增强,他们往往更愿意依靠自己,而容易拒绝他人提供的帮助,这可能是造成他们高客观支持度和低利用度的原因。农村学生的高主观支持得分,表明他们对获得的社会支持有着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更高的满意度。研究证明,学生获得支持越少,其心理健康问题越多,反之则相反。社会支持一方面为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支持的这种心理保健功能已得到公认。个性外向的学生较易获得社会支持,并且对支持有良好的情感体验,能获得较好的满意度和利用度;而具有精神质和情绪不稳定倾向的学生则社会支持不良。

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和我国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大学生就业难累积的问题日益凸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冲击,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并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能否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问题,不仅关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长期高效有序的发展。因此,只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从政策和制度上解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才能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Kessler R C.The Effect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on Dep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7: 48:191-211.

[2]Lazarus R S. From Psychological to the Emotions: 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2-19.

[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4.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29.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社会心理;高职高专;教育教学

青年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关键,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效果既会受到大学生个体心理的影响,更多的还会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因此,能否发挥出社会心理的积极作用,使青年大学生审慎思考,包容互惠;能否有效地克服社会心理的消极性,克服个体的有限理性和片面性,直接影响着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及其心理特点

群体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影响、彼此间关系模式固定且拥有共同目标和归属感的成员所构成的一个集体。[1]群体中的人们往往会相互影响,成员通常会通过语言形式或者非语言形式对其它成员产生某种影响。群体成员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群体为友谊发展提供了平台,使成员获得安全感,满足彼此间的社会需要以及实现自尊、被认可等需要。在群体中,通常还会有运行规范和愿景、影响力、凝聚力等,成员通常有角色定位。在当前网络化、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状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自我意识进一步确立。青年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发现自我、关心自我,但自我意识还不够非常稳定,通常会非常敏感他人有关自己的评价。在网络化、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群体间彼此沟通的渠道更趋多样性、便捷性,在同龄人的评价影响下会出现反复多次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接纳,直至逐渐确立自我意识。第二,心理断乳与精神层面的依赖共存。一方面,成人感会使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变得更趋强烈,他们要求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渴望拥有较多的独立自主决定权;另一方面,当面对生活中许多现实的、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他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第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突出。青年大学生由于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有时会出现对家长的不满和不信任,不愿与家长沟通交流,出现心理闭锁。相反,却很希望同龄人的理解和支持,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使他们很愿意与同龄人推心置腹,谈吐心声。第四,社会心理的影响性进一步加大。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之网络付费的降低以及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化,网络的使用和连接更加便利,以社交为目的的交流平台发展迅速,即时沟通从逐步普及发展到了使用程度进一步加深。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化交流的主体,论坛、微信等使彼此间的交流更加便利,社会心理的影响性也进一步加大。

二、社会心理对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社会助长。社会助长也称为社会促进,是指在群体活动中,由于他人的在场,会激励个体表现出最有优势的回应,个体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它成员的影响而提高。“处在人群之中”对个体的积极反应会有增加作用,出于“评价顾忌”,个体希望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赞许,需要实现自我。而且,个体可以从群体的反馈评价中了解自己的工作状况,从而不断改进,调整工作状态,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

(二)群体规范与凝聚力。在社会心理的作用下,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整体意识,能够认识到个体是组织的一部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群体成员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并内化为行为的尺度。因此,良好的群体规范有助于成员行为的导向和矫正。同时,群体对于成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忠诚,成员之间有“我们”的认识,有相互合作的愿望和动力。彼此间意见沟通畅通、信息传递较快,气氛民主,比较关注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群体凝聚力在社会心理的推动下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社会心理对教育教学的消极影响

社会心理除了能带来积极影响外,还存在着很大的负面性。勒庞认为在群体中,个人的独立性会完全丧失,“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2]这种反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具体来讲,社会心理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消极影响有以下几种:

(一)从众与服从。从众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很多情况下,人们已经形成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并为了使群体接受而不惜放弃自我,委屈服从。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因此,个人会从被排斥、被边缘化而导致的焦虑感出发,逐渐放弃个人立场。从众所产生的后果非常恶劣,加上法不责众的心理,个人的优越感和力量感急剧膨胀。“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正是由于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群体中的人们和独立的个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格,对差异和争执的容忍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独立的个人可以平心静气的接受异议和矛盾,可以进行讨论和辩解,但在群体中却很难做到这样,“在公众的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在一片嘘声和驱逐声中,演说者很快就会败下阵来。”

(二)偏见。偏见是指心理上的一种预先判断。它是针对他人或者其他群体(通常是一个有不同文化、伦理的群体或者性别不同的群体)的一种不合理的、预设的、常是负面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在实际生活中,社会不平等、“我们”与“他们”群体的心理界限、社会差别、人们内心的愤怒、归类等简化世界的认知模式等都会造成偏见。凯斯・R.桑斯坦认为由于“偏见”的心理,有时会使人们解决问题时更为糟糕。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群体若不讨论而是采纳平均答案,往往会做的相当不错,或者至少不会严重失误,而在恶劣的讨论环境下,人们之间协商后,平均答案变得更糟了。

(三)团体极化。在群体中,具有主导性的倾向不断得到加强的现象被称为极化。有两种明显的因素会导致团体极化的产生:其一,名誉效应。这是指个人在与他人的交谈中,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有利的、美好的、欣赏的看法,并且也这样看待自己。一旦听到别人的想法,就会依照主要立场的方向逐渐调整自己的观点以便于维持自我形象。在各自思考、判断以及表达自我观点时,出于谨慎、担忧别人看起来过于极端等考虑,人们可能会倾向于选取中间立场的观点。但是一旦团体内其他人表示支持,这种顾虑就会消失,并产生出短暂而巨大的能量,结果就是推动整个团体渐渐走向极化。其二,有限的意见团体。在现实中,人们倾向于跟自己持相同意见的人交往。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人们能够方便的组建各式论坛和群组,与志趣相投的人们互动,自动过滤掉一些麻烦和不喜欢的声音。在这样有限的意见团体中,处在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组成的群体中,个体会感到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约束个人的道德、文明方式、社会机制、责任感等会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效力,团体非常容易走向极化。

参考文献: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 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不同性别大学生

Study of Social Support Factors Influencing Mental Health of Different Sexual College Students. Tang Ying.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5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Social Support factors influencing Mental Health of different sexual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480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Results ①In subjective support and utilization of support, schoolgirl had higher sores than schoolboy. ②Besides the questions in SSRS, obtaining information and actualizing self-pride also influence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③The Social Support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Mental Health of different sexual College Students were different. Conclusion Different sexual College Students are different in Social Support status and Social Support factors, actualizing self-pride and confidence to future have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schoolboy, family Supports and the feel of vesting in school have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schoolgirl.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Different sexual College Students

“社会支持”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建立在社会网络结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和客观的影响力。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社会压力情境下,那些受到来自伴侣、朋友或家人较多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为健康[1]。

社会支持大致可分为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2种。现在广为使用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就是据此制定。但随着社会支持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这种简单划分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学者更倾向于将社会支持划分为情感支持(如向身处困境的人们给予情感安慰)、物质支持(物资、金钱服务和其他形式的亲社会)、信息支持(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指导)及自尊支持(有满足自尊需要的支持,有利于提高个体自我价值感的言语或行为)4种[2]。

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心理和人格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而不良身心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如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冲突等[3]。已有的研究证明了社会支持存在性别差异。为排除性别干扰,本文以不同性别分层,按更新更全的4维分类法,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因素进行分析。从不同性别的角度,探讨各种社会支持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和帮助,对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高校1~4年级4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剔除各种不完整答卷后,实际有效问卷450份,其中男生228人,女生222人。

1.2 方法 (1)采用肖水源[4]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3个维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2)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主要基于物质支持(客观支持)和情感支持(主观支持)两个维度来衡量,在SSRS的基础上,我们采用Delph法从信息支持、陪伴支持这两方面对SSRS中的问题进行了补充,使之更加全面有效,适用于大学生这个社会团体。并增加了自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问题,制定出“社会支持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查问卷。采用在教室集中测试方式,由组织者统一讲解方法,由调查对象当场独立完成。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支持程度的比较 见表1。分析显示,女生所获得的主观支持稍高于男生(P

2.2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其他社会支持因素 见表2。除了SSRS中列出的问题,信息获取和自尊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均有显著影响(P

2.3 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社会支持因素 见表3。为排除性别的干扰,我们按不同性别进行分层,通过逐步回归法,使用累加logit回归模型从4个维度的多种社会支持因素中找出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影响男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因素主要有:经济支持、团体参与、信息获取、自尊实现、文化氛围、对前途的信心、朋友的数量。可见,除了SSRS中列出的经济支持、团体参与、朋友的数量等社会支持因素,信息获取、自尊实现、文化氛围、对前途的信心也显著影响到大学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女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因素主要有:经济支持、安慰的获取、信息获取、文化氛围、家庭成员的支持、在学校有无归属感。可见,除了SSRS中列出的经济支持、安慰的获取、家庭成员的支持等社会支持因素,信息获取、文化氛围、在学校有无归属感也显著影响到大学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中列出的社会支持因素外,信息获取、自尊实现、文化氛围、对前途的信心、在学校有无归属感这些因素也显著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因素越多,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反之则相反。研究认为,社会支持一方面为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5]。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不同,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方面女生都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女孩的依赖性要强一些,与同伴较易形成亲密的关系,更愿意积极主动的利用他人提供的支持。另外,不同性别大学生受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也不同,男生的心理健康更易受到自尊实现、对前途信心的影响,女生的心理健康更易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在学校有无归属感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传统社会观念中的男、女角色期望不同,人们总是期望男性更加自立,而对女性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因而,男女生受社会支持因素影响上的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性别间的社会心理差异有关[6]。

因此,对于大学男生,要多举办就业方面的培训和讲座,多为他们提供实现自我价值、展现自身才华的机会,增强他们对将来的信心;对于大学女生,老师要多关怀她们,培养她们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让她们在学校中也有“大家庭”的温暖感和归属感。此外,还应增加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改善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等,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支持去预防心理疾患,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 参考文献

[1]王海萍.从社会支持理论谈优化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14(4):53-55

[2]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1):88-91

[3]刘美涓,余华.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心理科学,1995,18(5):295-298

[4]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42-46

[5]Goyne JC, Downey GS. 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coping process. Ann Rev Psychol, 1991,42:401-426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

一.引言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社会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荷,特别是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越来越迫切的问题,大学生的学业压力,爱情,人际交往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大量的大学生因为生活中的一点不如意就将自己逼上了绝路。那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本文通过总结一些实验者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做了展望。纵观以往研究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马家爵事件等一系列由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A.家庭影响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因素作为基础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其深远。如Millikan(2002)等人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发现家庭的作用和大学生的抑郁有显著的关系。家长对子女社会化的过程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等因素,大学生与家长的联系仍然十分紧密,大学生迟迟不能够做到“心理断乳”。首先,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父母坚定、热情、并考虑孩子的意见)、专制型(不考虑子女的要求)和溺爱型(无能的父母允许孩子为所欲为)。研究表明,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专断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凌四宝,舒曼,2003)。如果父母对孩子充分理解,给予温暖,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多干涉,拒绝否认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次,家庭结构也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十分显著。兄弟姐妹为2个或3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明显差于独生子女。并且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影响,父母离异比正常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差,并且父母离异比父母去世的大学生更为敌对(曾美英,晏宁,于红军,卢丹蕾,2008)。除此之外,家庭经济地位,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关系,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也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B.个人影响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同样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着光环效应,成为大学生的青年人一般都会经历很多的成功,也受到过很多赞美,因此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往往会偏高。如果在实际生活中,周围的一些客观评价与他们的自我认识产生了不一致,他们就会产生负面情绪,造成心理失衡。其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大学时期是一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期,不同个性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他人交往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就容易心理失衡,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会诱发心理疾病。此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学习的压力容易带来负性情绪,并且大学生的情绪处于比较复杂的时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弱,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个体的心理就会受到影响。要想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要有稳定的情绪,热爱生活。C.社会影响因素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很少,在当今的社会竞争压力下,理想主义在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只能破灭。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好,而社会支持较差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更好地利用社会支持有益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人的心理发展及生活的各方面都时时刻刻与这个社会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人的成长离不来社会的支持(程素萍,张潮,贾建荣,2009)。校园文化建设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校园建设中,宿舍管理和宿舍人际关系也同样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谐共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塑造出利他、自信的人格,有利于对学习社会经验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思想品德的修养。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使人孤独忧郁,甚至与人交往时产生恐惧,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引发心理障碍。D.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2007)。例如刚刚失恋的大学生有可能会通过跑步的方式来减缓内心的伤痛,因为这样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进而可以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识品质,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何蕊,2015)。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扩展了人际圈,并且使得大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过度沉迷于网络也会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低头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大多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久而久之也就不善于与他人打交道,严重者会失去社交能力。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恋也都十分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会渐渐地将网络上那个虚拟的“自己”带进现实导致心理扭曲,严重者还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相关研究表明,个体遭遇的应激性事件影响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张晨艳,周宗奎,耿协鑫,牛更枫,2015)。这是因为应激性事件会消耗个体的心理资源,从而降低其对心理健康的保护,引发个体的负面情绪及适应问题。除此之外,睡眠障碍也可以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睡眠障碍包括睡眠不足、睡眠贪多、难以入睡等。这大多数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人际关系等问题造成的,这些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身心健康。

三.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家庭影响因素、个人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包括运动,网络,应激性事件和睡眠障碍等。

四.思考与展望

1.注重研究方法的局限和改进

至今为止的多数调查研究的样本不论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均存在不足,只有少数调查研究涉及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全国性的调查较为少见,这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而且我们还应该注重量的研究方法与质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方法仍是问卷调查,我们同样应该注重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因此我们应该不同的测量方法综合运用,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加以运用。

2.注重做发展研究和干预研究

如果能够在研究中对同一批大学生跟踪两年到三年,并且能够在过程中对被试进行干预,然后对进行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将会更加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3.注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目前大学生对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的认识还不全面,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情绪调节,高校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各高校都应该开设心理课程,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MillikanE,WamboldtM.Z.,BihunJ.T.PerceptionsoftheFamily,Per-sonalitycharateristics,andadolescentinternalizingsymptoms.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2002,41(12):1486-1494

[2]凌四宝,舒曼.(2003).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分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3):91-94.

[3]曾美英,晏宁,于红军,卢丹蕾(2008).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31(3):597-601.

[4]程素萍,张潮,贾建荣(2009).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1):35-37.

[5]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2007).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体育科学.27(5):41-47.

[6]何蕊(2015).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社会体育学.22(5):187-188.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文6

被调查者参加社会实践的类型,以志愿服务最为突出,66.93%的同学参加过志愿服务。而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外出参观、挂职锻炼分布较为均匀,分别为22.97%、38.61%、8.71%、22.97%。这与医学生积极参与义务健康咨询等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类型广泛的特点相符。在累计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方面,80小时以下、80~160小时、160~320小时、320小时以上的分别为49.1%、29.5%、11.5%、9.9%。进行卡方检验后发现年级对累计时间有影响(P<0.05),随着年级的增加,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增加。在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方面,分别有27.7%和25.7%的同学是为了达到实践学分的要求和提高专业技能。说明实践学分要求对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督促作用,同时由于医学的专业特点,医学生也有希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的主动要求。18.6%和16.2%以了解社会和奉献爱心为目的,体现了我校学生希望与社会融合的愿望和医者乐于奉献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最想学到的内容调查中,47.1%的同学希望加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28.7%和16.8%的同学希望巩固专业知识和学习处理人际关系。说明医学生不仅认识到在社会实践中要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还认识到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对医学生将来就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在医学生社会实践必要性的调查中,34.3%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59.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表示有合适的机会可以尝试。这说明医学生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参加的愿望。说明医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可,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认为最能提高就业能力的实践形式的调查中,有65.5%的同学认为到单位实习更能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15.2%、9.5%、7.7%的同学认为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和志愿活动对提高就业能力影响更大。到各单位进行实习,例如到医院进行见习、做导医以及到相关卫生部门实习,使同学更加了解医疗行业的现状、就业状况以及自己的优劣势,为未来的能力提高和就业方向提供导向。由于医学的专业性极强,科研能力是医学生的必备能力,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可以帮助医学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而在以义务健康咨询为主的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医学生可以站在医生的角度为群众服务,对夯实医学知识,提高医学专业素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都有促进作用。

2社会实践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本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来测量社会实践对就业能力各方面的影响程度。在7项指标中,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意愿的影响率均达到70%以上,而责任意识、艰苦奋斗、奉献精神等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团队合作、抗压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率达到80%以上。这五项能力均属于就业通用能力,在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能够得到锻炼。数据表明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就业通用能力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而科研创新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则需要课题研究等特定的实践形式来提高。这种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有助于提高科研及理论水平的社会实践活动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医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见表1)。在对医学生影响最大的就业能力调查中,分别有40.6%、26.1%和12.7%的同学认为社会实践对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影响最大。数据表明,在目前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医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的提高作用较为突出,这也与李克特等级量表的结果相符。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与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相符,说明在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实践操作技能诸如临床操作等技能是医学生的重要技能,也是就业的重要技能,该方面能力的提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医疗行业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能力强的人才,更需要能适应医疗行业现状、心理素质好、富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才,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素质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医学生就业,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见表1)。

3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在对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社会实践的类型对科研能力提高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科研能力培养的专业性有关,医学院校应该多开展偏向学术化的实践类型如课题研究与社会调查等等,以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社会实践累计时间对七项就业能力指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践目的对于除了心理素质之外的另外六项就业能力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就业能力的提高与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长短无必然联系。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和对社会实践的态度等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效果。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最想学到的内容对就业能力的操作技能、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学习意愿和行业选择方面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他们最想加强操作技能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相符合。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和人际关系能力这两项对就业能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最想学到的内容对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提高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专业性相关,也与上文中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受影响程度小相符合(见表2)。医学生认为的最有利于实现其就业的实践形式对各方面就业能力提高的影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各学院学生的特点不同,对其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选择符合各专业医学生特点的社会实践形式有利于不同专业学生提高其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能力。

4结语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就业能力的培养均有影响。以义务健康咨询为主的志愿服务是医学生参加最广泛的实践类型,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等。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社会实践对医学生理论知识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影响程度不高,说明医学生的理论知识还是主要来自于第一课堂教育,医学院校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类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医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医学院校可以加强和鼓励学生自主组队进行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