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范例6篇

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

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软交换;网络安全;安全域

引言

目前,IP网络已经普遍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是下一代网络的主要承载技术。但是,这种承载着多种业务的IP网络,有别于传统的Internet或企业局域网路,由于IP技术与生俱来的自由基因与电信产业的严谨作风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如何解决安全和QoS是两个最根本的问题,提供不低于传统电话网络的安全等级,才能确立IP技术在承载网的主导地位。

1.网络安全问题解决策略

对IP网络安全问题的讨论是以传统电信网络为参照的,对于能够提供不低于或者接近传统电信网络的安全等级,即认为是安全的。

解决软交换系统安全问题一方面加强软交换系统核心设备软/硬件的安全性设计,采用备份冗余机制,另一方面采用隔离的方式,将软交换系统核心网络与外部隔离开来,提高核心设备防御外部攻击的能力。这其中隔离是软交换系统部署中解决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2.网络安全域划分

软交换网络由大量网络设备、软交换终端以及运维、网管设备等组成,网络侧及运营、网管设备一般由专人管理和控制,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而终端设备则位于用户侧,安全性毫无保障,软交换网络的安全需要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域,针对不同的安全域给出合适的安全方案。可以分为如下3种:

(1)安全级:该网络区域是安全的,该区域被攻击的可能性很小;

(2)信任级:该网络区域是不安全的,但可通过组网方式构建一个相对安全地信任区域;

(3)非安全级:该网络区域是不安全的,需要通过软交换网络特定的安全措施来保证安全性。

按照软交换网络设备和用户终端在软交换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具有的不同安全等级将软交换网络分解成多个安全域,通过将软交换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域,以及明确不同的安全域的特点和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解决方案。专网软交换安全域划分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专网软交换系统可划分为下列5个网络域:

(1)核心网络域:网络域包括软交换网络的核心部件设备及网管等运维设备,是软交换网络安全保护的重点,安全性取决于实际网络中的组网情况,对应的安全级别为信任级;

(2)窄带PSTN网络域:窄带PSTN 网络域即现有的SCN/IN/STP网络,安全性是最高的,对应的安全级别为安全级;

(3)PSTN用户接入域:由于接入方式为窄带接入,所以,该域和窄带PSTN网络域相同为安全级;

(4)局域网IP用户接入域:该区域的安全性通常无法得到保证,安全级别为非安全级;

(5)广域网IP用户接入域:该域显而易见的是无安全保证的区域,该区域对应的安全级别为非安全级。

3.各网络域安全策略

3.1核心网络域

网络域的安全需要网络安全技术作为基础,并以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为补充,共同来保证。

核心网络域处于信任级,该域要求避免受到来自网络层和应用层报文的攻击,需要在网络域和其相邻域之间部署防火墙设备。

   由于核心网络域的设备为系统提供了核心的业务,为了避免某个设备的故障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作,该域的设备需要从设备组网和设备本身2个方面考虑业务的安全性。

3.1.1  核心网络域承载网安全策略

(1)承载网的安全核心-----隔离

在技术能力不足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用物理专网模式或逻辑专网模式组网隔离往往是最有效的策略。物理隔离,指的是新建专网的核心网承载软交换业务;逻辑隔离是指采用VLAN、VPN等技术,从逻辑上将软交换业务同其他业务隔离。在应用中,根据业务要求,选择合适的组合组网模式。核心网络域物理和逻辑隔离方法如图2所示。

(2)承载网安全的保证-----冗余

   核心的IP网建设建议采用全网状、半网状的互联组网,要求路由具有备份功能,边缘路由器和网关设备通过双归属的方式跟核心骨干网互联。

   核心层双平面组网,平面内采用全网状连接,A、B平面间设置高速通道,A、B平面的设备及链路采用全对称设计,单一平面按照承载全业务量设计。

骨干层全网、半网、环网组网,任何两个路由器之间都有冗余的若干条通道,防止某一个路由器或者链路故障对网络业务造成影响。

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和可靠性,可以考虑如下4个方面技术实现:

(1)通过网络设计,采用节点设备间对称连接、备份路径预先设定,为快速切换提供网络拓扑基础;

(2)采用节点间部署快速检测机制APDP/BFD,迅速检测链路和节点故障;

(3)通过IP/LDP/TE FRR技术切换到预先设定的备用链路,无需路由协议收敛重新选路;

(4)切换结束后,通过IGP快速路由收敛到已经切换的链路。

3.1.2 核心网络域设备级安全策略

软交换采用双归属组网,该方案能实现倒换不断话,话单不丢失。

电信级硬件平台、双电源供电,双组风扇散热、双机箱管理,所有单板负荷分担或主备用,所有单板热插拔、设备支持双网口主备用。

完善的机箱管理功能,保证整个机箱正常工作,及时发现机箱故障,完备的机箱告警内容及快速的故障恢复机制。

主备用数据库,主用库在配置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快速切换到备用数据库,对备用数据库的修改不会影响到正在使用的主用数据库。

   多级别负载控制,在业务承载能力达到极限时保证重要业务的安全提供。

完备的协议安全机制:SCTP协议保护机制保证SCTP偶连的安全性,H248、MGCP IPSEC加密、SIPDIGEST鉴权及信令加密、完整的H.235鉴权加密,媒体流SRTP加密传输。

一对信令网关(Signaling Gateway,SG)实现负荷分担、链路互动,保证可靠的信令转接;将每个信令网关分别配置在软交换机的两个中继组中,采用信令组的冗余机制合理使用2个信令网关。

为了防止用户终端设备直接访问核心设备,需要增加SBC对语音业务做,同时SBC设备冗余部署、采用防火墙对SBC加以保护。

3.2 IP用户接入域

用户接入域位于安全级别最低业的用户终端网。由于需要为用户提供接入功能,所有的用户都可以访问到该域的网络,该域的网络处于安全程度最低的非安全级。

   SBC接入用户,通过SBC将众多的电话用户和软交换机隔离开,并实现多 种功能,包括私网话音用户接入、提高业务QOS等等。SBC设备可冗余部署。

IPSEC VPN接入,对通过Internet接入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采用VPN的方式接入总部的VPN服务器,建立于总部之间的VPN加密隧道来保证信令和媒体的安全。

3.3 窄带PSTN网络域

窄带网络域在软交换网络安全域模型中属于安全区域,不存在突出的安全性问题。

4.结束语

目前,软交换技术日臻成熟,专网软交换逐步推广,因此,研究和解决其安全问题将有助于其在特殊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 适应性边缘;网络边缘;三层交换;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8-0061-01

为了降低广播风暴的危害,考虑到网络管理及安全,企业按照地域或功能因素将大型局域网划分成为多个小型局域网,于是,网络中就开始大量应用VLAN技术。当局域网中网段划分问题以三层转发技术结合二层交换技术成功获得解决之后,也同时克服了传统路由器因复杂、低速导致的网络瓶颈等课题,必须在路由器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网段中子网。

1 网络现状

由核心交换机硬件完成转发数据包和位于三层交换中路由功能等规律性过程,而核心交换机的软件则用来实现确定路由、计算路由、维护路由表、更新路由信息等功能。网络核心完成有关流量和安全性的决策,因此,其担负着很大的负荷。一旦企业业务量剧增,或者企业的规模获得扩展,则就需要新的二层交换机、新的三层交换机以及新的核心交换机,原先的核心交换机就不能承担负荷。但是购买新的交换机,继续走扩张企业的路线,这只会造成进一步的投资浪费,加重企业负担,从而导致企业被时代洪流淘汰。为了高质量地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适应性网络边缘的建立,就是所谓的核心边缘化。将大量工作移交给边缘设备去运行,将原先的智能转移倒网络边缘,削弱核心交通枢纽功能,减轻核心极大的负荷与作业量。网络边缘的重要性已经很好体现在为客户提供便于管理的、有效经济的边缘控制、中心命令方案上。网络边缘的优势包括:1)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易用性;2)灵活配置和迁移网络设备;3)将已有核心设备投资的使用寿命延长。

2 网络边缘的建立

如光线设备等新的技术为高性能网络的部署、迁移和设计提供了更多附加选择,并将智能边缘交换机的互连成功简化。新技术把网络带到边缘的智能交换机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增强了,关键是它将传统的核心得以保留。因特网高速发展推动广域网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更新换代,从单纯的电路交换技术,经过二层交换技术,才赢得了今天技术成熟的三层交换技术。从历史发展上就能够反映出企业数据交换技术的来之不易与日新月异。今天,我们需要的是技术、性能更加完善和高校的高层交换技术。分布式计算将PC作为技术平台,将所有的功能、智能和计算能力转移至个人桌面就近位置,这好比将智能在网络设计中转移至网络边缘一样。在网络边缘将应用和用户连接,从网络边缘开始,网络流量进出网络,在边缘处网络也应当确定怎样对该流量进行处理。企业可以利用边缘控制方法即可实现自动执行。无论从任何地方进行连接,访问网络的已知用户都能够对相同的VLAN进行访问,且都能够被识别,享受到网络服务。基本原则就是引进的命令中心,为了保护重要的应用程序以及关键数据的安全性,该命令提供了可控的关键网络组件访问。网络核心交换机拥有一个命令中心,为了使企业能够获得数字资产的保护,可通过相当于轻型操作系统所具备的功能来实现。该功能根据用户所使用的网络外设、系统、时间、应用、设备等因素,可以提供动态、可靠、安全的访问控制。网络组织在保持了网络的完整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和生产率。为了能够有效保护用户的资产,在网络边缘限定访问也是非常关键的。伴随网络不断接受流量,以及网络边缘处理访问请求工作,有效的网络管理在网络中心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用户独特的需求都可以通过中心命令来实现。可以在网络中心设置用户参数和安全性,并在数据库中保存,最后传输至连接用户的网络边缘。参数提供了不增加复杂行的强大的控制能力,可通过位于网络边缘的用户验证触发。

3 探讨网络边缘的设计

通过网络可以将企业中大量的设计文件进行转发,在没有边缘控制的条件下,与流量和安全性相关的决策应交付与网络核心进行处理,因为确实边缘控制,所以所有网络部分都需要占用更多宽度,也造成复杂性和成本的增加,从而对核心的可扩展性和性能产生直接影响。虽然产品特性及设计规则能够达到协同设计的要求,但是该架构的方案具有局限性,对企业选择高端产品的能力进行了限制,并将附加网络的复杂性增加了。对此,可将核心产品或高端产品在用于网络边缘相对较为集中的位置进行重新安排。网络需要灵活性、可靠性、安全性、因此,应用网络边缘,其能够迅速、投入更多精力去对下一代应用进行部署,使网络边缘拥有更高的透明度。为使企业能够有效避免极为有害、成本高的停机等现象,提高外部服务水平,改善内部业绩,就应配备安全可靠性高的基础设施架构。边缘控制、便予管理的中心命令、有效经济的解决方案的应用能够达到下一代网络的更新需求。

4 结束语

核心交换机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将被更加先进的技术应用所取代,企业发展需要前瞻的眼光,传统核心交换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功能所需,不能够与现代企业网络服务发展需求相适应。但是,为了更好解决更换大部分网络设备、升级网络等复杂的难题,在对下一代网络架构进行创建的同时,将适应性边缘结构设计其中,购买新的交换机,继续走扩张企业的路线,这只会造成进一步的投资浪费,加重企业负担,从而导致企业被时代洪流淘汰。为了高质量地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适应性网络边缘的建立,就是所谓的核心边缘化。一个网络就能够将数据类型、个人应用、移动需要、安全需要等融合为一体,一个架构可集成移动性战略与安全性战略。

参考文献

[1]汪强.基于IEC61850的光纤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及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3).

[2]李锋,谢俊,赵银凤,张小波,冯勇,李勇.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交换机IED信息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7).

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范文3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

网络安全失守,对国家来说,可能意味着对整个国家安全的威胁。网络安全之所以关乎国家安全和国家权益,是由互联网强大而独特的信息功能所决定的。梅特卡夫定律认为,网络价值随网络用户数增长而呈几何级数增加。互联网的大面积普及使得其应用功能和应用价值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成为承载全人类信息传播、管理控制和社会运行的战略基础设施,从而对国家安全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我国正处在一个矛盾频现、危机频发、风险丛生的社会转型期,由于我国社会在人口、地域、民族、历史沿革和现实发展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这就使得社会风险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而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国际争斗中最常用、最危险的手段,不是军事武力,而是网络渗透和控制。某些国家凭借网络技术优势,可以掌握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绝密情报,可以瘫痪其通信网络、金融信息系统和军事指挥系统,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强化网络治理工作,保障网络空间的清朗、稳定、和谐和安全已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和挑战。

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网络空间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空间,大国博弈的又一个主战场。2011年美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和《网络空间行动战略》,将网络空间与海陆天空并列为领域,还成立了网络军队司令部。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已经制定了网络空间战略及相关政策。在这种形势下,网络空间是一个国家的构成部分,侵犯一个国家的网络空间,就是侵犯一个国家的。

网络安全是社会共同责任

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去年出访巴西时曾指出,虽然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权益都不应受到侵犯,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在信息领域没有双重标准,各国都有权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指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政策、健全法制、强化执法、打击犯罪,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互联网企业要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保护用户隐私,保障数据安全,维护网民权益;网络社会组织要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网上诚信体系建设,有力惩戒违法失信行为;专家学者、新媒体代表人士、网络从业人员要发挥积极作用,切实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合力。

人才是网络安全的基石

缺少网络安全人才,就没有网络安全而言,人才是网络安全的基石。当前,我国已有7亿网民和庞大的网络系统,而我国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规模和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网络安全是技术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的新兴领域,并且网络技术的更新发展极其迅速,网络安全专门人才尤为匮乏。加快网络安全人才建设迫在眉睫。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

只有构建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引进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构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虽然我国的网信事业发展迅速,但是,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还有一定差距。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基础设施受控于人,已经成为我国网络安全的软肋。大力创新、积极使用自主可控的技术和产品,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之道,也是政府、企业和广大网民的应尽之责。

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要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发展来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尤其是核心技术创新。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 中国是典型的后发国家,是网络大国,但国际互联网发展至今,众多核心的技术,基本都掌握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手中。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必须拥有自己的网络核心技术,而要拥有核心技术就必须开展网络技术创新,不断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产品,才能不受制于其他国家。

要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

指出:“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网络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倘若网络和信息关键基础设施被控制、威胁、攻击或者破坏,国家整个网络系统必然面临威胁。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层面来看,中国的网络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发展较晚,关键技术落后,抗外部入侵和攻击能力较弱。这些关键基础信息系统一旦停止运行或者崩溃,不仅会影响到国家的网络安全,给国家经济带来重大损失,甚至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完善涉及国家安全重要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监督机制。”

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范文4

物联网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时代产物,结合传感设备、射频识别设备、身份检验设备等,将网络技术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将虚拟的网络和生活实物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实现生活和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从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发展来看,整体发展比较迅速,技术研发处于测试阶段,很多技术并不成熟,科研方向也不明确,导致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遭遇瓶颈。目前物联网运作形态如下图1所示:

1当代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瓶颈

1.1物联网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和不稳定性导致物联网技术存在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物联网技术应用是基于网络的连接进行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在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不同网络间的信息传输以及无线网络技术等方面都存在着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容易被窃取和破坏。由于有关设备和系统在物联网技术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所以,当代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瓶颈和处理简析李正煊李芳芳韩建伟河北省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院050000如何确保物联网技术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成为制约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瓶颈,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2物联网IP地址冲突或不足问题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实现网络和实物的有效连接,确保网络信息的准确性,需要每一个实物对应着其唯一的IP地址。但是,由于物联网技术的不成熟,相关数据开发和数据维护不足以满足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以前应用于物联网技术IPv4地址无法实现IP地址的一一对应,要想实现IP地址不冲突和相互对应,就需要应用IPv6地址,但是,如何从IPv4地址向IPv6地址进行转型升级,实现物联网的同步进行,以及如何处理IPv4与IPv6地址的兼容性问题,也是制约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瓶颈。

1.3物联网技术标准不规范

由于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经验不足,技术研发没有重点,物联网技术应用没有规范泳衣的标准。由于物联网技术主要在行业与行业或企业与企业之间应用,没有统一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就无法实现物联网信息的互联互通,导致物联网技术区域化现象严重,难以形成规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物联网的应用标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制约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1.4物联网核心技术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物联网技术的起步比较晚,发展也相对滞后,很多技术还不成熟,技术研发存在瓶颈。核心技术研发问题是制约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缺少完整的产业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都存在着明显差距。如,RFID技术与二维码扫描技术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有关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技术都存在着问题,制约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2促进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处理建议

2.1实现物联网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根据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需求的规定和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物联网技术融合了多个学科、多种技术,技术研发难度大,物联网技术应用缺少标准化和规范化。所以,国家需要明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战略,确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加大科研投入,实现物联网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2.2加强物联网信息安全建设

物联网技术是有大量的网络终端设备和现代化电气设备组成,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如果缺少规范严格的监管,必然出现信息安全问题。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建立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制定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物联网的环境。同时,研发部门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应用安全技术等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提高物联网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有效屏蔽未授权用户,避免个人信息被窃取、更改和破坏,确保物联网系统的安全。

2.3加大物联网技术研发力度

技术研发是促进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关键。国家必须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研发的投入,明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攻破技术难关,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2.4优化物联网核心技术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的差距就是物联网核心技术水平较低。所以,我国根据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了解物联网技术的技术发展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注重在某一关键领域的科研投入,实现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物联网技术全面健康发展。

3结语

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网络安全 计算机 信息管理

在我国计算机技术快速普及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各个不同领域都开始逐步加快了网络化和信息自动化管理的应用步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变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在如此影响广泛的前提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必然会引发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分析如何更为有效的解决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至关重要。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含义

网络信息安全从广义上讲就是计算机信息使用管理者进行使用者IP锁定,从而对使用者的IP进行身份信息确认,防止一些负面的资源信息恶意入侵,迫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作,保证计算机使用者的信息数据使用安全性。较为系统的概括就是在网络系统的安全状态下,进行系统软件和硬件以及部分核心数据的管理。网络的信息安全包含了从信息储备状态下开始的安全储备,信息运行处理状态下的运行安全、信息传递和总结状态下的保持安全状态。为此,可以将网络信息安全高度概括为两个主要状态:首先是静态网络安全,静态网络安全是在没有进行网络信息交易和信息运用传递时,要保证信息不被任何外界信息和系统入侵病毒破坏和窃取。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具有明显的可审计性和信息严控保密性,信息完整度高,可审计性主要是指网络信息进行交流以后,用户不可以随意对自己的接受内容进行另类操作;保密性就是指不可随意泄露网络信息内容给其他个体;完整性就是指用户不能擅自修改没有获得修改许可的网络信息。

二、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在近些年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步带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升级和深入的应用进展,但是发展进步同时必然才在随之而来的问题,各类非官方合法访问和恶意攻击也在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各类防火墙和加密技术、安全登录验证和身份验证等也都需要不断进行改善和强化。但是由于不同技术特点各不相同,应用领域差距较大,我国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行研究不够成熟,所以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善是应用管理机制。这些必然导致了各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技术能力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现如今阶段,在所有的网络系统中黑客攻击手段远超过计算机的安全破坏病毒的数量,同时,很多的黑客攻击手段都是具有毁灭性影响的,这些都要求了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尽快落实。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实现跨越空间和地域的信息化时时交流,使用者可以实现在各个地区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互联,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沟通。正是此种巨大便利的存在导致了互联网安全隐患的不断增加。

三、造成我国网络安全威胁的原因

(一)入侵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现如今针对网络信息安全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多数的网络安全问题存在的因素来源于网络黑客和网络不法分子的入侵,会对整体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正是这些网络网络破坏因素的存在才导致了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和计算机网络信息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安全风险加大。此外,部分的网络主页遭到黑客和不法分子的恶意篡改,在不同时间段一系列病毒信息,这些都会导致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正常运作受到威胁,继而会对政府以及相关的网络信息应用企业造成病毒入侵危害,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整个企业管理的网络信息系统瘫痪,这些都会对国家政府和相关信息应用企业造成安全威胁,同时也会对国家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目前,非法入侵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已经被列入了我国法律管理范围之内。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是进行有效数据整合以及数据高效动态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伴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黑客入侵和病毒入侵事件也在不断增加,所以针对入侵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这一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入侵检测技术研发,虽然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有所进步,但是对于实际的问题解决能力仍然有限。

(二)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恶意破坏

针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蓄意病毒入侵问题,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指出根本原因依旧集中在部分黑客和不法分子的利用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非法进入国家政府网络系统中,随后对部分的核心信息以及文件进行内容盗取和改动。还存在部分网络黑客和网络信息破坏份子在进入相关网络系统后,对系统账号和系统内容进行非法篡改,同时加装一些密码破解软件和病毒入侵软件,从而达到对政府网络和目标企业信息网络的长期性操控,从中盗取一些核心企业信息和数据,此类不法分子就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整体核心资源操控破坏信息安全,达到整体网络受制于个人操控的目的,这些都会对国家和网络信息应用企业带来重大影响和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病毒也属于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恶意破坏的重要的因素,计算机病毒通俗角度分析就是对计算机各种数据的复制和修改各类程度代码,利用不同的程序编段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破坏,进而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的运行影响,导致无法再进行信息系统使用。例如:木马病毒,是很常见的信息管理系统恶意破坏病毒,主要是以计算机本身作为病毒传播载体,抓住计算机本身的系统漏洞进行病毒植入,所以对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安全是更大的威胁。

(三)对于相关数据和程序的恶意破坏

很多的网络黑客和利用网络信息进行不法操作的分子在进入计算机系统软件以后,对计算机的相关应用数据和计算机应用程序进行恶意破坏,同时还会利用很多的远程操控系统软件进行计算机系统实施操控。这会严重导致计算机相关数据文件的永久性破坏控制,长期发展会造成计算机文件系统的安全保障系统无法恢复,进而会对计算机使用和操作者以及整体企业造成影响,无法正常进行工作系统安排。在相关数据程序遭到恶意破坏的案例中,很多木马程序和后门都会引发计算机病毒的感染,计算机一旦感染此类病毒就会很难进行阻止,病毒的传播速度极快。在计算机技术更新应用升级过程中,木马程序病毒也会随着计算机的系统更新而更新。病毒在更新发展后也会出现提供黑客的应用隐蔽。

四、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于网络安全的策略

(一)加强系统程序病毒风险防范意识

如果要达到计算机核心管理系统安全管理,首先就是要从主观观念上强化计算机信息管理相关应用工作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对各类网络信息安全案例的了解,和相应解决措施的掌握,这些是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安全运用首先要进行合理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不仅要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还要同时提高计算机应用者的安全维护意识,注意网络安全的系统维护,对计算机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系统认识,从核心的基础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入侵入手分析,最基本做法就是要进行计算机核心划分部门的机密文件及时加密储存,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这些都是政府部门进行企业计算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同时也计算机应用者提高使用利用合理性和安全技术性的重要要求。

(二)管理系统技术严格把关

要达到对计算机管理应用安全维护,必须加强核心技术的严格控制和把握,对于网络安全工作者,最主要的职责和工作核心内容就是强化自身的信息网络管理技术技能,对核心管理技术进行及时把握。我们比较熟悉的几个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病毒查杀、计算机的防火墙功能、计算机的安全监测技术等等。在对计算机进行安全管理防护的同时,需要将各种风险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只有对各类影响安全操作的因素有系统总结和理解,才能实现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合理使用。此外,在进行网络安全访问系统设置的同时,需要对重要数据与核心信息进行备份管理,应该重视和关注计算机系统操作的安全性和操作规范性,从而降低计算机病毒入侵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我们应该配套提高计算机病毒检测能力和手段,对可能的个人信息泄露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个人骚扰信息和诈骗电话很多都是因为个人网络信息的泄露,所以必须对网络安全管理技术严格把关。

通过对网络安全形势下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深入分析可见,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使用范围拓展和使用主体增加必然带来使用风险的同步上升。对于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应用安全的问题必须从技术影响实际入手,分析主要的风险来源和安全隐患,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进行维护,构建起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推动计算机网络更加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迟洪伟.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硅谷,2015.

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范文6

为什么当前安全威胁会变得如此严峻?Fortinet技术总监李宏凯在研讨会上指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工程学的传播特性自然是两大驱动因素,比如,类似E-Mail的随意化的信息平台就为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了滋生的温床。但目前看来,更重要原因是商业利益的驱动。黑客可以通过恶意代码获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存储在机中的和电脑中的,并利用这些具有经济价值的信息来非法牟利;或者在用户的终端上植入木马,以流量牵引的方式,使得某些网站点击率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户被动地频繁升级自己的防火墙、病毒库等等,然而安全威胁手段的进化似乎总是快于安全防护技术的更新。

李宏凯认为,电信运营商有必要重新审视整个网络安全边界的概念。在网络安全技术架构搭建的过程中,安全边界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谈到安全边界的问题,在过去,电信运营商或许会认为,只有核心骨干网的安全才属于自身的网络安全范畴;而今,骨干网的概念开始延伸。事实上,在互联网中,不仅只有电信核心网才算骨干网,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是骨干网的一个分支。电信运营商如果只是“自扫门前雪”,忽视整个用户层网络的健康性,等安全威胁到了核心网才采取防御和管控,那么其安全策略将显得十分被动,永远会处在疲于应付的状态,无法真正从源头上解决安全问题。

僵尸网络正在给运营商带来这样的困扰。由于网络接入终端数量的不断增加,如果电信运营商将用户划入安全管控的边界之外,只是被动地防御,任凭僵尸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那么,当受感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级的时候,电信运营商就会发现自己正在面对数量可怕的傀儡攻击源,情况将会失控。反之,如果从边界开始就对网络进行了有效地管理,那么核心网面对的压力就能大大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