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不足范例6篇

线上教学的不足

线上教学的不足范文1

关键词:康复医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院校

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自2014年被引入医学教育领域后[1],因其具有大规模、共享式、灵活性的特点,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规模集中化、提高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培养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3],逐渐成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近年来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网络课程开发为专业建设重点,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打造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初步建立了基于慕课平台的康复医学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建设背景

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深度融合,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4]。我校于2016年启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评定技术慕课建设,并于2017年12月开始在超星“学银在线”平台运行,在2018年被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已具有较为丰富的网络课程建设及混合式教学经验。我校康复教研室除承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学院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康复医学课程教学任务,学生人数众多,教学任务繁重。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9年6月又《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文件特别指出推动形成医养融合和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而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的数量与国际水准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临床专业人员(医生、护士)的康复医学专业培训具有重要意义[5]。在上述背景下,课程团队围绕康复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设计,建设适合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外其他相关专业使用的网络课程资源,旨在满足多专业康复医学课程教学需要,提升康复医学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对基本康复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并为培养更适合未来健康事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服务。

2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开发

本课程坚持“强调基础、对接教学”的建设思路,做好课程内容设计,突出满足基层实际工作需求、培养学生康复医学思维的重心。在课程设计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及康复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教学资源优势作用,全面推行模块化教学,通过阶梯递进式训练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有效对接。在教学组织上以学生为中心,试行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课程资源满足可持续性原则,并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补充和调整。本课程由课程建设团队与超星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开发,在“学银在线”网络平台运行,同时手机端也能同步登录学习通App。课程内容分为认识康复医学、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及常见疾病康复四大模块,设计时遵循网络课程“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设路径[6],将每个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构,共计55个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又细化提炼出若干知识点,并以视频、文档等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微小化。同时,建设数量充足的试题库,便于课程考核。本课程教学资源统计详见表1。

3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实施

本课程分别于2019年1月10日—6月30日(第1期)、2020年2月1日—7月10日(第2期)运行两期,每期30学时,按照每周2学时开课。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轮班制,每周有2名教师实施教学。课程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开课通告、布置预习任务,课中测验检查预习情况、针对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进行教学重、难点解析和展开讨论并总结,课后通过布置测验和作业检验学习效果,通过慕课平台实时给予学生反馈。两期课程累计选课人数3603人,累计覆盖国内院校197所,累计页面浏览数量4289605次,累计互动次数11917次,累计完成测验和作业125次。课程运行情况详见表2。从院校学生选课班级分布来看,学生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言语听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护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从课程开班教学用途来看,除用作常规课程教学外,还用于在职培训、实习前强化集训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基于慕课平台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便捷的优势,课程教学团队针对本校班级试行了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即在前述线上教学过程中,根据在校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将部分内容特别是需要实践操作练习的内容调整为线下教学,从而将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机结合。课程结束后,我们向各期学员发放了课程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48份,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4在线开放课程的体会与不足

4.1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远程教学

在线开放课程基于信息化的在线教学形式,师生均通过网络借助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即可完成教学活动[7]。这就将传统课堂教学必须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所进行教学的限制打破。本课程运行的两期中,先后共有197所来自国内不同学校及医院的学生或在职学员选择学习,实现了远程教学。特别是在2020年上学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时间段内,由于绝大多数学校不能按期开学,学生滞留家中,所以选择本在线课程的院校及人数激增,由第1期6所院校980人增至第2期191所院校2623人,充分体现了远程教学在聚集性疫情等特殊情况下的优势。

4.2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线开放课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平台,融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让更多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自由学习[8]。在线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进行“颗粒化”,将课程知识点或技能点通过长度约5~10分钟左右的视频形式独立完整展现,再配以与视频同步的文档、图片、案例、试题等资源构建起教学模块。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课程完成学习,符合当今新时代学生习惯“碎片化”学习方式的规律[8]。同时,在课程运行中,视频播放时长最长的超过720分钟,超过课程视频资源总时长622分钟,说明有些学生对于没能理解的知识点或技能点,通过反复观看章节视频来进行强化学习。在线开放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掌握个别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而实行分层分类教学,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9]。教师通过视频提问学生正确作答后方可继续学习的“及时交互”、学生通过留言向教师请教的“延时交互”以及师生同时在线进行讨论答疑的“实时交互”,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为中心的模式,全方面、立体化实现了以“学”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课程问卷反馈表明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满意率为78.57%,师生互动满意率为59.60%,认为课程可帮助其积累理论知识的占97.77%,认为课程可帮助其提升技能操作水平的占95.99%,这充分说明了在线开放课程满足了众多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4.3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并非完全恒定,可以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本课程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根据行业需求及学生反馈对课程内容实行动态调整。例如在疾病康复模块,第1批资源主要包括常见骨关节疾病康复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两个部分,第2批资源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增加心肺疾病康复模块。同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增加康复医学中有关运动学及残疾学基础知识模块,教学视频数量由86个增加至115个,文档数量由96个增加至146个,题库数量由1108个增加至2574个。本课程从建设到运行,自始至终由超星信息技术公司的专业技术团队与课程教学团队全程配合、无缝对接,从视频拍摄、文档制作、题库建设、资源维护、数据统计等各个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障课程按期顺利运行。课程调查问卷显示,81.70%的受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满意,61.83%的受访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

4.4在线开放课程可以持续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

目前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没有时效限制,学生只要注册登录并经过教师授权后即可加入课程,这样可以永久使用相关课程资源。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有74.33%的受访学生表示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会选择进入本课程查阅相关资料,充分说明了在线开放课程可以为学生持续提供专业学习辅导,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5课程存在的不足

尽管本课程于2020年获得我省教育厅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项目[10],但在两年的课程教学运行中,教学团队发现本课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非康复专业学生学习康复医学课程的积极性不足,导致课程考核成绩欠佳。分析原因主要是康复医学课程并非对应专业的主修课程,在执业资格考试作为指挥棒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11],由于康复医学有关知识并非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故多数高职院校都将康复医学课程设置为选修课[11-1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大大降低。第二,课程整体通过率较低,分析原因主要是课程考核标准设置不合理,没有制定符合授课对象学情的考核要求。问卷调查反馈显示,学生专业分布主要是康复治疗技术(34.15%)、临床医学(32.37%)、言语听觉康复治疗技术(20.76%)、护理(11.61%),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其知识背景是不同的,其专业对于康复医学相关知识及理论的要求也是大相径庭,因此不能对所有选课学生都用统一的考核标准。第三,对于课程实操性很强的内容,在线开放课程还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所需。特别是在第2期开课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本需要在线下完成实践操作的课程无法进行,只能全部转为线上授课,学生只能对照视频在家进行演练并录制相应视频,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反馈,这就加大了课程教学的难度,学生拍摄操作时教师无法做到实时反馈纠正。

5展望

线上教学的不足范文2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财务会计

线下教学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古代教育兴起之时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单一的线下教学方式不能满足需要,弊端凸显。加上2020年初的疫情突袭,全国停工停学,线下教学成了奢望。在此背景下线上教学加速推出,克服了特殊时期聚集的困难,当迫于无奈变为养成习惯,愈多师生和教育培训机构发觉线上教学的优点。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线下教学得以恢复,但老师和学生们发现以往的教学方式有必要作出改变,可以尝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各采所长。

线下教学方式的不足

(一)内容和形式不够生动。上课时一本书、一个黑板、一支粉笔、一台投影仪,这基本是标配,课程内容由书本上和PPT显示,大部分是理论文字型资料,内容和形式比较单调,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特别在现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学生专注度有限,内容和形式的不生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降低了学习效果。(二)点名花费时间长、没新意。线下上课前老师往往会点名以考察出勤率,其时拿着点名册一个个报学生名字再记录,小班几十人花几分钟,大班上百人可能就要十几分钟,这都是跟课程内容无关的活动,却占用不少的时间,不合理。另外点名的时候时间长学生在下面有点没耐心,开始交头接耳,影响课堂纪律。(三)学习资料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只有教材,虽然有老师推荐课外读物和参考资料,但真正去寻找来阅读的恐怕寥寥无几。教材内容又都是白纸黑字,理论内容偏多,当学生对某知识点不理解的时候,自己参看教材还是不明白,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四)缺乏对课外学习情况的有效监督大学师生接触交流的时间就是在课堂里,下课后找不到人,老师对于学生是否课前预习,是否课后自主完成作业等情况都不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寻求到老师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一个平台,导致信息交流不畅,学习过程不连续。

线上教学方式的优点

(一)不受时空限制。线上教学打破了师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课的局限,实现随时学、随地学的梦想。只要有网络、电脑或手机、平台软件,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特别在疫情期间,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显现它的优势,虽然师生各自隔离在家,天南海北各一方,不能齐聚一室学习,但是线上教学适应这种需求,“停课不停学”得以实行,学生的教育没有耽误。而且上课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通过回放功能再自学,提高学习效果。(二)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实践发现线上提问时学生能积极回应,比线下活跃,主要原因是由于非面对面情况下,学生减少对老师的害怕和羞于开口的压力,输出文字比口头回答更容易,也不怕答错受老师和同学的围观。在教学平台上学习气氛会被其他同学带动,看到别的同学在回答,自己也会跟随,甚至抢答上会有自豪感。(三)学习资料和来源多样性。线上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所需要的知识,知识的呈现形式也多样化,可以是短视频直观接收,可以是网络小文通俗易懂,可以是专家文章深度分析。多样的学习资料通过平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有助于帮助理解专业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四)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监督。课前预习通知,上传学习资料,让学生先自己自学。课中通过问题检测自学效果,督促没有完成自学的同学,由老师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跟着问题追求答案,推进课程知识点的学习。课后及时作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批改,了解知识点盲区,反馈给学生。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

以上分别说明了线下教学的不足以及线上教学的优势,那是不是说完全以线上教学取代线下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二种方式单独来看各自存在优缺点,要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把这二种方式相结合,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面结合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具体阐述如何进行混合式教学。(一)课前上传资料,预习通知。上课前通过学习平台向班级学生预习通知(图1),要求达到什么样的预习效果,需要了解的内容,把下节课学习内容和相关参考资料一并提前公布,这样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财务会计里无形资产这一章基本知识点学习完后,下节课前要对整体内容进行整理总结,我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让学生自己先整理再对照PPT完善,提前预习通知和要求。(二)课中实时互动。以往的线下教学以老师讲为主,知识满堂灌,但学生不领情,在下面玩手机、睡觉,这是因为缺少与学生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的特点,让手机充当学习的工具,堵不如疏,与其禁止玩手机,不如把手机的优点利用起来辅助学习。课上提问题让学生抢答(图2),按手速快慢排序,答对加分,刺激学生竞争的意识,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可以讨论,大家在手机上作答各抒己见,发散思维,然后提炼出高频词,老师进行个性点评。(三)课后习题巩固反馈效果。下课后离开课堂并不意味着本节知识点的结束,老师要及时小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提交,针对学生的答案给出评语,对掌握很好的学生鼓励,对不熟练的同学单独指导。比如在费用这一章,课上知识点讲授完后,课后针对性地布置不同种类的费用题目,让学生判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区别,并结合实例能作出账务处理。通过学生发过来的答案,发现有的对财务费用掌握不足,容易遗漏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也应记入财务费用这个知识点,共性的问题说明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解不到位,需要在下节课时集中解释,消灭这一盲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实践证明,教学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进,线上教学或者线下教学单一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而只有把二者相结合,各取所长,才是未来教学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薛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管理心理学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104-107.

[2]姜小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25-126.

[3]明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特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杨寿康.高职《财务会计》教材建设与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2):30.

线上教学的不足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在线学习 指导性投入 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211-02

1 问题的提出

1.1 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概念和内涵

职业教育在线学习社会服务是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传递有关职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提高使用者知识技能的一种快捷网络授课和学习的方式,它同样包括上述的三个主要内容。它是一种社会服务体系,可以简单的认为是由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以及政府三个部门构成。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搭建与运行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平台,包括提供学习资源等内容。众所周知,教育服务作为经济社会进步的一个保障性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同时还具有正的外部性特征。职业教育服务也同样具备公共物品特性和正外部性特征。因此,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的提供的经济运行模式不能单纯仅依靠市场机制完成,必须一定程度由政府作用的参与。

1.2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存在的问题

1.2.1 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产品缺乏,从数量上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按照职业教育在线服务定义,通过网络调查我们发现在线学习服务有很多,但是,有关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资源却很少。例如:帮学试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远程教育学习软件与服务提供商,搭建了网络学习平台、党校培训平台、SAT学习系统等内容。中国教育在线网络平台中尽管包括职业教育内容,但是,没有在线学习内容。泛世纪在线知识交易平台的主体内容设计包括外语、中小学、考研、公务员、投资等栏目。启航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总之,目前我国的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中,有关职业教育在线学习资源的数量很少。

1.2.2 现有的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零散化、分散化,使用者寻找成本高

社会上现有的关于职业教育在线服务过于专业化,且分布零散。如江苏汇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云学堂”互联网教育云服务,其在线学习平台是集员工岗位能力模型、在线学习、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跟踪、互动交流等核心功能为一体的在线学习系统平台,能够有效帮助用户形成学习型组织,高效、有序管理学员的培训学习,提升核心竞争力。学习型中国公共服务平台中国职业教育在线,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向社会提供职业教育服务,主要有行业培训、职业规划、管理培训等内容,包括资格查询等是一个相对内容齐全的网站。但是,这些都是需要收费的网站,相对零散,使用者寻找要花费时间,造成学习成本上升。也是导致大家不愿意使用的一个原因。

1.2.3 中低端产品缺乏,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相脱节

从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内容看,其中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社会服务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有许多部门在资源库建设中,仅仅是为完成建设资源库建设任务,而没有从社会需求出发,社会服务不足,资源库内容与社会服务需求之间脱节不一致。而且,资源库的内容中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内容不充分,缺少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占比例大,而我国目前更稀缺的是面向中低端人群,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产品。例如中欧互联企业在线培训平台,尽管属于职业教育培训,但其更多地属于高端层次人才培养,并非属于职业教育层次人才培养范畴。

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产品的技术约束和制度约束。在技术约束方面包括资源库建设等系统技术规范与统一,既与供给者有关,也与使用者的基本技能有关;在制度方面既有来自于政府的政策制约,又包括提供者自身运行模式的制约。

2.1 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的商业模式存在问题是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2.1.1 政府对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的指导性投入不足

由于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和正的外部性等特征,要求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参与产品的供给。但是,由于政府对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投入不足,其指导性作用发挥不明显。在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情况下,必然出现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或者是不敢轻举妄动,导致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应用范围较窄,没能有效地发挥解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作用。

2.1.2 由于运行机制问题,致使参与者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虽然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产品提供需要政府的参与,但是,最终的操作仍然要有具体的企业或者是教育机构来完成,这就涉及到企业或者机构的运营成本和收益。由于运行模式上的缺欠,导致企业或者是教育机构的积极性不高。从目前看,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上采用的是自负盈亏、自己负责的形式,由于准公共物品和正外部性的影响,企业的运行收益相对比较低,这就影响了其生产产品的热情和积极性,必然出现产品供给不足。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必然会下降和减少。

2.1.3 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的社会认可程度低,缺少实效性

由于使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后,其评价没有得到国家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构的认可,也没有因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所以,在找工作和职务晋级方面,给使用者所带来的收益很少,缺乏实效性。或者说,是由于生产者营销模式缺少创新,导致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与实现就业之间没有紧密相结合,因此出现对其整体需求的不足。

2.2 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的技术性约束

2.2.1 使用者的操作能力制约了对服务的需求

在使用技术上,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技术上必须便利快捷。从使用者角度看,其操作成本主要包括网络费用和操作时间成本。但是,目前在职业教育在线学习网址缺少体系和集中性的情况下,要求使用者能够通过搜索寻找到网址,往往会造成使用者使用成本的上升和不方便,也是致使学习者增加缓慢的重要原因。

2.2.2 制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缺乏合作提高了供给成本

在制作技术上,由于在线学习资源建设多是在校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他们要么是对社会职业体系认识与了解不够,要么是虽了解职业体系,但不懂教学规律,因此经常出现内容与教育相互脱节现象。再加上制作者彼此之间缺少合作,没有统一的职业教育服务平台,各自建各自的,导致规模不经济,制作成本上升,因此出现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整体供给不足。

3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3.1 政府搭建统一的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公共平台

政府要从战略角度重新评价在线学习服务方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增大对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体系构建的指导性投入。由于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作为商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准公共物品和正外部性特征,所以,政府可以参照准公共物品经营模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平台和资源库建设等技术。将职业教育所有内容都建在一个在线学习平台上,进行合理整合集约经营。

3.2 创新经营模式,提高供应者的积极性

借鉴早期的电视广播讲座模式和现有在线学习网络运行经验,实现免费服务与收费服务相结合。

在政府提供的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服务技术平台上,对职业在线学习内容及使用人群进行划分,根据使用者身份特征采用不同的收费方式,包括减免制度,更多地为农民和低收入学习者提供中低端产品和服务,使之具有扶持和帮助贫困人群的资源再分配作用。

允许加入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等内容,扩大供应者收益。对资源提供者的股权激励制度,提高其积极性,实现成本转移和受益的社会化。

线上教学的不足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课程;网络在线试验平台;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07-02

计算机系统类课程在信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系统类课程中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系统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系统类核心课程,其在工科的计算机系统性学习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课程已不仅仅是理论课程的补充或附属,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和关键组成部分越来越受重视。社会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解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来说,传统在实验室的实验课程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需要新型实验课程教学平台来满足课程的需求。因此,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教学改革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虽然在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创新能力,但是实验设备的紧缺与实验室开放时段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设计与操作时间大大缩短,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目前以MOOC课程为代表的网络教学在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的同时,却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最好的教师讲授的最好的课程。正是由于MOOC课程带来的冲击,目前基于网络技术来展开教学的研究开始出现在教学改革与研究领域,但是目前所进行的网络教学改革主要针对文化课程,鲜有针对实验课程的尝试。而计算机系统类课程的建设应采取网络在线实验系统平台代替实际实验平台,将为学生提供可以远程在线设计实验的计算机系统类在线实验课程平台,使得学生可以在线完成课程实验的综合设计与仿真。打破由于实验设备的紧缺与实验室开放时段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设计与操作时间大大缩短,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限制。因此,开展网络在线实验系统平台建设对提高当前形势下本科生的质量极为重要。

但是目前鲜有研究涉及该领域,作者认为: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但是目前教学体系与模式存在以下问题,具体包括:①教学资源不完整。在有限课时情况下,要实现教师少讲精讲,又要完成教学内容,尤其是实验方面要求教师和学生用较少的课时完成必修的实验,且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就必须提供足够的基础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需要。限于技术原因,目前,有一些基础教学资源仍不能在课程网站上实现共享。②缺乏沟通与互动平台。知识的学习是通过“教”与“学”来完成,目前高校的授课模式注定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大多集中在课堂上,而课时的限制使得教师根本无法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一一的解答。这造成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时,尤其是硬件实验设计,学生在线进行实验仿真,遇到疑难知识点,无法及时与教师沟通。而目前学校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无法实现在线答疑和讨论,师生之间的课外互动需要依靠QQ群、短信、飞信等公共网络通讯平台进行,给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实时快捷的深度互动带来诸多不便。③缺少自测和实验验证平台。虽然现有课程资源中有一些实验设计例程,但尚缺乏对学生进行手把手进行实验设计的教学视频及对学生所学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测试例程,不便于师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即时评价;同时,对于一些大型课程作业,目前也缺乏师生间和学生间交流讨论以及作业提交和评价的平台。④缺少远程实验平台。目前缺少可以供学生远程实验的实验平台,学生只能依靠实验课有限的课时动手完成实验,没有可靠的远程平台供课前的预习,及课后的复习理解。对于计算机系统类课程,学生仅靠实验课的有限时间无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对于计算机系统类课程来说,亟需开发出可以供学生远程体验实验课程的平台。⑤无法管理与监督。现有课程网站只是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并不能实现课程教学的网络化,即学生只是从课程网站上获取一些基本课程资源,如课件、教学录像等,但教师却无法跟踪和管理学生课外学习的情况,教师对每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效果缺乏考核评价方法。目前,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只能根据课外作业、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未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与考察。

综上所述,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亟需建立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实验平台,可以综合提供并收集各种教学资源(收集功能来自于学生们提交的各种大型课程作业),满足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深度互动和讨论答疑的需要,记录和统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和规律,并满足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自测和测试,以及大型作业的讨论和提交。具体研究实施思路为:①现有教学资源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的合理汇交。拥有现成的教学资源和已经建设的网络教学平台,并不是说简单地将前者上传到平台上就能构建适合本课程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因此,在收集并上传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进行二者之间的兼容与适应性的调整是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②设计与建设系统设计在线平台。利用现有网络信息平台,建成可供学生远程实验的在线平台。该计算机系统类在线实验平台需要提供典型的演示实验供学生观摩学习,系统可提供平台使用帮助说明,实验结果需要能及时反馈供学生分析设计。③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对知识点和重点、难点进行梳理,根据需要设计出三大类题目,构建课程设计例程库。第一类主要用于学生自测,设计为较简单的设计例程,方便学生对在线平台的熟悉,考查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复习与掌握;第二类题目用于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利用知识的能力,包括方案设计及综合分析型实验;第三类是大型作业和课程综合实验,分别实现简化的CPU与编译器,目的是培养和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④构建在线自测、设计提交和评价平台。对于以上各类知识点,将题目与答案分别存入计算机系统类在线实验平台。第一类知识点学生在完成题目后可进行自主学习的自我评价,并据此安排学习进度。如可能,在自测系统中,将设计类似目前大多网络游戏中普遍采用的“冲关”模式,即以自测结果反馈控制学生是否可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以增加自主学习过程的乐趣;对于第二类题目,该平台将提供学生在线提交和教师在线批改功能,同时对学生完成情况具有统计记录和分析功能;对于第三类题目,平台将提供分组、组内讨论以及师生间交流讨论功能。⑤构建在线答疑与互动平台,实现师生间和学生间的深度互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师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在线展开答疑与讨论,这一点可以基于校园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教师组成员负责答疑;二是可以找专门负责人员将对答疑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反馈指导实验教学重难点的梳理以及例程库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三是利用互动平台,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网络综合平台建设的参与度。一个有效的网络平台课程资源共享与利用机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完美结合和彼此间深度互动,因此,我们将利用互动平台,调查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并使他们成为平台质量评价的最直接、最有力的监督者。⑥构建管理与跟踪统计平台,监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出的“计算机系统类在线实验平台”,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江南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课程登录与管理的功能,统计学生在线学习次数、时间等基本信息,统计人员可重点关注这些统计数据以及学生参加答疑与互动讨论的情况与其课程学习效果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性,以期总结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规律。

通过以上改革,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管理评价的网络化,构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从而重构实验学习流程(教师课堂传递信息+学生实验课前利用平台仿真学生课前获取、吸收、消化信息+教师实验课堂互动讨论),转变实验教学模式(教师课堂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课外获取知识为主),革新实验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转换师生角色(教师:主演导演;学生:配角主角),深化课程建设的内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娟,张雯雾,王嵩,等.虚拟实验系统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14):33-36.

[2]许太安.MOOC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挑战[C]//第七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2014:98.

线上教学的不足范文5

在“互联网+”已在我国社会建设多领域普遍应用的前提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亦已成为当下社会各领域工作新的方式,O2O法则作为当下具有普适意义的互联网思维范式,日益被人们所接受。鉴于此,本文拟以O2O法则为认识理据,就教育理念、教学资源、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管理体系等构成的整体结构层次,系统探索“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教育教学模式与资源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明晰我国教育教学转型的方向,拓展符合时展需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推动教学系统重构的探索实践。

一、O2O法则比照下的智慧教育可行性分析

O2O(Online To Offline)专指线上、线下商务,是一种以互联网作为交易前台、将线下商机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的商务模式。当前,这一商务理念已进化为“互联网+”时代的基本价值论法则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运行模式。O2O法则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以互联网技术变革传统产业业态,并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运营和系统管理,旨在使传统产业生机勃发、协调发展。在O2O法则下,运行业态不再区分线上与线下,而是一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同步运行的新型服务体系。事实证明,O2O法则不仅适用于商务运行,同样也适用于互联网时代教育等其他社会业态的转型需要。

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从生态学的视角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绝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可见,智慧教育是当今时代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2]

因此,“互联网+”教育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以不断革新的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创新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实现工具革新的教育发展新形态。就此而言,转换传统行业服务方式和服务场所,创造一切服从大众需要、线上线下协调运行和便捷服务的O2O模式,与上述“互联网+”教育所需要具备的形态性质与根本理念恰相吻合。

二、目前“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传统教育+网络信息化”教学并未能系统整合和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的集成优势,亦不能满足网络信息时代的学习需要,“互联网+”教育还问题重重且任重道远。

其一,信息技术应用流于形式。尽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已久,但学校教育网络信息化仍流于形式。当前网上虽开设了在线开放课程、在线作业批改等在线教学形式,但稍加考察便不难发现:这些貌似网络信息技术化的教学形式只是将线下实体课堂搬上了网络,仍然是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完成作业和学期考试等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属于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级形态。

其二,线上课程教学目标与实践脱节。慕课(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为人类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突破。[2]在解决就学机会和教育公平等问题方面,慕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尝试,也为教育变革开创了划时代的探索视角,使学校教育因此具有了告别传统教育理念、调整传统教学策略和传授模式的创新动机。借此,课堂教学有望告别传统,建构出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强化学生知识获取与内化能动性的新型教学体系。然而,当前慕课等线上课程教学形式仍存在着种种与教育目标不甚协调的问题。首先,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科教学对应的方法创新,现有慕课视频讲座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互动以致吸引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课程内容与当下社会现实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应有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慕课等线上课程规模浩大,虽然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共享,但教师讲课之余与学生沟通寥寥,知识结构理解、吸收与内化的教学层面被不同程度地忽略。总之,慕课由于缺乏线下互动而使知识体验缺失,其教学实践与其设定的优质教学、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兴趣的初衷相去甚远。

其三,资源链接不足,知识更新滞后。教学资源匮乏与教学情境不足是长期以来困扰学校教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虽然可用于学校教学的各类教育资源知识库、学习平台系统和作业批改网等在线教育资源比比皆是,但这些教学资源多半仅为各类教育机构独自使用,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合作和扁平化链接。这种教育资源各自为政的状态,使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利用,严重影响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发展。

正是教学资源的相对封闭状态,致使我国课程结构与教学基本形式难有根本性的转变,即使某项课程偶有创新,也往往多年重复使用,难与迅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活环境等形成与时俱进的现时性关联,导致学生知识理解困难。

其四,信息递送和管理体系建设意识薄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教育,需要相应的设备系统来获取教育资源和实现教学管理,要求线下形成的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监督与线上教学平台系统融合成统一的运营管理机制,进而形成完整的递送与管理体系,以有效保障和控制最终的O2O教学成效。然而,由于有关部门信息递送体系建设意识薄弱而投入不足,我国校园数字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网络运行速度较慢,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进程和教学效果。这是当前我国学校教学中许多教学改革难题持续存在、难以解决的根源所在。

三、基于O2O法则的智慧教育的实现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对策,供有关方面参考。

1.把握教育规律与信息技术规律,实现两个领域的深度融合

首先,应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为此,学校教学者不仅需要深谙教育的内在规律,还应熟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规律,并使两个规律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既要聚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和潜力,也需要重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交流的学习体验。因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主动学习。

其次,由于未来的教学形态将不再有线上线下之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将是今后社会各领域的常态工作范式,因此,“互联网+”教育应打破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各行其道的尴尬局面,就教学环境、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与教学评价,展开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探索。具体说来,教学环境应当由传统教室或网络环境向线上线下一切适宜学习的空间转移;教学结构应与时俱进地进行动态化更新,并实现课程体系结构的生态化,即依据不同的发展定位,设定动态开放的O2O课程结构,形成能够适应于学生终身学习、动态灵活的线上线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应建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校教学信息交互平台和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线上线下有机对接的O2O教学模式,以形成智慧教学;教学资源则应更多拓展使用云教育数据库,链接线上线下一切可利用的网络资源,以形成教学资源共享,方便智慧学习。与此同时,还应形成线上线下贯通的教学监督与评价的O2O系统管理体系,以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和智慧服务。

2.以扁平化思维实现智慧教育资源效应的最大化

当下流于形式的信息技术教学远非“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不仅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并使二者深度融合,而且还需要同时实现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传统教育体制往往容易造成优质教学资源过度集中,难以实现教育公平。如前所述,当前互联网在线教育虽已能够广泛链接各类开放性学习资源,但由于缺乏沟通合作,大量资源仍各自为政,缺乏协作和共享。扁平化思维是O2O的重要资源策略,其能够消除层级障碍,直接实现资源链接,因而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资源使用者和提供者达到双赢,并实现资源生态效应。O2O的扁平化思维有望进一步加快教育资源传递的速度,使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的教育资源模式,往往极易聚合超大量的在线学习资源,进而大大降低学习和教学的投入成本。也就是说,以O2O产业链思维形成学校教学资源的多向度扁平化生态连接和充分共享,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学校教学形式固定重复的弊端,有利于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还可以大幅度减少资源建设费用。

以O2O法则理念建构学校教学资源体系,可以尝试在国内校际与相关国家教学机构之间,形成各具所长、分工合作的教学资源产业化链接,以加强学校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关联性,寻求学校教学资源平衡协同、生态化利用的实现途径,弥补当前学校教学资源的种种不足,使教学投入效应最大化。

3.建构与时俱进的智慧教育课程结构

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结构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来实现;第二阶段是理解、吸收与内化,由学生通过课后复习、阅读表达等途径来完成。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知识内化不够,多归因于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传授,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然而,学生之所以学习动力不足,除了缺乏学习意识或学习意识不强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课程结构缺乏与时俱进的调整,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节。

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类共享资源,重新建构基于O2O理念的教学结构,以不同发展定位设定动态开放的课程构成,并及时进行动态化更新。除了关注课程结构逻辑性使学生理解、内化知识之外,还需要使教学结构的两个阶段课程比值恰当,为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创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以便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等交际方式进行学习,从授课方式上建立起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内化机制。可采取组织学生们观看视频,学习国内外知名教授讲授的课程,并与教师进行探讨等多种开放性的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4]

4.创建深度融合的智慧教育模式和管理体系

(1)教学模式。如果将智慧教育理解为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需要的智慧性教学系统,那么教学模式无疑是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而教学模式之所以要进行变革,核心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学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也就是说,由于拥有高度发达和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当前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O2O理念下学校教学模式应切实满足并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帮助其建立起强大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基于可协作的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自组织性质的探究式知识建构。这一目标能否达到,关乎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竞争和能否自觉开展终身学习。因此,O2O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应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实现优质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也必然成为学校O2O教学模式中的根本性任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二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对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型人才。[5]根据这样的整合目的,凡适合线上开出的课程应尽量在线上开出,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做可以使教师留出精力,在线下课堂通过更为深入的解惑答疑、组织讨论等,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线上学习到的知识。课程作业和过程性测评考试可以在线上完成,总结性考试或考查则可在线下完成,以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与考核。总之,以O2O理念创设的课程教学,将是基于线下实体课堂、线上慕课在线教学资料,或线下实体课堂、线上答疑+在线批改等形式交替教学,整合线上线下之间、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相互之间互动交流,以完成知识建构的全新教学模式(见表1)。而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依据自身所长分工协作,开展课程内容设计与制作等教学资源建设、线下组织面授、在线互动答疑、教学安排、课程总结评价等教务工作,即以团队方式实施课程建设和教学。

(2)课程资源。O2O教学模式下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应依据优化原则合理定位,对通用性程度较高的课程,可直接引进、共享国内外名校名师的优质教学资源,或使用慕课等开放性在线教学资源,也可使用国内校际合作开发区域共享的在线资源。与此同时,教学资源

建设还应根据本校特色专业教学的具体要求,开发各类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相关资源。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资源设计应避免在视频制作上过度投入。授课视频虽然在教学资源中相对重要,但与时俱进的教学阅读材料、视频和实践探索等同样重要。O2O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细致考察和精心准备,切实做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建设,使之具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和简洁明了的媒体呈现效果。

此外,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资源的使用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需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采用学习者感兴趣的现实实例,激发学习者兴趣;对辅助性知识课程,则需要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尤其需要利用协作方的资源链接,采用专题讲座或访谈等授课方法,以真情实景促进和提高学习者的应用能力;对基础课程,则可利用短小精湛的线上信息资源,实现在线引导教学。总之,恰当地利用O2O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可充分实现与时俱进、精炼适用的学校教学。

(3)管理模式。如前所述,学校教学O2O远非以线上线下简单叠加的教学平台即可实现预期成效,其同样需要完整的运营体系来掌控教学过程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为教学制定适合于线上线下操作评价的规范流程,这些教学规范和评价系统还需要以O2O系统化思维,使线上线下平台系统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教学管理系统,对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以保障教学系统的职能执行力和教学效果。为保证得到资源协作各方普遍认同和有机协作,O2O资源模式应在规则制定、过程监管、冲突裁判、服务链接等方面形成系统管理的组织职能,形成学校教学实现深度融合变革的O2O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

(4)教学资源递送体系。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O2O教学模式课程通常需要提供大量结构化的教学视频等在线资源,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从教师制作在线教学视频到学生在线学习视频,再到构建课堂协作学习环境等,O2O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网络条件和与之匹配的计算机设备支持,因为其授课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平台支持的适合性。尤其是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影响极大,更需要相应网络技术条件的有效支持。当前Web3.0网络虽已经实现高度智能化,但大多数学校的校园设备落后,网络卡慢已严重制约正常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学校教学。因此,学校需要通过提高服务器性能配置、增大宽带接入量等途径,卓有成效地解决校园网络的信息递送问题。只有切实做好学校教学资源的信息递送体系建设,方可能落实O2O教学模式,进而使教育技术与学校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

(5)教学管理和业绩考评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在线教学资源质量、线上线下教学沟通与交流的效果,以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等,无不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实现有效考核。需要强调的是,O2O提倡将服务流程规范和服务评审两大系统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而不是满足于搭建线上线下简单结合的运营平台。因此,学校教学应形成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和业绩考评深度融合的完整运行体系,以确保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反馈评价体系,O2O法则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应由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参与,不但要注重对学习成效的评价,还要依据大数据建立学习者的个体学习档案,加强对学习成效的全过程监评,实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等他人评价相结合。评价需要针对线上线下教学的一切内容,覆盖学习方法选择、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效果、学习计划、专业表达和作业成绩等方面。形成性评价侧重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中的具体表现,而总结性评价则需体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程度,所有这些评价都将依据大数据形成最终科学判断,并使之用于指导后续的教学与学习。

5.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线上教学的不足范文6

1教学现状

1.1缺乏思考,创新性不足

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过于看重对思路的运用,导致解题往往局限于一种形式,不知不觉中使思维固化,创新性不足.同时,很多学生奉行拿来主义,缺乏思考,只会做同一类型的题目,题目发生变化后解答就出现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圆锥曲线没有融会贯通,过于依赖教师的帮助,解题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产生放弃的心理.圆锥曲线的解答过程需要学生注重逻辑能力与应用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就需要从创新性与独立思考能力上进行提高.

1.2教材运用不足

对于教材的内容运用不足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问题.传统的高中教学过于看重考试分数,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解答习题时,采用高考真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忽视了教材例题的运用.同时,教材中众多教学内容运用度不高,尤其是其中带有趣味性的练习题,教师往往会跳过去让学生课外独自解决.教学活动中,对于其中能够拓宽学生思维的思考题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正文的教学,对于思考题往往一语带过,并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着重分析,从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策略

2.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对数学思想艺术性体验

数学同语文、英语等学科一样,具有独特的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高中生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圆锥曲线的教学初期,加强学生对其兴趣的培养,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通过情景设置,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1)准备1根细线和2个圆钉,画出一个椭圆;2)请学生上台观察椭圆特征,进而引导其进行推导;3)依据推导,安排小组讨论尝试定义椭圆.在演示过程中,常有学生无法观察到椭圆的基本特点,于是笔者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准备圆钉与细线进行演示,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椭圆特点的印象.

2.2加强合作学习,创新解题方法

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是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基本现象,由此在学习成绩上产生不同的表现性.“因材施教”正是基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学习小组,从而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实现教学目的.

2.3注重结合教材,加强基础性教学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只有将教材内容摸准、摸透,才能合理、科学地备考.教材内容是整个圆锥曲线教学活动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教材作为基本点,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对于教材的教学能加强基础知识框架巩固,为提升学生自身能力建立前提条件.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交流,这是教材本身所做出的基本要求.

2.4注重学生逻辑思维与应用思维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