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感受范例6篇

线上教学的感受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1

【关键词】:线描 小学生 教师 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 线条 绘画

线描画是小学美术创作的一项基础内容,它是通过点、线、面的绘画表现形式。线描绘画具有游戏性、随意性、趣味性和装饰性的特点,重点在于表现小学生的主观想象力和感受力。这种活泼自由的美术形式能让学生在今后绘画实践中,更加系统地学习美术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地线描绘画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本人对线描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多方面体验与感受。

培养小学生的绘画兴趣可以从学生的线描教学入手。一般来说,几乎每个一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画画。个人主观意识较强,喜欢运用一些线条无任何约束的绘画,对于绘画的热情很高。这时老师就应该在旁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例如:人教版一年级美术《叶子上的小血管》其实生活中的叶子无处不在,只要正确引导,让同学们观察自己带来的树叶的形状和特点。他们会发现原来叶脉的纹理由精细的线组成,而叶子的形状也是那样的千姿百态........能过孩子们先触摸,再观看的感知状态自然地关联起来,养成了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可以对事物的特征和自然的美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多角度、全面的比较观察,可以锻炼敏锐的感受力。

美术训练中的视觉形象要素,点、线、面的组合与构成,形成了小学生作用于视觉的形态语言,并且这种形态语言是小学生的个体思想、情感、意图和对生活的体验给予形象化的表述。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多种优秀的线描作品、平面构成图等,感受点、线、面结合所带来的神奇效果。通过多种多样的感受与学习,你会发现学生的绘画线描作品布局合理,线条处理疏密有序,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 培养小学生正确选择线描内容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7-12岁的儿童,由于年龄和生理发育的原因,决定这一年龄段儿童在视觉感知方式上,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观察分析等特征,他们往往只限于对物象粗浅的认识,缺乏清晰的判断,往往对轮廓比较在意。我在教学中,先从静止的物体开始,让初学的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然后进行动态的练习,同时其中穿行默写训练,周而复始,反复不断地练习,才能够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线描的技法。在进行教学中,可以归类进行:1、静物线描,可以从生活中的用品、食品、花卉植物等,从简单的个体到复杂的物件组合,训练手的控制力和线的表现力。学会对复杂物体概括、取舍,学会布局和构图。2、景物线描和场面线描,景物描写到户外去,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景物,可以从自然简单的场景开始,一间房屋、一棵小树、一条小路等。通过对景物的速写线描,扩展儿童对大自然的了解,增强对自然的观察力和表现力。3人物线描,要求学生对于人物的动态和形体观察,训练儿童抓取动态和整体效果的能力。

三、 培养小学生多样形式合作

学生可以进行多样形式合作,可集中教学、合作绘画等形式,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感受到线描画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样不仅使学生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养成,更能通过密切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绘画好的同学带动下学习多种线描表现技巧。有利于同学借鉴他人的绘画经验从而表现出有别于单人创作的绘画作品。各种教学形式的有机整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绘画兴趣,使绘画主题活动多样的形式下展开线描教学,呈现出生动、有趣、丰富的一面。

四、 运用多种材料,突出线的表现力。

学生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是非常感兴趣的,线描工具的单一会影响学生学习线描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学生线描学习效果。可以用一些手工拼贴表现画面,例如:生活中的毛线、彩纸、布条等都可以很好的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纹样。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线条,感受生活中的美线条,如花瓶、太极,有些线条特别生硬的感觉,不同的物品用不同的线条表现能达到不同的效果。小学生的线条稚拙,这下反映了他们的年龄特点,这点不容抹杀,在充分肯定的情况下输入线条表现内容,对于孩子线条表现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有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不同工具交换的方式,多多变动,培养学生学习线描的兴趣,比如可以采用彩色铅笔,油画棒,水彩笔,炭笔,钢笔,毛笔等不同形式的笔增加多样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效果。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2

一、儿童绘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卢梭认为:“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大自然中的。我们愈是违背这个老师的指导,我们所做的东西便愈不像样子。因此,我们要从我们所喜欢的事物中选择我们的模特儿。”目前,国外儿童绘画教学就是遵循了大自然的教导,面对学生的疑惑,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这个“自然”并不单单指向自然界学习,更深一层的涵义是他们遵循了儿童自然的天性。当前,我们的儿童绘画教学在蓬勃发展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偏离儿童教育规律。用卢梭在《爱弥儿》里的话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很多家长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给其规定了要学素描,其实家长都不理解什么是素描。在儿童五六岁这个创作能力最佳的年龄段过早地给孩子带上枷锁,就会禁锢儿童的思维。

二是教学局限于课堂,不利于拓展儿童的创作思维。在儿童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适时、适量地进行教学,这是儿童美术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如三年级绘画课《树》的教学,A班教师制作了各种各样树的课件让学生欣赏,然后将生活中的树用绘画符号进行展示。结果发现学生的作品思维比较定式,表现自己对树的感受的作品并不多。于是在B班级,教师让视觉引领教学,带学生来到校园,让他们从视觉、触觉等诸多角度整体感受。结果在学生的作品里,其内心情感与表达方式都不是唯一的,这充分说明大自然中的真实事物比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更深远。

三是作品评价,缺乏儿童情感培养。看看谁的画最漂亮?这是教师和家长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其实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儿童在作品中呈现的感受和情绪。在绘画过程中,当孩子开始关注家里的色调搭配和妈妈的服饰搭配时,说明他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审美能力,达到了美术教学中的一个功效,即美化生活的功效,具有审美能力是孩子取得美术进步的明显标志。

二、儿童绘画教学方法的优化

对儿童进行绘画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透过绘画能力可以窥见儿童智能的发展水平,所以说绘画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儿童学画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兴趣和毅力,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儿童进行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一是故事教学法。线画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用于表现形式的绘画手段,它在绘画艺术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用“线”画画是儿童生来就会的,只要把笔尖点到纸上移动,点就变成线,再根据意愿画出来。如一年级美术课《让我的飞机上蓝天》,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画画:有一架造型新颖的直升机,有多个螺旋桨,不仅新颖,还有多种功能,平时直升机停在海边沙滩上,如果工作起来可以潜入海底,飞到宇宙中。看,直升机上还有字呢,写着“装枪屋”,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是一架军用直升机……通过以上讲故事的方式,学生画得很轻松,其作品也千姿百态,充满了童真童趣。

二是启发式教学法。儿童的线画有多种“风格”,有的用线秀丽,有的用线粗犷,有的用线工整,有的用线拙朴,有的用线飘逸,有的用线刚劲有力……“线”的各种美感在儿童画中都能体现出来,这种对儿童画表现“风格”的分析、评说,不过是成人从审美角度来评价儿童画,不是儿童有意识追求的结果。如在执教一年级美术课《有趣的雨》中,教师启发学生将对不同雨的感受与生活中的线条联系起来,结果学生的作品很有生命力。绵绵细雨用点,小雨用细柔短线,大雨则是有力的斜线,有的学生用蜗牛线表现雨落进池塘的水晕。同样是水晕,还有的学生用层层的弧线表示,这些表现形式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感受。所以,儿童线画中的美感趣味与儿童的心理发育水平、性格、爱好以及对事物的感受能力等息息相关,是他们情感、个性的自然流露。

三是游戏体验教学法。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研究发现,色彩对于儿童来说有其固定的意义。如喜爱红色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往往较为刚烈,比较调皮,感情比较丰富。色彩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一年级美术课《看谁涂得更好看》是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大红、橘红、柠檬黄、草绿、翠绿、湖蓝、群青和玫瑰红这8种颜色,并能用油画棒、水彩笔,运用点、线、面等不同的涂色方法画一幅有美感的作品。课前教师为学生收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图片,如柠檬、红苹果、菠萝、毛毛熊、树叶、气球等,并准备8种颜色的单独图片,请学生来玩连线游戏。通过游戏,学生瞬间进入了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学生的作品有色彩线条游戏、彩线漫游等,作品造型简洁、活泼,色彩搭配丰富。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中的色彩知识教学,关注色彩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影响。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3

度感;立体感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0—0082—01

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观众而言,不管其是否认识汉字,一个共同的直观感受则是,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是以一种线的形式存在的。那些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书法作品多是书法家观察自然、感悟人生的产物,是书法线条形象化的表现。书法线条是最本质的书法语汇。对于初学书法的学生而言,则应从认识书法线条入手。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认识书法线条丰富内涵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对书法线条的敏感性,使其掌握书法线条的特点。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把握书法艺术的奥义,感受到书法艺术那独特之美。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学生该如何正确认识书法线条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对线条外部形状的认识

那些运用毛笔所表现出的书法线条,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形状。如,曲线代表柔美,直线代表刚直,弧线具有弹性等。而对书法线条的独特表现,一方面,反映了作者的内心追求,另一方面,又会使观众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宁静的、粗犷的、厚重的、飘逸的、明快的等。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线条感受能力的培养。可从线条的外部形状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线条的长短、粗细、浓淡、方圆等,使其把握线条的强与弱、轻与重、硬与软等。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线条感受能力后,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书法学习。

二、对线条节奏感的认识

书法中的节奏主要是指运笔速度的快慢、缓急等。节奏是书法线条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书法技巧创作中,其对线条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笔速度的不同会导致作者书写风格的差异,也会影响观众对书法线条的视觉感受。如,在表现一个横划线条时,并非短横就比长横所花费的运笔时间要少。其间,作者还要考虑线条的粗细、用力的轻重等。书法线条节奏的差异,可以使观众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法帖与相关音乐知识进行讲解,以使学生感受到书法线条具有的节奏感,进而能够把握合理的运笔速度。

三、对线条力度感的认识

书法线条的力度感,即书法家通常所说的笔力。通过线条与线条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的作者在书写同一个字时,由于用笔轻重的不同,写出的字给人的感觉也会存在较大差异。那些充满力度感的字能够使观众透过一张薄薄的纸获得“笔力千钧”、“力透纸背”、“力能扛鼎”之类的感受,进而让他们体验到书法的力量之美。合理、准确地运用指和腕是表现书法线条力度感的关键。在书法教学中,加强学生指法与腕法的训练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根本。

在学生书写练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他们极力表现书法线条的力量之美,而且还要让他们认识到,书法线条力度的表达,用的是技巧之力,其力度感的体现必须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如,锋芒毕露之力貌似雄劲,但其并不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也难以充分体现书法的内在美,而绵里藏针、刚柔相济之力却是书法线条力度表达所追求的目标。书法线条力度的表达并不在于线条的粗细,只要倾注了适宜的技巧之力,即使线条很细,它仍然是有力的,如果线条缺乏力度,即使它很粗,也无法展现出书法的力量之美。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4

对学生来说,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艺术教学情境,对学生既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学生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

创设轻松的艺术课,让学生在艺术课上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自由,让他们感受到艺术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手中。在艺术课上我经常精心安排一些有意义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的环节。让老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参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多接近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也可借机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全面提高,充分感受艺术的迷人魅力。

教学情景:

一、组织教学,师生礼仪

课前投影中国结图片(背景音乐:姑苏行)

(教学现场:学生听着悠扬的音乐,看着一幅幅精彩的图片,一个个都发啧啧赞叹之声,注意力也随之集中起来。)

(教学反思:由于学生对中国结比较亲切,所以由中国结导入本课教学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字幕中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绳结装饰品。中国结的特点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线编结而成,每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饰物。其作用有:1、把学生从上节课紧张学习气氛中释放出来;2、为本课线的情感教学作铺垫;3、通过美的形象,向学生介绍丰富的课外知识和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二、讲授新课

师:中国结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绳结艺术,一根普通的线(中国结)可以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教学反思:这里突出强调一根线并不是只能用来捆绑东西或毫无情感的事物,实际上是“绳结”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有过的另一重要作用,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记事方式已经历了绳与甲骨、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洗礼。小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结绳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每个结都体现着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每根线都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导出课题——线的情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也从欣赏中国结转到线条上,进一步了解了线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线,了解线。)

1、生活中的线:

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的线:硬朗的建筑线条、明亮的光线、毛衣上的绒线,衣服上的花纹线条等。

2、感受线的情感:(用图片体会线的情感)

水平线:能产生开阔感、宁静感。

垂直线:能产生高耸感、庄严感。

曲线:能产生运动感、旋转感。

斜线:能产生向上感、飞跃感。

射线:能产生方向感、前进感。

(通过直观的图片举例分析线的各种表现形态,以及使人产生的感觉。不同的线条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能启发人的联想。)

3、艺术作品中的线:

在艺术作品中,线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在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艺术的表现效果更为生动、丰富。

*彩陶中的曲线,表现的是我们人类赖于生存的生命之源——水。

*同志的书法,显示的是一位伟大领袖开阔的胸襟和豪情壮志,字如其人。

*凡高的《星月夜》把我们看来平静的夜空,画得汹涌澎湃,无数个大的小的漩涡仿佛要把我们吞噬。思考:这是怎样的线条,表现出怎样的情感?(动荡、激动)。

*欣赏《红绸舞》,引导学生体会舞蹈者所要表现的是怎样的心情,从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到?(喜悦、兴高采烈)(情绪激昂的音乐,欢快、跳跃的动

作,漫天舞动的绸带)

(出示各类艺术作品,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线能使艺术的表现效果更生动、更丰富,线在艺术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构成元素。)

4、体会音乐与线的情感

之前这些线条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称之为——视觉线;还有一种看不到,但可以用耳朵听到的线——听觉线。

线的分类:有形的线——视觉线

无形的线——听觉线

*听觉线——音乐的旋律线。

旋律线是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低变化而形成上下起伏的线条。

(教学现场:有的学生能够理解听觉线的意义,闭上眼睛体会音乐中的旋律线;有的学生脸上一脸疑惑,不知所以然。这时教师打开音乐媒体,借助windowsmediaplayer中的可视音效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听觉与视觉的联系。)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是认识线的不同形态,视觉线可以通过让学生寻找身边线条的过程来解决,而听觉线是一种抽象的线条,有些学生很难把听觉和线条联系在一起,我在教学过程中也试过很多方法,如我让学生体会老虎的叫声和小猫的叫声之间的线条形象,老虎的声音粗大,小猫的声音细小;让学生对比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的音色,小提琴轻盈,大提琴深沉等等,来体会听觉的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现,在windowsmediaplayer中正好有一种功能可视音效,把声音和一些波形线或线柱等视觉形象联系在一起,非常直观的显示出听觉线,平缓的音乐和激烈的音乐线形对比是非常清晰的,看到这种可视的听觉线后,那些一脸疑惑的学生才茅塞顿开。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而且对于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积极性高。教师应根据这个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

旋律线:

平行线——坚定、召唤的感觉

上行线——激昂、开朗、不断高涨的情绪

下行线——柔和、宁静、哀怨、悲伤

波浪线——舒缓、委婉

A.仔细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楼台会”的段落。

分析探讨:你觉得这段音乐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吗?你可以边听音乐边用两种不同的彩色(粗细)笔把这两条旋律线勾勒出来吗?如果你能多听几次,就会感觉到,这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在互诉衷肠,他们时而“有问有答”,时而“一同感叹”,他们难舍难分。这段音乐就是依靠旋律线的表现力进行着艺术的表达。

B.仔细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选自《幻想2000》),了解乐曲所表达的主题: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分析探讨:曲中有两种对抗的力量,一种是顽强的生命,一种是黑暗的势力。对两种力量你会用怎样的线条,什么色彩来表现。

5、学生创作,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线条创作一幅音感画,表现主题——人与命运的抗争

(教学反思:《命运》幻想2000将古典音乐与动画结合,使得古典音乐变得直观、通俗易懂,表现影像与音乐的巧妙配合,用色彩和线条暗喻某些概念,可以讲本片是一部可以“听动画”并且“看古典音乐”的作品,本片在1998年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本世纪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之所以选择这部影片,是因为片中的色彩、线条、形象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创作资源。在刚才对《命运》交响分析探讨之后,很多学生有了深刻体会,加上学生最爱的动画,我想即使是绘画功底很差的学生也可以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音乐。经过学生对交响曲的分析探讨和教师提供的音乐动画,本课的难点就不攻自破了。)

6、展示学生作品,自我讲解创作思路和表现内涵。

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三、总结。

无论是有形的线还是无形的线,它们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表情达意,表现生活的多姿多彩。艺术是相通的,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不断提高

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更好的来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教学反思: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5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三课,线条随着儿童涂鸦开始,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捉奸成为孩子绘画表达内心的主要手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在做游戏玩乐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做游戏观察、体验、感受,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条的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及演示,让学生认识能动的线条

ƒ情感与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疏密的组织以及线条运动的方向。

教学准备:

画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动画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一个和线条有关的动画片,激发学生对线条的意识和兴趣,引导学生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动画片起一个名字,引出课题《能动的线条》。

二、情境激趣、活动探究

以一个问题开始,询问学生,激发他们对线条的探究意识。

1、能动的线条长什么样?

(1)它会飞翔吗?

(2)它会奔跑吗?

(3)它会和人打招呼吗?

(4)它会告诉我们讯息吗?

2.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线条的魅力

(1)

出示敦煌窟壁画的“飞天”形象:看到这幅画,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她们是借助什么在空中飞翔呢?

(2)

出示编注运动题材的器械,从这幅图片中你能看出来他们在做什么运动吗?

(3)

出示夜晚灯光照射下的喷泉图片,找一找是什么让你觉得它很美呢?

问题:这几幅图片有什么特点?

‚给予你什么样的感受?

小结:如此美妙的变化,来源于线条曲直、舒缓、粗细等的变化曲线给人以动感

3.

能动的线条藏在哪里?

出示三组图画(1)静止的柳树随风摆动的柳树

(2)安静的小船乘风破浪的船

(3)垂落的国旗迎风飘扬的国旗

师:能动的线条就藏在我们的身边。

拿出准备好的丝带、长尺子

谁能让它们两个动起来?

小结:直线、斜线不能给人以动感,并且看起来比较呆板……

‚曲线给人以动感,让画面看起来比较活泼,富于生趣……

三、

一起做游戏

1.

游戏一

(1)

快速出示两幅明星夸张头像及穿着几乎相同的衣服并消失

(2)

询问学生衣服的主人是谁?

师:你通过什么方法来识别的?

小结:彩带给人以飞翔的感觉

2.

游戏二

(1)

把自己的小手想象成一条线,听着音乐让小手随着音乐动起来

(2)

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用粉笔展示

(3)

播放音乐一:班得瑞的《清晨》

(4)

播放音乐二:张玮的《high

歌》

小结:分析两位学生所画的线条(安静的音乐使用的是直线比较呆板,节奏感强的音乐使用的波浪线富于动感)

四、

拓展思维

,请您欣赏

出示同一幅图画不同的线条表现,体会不同

1.

满身丝带的仙女没有丝带的仙女

(曲线能够增强画面的动感)

2.

满是波纹的划龙舟一条龙舟

(体会创作时线条的疏密可以表达不同速度的动感)

3.

出示学生作品《海运追日》

(感受线条的方向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

4.

欣赏作品,我也当个美评家

(1)

看谁的作品线条优美,画面富于动感?

(2)

哪幅作品的动感最强?

(3)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动感?

小结:运用好曲线能使画面产生动感

五、

小手动起来

看了这么多,小手都痒痒了吧,现在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把你最想要表达的事物画出来,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表现的最有动感。

作业要求:1、仔细观察生活中具有动感的景物,并以曲线为主画一

幅有动感的画

2、大胆试着使自己画中的线条都动起来。

展示作品:请学生画完自由下座位找同学评一评自己画中的线条动起来了吗?同学互相给予口头评价,教师对有特点的作品给予评价。

六、小结、评价:

采用自评、小组评、互评的方法。让学生的作品能否有创新并具有美感。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心情愉快,感受成功的喜悦。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会动的线条,我们也知道了线条的方向,粗细,疏密所带来的不同的效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创作中大胆的使用各种各样的线条,表现内心丰富的世界。

板书设计:

会动的线条

————————————

~~~~~~~~~~~~~~~~~~~~~~~~~~~~~~~~~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会动的线条

单位:宝丰县观音堂三间房小学

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6

关键词:图形谱 音乐教学课堂 音乐节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52-02

一、图形谱在音乐教材中的渗透

图形谱早被运用在两个多世纪前的各种传统宗教音乐的练习和传诵中。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中小学音乐开始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图形谱,它以其独特的点、线、图像等形式将音乐形象和具体化,使其成为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中一种易与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式,并在不断地探究中逐渐被广大音乐教师所采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质的改变,新教材的编排更科学和合理,而教学的内容也融合了演唱、欣赏、创编、活动综合等内容,增添了色彩颜色的感官。作为一线教师,不难发现,新教材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增添了不少富有创意的图形谱教学。它以它特有的方式表现音乐,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描绘了音乐,以它特有的格子、色块、曲线、形象等方式为音乐与视觉形象搭起了一座心桥梁,是人音版新教学中音乐与美术高度融合的最优化表现。

以低年级一至四册为例。在人音版本第一册中,图形谱表现以节奏为基石。图形谱表现音高、节奏,小节。以正方形表达一拍,长方形表现小节,或者是通过直观音乐形象来表现,如《闪烁的小星》用五角星表示,《小青蛙找家》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青蛙,这些鲜明的音乐形象成为音乐入门的感觉训练;第二册教材中,图形谱除了节奏、音高、旋律走向的表达运用外,增加了乐句的表达,图形谱的学习强调对乐节、乐汇、乐句、乐段的感觉训练;在第三册中,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音乐作品不再画整首的图形谱,只在聆听作品才部分体现,所描绘的也以总的色彩效果、音乐形象突出的图形谱为主,要求学习用画简单的图形谱,强调从音乐整体风格上去把握作品。如《森林水车》一课中,要求用图形谱来描绘聆听到的水车的响声、水的流动、小鸟形象的音乐等;《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中要求记录铃响了几次,《晚会》一课中,要求用图形谱听记锣鼓声扭秧歌等;在第四册音乐教材中,欣赏作品要求有不同的画图形要求,有的听着音乐画图形,线条,或选择色彩、或记录有特色的配器效果、旋律特征,曲式结构,打击乐器图形谱过渡到引导学生根据作品配器,节奏图谱更加综合;第四册中的教材更加强调了伴随音响进行的表演、描绘、描述等创造性的个性化表达。

二、图形谱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巧用图形谱,把握音乐节奏及乐理知识。图形谱是通过实物、点、线等图形或符号将抽象音符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体现旋律线条的走向、节奏的长短和音的强弱的。乐曲的节奏是音乐的基础和动机,也是儿童体验音乐的出发点和感悟音乐的突破口。将图形谱特有的直观、有趣性运用在学生学习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把握上,不失为一种优化的教学方式。如:有效利用小人物的图形谱表现走和跑,分别代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让学生通过动作明白节奏的快与慢。可将四分音符标记在一个小格子里表示四分音符一拍的时值,再将两个八分音符标记在一个格子里表示两个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时值,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体验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之间的不同于联系。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有时用上图形谱就很简单得到解决。再如在附点节奏的教学,通过传统的念节奏方式,学生们无法准确地掌握,可巧妙地运用图形谱的方式,画个妈妈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将最后一个“妈”字轻读。学生受启发,附点节奏的难点迎刃而解。随后,老师进行延伸教学提问:“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附点问题吗?”学生有的用肢体语言的图形谱做出伸缩手的动作来进行解决,还有的学生用数学课堂中学到的问号“?”来解决附点节奏。他们在解决这些节奏、乐理知识的问题上,自发创造的图形谱无疑带给音乐课堂的精彩生成。巧用图形谱,要学会巧妙地运用并找到图形谱和音乐节奏及乐理知识学习的巧妙结合点。

2.善用图形谱,感知歌曲音乐旋律走向。新教学大纲特别注重学生旋律走向,音高概念的培养与建立。乐曲的旋律是音乐作品的灵魂,是音乐的主题和激情。歌曲教学的核心和难点之一就是识谱教学。在教学中我们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谱形式呈现,会淡化了枯燥的乐理知识和读谱,创设轻松活泼、明快简练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主动中探索、在领悟和体验中感悟音乐中蕴含的美。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旋律线条,或直线与曲线,粗线与细线,或圆弧线,波纹线,甚至在旋律起伏的旋律线上画上表现音乐形象的记号,让学生直观体验与感知。如在第一册《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起伏,再通过画国旗及星星的形象,根据旋律的起伏作画,让这一行行一串串有形的国旗和星星旋律线条带动学生感受音高起伏、快慢的变化。又如《我的小绵羊》一课教学比赛中,教师善用图形谱教学方法,通过手势引导做歌曲的旋律线,引导学生感受旋律曲线的走向。并用花朵的高低位置提醒学生音高位置的走向,用花的大小来提醒学生音的时值长短,花朵中间写上音的唱名,这样,既激发兴趣又让学生通过摆设花朵图形谱直观形象地展现歌曲旋律的起伏流动感,直观和简单地解决了不同旋律音的教学难点。

这些形象直观、色彩鲜明的图形谱不仅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歌词,而且感受旋律音高走向时,可以帮助他们逐渐建立音高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可视的旋律高低图形谱理解远高于无视觉高低的简谱,其所达到的音乐教学感知是完全不同的。善用图形谱,要学会善于发现,善于激发,善于有效地将图形谱结合在歌曲教学中。

3.活用图形谱,提升乐曲的音乐表现力。在音乐教学领域中,欣赏教学是音乐老师较为头痛的教学内容,本是优美的欣赏曲,有时因教师过多的讲解,而使学生进入昏睡状态。教师运用了多种视频音乐作品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却无奈学生在观看之后没能真正体会乐曲的内容,视频教学成了教学的“花架子”。假使我们能活用图形谱,将图形谱特有的“形”与“感”运用在欣赏教学中,使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联系在一起,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更为有效地去鼓励学生用图形谱去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不断提升学生对乐曲欣赏的感悟力。

我们可以通过图形、模唱、对比、接龙游戏、画线条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细致而又主动地去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结构形式、乐器音色、音乐情绪等,使他们发现音乐作品的形式美,认识理解音乐的不同风格。如:听音乐排列乐段顺序、听主题曲调涂色块或画图形谱表现主题曲调出现的次数等。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的活动过程中接受审美教育的。如在人音版欣赏《狮王进行曲》一课中,在引导学生完整聆听歌曲后,我们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或色块来表示自己聆听后感受到的音乐形象。学生有的选择黑色,老师告诉大家音乐开始的声音又点恐怖,有的则选择了红色,他的理由是音乐中间有轻快地感觉,如同森林之王昂首挺胸地走路炫耀的样子……在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之后,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创造出简单的图形谱,表现聆听音乐的感受和体会;通过谈论用小脚印来表示狮子走路的步伐声,用曲线表示狮子的吼叫声,选择不同的颜色表现乐曲的不同情绪及旋律的重复,使学生在充分感受音乐形象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活跃思维。活用图形谱,要求我们要学会在欣赏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图形谱,在活中解决教学难点,在活中乐于让学生接受。

三、图形谱在音乐教学中的思考

图形谱以其独特的直观性、趣味性得到了音乐老师们的认可,其设计新颖别致、入情合理的方法,为课程标准助然,不断成为音乐课堂中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我们不可忽视它在课程改革中的影响,但也不可随意的滥用,任何的教学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解决教学难点,当它与解决教学难点或者对教学没有辅助时,我们需要慎用。

我们运用图形谱辅助教学时,我们需要首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地可教性,认真领会编者对教材的教法提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对于图形谱的运用,要紧紧地围绕音乐的基本要素来展开音乐教学,为教学服务,为审美而服务,正确使用图形谱,围绕着音乐的各要素来“巧用、善用、活用”图形谱,重在将学生从知识和技能的死圈子里解脱出来,使其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积极、愉悦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其次,在图形谱的使用上要注意个性化及融合性,将不同的图形谱形式有效地运用,至少在使用线条图形谱教学辅助时能结合色块图形谱进行,在形象图形谱的使用时加上意境图形谱的感受,使教学手段更为丰富,并积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理解,独创的图形谱来参与音乐的要素感知中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富有创造的思维。不求统一,但求创新,使学生更贴近音乐,体验音乐,让他们的个性在音乐活动中飞扬。

参考文献:

[1] 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 曹理:音乐教学与情感因素[A].音乐实用知识[C].中国文联出版社.

[3] 吴少华:图形谱在小学识谱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7.

[4]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廖乃雄译: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