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站盈利模式范例6篇

社区养老服务站盈利模式

社区养老服务站盈利模式范文1

一、主旨:党建带社建,政企共建以平台为依托、以服务为支撑,以家政培训为保障,以社区店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打造便利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生态圈。

主要致力于老人客户(含子女等照料人)的综合服务需求,通过建立客户服务终端,以实体+虚拟、公益+效益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公益、商品、家政、养老等)、社会资源(合作商、加盟商)、政府资源(社区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等),通过老人健康大数据为老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私人定制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居家养老驿站。

一、建设思路。

一是响应国家养老政策,二是通过初步的运营,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上拓宽产业种类,创造养老服务造血功能。围绕公益+效益的模式,整合资源,以信息平台为手段,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实现综合服务功能,建立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是选择合适的临街社区店面做为养老服务驿站的实体店投入建设,具有交通便利、老人相对集中、消费水平高等条件为佳。

考虑现有养老行业短时间很难盈利,可否从现有的若干家政连锁店选址改造。二是对每个可能落地的服务站要定位,以养老还是商品为主?公益性的可直接切入。

二是自招聘人员或有关单位(如医院、商家、卫生服务站等)合作的方式,根据老人的需求量身打造“老年私人定制服务”。

三是考虑开发老年服务系统:智能远程医疗、健康网络管理监测系统等相关硬件、软件。需要一定资金投入。或由合作商家提供,降低运作成本。

四是重点建立营销团队,通过邀约、会议、销售、回访一条龙服务市场化运作。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和推广(私人订制)的各种营养保健等商品,为企业实现可持续性的盈利创造条件。

三、运营策略

一是首先做好公益性(免费体检、社区活动)或让利性服务,聚拢人气,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老年目标客户群,推出增值服务。二是依托民政和街道建立营销渠道(这是我们长期缺乏的),并建立各级激励制度,以此增进老人会员数量,做好老人客户引流工作,进而实现初步的盈利。详见五(一)中渠道构建部分。注:老人的家很难介入。三是引入“以老养老”理念,具体的就是面向社会招聘50-65之间的身体健康的人员开展助浴、陪聊、助洁等服务。一是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二是与60岁以上老年人沟通更加顺畅。四是由政府和企业、慈善机构合作提供志愿者服务队伍。考虑引进“时间银行”的概念。

注:由于当代老年人上网普及率不是很高,网络使用率低下,养老重心实操工作应在线下。

四、服务项目

以下项目要根据驿站周边市民需求调研情况而定,其调研方式(问卷、电话、街道提供等方式)。考虑老人不会上网的多,不采用线上调查的方式

(一)助餐:两种方式

方案一:寻找临街店铺,自主运营餐饮服务,客户分为老人和非老人客户,以老人低价收费,非老人市场价格收费的方式实体运营(持有身份证登记)。再与第三方合作(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提供送餐到各养老驿站。一来可以解决盈利性问题,二来可实现餐饮配送。

方案二:是在养老驿站周边地区选择合适的餐饮店(第三方)寻求合作,推出老年用餐服务。外卖方式同上。

送餐距离:以老人就餐的站点为中心,老人步行十分钟的距离为最佳辐射范围。由平台对其服务和餐饮产品提出要求,进行监管。

(二)助医:

一是主要提供的是买药送药(非处方)服务。可考虑与中医世家与立健合作,以药品略低于市场价、免收上门费的策略(绑定360会员费)“敲开”老人的门。

主要目标客户群:针对病情平稳,慢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肺病)类似这样的老人,我们可以提供送药(非处方药)上门服务。

二是陪同老人去医院就诊,现场帮扶老人买药、挂号等。

注:中医世家和立健目前无上门送药服务。(需要探讨)

(三)助洁:一是主推360元老人会费(一年),免费赠送2小时的居家保洁服务。可学习E城E家;二是对于擦玻璃、整体保洁服务依托联民家政、加盟商九五折收费。

(四)助行:陪同老人上下楼或出行。

(五)助浴:居家洗澡20元,帮助老人出门到附近浴室洗澡一次收费为30到50元(路程远近)。

(六)助急:依托12343呼叫中心,利用APP、微信公众号一键拨号功能,为实现老人紧急救助和一站式咨询服务。

(七)陪聊、精神慰藉(按照小时收费)。精神慰藉专业人员需要有资格证。

(七)公益服务和商品服务(视情况考虑)

1、公益体检

一是在站内现场为老人免费体检,二是依靠老年手机、老年腕表、血压计等智能设备,通过远程网络对老人安全和健康实施监控和数据统计。

健康管理主要指系统管理、老人档案、专家意见等。

2、咨询服务:

一是提供事务类的咨询和解答服务,或提供政府各部门的有效电话,二是参考12343百事通数据库,引导市民拨打12343,提供市场服务。

3、线下体验展示区:

一是建立商品展示区,要根据周边市民的需求采购:包括老人用的日常用品或健康类产品。如轮椅、拐杖等为老人客户提供线下产品体验。二是引导年轻老人(子女)使用智能设备端,或引流、或增值。

4、其他家政服务:有经验的店员可以现场推介、洽谈。

五、营销以及推广方式

(一)渠道构建:建立社区养老营销组织体系。

街道—居委会—楼长(居民代表)—居家养老老人(客户)。

加盟商、社会团体、志愿者、居委会、居委相关干部、楼长、居民代表等,提供相应的服务或者激励制度。除了服务提供商之外,所有节点都可能存在潜在消费者,他们同时也承担了部分服务的传播者、监管者、提供者的角色。消费者更多的参与到了包括服务研发、宣传、反馈等阶段。

单位

沟通媒介

备注

综合服务站

服务提供商

互相委派代表,定期沟通并签订协议

社会团体

互相委派代表,定期沟通项目进展并签订协议

提供多种服务、活动

居委会

互相委派代表,定期沟通项目进展

提供多种服务、活动

居委干部

项目例会沟通

志愿者激励与积分反馈

楼长

参与社区活动、服务

志愿者激励与积分反馈

居民代表

参与社区活动、服务

志愿者激励与积分反馈

注:此项是营销最关键的一环,需要街道的大力支持。若我方完全提供营销活动,成本巨大。再者如何实现各个环节渠道的有效激励,需要进一步策划。(待定)

(二)营销方式

1、会员营销:服务站采用会员制管理,只要服务站建立档案的老人(客户)即可以成为普通会员老人。对于会员提供打包服务(依托加盟商、合作机构)。具体与服务和产品提供商合作,研发“绿色消费包”或“健康服务包”诸如此类。

2、团购:当服务站中心的会员老人达X人以上时,我们将在消费较集中的服务产品中,以拼团的形式来降低购买成本,让老人得到实际的优惠。

衡量该阶段的成功指标为是否通过公益性收入达到收支平衡、资金流量,以及协调大量的外部合作资源。

3、发展预售模式,先下单再提产品。降低成本,同时提供一定数量的订单。

4、关系+精准营销:一是发掘大客户(如善慈轩的胜利油田),二是客户关系维护,重心放在老人子女,精准需求信息要及时反馈。最终形成有粘性的大数据客户。学习善慈轩定点派人定期上门嘘寒问暖。

5、建立专业营销团队(电话营销+会议营销)

获取客户资源---组织客户邀约(接线员)--- -会议营销+视频展示---体验服务(送礼品)---直销--售后跟踪。以讲座的方式组织。需要提供场地和音响视频等设备。

注:以商业购买或政府提供的方式获取老人信息。需要有合适的专业营销人员,具有现场活跃、组织、演讲、销售等能力。

6、建立老人子女微信群,通过群的方式老年文体活动、免费赠送等信息,同时提供微服务。

7、建立长者沙龙休闲区/部,定期适时不同主题的老年文化活动

例如:与旅行社合作,通过引流的方式,参观89000市民之家或者其他社区店,以烟台老文化的方式,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老年人有怀旧情结。详细见旅行社方案。

(三) 宣传策划

1、居委会楼长会议、居民代表会议上发放服务宣传单页。

2、通过社会团体(或服务商家)在活动中宣传服务。如各类比赛、节庆、环保活动等。

3、在街道报刊上刊登项目介绍及相关服务

4、充分利用街道提供的微信公众号开展营销策划工作。

六、盈利点总结

(一)对于普通会员中粘性较好的客户,收取360元老人会费(一天一块钱,幸福暖人心),建立VIP客户档案,可提供免费疏通马桶,一年擦一次玻璃(90平以下,超出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免费送药、服务类和商品类打折优惠等。需要捆绑服务提供商。

(二)商品(药品)销售提成:根据对居民调研,精准定位需求,实现商品销售收入。

社区养老服务站盈利模式范文2

最需要:专业有爱的陪伴

老赵已经90岁了,独居的他不慎摔伤,自理能力迅速退化,步履蹒跚,日渐虚弱。女儿赵女士选择了一家名叫北京积善之家养老集团(以下简称积善之家)的照护服务。积善之家派遣专业照护师小黄上门为老人提供陪伴服务。

老赵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握着小黄的手,颤颤巍巍、小心翼翼地走下单元门口的九步台阶。平时几十秒就可以下来的台阶,老赵和小黄第一次却用了5分钟。

经过几次磨合,老赵信心满满,可以放心和小黄顺利地走到家附近的公园,一起开心地舒展筋骨。小黄提醒老人该回家吃饭了,老赵像贪玩的小孩一样向小黄哀求:“再玩一会,还有3分钟呢……”

“他太需要有人陪伴了,因觉得自己拖累儿女,老赵早先还产生了厌世的情绪,常任性地从阳台向下大幅度探身,暗想索性一了百了。”接触久了,老赵把心事向小黄和盘托出。

每天的按摩和调理,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康复和照护,老赵腿脚利索多了,逢人还会小小的得意一下:“我现在跟刚退休那会一样健康!”女儿赵女士眼含热泪向照护人员道谢:“太感谢了,你们的上门服务帮了我大忙,这是最切实的居家养老。”

最欠缺:对照护者的尊重

以朝阳区、东城区、海淀区的各社区为核心,积善之家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上门养老服务。积善之家养老集团董事长李巍介绍,各服务站推出“关爱储蓄存折”,老人购买等价的服务时间,在这些时间内,自主选择服务内容。

服务站内设立老人活动区域,定期开展娱乐活动,开办老年大学,丰富社区老人的业余生活,每周五的手机电脑教学课程深受社区老人的喜爱。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老提法、新概念。”李巍对记者说,“很多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不了解,养老服务业也存在很多误区,老年人对待养老照护员也不尊重等。有老人对待照护员无理挑剔、颐指气使,其背后的心理俨然是一个顾客,一个消费者,一个花了钱就要得到绝对优质服务的上帝。所以,居家养老也严重存在服务人员紧缺的问题。”

积善之家养老集团成立5年来探索出一条“预约式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在配合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实现自负盈亏良性运转。

2008年,李巍从汶川震区做志愿者开始,带领企业坚持了10年的公益服务,并把大量社区公益活动转向慰老服务,在多达上千次的服务中发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社会上有太多的服务号称“居家养老”,实际在做各自的推销和广告。真正上门服务老人的居家养老却没有多少人做,原因无外乎是居家养老观念陈旧、经营举步维艰、养老服务业教育不足,主营居家养老的公司做不了半年大多停业关门,这是居家养老在国内的真实写照。积善之家的居家养老,仅在“生活照料”这一项中,就包含诸多细节,这其中包括助洁、助浴、助医、术后护理、压疮康复、床上擦浴、床褥更换、翻身更服、出行陪伴、送餐上门、上门理发、喂饭喂药指导、陪同外出、陪同购物、娱乐陪伴、驻家照护、专业除螨、适老无障碍设备安装等,可谓细致入微。

2016年8月30日,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划》指出,北京市正处于中度老龄化时期。北京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40.5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5.7%。平均每天净增500余名60岁以上老年人,净增120余名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同时预计,到2020年北京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380万,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城六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二,老年人口比例为24.7%。

面对如此庞大并且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横在眼前――养老机构捉襟见肘,养老服务陈旧落后。

最迅速:午夜电话,

促使社区医养结合先行一步

另一个社区的一幢楼里,一位母亲同样享受着积善之家的特殊照护服务。2016年7月16日凌晨两点,常来服务站的葛老太女儿来电,说老人突发心绞痛,女儿不知所措,找积善之家工作人员求救。接到午夜电话,值班照护员鞋都没来得及穿好,拿上急救箱火速赶往葛老太家,紧急查看后基本判断老人是心梗,给老人口服速效救心丸,并迅速拨打120,将葛老太送到医院。医生的一句:“就差10分钟!否则人就救不过来了。”让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事后,服务站把葛老太的女儿请来专门培训了急救常识。

李巍说:“很多人认为请个保姆就可以在家养老了,但医疗服务在居家养老方面最为急需。家有老人,儿女家属至少要掌握心肺复苏、中风应对、外伤急救、烧伤处置、海姆立克急救法等这些基本技能,而换鼻饲管、防治褥疮等日常护理问题则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作为照护服务具体提供者,李巍表示,积善之家照护模式中体现了医养兼顾的概念。

目前积善之家申请开办医疗机构的服务项目已经获批,安贞街道的服务站内设将护理站,目前已经签约百余名医护专家,能为附近社区老人提供社区医疗服务和助残服务。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7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上,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透露,将引入社会力量的社区护理站,构成北京的居家养老服务医疗平台。作为养老服务企业,积善之家可谓先行者。

最震撼:用真诚的心做养老

2015年5月1日,《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北京市将把居家养老放在与机构养老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积善之家的团队服务于北京多个区县的街道、养老院,仅安贞里服务站就覆盖周边9个街道,共47个社区,近30万老人。他们对老人认真细致的服务,不但赢得了周边老人的赞誉,更将养老技术智能化。比如在适老化改造方面,他们总结出老人扶手安装高度的“积善标准”,这个数据就来自于对辖区内老人大数据的管理。

全国各地100家省市地区的老龄委、养老机构曾陆续到积善之家“取经”,积善之家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被西安、沈阳、广州、南宁、太原等多地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套用,有效并标准地服务着各地区老人。

社区养老服务站盈利模式范文3

这个位于温江国色天乡鹭湖畔,被冠名了“置信”品牌的适老公寓究竟是个怎样的产品?置信对于养老产业有哪些思考?带着这些问题,《养生杂志》采访了置信旗下分管医养板块的成都和思康健公司总经理兰波。

《养生杂志》:兰总好,请问置信地产涉足养老行业是出于什么考虑?

兰波:我们都会老,如果中国再过十多二十年,养老还像现在这样,就是国家的悲哀。置信一直在摸索,从纸上谈兵到实践演练,我们已经做了4年。并且,我们已经在养老服务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3年投入运营的亲睦家,就已经成了成都养老行业的一张名片。所以,今天我们才有信心来做更大规模的。

《养生杂志》:你怎么看当前的养老行业现状?

兰波:我认为当前的养老行业现状有以下几个问题:产品形态单一,服务标准低,行业规范性差,做起来很困难,消费者市场也未被教育。现在我们做的就是教育人的事情,我们要让老人知道,他们其实还可以有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是想在三年以后再赚钱。

《养生杂志》:置信为什么会选择在国色天乡鹭湖项目落地养老产品?

兰波:因为置信在国色天乡附近已经做好了整个配套,自然环境和休闲旅游氛围都有,与城市的距离也符合养老产品的选址要求。置信在这个地方已经做好了一个养老中心,叫成都温江臻熙・亲睦家养老服务中心,所经营的就是服务。

我认为不应该把老年人列为孤立生活群体,而是在鹭湖全龄社区引入和思康健的养老服务。将养老产品嵌入一个有旅游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全龄社区,在适老建筑里提供和思康健的健全养老服务,这才是老年人需要的养老产品。在这个项目中置信积累了标准化体系,并且明白做养老最核心的是服务。置信现在不着急一下做很多这样的产品,而是在有能力和信心之后才决定做一个更大养老公寓。

《养生杂志》:目前有很多企业开始做养老地产,置信开发的鹭湖・适老公寓有哪些不同?

兰波:养老地产是一个伪命题,其实没有什么养老地产,养老就是养老,地产就是地产,养老是经营服务,强调的是生活方式,而地产是经营投资,强调的是资产收益,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区分两者最重要的是看产权是否销售。所谓的养老地产其实只是一个噱头,核心还是卖房子,置信所做的养老地产项目是不销售的。

国内真正做养老的企业不会售卖产权,因为房子没在自己手上不好管理。如果客户高兴就来住,不高兴就不来住,又或者租给其他人,这样一来,我们产品的定位就混乱了。统一管理虽然对资金的压力非常大,但我们还是愿意来扛。

我们的鹭湖适老公寓是由置信集团下属的四川置信开发,在进驻以后,装修设计主要靠自己主导。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酒店,也可以看成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因为它不是一个房地产项目,也不是养老机构,而是一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住在这里的老人进出自由、无需登记,钥匙就在他们自己手里,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出。而且,公寓的各种医疗、餐饮、文化设施配套,都是面向整个片区开放的。它是一个开放的社区生活平台,只是我们做了适老化的设计,更方便老人的生活。其实我们就是要让这些老人觉得,这里就是他们的家,而不是养老院。

《养生杂志》:你觉得评价一个养老项目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兰波:评价一个养老机构运营体系的指标,是老人的满意度,而评价老人满意度的指标,是看他们住在这里是否愿意搬走。像我们鹭湖适老公寓,是一个既像家、又像酒店、还像医院、更像疗养院的地方,住在里面的老人,会受到亲睦家养老运营服务团队的专业服务,住这儿的老人,将会感受到家的温馨安全和酒店的尊贵舒适,并获得医院的健康保障和疗养院的专业照护。我们给机构的量化目标,不是看赚了多少钱,而是有多少人会搬走。我们的公寓能住400多人,如果有95%以上的忠诚度,就算非常成功了。这既是给行业树立起了标杆,同时完成这样一个目标对我们又是一个挑战。 鹭湖适老公寓,是一个既像家、又像酒店、还像医院、更像疗养院的地方。

《养生杂志》:健康医疗板块是置信近几年来新开辟的一个领域,在探索过程中是否走了很多弯路?这是否是为置信养老地产开拓做铺垫?

兰波:和思康健的成立就是为了做医疗和养老,这一板块的规划我们也是边做边摸索,也走了很多弯路,交了很多的学费,但失败和弯路可能不是资本的投入失败,而是人力和精力的投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摸索出了社区的健康小站,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包括做这个医养结合的服务中心和养老公寓。我们是做经营服务的,必须要找好我们的定位,发挥优势,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站稳。集团要求我们不能依附地产项目,要在这个医疗养老行业做一些影响力。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培养了一支自己的队伍,而不是简单的合作一个团队来经营,因为这不符合置信的服务标准,所以团队一定是自己的。目前团队有200人,今年会增加到300人。

《养生杂志》:你认为做好养老地产的核心是什么?

兰波:养老地产想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细节,而置信在细节中有硬件和软件之分。硬件包括建筑规划、家居装饰物和无障碍等针对老年人的设计;软件则包括置信为了关联效益、提高客户满意度而自己研发的养老信息系统,让每个客户满意这个地方,认为自己在这里被需要、受到尊重并且得到更好的服务才是成功的核心法宝。

《养生杂志》:就你了解,养老行业现在的盈利能力如何?置信・鹭湖适老公寓呢?

兰波:从整个行业来看,盈利状况是不好的。但我们作为一家企业,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但也不得不考虑到产品的盈利性,毕竟没有盈利,企业就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现在社会上大部分的养老机构都没有盈利,很多都是由政府在补贴。我们和其它机构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想做的是一个产业链条。

当然,你投入了软、硬件设施配套,做好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标准,老人会明白你是花了大成本在做这事儿。所以,即使他知道你的经营是在盈利,他也会认可。何况,他们也知道去对比。每个老人都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用脚来投票的。

社区养老服务站盈利模式范文4

[关键词] C2C电子商务平台 运营模式 实证分析

一、C2C电子商务市场概况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于1月8号的《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健康增长,交易规模为410.4亿元,较2006年增长90%;预计未来两年我国C2C电子商务网站的总营收规模将继续迅速增加(见图1)。同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8-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网络购物市场仅占社会品零售总额的0.64%,预计201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8%。但《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显示:截止2007年底,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为16%,其中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仅占22.1 %。面对如此庞大的C2C市场和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平台运营商都依托自身优势,努力开展差异化服务,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然而目前中国主要的C2C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网、易趣网、拍拍网)仍未实现盈利,自身需承担高额运营成本,这将为整个C2C产业带来发展压力。正处于培育、发展期的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具有自己的特性,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在这里并未奏效,C2C电子商务平台需要在发展和盈利之间探索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图 中国C2C电子商务网站交易规模发展情况

二、C2C电子商务平台实证分析

据艾瑞咨询统计,2007年淘宝网的交易份额占中国C2C市场交易规模的83.6%,拍拍网占8.7%,易趣占7.7%。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各平台在网络支付、即时交流、诚信安全等方面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见表1),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因此平台的成功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对客户的黏性,具体表现为各平台所提供的差异化服务。

1.淘宝网

淘宝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它是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其在B2B市场的成功经验和服务能力花巨资倾力打造的。

(1)淘宝网自创立以来,对C2C一直坚持免费策略。也正是这一策略,使其打败了eBay易趣,成为市场上的领先者。

(2)淘宝致力于打造立体商圈,建立网上最大的商品零售市场。

(3)2007年7月,淘宝推出网络营销业务,通过卖广告、提供增值服务等全新的方式赚钱。

(4)淘宝网新推出的“手机版淘宝”成为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上最引人关注的服务,此举意味着淘宝网涉足手机B2C业务。据淘宝网站的信息显示(如淘宝商城的出现),不久的将来,淘宝网全新B2C平台也即将上线,以寻求新的发展可能和空间。

2.易趣网

易趣网是我国首家C2C购物网站。2002年3月,易趣获得美国eBay 的注资,并同其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12月,eBay与TOM在线合作组建易贝易趣;2007年8月30日,新易趣平台投入使用,“易趣”品牌重新启用。

(1)易趣经过三次品牌更替,流失了很多客户。但易趣这个品牌被很多老网民熟知,本身具备无可替代的价值。

(2)易趣与网易等网站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强势联合、资源互补的优势,极大丰富了网络消费服务的内容,充分拓展了易趣竞标交易的用户空间。

(3)易趣开辟“网上代购”服务,意味着网友可通过易趣买到海外商品。易趣代购海外产品依旧走海关程序,但其购买总价仍比国内购买的价位低。

(4)在众多的C2C平台中,易趣是惟一采用收费策略的。虽然易趣需要探索网友愿意付费的服务,但目前对她来说,培养人气却是更为关键的任务。最近,易趣宣布将针对易趣老卖家、其他网站卖家,以及新卖家发起一轮“易趣卖家共成长计划”。易趣推出优惠政策专门针对淘宝网:对于淘宝信用度实行按一定比例转换,具体做法是,对于淘宝“1钻”至“5钻”的用户,易趣将给予20-50的起步信用度;而对于淘宝“皇冠”以上的卖家,易趣将统一给予100的信用度。其目的在于吸引淘宝网卖家转移。

3.拍拍网

拍拍网是腾讯旗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依托于腾讯QQ目前超过7亿的庞大用户群,以及3亿活跃用户的优势资源,拍拍网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凭借丰富多样的商品和高人气的粘性互动社区,拍拍网已发展成为国内成长速度最快、最受网民欢迎的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作为腾讯“在线生活”战略的重要业务组成并依托于腾讯QQ以及腾讯其他业务的整体优势,拍拍网一直致力于打造时尚、新潮的品牌文化,希望打造一个全新的“社区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1)拍拍网坚持“用户第一,体验为王”的经营战略。据统计,目前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女性相关产品占到30%以上,根据女性及其相关产品的消费特点,通过打“体验牌”可增强用户体验。

(2)为提升用户体验在国内率先推出“视频秀”这一新奇互动的网络购物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网络购物的诚信问题,以及买家经常反映的商品图片与实际物品不符等困扰,对网络交易的安全诚信起到了维护促进作用。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八成买家表示更满意“视频秀”商品。

(3)拍拍网与QQ2007的结合开辟了“社区化电子商务”模式。聊天软件与购物网站相结合的模式将会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易用性,这在争夺用户群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C2C电子商务平台经营模式分析

与国外C2C电子商务发展不同,中国C2C网站目前仍没有在发展和盈利中找到好的平衡方式,而随着C2C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用户规模的扩大,C2C购物网站除了承载交易功能外,还直面消费终端、掌握海量用户购买路径和习惯数据、覆盖群体广泛等特征,其蕴含的巨大媒体价值将被逐步释放和认可,网络营销等相关盈利模式探索也初步获得成功。综合来讲,未来C2C电子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如下(见表2)。

                 

表2 C2C电子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

社区养老服务站盈利模式范文5

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对乡镇服务体系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服务形式也不断地发展变化,基本形成了以乡镇“七站八所”为基础,以农民自我服务为补充的乡镇服务体系。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七站八所”(除财政所、农村中小学、卫生院外),在机构性质上,都不再作为乡镇事业单位,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中介组织;在职能上,其行政执法职能移交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一般性行政管理职能并入“三办一所”,主要从事经营和服务;在人员编制上,不再纳入编制管理范畴;在经费上,变“养人”为“养事”,对一时难以自负盈亏的给予三年过渡期,之后财政不再供给,等等,其实质是打破原有的服务模式,重新建构一种新的乡镇服务体系。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对旧的乡镇服务体系的影响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服务主体上看,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现有乡镇服务体系,主要是依托“七站八所”建立起来的,是政府主导的结果。它在计划经济时代,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人员膨胀、机制不活、效率低下,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正是为了顺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与农村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建立一套新的乡镇管理体制和机制。这就必然要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向国有企业一样退出市场竞争性行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二)从服务方式上看,由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行政、民主、经济、法制手段转变。传统的服务方式,主要靠行政单方面推动,经济和法律手段运用不充分。如在结构调整中,不深入研究市场,搞强迫命令,部分地方使农民蒙受了较大损失,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服务组织的威信。在一些公益项目上,服务组织习惯于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统一收费,不论服务对象是否需要和接受,而且不认真履行服务承诺,服务不到位,导致农民反感。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七站八所”不再是乡镇的事业单位,这就从根本上割断了政府与“七站八所”的联系,政府与服务组织之间不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使得服务方式由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行政、民主、经济、法制等手段转变。

(三)从服务内容上看,由政府大包大揽向主要提供公共产品转变。过去,农民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政府包办一切,表面上看什么都管了,实质上又都没有管好。这一方面,导致了部门林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农民对政府服务的严重依赖,什么事都找政府,使政府职能难以转变。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政府职能明晰化,机构设置法定化,人员编制刚性化,必然要求政府从大包大揽、具体经济事务中走出来,努力向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产品。

(四)从投入方式上看,由“以钱养人”向“以钱养事”转变。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乡镇在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七站八所”由于人员包袱过重很难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服务事业上,主要用于“养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大多数乡镇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不能再走靠向农民集资办公益事业的老路,也不能再陷入“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怪圈,在市场取向和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事业上。

二、建立健全乡镇服务体系必须明确的几个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乡镇服务体系,总体思路是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强化政府投入主体责任的前提下,以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创新,高起点构筑,优机制运行,达到农业、农村、农民和服务组织“双赢”。具体来说,必须明确以下基本原则。

(一)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原则。在建立健全乡镇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走出政府办社会的误区。既要避免由于管的事太多,出现政府越位现象;又要避免由于该管的事没有管好,出现政府缺位现象。按照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社会公共产品。那么能够由市场提供的,政府就应该退出,交由市场自行处理。再者,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乡镇服务体系作为市场体系的一个部分,在其建立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作用理应是应有之义。为了区别以前在构建农村服务体系中政府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的做法,我们这里把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称之为市场为主、政府为辅。这并不是说,在建立健全乡镇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市场发挥主要作用,政府发挥次要作用,而是指,在微观经济活动领域、具体行为中,政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二)公开、竞争的原则。按照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有关要求,乡镇兴办公益事业将主要采取量化服务工作,竞标优选经营者,政府购买服务产品的形式。要保证质量,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就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公开、竞争的原则,打破狭隘的地域观念,在服务的种类、政策、范围、标准、条件等方面公开,让各个市场主体平等享有招投标的权利,实现优胜劣汰。对一些垄断行业,政府要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制定限价政策,或强制分割打破垄断,实行竞争。

(三)“以钱养事”的原则。就是要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政府在兴办社会事业的过程中,坚持市场取向,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采购,向社会购买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把政府投入用在服务之事上,“以钱养事”,而不是“以钱养人”。坚持“以钱养事”原则,有利于防止机构膨胀,巩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果;有利于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

(四)实是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建立健全乡镇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随着农村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出现,乡镇服务体系的内容也应随之变化,有些服务项目会逐步消失,同时会产生一些新的服务需要。乡镇服务体系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本着实是求是和量力而行的原则,优先建立健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体系,同时根据乡镇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可承受能力建立健全适应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服务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三、建立健全乡镇服务体系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建立健全全乡镇服务体系,是一项破旧立新的工程,也是一项事关千千万万农民利益的民心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合理设计。

(一)建立健全乡镇服务体系必须把握的几个重点。

从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广大群众对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水利、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农机服务、基础教育、养老等关注较多。建立健全乡镇服务体系,必须把握重点,先急后缓,分步进行。重点是建立健全以下三种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⑴农业信息的搜集、整理、研究和。⑵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普及。⑶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预测、预报、预防和快速扑灭。⑷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知识的普及。⑸农业投资,大型水利设施建设,等等。

2、建立健全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教育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力度,提高整体素质。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基本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低保”力度,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国家、村集体、农民三方共同分担的“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的保险模式,积极探索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农村福利院建设,解决农村孤寡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乡镇服务体系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1、改革“七站八所”。“七站八所”应尽快剥离经营职能,其公共服务职能,可由政府指定机构和人员承担,也可以通过竞标方式由新的服务组织承担,也可由县主管部门根据经济流向、地理状况等跨区域设置片区站承担,政府对其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定责,由财政确保其经费来源。如计生服务站、广播电视站、村镇建设管理所,乡镇政府可指定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承担其职能,水利管理站可由县水利部门根据水系区域设站,血防、畜牧、农技防疫一块可通过竞标方式指定新的服务组织承担。乡镇原有站所剥离出来的组织资源和人员,则组成经营组织,走企业化、市场化的路子。在剥离职能的过程中要注意清理债权债务,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办理好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登记、委托等手续,并进行监管。对从事经营的人员要在建立社会保障的基础上逐步解决与原单位的关系。

2、培植中介组织。一是积极培育经营组织。依托国家原有的“七站八所”人员积极组建和培育经营组织,在其起步之初,政府可以给予一定时期的过渡期,过渡期内继续给予财政补贴,或将国有资产委托其经营管理,促使其尽快发展,待其发展壮大后,再创造条件逐步退出。如对广播电视站有线收视、广告一块可组建广播电视有限公司,对畜牧兽医站、农技种子站治疗一块可组建农业服务中心。二是鼓励壮大民间服务组织。民间服务组织包括龙头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等等。这类中介组织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且经营机制灵活,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流通领域发挥着较大作用。要为这类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制定鼓励发展的政策,如在工商登记上,逐步取消对服务组织登记的限制,适当放宽登记条件,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减税让利,在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投资。三是大力扶持非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包括民间社团、政府中介,等,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类组织主要是依靠会员交纳一定会费维持运转,如体育协会、诗社等。要大力提供活动场所,予以一定经费扶持,并保持经费的适度增长。

3、增加政府投入。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农村公益性事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靠乡镇自身显然难以解决。随着农业税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也将取消,乡镇兴办公益事业筹资渠道仅有“一事一议”,且受政策限制,人平每年不得超过15元,难以满足兴办公益事业的资金需求。这就要求上级政府加大直接投入力度。对乡镇政府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在大型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上要给予倾斜,对公益性事业的投入要列入固定性转移支付,真正落实政府投入主体的责任。乡镇政府也要通过自我挖潜,自力更生,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壮大财政实力,增强投入能力。

社区养老服务站盈利模式范文6

政策桎梏:沉淀12年的商机

2013年2月3日,在北京的燕子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独居在锡林浩特的母亲,因为高血压已经住院两天了。

一个月前,老人出门滑了一跤,在家躺了三天后,才被亲戚发现。随后老人才打电话告诉燕子“反正打电话给你们也没有用”。老人的话让燕子伤心了好几天。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却是事实。

事实上,随着中国人口流动的加剧,过去儿女绕膝的情形正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老无所依”。

截至2012年底,中国大陆的老年人口已达1.35亿人。这其中,空巢老人的现象尤为突出。在全国范围内,从2000年到2010年,城市空巢老人家庭由42%升为54%,农村则由37.9%上升到45.6%。

中国空巢老人比例的持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长期处于纠结状态的养老产业带来了迫切的需求。

纠结的问题在于,养老到底是福利事业,还是盈利产业?

实际上,早在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院社会化意见的通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院,打开了养老产业向市场开放的口子。

然而,对于民营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却难以落实。由于只有达到政府标准的养老院,才能享受财税优惠。高门槛使得一些机构干脆放弃这些优惠,转而另图他法。

比如,将空置房屋临时作为宾馆客房或休闲会所搞“创收”;利用福利用地的优惠政策,名为建养老机构,实为开发房地产……

正因为这样的纠结,养老产业的缺口越来越大。目前,中国共有养老床位390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仅34张。而按照国际标准,每干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通常为40―50张。

种种桎梏直到2013年才被真正打开。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愈发凸显,养老产业的刚性需求或将释放;另一方面,诸多政策利好在2012年获得通过,这些政策的红利也将在2013年得到体现。

首先是明确了养老性质的界定问题。2012年7月24日,《民政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下发。《意见》首次提及“民间资本举办的养老机构或服务设施,可以按照举办目的,区分营利和非营利性质”。

其次,《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发展。《意见》要求,落实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优惠政策;加大对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资金支持;加强对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指导规范。

最后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为养老产业大开“绿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据社科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养老产业产值为1.4万亿元,到2030年将增加到13万亿元。

因此,很多专家也把2013年称为中国养老产业元年。巨大的产业蛋糕,终于被重视起来。各地也开始了养老产业的突围。

资金落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黄小蓉现在可以舒口气了,坚持了6年,终于看到了希望。

她是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的董事长。6年前,她注册成立了金太阳老年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家政、医疗服务。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行业。

黄小蓉的办公室悬挂着一些领导来视察的合影。她说,每一张照片就是一点资金扶持,只有领导来看过了,财政才会拨点钱,否则一个报告打上去,很久都没有回响。

事实上,为了保证养老的福利性质,国家“不计成本”地补贴公立养老院,但真正能入住的老人只是少数,且多是干部。而相对这些公立福利院,民营养老院获得的补贴力度很小。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2011年底,新任福建省民政厅厅长黄序和上任后,有了很大好转。“养老行业属于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低的朝阳行业。政府十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业,也出台了许多挟持政策,更希望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能看到市场的前景。”黄序和说。

2012年以来,福州市财政局从福彩公益金中安排100万元,专门用于扶持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等老年事业发展。其中,20万元用于扶持金太阳应急呼救和居家养老信息化建设;50万元用于敬老月期间,为五城区约275名85岁老人,派发金太阳居家养老服务券;30万元用于扶持基层老年人示范校、服务站和活动中心建设。

资金落地后,金太阳建立起国内同行业最先进的公益网络平台,与电信等企业合作开通了24小时应急救助热线,并与120、119、110等实现社会救助联动服务。

随后,黄小蓉又收购了福州市鸿儒老年乐园,基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老人服务链,能够做到救助与服务统一安排、服务人员统一培训、服务质量统一管理。

金太阳中心主要采用会员制,目前有会员3万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占20%。服务中心在每个有需要的会员家里安装了一键自动拨号器,方便老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联络呼叫中心。

此外,为了更好地给辖区内高龄老人、困难老人提供服务,金太阳中心与电信部门联合向全市五城区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赠送2万部具有应急呼叫功能的专用手机。活动自2012年7月上旬开展以来,已有22000万多名老人领取了手机,其中年龄最大的103岁。

黄小蓉说,目前福州市的空巢老人约22万,占城区老人的25%左右。受传统观念影响,90%的老人不愿到养老院等机构去养老。因此,老人们需要一个灵敏的应急系统,方便他们生病或发生意外时向外界求救。而金太阳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模式探索:社会互助式养老

曾经身为副主任医师的李洪玲,如今是郑州市西流湖慈济养老院院长。她一手创办的这家养老院,是民间草根养老机构的代表,其在政府福利院和豪华养老院之外,探索着一种新的养老模式――社会互助式养老。

2012年3月,经郑州市中原区民政局批准,西流湖慈济养老院成立,成为郑州首家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机构。

在收费方面,西流湖慈济养老院定位面向普通大众,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入住两人间,每个人每月收费1200元(含餐费),单人间每人每月2400元,相比郑州多数民办养老院每人每月1500元的标准,西流湖慈济养老院的收费标准算是比较低的。

李洪玲说,如果说政府提供免费养老服务的敬老院是招待所,每月收费在1.2万元的豪华养老院是星级酒店,那么西流湖慈济养老院的定位,就是类似如家一样的快捷酒店。

在西流湖慈济养老院的规划中,推动志愿者服务是一项重要特色。目前,养老院已和中原爱心联盟、河南红十字会和绿城社工等志愿者组织建立了固定的合作关系。

养老院推行针对志愿者的时间银行积分制度,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间实行积分,志愿者本人或其家人可以用积分换取相应的服务。李洪玲说,实行志愿者积分制是为了倡导一种互帮互助的风气,使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到社会养老的事业中来。

在李洪玲看来,他们的优势是调动各种资源更好地为老人服务,但最大的挑战是,各种设施和硬件的投入。为了达到民政部门关于养老机构设置标准的要求,李洪玲和一些朋友已经投入了近200万元。

养老院运营最大的支出就是房租和人员工资,仅房租一项每年就达30多万元。目前养老院的运营还处于投入阶段,收取的费用还不能实现收支平衡。

据测算,当入住老人达到50位以上的时候,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达到80位的时候,略有盈利;如果140个床位都住满,就可以给一线的护理人员再涨点工资。现在每个月2200多元招护理员都非常困难。

目前,西流湖慈济养老院很可能面临拆迁。李洪玲说,作为一家面向大众的草根养老机构,自己买地去建养老院不太现实。如果政府能把场地的问题解决,就解除了他们最大后顾之忧。

市场培育:居家护理模式

毕业于海外商学院的王燕妮,原本想创立欧美盛行的老年俱乐部,通过带领老人旅行等方式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但随即发现此路不通。对于中国老年群体,娱乐消费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的“刚需”。

实际上,对于养老的真正“刚需”,来自于失能失智或处于术后恢复期的老年人群。目前国内的养老院主要接收具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绝大部分失能老人都只能在家中接受照料。

但是,这种家庭照料往往都是“替代性护理”。即请保姆或护工来替代老人完成行动,但却容易让老人因为长期缺乏运动而失去身体机能。而在欧美国家,家庭护理人才分为保姆、护工和养老护理师不同工种。其中养老护理师可以通过“康复性护理”,延缓慢性病引起的身体恶化和衰退,维持老人身体的机能。

官方数据统计,我国有将近3300万名失能老人,对应的护理服务需求量巨大。“即使100个人配备一名护理师,整体也需要30多万名。”王燕妮说,这是相当巨大的市场缺口。

2009年9月,青松老年看护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王燕妮甄选有全日制医学护理教育背景、并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的人员,作为上门提供“康复性护理”的护理师。

王燕妮的商业模式简单明了:通过青松的护理师,向会员制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护理的计时上门服务。

具体来说,首先青松会派遣专业评估师,对老人总体身心状况和护理需求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报告以及跟老人的沟通和协商,为老人制订出一套具体的护理计划,确定护理日程和频次。最后上门服务。

在护理方法上,青松参考国际护理系统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科学锻炼、安全服药和疾病观察等一系列护理,从健康、康复等多方面给老人提供帮助。

在收费上,青松根据双方约定的服务时间、频率,以及所需护理的专业化程度要求收费。比如,一个每周三天、每次60分钟的护理服务计划,每月需支付800多元。

2010年,随着北京市居家养老政策的逐步落实,各社区都向老人发放了养老服务商名录,青松老年看护公司是其中一家。

2010年4月,在北京市民政局和老龄协会的组织下,青松公司在香河园街道西坝河中里社区,获得了居委会免费提供的200平方米房子,第一次在社区里光明正大地建立起一个政府、社区都认可的护理站,以6张床位、2名固定值班护士和10多名流动护士的规模,正式向周边社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仅仅1个月后,公司签约老人达到1000多人。

王燕妮算过一笔账,像香河园这样的护理站,2010年9个月的运营费用是5万多元,此外一名护士每月工资在2500元至3500元左右,一年共需50多万元,这些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通过天使基金、市场融资和个人出资等办法解决。通过为1000多名老人提供服务,护理站运营持平日略有盈余。

青松公司的账目上,还有一笔特殊的收入养老(助残)服务券。入账不多,每个月总共两三万元,全年约30万元。但王燕妮十分看重这笔钱:“这是政府免费发放给80岁以上老人的,只能用来买服务,而我们正是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这笔钱为养老服务企业发展打了底,它的政策引导、信心树立的价值难以衡量。”

目前,青松公司走上了正轨,在北京已经有几百名护理人员,和一万多位老年人客户。王燕妮说:“青松公司不是一个短期快速追求获利的模式。踏踏实实把基础打好,我相信未来的市场。”

养老社区的大资本运作保险业进军养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