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研究分析范例6篇

地理信息研究分析

地理信息研究分析范文1

1 传统环境下的情报研究工作

情报研究工作在我国通常被称为情报分析研究或者情报调研,是指针对特定的领域或主题,收集、积累相关文献、数据,加以整理、分析和研究,最终根据用户的需要提出分析研究结果或报告的全过程。从工作内容的性质来看,它实际上包括情报收集和情报分析两部分,即情报研究。在传统的文献信息环境下,我国的情报研究工作主要依托于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机构,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在这种环境的限制下,一个情报分析研究人员或机构一般只限于对某一个或某几个主题领域进行研究。因为基于传统的文献信息环境和技术条件,我们无法获得及时而广泛的文献信息,也没有整理和加工大量信息的手段,更不能满足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的分析和研究性要求。

但是,在新的IT技术和因特网环境下,情报研究工作已经突破传统的基于文献信息源进行编译、汇编、综述的工作方式,而大量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和零次情报,并且引进文献计量、调查统计、逻辑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新的研究分析方法,用户对其成果也更加要求研究性和预测性了。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情报研究工作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的情报分析研究机构针对国家的各方面决策与管理工作需求,开展了多层次的研究和服务,完成了很多重要的情报分析研究任务和课题,为提高我国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我们的情报研究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迅速解决,将大大影响情报分析研究机构的发展。

1)情报工作的低效。主要表现为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不能通过多媒体表达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对已有的情报研究成果和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共享等方面大大落后于现有信息技术水平,难以形成快速反应能力。例如,情报收集与积累仍没有实现从资料卡片向数据库的基本转变,使得一个情报分析研究机构内部同时或先后的不同课题之间尚不能正式实现对资料、信息和成果的共享和复用,不仅造成了资源和时间上的巨大浪费,更增加了研究人员协作和管理的难度,从而使情报研究工作难以摆脱被人诟病的“小作坊”模式而形成真正的规模。

2)研究方式的落后。当今的经济、社会和科学课题已经日益融为一体,且研究内容日益细化和深入,但我们的情报研究工作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研究范围有很大的局限,资料编译和汇编工作仍然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工作内容,真正有一定研究深度的综述性报道比较少,就更谈不上利用各种新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进行分析工作了。此外,由于研究人员间缺乏资源共享,造成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各自为战、因人而异,工作成果的稳定性和可信度降低,再加之其他信息机构日益激烈的竞争,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情报分析研究机构的发展和用户对我们的支持。

2 实现对情报研究的知识管理

面对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局面,情报分析研究机构的主要对策应该是,根据情报研究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把情报研究工作的网络环境和技术手段提高到目前先进的IT技术水平,更主要的是结合先进的知识管理思想来设计情报研究知识管理系统并贯彻新的情报研究工作模式。这也是许多情报研究用户依据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对情报分析研究机构提出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知识经济大发展的促进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学界很快地经历了从信息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再到知识管理的观念转变。而企业界更是将知识管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业务管理中,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

一般认为,知识管理是将可得到的海量信息转化为知识,并使知识能够为人使用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程序化管理,以便于知识的明晰、提取和重复利用。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等。根据知识的特性,在知识管理中需要把握满足积累、共享和交流三种需求的原则。

非常明显,情报研究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知识获取、开发、分析、利用等活动的过程。对于情报研究来讲,知识管理就是要对其工作流程中无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和再利用,以提高研究水平和工作效率。对于一个在业务中大量存在并依赖于知识流的机构来说,实现知识管理的思路基本有两种:一是在用户需求明确,运用显性知识基本能够解决其问题的情况下,将知识管理基本简化为对信息的管理。这种情况下,知识管理战略的核心就是设计与建设计算机系统,将经过编码的知识有序地储存在数据库中,机构的成员都可方便地利用,这被称为知识管理的编码战略。二是在用户需求复杂化、个性化,必须有效地利用机构诸多成员的隐性知识和经验才能解决其问题的情况下,将知识管理更加倾向于看作是对人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与开发知识的人是密不可分的,知识主要通过机构成员之间的交流来实现共享。在这类机构中,战略的重点是组建通信网络,其作用更主要的是帮助进行交流,这被称为知识管理的个人化战略。

从情报研究工作的内容来看,用户需求的两种情况都存在,且互相混杂。因此,情报分析研究机构在设计和建设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时应执行一种全方位的战略,即在系统地分析了情报分析研究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为自己建立包括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在内的分析研究工作平台。

从加强分析研究服务、建设学术环境和实现业务创新的角度来看,情报分析研究机构要建设自己的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平台。而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平台也将为情报分析研究机构贯彻新的知识管理工作模式提供一个实际的系统操作上的支撑条件:基于这样的平台,情报分析研究机构能够统一地管理、共享、加工和情报分析研究资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情报研究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克服过去研究工作分散的问题,使情报研究工作达到规模化和国际水平,在此平台的基础上,不仅可以灵活、机动、快速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而且还可以通过一定的研究成果来吸引用户,实现针对用户的交互化、个性化及时服务。

在情报研究工作平台的支撑下,情报分析研究人员的信息收集和共享将更加全面且程序化,有利于实现情报分析研究机构业务运行的正规化、制度化。这样的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平台不仅为情报研究工作提供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及信息搜索,更为情报研究人员和用户带来完全的数字化研究工作环境。它带来的是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及机构的E化,将从根本上改变情报分析研究的工作方式和特点。以此平 台为基础,我国的情报分析研究机构可以实现对情报研究工作的整体创新,从而在国内商业性信息咨询与研究机构大范围发展起来之前,进一步加强在国内情报分析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参与未来的竞争赢得先机。

然而,建立起一个功能齐全的平台,只是使知识管理成为可能。为了真正实现知识管理,还应该在宏观和微观的各个层面上,努力研究把知识管理融入情报研究新的日常业务流程的最佳方法和制度,并大力推行,而不能依赖研究人员在新平台中自己去寻找知识管理的感觉。例如通过利益调节机制的设计,将研究人员向数据库所提供内容的水准和质量,作为其绩效评价的内容,使研究人员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知识提供共享。

3 知识挖掘与情报研究

目前的情报研究正在由情报工作向研究工作方面偏移,也就是对深加工的研究和分析性工作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不仅要求情报研究成果具有综述性,还要有研究性和预测性。这就要求情报研究知识管理系统不仅要完成一般性的知识管理功能,还应该在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挖掘,以促进研究人员的深入研究。

对知识挖掘的设想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出现了对从源数据中发掘新信息模式及算法的涉及。被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Database,KDD)。这种想法的出现是由于此前的信息或知识数据库存在着种种局限,限制了对数据库中蕴涵知识的有效利用,局限因素包括:①信息膨胀,知识供需失准,不能满足不同人员的个性化需求;②经常获得的是过时的、无时效性的知识;③提供的知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或发挥效用;④数据库中的知识可能没有以正确的形式被正确地表现出来;⑤由于上述原因的干扰,数据库中信息和知识的使用率很低;⑥底层标准混乱,数据库信息无法有效复用和转换,形成信息孤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对知识管理的实施形成极大的挑战,很可能使知识管理的科学理念被架空。因此,要成功地进行知识管理,就必须研究开发先进的知识挖掘、分析和提炼技术,从而形成一个资源丰富的知识库,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知识挖掘工作运用最新的智能工具来挖掘蕴藏于海量显性信息中的隐性知识,并形成专业知识库和知识仓库,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给予管理、利用,非常符合情报分析研究用户对个性化、隐性知识的需求,能够真正支撑起情报分析研究知识管理系统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全方位开发战略。所以,虽然知识挖掘仍处于发展的前期,还有很多研究难题,但我们在建设情报分析研究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必须考虑对知识管理功能的开发,或至少为其未来的实现与整合预先设计好底层数据标准、二次开发接口等。

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成型的知识挖掘模式,例如Lotus的知识挖掘方案。这些模式主要是通过知识仓库来实现的。知识仓库是外部异构的相关数据库和本机构知识库构成的虚拟“库集合”。知识仓库中的所有知识单元被统一于同样的标准之下。这样,知识挖掘就可以通过统计和分析工具在知识仓库中完成。因此,如果能够在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平台中提供知识挖掘功能,将更好地支持知识管理目的在情报分析研究工作流过程中的实现:①情报研究人员对内部知识仓库不断的个性化知识挖掘,促进了个人知识不断融入机构的知识仓库,更促进了研究人员融入机构的知识管理过程。②知识挖掘促进了研究人员之间的知识流转与共享过程,加速了研究人员头脑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而可能促发新知识的产生。③情报分析研究用户的个性化知识挖掘,使得研究机构和人员可以及时地收集关于知识被利用情况的反馈信息,为知识管理系统的完善提供支持。

4 情报研究工作平台模式探讨

随着知识管理的推广,目前,国外一些权威的情报分析研究机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工作系统或平台。美国兰德公司(RAND)开发了自己的ECRIS信息平台,并建设了RaDiUS研究信息数据库,不仅供内部的研究人员使用,而且向美国政府部门公开,借此来争取政府和公众的进一步支持。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的图书馆及信息部也正在逐步建设完善自己的研究信息和研究成果数据库。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NRI)更是将为不同的用户设计信息系统作为自己的业务之一,NRI的CRNet就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研究信息服务平台。而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的6个专业信息中心也都为自己的研究人员建设了相应的研究信息数据库和网站。

而在国内,目前无论是情报分析研究机构还是大企业大多还没有建设起全面而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出现较早的船舶科技情报分析研究快速反应平台没有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对内部信息流进行管理的问题,也未给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信息导航和功能。

一般认为,作为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要有一些基本的功能来支持知识的收集、挖掘和。因此,作为情报分析研究机构知识管理系统的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平台应该包括:

1)情报分析研究机构的局域网。以此消除研究人员在网络信息获取和内部信息交流方面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研究信息处理的现代化和无纸化办公。

2)情报分析研究信息数据库。通过建立不断更新的数据库维护机制,将分散收集和掌握的研究资料进行集中化积累和标准化整序,以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最大化利用,提高研究效率。

3)针对情报研究工作特点和信息需求范围对已有的资源建立网络信息智能搜索引擎。以此提高情报研究工作中信息收集的效率,扩大知识搜索的范围与深度。

4)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及导航网站。提供对情报分析研究资源的导航与搜索,通过网络实现针对情报分析研究用户的个性化的在线服务。

5)知识发现与挖掘工具。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工具,实现知识挖掘,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完成文献计量学等新的情报分析研究方法操作。

6)标准的元数据格式和模块结构、二次开发接口。为平台的继续开发和扩展提供支持。

情报研究机构在设计和实现其知识管理系统平台时,有一点必须明确:在知识管理中,IT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没有IT技术的支持,就没有知识管理。但是,许多人过分强调技术,反而忽视了知识管理本身。甚至把它当成是信息技术的一个发展阶段。情报研究机构的知识管理应该是以知识为中心,以研究人员为本,以信息工具为辅,能够促进情报研究工作的发展。

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平台应以情报研究人员和有关用户为中心进行服务。这一平台的作用可比作“知识的网络操作系统”,它应全面实现辅助情报分析研究工作所需的各种功能,但又不偏离知识服务的中心。它应该是一个结构最为完整、内容最为综合的情报分析研究知识平台,应体现开放性、集成性和模块化的特点。

因此,针对不同机构的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平台应该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其中心思想是在情报研究中实现知识管理,以知识管理推动情报研究工作和其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Hansen M T,Nohria N.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Har vard Business Review,1999(3/4)

2 Mey appan N,Al-Hawamdeh S,Foo S. Task Based Design of a Digital Work Environment(DWE)for an Academic Community Informa tion Research,2002(2)

3 http://www. /about/

4 http:///pub/about.asp

5 http://www.nri. co.jP/english/

6 http://www.nalusda.gov/

地理信息研究分析范文2

关键词:智能岩土工程;信息系统;仿真系统

中图分类号:U41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岩土工程的研究对象可归类为岩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及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的理论与方法.智能岩土工程是利用计算机的推理、优化、综合集成等功能实现岩土工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智能模拟,它是以传统的岩土工程理论及研究方法为基础,运用信息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模拟技术进行综合交叉研究的边缘学科,其目的和意义就是要在岩土工程理论方法与信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模拟技术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生长点,促进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和提高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

1智能岩土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就目前的认识来讲,智能岩土工程研究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信息系统研究

智能岩土工程中的信息主要指工程场地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区域地质条件等背景资料、岩土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设计参数与模型、施工工艺参数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量测信息如位移、应力等.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获取与传输系统、信息识别系统、信息分析系统、决策系统等组成.信息的获取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或由计算机实时系统在线采集,也可通过全球信息网中的各种数据库获得;信息的传输则是将信息通过各种数据网络汇集到计算机终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信息的获取与传输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监控系统,这个监控系统要能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连续地输送至计算机终端的信息识别与分析系统;信息识别与分析系统是整个研究体系的中枢神经,识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所得到的信息及时进行鉴别研究,识别所研究的问题类型;而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为决策系统提供依据.信息分析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①正分析;②反演分析;③预测分析;④灾害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旨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从机理和发展过程等方面都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决策系统是运用专家系统对所得到的各种信息、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优化、判断和工程类比,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2仿真系统研究

仿真系统研究是指将可视化技术与三维动画图形图像显示相结合,使之能生动、直观而又逼真地展现岩土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三维动态场景.进行此项研究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全面而高效的工程管理系统,对工程进行总体模拟,进而在宏观上加强对整体工程的综合评价与控制.

1.3专家系统研究

专家系统实质为一系列智能数据库,它具有识别、判断、分析和学习的功能.由于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备性,尤其是土工试验结果由于取样扰动和试验仪器误差会呈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再加上岩土介质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极为复杂,这些都使得现有的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理论不得不建立在大量简化与假设的基础上,从而使岩土工程问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随机性、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到目前为止,岩土工程仍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均很强的学科,确定性的研究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许多问题的处理解决同岩土工程师的经验密切相关.专家系统就是在大量工程实际数据库和专家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工程类比、模糊评判等方法将专家经验知识可操作化,实现专家知识的共享,以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的研究应用中,上述三个系统是互相交叉、相互联系的.信息系统以数值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智能岩土J二程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它主要对岩土工程问题的产生机理与发展过程从量上进行描述,以便在设计阶段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在施工阶段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随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设计施工方案;仿真系统是在信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系统研究结果的可视化,以在设计阶段模拟、预演岩土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在施工阶段根据已有的监测信息及调整后的设计施工方案模拟后继施工过程,动态直观地显示各个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专家系统是对信息系统、仿真系统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判从而作出决策的工具,它贯穿于信息系统与仿真系统的研究过程.另外,信息系统与仿真系统的研究成果同时亦可拓展扩充专家系统的功能.由此可见,信息系统、仿真系统与专家系统一起构成了智能岩土工程的有机整体,从不同侧面服务于岩土工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在智能岩土工程研究中信息是基础,因此首先应在信息的获取与传输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一方面扩充信息的来源渠道,另一方面开发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智能元件,其次还应编制一些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的程序.在此基础上,即可根据岩土工程理论,运用数值方法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辨识岩土工程问题类型,进而通过正分析、反演分析、预测分析、灾害分析等方法,深入全面地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仿真系统研究主要是进行信息系统与仿真系统的接口开发及仿真分析程序研制;专家系统研究主要是建立具有分析、判断、学习功能的系列智能数据库.可见智能岩土工程的整体研究框架是以信息系统的研究为基础进行机理分析,进而运用仿真系统直观地模拟施工过程,最后用专家系统决策,进行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调整,提出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发出有关预警等,这一研究思路应贯穿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全过程.

2信息计算机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关于信息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目前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2.1信息系统的研究

目前关于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的识别与分析系统上.在信息识别上一方面运用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了岩土工程模型辨识与参数估计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在岩土体本构关系理论研究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如双剪理论、土体结构性的本构模型、损伤模型、循环加载模型等的提出,为信息识别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信息分析方面,近30年来随着有限元、边界元、离散元、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法、流形元法、分形块体力学法、非连续变形分析法等数值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岩土工程正分析、反分析、预测分析及灾害分析的理论方法不断丰富与完善,计算岩土体力学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解决岩土工程中的弹性、塑性、粘性、非线性、不连续性、各向异性、大变形及渗流耦合等静态、动态和与时间、空间效应有关的问题.这些研究构成了现阶段信息分析系统的主要内容,同时为信息分析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另外关于信息获取与传输的智能自动化,目前一定程度上还局限于在实验室内进行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

2.2仿真系统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仿真系统方面主要是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研究,即将数值分析的结果用动画的方式显示,模拟施工过程中岩土体与构筑物位移、应力等的变化,在实际工程中也进行了一些应用,如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全过程的仿真模拟,三峡库区地质体实时滑坡仿真预报等.

2.3专家系统方面的研究

专家系统研究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今后进行专家系统的研究时,一方面其数据库所涵盖的范围要尽可能广泛,另一方面应使其具有自动判断、分析的功能,这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结语

我们以智能岩土工程的研究为载体,建立研究、开发、应用为一体的良眭循环体系,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俞茂宏.双剪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地理信息研究分析范文3

1.1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主题词检索的方式确定数据源,分析的数据均来自美国的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SI)出版的WebofScience。每一条数据记录主要包括文献的作者(Authors)、题目(Title)、摘要(Abstract)和文献(DescriptorsandIden-tifiers)的引文。检索方式是在WebofScience的主题词检索栏以“informationmanagement”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跨度所有年份,检索日期为2013年5月5日,共检索到5026篇文献。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DexelU-niversity)陈超美博士等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来研究分析WebofScience收录的以信息管理为主题的文献,同时借助该软件绘制这些文献的关键词的聚类图谱,从而得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和个案研究法等方法。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可以深入了解信息管理有关问题,采用定量分析的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方法,确定信息管理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

2时间分布分析

某领域论文在时间上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3]。本文对WebofScience收录的以“informationman-agement”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并做出信息管理年度发文量统计表。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在2009年达到了顶峰,到2010年有较大的下滑,但从2010年开始信息管理的研究已经呈现出稳定的趋势,其中2013年数据只统计到5月5日暂不予分析。同时笔者推断,在未来的几年内,关于信息管理的论文数量较之以前会有平缓的趋势,甚至出现下降的可能。

3空间分布分析

某学科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可以帮助明确该学科的研究力量分布以及现状。

3.1地域分布

运行CitespaceⅡ,节点选择国家(Country),选择适当阈值,得到信息管理研究的地域共现网络图谱(见图1)。图1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地域,节点大小代表该地域发文量的多少,节点越大,则该地域发文量就越多,节点圈内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年表的文献量,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地域间的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代表地域间的合作的次数,连线越粗,代表地域间合作越密切。从图1直接可以看出,信息管理研究的地区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其中以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发文量较多,美国发表1198篇,中国发表1027篇,说明美国和中国在信息管理研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3.2作者机构分布

将上文确定的数据源输入到CiteSpaceⅡ中,网络节点类型(NodeTypes)设置为机构(Institution),选择适当阈值,运行得到信息管理研究的机构共现网络图谱(见图2和图3)。由图2可以看出,信息管理的研究机构比较集中,但有很多孤立的点,为了便于更好研究信息管理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特意将图2中中间区域放大截取出来,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中间区域主要是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它们彼此联系相对紧密,而周围区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从图3可以看出,发文量最多的是华盛顿大学和武汉大学。同时可以发现如IBM集团和美国空军集体(USAF)等非学术机构也比较关注信息管理的研究,这表明信息管理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4期刊来源分布分析

研究论文的期刊来源不但是了解该领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还能为文献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指导,还可以了解各刊物的办刊特点,以及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4]。运行CiteSpaceⅡ,将网络节点设置为引用期刊,选择适当阈值,得到信息管理研究的期刊共现网络图谱(见图4)。从图4可以发现,目前在国际上与信息管理研究相关的文献主要发表在以下几种刊物中: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刊(CommunicationsofTheAcm)、计算机科学讲义(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InformaticsAssociation)、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MedicalJournal)等,这些刊物的被引次数都在200次以上。其中CommunicationsofTheAcm节点最大,但是其中心度并不是很高,而期刊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InformaticsAssociation中心度是最高的。点的中心度是一个用以量化点在网络中地位重要性的图论的概念。由上述数据也可以看出,信息管理大部分核心期刊都是美国机构主办,进一步说明美国在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

5学科分布及代表人物分析

5.1涉及学科领域

信息管理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宽泛的学科研究领域,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信息管理,使信息管理更加多样化。由图5可以发现,信息管理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多数文献集中在计算机科学(ComputerSci-ence)、工程学(Engineering)、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InformationScience&LibraryScience)、商科(Busi-ness)、经济学(Economics)以及卫生保健科学与服务(HealthCareSciencesServices)等,且这些关键点都具有较大的中心度,说明这些领域在信息管理研究领域发文量也比较多,和其他节点的联系也很紧密。由图5可知,计算机科学在信息管理研究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其发表有关信息管理的文献量约占一半,中心度也非常高,可见计算机科学在信息管理领域起着非常大作用,信息管理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方面。工程学在信息管理研究领域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信息管理与工程学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将信息管理的原理应用到产品开发、决策支持和效率改进等方面,该领域的文献主要研究信息管理的现实应用。从图6中也可以看出图书情报领域的发文量仅次于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国内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对信息管理的研究大多从图书馆建设和情报学学科构建等角度进行理论探讨,而国外这一领域多着眼于技术实现。信息管理专业的前身大部分是图书情报专业,这点尤其在国内比较显著,由此可见图书情报在信息管理方面也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5.2不同学科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图6为信息管理领域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图谱。在图6中,共包含了309个节点和601条连线。通过对CiteSpaceⅡ生成的图形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作者TaoDC,LiXL等人的《GeometricMeanforSubspaceSelection》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被引次数都是最多,该论文主要运用几何的方法分析信息,这种方法能够在多媒体信息管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内,KaelberDC,JhaAK等人发表的《AResearchAgendaforPersonalHealthRecords(PHRs)》被引用70次,该篇论文主要介绍信息管理系统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主要阐述病人、决策者、提供者、纳税人、雇主和其他人使用个人健康记录(PHRs)来改善医疗成本、质量和效率的问题。

6研究热点与前沿

6.1热点知识图谱

关键词是文章的核心,是作者对文章的主题进行精炼之后得到的结果,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在分析时,往往使用关键词来研究某一学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3]。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3]。运行CiteSpaceⅡ软件,得到由关键词和名词短语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7),导出CiteSpaceⅡ中的数据整理出132个不同的关键词节点和274条连线。根据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中心度是衡量网络中某节点对经过该节点并彼此相连接的另外两个节点的控制能力,一定程度上表征某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在整个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5]。在图7中,中心度大小用节点的字体大小来表示,中心度越大,节点字体显示越大。关键词年环的厚度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正相关,频数在100以上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知识管理、信息、设计、互联网等。从图7可以看出,信息管理是最大的节点,系统次之,再次是管理和知识管理,综合来看信息管理研究的热点主要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知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技术、质量管理等。中心度最高的是系统、质量、知识、保健4个方面,它们的中心度都超0.15,可见信息系统、医疗保健系统、知识管理、信息质量管理是关注度最高的4个方面,是信息管理研究关注方面最为集中的领域。

6.2研究前沿知识图谱

突变词(burstterms)是指短时间内增长速度突然加快或使用频率突然提高的术语。CiteSpaceⅡ与CiteSpace相比,新增了突变检测的功能,能够利用突变词的动态变化性来研究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3]。将ISIWebofScience收录的“informationman-agement”相关文献数据(共5026篇)导入到CiteS-paceⅡ软件中,并利用CiteSpaceⅡ软件中提供的膨胀词(突变词)探测(burstdetection)技术和算法,通过考察词频的时间分布,将其中频次变化率高的词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来,依靠词频的变动趋势,而不仅仅是频次的高低,来确定信息管理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6]。同时选择适当阈值,运行CiteSpaceⅡ软件。一共探测出137突变词,得到信息管理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图(见图8)。由图8可以看出,互联网、组织、网络、电子健康等突变率相对较高。“互联网”在2002特别突显,表明信息管理的研究在当时开始关注于互联网这一方面。2010年出现信息管理组织也有一定的突出性,说明有关组织的研究不断在信息管理领域研究中出现,2011年和2012年主要突显的是网络、电子健康,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方面研究领域在2011年和2012年异常突出,说明它们已经成为现在研究前沿。从图8也可以看出其他突变词,如知识管理、模式、设计、医学、健康保健等等,这些也都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

7总结

地理信息研究分析范文4

【摘 要 题】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

【关 键 词】内容分析法/学科信息门户/信息选择/信息组织/信息导航/信息服务

【正 文】

1 内容分析法概况

1.1 发展历史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发源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有效描述传播内容特征和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其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等人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工作,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获取重要的军政机密情报,取得重大成就。这项工作不仅显现出内容分析法的强大作用,而且总结出了一套内容分析法的工作模式,战后,内容分析法在传播领域得到更多研究,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发表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奠定了内容分析法的地位,其对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也被广泛引用。目前,内容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新闻传播、图书情报、政治军事决策、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随着网络的发展,它开始成为网络信息组织、描述和利用的重要方法和研究热点。

1.2 定义

按照贝雷尔森的经典定义,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定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1]。在运用到图书情报领域时,内容分析法依然遵循客观、系统和定量原则,通过对各种类型文献信息的数据计量、比较、分析和推理,描述学科发展特点和趋势、发现学科空白实现学术创新、实现信息的有效组织和利用以及分析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按照使用的方法模式不同,内容分析法可以分为:(1)解读式内容分析法,通过精读、理解并阐释文本内容来传达作者的意图;(2)实验室式内容分析法,主要是定量和定性内容分析相结合;(3)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法,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数据搜集、编辑、整序和分析[2]。

1.3 特点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定性、定量相结合。内容分析法首先要提出研究意图和假设,对分析单元和程序进行质的规定。以定性为基础,再采用统计、计量等定量方法和数字、图表等描述方法对信息内容进行揭示,最终还将回归到内容的解释和深化的定性层面。(2)客观性。内容分析法得以实现的前提在于文献的内容特征可以通过符号群(包括语词、图像、音频、视频和多媒体元素等,其中语词是最常用的符号群)来体现,而且同一符号群在同一文献中具有相同的意义[3]。人们是通过对符号群出现的频次、位置等外在客观信息的计量来了解文献的信息内容特征的,这就保证了内容分析的客观性,它不会因为实施者的不同而出现巨大差异。(3)系统性。这主要体现在样本选择和分析框架建构上。内容分析法一般是对一段时间的(通常是5年-10年)、连续稳定的、内容体例基本一致的大量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从时间跨度、数量要求、稳定程度等多方面对研究样本进行了限定。在分析单元和框架体系上要求尽可能全面反映样本的所有信息特征,具有互斥、完备、可信的特征。(4)统一性。内容分析强调统一的标准和规则,选择样本上必须按照统一的程序,保证每个项目接受分析的机会相同,而且所有的研究内容应以完全相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编码和分析过程必须一致,保证长时期分析效果的一致性。

2 学科信息门户概况

2.1 定义

学科信息门户(subject based information gateways,简称sbigs)是用户访问某学科资源与服务的一个单一入口或通道。它是一种网络服务,用以完成本学科网络资源内容的高度组织集成和网络应用程序的聚集,并将这些资源与应用集成在一个可定制个性化的界面中来满足每个最终用户的需要。它还提供一个统一协作的学术交流环境。从用户角度来看,它是某学科用户访问该学科网络资源和服务的起始站点或称入口[4]。目前,国外都开展了各种学科信息门户项目,例如:欧洲的desire项目、美国的infomine项目、英国的rdn(resource discover network)项目、sosig(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gaterway)项目等等,国内近年来开始发展的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资源项目、中科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项目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和生命科学、化学、数学物理、资源环境和图书情报5个学科信息门户、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的“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等。

2.2 特点

学科信息门户主要针对特定学科领域,服务对象基本上是专业研究人员。这一主要特征决定了学科信息门户建构的要求:(1)专业化,在资源选择上要选取学科研究中可靠的信息源,资源描述和组织上要依据专业词表和分类法,对门户要经常更新和专业测评;(2)集成化,将专业领域里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网站、图书情报系统、文摘索引、电子期刊、科技报告、学位与会议论文、研究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学术会议、工具书、专业服务系统以及与学科科研紧密相关的其他资源系统集成到一个网络平台上提供服务;(3)知识化,信息资源强调专而精,根据对知识内容及其关系来选择、描述和组织资源与服务;(4)智能化,要能提供符合专业领域的检索浏览方式及资源导航模式,并能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帮助[5]。

2.3 研究内容

目前学科信息门户研究也主要围绕上述要求来开展,内容有:(1)信息资源的选择研究,包括对学科信息门户需要涵盖的资源广度和深度进行界定,制定选取标准、流程规范和搜寻控制策略;(2)信息资源的组织研究,包括资源的整合策略、资源的描述方式和深度、资源的组织方式、知识挖掘;(3)信息服务研究,包括异构数据库的统一平台检索研究、信息导航研究和个性化推送服务;(4)技术研究,对建构学科信息门户的各种智能技术研究。

3 内容分析法在学科信息门户构建中的应用

3.1 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学科信息门户是一种在网上获取高质量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面向专业研究人员,因此在信息资源选择、组织和服务上都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内容选择上不仅强调完备性,而且更强调一定的指导性,要能够反映学科热点和前沿,在信息服务上,要能够针对个人研究情况的转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当前出现的各种资源选择和评价标准还主要停留在定性描述上,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因为缺少量的规定而在实际操作中难以避免人为差异,而且定性描述难以准确反映学科研究的中心内容,内容分析法结合定性与定量描述,能够科学地反映学科核心资源、基本资源和边缘资源,还能够分析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所在,保证资源组织内容全面、重心突出。在服务方面尤其是个性化服务方面,目前的发展还远未完善:信息导航还主要依据专家意见,不够客观;推送服务主要是依据用户提供的要求来进行自动检索和发送,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无法满足,也无法跟上用户的动态研究状况。内容分析法的优势就是从公开资料中提取秘密信息,信息服务人员可以通过对用户使用习惯、查询内容等的深度分析,了解用户的使用偏好、研究内容,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资料推送等个性化的服务。

(2)可行性。首先,内容分析法与学科信息门户具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特征和要求。学科信息门户要求信息资源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性,在选择范围和质量以及组织方面要求统一性和标准化,在信息服务方面也特别强调内容挖掘和知识内涵。而连续性、系统性、标准化也正是内容分析法的实施要求,并且内容分析法就是要从数据的分析中提炼内容主题,能够满足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知识要求,还能够弥补现存资源标准定性多、定量少的缺点,使学科门户资源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其次,目前已经有部分研究者将内容分析与信息建设和服务结合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可以作为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基础。如李敏等人研究了基于内容分析的信息导航建设框架和技术[6],朱少强等研究了内容分析运用于文献群隐含信息的挖掘的理论和方法[7],毕达天研究了内容分析法在网络数字信息分析中的应用[8],缪其浩利用内容分析考察了国际图书馆学术前沿及其发展[9],张蕊、王曰芬等人研究了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软件[10-11]等。这些研究表明内容分析法能够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信息选择、导航和知识挖掘,并且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3.2 具体应用内容

(1)信息资源选择。严格的资源选择是学科信息门户专业性、知识性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对资源选择都制订了各种标准,例如sosig从内容、形式和选择过程确定筛选标准,包括有效性、权威性、准确性、全面性、唯一性、有组织和时效性[12]。但这些标准还局限在质的规定上,结合内容分析法可以达到量的限定。在进行全方位信息选择之前可以先选取消范围的文献资源进行内容分析,从而制订可量化的信息选择标准。仅以确定信息选择的相关性标准为例,首先,选取某些体系完备、发展稳定、信息含量大的主要信息源,对其中的文章或网页里出现的专业词汇进行切分和索引,并依据专业词表进行规范和合并,然后对索引词汇进行词频统计、语义分析和特征提取,从而确定学科研究的核心词汇、基本词汇和边缘词汇。反过来,这三种类型词汇在各个信息源中出现的频次可用于确定某一资源与门户建设目的的相关性。按照样本结果,可以订立便于计量和操作和全面资源搜寻标准和策略。

(2)信息资源描述和组织。

内容分析法在信息描述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分析与数据挖掘、语义结构和知识发现技术相结合,能够从大量不完全的、模糊的外显信息中发掘其隐含的有用知识信息,这种隐含信息可能信息创造者自身也未意识到,这就使信息描述更加完备、深入。第二,内容分析法在创建分析类目时,要将意义相同、相近和相关的分析单元进行归类整合,因而分析类目可用于描述资源之间的参照关系,并建立符合网络资源特点的动态词表。

目前主流的资源组织方式是分类浏览和主题检索,这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作为受控语言,需要依据分类法或主题词表,而分类法和主题词表更新往往滞后于动态的学科发展形势。如前所述,运用内容分析法能够反映学科的核心词汇、基本词汇和边缘词汇,体现学科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再通过分析单元的归类整合,可以形成学科研究词库。而且词库产生的分析结果能进行迅速、有效的更新,更新一次内容分析只需下载最近一段时间内的信息文本并用原来开发的编码程序执行分析,研究趋势、重点分析可以每年、每季甚至每周更新,即使发生突况,也能及时反映。每当加入一个新问题,内容分析也能延伸到之前研究开展的时期再次分析,不受时间限制[13]。可见,采用内容分析能够提供一种更加适应网络和学术研究特点的、半受控的知识元组织方式。

(3)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学科信息门户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是资源创建者和使用者之间沟通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信息导航服务、检索服务和用户个性化服务等层面,运用内容分析法能够提高这三个层面服务的质量。

信息导航可以帮助用户迅速、准确地定位到所需信息,但目前的导航系统还多是基于语词的静态物理链接,要达到用户满意就必须在用户导航路径的选择上给予内容提示与知识指导。通过信息的内容分析,抽取信息资源的核心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含量、质量及相似度,从而实现资源的动态聚类,根据查询目的不同从多角度切入导航路径,并且不断转入相关导航节点,优化导航过程[14]。在日常维护中,通过对用户查找和点击情况的内容分析加以不断调整导航项目和设计,满足用户要求。信息导航除了门户内信息的快速定位,还包括外部相关网站的合理链接。选择独立网站作为分析单元,对其规模、内容、访问人数、学科信息内容的和用户使用评价情况做内容分析,确立关联程度、内容质量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站进行外部链接导航。

由于内容分析提供了信息的半受控的知识元组织方式,相应地,这种知识元索引库可以作为知识元检索方式的基础。运用一定的智能技术,在信息选择和组织过程中构建索引数据库,库中的内容都是专业领域的知识单元,是最小的知识组分。当用户查找某个关键词时,通过知识组分的逻辑组配合运算,包含该关键词的信息源将被作为知识元索引结果被检索出来提供给用户。还可将用户的检索要求和对检索结果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和积累,作为备用索引库,不断完善学科信息门户检索的专业化和知识化。

个性化信息服务离不开对用户个人使用情况的跟踪分析,内容分析法的应用主要是对网络使用记录的挖掘。显在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发表评论等,隐性的用户信息要通过web服务器日志、cookie记录、动态跟踪软件、网络调查等方式来获取[15]。分析显在和隐含的用户信息,可以提取有关的用户行为特征,对用户的资源使用行为、频度、关注内容、使用偏好进行了解,总结其信息利用特点和规律,从而提供个别化的使用帮助和个性化的推送服务。

3.3 实施步骤

内容分析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独立的阶段执行:

(1)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在研究开始阶段就要明确表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并且依据研究主题划定研究范围,详细说明所分析内容的界限以便给出可操作的主题领域和时间段。

(2)抽取样本。样本选择的标准是符合研究目的、信息含量大、具有连续性、内容体例基本一致,简言之就是能从样本的性质中推断与总体性质有关的结论[16]。

(3)选择分析单元。即寻找内容分析所需考察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要符合研究目的,且便于抽取操作。分析单元可以是数据库或网页中的特定语词、符号、主题、人物或者句子、段落乃至全文或网站,也可以是声音、视频信息或用户行为。

(4)建立类目体系。即确定分析单元的类目归属,有效的类目体系应保证所有的分析单元具有唯一的分类指归,各个类目界限明晰,并且分类标准一致,不同的编码者对分析单元的归属意见相同。

(5)内容编码和计量。将分析单元分配到类目系统中并对各个类目出现频次、空间数额等进行计量,这个过程可以采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来完成。

(6)解释与检验。通过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的分析与阐释,并与研究假设相互印证,发现研究目的与结论之间的异同,得出对某一现象或理论的科学认识。分析结果还要通过信度和效度的进一步检验,信度包括对文献编码一致性、分类准确性和方法稳定性的检验,效度包括结论与事实的相符程度、理论研究结果的适用性检验[17]。

3.4 应用内容分析法的优势与不足

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优势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作为一种通过信息记录的数量分析来间接研究资源和用户行为的科学方法,内容分析法具有客观性,方法的运用者不与研究对象发生直接联系,研究者的主观态度和偏好不会对分析的数量结果造成影响,而且分析过程是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选择评价规则来执行,分析结果表现为一系列的量化数据,这些都保证了内容分析的客观性和统一性,使分析者能够从模糊、虚假的显在信息中抽取真实信息和有用知识,并能较深刻、精确地反映资源的知识含量和用户的个性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目前学科信息门户信息资源选择、描述、组织和服务标准定性化、主观化(依据专家意见)带来的不确定、易变的缺点。

内容分析法应用于学科信息门户构建也存在不足:一方面体现在内容分析法系统性要求与网络资源分散性特点的冲突。内容分析法要求选取比较稳定、连续、体例基本一致的大量信息作为样本,而学科信息门户作为对资源的二次整合,既包括数据库等比较稳定的资源,也包括互联网上比较零散的、形式多样的易逝信息,后者难以达到内容分析的要求,但对于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建设又是十分必要的。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对暂时的、分散的用户使用情况的分析过程中,因而如何对这些即时性的、零碎的信息进行可靠的内容分析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表现在内容分析法评价判断的不确定性。内容分析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定量建立在定性基础之上,这就使得任何信息在被统计分析处理之前,必定要划分到一定的类目体系中,而任何类目体系都是高度人工选择性的,不可避免的主观判断却成为客观定量分析的前提,这是内容分析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当然,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引入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方法、贝叶斯定理来尽量减少内容分析法的不确定性[18],达到最大化的科学性。

4 结语

内容分析法具有客观性、系统性、统一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特点,在实际运作中具有灵活性、易操作性,这些特点使它能够广泛地运用到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领域中,为信息资源选择、描述、组织和服务提供量化数据和规范基础,优化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和服务质量。当然,内容分析法也还存在不足,需要结合其它方法和深入发展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国际新闻界,1997(4):55-68

[2] 邱均平等.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5-64

[3] 叶鹰.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软件工具比较.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3-37

[4] 孔敬,李广建.学科信息门户:概念、结构与关键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5):50-53,90

[5] 张晓林.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5):28-33,43

[6,14] 李敏等.基于内容分析的网络信息导航研究.情报科学,2005(6):928-931,954

[7] 朱少强,邱均平.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文献群中隐含信息的挖掘.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7-84

[8,15] 毕达天.基于数字信息的内容分析研究.现代情报,2005(7):62-67

[9] 缪其浩.观察国际图书馆学术前沿及其发展:内容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3):5-8

[10] 张蕊等.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软件进展研究.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0-126

[11] 王曰芬等.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综合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实验.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54

[12] 常唯.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选择与组织.图书馆,2005(1):60-62,67

[13] 周黎明.基于网络的内容分析法.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7-114

地理信息研究分析范文5

论文摘要:对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科学评价的方法做了简单的探讨,分析了农业信息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内涵,列举了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并重点讨论了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由于在传播学效果研究中,理论分析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有待补充大量的实例,从而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为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提供科学途径与理论支持。

1传播效果评价的重要意义

    传播活动是一项有目的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追求一定的效果为先决条件的。就农业传播而言,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农业活动,也就有了农业信息的传播,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思考、发现和创造就是农业信息传播的内容。千百年来,人类农业技术的进步都仰赖于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到达受众之后所引起的受传者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农业信息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农业生产技术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积累,实现农业对人类生活的改善,促进人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准。

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有助于提高农业市场的竞争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模式,推进农村及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农业信息的传播与传播效果的实质

    信息传播的效果是各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也是受众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可能微不足道,有的可能引人注目甚至轰动一时,更有经久不衰的,也有潜移默化的,这些都是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传播效果的实质所在。

    任何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都可以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构成受众的变化

    如受众因获得信息而增长了知识、智能(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价值认知、关切态度和行为模式等。

2.2农业信息的特征影响

    如农业信息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内隐性、积累性和恒常性,而且具有层次性和多面性,这些特征性质决定了农业信息传播的效果。

2.3效果形成过程

    农业科技信息的扩散和效果的形成过程可大体分五个阶段,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技术、媒介的传达、主要受众接受、次要受众接受及受众全体的接受程度。

2.4影响农业信息效果的形成因素

    (1)人的因素:包括传播者(编、导、播)、中介者(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受众(信息接受者的立场、经历、智能、心理、兴趣、个性特点等);

    (2)信息因素:所传达的信息的真实性、新颖性、适用性及信息的可接受度等;

    (3)媒介因素:各种媒介的成功应用,如书、刊、报、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的特点和优势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及受众的范围与接受程度。

3传播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研究方法的专著,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已出版了不少,但是,专门研究传播效果分析方法的著作却很少。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传播学认知度的提高,很有必要在深化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把传播效果分析研究提到议事日程,这既是传播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

3.1定盘分析法

    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发展过程来看,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首要就是把握事物的量,因为,只有把握一定的量,才能精确地把握事物的特性、性质及各因素的关系,进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调查分析法。

3.2定性分析法

    在信息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对传播效果做进一步的分析,也就是定性分析。

    目前,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在传播学界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在有些传播学的著作中已开始使用这个概念,并提出了一些定性分析方法,比如实地观察法、小组座谈会法、深层访谈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是一些中性的分析方法,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在定性分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调查分析法在定性分析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在实践中,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使用的,所不同的是对于获取结果(材料)的分析上有不同的角度。在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可以使定性分析更精确化,只有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才能够更精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性质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尽管这样,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不能等同的,更不能相互替代。就其分析方法来讲,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调查分析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理论分析法。

4理论分析法在传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理论分析法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科学抽象分析法。根据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传播效果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专题论证法

    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会碰到许多专题,可以针对某一个专题采取无结构的、面对面的、直接的论证。这种论证既包括“正面”的论证,也包括“反面”的论证,这两个方面的论证对于研究传播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反面”的论证,有时比“正面”论证对研究传播效果更有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一个时期很难确定传播效果的性质,有时“反对”者的观点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正确”的观点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由于采用专题论证法所研究的问题比较集中,正反面两种观点所借用的材料既广泛又有代表性,便于深化研究传播效果。

4.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既是研究传播效果常用的定性分析法,也是其他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个案分析法的关键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否则,即使个案分析如何深刻,也不可能解决带有普遍性的事物所要解决的问题。个案分析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个案。选择适当的个案,如农业实用图书,现在的图书传播体系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通过新华书店渠道销售,存在着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此体系可作为农业信息传播效果的理论研究基础。

    (2)选择个案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图书出版和销售体系的研究,可得出媒介具有二重性的结论,并为媒介的产业功能及宣传功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济方面的准备。目前,理论界对媒介二重性理论和媒介产业化经营理论不仅已形成共识,而且是定性分析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依据。

    (3)延伸性研究。在对已选择的个案进行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延伸性研究方法.把个案研究成果扩展到相关领域,比如报业领域、网络领域等,进而形成系统的媒介传播理论。

    (4)归纳性研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个案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点的分析,寻找到一种理论的基本架构,并确定选择的个案在宏观的理论架构中的位置。归纳性研究不是指对个案研究本身的归纳,而是把延伸性的研究成果用归纳的方法把已形成的宏观理论系统化,进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5)应用性研究。定性分析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抽象出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并能够科学的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比如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传播效果理论,进而解决传播过程中的各类相关问题。

4.3集成研究法

    集成研究法是定性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把前人或别人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其系统化、理论化。目前,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已有许多传播学研究者或传播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现在可以运用集成研究法使其系统化、理论化,进而指导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4.4抽象研究法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理论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复杂的整体中抽取出来的过程和结果。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是传播内容具有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具有复杂性。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受众群体必须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否则,所谓的传播效果就难以实现;受众者的复杂性决定了同样的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影响度的差异性,进而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传播者的决策行为。抽象研究法可以从这些复杂的现象中抽取出来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为传播者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4.5科学预见法

    科学是一种系统的知识。运用科学预见法来研究传播效果,对研究者有很高很具体的要求。第一,研究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善于发现或创立具有传播学前沿的理论性问题和新理论。第二,占有翔实的材料,并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三,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是非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在正确认识现有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传播效果作出科学的预见,才能很好地把握人类传播活动的方向。

5结论

    传播效果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研究传播效果的两种基本方法,也是目前传播学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理论传播学,还是应用传播学以及各分支学科,都应该重视对传播效果的研究,都应该注意对这两种基本方法的运用,这是传播学发展面临的一种新课题。这两种方法运用得好,传播学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新的应用传播学及其分支学科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发展。否则,只会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地理信息研究分析范文6

关键词:盈利预测 披露制度 可靠性 财务分析师

一、盈利预测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盈利预测的基本内涵 王鹏程(1997)在《对盈利预测若干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指出,盈利预测是管理当局对未来某个和几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所做的预测和计算。盈利预测信息反映了企业在预测期间内可能达到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水平。刘进,傅晓霞(2004)在《对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将盈利预测定义为盈利预测是指上市公司基于生产计划和经营环境,对外公开披露的反映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状况的前瞻性财务信息,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盈利预测信息是基于过去的数据并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未来性的特征,是投资者选择企业股票时最为看重的因素。李桂荣(2006)在《上市公司赢利预测信息的自愿性披露动因、效果及制约因素》中将盈利预测定义为:“盈利预测是指预测主体以合理的预测假设和预测基准为前提,对未来期间盈利情况(包括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等)做出的预计和预算。”

(二)盈利预测的基本特征 上述有关盈利预测概念的分析表明,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信息相比,盈利预测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前瞻性。传统会计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主要属于历史信息,而盈利预测信息是基于管理当局对企业未来预测期间经营成果的估计和测算,因此,盈利预测信息具有前瞻性。二是不确定性。上市公司编制盈利预测以对影响企业未来经营成果的有关因素做出合理假定为前提,同时还需要合理的预测基准。然而众多主观或客观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成果从而影响了盈利预测假设和盈利预测基准的合理性,盈利预测信息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三是主观性。盈利预测信息除受经济环境的变化及预测者预测能力高低的影响外,更有可能受预测主体尤其是管理层的主观性影响。因为预测主体可能为了一己私利,选择性地公开盈利预测信息,对盈利预测信息做主观性修改。

二、上市公司进行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理论解释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Bamea、Haugen和Senbet(1985)与True-man(1986)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到了会计学上,开创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先河。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是委托关系,公司管理当局在与投资者的信息博弈关系中明显处于优势地位,但公司管理者可能无法或不愿明确地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披露就成了主要手段。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可以让相关信息使用者了解到被投资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公司管理当局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盈利预测信息在资本市场中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为维护资本市场效率和投资者利益,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要求上市公司运用不同的信号工具将信息传达到市场,来减轻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程度。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时,就要求上市公司对盈利预测信息进行公开披露,相继了一些有关盈利预测及其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文件,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方式、渠道、内容及审计等分别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见(表1)但由于作为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信息使用者对盈利预测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信息供求双方地位和力量依旧悬殊,有关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规范程度及其质量现状显得不尽人意,有许多问题函待解决。

(二)信息观理论 信息经济学和有效市场假说,首先界定了会计的目标,不再单纯地是计量企业的经济收益,而是提供有助于决策者形成合理预期的相关信息,这就是会计决策的有用观。随着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证券市场的发展,财务会计的目标进一步从报告经管责任逐渐转向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决策者服务,以会计决策有用观为基础的信息观理论逐渐形成并发展开来。在实证与研究中,与偏重于解释和预测企业会计选择行为的契约观理论相比,信息观理论则是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的市场效应,解释信息披露的各种行为动机和分析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各种决定因素的基础理论。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正是基于决策有用观基础上的信息观理论的要求而产生的。但盈利预测信息就像一柄双刃剑:高质量的盈利预测信息有助于消除公司管理当局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做出合理的决策。但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造成的低质量盈利预测信息,会对投资者形成误导,甚至造成资本市场的急剧动荡。因此,盈利预测信息的可靠性问题一直是各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三、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回顾

(一)国外盈利预测研究 国外对盈利预测信息的研究主要有理论(Gaber,1985)信息均衡理论(Penman,1980)、新资本需求假设(Ruland,1990))等角度对盈利预测披露动机与行为的研究;盈利预测信息含量的研究(Jaggi&Gfie,1980);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研究。关于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各国不尽相同。在一些自愿披露盈利预测的国家(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早在1972年,Dev和webb就首次检验了212家英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准确度,界定了六种潜在影响因素:公司规模、预测期、编制预测的年份、行业类别、发行公司及预测类别,其中,预测期与预测误差正相关(盈利预测期越短,盈利预测可靠性越高)。而Ferris and Hayes(1977)对英国1970―1973年自愿披露盈利预测的279家公司预测期、公司规模、经济状况是否影响预测信息可靠性的研究结果显示预测期与预测误差负相关,即盈利预测期间越短,预测可靠性越低。这与他们的预期相反,作者认为是长的盈利预测期间可以使管理人员操控维修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酌定性项目来降低预测误差,至于公司规模,他们发现,公司规模越大,盈利预测可靠性越低。Lee,et al(1993)对澳大利亚1977―1986年98家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可靠性的检验发现IPO公司盈利预测被严重高估,但未指出公司特征与预测可靠性的相关性,只是预期盈利预测期越短,预测可靠性越高,其他公司特征如公司存续期长短、公司规模与预测误差无显著关系。Lainand Chang(1994)针对新加坡上市公司,依据IPO盈利预测误差均值检验了公司审计人员的服务质量,研究显示,预测误差不受公司审计人员影响。Firthet al(1995)对新加坡1980―1993年114家IPO公司盈利预测可靠性进行了再次研究,他们指出盈利预测误差与预测期正相关,与公司规模、公司审计人员无显著相关性。BikkiJag(1997)以161家1990年至1994年的香港上市公司为样本,按金融、化工、服务、公用及制造业等分行业进行研究,证实了公司存续期与盈利预测可靠性正相关,而公司审计人员与盈利预测误差无显著相关性。在其他国家,Firth and Smith(1992)检

验了1983年至1986年间新西兰89家公司盈利预测报告的可靠性,这些IPO公司盈利预测误差均值达到了141%,作者从公司存续期长短、资本结构、公司规模等角度论证了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得出预测误差与公司规模正相关,而与其他因素无显著相关性。

美国对于财务分析师预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财务分析师预测的动机与行为研究(Bhushan,1989)、盈利预测、未预期盈利与股价关系的研究(Fostor,1997)、关于财务分析师预测可靠性的研究较多的采用了时间序列预测与分析师预测相对比的方法。早期的一些研究未发现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优于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但后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优越性。Brown and Rozeff(1978)基于对以往文献中研究方法的批评,将来自The Value Line和The Standard&Poor的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与三类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相比发现,分析师的平均预测误差绝对值比时间序列预测低24%,首次证实了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优越性。Collins and Hopwood(1980),Kothari(2001)均再度证实了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重要性。Fried mad Givoly(1982)采用来自The Standard&Poor的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与两个统计模型预测相比,O’Brien(1988)取多个分析师预测的均值、中位数和最新值(来自于I/B/E/S)与一元时间序列模型的盈利预测相比都证实了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更准确,但他们发现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存在一定程度的系统偏差――倾向于高估盈利。Dreman和Berry(1995)以实际EPS的绝对值、预测EPS的绝对值、七个季度的实际EPS标准差、八个季度的实际EPS标准差为衡量指标对分析师的预测误差与分析师的意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实际误差比原本期望的要大,而且,预测误差有随着年度而增加的趋势。对于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可靠性的影响因素,Brown,Richardson&Schwager(1987)的的研究表明分析师预测精确度与公司规模正相关,与盈余预测期间长短负相关,Kross等(1990)的研究表明分析师预测精确度与盈余的变异性、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量、分析师的及时胜优势正相关。Johnathan Clarke.AjaySubramanian(2005)的研究发现,分析师的预测乐观程度与以前的业绩之间存在u型关系,业绩差的分析师更有可能作出更乐观的预测,这对传统的研究成果是一个突破。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进步,一些学者从这一角度对公司盈利预测信息进行研究,MolZ(1988)考察了公司监事会的设置对盈利预测可靠性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存在监事会有利于公司提高盈利预测的可靠性。MaloneFriesand Jones(1993)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否两职兼任与自愿性披露的可靠性的研究得出两职兼任往往会影响公司自愿披露的可靠性。Chen,JY,Charles,&Jaggi,B.L(1998)以87家香港大型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公司治理分别具体化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家族成员占董事会的比例两个因素对自愿性披露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显示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比例越大越有利于公司进行自愿性披露,且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盈利预测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国内盈利预测研究 中国对盈利预测信息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乔旭东,2003);盈利预测信息有用性研究(赵宇龙,1998);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介机构盈利预测研究。其中,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可靠性做出研究和探讨。王鹏程(1997)以每股收益为指标,对截止到1994年7月1日251家上市公司1993年盈利预测结果及实际结果进行了统计,发现盈利预测严重高估,虽然受到当时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重大改革措施出台等因素影响,但这也与企业管理当局出于利益动机,操纵盈利预测有关。徐宗宇(1998)运用推断统计的方法对1993年至1996年上交所公开信息披露公司盈利预测可靠性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显示,该时间内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平均偏差幅度都超过15%,可靠性较低;从行业预测角度看,商业类上市公司预测比较准确,房地产类最差,工业类预测效果一般。而且,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盈得利预测误差较大,预测误差与公司规模、股票一级市场发行价正相关,与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例反相关。许定晴、李瑶(2002)对1996年至2000年IPO上市公司的抽样统计显示,我国盈利预测可靠性较低,而目盈利预测实现程度整体计算偏高,多家公司存在操纵盈利预测的情况。王培欣,乔芸(2003)以1999年至2001年262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表明,我国IPO盈利预测可靠性令人堪忧。发行价、发行量、成交量、预测期间、公司总资产和每股收益、主承销商和受托事务所的实力及声誉、发行上市交易所等多项因素影响IPO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刘进、傅晓霞(2004),秦玉熙、刘进(2005)分别以2001至2003年、1999年至2002年IPO公司为样本,对自愿披露盈利预测的规定颁布后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披露意愿及可靠性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可自行选择是否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后,各年进行披露的公司数量不断减少、比率急剧下降,但盈利预测可靠性并未显著改善。然而,姜硕、李祥艳(2005)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至2001年盈利预测可靠性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比较可靠。作者用绝对预测误差模型解释可靠性变异的过程中,回归结果的解释力较强,说明对于模型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是无偏的,并且制定过程比较理性,盈利预测与上市公司规模、债权融资正相关,而且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区别很大。邓海燕、高东峰(2005)以制度变迁特点划分区间,从实证角度,按区间对深市、沪市1996年至2002年429家IPO公司盈利预测偏差作了系统性研究,并从各区间中抽30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2002匀:盈利预测可靠性总体上较1996年有很大提高,沪市相对深市来说盈利预测更稳健。两位作者也发现了IPO公司在盈利预测过程中,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叶少琴、胡玮(2006)以2001年3月15日到2003年12月31日,在上交所公告首发的176家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表明,盈利预测可靠性与盈利变动情况呈正U型二次关系,并且盈利变动居于两端的公司预测可靠性较低。两位作者未发现公司治理结构、预测期对IPO公司是否进行自愿披露以及盈利预测可靠性有显著影响。国内的研究表明外部制度环境、公司内在特征,预测假设、预测基准的合理性都将影响盈利预测可靠性,只不过不同因素实施影响的显著性不同,有的影响难以量化。